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满清后族。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夫妇俩都同样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

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

整首词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图景,一是和妻子一起的美好。一是眼前自己的孤单,两相对照,越发显出眼前的凄凉,越发突出对亡妻的思念。

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

《浣溪沙》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浣溪沙》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 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 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 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 分) 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1 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 的飞花等这些词语 表现出的。(1 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1 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 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 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 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 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 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 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2 分) 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 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答案】 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 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 般的比喻, 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 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 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 4、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 分)
1/5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 篇一: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对】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屈原】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对】《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对】 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18.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错】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对】《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5.0】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对】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阅读鉴赏题 考点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代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1.内容主旨: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景中含有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2. 这首词哪些词语写出了塞外的荒凉? 答:①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②“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印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荒凉、残破之感。 ③另外“一、半”这两个量词,实际上展示的也正是与丰富、繁多完全相反的萧疏、稀薄之感,映衬塞外空阔荒凉。

3.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4. 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答:北风呼啸,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声;深秋遥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渲染了边关荒凉萧瑟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奉命出塞的的怅惘之情和迷茫情绪。 5.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答:一抹晚烟袅袅升起,边防驻军的营垒显得更加荒凉,夕阳照在关塞的城堡上。描写了深秋边关萧索、寂寥的荒凉之景,寄寓了词人奉命出塞的怅惘之情。 6、理解性默写: (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训练(word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训练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阅读晏殊《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各项中,对本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上阕感叹光阴易逝,既写现在,也写过去。 B.下阕借景抒情,重在写今。 C.后三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D.晏殊,南宋著名词人,江西抚州临川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2.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______、______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排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浣溪沙》,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春情①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释:①这首《浣溪沙》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是时,东坡在京师直史馆。治平二年五月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逝世,六月殡京城西。第二年春,东坡作此词。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动词“争”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题)

11. 诗词鉴赏。(6分,每小题3分) 摊破浣溪沙①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 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 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①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3分,每空1分) ②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答: 答案: 11.(6分) ①比喻、颜色、叶子(3分,每空1分,如果学生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 ②”来形容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

求。(3分,答出“对比”或“反衬”1分,答出桂花清雅不俗,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答出词人的情感得1分) 12. 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10分,每空1分) ①锦江春色来天 地,。 (杜甫《登楼》) ②,燕然未勒归无 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 钩。。(李煜《相见欢》)④浮云游子 意,。 (李白《送友人》) ⑤,青山独归 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⑥问今是何 世,,。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答案: 12.(10分,每空1分) ①玉垒浮云变古今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④落日故人情⑤荷笠带斜 阳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⑦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⑧古道西风瘦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浣溪沙(晏殊)》练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浣溪沙 浣溪沙①晏殊②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13题。(共8分) 浣溪沙 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①,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 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②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③身?日暖桑麻光④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⑤元是此中人。【注释】①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 求雨,求雨后设祭谢神。②平莎(suō):莎草, 多年生草木。③耦耕:泛指耕作。④光:指桑麻叶 面光亮。⑤使君:奉命出使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2.本词上阕描写了“”“平莎”“”等景物, 表现出作者的心情。(4分) 13.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一句。(4分)

12.“软草”“轻沙”“路”“路无尘”(注意:答“雨”不得分),表现出作者轻松喜悦,闲适惬意的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前两空每空1分,需用原文回答;最后一空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前两个空若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第三空 若情感理解正确,但书写有错别字,酌情减1分;只要有跟“喜悦、愉悦”之类的情感相反的词语,此空不得分 13.示例一:在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 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地写出了桑麻叶面光亮似水,表现了乡村景物的清新、 明丽(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达了词人愉悦的心 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 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表现 乡村景物的清新、明丽(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

达了词人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示例三:“泼”字用得精妙,“泼洒”(“泼水”)之意,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写出了桑麻叶面光亮似水,表现了乡 村景物的清新、明丽(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达 了词人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句意1分或炼字意1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 【评分细则】1、理解句意答出“在春日照耀下,桑麻闪烁 着的光亮,像被水泼洒过一样”即可得分。 2.表达效果分为两分:景物特点1分,表达情感1分。景物特点写出清新、 明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即可得1分。诗人情感写出愉悦 的心情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即可得1分。

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

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解析)】 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 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注】宝鸭: 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2.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5分)答: 13.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 得形象。(6分)答: 动。13.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 “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 美目流盼、情窦初开 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 动写信相约。 【篇二:浣溪沙晏殊阅读试题附答案】 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这首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面对暮春残景的 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 这两句诗的理解。答: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业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慨叹。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清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 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示例:“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 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昨是今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惋 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要抓住写景的特点,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与意境。这首词的妙处 在于不作态,不用典,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通观全词,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 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主题思想】 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二、赏析选择题: 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

夕照图。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解析】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2、下列对《浣溪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这是纳兰对自己身世的独特感悟。抒发了奉使出塞内心极度的凄惘之情。 【解析】D不仅仅是作者对自己的感悟,而且是纳兰性德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三、简答题 1、赏析诗句“北风吹断马嘶声”。 答:“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2、赏析诗句中的“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 答: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印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与荒凉、残破之感。 3.本词情景交融,请你说说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中华诗词之美2015末考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A、间调 B、中奏
? C、连曲 ? D、过门儿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
A、诗之比兴 B、乐府之音 C、变风之义 D、骚人之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下列选项中,不在佛经“六根”之列的是()。
? A、眼耳 ? B、手口 ? C、身意 ? D、鼻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A、明喻

? B、转喻 ? C、起兴 ? D、象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
? A、外表飘亮的女子 ? B、内心美的女子 ? C、才德贤能的人 ? D、聪慧的女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 A、山屏 ? B、眉 ? C、枕头 ? D、发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 A、雅乐 ? B、清乐 ? C、宴乐 ? D、胡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新帖绣罗襦”一句中的“襦”是指?
? A、长裙 ? B、衬裙 ? C、围嘴 ? D、短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
? A、《文心雕龙》 ? B、《诗品》 ? C、《昭明文选》 ? D、《文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王国维的观点是()。
? A、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 B、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D、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
? A、100 ? B、300 ? C、500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9~1685.7.1),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满清后族。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浣溪沙》古诗】《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

【《浣溪沙》古诗】《浣溪沙》阅读题 答案及鉴赏 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②使君:苏轼。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案: (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2分)旋抹红妆的抹红妆表现对使君的敬重、看使君的隆重,旋表现看使君心情的急切。(2分) (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2

分) 赏析: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有诗云:东 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起伏龙行》)。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词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作者着重写村姑形象。村姑不像朱门少女深锁闺中,但仍不能和男子们一样随便远足去瞧热闹,所以只能在门首聚观,这是很富于特征的情态。久旱得雨是喜事,使君(州郡长官的敬称,这里是作者自谓)路过是大事,不免打扮一下才出来看。劳动人民的女子打扮方式,决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旋抹红妆四字足以为之传神。匆匆打扮一下,是长期生活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表现出心情的急切。选择一件茜草红汁染就的罗裙(蒨罗裙)穿上,又自含爱美的心理。看使君当然有一睹使君风采之意,同时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三三五五总起来说人不少,分散着便不能说太多,但棘篱门毕竟小了一些,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相排),便有人 尖叫裙子被踏破了。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下片写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为感谢上天降雨,备酒食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鸟,在村头盘旋不去。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雨带来的欢欣。结句则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在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桑

安徽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 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 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 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 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 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 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 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 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 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 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 传,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 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呜锣开 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睿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 曲,寓我圣贤言”。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 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 的《浣溪沙 》赏析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闻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落雪了。远远近近的白。纳兰的王府里不会有成排成阵的大白菜,江南也不会下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花园啊,凉亭啊,窗子的凹角里,坡上的腊梅花上,都只是温柔和凉薄的一层。象鲁迅先生和北方的雪比较着形容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南方的雪确乎如处子的温柔绰约,好比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北方的雪是铁板铜琶,“大江东去”,还有北风卷地白草折。 残雪凝辉,让这温柔的画屏也变得冷落了好些。这个时候,梅花也一瓣两瓣的随凉风飘落,开与落都是在寂寞黄昏。而笛声也幽幽怨怨地响起来了。夜了,静了,凉了。想起往事了。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越发的朦胧起来。 往事堪哀,惆怅满怀。记得以前有个朋友问我纳兰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其实是自己对他的神往和幻想。我说这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白衣胜雪,立马桥头,神情里总有些落寞和忧郁。我说得虽不确切也并不大错,应该算是触及

了这个人灵魂深处的底色。 要按说他是不应该如此的,他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他从小是其父的掌上明珠,大了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从贫家的角度说这个人不愁吃不愁穿,从富家的角度说这个人独有世家子弟无边的贵,从皇亲贵胄的角度说这个人如此的儒雅风流,万般宠爱集于一身,他还有什么理由感觉孤独和落寞呢? 可是,套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未必就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有的人有了钱就胡吃海塞寻欢作乐,有的人富贵加身也不动一下声色,有的人遂了心愿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有的人得了天下也不会得意忘形。这是因为人和人的境界不一样,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不一样。我们关注贫家子弟的奋斗和艰苦的时候也没有权利否定一个贵族公 子精神上的孤寂和苦闷并且把它斥为无病呻吟。 纳兰性德是典型的世家子弟,通身是不矫揉造作的贵族气派。他让我想起了古龙笔下的楚留香。这个人身着常服也是不俗,住得豪华也不见多么的挺胸叠肚。倒是贾府门前的看门狗和给晏子赶车的车夫才莫名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如果把人的活法用方向来界定的话,有的人是面朝外的,终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取得社会成就和得到社会承认上,向每一个缝隙延伸自己的枝叶,和每一个人攀上交情以备不时之需。而有的人是活得内敛的,眼睛看到的不是外部的风云变幻,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
(明)刘 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 (季节) (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 分)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 分) 【参考答案】 1.(2 分)春季(春天) 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 每空 1 分。 2.(4 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 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 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 为良田。表现手法 2 分,每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 2 分, 每点 1 分 赏析: 这首词采用了反衬、 白描、 反诘等多种表现手法, 上阕写乐景, 下阕写哀景, 通过描写议论结合的方式和质朴的语言, 简洁的勾勒出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 描 绘出了一幅春耕无人,满地蓬蒿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 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的心态。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济世拯民的政治抱负。刘基追慕杜甫 诗歌 的人民性和现实主认精神, 具有深厚的爱民之心和民本思想。 他对战祸的扰 掠十分愤懑和悲愁, 对恣肆盘剥百姓的官吏更有着切齿的痛恨。 以至“恨不斩官 头,剔骨取肉尝”,他的襟怀与杜甫是相类似的。叶蕃称刘基词是“写忧世拯民 之心”,绝非过誉。
1/5

2/5

3/5

4/5

5/5

最新六年级(部编版)上册日积月累专项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最新六年级(部编版)上册日积月累专项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包括课内古诗积累、资料袋和日积月累填空) 第一部分:专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青山郭外斜。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附:课内古诗积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译文并注释: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译文并注释: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并注释: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附:阅读链接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满清后族。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浣溪沙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浣溪沙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沫。②午盏:即午茶。③蓼茸:蓼 菜的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点等装盘馈赠亲友。 1.赏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3 分) 2.下片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有味主要是指哪些有味的事物?清欢在这里主 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4 分) 参考答案 1.作者用一媚字, 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 似乎淡烟和疏 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 给人以动感, 写出了雨后初晴, 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 (2 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 分)。 2.人间有味是清欢, 由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这两件有特色 的事物来表现。 清欢的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也是 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练字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媚字的含义,从表 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答出其表现的事物特点,表现的作者情感即可。媚字 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形象的写出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 传达出作者 喜悦的心声。 考点:鉴赏文学 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 试题分析: 第一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提炼出事物即可。 第二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所描写的意境分析作答, 茶叶和 鲜菜的鲜美色泽, 表现了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也表现出词人对这种平 淡简朴生活的热爱,从而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一、关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9~1685.7.1),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满清后族。他出身满清贵族,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他的词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 纳兰性德与他的妻子: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译文: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道我的凄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满眼的萧萧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过赌书泼花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境。 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 纳兰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 “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 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