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一辩脉法

-伤寒论之一辩脉法
-伤寒论之一辩脉法

辩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

①洒淅(xī)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

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般畏寒的症状。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评析】

本条主要说明内伤不足恶寒发热的脉象特点和病理机转。

本条恶寒发热的病理症结在于阴阳偏虚。阳偏虚主要表现在寸口脉微,阳虚则阴往乘之,所以洒淅恶寒;阴偏虚主要表现在尺部脉弱,阴虚则阳往从之,所以发热。阴阳交虚,相互乘从,因之恶寒而又发热。

【原文】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①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②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③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注释】

①荣气:荣气即营气。血液循行功能。

②卫气:卫外的功能。

③烧针:温针、火针、燔针。针刺入穴,用艾绒缠绕针柄燃烧,使热气透入,叫烧针。

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卫阳衰虚而不能外固,故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故产生筋脉挛急。若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症。

【评析】

本条以脉之浮沉辨析营卫病机和症候。

卫属阳主外,营属阴主内。卫气虚而阳浮于外,则阳脉浮,这一浮脉,应当浮而无力,阳气不固,所以汗出如同流珠;营气虚而血亏于内,则阴脉沉而且弱,血液不足,则筋脉缺乏滋养,所以筋脉拘急。既然是营气微弱,自然应当治以滋阴养血,可是计不出此,反而加用烧针,遂致血液凝滞而不行,造成更发热而烦躁的变症。

【原文】

脉蔼蔼①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脉累累②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脉瞥瞥③如羹上肥④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⑤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脉绵绵⑥如泻漆之绝⑦者,亡其血也。

【注释】

①蔼蔼:盛大之貌。

②累累:强直而连连不断之貌。

③瞥瞥:虚浮貌。

④羹(ɡēnɡ)上肥:形容如肉汤上漂浮的油脂。

⑤萦萦:纤细貌。

⑥绵绵:连绵柔软貌。

⑦泻漆之绝:绝,落也。泻漆,谓漆汁下泻。泻漆之绝,形容脉象如倾泻漆时漆汁下落前大后小、连绵柔软的样子。

【译文】

阳结症是因为阳气偏盛,所以脉象浮数,蔼蔼然好似车盖一样;阴结症是因为阴气偏盛,所以脉象沉迟,累累然好似摸着长竹竿一样。脉象虚浮好像菜汤上漂浮的油脂,这标志着阳气虚微;脉象微弱如同旋绕的蜘蛛丝一样,这标志着阳气衰竭;脉象绵软,前大后细,状如倾倒油漆时,漆将终了的样子,这是血液大虚的征象。

【评析】

本条借助于实物形态来形容脉象特征,有利于加深理解。

切脉是四诊中较难掌握的一种诊断技术,每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苦,特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即使对一些基本内容,也每每苦于词不达意。本条借实物的形态性质来形容脉象,可有助于理解,从而给学习脉学带来较大方便。例如阳结脉浮数,喻以蔼蔼如车盖,表明有上拥之象;阴结脉沉迟,喻以累累如循长竿,提示有坚硬之形。又如以瞥瞥如羹上之肥,喻脉的浮泛在上,不任循按,可见于阳气虚微之候;以萦萦如蛛丝,喻脉的极端细微,表明阳虚程度严重,已濒临衰竭的境地。至于大失血后脉象柔弱无力,喻以绵绵如泻漆之绝,确是绘声绘影的绝妙比喻。这些脉象的描述,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如能认真揣摩,再通过一定时间的临床锻炼,则不但胸中明了,而指下亦可清楚。

【原文】

脉来缓①,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注释】

①脉来缓:脉搏的至数缓慢。

【译文】

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脉搏跳动急促,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皆为有病的脉象。

【评析】

本条讲辨结脉与促脉及其病理机转。

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结脉的形成机转,是阴盛阳虚,阴气有余,所以脉来慢而缓,阳虚不能与阴相续,因而时有止歇。促脉形成的机转,是阳盛阴虚,阳气有余,所以脉来快而数,阴虚不能与阳相续,因而亦有止歇。但是必须明确结、促两脉,都是脉能自还,一止即来,而且歇止也没有一定的时间。如果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而歇止又有定数的,那又是代脉危候,应当区别开来。

【原文】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①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注释】

①弦:脉如弓弦之劲急端直。

【译文】

脉浮而紧张有力,称作弦脉。所以名弦,因为其形状与弓弦相似,但是按之不移动;如果按之移动形如转索一样,那就不是弦脉而是紧脉了。

【评析】

本条说明弦脉的特征,及与紧脉的鉴别要点。

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迥不相同。文中所谓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寓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防止误会,于是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原文】

脉弦而大①,弦则为减,大则为芤②,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③,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释】

①大:脉形粗大。

②芤(kōu):脉浮沉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叫做芤脉。

③革:脉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按之不足,外坚而中空,状如鼓革。

【译文】

脉象弦而大,弦而中取无力,即为阳气衰减的征象;大而中取无力,实即芤脉,为血虚的表现。阳气衰减生寒,血虚则脉芤,弦芤并见,这就叫革脉。见此脉的妇女,多是流产或崩漏下血之后;男子如见此脉,多有失血或失精的疾患。

【评析】

本条讨论革脉的特征及其所主的病症。

革脉的特征是外急中空,好像鼓面的皮革一样,因而名为革脉。由于革脉是浮候劲急粗大有力,与弦大脉类似;而中空无力,又与芤脉类似。因此举出弦、大、芤三脉来形容比较,真是形神毕肖。又以三脉来分析说明病理机转,从而使对革脉主病有较完整的认识。革脉的病理机转,主要是阳气不足与精血内亏,因此,见到革脉,就可推知妇女必然是半产之后或者有崩漏下血疾患;男子则多是大出血之后或久患滑精的病症。

【原文】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译文】

问:有些病症先发战抖,既而汗出,病就随之而愈,这是什么道理?答:脉象浮而紧,当是兼有表症,但按之中空,这是正气本虚,是以汗出之前发生颤抖。脉

浮是邪势向外,所以应当汗出而解。假使脉象浮而数,按之不空,这样的病人,正气本来不虚,只要汗出,表邪自解,出汗之前是不会发抖的。

【评析】

本条就脉象探讨战汗的机制。

【原文】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译文】

问:也有的患者并没发寒战,病就自然随汗出而愈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答:此类病人脉象大而浮数,表明正气旺盛,足可驱邪,故可知不发寒战就可汗出而愈。

【评析】

本条承前节说明不发生颤抖而汗出病解的机制。

【原文】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

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①。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注释】

①解以夜半:病解的时候在半夜里,因半夜子时,是阳生的时候。

【译文】

问:患伤寒三天的病人,脉象浮数而微,不发热而身上凉和,这是什么原因呢?答:这是病即将痊愈的征兆,病解的时间,大概在半夜。若脉浮而病解的,为正气驱邪于外,故应全身畅汗而病解;脉数而病解的,为胃气旺盛,病人应当能饮食;脉微而病解的,是病邪已衰,故一定会出大汗而病愈。

【评析】

本条讲辨欲解的脉症与病解的时间。

【原文】

问曰:脉病①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释】

①脉病:脉,诊察的意思,就是诊察疾病。

【译文】

问:临床诊察疾病,要想预断它的预后如何,应当怎样鉴别呢?答:就脉象来说,

如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大小、浮沉、迟数相等,虽然寒热的症状还没有解除,但根据这种脉象,为阴阳和平的表现,则知病虽严重,也是能够痊愈的。

【评析】

从脉象上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在疾病的预后诊断上,应注意脉症合参。一般地说,脉症相符者生,脉症相失者死,如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但二者的比重上,脉象尤其重要。本条所述三部脉大小、浮沉、迟数相等,为阴阳和平,病情虽剧亦当痊愈的预断,正是脉症合参而以脉为主要依据的例证。

【原文】

师曰:立夏脉洪大,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译文】

老师说:病人在立夏出现洪大脉,为夏令本应见的脉象。此时,若病人出现身体疼痛重,必须用发汗法治疗;若第二天身体已经不疼重了,则无须再发汗了;若全身畅汗者,第二天病就会解除。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立夏季节见脉象洪大,是夏令本脉。脉能应时,表示正气充足,能够顺应时令变化,故知道病当痊愈。其他季节的脉象亦可依此类推。

【评析】

本条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及兼表症的治法。

人体正气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在脉象上,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不同。在某一季节里,就应当具有某一季节的脉象,方才是正常的平脉。如果脉能应时,就是有病也不会太重,而且容易痊愈。因为脉来应时,表示正气充实,虽一时不慎,外感客邪而病,但体内尚无大的变化,所以知病可自愈。

【原文】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译文】

寸口脉浮的为病在表,脉沉的为病在里,脉数的为病在腑,脉迟的为病在脏。若有迟脉出现,即病在脏。

【评析】

本条以浮沉迟数四脉,判断病变的部位。

本条以浮沉迟数四脉,分属于表里脏腑,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虽仅举寸口,实际上包括寸关尺三部在内,不可不知。

伤寒论辩脉法卷第二注释打印版

辩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 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 ①洒淅(xī)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 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

《伤寒论》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2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3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8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2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5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

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34 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说明其诊疾论病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由此可知,《伤寒论》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以“四诊合参”进行凭脉辨证,因证择方。这个有机联系的全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综观全论的脉诊原文,约可概括为辨别证候、阐发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四个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分述于后: 一、辨别证侯 论中以脉诊来辨别证候的,有辨六经主证,有辨病名,有辨病性,有辨病位,虽然其所辨不同,但都是以脉诊来规定其特定意义则是完全一致的。 (一)辨主证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伤寒脉弦而细,头痛发热,属少阳。”(266)“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278)“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338) 凡上述六经主证的脉法,是辨别主证的关键所在。比如,太阳病具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表证,则必须有“脉浮”的表脉。相反如具上述表证而没有脉浮的表脉,那就不能成为太阳表证。再如,少阴病的“脉微细”,一般地说,微为气虚,细乃血少,微细之脉并见,反映少阴病是气血虚弱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症,故病者精神不支而欲寐。可见,六经的主证和主脉有其内在的联系,两者必然是(当然也有脉证不符的情况)以一定的病机所决定的。有是证必有是脉,六经脉法皆然,余者以此类推。 (二)辨病名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如上所述的“缓”、“紧”、“浮”三种脉象,是如何在辨别病名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如果太阳中风表虚证,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的主症,若其脉不缓而数,那疾病的本质就变成了风热表实证。又如伤寒脉浮,因为风寒束表,卫阳郁遏,正气抗邪有力,脉象应当是浮紧有力。假如具有伤寒表实之证,其脉不紧而缓或弱,无疑就是表兼里虚证,这显然又不能诊断为伤寒表实证。所以,脉象在“脉证合参”的前提下,它对病名是有定性的作用的。至于风温脉阴阳俱浮,而在临床上应当是脉浮数,即吴鞠通所说的“不缓不紧而动数”的意思。再结合原文116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的精神,前后印证,风温脉阴阳俱浮的浮数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辨病性 《伤寒论》说:“脉浮者,病在表…”(51)“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者,沉为里。”(223)“伤寒脉迟。。。脉迟为寒。”(333)“病人脉数,数为热……”(126)“尺中脉微此里虚……”(4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之……”(219) 如上所述,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微细属虚,滑疾属实。这是论中以脉诊辨病性的基本规律。若再从全论的脉法和临床实际来推论,虽然以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但又当视其脉象相兼而定。例如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沉数属里热,沉紧属里寒等,这样把两种脉象结合起来,才更切合临床实际。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 韦刃 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 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对《伤寒论》的继承,至今为止,一直停留在这一浅表的层次上。 2.辨证论治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局部器官的功能过程(异常为症候)受控于连续整体的能量(营卫运行与气化过程)过程,能量过程又受控于稳态控制(即阴平阳秘的权衡态)过程;这就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很难跨越疾病表面现象的局限性。古今中外,医学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和治疗,几乎都是由这种表观局限的辨证诊疗方法造成的。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张仲景;辨证论治 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 1.《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 (1)《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2)《黄帝内经》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卷第一注释

平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①,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②。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③,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④,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⑤,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⑥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沈潜水溶,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注释】 ①因息游布:借气息活动,精华物质得到游行输布。 ②效象形容:仿效物象描述脉的形状。 ③参差:长短不齐。 ④进退低昂:脉象有快慢高低之异。 ⑤衡铨(quán):量轻重的器具,这里喻作正常法度。 ⑥漏刻:是古代计时的水器,百刻为一昼夜,约合现代的二十四小时。 【译文】 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

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像弦,秋天脉像浮,冬天脉像沉,夏天脉像洪。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并且,人自生下来,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师答:你所提到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故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此为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百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脉,即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若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若脉不相对应于病症,须了解其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察病在表,还是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 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察推断脏腑的盛衰。若掌握了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下,以此传给那些有知识的人。 【评析】 本条以问答方式揭示平脉的总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作者/吴雄志先生导读: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标本法属于理,聚类法属于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是方和药。抓独法直接把方抓出来,即先证后诊——用抓独法直接把方确定,再用四诊去证实,而不是根据四诊的资料来辨证。平脉法就更奇特了,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把脉定在人身上的几个穴位,进一步确定药物;药物一旦确定,方就可以确定。气运脉法气运脉法主要讲脉的升降出入和升降浮沉。升降出入,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出入升降,漏刻周旋”;升降浮沉,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审察表里,三焦别分”。表里是浮沉的问题,三焦是升降的问题。用脉的浮沉、长短、来去,定升降出入。第一是出入法,用脉的来去定出入。《伤寒论·平脉法》讲:“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摸脉时,脉搏冲击手,如果来的很快,去的缓,这就叫“出疾入迟”。来是出、去是入,“名曰内虚外实也”。如果说“来迟去疾,此出迟入急”,这句是什么意思?就是脉搏跳动冲击手的时候,如果缓缓地跳上来,很快又掉下去了,这叫“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简言之,出入法是根据脉搏冲击手的来与去,

判断表里的虚实问题。这种脉法可反应人体气机的出入,脉搏来冲击手代表气机的出,与表证有关系;脉搏掉下去代表气机的入,与里证有关系。“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如果脉搏冲击手,来的时候力气不够,去的时候很大,就是里证。以脉搏来去的速度与力量辨别表里,这是出入法。表里是一个什么问题?表里就是出入。第二是脉位法,用脉位辨浮沉。《伤寒论·平脉法》讲:“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者”。菽就是豆,一个豆就是一个菽。“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这是根据脉力的浮、中、沉三部,把脉分了十二菽,可以辨别心、肺、脾、肝、肾。心肺,轻轻地按,其中最轻的是肺,重一点是心;脾脉在中间,再重是肝,最后重到骨头是肾。由脉位的浮沉来辨我们的五脏,这是脉位法。第三是脉形法,用脉形辨长短。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肺、脾、肾。气升则水布,肺为水之上源,脾主治水,肾为水之根。气机上升,肺则宣发全身之水,所以气升则水布。左手的寸是火、关是木、尺是水,水生木,木生火,分别代表心、肝、肾。人身的火,君火是心、相火是肝、命火是肾。心主血脉,肝藏血,肾精血互化,所以火降则血下。举个例子,女性排除少阴证的心烦失眠,如果舌尖红,那她就要来月经。如果舌尖红而月经不下的,是任脉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

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校注 劉渡舟主编 錢超塵副主编 毛雨澤郝萬山孫志潔裴永清劉渡舟錢超塵编写 (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李克紹湯萬春审定 内容提要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朴,为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 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 《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 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检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伤寒论》传本的歧出,不利于医家的研习和使用,也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对《伤寒论》加以整理和校勘。于是在北宋治平年间,朝廷命林億、孙奇等人对《伤寒论》加以校勘。这部经过北宋政府认可的《伤寒论》检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毕,先后刻成大小两种字体的本子颁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宋本《伤寒论》的简单来历。宋本《伤寒论》的出现,在《伤寒论》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宋本《伤寒论》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八百年的传本歧出、经文讹衍倒夺时有出现的混乱局面,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现在,又过了九百多年,宋本《伤

伤寒论之一辩脉法

辩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视频讲座同步讲稿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在临床上提高了我们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了,脉是细的,面是细的吗?因此,面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惭愧了,面一会红一会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没什么事呢? 下面又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我们现在有些学生没受过常规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医你要先轻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证,有外感。浮取没有才中取,然后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叫寻,最后才推筋找骨。脉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寻就是肝肾了。指法,辨脉篇就告诉我们了,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这就是知识,是理论,这也有手法,指法。我学了辨脉篇了,学到了什么了?这就是收获,就是能耐。指法,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 下面讲的就是寸关尺,讲三部脉,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

经典经方第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二课 (2017.5.18)

经典经方第五期课程《伤寒论讲座》第二课【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校注】《玉函经》辨太阳病形证治 《千金方》太阳病用xx汤法 《圣惠方》辨太阳病形证 《康平本》辨大阳病 【解析】我们这次讲课,用的是通行宋本《伤寒论》(又称林亿本)的398条为主,旁参《金匮玉函经》(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本)、《千金方》(又称唐本、孙思邈本)、《脉经》(又称王叔和别本)、《圣惠方》(又称淳化本、南朝秘本)、《康平本伤寒论》(传日古本、相当于北宋前版本)校对,从版本到义理都进行探源剖析的立体化教学,争取解析伤寒密码,诠释经方真义。 从《伤寒论》版本学考证,明刻宋本(赵开美本)并不是出现最早、也不是最符合原貌的版本(如它甚至改变了较早版本中通行“前论后方”的结构模式),但却是流传最广、便于交流教学的版本,如它继承了唐代孙思邈先生“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版本学整理思想,因为在唐代以前《伤寒论》的版本,“证”与“方”是分开编排的。这种编排模式即在叙述完条文证之后,并没有将方剂组成、煎服方法、禁忌预后等内容紧接着连贯性叙述,而是将所有的方剂单独编集附在全书之后。 孙思邈先生认为这样的编排结构,不便于医家临证时检用,导致“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悟”,以至于

“中庸之士,绝而不思”,“天下明贤,止而不学”。这甚至是导致伤寒大论“医人未能钻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知识结构的不连贯性也会导致学术传承上难度的增加,如书或竹简在流传过程中部分的缺失都会让后学者“寻思旨趣,莫测其致”。 孙思邈先生的这种学术整理思想在伤寒研究史中是先进并且顺应时势的,能古为今用(“方虽是旧,弘之惟新”),的确对《伤寒论》的流传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引领了《伤寒论》研究的两个学术方向: ①伤寒版本学中的“方证同条”“比类相附”; ②伤寒临床学中的“正对之法”“以为其方”。 所以唐后对仲景书的整理,大都采用了①的模式,如宋臣整理的《伤寒论》等。即如北宋年间馆阁大学士王洙从蠹简中所得到的“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本,原貌依然是“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而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依然遵循了①的模式整理成了我们现行版本的《金匮要略》,“遂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 而且孙思邈先生也是较早的“洁本”《伤寒论》的倡导者,即删去了《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这些文字气象和学术思想不侔于后文的三篇缀文,以及《辨痉湿暍病脉证治》这种明显是杂病篇蹿入的篇名,以学术思想统一和临床实用为第一目的,为现代通行的398条“洁本”的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于医家在临床中对伤寒经方的掌握和使用。

【继教】 《伤寒论》述要 答案

《伤寒论》作者简介及成书 1、《伤寒论》的六经分证方法来源于(D ) A、《素问.病能论》 B、《素问.疟论》 C、《素问.风论》 D、《素问.热论》 2、(A )是我国第一部将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3、《伤寒论》成书于约公元(B )年 A、204 B、205 C、206 D、207 4、少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D ) A、头项强痛而恶寒 B、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 C、脉微细,欲寐 D、口苦咽干目眩 5、《伤寒杂病论》主要继承了(C )的唯物主义与辨证法思想 A、《难经》 B、《针灸甲乙经》 C、《黄帝内经》 D、《肘后备急方》 《伤寒论》历史沿革 1、《伤寒杂病论》原书共(A )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A、16 B、18 C、20 D、22 2、(A )是伤寒学派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他收集、整理、编次《伤寒论》,并使之得以流传后世 A、王叔和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3、(A )是第一本阐发《伤寒论》辨证论治、平脉辨证精神的著作 A、《伤寒微旨论》 B、《伤寒九十论》

D、《伤寒明理论》 4、《伤寒杂病论》成书后流传不广的原因不包括(D ) A、书籍为竹简,传抄难度高 B、《伤寒杂病论》成书后恰逢东汉未年,封建割据、内战频繁 C、《伤寒杂病论》难逃兵火洗劫,原书散佚不全 D、荆州刘表重视文教 5、据不完全统计,自宋金以来,研究、整理、阐发《伤寒论》的著作不下()余种,学者(B )多家 A、600,500 B、500,400 C、400,300 D、300,200 《伤寒论》的伟大成就(上) 1、太阴病的治法是(A ) A、温中健脾 B、温阳滋阴 C、回阳救逆 D、清热泻火 2、《伤寒论》的学术价值不包括(A ) A、奠定了古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 B、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C、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D、确立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理用一致的中医学术体系 3、少阳病的主症是(C ) A、高热或痞满燥实 B、下利腹满脉弱 C、口苦咽干脉弦等 D、脉微细,但欲寐 4、下列关于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B ) A、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 B、六经是以表里为总纲,以虚实统领六经 C、六经病也不外乎表里 D、三阳病为实证,三阴病则为虚证 5、下列哪项不是三阴证涉及到的脏腑(C ) A、脾脏 B、心肾 C、膀胱 D、心包 《伤寒论》的伟大成就(下) 1、(D )是中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紧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理用一致的辨证论治的专书 A、《本草纲目》

《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

伤寒论 辨脉法第一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仲景脉法的运用

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刘渡舟著录 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螽斯振羽校排 前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卓越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对于《伤寒论》的研究,自其成书不久即已开始。宋代以后,研究《伤寒论》者日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使《伤寒论》的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涌现了一批《伤寒论》研究专家和教育家,刘渡舟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 在《伤寒论》的教学过程中,刘渡舟教授将个人的临床心得、理论思考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使讲解更为生动,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值得庆幸的是,刘渡舟教授在为北京中医学院七八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讲授《伤寒论》时为我们留下了录音资料。该录音资料的部分内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被整理成《伤寒论诠解》出版,在中医界影响很大。令人遗憾的是,《伤寒论诠解》将录音资料的一些口语化论述更正为书面语言,在生动性上就打了折扣。在本次整理中,我们力求保持录音资料的原貌和完整,希望能将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治学态度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刘渡舟教授的此次讲解是以金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蓝本,除对《辨脉法》、《平脉法》、《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等内容作了删节外,其主要部分均予保留,并按原文排列顺序编排序号后,逐条加以解释。讲解中并没有将层次细分为提要、词解、病机分析、方药分析及病案举例等,仅将有关内容依先后顺序分段排列。 本书的整理工作是由刘渡舟教授的弟子王庆国、李宇航,以及一批再传弟子陈萌、张冬梅、李成卫、崔健、黄颖、王勇、韦兰兰、郑丰杰、艾艳珂、孙燕、刘敏、许晓娟、曲荣波、谢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