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15 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15.1 一般规定

15.1.1隧道内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的材料、施工和质量要求,应满足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8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有关规定,并符合本章要求。

15.1.2 隧道进、出口外50m范围内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的施工方法,应与洞内施工相同。

15.1.3隧道内应采用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套机械设备施工。

15.1.4 应尽可能就地取材,所用材料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15.1.5 路面基层和路面在施工以前,应根据设计类型,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施工配合比、控制参数、松铺系数等。

15.1.6 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各工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6.1必须在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15.1.6.2 交验时必须具备施工单位的自检、互检、专检手续、完整的施工交接记录、标高和坡度复核及其他各种测试记录。

15.1.6.3 如发现受检资料不符合要求,必须补全改正,否则不予验收。

15.1.6.4 在最后一道工序(路面)未完成时,或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得开放交通。

15.2 路基

15.2.1路基排水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10章规定,并符合下列规范定:

15.2.1.1 盲沟、有管渗沟以及掺水滤层的回填与夯实,应满足路基施工压实度要求。

15.2.1.2路基通过暗河、溶洞时,应采用桥涵跨越,并进行加回处理,亦可按本规范

14.4节有关条款处理。

15.2.1.3渗水滤层应采用质地坚硬且纯净的砂砾石、碎石或隧道石质弃渣等材料铺设,渣体粒径不宜大于15cm,滤层厚度宜为10~20cm 。

15.2.1.4 开挖中央水沟时,严格控制装药量,不得损坏隧道已有衬砌或其它设施。

15.2.1.5 路基施工应与疏通横向盲沟、侧沟和中央水沟同时进行。做到排水沟顺直,坡度均匀;排水管接头平顺、稳固;排水系统内不积水,排水流畅。

15.2.2 硬质路段的超挖部分应先清除软石和杂物,再用坚硬碎(砾)石材料或混凝土填补平整,并碾压密实。硬质岩欠挖路段,宜进行浅孔爆破松动,并应挖至设计标高处。

15.2.3 在软弱围岩及断面破碎地带应先清除软石和淤泥,再用硬质碎石、砂砾、片石等换填,并按设计要求的密度和平整度分层碾压,达到路基设计标高为止。

15.2.4仰拱地段应清除虚渣,并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回填至路基设计标高。

15.3 路面基层

15.3.1 路面基层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5.3.1.1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15.3.1.2 排水系统良好。

15.3.1.3 平整、密实。基层路拱与路面路拱一致。

15.3.1.4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15.3.2路面基层施工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15.3.2.1 选择与路面基层类型相适应的施工机械。

15.3.2.2 根据路面基层类型选用的基层材料,应满足选用材料的有关规定。

15.3.3 路面基层为二灰碎石、二灰矿渣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5.3.3.1石灰质量(如钙镁含量、消解后的残渣含量、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5.3.3.2矿渣的凿径不应大于30mm,并要求崩解稳定,具有一定级配,不含杂质。矿渣重量在混合料中应占80%~85%。

15.3.3.4 二灰稳定级配集料用作基层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压碎值不应大于26%,扁平细条颗粒含量不超过20%,并不得含粘土杂物及有害物质。集料的重量应占混合料80%~85%。作底基层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15.3.3.5配料必须准确,拌和均匀,摊铺平整。

15.3.3.6用12~15t压路面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当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压实,每层最小压实厚度应为10cm。

15.3.4 路面基层为级配碎(砾)石时,施工应符合一列要求:

(1)级配碎石作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作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压碎值不大于26%。

级配砾石作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作底基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0mm。压碎值不大于30%。

(2)配料必须准确,且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3)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为1.4~1.5;机械摊铺时,松铺系数为1.25~1.35。

(4)用12t以上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度宜为20~23cm。

(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碾压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刹车。

(6)两次作业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暂不碾压,暂不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对前段留下未压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依此类推,直到完成。

15.3.5 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碴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水泥;

(2)碎石碴的压碎值不大于30%,且应有一定级配;

(3)施工要求按本章15.3.3条办理。

15.3.6 隧道内路面基层宜全幅摊铺施工;若有车辆通行,可采用半幅施工方法,但中缝对接应平整密实。

15.3.7 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应满足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质量标准(见表15.3.7)。

路面基层竣工外形的合格标准值表15.3.7

注:表中适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隧道。

15.4 路面

15.4.1隧道路面质量应满足15.4.1中的规定值,并符合下列要求:

15.4.1.1 结构密实,路面平整,达到设计强度,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和抗滑性。

15.4.1.2 不透水,抗水性好,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5.4.1.3抗腐蚀能力强,漫反射率高,颜色明亮,易修补。

15.4.1.4 严寒地区的隧道路面,其表面应保证有足够的粗糙度。

15.4.1.5 两则路缘每隔10m设置泄水孔;洞内渗水较多的区段,泄水孔间距可取5m。泄水孔及水箅应平整,其标高不得高于路缘。

15.4.2 隧道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5.4.2.1 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板设计厚度一致。厚度小于22cm时,可一次性浇注,厚度大于22cm时,可分成二次浇注,下部厚度为总厚度的3/5。严禁在刚做好的面层上洒水和撒水泥。

15.4.2.2 捣实应从边角起开始。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一位置持续振捣时间不少于20s;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

15.4.2.3 纵缝(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拉杆宜设在板厚中央,临近横缝时纵缝拉杆间距可适当调整。

15.4.2.4 横向缩缝宜用假缝形式,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横向缩缝与其他横向缝距离不得小于2m。

15.4.2.5横向缝的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固定于混凝土中,另一半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与缝壁垂直,且与中线平行,并应与支承体一起安设。

15.4.2.6隧道处于不良地质地段时,洞内衬砌相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沉降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施工缝、缩缝和胀缝应结合洞内衬砌沉降缝设置。

15.4.2.7 填缝前应清除砂石杂物,待养生期满后及时注入填缝材料。填缝注入深度宜为3~4cm,夏季施工时注入填缝料宜与面板高度齐平,冬季施工时填缝料宜稍低于水泥混凝土面板高度。应选用粘结力强、弹性好的填缝料。

15.4.2.8 路面拉毛压槽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并在水泥浆硬结前做好。拉毛时严禁水泥浆体剥离路面,不得形成水泥渣。

15.4.3 洞内铺筑复合式路面时,必须待水泥混凝土板达到80%设计强度后可在其上铺筑沥青混凝土罩层。沥青路面的施工和质量要求应按现行的《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完整word版)道路桥梁基础知识

桥梁基础知识 1. 分类:按基本结构体系梁式桥、拱桥、刚架桥、缆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其他为组合体系。 按跨径分类:桥梁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0) 特大桥。L≥500mL0≥100m 大桥。100m≤L<500m40m≤L0<100m 中桥。30m<L<100m20m≤L0<40m 小桥。8m≤L≤30m5m≤L0<20m 按桥面位置:上承式(桥面不知足桥跨结构上方)、中承式、下承式 按承重结构材料分:钢桥、木桥、圬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2. 几个基本概念:A:五大部件: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五小部件: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防撞栏、人行道)、伸缩缝、灯光照明。 B、计算跨径:两支点间的距离L0; C、净跨径:水位线以上相邻墩台间净距l0。 D、总跨径:净跨径之和,反应排洪泄水能力。 E、桥梁全长:对于梁式桥而言,桥梁两个桥台侧墙或八字尾端间的距离L,(无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F、桥梁总长:通常把两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 L1称为桥梁总长。G、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或设计通航水位对桥跨结构最下缘的高差H、称桥下净空高度。它不得小于因排洪所要求的,以及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I、建筑高度:桥面对桥跨结构最低边缘的高差h,称桥梁

的建筑高度。桥梁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它的容许建筑高度,否则不能保证桥下的通航或排洪要求。 3. 桥梁设计过程:A、前期准备工作、B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4. 桥梁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纵断面设计包括:总跨径、分孔、基础埋深、桥面标高和桥下净空设计、桥面及引桥纵坡设计。 横断面设计:决定桥面宽度和截面形式,人行道宽0.75或1m,双向横坡 0.015-0.03. 平面布置:桥梁线性和引道应与两头公路衔接。 5. 桥梁荷载: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地震和撞击)。 6. 桥面布置:双向车道、分车道、双层桥面。 7. 桥面构造: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伸缩装置、人行道或安全带缘石、栏杆护栏、灯柱。 8. 排水:横坡0.015-0.02,一般<=0.03,纵坡<0.02小于50m的桥可不设泄水管,大于50m的12-15m设泄水孔,纵 坡小于0.02的6-8m设泄水孔。纵坡一般不大于0.04. 9. 混凝土梁桥:在竖直荷载情况下支座无水平推力的梁式体系桥的总称。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连续钢构、T 形钢构。

隧道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15 路基、路面基层与路面 15.1 一般规定 15.1.1 隧道内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的材料、施工和质量要求,应满足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8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的有关规定,并符合本章要求。 15.1.2 隧道进、出口外50m范围内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的施工方法,应与洞内施工相同。 15.1.3 隧道内应采用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套机械设备施工。 15.1.4 应尽可能就地取材,所用材料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15.1.5 路面基层和路面在施工以前,应根据设计类型,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施工配合比、控制参数、松铺系数等。 15.1.6 路基、路面基层和路面各工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6.1 必须在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15.1.6.2 交验时必须具备施工单位的自检、互检、专检手续、完整的施工交接记录、标高和坡度复核及其他各种测试记录。 15.1.6.3 如发现受检资料不符合要求,必须补全改正,否则不予验收。 15.1.6.4 在最后一道工序(路面)未完成时,或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得开放交通。 15.2 路基 15.2.1 路基排水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10章规定,并符合下列规范定: 15.2.1.1 盲沟、有管渗沟以及掺水滤层的回填与夯实,应满足路基施工压实度要求。 15.2.1.2 路基通过暗河、溶洞时,应采用桥涵跨越,并进行加回处理,亦可按本规范 14.4节有关条款处理。 15.2.1.3 渗水滤层应采用质地坚硬且纯净的砂砾石、碎石或隧道石质弃渣等材料铺设,渣体粒径不宜大于15cm,滤层厚度宜为10~20cm 。 15.2.1.4 开挖中央水沟时,严格控制装药量,不得损坏隧道已有衬砌或其它设施。 15.2.1.5 路基施工应与疏通横向盲沟、侧沟和中央水沟同时进行。做到排水沟顺直,坡度均匀;排水管接头平顺、稳固;排水系统内不积水,排水流畅。 15.2.2 硬质路段的超挖部分应先清除软石和杂物,再用坚硬碎(砾)石材料或混凝土填补平整,并碾压密实。硬质岩欠挖路段,宜进行浅孔爆破松动,并应挖至设计标高处。 15.2.3 在软弱围岩及断面破碎地带应先清除软石和淤泥,再用硬质碎石、砂砾、片石等换填,并按设计要求的密度和平整度分层碾压,达到路基设计标高为止。 15.2.4 仰拱地段应清除虚渣,并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回填至路基设计标高。 15.3 路面基层 15.3.1 路面基层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5.3.1.1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路基路面工程 2、简述边坡防护与加固的区别,并说明边坡防护有哪些类型及适应条件? 防护主要是保护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层表面碎裂剥蚀,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作用,不承受外力作用,而加固主要承受外力作用,保持结构物的稳定性。 边坡防护:1)植物防护,以土质边坡为主;2)工程防护,以石质路堑边坡为主。 3、试列出工业废渣的基本特性,通常使用的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材料有哪些? (1)水硬性(2)缓凝性(3)抗裂性好,抗磨性差(4)温度影响大(5)板体性 通常用石灰稳定的废渣,主要有石灰粉煤灰类及其他废渣类等。 4、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措施减小车辙? 车辙是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路面的车辙同荷载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以及结构层和土基的性质有关。 7、浸水路基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与一般路基相比,由于浸水路基存在水的压力,因而需进行渗透动水压的计算,D。 10、简述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损坏类型及产生原因:沉陷,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车辙,主要与荷载应力大小,重复作用次数,结构层材料侧向位移和土基的补充压实有关;疲劳开裂,和复应力的大小及路面环境有关;推移,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抗剪强度;低温缩裂,由于材料的收缩限制而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它超过材料相应条件下的抗拉强度时产生开裂。 11 石路基和挡土墙路基有何不同? 砌石路基不承受其他荷载,亦不可承受墙背土压力,砌石路基适用于边坡防护; 挡土墙支挡边坡,属于支挡结构。 12、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方法有哪几种?各适合什么条件?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方法有:直线法和圆弧法 直线法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 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 13、简述道路工程中为何要进行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设计是为了保持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维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刚度,使之处于稳定稳定状态。 14、何谓轴载换算?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轴载换算各遵循什么原则? (1)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过程;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均采用BZZ-100 作为标准轴载。 (2)沥青路面轴载换算: a、计算设计弯沉与沥青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根据弯沉等效原则; b、验算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拉应力时,根据拉应力等效的原则。 水泥砼路面轴载换算:根据等效疲劳断裂原则。 15.简述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类?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5 分) (1) 人工及简易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利机械化,爆破方法 (2)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 16.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3 分) 强度与刚度、平整度、抗滑性、耐久性、稳定性、少尘性。18. 刚性路面设计主要采用哪两种地基假设,其物理概念有何不同?我国刚性路面设计采用什么理论与方法?(11 分) 有“K”地基和“E”地基,“K”地基是以地基反应模量“K”表征弹性地基,它假设地基任一点的反力仅同该点的挠度成正比,而与其它点无关,;半无限地基以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 表征的弹性地基,它把地基当成一各向同性的无限体,。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加强版)

1、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2、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3、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5、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6、车辙: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7、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8、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9、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 10、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表示。 11、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2、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13、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14、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15、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16、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17、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18、高路堤:填土高度高于18m的土质路堤和大于20m的石质路堤。 19、刚性基层: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而形成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20、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21、工程地质法:对照当地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而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天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情况,据以推断路基的设计断面是否稳定。 22、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23、工程地质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的土质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4、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25、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26、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目的。

路基路面工程自考试题及答案 (6)

. 浙江省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2407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路路线的线形、走向和线位_____________决定了路基布设位置、填筑高度和开挖高度,直接影响到了路基工程的_____________、难易程度和工程造价。 2.要尽量避免路基的_____________大挖,对路基的开挖的_____________做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路基施工中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3.一般认为,路堤高度低于_____________米的叫矮路堤,高于_____________米的叫高路堤,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一般路堤。 4.当路堤由不同性质的土石料分层填筑起来,各层土的参数可以按照_____________求得平均值,作为_____________路基填料的参数。 5.当重力式挡土墙墙趾前的地面横坡较大时,应留出足够的_____________宽度,以防地基_____________破坏。 6.浸水路堤外两侧水位上涨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成_____________形,此时动水压力对路堤边坡稳定性 _____________。 7.常见的石料类路面与基层所采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碎砾石、泥结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_____________、级配碎(砾)石等。 8.按施工方法划分,沥青路面可分为_____________法、路拌法和_____________法等。 9.路面的等级要与公路等级相一致,或不_____________于公路等级,高等级的公路应选择相应高等级的路面,但低等级公路_____________选择高级路面。 10.综合影响系数考虑行驶中汽车的_____________作用和可能发生的_____________,对混凝土路面板产生综合疲劳损坏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路基边坡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为()。 A.剥落B.碎落 C.滑坍D.崩坍 2.某路基已知路床顶以下80cm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w x=0.65,查表可得w0=0.45、w1=0.5、w2=0.6、w3=0.7,则该路基属于()状态。 A.过湿B.中湿 C.干燥D.潮湿 3.截水沟在平面上布置的特点是()。 A.与水流方向平行B.与水流方向相交 C.与水流方向垂直D.因地形而异 4.对于用砂砾石填筑的路堤,若略去其粘聚力不计,边坡稳定性系数K>1时,则说明()。

公路路基基本知识

公路路基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重主体。公路路基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者所构成。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路基高度取决于纵坡设计及地形;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并由边坡稳定性和横断面经济性等因素比较选定。 公路路床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荷载。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两层。路面直接铺设在路床上。因此,对路床,特别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都有严格要求,必须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软弹现象。 挖方路基的路床,必须平整、密实,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强度。 为了确保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度。 公路路堤 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床和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上、下两层: 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公路路基压实 填土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陷、坍落、滑动,所以路基填土必须进行压实;对松土层构成的路堑表面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

影响公路路基稳定因素 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因此深入调查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掌握有关自然因素的自然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地采用技术措施,以达到正确进行路基施工和养护的目的。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与水文地质、地质条件、植物覆盖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此外还有沿线附近的人为设施如水库、排灌渠道、水田以及人为活动等。路基设计时应掌握沿线的湿度和湿度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调节水温情况的措施,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公路路堑 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路堑开挖后破坏了原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质与水文条件,以及边坡深度和边坡坡度。 公路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路基表面作竖向位移,是路基的变形之一。 引起路基沉陷的原因有下列三种情况: 1.高而松软的路堤,未经压实或压实度不够,由于路堤的沉缩达到危险的程度,使路基在局部或者大面积沉陷。 2.由于路基处于软弱地基上,地基的沉降使路基表面出现大量沉陷,并且可能同时引起地基的土从路堤两旁隆起。 3.由于路堤内部形成过度饱水区(泥泞)所引起。当用透水性不同的土,乱而无序地堆成路堤,以及冬季填筑路堤采用饱水的冻结土或混有雪的土,均能产生

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填石路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填方段分别有:K159+674.5—745填方6212.778 m3,K159+970—K160+036填方4615.165 m3,K160+126—375填方53673.09 m3,K160+508—705填方7713.658 m3,K160+773.5—K161+089填方16297.628 m3,K161+099.5—2003792.482 m3,合计92304.801 m3。 几段填方段均位于软基段,水源丰富,软基采用挖淤及沙砾换填处理,考虑到工后沉降及排水、增加路基稳定性等,对换填后路基进行填石,填石范围及数量根据现场情况报批监理同意后施工。 2、施工准备和临时便道 2.1 到目前为止,我项目经理部已完成开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导线点和闭合水准点的复测及路基施工中边桩放样工作。 2.2 原地面复测已完成并经总监办确认。我项目经理部试验室临时资质的审批已完成并通过,并已完成该施工段路基填方材料的土工实验工作。 2.3 临时便道:利用原有山间小路和路基拓宽便道作为路基施工便道,现已完成,机械和人员已到场。 2.4 清表:在填挖方地段的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工作,清理深度应根据表土厚度决定一般10~30cm厚,清出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再经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2.5 排水设施:做好原地面的临时排水设施,并与设计排水设施(排水沟和截水沟)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 2.6用电:施工用电使用工业用电,并配柴油发电机备用。 2.7填石路基试验段已施工完成,施工总结也已形成并上报审批,用于指导本段填石路基的施工。 3、施工中所采用的标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第二卷第五篇技术规范。 3.2铜陵至汤口高速公路TT12合同段施工图设计第1册、第2册。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二、详细方法和工作程序 1施工准备 机械安排:PC200挖掘机1台,用于取土场装车 红岩后八轮自卸车4部,用于运输填料 山推160推土机1台,用于清表及填筑摊铺三明YZ18JD压路机1台,用于压实填方 检测设备:三明YZ18JD压路机1台,工作性能为:三档静压8.9km/h,二档弱振5.1km/h,一档强振1.7km/h 水准仪:1台 全站仪:1台 人员安排:陈建平:施工负责人 朱一坚:安全负责人 杨炳全:质检工程师 翁建豪:技术员,负责测量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弯沉: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 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2.压实度: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 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3.最佳含水量: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 水量。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 使土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叫被动土压力。 5.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 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6.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 的带状构造物。 7.路面:是指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造物。 8.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路基中产生应力作用较大范围内的路 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9.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根据气候水文地质条 件规定的路基边缘距离原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 10.静止土压力:挡土墙位于原来位置不动,处于两者之间,称为静 止土压力。

11.一般路基:是指在正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下,填土高度或挖 方深度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路基。 12.石灰稳定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消解后的 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规范,经拌合后,在最佳含水量时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 13.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筛选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或碎石, 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14.潮湿系数: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 15.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建筑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 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采用回弹模量作为路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16.湿软地基:天然含水量较高,胀缩性大,失陷性大,承载力低,荷 载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的地基。 17.标准轴载:bzz-100kn 18.地基加固每种方法适用于哪些土质。 19.基层的作用 20.为什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接缝: 混凝土板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这些变形会受到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

路基路面工程 练习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练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结构。 3、翘曲应力:混凝土面板因为板内温度分布不均有发生翘曲变形的趋势,当翘曲变形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翘曲应力。 4、以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作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该材料具有一定板体性,刚度介于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之间,故称半刚性基层。 5、交通量: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 6、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时,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范围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7、CBR: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力的指标,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承载能力,材料贯入一定深度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石料贯入相同深度标准压力的比值称为CBR。 8、反射裂缝:因路面下部结构层中的裂缝向上发展而在路面形成的裂缝。 9、一般路基: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都不大的路基。 10、路面弯沉: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变形。 11、疲劳破坏:路面材料在应力重复作用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最终导致结构破坏。 12、以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作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该材料具有一定板体性,刚度介于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之间,故称半刚性基层。 13、交通量: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 14、车辙:路面在车轮荷载重复作用下,沿着纵向产生的带状凹陷。 二、填空题 1、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2、裂缝、车辙、泛油、表面磨光 3、植被防护,勾缝、灌浆 4、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干燥,中湿 5、骨架孔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 6、干缩裂缝;温缩裂缝 7、断裂、唧泥、错台(拱起、接缝挤碎)

路基路面工程(第四版)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

第一章概论 第二节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性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 第三节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一、路基横断面 填方路基结构0~30cm范围称为路床,30~80cm称为下路床,80~150cm称为上路堤,150cm以下称为下路堤。 二、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全铺式横断面 四、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 面层、基层、路基。 面层:沥青面层材料主要考虑抗车辙和抗剪切 基层:基层是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垫层: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 五、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 沥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六、路面分类 按面层材料区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 按力学特性区分: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路面 按基层材料类型及组合形式的不同,可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划分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第四节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路基路面稳定性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体积随路基路面结构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引起膨胀和收缩 保持路基干燥的主要方法是设置良好的地面排水设施和路面结构排水设施 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湿度变化 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 区划的三个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一、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一级区划是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七个大区。 二、二级划分的主要指标 潮湿系数K 第二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第一节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一、路基土的分类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用不同粒径粒组在土中的百分含量表示 二、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良好的路基材料,亦可用于砌筑边坡 砾石混合料: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砂性土: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不良公路用土 黏性土:筑成的路基能获得稳定 三、路基填料的选择 漂石、卵石(巨粒土)与粗砾石: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中 土石混合料: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良 砾类土、砂类土: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优 粉质土:性能评定为差,施工评定为良 黏质土:性能评定为良,施工性评定为良 第二节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一、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水蒸气凝结水、薄膜移动水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__、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 2、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构造物它主要承受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 自由荷载 的长期作用。 3、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设备和特殊构造物。 4、路基干湿类型的两种判断方法是平均稠度划分法_和临界高度。 5、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高_水稳定性差。 6、公路路基用土按粒径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7、土的回弹摸量反映了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的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 竖向变形的能力。 8、在路基设计的要求路基处于干燥和干湿状态。 9、路基工程的附属设施包括取土坑、弃土堆 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台 10、路基横断面设计主要内容是确定路基边坡坡度和边坡防护加固措施。 11、矮路基设计应特别注意清场处理、压实处理及地基处理和加固。 12、高出原地面由填方构式的路基称路堤低于原地面由挖方构式的路基称路堑。 13、路基高度低于1m的称矮路堤,高于20m _的称高路堤,介于两者的为一般路堤。 14、路基的边坡坡度是边坡的高度H与边坡宽度B的值写成1:m,m值越大,则边坡越缓 m值越小,则边坡越陡。 15、常见的路基横断面形成有路堤、路堑、填挖结合路堤、不填不挖路基。 16、沿河路基直接承受水流冲刷,其冲刷防护可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 17、路基坡面防护的常用措施可分为植被防护和坡面处理及护面墙。 18、路基的防护与加固工程不仅可以保证稳定路基而且可以美化路容,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质。 19、对于较坚硬不宜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当裂缝多而细时,采用勾缝防护,当裂缝大而深时,采用灌浆防护。 20、植物防护主要有种草、铺草皮_、植树 。 20、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保证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21、边沟的底宽一般不小于0.4m ,深度也不小于 0.4m。 22、流线形边沟使用于积雪积砂 路段 ,石质边沟一般采用矩形断面。 23、公路上土质_边沟易采用梯形断面, 矮路堤和机械化施工路段可采用三角形断面的边沟。 24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得小于0.5%。 25、常见的石砌挡土墙 墙背一般由墙身、基础及排水设备、 沉降伸缩缝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路基与路面工程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路床: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80cm深度范围内的路基部分。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30cm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30-80cm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2.面层: 直接与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与基层和垫层相比,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垂直压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还受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温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读和粗糙度。 3.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的干湿类型是指路基在最不利季节所处的干湿状态。路基的干湿类型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4.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路面重量引起的自重应力之比很小,仅为1/10—1/5时,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可以忽略不计,该深度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最佳含水量: 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6.标准轴载: 路面设计以汽车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用BZZ-100表示,需要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7.第二破裂面: 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上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这一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而远离墙的破裂面称为第一破裂面。 8.基层: 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压力,并把由面层传递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土基,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平整度。 9.分离式加铺层: 在旧混凝土面层与加铺层之间设置由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或油毡等材料的隔离层,这样的加铺层称为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

公路路基的基本知识

公路路基的基本知识 简介:公路路基基本知识.容包括:公路路床;公路路堤;公路路基压实;影响公路路基稳定因素;公路路堑;公路路基沉陷;公路路基沿山坡滑动;常见的防止滑坡;公路护栏;公路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及护坡道;公路路基防护;干、浆砌片石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护坡;冲刷防护等.关键字:公路,路基,基本知识公路路基基本知识。 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公路路基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者所构成。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路基高度取决于纵坡设计及地形;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并由边坡稳定性和横断面经济性等因素比较选定。 公路路床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围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荷载。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两层。路面直接铺设在路床上。因此,对路床,特别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都有严格要求,必须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软弹现象。挖方路基的路床,必须平整、密实,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强度。为了确保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度。 公路路堤 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床和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上、下两层: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围的填方部分。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公路路基压实 填土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陷、坍落、滑动,所以路基填土必须进行压实;对松土层构成的路堑表面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 影响公路路基稳定因素 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因此深入调查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掌握有关自然因素的自然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地采用技术措施,以达到正确进行路基施工和养护的目的。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与水文地质、地质条件、植物覆盖等。人为因素主要指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此外还有沿线附近的人为设施如水库、排灌渠道、水田以及人为活动等。路基设

路基、路面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交底 ⒈施工准备 ⑴施工测量 在开工前先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测量与绘制横断面。施工测量的精度符合《公路勘测规程》(JTJ061-99)的要求。并将测量方法及成果资料签字后交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在开工之前在现场放出路基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取土坑、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⑵调查与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及各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对图纸所示的利用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试验项目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⑶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路基的各种防、排水设施,挖设排水沟,并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⑷清理场地 路基工程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且堆放在弃土场内

或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地点。 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⑸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可进行雨季施工地段,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O33-95)中雨季施工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雨季填筑路堤时,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填土表面筑2-3%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 ⒉路基挖方施工 对于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施工,短而深的路堑采用横挖法施工。路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或松动爆破,岩石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土石方调运近距离采用推土机推运,远距离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1)土方开挖 ⑴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附表5的深挖路堑段施工工艺框图。 ⑵施工控制 ①路堑边坡 根据测设的边桩位置,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0.3m时,改为人工修坡。不设圬工防护的边坡,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刷坡,有防护地段及时做好防护。

路基路面工程自考试题及答案 (9)

.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2407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路面修筑在路基上,它直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_________、耐温、_________和一定的 平整度。 2.填筑路时应选择工程性质良好的土石材料,使路基能够充分_________,地下毛细水_________影响小,使路基受 水的影响小。 3.对于土质路堑边坡,若边坡土质较好且开挖深度不大,宜采用_________边坡;当土质不均匀,边坡高度较大,可 采用_________边坡。 4.在验算路基边坡稳定性时,要验算滑动面通过_________的稳定性。当路基的基地为软弱土层时,还应考虑滑动面 通过_________的可能性。 5.锚杆式挡土墙主要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_________、混凝土挡土板构成的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_________组成。 6.路面抗渗水性能越好,横坡度可以取越_________。对砂石路面,路面横坡则较_________ 。 7.级配砾(碎)石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则应符合_________,并严格控制小于0.5mm细料含量及_________。 8.影响轮迹横向分布的因素主要有道路的_________、_________、交通量中车辆组成类型、交通密度,以及是否分 道行驶等。 9.沥青混凝土按照其剩余空隙率可分为剩余空隙率较大的_________型和剩余空隙率较小的_________型。 10.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各层材料呈非线性弹性—_________—塑性性质,但由于行车荷载对路面作用的_________,所以认为路面体系可简化为弹性多层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2分,共20分) 1.沥青路面产生纵向长裂缝是由于()引起。 A.沥青含量过多 B.沥青含量过少 C.路基开裂 D.基层厚度不足 2.在公路土中,巨粒和粗粒的分界粒径是()。 A.200mm B.60mm C.20mm D.5mm 3.新建二级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是指()。 A.未设超高加宽的路基边缘标高 B.路基边缘标高 C.路面中心标高 D.路床顶标高 4.为了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滑塌,可采用的防护措施是()。 A.植物防护 B.设挡土墙 C.坡面防护 D.设护面墙 5.岩层的构造对爆破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当岩层的层理走向与最小抵抗线垂直时,在路线纵向爆破漏斗的破坏范围 可能()。 A.稍有增加 B.有所减少 C.不增不减 D.严重超爆 6.沥青表面处治可以用于()。 A.一级公路 B.公路的硬路肩 C.二级公路 D.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 7.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应采取()措施。 A.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 B.提高路表面温度 C.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D.采用开级配矿料 8.路面表面外观特征有连片严重龟(网)裂或伴有车辙、沉陷时,路面的外观状况等级为()。

路面路基

路面路基 章节一绪论 1.路基和路面在道路上各起什么作用? 路基路面是道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 路基是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 2.路基路面应具有哪些基本性能? 路基整体应稳定坚固,上层应密实均匀。 路面结构应稳固耐久,表面应平整抗滑。 3.路基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断面形式哪几类? 组成:基身、排水、防护、加固设施、路侧的取土坑和弃土堆。 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4.路面结构为什么要分层?各结构层作用及对材料要求有哪些?P4-7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等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及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并为车辆提供行使表面,它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面呈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它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性过大,从而导致面层损坏。水泥混凝土面层下的基层还应具有足够的耐冲刷性。基层顶面也应平整,具有与面层相同的横坡,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次,其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基湿度和温度的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有几层传来的何在盈利,以减少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因此,通常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和土基水文状况不良时设置。垫层材料的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要好。 5.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7 在于以最低的代价(包括资金、材料、劳力、时间等方面)提供符合一定使用要求(即足够稳固)的路基路面结构物。 设计内容:勘察调查、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设计方案比对

路基路面的各章重点

第二篇第一章道路工程概述 考核要求 1、了解路基水温状况及影响因素、路基用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工作区范围。 2、了解路基干湿类型划分的目的及划分的方法。 主要知识: 1.路基干湿类型对路基有何影响?划分为哪几类?划分路基干湿类型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路基干湿类型与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路面的结构及厚度的设计。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必须经处理后方可铺筑路面。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的方法: (1)以分界稠度划分路基干湿类型 (2)以路基临界高度判别路基干湿类型 2.何谓路基工作区? 答: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只占一小部分(1/5~1/10),在此深度以下,车辆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将此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3.对路基土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土的颗粒粒径组成(分布)。 (2)土的塑性指标。 (3)土颗粒的矿物成分或其余物质含量。 4.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有哪些? 答:(1)路堤沉陷; (2)边坡滑塌; (3)碎落、崩塌、风化: (4)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破坏。 第二篇第二章一般路基设计 考核要求: 区分路基高度与路基边坡高度的含义。 主要知识: 1.什么是一般路基? 答:一般路基通常是指:在正常的地质与水文等条件下,路基填土(路堤)高度及开挖(路堑)深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手册规定的高度及深度的路基。 2.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路基的设计须根据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原则及原地面的情况进行布置,确定标

东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二)》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07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A 一、名词解释 1、公路组成; 2、路基工作区; 3、压实度; 4、挡土墙; 5、非水稳性路面材料; 6、半刚性路面; 7、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8、纵缝; 9、复合式混凝土路面; 10、路表面抗滑力。 二、选择题 1、土基路床分为上路床、下路床,其层位厚度上、下路床为()。 a、30cm、80cm; b、30cm、50cm; c、80cm、70cm; d、80cm、150cm。 2、地基反应模量与回弹模量的关系,如果只考虑回弹弯沉,则可以得到地基回弹反应模量K R,通常K R与总弯沉对应的地基反应模量K之间有 ( ) 关系。 a、K R=K; b、K R=; c、K R=2K; d、K R=3K。 3、浸水路堤的稳定性,应按路堤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其破坏一般发生在最高洪水位()的时候。 a、骤然升高; b、稳定; c、骤然降落; d、不稳定。 4、路堤填筑必须考虑不同土质混合填筑、排水问题,正确的路堤填筑是()。

a) b) c) d) 5、根据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基层特点,不少地区在修筑高级或次高级路面时选用该材料作为(),既可减少因基层反射裂缝而引起的面层开裂问题,还可减轻沥青路面的车辙。 a、路床; b、基层; c、基层和底基层; d、底基层。 6、沥青路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其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不断降低,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后便不能满足正常行车交通要求,而需补强或改建。路面补强设计工作包括现有()。 a、路面结构状况调查; b、路面弯沉评定; c、路面弯拉评定; d、路面补强厚度计算 7、在气温超过()时施工,应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超过30℃,以免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混凝土干缩而出现裂缝,必要时可采取相应措施。 a、-5℃; b、-3℃; c、5℃; d、25℃。 8、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最小厚度为()。 a、16cm; b、18cm; c、20cm; d、22cm。 9、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须从几方面进行描述()。 a、损坏类型; b、损坏严重程度; c、出现损坏的范围; d、出现损坏的密度。 10、断面类平整度测定方法主要有()。 a、水准测量; b、梁式断面仪; c、惯性断面仪; d、3S测量。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土基路堤分为上路堤、中路堤、下路堤()。 2、路基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中,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水是造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3、如果由于浸水路堤外河水猛涨,使路堤左右两侧水位发生差异。当路堤用普通土填筑,浸水后土体内产生动水压力,则需先绘出土体内的浸润曲线,不计算动水压力。() 4、压实的目的既然是使土体呈密实状态,因此密实度应该是土基压实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