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概述

隋唐历史概述
隋唐历史概述

隋唐历史概述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特别是唐代前期更是如此,较之秦汉还尤过之。以前史家以汉唐疆域相比较,谓唐时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这是指开元、天宝之际来说的。

其时唐代东疆不渡辽河,不如汉时尚有辽东和玄菟两郡。其实早在唐高宗时,东占高丽和百济,

不仅东渡辽河,而且已过鸭绿江了。唐时于西疆设安西都护府。都护府所辖的四镇并不以葱岭为

限,而所设的羁縻州竟远至于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其后波斯王卑路斯为大食所迫,尚归老

于长安,这也是前代所绝无仅有的。这样广土众民的皇朝,为史书所少见。

自西晋永嘉乱离之后,民族间的纷扰和冲突,仿佛无有已时。不过由纷扰而逐渐重新组合,却也是势所必然的趋向。隋唐两代承南北朝之后,重新组合已成定局。既已重新组合,就会发出

新的力量。隋代历年虽甚短促,这样的力量就已经有所显现。到了唐代更是分明可见。唐朝中枢

大员,不必细考其个人的生平履历,仅从姓名之间就可略见其时的风尚。唐穆宗长庆年间,元稹

曾为平章事。元稹殁后,白居易为制挽诗,有句说“元魏帝孙唐宰相”

。至于边庭将帅,尤其是

无间华夷。重新组合并处,得以各尽所力,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样泱泱大国中,如何普及中枢政令,求其如臂使指,不误朝夕,就必须讲究交通。隋唐时期承前代之旧,交通道路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唐时驿道的设置,为当代后世所艳称,并不是没

有道理的。唐初始定鼎,为高昌所轻。高昌所恃者,是所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而碛路艰险,

唐兵难以猝至,而唐兵竟然迅速达到碛口,高昌就不能不束手受缚。唐初驿道初创还是如此,其

后更加完备。

由隋初至于天宝年间,可以说是隋唐时期的承平盛世。中间虽有大业末叶的乱离,创痛并非细小,唐初休养生息,也就得到恢复。由于承平日久,封建经济就会得到发展,唐初所制定的租

庸调制度,在当时说来,还算是取民有度,至少比起南北朝时期,应该说是好一些。虽然在开元

年间逃户还成了问题。封建社会是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的。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商业也就相应

地兴旺起来。

黄河流域丝织业的兴盛可以说超迈前代。

丝绸之路虽不创始于唐代,

唐代得益更多,

更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就会显得富庶。杜甫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

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社会富庶显示国家的强盛,

也是强盛的基础。唐代前期不时对外用兵,这是府兵制度的优越处,而一再出兵远征,并未引起

经济的困窘,也是实际的情形。

由于国力的强大,也使文化昌盛起来。隋唐以前,由于南北分裂,文化也就各成体系,隋初统一全国,南北文化相应融为一体。而域外文化因之相随俱来,特别是西域文化更特别为当时人

所喜爱。中华民族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隋唐时期就是具体的例证。中华民族固然是善于吸收

外来文化,也不吝于向外传播中华文化。中华声教被于四方,也显示出强盛皇朝的气派。这样的

盛世丰采,强盛的显现,应该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本卷对于这一特色反复作了说明,使这一特色

更易为世人所知。

隋唐时期也和其他皇朝一样,自有其典章制度,而且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有的还流传下来,为后世所遵用,有过若干影响。隋唐两代都以尚书省总绾全国政务,省内各设六部,各

有专责。部的名称前后不尽相同,唐时始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样的制度一直

为后来各皇朝所沿用,直到近代,部数才不断增多起来。推本溯源,固可以追踪于《周礼》六官。

但即令当时已有这样的制度,后来却未延续推行,直到隋唐才又重新提起。其实所谓《周官》六

官之说,

不过是隋时创立新制的借口,

不一定就是渊源的所自。

虽不一定就是承前,

但确是启后,

对后来还是有影响的。和六部的道理相仿佛的还应数到科举。隋初废除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取士

的旧制,改为科举。唐代踵行新制,益加周密。其中由进士科取得的人才,率能获升高位,主持

皇朝大计。后来各代皆遵循这样的制度,科目名称虽不免有所改变,总的体制却是一脉相承,未

离旧轨。直至清代末年,兴办学校,才行停止。

就是赋税制度也相仿佛。唐初定制,以租庸调法作为赋税制度,征取民间财物,用这样的收入,推行政治和豢养兵士。租庸调法是以人丁为本,户籍不整,田亩卖易,遂使租庸调法难以继

续运用。中叶以后,改行两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此法施行后,为后世所遵用,直至明代另创

一条鞭法,始告一段落。当然还有其他的典章制度,也起到相似的作用。这样一些典章制度的创

立和推行,不能说和当时国力强盛没有关系,法制紊乱和不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就难以避免

了。

唐代的盛世到了开元、天宝年间遇到了转折点。盛极而衰,这在以前的皇朝都曾经有过类似的遭遇。当然其间的因素和过程也还不尽相同。就唐代来说,安史之乱的前后迥然而异。安史之

乱虽告平定,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内而藩镇跋扈,外而强邻侵略,再加上朝臣朋党,将帅离心,

几乎成了遍地荆棘,步履维艰。从安史之乱开始,就是皇帝也难于安居,玄宗和僖宗先后避难到

过成都,代宗避难到过陕州,德宗避难到过梁州,狼狈匆促,仿佛不可终日。当然还不免发生过

农民起义。黄巢虽然没有取代了唐帝,李家皇朝的日月也是屈指可数了。唐代的倾覆也和以前所

有的皇朝一样,是难于避免的规律,却自有其前因后果,不能一概而论。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代由强盛转向衰弱的标志,因此,一般历史家往往把安史之乱作为唐朝前、后期的分期线。主张唐史三段论的学者,也并没有改变安史之乱的这样的历史地位。

就在唐走向衰弱过程中,也促使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是说,全国经济重心是在黄河流域的下游,这时南移到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这对唐朝的盛衰有很大的影响,对以后的历

变影响更为巨大,不能漠然视之。这种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远在唐代以前就不断在发展之中,

安史之乱时黄河中下游所受的摧残,

至为惨酷,

促成人口的大量南迁,

其后藩镇割据,

征发无厌,

竟使中原经济难于稍有恢复,更说不上重心所在如旧复原。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的经济本来

远不能和黄河流域中下游相比较,

由于在不断发展中,

相差已非过多,

安史乱时,

人口突然增多,

发展就更显得迅速,因而就凌驾于黄河中下游之上了。对于当时皇朝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漕

粮的供给。隋唐皆都于长安,长安位于关中平原,虽以富庶见称,但皇朝所需的粮食,还是须由

关东漕运而来。运输漕粮的地方,隋及唐代前期就没有指望过江淮之间及其以南的地方。安史之

乱中原遭到破坏,乱后也无从恢复,皇朝所需的漕粮就不能不仰给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

再廓而大之,就是东南八道。这是说,由江淮之间一直伸到南岭的北麓了。由东南八道运输漕粮

达到长安,主要依靠一条汴河,唐代后期,皇朝为了和跋扈藩镇争夺汴河的控制权,曾经费了偌

大的心力。

自从经济重心南移之后,皇朝所致力的是如何解决都城所在的粮食问题,不能足食,就难以足兵。在那个时期,要想足兵,还须豢养马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军队的装备问题,有兵源

而无马匹,

也是无济于事的。

隋及唐代前期,

养马是一项要政。

陇右道就是最为适合的养马地区。

唐代前期兵力所向无敌,就是不仅有兵源,还有最好的马匹。安史乱时,吐蕃乘机东侵,夺

陇右道,这不仅使长安受到威胁,养马之地也随着完全失去。皇朝自己没有兵力,就不能不受地

方势力的摆布了。

应该说,

经济重心的南移,

还不仅是漕粮运输的问题,

经济是基础,

是能够影响上层建筑的。

因而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特别是文化方面更为明显。

随着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经济的发达,

文化也就随着昌盛,这在唐代后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种趋势不仅限于唐代,唐代以后一直没

有改变,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隋唐时期的这些历史特点,这些都是重大的历史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 )以大运河、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知道文成公主入藏;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一、.科举制度 1. 概念:科举制度指从隋唐到清朝的封建王朝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 以______________ 作为选官的标准和原则。 2. 诞生 (1)____________ 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2) ________ 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3. 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 (1)_____ 时大大地扩充国子学规模国学、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第一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 ____________ 时开创________ 和。 (3)_____ 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这一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_______________ ) 4?僵化 明清时期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举制演 变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5. 废除 ____________________ (1905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6. 影响: (1)、积极影响:科举制度使_____________ 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改善了用 人制度;_______________ 的权利从地方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 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2)、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忽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问,同时也阻碍了我 国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 【易错易混】科举制产生于隋文帝时期,在隋炀帝时期正式形成。 相关史料图片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二、大运河大运河 (1 )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帝: (3)路线: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 (今北京),南至 (杭州),是古代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4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流。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促进南北经 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局面。

关于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历史概述

关于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历史概述 天文历算 天文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进步。唐代王孝通约生活在北周武帝至唐太宗时期在《缉古 算经》中首次运用解三次方程式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全书共二十个问题, 如第二问,即以三次方程式来解答土木工程问题: 假令太史造仰觀臺,上廣袤少,下廣袤多,上下廣差二丈,上下袤差四丈,上廣袤差 三丈,高多上廣一十一丈。甲縣差一千四百一十八人,乙縣差三千二百二十二人,夏程人 功常積七十五尺,限五日役臺畢,羨道從臺南面起,上廣多下廣一丈二尺,少袤一百四尺,高多袤四丈,甲縣一十三鄉,乙縣四十三鄉,每鄉別均賦常積六千三百尺,限一日役羨道畢,二縣差到人共造仰觀臺,二縣鄉人共造羨道,皆從先給甲縣,以次與乙縣,臺自下基 給高,道自初登給袤,問臺道廣、高、袤及縣別給高、廣、袤各幾何? 唐高宗时,李淳风602-670年等人审定并注解了《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 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等十部算经,称为“算经十书”。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唐置国子监算学,“算经十书”成为唐朝算学的规定教科书。其中《缀术》在公元十世纪 不幸失传,其余九部基本流传至今。 國子監算學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學生三十人。博士掌敎文武八品已下及庶人子爲生者。二分其經,以爲之業。習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邱建、夏侯陽、周髀十五人, 習綴術、緝古十五人。其紀遺、三等數亦兼習之。 《旧唐书》 历法方面,刘焯在隋开皇二十年600年提出制订的《皇极历》,吸取了北齐以来成果,发明了等间距二次内插法,推算每天太阳视运动的速度。太阳视运动即我们在地球上以地 球为参照物观看太阳的运动。西方即根据此种运动一度认为地球为宇宙核心,即地心说。 唐初,王孝通还与其孙编制过《戊寅元历》,已经开始使用定朔法,即按照实际日月 观测位置为准来确定一个月为29或30日的方法,而取代之前的平朔法,即大月30日小 月29日间隔排列。到唐高宗时,李淳风造《麟德历》,从此确定使用定朔法,相沿至今。 唐玄宗时,命僧人一行683-727年主持改历。一行与梁令瓒合作创制了能够直接测量 黄道坐标的黄道游仪,并以此测量了二十八宿距天球北极的度数,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 变动的现象。一行还根据南北各地测量北极高度及二至日日影短长的结果,推翻了“王畿 千里,影差一寸”的说法,证明影差与距离的比例不是定值,而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人怀疑 这种说法,隋代刘焯也建议通过实地测量来证实,没有得到采纳,到这时才通过实测证实。通过在今河南东部、南部的测量,他得出大约351里80步约合今123.7公里,北极高度 相差一度,与现代值相差11.8%,是世界历史上在地面实测子午线的一次重要尝试。

隋唐历史简介

隋唐历史简介 隋唐时期历史简介 隋朝 从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到618年隋炀帝杨广被绞杀,共存在了37年,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隋文帝的贡献最大:一是官制,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建立起三省六部制。隋文帝还制定了新 的法律,刑罚不再像南北朝时那么残酷。此外,创立了科举制度, 创新了官吏的选拔方式。隋炀帝除了修造大运河有一半功劳外(另一 半是为了游玩),其他方面没有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隋炀帝的残暴在 历史上也很有名。由于其横征暴敛,激起民怨沸腾,终于自食恶果 被绞死于江都,隋朝宣告灭亡。 唐朝 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289年。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领兵用 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历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位之后,经 过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此后,唐 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但 同样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从牛李党争到宦官专权,其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终于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领袖之一朱温开始叛降唐朝, 后又取代唐朝自立为帝,建立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 隋唐历史对后世的影响 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 文化交流频繁。文学以唐诗成就最大。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

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隐、杜牧为杰出代表。韩愈、 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的绘画,《霓裳羽衣舞》等音乐舞蹈,以及 众多的石窟艺术,均流传后世。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

1、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 历史

隋的统一与隋唐更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前导言,并提问学生本节课要讲述的几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是秦,之后出现了西晋的短期统一。中国历史经历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今天我们将要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这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时代。这就是隋朝,那么隋朝是由谁建立的呢? 上学期我们学到了中国历史的战乱阶段,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大家对南北朝知道的可能不多,南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北朝即从北魏开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接着东魏被北周取代, 西魏被北齐取代,后北周取代北齐,那么杨坚就是北周外戚。 一、隋朝的统一(板书) (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板书)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女儿是北周的皇后。580年,北周宣帝死,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发动政变,废周静帝而自立,改国号为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隋炀帝继位后,以洛阳为东都。请同学在“隋疆域图”中找到长安和洛阳。隋朝建立时,南方还有陈的存在,国家没有实现统一。那隋朝是如何灭掉陈、实现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隋唐时期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 2、隋唐时期的经济 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 4、唐太宗 复习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时期,考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阶段,同时经济方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唐文化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 隋唐时期 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总体时代特 征 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以①制和②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经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③、劝课农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礼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文化 隋唐时期以④、⑤为代表的科技世界领先;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唐文化泽被后世,促进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 ①三省六部,②科举,③轻徭薄赋,④雕版印刷,⑤火药 考点聚焦 考点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 1.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 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局限性——忽视实用性学问的研究,科技发展受到影响。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1)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3)出现原因: ①政治:选举贤能,虚心纳谏;制定《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②经济:本着“存百姓”的民本思想,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③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隋唐至唐)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建立后的政策: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隋文帝的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610年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时期:官吏选拔看门第,不看才能。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朝的灭亡 灭亡原因: 1、征发大批劳动力,修大运河,长城驰道等。 2、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当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 因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统治被推翻。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称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改国号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练习题74872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D)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③南方陈政权皇帝昏庸,不问政事④隋建立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经济繁荣 A.①③④B.①④ C.①③D.①②③④ 解析:隋朝统一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军事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必须综合在一起全面分析。从选项分析看:①③是隋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②④是隋统一全国的主观条件。因此D应为正确答案。 2.出版社要出一本名为《开国皇帝》的书,你负责隋朝部分,需要收集以下人物中有关谁的资料(C) A.嬴政B.刘邦 C.杨坚D.杨广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隋朝建立知识点的考查,旨在考查分析、辨别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个有效信息:开国皇帝、隋朝。A、B中的人物分别是秦朝、西汉的开国皇帝;C中的人物是隋朝的建立者,即开国皇帝;D中的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3.涿郡、江都、余杭分别是今天的(C) A.北京、苏州、杭州B.天津、扬州、广州 C.北京、扬州、杭州D.北京、长安、杭州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今地名的掌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城市,不仅要熟记现在的名称,还要知道它在各朝代的名称,如北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涿郡是北京在隋朝时的名称,江都是现在扬州的名称,余杭是现在杭州的名称。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①隋朝建立②陈朝灭亡③开凿运河 B.①陈朝灭亡②隋朝建立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陈朝灭亡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运河③陈朝灭亡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有非常准确的记忆,避免混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准确记忆如下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政权,重新统一全国;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由此不难得出本题答案。 5.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D.在位时,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隋唐文化简介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一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和特点 1 原因 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③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继承传统文化。 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2 特点 ①全面繁荣 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②兼收并蓄 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③世界领先 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泽被东西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

第9讲隋唐时期(2): 三、唐朝:开放的帝国 (一)唐朝的建立 (一)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 ▲1、关陇大族 所谓关陇大族,指的是自北魏以来在北方特别是关陇地区建立的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集团。关陇大族兴起于魏晋之际。关陇大族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支撑着西魏、北周政权的局面。其势力之庞大,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 据统计,隋代三省18名高级官员,有11人曾在北周任职,15人来自西起天水京畿地区东迄洛阳这条东西向的地带。六部的46名尚书中42人是北魏(13人)和北周(29人)官员的子孙,其中3人有任职北齐的经历。46人中的30人来自天水、京畿及洛阳地带,7人来自山西,其余来自华北平原。而武川(今内蒙武川东北)系军事贵族则居于隋朝政权的统治核心。(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177。) 2、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618年,李世民灭其继承人薛仁杲,占陇西全境。 619年,推翻李轨政权,有河西五郡。 620年,灭刘武周,恢复巩固了在山西的统治。 2 )罗艺:据涿郡,称幽州总管。618年归附。 王世充:据洛阳。620年,李世民出关攻之,621年出降。 刘黑闼(ta):有河北。621?a623年遭镇压。 高开道:冀北。亦相继败亡。 3 )江南地区: 萧铣:据巴陵(岳阳),迁江陵,称梁帝。控两湖地区。 621年,在唐军突袭下,降唐。 林士弘:有江西,建楚国。622年,遭唐军镇压。 辅公祏(shi):624年,遭唐军镇压。 4 )漠南: 梁师都:据朔方(内蒙杭锦旗北),国号梁,突厥封他为?°解事天子?±。 628年(贞观二年),太宗乘突厥衰乱,击灭之。 (二)大唐盛世及其衰亡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玄武门之变 2)贞观之治 3)武则天时代的革旧鼎新 4)开元盛世 2、唐中后期的政局及其衰亡 1)安史之乱 2)藩镇割据 3)朋党之争、宦官专权与唐的衰亡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则过之。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李世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唐太宗 3)武则天时代的革旧鼎新 (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 (2)从“圣母神皇”到大周皇帝 (3)武周的结局 4)开元盛世 (1)李隆基即位 (2)开元之治

隋唐在历史上的地位

古 代 史 论 文 姓名:肖倩

隋唐在历史上的地位 摘要:隋唐是继西晋灭亡以后,长期南北分裂,又重新走向统一的两个皇朝,中国经过270年的分裂,又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化哪一方面,都有发展,致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繁荣景象,隋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隋唐,地位,发展。 一般都知道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上变汉魏而下启宋元,那为什么隋唐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为何隋唐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此重要?过去有些封建的资产阶级学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只看到统治集团少数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宋代欧阳修说:“盛哉太宗之烈也,其去隋之乱,比迹汤武,政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范祖禹说:“自周武成康,历八百余年而后有汉,汉历八百余年而后有太宗,其所成就如此,岂不难得”,照这种说法,唐封建国家的繁荣富强,完全系与唐太宗一人,不免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了解隋唐的经济关系变化和发展,才能正确了解这时封建社会的变化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灌溉得发展,如犁,锹,耜,翻车,筒车,水转筒车的出现,手工业修筑陂塘河渠工作的出现。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的的发达,劳动力的增长,都不同程度的促进

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时,由于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的发展,这时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也随着发生了若干重要的变化和发展,因此隋唐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简单的讨论隋唐发展的原因,现在我们具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下隋唐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政治上,隋唐以科举取士,在政治上出现了跟门阀地主竞争的越来越多的人,因而门阀地主的社会地位逐渐削弱,科举制的实行,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使隋唐封建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且科举制历唐宋至明清,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文帝时期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第一次厘定以三省六部制伟核心,而尚书,门下,内史是隋朝官制的核心,三师虽三公位居一品,但只是荣誉职务,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对以后历代官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的政治对日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在隋朝时就派小野妹子来华,唐朝时,又遣唐使来华,向唐朝学习,如日本的大化改新,其中的班田制,租庸调制就是模仿唐朝而建立的,此后,日本又模仿唐律制成《大宝律令》,《养老律令》等法典,模仿唐朝官制设立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里地方官制,军事上仿唐府兵制设五卫府,这是都是学习唐朝的文化在政治上产生的结果。 经济上,隋唐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繁荣,柜坊,飞钱兴起,行会组织发展,隋唐时期建立驿站的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史简介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的分分合合不间断,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更替中,还夹带有春秋战国、楚汉争霸、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时期。但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又与其他时期有着严格的区别:这些朝代的中国大部分是处在统一的阶段。 秦朝,西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君主代表就是秦始皇,著名事件是“焚书坑儒”。创立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灭六国,修灵渠,统一越族,统一西南,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朝代功绩是创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从此在中央集权统治下货币统一土地私有,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抵御外敌。灭亡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统治。人民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而秦国一直沿用“苛政”(有功重赏、有错重罚)。随着秦统治的扩大而秦政越来越苛刻,被压迫的人民,在忍无可忍的后决定揭竿起义,秦朝在起义反抗之下崩溃了。汉朝,西元前202年由汉高祖刘邦建立。创立过程从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楚汉之争开始,到刘邦的获胜并创立汉朝结束。君主代表为汉武帝,最著名事件让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朝代功绩主要集中在经济科技方面,开辟丝绸之路,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地动仪”,司马迁还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等等。灭亡的主要原因有①皇帝昏庸,苛捐杂税众多②政权旁落宦

官专权,政局混乱。 隋朝,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改国号为隋。589年灭了南朝陈,结束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正式确立隋朝。君主代表是隋文帝,著名事件是兴修了至今仍能使用的大运河。朝代功绩有①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②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③经济文化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爆发起义。 唐朝,由李渊于618年建立。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但是在618年李渊夺位称帝,定国号为唐,唐朝正式确立。君主代表是唐太宗,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让世界记住了唐朝。朝代功绩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经济得以发展,繁荣了文化、美术、宗教领域,最瞩目的就是唐诗。灭亡最主要原因是君主昏庸无能,战事不断,经济衰退,藩镇割据,经过黄巢起义后,、唐朝的基础被打破,很快就灭亡了。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公元960年正式确立。君主代表是宋徽宗,著名事件就是“靖康之耻”。

初中历史《盛世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盛世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八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一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讲述隋唐时期的历史。时间从581年到907年,主要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内容。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进入蓬勃发展的隆盛时代,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开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造就了开拓进取、兼容并包的恢弘风貌。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繁荣”、“开放”。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的顶峰时期,开启了历史的新阶段。隋唐上承分裂割据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为后世的宋元明清所承袭;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本单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总领全册内容。 本单元围绕繁荣与开放两大主题展开,包括五个专题:专题一开明的政治;专题二繁荣的经济;专题三友好的民族关系;专题四开放的外交;专题五辉煌的科技文化。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民族关系及对外往来、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等。学习难点是隋唐盛世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外交频繁的原因

等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隋唐建立、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科举制等基本史实。 (2)了解掌握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实。

(3)了解唐朝开放与交流、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史实。 (4)了解隋唐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过程与方法: (1)分析隋唐盛世产生的原因,并逐步认识其本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比较鉴真和玄奘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4)识读历史地图和材料,并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唐朝统治者的开明思想和开明政策,促进唐朝的繁荣,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2)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 (3)了解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试卷新人教版

隋唐时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1.阅读下表,导致隋朝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政治制度是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统计表 朝代隋唐北宋 比例17.2% 24.5% 46.1%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B 2.文成公主长期以来受到汉藏人民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 A. 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B. 嫁给了松赞干布 C. 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答案】A 3.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②文景之治③开元盛世④光武中兴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答案】C

4.在文化领域中,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圣”,下列的人物与其称呼的对应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 医圣——张仲景 B. 书圣一一王羲之 C. 诗圣——李白 D. 画圣一一吴道子 【答案】C 5.唐朝时期,诗歌空前繁荣,究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经济繁荣、国家强盛 C. 对内、对外交往频繁 D. 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答案】D 6.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的皇帝是唐太宗,这一图片反映了下列哪一民族友好关系的事例 A. 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答案】C 7.“天朝第一君,是个女儿身。抱在娘怀也娇嫩啊,不爱胭脂爱乾坤。”这首《武则天》唱出了一代女皇的英姿。下列对其统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的统治,促进了唐朝经济的进步和国力的增强 C. 她的统治,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 她的统治使唐朝由盛转衰 【答案】D

初中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教案

课 件 解 说 做一个文明的人, 请你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天祝三中党文叁《中国古代史》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学习重点内容 1. 中国古代史中如何分析对外交往的条件 2.掌握隋唐时期和新罗、日本、天竺的友好往来的表现、影响 3.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4.掌握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种途径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对外交往的条件1.政治:2.经济:3.政策 :4. 交通: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对外政策开放 海陆交通发达思考?联系秦汉时期的对外交往,分析 中国古代史中统一时期对外交往的条件有哪些? 对外交通的路线 从出发向西到达向东从出发从出 发海路陆 路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长安朝鲜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 登州、扬州广州韩国、日本波斯湾

二、对外交往的盛况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和新罗的友好往来 1.友好往来: (1)留学生:(2)商旅:新罗最多(崔致远) “新罗坊”、“新罗馆” (3)贸易往来:新罗唐朝 特产、工艺品、药材 丝绸、茶叶、书籍、 手工技艺 2.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新罗人喜欢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此外,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教科书 政治 经济 习俗 文化 1.友好往来(1)使臣(2)贸易 (3)突出人物隋朝:中日互派使臣 唐朝: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日本出土唐币“开元通宝” 中国出土日本 银币 日本:吉备真备 中国: 鉴真(二)和日本的友好往来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此像是鉴真弟子 忍基等人按其真 容制作。此像至 今供奉在唐招提 寺开山堂内,被 视为日本的国宝。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政治:(2)科学技术:(3)文化教育: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都城仿照长安 教授儒学、创立文字等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三)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1.和东南亚往来: 2.和天竺往来: ⑴政治:⑵经济:⑶文化:⑷人物:天竺派遣唐使 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 推动了天竺数学发展 玄奘、义净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五) 隋唐时期

基础知识过关 中国古代史(五)隋唐时期 1、①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②开凿时间是在何时、皇帝是谁?(2分) ③其三点、四段、五河分别是什么?(3分) ④大运河开通的影响是什么?(2分) 2、①科举制创立的背景是什么?(2分) ②创立的经过是什么?(2分) ③创立的影响是什么?(2分) ④科举制的历史地位是什么?(2分) 3、①唐朝建立时间是何时?(1分)开国皇帝是谁?(1分)都城在哪里?(1分) ②唐朝第二个皇帝是?(1分)他在位期间的盛世后世称为?(1分)他在位期间有名的谏臣是? ③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1分)他的统治期间的盛世被后世称为?(1分) ④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哪些先进农业生产工具?(2分)

4、①玄奘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去天竺?(1分)他在哪座佛学最高学府游学?(1分)他回到长安后口述哪一本书籍?(1分)该书的内容、有何价值?(2分) ②鉴真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去日本的?(1分)他的历史贡献有哪些?(2分)他在日本主持修建的什么建筑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1分) 5、①唐朝时期是什么文学体裁创作黄金时期?(1分) ②谁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被称为?(2分) ③谁的诗淳朴厚重,反应了历史真情实况,他被誉为什么?他的诗有什么之称?(3分) ④唐朝中期谁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1分)

参考答案 1、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605年隋炀帝杨广③中心洛阳,端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四段:从北到南为永济渠、通济渠、淮河、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④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①魏晋南北朝官吏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②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③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3、①618年,唐高祖李源,长安②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魏征③唐玄宗,开元盛世④曲辕犁和筒车 4、①唐太宗,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内容:加载了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价值: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②唐玄宗;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唐招提寺 5、①唐诗②李白;诗仙③杜甫;诗圣;诗史④白居易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唐的统一与灭亡教学案(无答案)

修订人 (一)章节题目: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二)课程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2、通过讲述隋朝建立的情况,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慨况,仔细讲解大运河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影响 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正确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约2分钟) 展示: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以及有哪些典型的特点? 学生:------ 教师:隋朝,开凿大运河,短暂而亡。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隋朝,感受一个统一的隋朝的建立。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约8分钟) 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 梳理”。遇到障碍作好标记。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约13分钟) 1、隋朝的建立和重新统一? 2、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和影响? 4、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约12分钟)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

2019届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练习题卷: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1.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B )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 2.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了》火爆荧屏,连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一岁多的乔治小王子也忍不住上演了一场真人秀。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威廉王子访问中国期间,凯特王妃告诉乔治小王子“爸爸在中国(in China)”,没想到乔治听到后“走到瓷器(china)柜前,打开柜子,说‘爸爸不在这里’”。关于瓷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 ①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瓷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③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④唐朝时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十分出名 ⑤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瓷器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 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C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B )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C.南宋定都临安后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 5.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D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众所周知,中国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顶峰,是别的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一个发展的一个高峰,我国的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说明。 政治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明,玄武门之变使他坐上皇位,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贤相、名将、谏臣);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击败东突厥后“因俗而治”;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又吸取了隋亡教训,认识到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在政治上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奖励农业生产,大面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田,所以农业、手工业都有长足进步。文化上,完备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对士族制度是致命打击。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

数民族的关系和国际关系,实行友好交往的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开明务实的驭政才干是出现盛世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促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就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从这以后的一大段时间里唐朝的政局稳定。但之后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采取了府兵之法以及重用藩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宦官专权,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为“门生天子”。所以隋唐时期的政局长期还是稳定,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代表。 经济方面: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赋税制度采用两税法:唐朝中期实行,按资产交户税,按田亩交地税,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大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上的困难。隋朝两都的兴建与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农业上:生产工具改进、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兴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上:产地分布广(纺织、陶瓷、冶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