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1、分類:單純複音詞、複合複音詞

2、單純複音詞是由一個詞素構成的詞(連綿字):忸怩、倜儻、抑鬱、逍遙

3、複合複音詞(又稱合成詞)

(1)漢語中的雙音詞大部分經歷了同義詞臨時組合階段,因此最初詞序可以顛倒,並且古人常對這些一類同義詞加以區分。(婚姻:婦家為婚,婿家為姻饑饉: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2)偏義複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只偏指其中的一個意義要素,而另一個音節所表示的詞素只作為一種陪襯

(3)區分詞還是短語的三個方面

A、看其結合後的整體意義發生變化沒有(天下:大一統國家小人:心理行為卑鄙之人)

B、看能不能從中插入其他的成份,不能插入成分,則是詞,不是片語

C、使用頻率。如果這兩個詞長期結合,不是臨時的組合,那它們的組合就是一個詞的單位

三、同義詞:

1、同義詞不都是等義詞,絕大多數是屬於近義詞

2、重要的是掌握一組同義詞的差別:及物和不及物、客觀與主觀(言和語:言-自動給別人說話,帶事物的賓語;語:回答別人的話,帶雙賓語)

3、古今詞義差別。窮和貧:窮-仕途坎坷不順;貧-財產少

4、特指和泛指。禾:泛指和“穀”同義,特指和“粟”同義;貨和賄:貨-天然物化;賄-人工製作

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詞的本義

1、詞的本義指與字形相貼切的字義。在詞義學中講到的本義,往往又是指引申義的起點,一個詞所具有的本來意義(或稱實際意義)

2、依據字形:依據《說文解字》,防止望形生訓

二、詞的引申義

1、由本義出發可以向多個詞義方向引申(引,本義開弓;開弓有把弓向一個方向拉開的詞義特徵,故可向“延長”、“伸長”引申;開弓是與向箭射出方向相反的一個動作,如果箭是向前的,引的動作是向後,引申為“後退”“退卻”;引是隨人的動作而展開的,因此可向“引導”“率領”方向引申;由於開弓的同時要拿箭,所以引又可向“拿”“取”的詞義方向引申)

2、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通論五:漢字的構造

一、六書名稱由來

1、最早見於《周禮》,後再《漢書》、《周禮注》和《說文解字》都曾出現

2、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根據六書的理論對九千多個篆文進行了分析歸類,使六書成為我國古代文字學的一種理論體系

二、六書的內容

1、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記錄的詞一般都是表示具體實物的名詞(日、月、斤、行、按、經、文、豆、而、皿、弓、羽、自、止、來、網、鳥、馬、魚等)。一半是獨體的,體現的是具體的物象,沒有表音成分,是單純的、具體的表意符號。

2、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是用指事性的符號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畫的比較抽象、概括的事物,是象形字的一個發展(四、刃、本、末、血、甘、中等)。真正的指事字很少,指事字具有獨體(或在獨體字上添上指示性符號)、無表音成分的特點。

3、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揮),武信是也”。是將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從中體現出一個新的意義(武、信、步、逐、祝、取、鬥、戒等)。最初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是本義,用圖形表示;後起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則不一定是本義,可能是引申義。會意也是補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種造字方法。它所記錄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詞。會意字形體上是複合結構,所表示的意義一般是幾個單字組合在一起後所產生的新義,也沒有表音成分。

4、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而成的。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方式(題、叔、脩、歲、臨等)。形體上是複合結構,即由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形符表示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讀音。

5、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直到目前為至,對轉注的解釋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沒有任何一家的解釋為學術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說轉注究竟是怎樣一種造字法,目前尚沒有研究出結果。

6、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以聲托事,令長是也”。不給新出現的詞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為新詞的書寫符號,沒有造字而解決了詞的書寫問題,這是以不造字為造字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漢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發展的重要表現(令、長、東、易、其、何等)。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讀音相同,而意義上沒有聯繫

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

一、古今字

1、古今字指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義。

2、形成原因:

(1)同音假借

A、為本來意義造字:本字的意義,造一個字來代替(西-棲、其-箕、須-鬚、采-採)

B、為假借義造字:假借的意義,造一個字來代替(辟-避[躲避]、闢[開闢]、嬖[宠爱]、僻[偏

僻]、譬[譬如])

(2)同源分化(詞義引申過程中出現的新字)

A、為本義造字:奉-捧、賈-價、益-溢

B、為引申義造字:禽-擒、屬-囑、取-娶、竟-境

3、在古今字中,今字多為形聲字,並且以古字做聲旁

二、異體字

1、異體字是指音義皆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2、異體字出現原因:

(1)造字法不同,主要是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差異(會意-形聲:埜-野,岳-嶽,岩-巖,灾、災-烖,泪-淚)

(2)同是形聲字

A、形旁不同:歌-謌,歡-讙,嘆-歎,雞-鷄,溪-谿

B、聲旁不同:啖-啗,線-綫,蚓-螾,杯-桮,跡-蹟

C、形旁、聲旁均不同:訴-愬,剩-賸,跡-蹟,襪-韤

D、形旁、聲旁相同,但偏旁位置不同:期-朞,慼-慽,裡-裏,群-羣,峰-峯

3、有些漢字在意義上雖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異體字的條件,因而不能構成異體字的關係(如游

和遊,“游”除了有“遊”的○1遊玩;○2交際;○3流動;○4放縱的意思外,還有“在水上漂浮,游泳”的意思)

三、通假字

1、通假字是漢字使用過程中一種同音假借的情況。指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來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書寫時由於各種原因寫成了別的同音字,這種情況我們稱爲通假字。通假字中本來的漢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漢字叫借字。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間必須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

2、實例:

(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蚤,通“早”,二者讀音相同。

(2)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歸,通“饋”,二者讀音相近。

(3)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惠,通“慧”,二者讀音相同。

四、繁簡字

1、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所謂繁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筆畫多少相對而言。筆畫多者為繁體,筆畫少者為簡體。漢字簡化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簡化字形,二是削減常用字的字數。

2、漢字簡化主要方法:

(1)使用古體字:採-采,雲-云,捨-舍,氣-气

(2)使用古代異體字或俗體字:禮-礼,趕-赶,無-无,棄-弃

(3)省簡一些部分:聲-声,廣-广,飛-飞,標-标

(4)同音替代:醜-丑,幾-几,後-后,餘-余

(5)草書楷化:辦-办,書-书,學-学,東-东

(6)符號替代:鷄-鸡,嘆-叹,鄧-邓,這-这,樹-树

(7)新造字: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寶-宝

通論七:判斷句,也字

一、古漢語判斷句

1、判斷句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2、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是”字有不同的作用

(1)先秦時,“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

A、作主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B、作謂語: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

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戰國策)(2)兩漢後,“是”字作为判断词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

1、用“也”字煞句:制,岩邑也.。(左傳)

2、用“……者”,“……也”式:南冥者.,天池也.。(莊子)

3、用“者”字提頓: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

4、“者”、“也”均無:端木赐,卫人。(史記)

5、用“非”字表否定判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莊子)

6、用“诚、即、乃、则”等副词加强判断: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三、古漢語判斷句的實質

古汉语判断句的实质就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至于有没有“者、也”实在是无关紧要的。

四、“為”字句的問題

1、古代漢語中,“為”字十一個含義非常廣泛的動詞,雖然一些句子裏,“為”可以用現代漢語的“是”字來對譯,但不必認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繫詞。在上古漢語裏,用“為”做判斷句非常罕見,而且僅限於一定的場合。

2、實例:

(1)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戰國策·趙策三)

“先生為天下之士”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謂語動詞“知”的賓語

(2)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論語·微子)

“為”字後是疑問代詞,這句話更常見的說法是“夫執輿者誰也?”,不用“為”字

五、古漢語判斷句的作用

1、表判斷:南冥者,天池也。(莊子)

2、表比喻:虢,虞之表也。(左傳)

3、表強調: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記)——比较:沛公必夺项王天下。

4、解釋原因: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戰國策)

通論八:敘述句,矣字,焉字

一、敘述句

凡是用动词做谓语,叙述事物的动作、存在的句子就是叙述句。

(1)動詞可以是不及物動詞:冬,晉文公卒.。(左傳)

(2)可以用及物動詞作謂語,帶賓語:晉侯秦伯圍.鄭(左傳)

(3)可以帶補語:初,鄭武公娶於申

..。(左傳)

(4)動詞位於前帶狀語,後面帶賓語:齊侯以諸侯之師

.....侵蔡.。(左傳)

(5)可以帶雙賓語:公賜之食

...。(左傳)

(6)可以用兩個動詞構成兼語式:鄭人使我掌

...其北門之管。(左傳)

二、雙賓語

1、雙賓語一般一個指人,一個指物。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

多予之重器。(戰國策)

2、有些古代雙賓語,現在無法翻譯成雙賓語。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傳)

三、賓語前置

1、為了強調賓語,將賓語前置

2、賓語前置情況:

(1)用“是”“實”“之”等提賓助詞提賓: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將滅虢)

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其謂祁奚矣)

(2)有時在提前的賓語的前面用“唯”“惟”字,構成“唯(惟)……是……”或者“唯(惟)……之……”的說法: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左傳)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

(3)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就只用“之”字複指:

“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矣。(左傳)

(4)當想要強調介詞“以”的賓語是,也可以將其前置:

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以方城為城),漢水以為池(=以漢水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左傳)

3、由此可見,用代詞“是”字或“之”字複指提前的賓語,是古代漢語變更賓語次序的一種語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賓語本身是代詞,也並不排斥這種語法手段。

四、行為數量句法

1、一般式: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這時數詞在句中充當狀語。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

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戰國策)

2、強調式:強調動作數量時,把數詞從動詞前移動到句尾,並在數詞前用“者”同前面詞語隔開,這樣“者”字前面的詞語充當了全句主語,移動到句尾的數詞上升為全句謂語。

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戰國策)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史記)

五、語氣詞“矣”

1、表示動態的語氣詞,意味着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一般情況下,“矣”字總是把事物發展的現階段作為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吾知所過矣。(左傳)

(原先不知道,現在知道了。)

余病矣。(左傳)

(本來好好的,現在受重傷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時間的副詞如“已”“既”“嘗”等字,表示某一情況已經如此或曾經有某一情況;句尾用“矣”,是說話人把它當作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平原君曰:“勝已泄之矣.。”(戰國策)

鄭既知亡矣.。(左傳)

3、有時某一情況還為出現,但預料它將會出現,用“矣”字將其當作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雖然也屬於敘述句,但是並不表示一種過程,“矣”依舊表示一種新情況。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

5、以形容詞為謂語的描寫句同樣可以用“矣”字,因為描寫句同樣可以報導新情況。

國危矣.。(左傳)

今老矣.。(左傳)

6、描寫句的謂語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字煞句,這樣就增加了誇張語氣。但“矣”

本身沒有誇張語氣。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戰國策)

7、祈使句用“矣”,這是祈使者希望對方實現某種行為或完成某種事情。

先生休矣.。(戰國策)

8、用於疑問句,“矣”保留這原來的語法意義,只是用來幫助表示疑問語氣罷了。

年幾何矣.?(戰國策)

通論九:否定句,否定詞

一、否定句

表示否定的句子就叫做否定句,否定句是依靠否定詞來表示否定的。

二、否定詞

1、常見否定詞有不、弗、毋、勿、未、否、非(以上為副詞)和無(動詞)、莫(無定代詞)等。

2、特點:在“不”“毋(無)”“未”“莫”等否定詞的上古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一般前置。不倒裝才是不正常的變例。

三、常見否定詞

1、不

(1)表示一般的否定,後面的動詞既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既可以帶賓語,又可以不帶賓語。

(2)實例: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

2、毋

(1)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等於現代漢語中的“不要”。“毋”後的動詞一般帶賓語,在古書上,“毋”也常常寫作“無”。

(2)實例:

爾毋.我詐,我毋.爾虞。(左傳)

大毋.侵小。(左傳)

3、未

(1)表示事情還沒有實現,等於現代漢語的“沒有”。

(2)未嘗,表示“不曾……”或“沒有過……”的意思。相比於“未”,“未嘗”表示簡單的否定過去,而“未”則側重在和將來實現的可能性對比,或和已經實現的事情對比。

(3)實例: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左傳)

三年之後,未嘗

..見全牛也。(莊子)

4、莫

(1)否定性的無定代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應該是“沒有誰”“沒有哪一個東西(事情)”的意思。“莫”字前面可以出現它所代替的名詞,也可以不出現它所代替的名詞。

(2)實例:

群臣莫對。(戰國策)

秦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莫,不要,在漢以後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

5、非

(1)作為否定副詞,否定整個謂語部分,可以用“不是”對譯。“非……而……”結構可以用“不是……卻……”來對譯

(2)實例: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

否定副詞否定性質動詞後能否帶賓語不一般性否定能

弗一般性否定否

毋(無)禁止性否定能

勿禁止性否定否

5、“不”和“弗”

(1)都表示一般性否定

(2)“弗”在先秦文獻裏多否定不帶賓語的及物動詞,而“不”既可否定及物動詞,又可否定不及物動詞,還可以否定形容詞。

6、“毋(無)”和“勿”

(1)都表示禁止性否定

(2)但“勿”的使用範圍比“毋(無)”要窄,在先秦只能否定不帶賓語的及物動詞

通論十:疑問句,疑問詞

一、疑問句

疑問句是有疑而問的句子。表示疑問的有疑問代詞和疑問語氣。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這個賓語要前置。值得注意的是,“何如”“何若”不需要前置,當作“怎麼樣”“怎樣”講。

二、疑問詞

1、誰

(1)指人的疑問代詞。

(2)實例: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

2、何

(1)指物的疑問代詞,和現代漢語的“什麼”相當。

(2)實例:

門人問曰:“何謂也?”(論語)

3、孰

(1)表示選擇,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用來指人時,“孰”就和“誰”

沒有分別了。“孰與”二字連用,用來比較人物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2)實例: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論語)

禮與食孰重?(孟子)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

4、胡、奚、曷、何

(1)用作賓語和狀語,都可以譯成“什麼”

(2)實例:

奚以之其然也?(莊子)

“途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荀子)

5、安、惡

(1)用作賓語和狀語,指處所的疑問代詞,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哪裡”“怎麼”。

(2)實例: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戰國策)

三、几種表示反問的固定格式

1、何(奚、惡、安、曷)以……為,何……為……

(1)用來詢問動作的行為原因或目的的習慣句式。整個結構可以翻譯成“還用……幹什麼呢?”“為什麼……呢?”

(2)實例: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史記)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

2、不亦……乎(哉)

(1)用疑問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固定格式,整個句子的意思是“不是……嗎?”“豈不是……嗎?”

(2)實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

子貴母死,矫枉之義,不亦過哉?(魏書)

3、無(毋)乃……乎

(1)表示推測的習慣句式,實際上是一種溫婉的肯定。整個句子翻譯“恐怕……吧?”

(2)實例:

今君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國語)

4、猶(尚)……,況……乎?

(1)這是一個很有表現力的句式,猶連接分局有意猶未盡的意思,用反問句是做進一步推論,達到對某一事情進行進一步推論。

(2)實例: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左傳)

通論十一:被動句

一、被動句含義:

1、當句子的主語不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而是承受者時,句子就含有被動的意味了。

2、兩大類被動句:意念上的被動句、有標誌的被動句。

(1)意念上的被動句,在形式上和主動句完全一樣,僅僅是動詞用於被動意義,因此只有從上下文才能領會出來: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

(2)有標誌的被動句,用於、于、乎等引出動作的主動者: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屨。(左傳)

二、“為”字表被動

1、古漢語常見的被動句

2、實例: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戰國策)

三、“見”字表被動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通论(十四) 1、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在句首或句中,同样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A、“夫”(fú) a、“夫”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从指示代词“夫”发展而来,已变成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那个”。 b、“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c、“若夫”等于“至于”。如: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彼且恶乎待哉? B、“其” a、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示“大概”“恐怕”。如:吾其还也。其是之谓乎?其我之谓矣! 2)在祈使句里,就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句末语气词“吧”“啊”所表示的委婉语气。如:君其问诸水滨。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 b、可以加重反问的语气。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无疑问代词)其谁曰不然?其何以行之哉! C、“惟”(唯、维)

a、“惟”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在记叙文中,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如: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祀,年) b、“唯”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表示希望。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荆卿留意焉。 c、“唯”用在句首可以帮助判断语气。如: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d、“惟”“维”用于句中,帮助判断语气。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厥土惟白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D、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如“繄”。 2、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3、词头。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A、“有” a、用于专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如:“有夏”“有殷”“有虞”“有扈”,鲧纳有莘氏女,生禹。 b、又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如“有政”“有帝”。 c、又用于某些形容词的前面。如: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忡忡)有洸有溃。(洸洸溃溃) d、一种特别的用途(不是词头!):嵌入数目字的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如: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朞,一周年) B、“其”: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雨雪:降雪。雱,雪盛的样子)八月其穫,十月陨萚。 C、“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 论-补充(共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 1、编排方式 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如、适、之、嫁、组、逝,往也。”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民国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多是按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分列,如《佩文韵府》、《经籍纂诂》等。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辞书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顺序排列,如《国语词典》、《词诠》等。当代编写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辞书则多按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简明古汉语字典》等。 以上三种编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汉字新旧形体的不同,有时单独使用某一种检字法,查检比较费劲,因此,现代新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按部首排列还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书中都有两种以上的检字法供运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种: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2)反切。这是在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反切在字书中一般只讲“某某切”。如《左传成公二年》:“请寓乘。”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五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官名,掌教育)以六艺教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书是六艺之一,但是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后,大家大致才用许慎订的名称和班固订的次序,依次是: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 诎,即弯曲) (1)大部分是独体象形、少部分是合体象形。 (2)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 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位;一般为实物名词。 人:像人体的侧视形。 女:像交手曲膝跪坐的妇女形 目:甲骨文像人眼形。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臣:像竖目形。字形画顺服的奴隶注视主人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自:甲骨文像鼻子形。后加声符成“鼻”,以表其本义。 牛:甲骨文像牛头正视形。 羊:甲骨文像羊头正视形。 木:甲骨文像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水:甲骨文像流水形。 申:甲骨文像闪电形,本义是电。 眉:甲骨文像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甲骨文像树上结有果实形。 小篆将甲骨文木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有如下特点: (1)独体指事 (2)加体指事 本:本义指树根 末:本义指树梢 朱:本义指树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腋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 寸:小篆,又下用一横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刃:刀口。 3.会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 (2)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 会意字分以形会意(包括异文会意和同文会意)和以义会意 “以形会意”例字: 析:甲骨文从木从斤,斤为斧的象形。本义是破木,即劈开木头。 秉:甲骨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手持禾 束。 男:从田从力,力像耒形。表示用耒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 妇:甲骨文从女持帚。帚为采集的整棵植物,表示从事采集劳动的女性。本义为妇女。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二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二单元通论补充 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 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 “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下面简要介绍: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段注:“诘诎,犹今言屈曲也。”许氏的解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成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形状而屈曲。物象总是由弯弯曲曲的线组成的,因而在该屈曲之处要屈曲,如“日”是圆的,字形也是圆转的。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处者,有在一之下者,视而可识为上下,察而见上下之意。”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谊”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义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许氏的意思是说,把几类排列起来,合成一个意义,以见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为“人”与“言”,排比人与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语真实)意。“武”由“止”和“戈”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许氏按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认为制止战争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这是错误的。其实止古文字是脚义,“止戈”是人出征时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许氏的用字现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为名,谓半形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许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义所指的门类为总名,再取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属河流这个事类,水是总名,“工”和“可”则是用来譬况“江”和“河”整个字的读音的。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对许氏所作“转注”的定义,在理解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对所举“考老”两个字倒是认同的。在许书中,二字同属老部,亦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 题 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讲义 第1讲前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翻译、齐桓公伐楚 前言 一、书的体例 1文选 一、二册先秦《左传》、《战国策》 三、四册汉魏南北朝唐宋元散文、骈文、诗歌 2常用词 一、二册中出现十次以上 以类相从、每单元60~80词以上 单音词,本义、引申义 古今差别较大的字 辨析 3.古汉语通论 语法、修辞、结构 二、常见真题题型 解释加点字——常用词 加标点————文选 选择 翻译

三、课程安排 以文选和常用词为主,穿插重要的通论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关於《左传》的作者和成书时代,历来有过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左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但也有人认为是传(zhuàn)《春秋》的(《春秋》是鲁国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到了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的后边。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於公元前722年,但讫年比《春秋》晚28年,即止於公元前453年。它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既善於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特别是善於写战争),也善於用极少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左传》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生庄公及共叔段[3]。庄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6]。及庄公即位[7],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五)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二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有这样一些词:它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也可以是有的。 该:上古和中古只当“完备”讲,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 抢:抢(qiǎng),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 āng)榆枋”的“抢”,是“突过”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 找:找(zhǎo),《集韵》里有个“找”字,那是“划船”的“划”(huá)的异体字,和“寻找”的意义无关,读音也不相同。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在“迥别”上,有“怕”,解释为“恬淡”,读bò,和今天的“泊”相同。在“微殊”上,“止”当“脚趾头”讲,与“脚”不同。 劝:《左传成公二年》的时候,“以劝事君者”的“劝”是“勉励”讲,因为在上古”劝“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至于当”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汉魏以后很晚才有的。 给《战国策˙齐策》的”孟尝君使人给其事用“的“给”不能当“给予”讲,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给”这个意义。 再:上古只有“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再”和“复”的区别:“再”字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 在解释古代词义方面,《说文》所讲的词义基本上是可靠的。我们要正确地了解古代的词义,就必须依靠比较好的字典和辞书。《辞源》、《辞海》在字义的解释上比较慎重。但是词义具有时代的差别问题,所以我们字阅读时不仅要去查阅字典和文字学专著,还需要有自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

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2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 、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4 、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5 、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6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1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 7 、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1 )名+ 名。a 名动+ 名→动宾,如“王天下”。b 名+ 名动→主谓。如“陈胜王”。c 名动+(于)+ 名→述补。如“王关中”,应看成是“王于关中”。 (2 )形动+ 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 )名、形动+ 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 (4 )助动词、“所”、副词+ 名、形动→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非能水”“所耕”“不雨”。 (5 )名动+ 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雩”。 (6 )名动+ 而+ 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8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9 、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 名状+ 动 第十一节代词 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

通论(一)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汉语大词典》偏重古今复音词语。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形体。分析字形结构或探讨词的本义时,一般都应参考《说文》。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的反切校定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根据214部编,可供检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指出古今词义的不同。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佳注本、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字义的来源和发展有较细致的分析。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着重虚词的特殊用法)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即有常用又有特殊,适用于初学古汉语的人),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用法。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通论(二) 1、语言既有继承性,更有发展性。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2、基本词汇:从古至今意义几乎没有变化,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汉语词汇中只占极少数。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一般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难点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例如,“劝”、“给”、“再”。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差别,要对各个不同时代的词义差别给予高度注意。因此我们除了要依靠较好的字典和辞书,以及文字学专著之外,有时还需自己进行比较归纳。 通论(三)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2、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3、复音词的四大类: A、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最初并没有凝结成一个词: a、没有固定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可以颠倒。 b、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我们读古书时,应当把它们当作复音词来理解。但词素的本义不能不管。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可分可合,不同于单纯的复音词。 B、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C、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也认为是复合词。如: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 D、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汉语中少见。绝大部分是连绵字。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两个音节,绝不可拆开来讲。 4、辨析同义词: A、《说文》、《尔雅》,主要是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 B、绝大多数同义词之间都不完全相等,要注意细微的差异:含义、使用范围、使用条件。 C、泛指,“浑言”;特指,“析言”。连用时是泛指,对举时是特指。 通论(四) 1、本义:词的本来意义。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如许慎《说文》。有的词的本义已经消失。 2、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转注即引申义。如,“向”,本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为“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3、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两者的区别: A、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B、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在产生了新义之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这种情况很多,也最重要。既增强了语言的稳固性,又使语言丰富化了。 4、以简驭繁,重视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两种情况: A、多个意义环绕着一个中心。 B、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5、字形与词义的关系:字形->字的本义->词的本义->引申义 6、值得注意的情况:引申义距离较远,为了要求区别,另造一个字来代表。如,“树”另造“竖”。 7、假借义:朱骏声所谓“本无其意,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干。只是借用,不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如,解通邂(解后即邂逅)。 通论(五) 1、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六书是六艺之一。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笔 记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这部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今本装订成一册,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如果这个字有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王引之奉旨作《字典考证》,纠正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纠正音读错误八类共5900条。 3、《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它实际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增删、修订的。 4、《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或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词语。单字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释义先说明词义或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它基本上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的体例格局。商务印书馆1958年由广西、广东、湖南、河南四省组织修订一部“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反切后面加注声、韵、调地位。全书共收单字12890个,复合词84134条,总字数一千一百多万字。它分四册出版,1979年出版第一册,1983年出齐,1988年又出版了合订本。采用繁体字,按部首编排,208部,最后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可以帮助查阅。 5、《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显著特点是引书注明篇名。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1979年分三册由上海辞书社出版,1980年又出版缩印本(一册)。全书共收单字14872个,复合词语91706条,总字数一千三百多万字。按部首排列,250部,用简体字作字头,字的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怎样查字典辞书 (1)按音序排列。按拼音字母次序怕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序,按平水韵106 韵排列。 (2)按部首和壁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 (一)《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按部首排列,分为214 部, 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乙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七仔酉,八九戌部余亥存。”收字47035 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有时也有古注,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道光七年(1827 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述错误2588 条:1981 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中华大字典》是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全书在体例方面,注音主要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释义也比较简单,并采用了一些清人的训诂研究成果。 (二)《辞源》《辞海》 《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 年,编写者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这是一部与词语为主,兼顾便可常识的大辞书。这部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 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和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字。单字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释义基本上是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一、二册完毕] 通论(十六) 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2、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韵头不同也算叠韵),如现代汉语中“光芒”;“芣苢”在上古是叠韵;“知识”在上古却不是;“辗转”古今都是。 3、三十六字母:按传统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参见附录四) 4、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很少,而其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古人称之为“连绵字”。连绵字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但绝大多数属于双声叠韵。 5、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A、形容词性的连绵字: a、双声:觱发、缤纷、容与、憔悴、滑稽、便嬖 b、叠韵:虺隤、窈纠、觳觫 c、双声兼叠韵:辗转 B、名词性的连绵字: a、双声:蟋蟀、蝃蝀、伊威 b、叠韵:芣苢、仓庚、鎡基

C、AB是纯粹的双音词。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非常接近连绵字,有的只能算两个词): a、双声:玄黄、洒埽、亲戚、妻妾、肯綮 b、叠韵:涕泗、刚强 D、利用连绵字和双声叠韵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达到回环反复的效果。 6、注意: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 7、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如“蚤起”,蚤通早。古音通假是古书里字形分歧的现象之一,需要从上古语音的角度加以说明。 8、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 A、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如“攴”写作“剥”。 B、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同音或近音字来表示。 a、后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假借义再造字,也没有为表示本义的那个词造字。如:本义是一种锯类工具的“我”,借用来表示第一人称代词。 b、为了文字表达的精确,后来为假借义造了后起的区别字,形成古今字。如:“避、闢、僻”都是后起的区别字,不是本字,其意义原本借用本义是“法”的“辟”,不能说“辟假借为避”等。 c、后来没有为假借义造字,而是为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字,也形成古今字。如:“孰”字本义造了“熟”,“衰”字本义造了“蓑”字。同理,不能说“熟”是“孰”的本字等。 C、注意:被误认为是假借的情况:为一个字的引申义造的后起区别字和这个字之间,根本没有假借的关系!如:“坐”引申为“座位”后造了“座”,决不能认为“坐”假借为“座”。

古代汉语 王力 第一册 三单元 通论 简体版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三单元通论简体版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 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 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董狐,古之良史也。(左 传宣公二年)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 策・赵策)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今天就是这样。)取 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 (庄子・逍遥游)“是已”略等于“是也”,“已” 字也是语气词。 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在 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 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 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 类推。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例如: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君 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有 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对话里。例如: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子曰:“隐者也。”(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