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答案不完整

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答案不完整
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答案不完整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 . 9 .7 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11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静电力常量。关于电荷量

与库仑力,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两个电荷量为1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时,相互作用力相当于地球上一百万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B.我们几乎不可能做到使相距lm 的两个物体都带1C 的电荷量

C.在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库仑力比万有引力强得多

D.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很相似,所以它们是性质相同的两种力

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甲车领先乙车,乙车5km,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4h 时间内,甲车匀速直线运动

B .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 3 次

C . t = lh 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D . t = 4h 时,甲车领先乙车 5 km

3.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 A 1、A 2、A 3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C 、带铁芯的线圈L 和电阻R 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各有不同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电源频率, A 3读数增大

B.增大电源频率, A 2读数增大

C.抽去线圈中的铁芯, A 2读数增大

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A 1读数增大

4.用频率为v 的紫外线分别照射甲、乙两块金属,均可发生光电效应,此时金属甲的遏止电压为U ,金属乙的遏止电压为32U 。若金属甲的截止频率为v 甲 =23

v , 金属乙的截止频率为v 乙,则v 甲:v 乙为 A. 23 B. 34 C. 43 D. 32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 m=1kg 的物块在 F =2N 的水平恒力作用下运动,如图所示为物块的一段轨迹。已知物块经过 P 、Q 两点时的速率均为v =4m/s ,且物块在 P 点的速度方向与PQ 连线的夹角a = 30°。关于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恒力F 的方向与PQ 连线成60°夹角

B.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时间为2s

C.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最小速率为 2 m/s

D .P 、Q 两点的距离为8 m

6.在冰壶比赛中,球员手持毛刷擦刷冰面,可以改变冰壶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如图 a 所示,蓝壶静止在圆形区域内,运动员用等质量的红壶撞击蓝壶,两壶发生正碰。若碰撞前、后两壶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关于冰壶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壶发生弹性碰撞

B .碰撞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1.l m

C.蓝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

D.碰撞后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1 m/s2

7.如图所示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滑环L上,导体做的两

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线圈转到图甲位置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B.从图乙所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中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是i =I m cosωt

C.当线圈转到图丙位置时,感应电流最小

D.当线圈转到图丁位置时,流经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E→F

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匀质重绳的两端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在重绳中点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已知重绳A、B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 ,重绳最低点C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撤去物体,重绳的重心位置将升高

B.重绳在A、B端的拉力大小为

mg 2cos a

C.重绳在C 端的张力大小为

M g 2cosβ

D.减小物体的质量,角月将会增大

9.如图所示,在x0y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从y轴上的P点(0,a)和Q点(纵坐标b未知),以相同的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

磁场,在x轴上的M点(c,0)相遇。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题中信息可以确定

A.Q 点的纵坐标b

B.带电粒子的电荷量

C.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D.两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10.如图所示,用长度为s的金属丝绕制成高度为h 的等距螺旋轨道,并将其竖直固定。让一质量为m的

有孔小球套在轨道上,从顶端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滑过程中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B.小球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和沿轨道斜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到螺旋轨道底端时,重力的功率为mg2gh

D.小球从顶端运动到螺旋轨道底端的时间为2s2 g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n 题一第 1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第 17 题一第 18 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做答。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6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处。

11.(4分)双刀双掷开关常用于改变电流或电压方向、交换电学元件位置。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自制了一块电

流/电压两用电表,电路如图所示,S是双刀双掷开关,a、b、c、d、e、f为接线柱,双刀双掷开关的触刀掷向a、b、e与a接通,f与b接通;掷向c、d,e与c接通,f与d接通。灵敏电流表G的量程是0.001A,内阻是100Ω;电阻R1的阻值为9900Ω,电阻R2的阻值为1.01Ω。

(1)触刀掷向a、b时,此表用作,量程;

(2)触刀掷向c、d时,此表用作,量程;

12.(6分)英国科学家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 )曾经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跨过光滑定滑轮

的轻绳两端悬挂质量均为M的物块,在一物块上附加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系统无初速度释放后开始加速运动。附加物块运动至挡板后自动脱离,此后系统匀速运动,测得此速度即可求出系统加速过程的加速度。

如图(a)所示,某同学改进了该装置,将系统从附加物块距离挡板高h处无初速度释放,附加物块脱离后,测出物块下端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1)用游标卡尺测量该遮光片的宽度d,如图(b)所示,则d =

cm 。

(2)系统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

(3)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应有如下关系。(已知重

力加速度为g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共38 分。把

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8分)如图,地月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

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假设地球到点L1的距离约为月球到点L1的距离的6倍,请估算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之比。(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 (8分)水平面上固定着半径R = 60cm 的薄圆筒,筒中放置着两个圆柱,小圆柱半径r l =10cm、重力为

G1= 30N,大圆柱半径r2 = 30 cm 。圆筒和圆柱的中心轴均水平,且圆筒的中心O 与大、小圆柱的切点Q的连线恰好竖直,如图所示。不计一切摩擦,求

(1)筒对小圆柱的支持力N1和大、小圆柱之间的压力F;

(2)大圆柱所受重力G2。

Q O

O1

O2

15. (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从下到上等间距的分布着点A、B、C、D、E和F , 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v0从A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恰好能运动到F 点后下滑;当在斜面的AC 段铺设粗糙材料(其它段仍光滑),滑块恰好能运动到D点后下滑。求铺设粗糙材料后,

(1)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滑块返回时,和静止在C点的完全相同的滑块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求粘合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 A 。

16. (12分)如图(a)所示,长L=1.4 m 的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的右端放置着质量m= 1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不同的水平恒力F 向右拉木板,得到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a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 b)所示,重力加速度g = 10 m/s2。求

(1)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以及木板的质量M ;

(3)若水平恒力F = 27. 8N ,滑块从木板上滑落经历的时间t。

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7、18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 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

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里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7.【选修3 一3】]( 12 分)

(1)(4分)如图所示,活塞和固定隔板把汽缸内的气体分成甲、乙两部分。已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隔

板由导热材料制成,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现用力使活塞缓慢向左移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 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 1 个扣2 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外力对气体乙做正功

B.气体乙的内能不变

C.气体乙将热量传递给气体甲

D.气体甲的内能不变

E.最终甲、乙两种气体温度相等

(2)(8分)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开口向上的汽缸,质量m=5 kg 、横截面积S =50 cm2的活塞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根轻绳一端系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连着一根劲度系数k =500 N/m 的竖直轻弹簧,弹簧的下端系一质量M= 5 kg的物块。开始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 l = 27 ℃,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1 = 120 cm,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 Pa ,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 不计

一切摩擦,现使缸内气体缓慢冷却,求

( i )物块恰好离开桌面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t 2 ;

( ii )缸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到-48 ℃ 时,物块离桌面的高度h 。

l8 .【选修 3 一 4】( 12 分)

(1) (4分)如图所示,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 1和S 2,它们到光屏上 P 1点的路程差为1.5×106m , S 1、

S 2连线的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为O , P 1与P 2点关于O 点对称。用波长为 600 nm 的单色光照射狭缝S 1和S 2,则P 1点为 (选填“亮条纹”或“暗条纹”) ,点P 1与P 2之间共有 条亮条纹。

(2)(8分)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从x 轴上的x 1 = 0、x 2= 16m 处相向传播,传播速度v = 2 m/s 。

两波源S 1和S 2沿y 轴方向振动,振动方程分别为y l =4sin(π2

t)cm 。

(i)求波源 S ,产生的简谐横波的波长人;

(ii)考虑两列波的叠加,作出 t = 6s 时S 1和 S 2之间的波形图。

说明:的确找不到更清晰点答案,将就点看。

2020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A4)

房山区2020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物 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 .分子间的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 D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和水密度为1g/cm 3可估算出1mol 水分子的个数 2.下列有关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α粒子散射实验 乙:光电效应实验 丙: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 丁:链式反应示意图 A .在甲图所示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 B .在图乙光电效应实验中把锌板与验电器连接,用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照射锌板,若 先使锌板带上负电,会观察不到光电效应现象 C .丙图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分成三束说明放射线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 D .丁图中链式核反应就是太阳内部进行的核反应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放出热量 B .B →C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 .A →B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 D .A →B 的过程中,每个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变大 4.下表是在20℃时,波长为589.3nm 的光在几种介质中的折射率,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所 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表: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λ=589.3nm t =20℃) 介质 折射率 介质 折射率 金刚石 2.42 玻璃 1.5~1.8 氯化钠 1.54 水 1.33 二硫化碳 1.63 水晶 1.55 酒精 1.36 空气 1.00028 T V A C O B B

高三理科数学起点考试试卷

高三理科数学起点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n 为等差数列 ,0,2,4--中的第8项,则二项式n x x )2(2 +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 第7项 B .第8项 C .第9项 D .第10项 2.设),(~p n B ξ,3=ξ E ,49 =ξD ,则n 与p 的值为 ( ) A .4 1,12==p n B .4 3,12= =p n C .4 1,24= =p n D .4 3,24= =p n 3.下列电路图中,闭合开关A 是灯泡B 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 4.下列函数在x =0处连续的是 ( ) A .f (x )=?? ?>-≤-.0,1, 0,1x x x B .f (x ) =lnx C .f (x )= x x | | D .f (x )=?? ?? ?<=>-.0,1,0,0,0,1x x x 5.已知函数b a b f a f x f x f x 1 1,4)()()(2)(111 +=+=---则满足的反函数的最小值为 ( ) A .1 B . 3 1 C . 21 D .4 1 6.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是c b a ,,,设向量),sin ,(C b a += )sin sin ,3(A B c a n -+=,若n m //,则角B 的大小为 ( ) A . 6 π B . 6 5π C . 3 π D . 3 2π 7.如果以原点为圆心的圆经过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点,而被该双曲线的右准线分成弧长为2:1 的两段圆弧,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 A . 5 B . 2 5 C .3 D . 2 8.有两个同心圆,在外圆周上有相异6个点,内圆周上有相异3个点,由这9个点决定的直线至少有 ( ) A .36条 B .30条 C .21条 D .18条 9.记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f (x )的集合为M:当|x 1|≤1,|x 2|≤1时, |f (x 1)-f (x 2)|≤4|x 1-x 2|.若有函数g (x )=x 2 +2x -1, 则g (x )与M 的关系是( )

2019最新推荐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2019最新推荐高三物理联考试卷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属于标量的是 A.力、时间B.电流强度、磁通量 C.电场强度、电势D.质量、位移 2.物理学中通常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等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概念是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C.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 3.2017年4月30日,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决赛展开争夺,谌龙2比1战胜林丹,夺得男单冠军,在其中一个回合的对拍期间,谌龙快速将羽毛球挑高,则 A.羽毛球飞来时撞击拍面的作用力是拍面形变产生的 B.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 C.羽毛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互垂直 D.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4.物理学的发展是许多物理学家奋斗的结果,下面关于一些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导线对磁铁有作用力,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库仑不仅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采用了画电场线这个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 5.叠罗汉是一种游戏,体育活动或表演,由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如图所示,假设每位杂技运动员的体重均为G,下面五人弯腰后背部呈水平状态,双腿伸直张开支撑,夹角均为θ,则

A.当θ=45°时,最上层的运动员单脚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 B.当θ增大时,最上层的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最大 C.最底层三位运动员的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均为G D.最底层正中间的运动员在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5 4 G 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也相同的是 A.甲图:与负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7.NASA的新一代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推迟到2018年发射,到时它将被放置在太阳与地球的第二朗格朗日点L2处,飘荡在地球背对太阳后方150万公里处的太空。其面积超过哈勃望远镜5倍,其观测能量可能是后者70倍以上,L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且时刻保持背对太阳和地球的姿势,不受太阳的干扰而进行天文观测。不考虑其它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2点的天文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08 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012~2013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2.9.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铅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9月)1.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A.功B.位移C.电势D.磁通量 答案:B (2012年9月)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 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C.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过这个界限,强相互作用已经不存在了 D.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的保持在一起,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D

(2012年9月)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 s 时,甲、乙相遇 B .在t =2 s 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 .在t =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 .在t =2 s ~ t =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2012年9月)4.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 点运动到N 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 A .不断增大 B .不断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2012年9月)5.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 恰与磁场边缘平齐。若第一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 1向右匀速拉出,第二次以线速度v 2让线框绕轴MN 匀速转过90?。为使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 A .12:2:v v π= B .12::2v v π= C .12:1:2v v = D .12:2:1v v = 答案:A (2012年9月)6.水平面上A 、B 、C 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O 点,OABC 恰构成一棱长为L 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为使小球能静止在O 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2020年高三物理高考一模试卷

2020年高三物理高考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2018·崇明模拟) 下列物理量单位关系正确的是() A . 力的单位:kg·m/s B . 功的单位:kg·m2/s2 C . 压强单位: kg/m2 D . 电压单位:J·C 2. (2分)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 . 焦耳 B . 牛顿 C . 库仑 D . 伽利略 3. (2分)(2017·丰台模拟) 在商场中,为了节约能源,无人时,自动扶梯以较小的速度运行,当有顾客站到扶梯上时,扶梯先加速,后匀速将顾客从一楼运送到二楼.速度方向如图所示.若顾客与扶梯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加速阶段,顾客所受支持力大于顾客的重力 B . 在匀速阶段,顾客所受支持力大于顾客的重力

C . 在加速阶段,顾客所受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 D . 在匀速阶段,顾客所受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 4. (2分)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0角且绷紧,小球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 . B . C . D . 5. (2分) (2019高三上·吕梁月考) 地球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近地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1、v2、v3;角速度大小分别为、、;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2、a3;所受向心力大小分别为 F1、F2、F3。则下列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A . v3 >v1 >v2 B . < = C . a3 >a1 >a2 D . F3 >F1 >F2 6. (2分) (2019高三上·西安期中) 如图所示,总质量为M带有底座的足够宽框架直立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细线悬挂于框架顶部O处,细线长为L,已知M>m,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m获得一瞬时速度v0 ,当m第一次回到O点正下方时,细线拉力大小为()

部分学校2018届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20}A x x x =-≥,{12}B x x =<≤,则A B =( ) A .{2} B .{12}x x << C .{12}x x <≤ D .{01}x x <≤ 2.设(1)1i x yi -=+,其中,x y 是实数,则x y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3a ,32a ,4a 成等比数列,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33 S a 等于( ) A . 139 B .3或139 C .3 D .79 4.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投两次,得到的点数依次记为a 和b ,则方程210ax bx ++=有实数解的概率是( ) A . 736 B .12 C. 1936 D .518 5.函数2()log (45)a f x x x =--(1a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2)-∞- B .(,1)-∞- C. (2,)+∞ D .(5,)+∞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

A .28 B .24+ 20+.20+7.已知,x y R ∈,且0x y >>,若1a b >>,则一定有( ) A . a b x y > B .sin sin ax by > C. log log a b x y > D .x y a b > 8.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3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 原料2千克,B 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要求每天消耗,A B 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 A .1800元 B .2100元 C. 2400元 D .2700元 9.已知不等式2230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一点(,)P x y 到直线y =和直线 y =的垂线段分别为,PA PB ,若三角形PAB P 轨迹的一个焦点坐标可以是( ) A .(2,0) B .(3,0) C. (0,2) D .(0,3) 10.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0x =,1y =,1n =,则输出,x y 的值满足( ) A .2y x = B .3y x = C. 4y x = D .5y x =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氘核和氚核发生核反应的方程为X He H H +→+4 23 12 1,则粒子X 是 A.电子 B.正电子 C.中子 D.质子 15.我国将于2020年完成35颗卫星组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是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 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21500km ,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 36000km 。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 ,关于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 B.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24小时 C.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D.静止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1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用轻弹簧M 、N 连接,并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弹簧M 水平,当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伸长量刚好相同。若M 、N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322 1 =k k B. 32 1 =k k C.若剪断细绳,则在剪断细绳后的瞬间球的加速度为零 D.若剪断弹簧M ,则在剪断后的瞬间,b 球处于失重状态 1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 1。a ,b 两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二极管可视为理想二极管,电表均为理想 电表,电阻 Ω=10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约为4.50V

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起点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起点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 ①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②伽利略通过逻辑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③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 ④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到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了.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2. (2分) (2019高一上·蕉岭月考) 某驾驶员驾驶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4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54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33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等于() A . 0.5s B . 0.7s C . 1.5s

D . 0.2s 3.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末) 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一下·衡水期中)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置于B上,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冲,上冲过程中A与B保持相对静止,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A . 因AB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相互间没有摩擦力 B . 木块A处于超重状态 C . A的机械能不发生变化 D . A对B做负功 5. (2分) (2017高一上·临桂期中) 甲乙两人沿河两岸拉一艘小船前进,小船沿虚线方向匀速行驶需要200N

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高三高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嘉定区2020届高三高考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1.(3分)下列物理概念的提出用到了“等效替代”思想方法的是() A.“瞬时速度”的概念B.“点电荷”的概念 C.“平均速度”的概念D.“电场强度”的概念 2.(3分)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B.牛顿C.伏特D.特斯拉 3.(3分)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角速度B.线速度C.周期D.转速 4.(3分)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F1对物体做功﹣6J,F2对物体做功8J,则F1和F2的合力做功为() A.2J B.6J C.10J D.14J 5.(3分)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使玻璃片贴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片脱离水面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片的重力,其主要原因是() A.玻璃片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玻璃片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玻璃片和水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玻璃片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 6.(3分)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1.5V,闭合电键后()

A.电源在1s内将1.5J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电源在1s内将1.5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电源把1.5J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电源把1.5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7.(3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当它保持额定功率加速运动时()A.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 B.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 C.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 D.牵引力减小,加速度不变 8.(3分)如图,A、B为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电荷量为2.0×10﹣7C的负电荷,从A运动到B,克服电场力做功4.0×10﹣5J.设A、B间的电势差为U AB,则() A.电场方向为A→B;U AB=200V B.电场方向为B→A;U AB=﹣200V C.电场方向为A→B;U AB=200V D.电场方向为B→A;U AB=200V 9.(4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绳的拉力作用下,以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运动了1m。设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为△E p,绳的拉力对物体做功为W,则()A.△E p=20J,W F=20J B.△E p=20J,W F=24J C.△E p=﹣20J,W F=20J D.△E p=﹣20J,W F=24J 10.(4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如图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的体积() 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11.(4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实线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25s时刻的波形图,则该波传播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200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100分钟2?本卷考查动量、功和能、振动和波及前面部分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对几种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击钉时不用橡皮锤,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B. 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 C. 在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外力冲量为零 D. 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时,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2. 关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作用过程中,它们的总功W和总冲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W 一定等于零,I可能不等于零 B. W可能不等于零,I 一定等于零 C. W和I 一定都等于零 D. W和I可能都不等于零。 3. 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 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入1<入2,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 P点始终在波峰 C. 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P点的运动也不始终加强 D. 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加强 4.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甲 團乙 A. t i 、t 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 t 2、t 5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小 C. t 3与t 4时刻小球动量可能相同 D. 小球在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5. 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 0为波源。 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 T ,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时开始计时,经过 T/4,质点1 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i 1 I I I I I I I 1 0 12 3 4 567 3 9 A.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且图中质点 9起振最晚 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 C. 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 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 的时间总比质点 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 T/4 D.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 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但如果质点 1 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 6. 质量为0.1kg 的钢球自距地面5m 高度处自由下落, 与地面碰撞后回跳到 3.2m 高处,整个 过程历时2s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则钢球与地面作用过程中钢球受到地面给它的平均 作用力的大小为 A. 100N B.90N C.10N D.9N 7. 假设一小型宇宙飞船沿人造卫星的轨道在高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反的方向抛出一个物体 A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A 与飞船都可能在原轨道上运动 B. 物体A 与飞船不可能都在原轨道上运动 C. 物体A 运动的轨道半径若减小,则飞船运动的轨道半径一定增加 D. 物体A 可能沿地球半径方向竖直下落,而飞船运动的轨道半径将增大 8. —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经过 P 、Q 两点,在下列有关该质点经 过这两点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C. 若经过P 、Q 点时的回复力相等,则质点经过 D. 若经过P 、Q 点时质点的速度最大,则质点从 9. 质量为m 的小球A F/N 如果飞船沿与其速度相 A.若经过P 、Q 点时的位移相等,则质点经过 B.若经过P 、Q 点时的动量相等,则质点经过 P 、Q 时的动能必相等 P 、Q 点时的位移必相等 P 、Q 点时的速度必相等 P 到Q 必历时半周期的奇数倍 \ X X \ X V \ X X

2019年8月江西省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适应性考 试 物理试题 (解析版) 2019年8月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增加,光电流会一直增加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仅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还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有关 D.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光电效应规律,当v >v 0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故A 错误; B.当电流达到饱和光电流时,电压增大,电流不变,故B 错误; C.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v ?W 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电压无关,故C 错误; D.光电效应说明 了光不是连续,而是一份一份的,提示了光的粒子性,故D 正确; 2.一辆从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出的小汽车以90km/h 的速度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约100m 处有一辆正打开双闪的小汽车,以约45km/h 的速度缓慢行驶,司机发现无法变道的情况后,经3s 的反应时间开始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 2。则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约为( ) A. 47m B. 53m C. 15m D. 63m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经过t 时间后,两车速度相等,112()v a t t v --= 即:

90455(3)3.6 3.6 t -?-= 解得: 5.5s t = ,后车的位移 1111211()()2 x v t v v t t =++- 解得:1121.875m x =,前车的位移 2268.75m x v t == 所以两车相距最近距离为 min 21100m 46.875m 47m x x x ?=+-=≈ A. 47m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A 正确。 B. 53m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 错误。 C. 15m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 错误。 D. 63m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 错误。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在某未知天体上做如下实验:将质量为2kg 的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上,稳定时,在赤道处弹簧秤读数为10N,在南北极处弹簧秤读数为12N 。如果该未知天体受到其它天体的影响,其自转周期变为原来的10/9,则该物体在赤道上的重力约为 A. 10N B. 12N C. 10.4N D. 9.5N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在赤道处弹簧秤读数为10N,即: 10N mg =, 2 224GMm mg m R R T π-=; 物体在南北极处弹簧秤读数为12N,即: 2 12N GMm R =; 该未知天体自转周期变为原来的109 ,则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物理部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 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 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 234492902U Th He → + B . 234234090911Th Pa e -→+ C . 2 3 41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 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

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则a约为g的 A.1 3600B. 1 60 C .3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最高点为M 和N,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自N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 伦兹力大小不变 B.小球滑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小球滑到D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18 . 某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在外壳 的基板上固定一个螺栓,螺栓上有一 顶端焊有钢球的弹簧,螺栓、弹簧、

(测试题)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29)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Zn—65 O—16 C—12 H—1 Al—27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关于组成细胞的物质及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互补配对 B.C、H、0、N、P是ATP、DNA、RNA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D.糖蛋白、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2.为研究乳糖酶的催化速率,某人做了两组实验: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乳糖酶作用于浓度为10%的乳糖溶液;实验二用相同浓度的乳糖酶作用于不同浓度的乳糖溶液(其他条件都适宜且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二的乳糖酶浓度为2% B.实验一第4组中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乳糖浓度 C.若适当提高温度,实验一各组别的相对反应速率均增加 D.若提高乳糖酶的浓度,实验二中第5组的相对反应速率不变 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人体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ATP的水解 B.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C.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D.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4.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蛋白质具有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结构的稳定性 D.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 5.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而引起相应的低血糖和血钠降低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该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肾上腺组织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阿狄森氏病与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的发病机理相同 B.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C.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强 D.适当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 6.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0.9.9 本试题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面土壤中含有的氡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2222188684Rn Po X →+,半衰期为3.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是α粒子 B.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C.每过7.6天,土壤中放射性氡的含量减少75%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压力、温度或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等因素有关 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以108km/h 的速度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m/s 2 B.3.75m/s 2 C.2.5m/s 2 D.2m/s 2 3.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需要在近火星点变速,进人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天问一号” A.在轨道II 上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 B.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轨道II.上运行周期 C.由轨道I 变轨进入轨道II 需要在P 点加速 D.在轨道I 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P 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4.为探讨磁场对脑部神经组织的影响及临床医学应用,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将金属线圈放置在头部上方几厘米处,给线圈通以上千安培、历时约几毫秒的脉冲电流,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瞬间的高强度脉冲磁场,磁场穿过头颅对脑部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而对脑神经产生电刺激作用,其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讨论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脉冲电流流经线圈会产生高强度的磁场是电磁感应现象

南京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只电阻分别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热量最大的是 2.牛顿提出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2 2 1r m m G F 后,为证明地球表面的重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也遵循这个规律,他进行了“月-地检验”.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月-地检验”是计算月球公转的 A .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 2160倍 B .向心加速度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的2 1 60倍 C .线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线速度的602倍 D .角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角速度的602倍 3.金属板和板前一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 、B 两点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C 点靠近正电荷,则 A .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 B .C 点的电势比A 点的低 C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D .C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4.可变电容器C 1、C 2和可变电阻器R 1、R 2以及电源E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 ,当R 1的滑片在图示位置时,C 1、C 2所带的电荷量相等.现要使C 1所带的电荷量大于C 2所带的电荷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只增大R 2的电阻 B .只增大C 2的电容 C .只增大C 1的电容 D .只将R 1的滑片向A 端移动 A B C D t /s i /A O 0.01 0.02 2 -2 t /s i /A O 0.01 0.02 2 -2 t /s i /A O 0.01 0.02 2 -2 t /s i /A O 0.01 0.02 1.5 C 1 C 2 R 1 R E S A B A B C

2017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大联考 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 第1卷 (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月,有多个不明飞行物落入黑龙江境内, 如图甲所示。图乙所示是一目击者画出的不明飞 行物临近坠地时的运动轨迹,则 A. 轨迹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不明飞行物 的运动方向 B.不明飞行物受到的合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 C. 不明飞行物的加速度不变 D.若知道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和不明飞行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就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1.A解析:根据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特点,不明飞行物的运

动方向就是轨迹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选项A正确;物体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选项B错误;由于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明飞行物的加速度会改变,选项C错误;不明飞行物不是卫星,不能通过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来求地球的质量,选项D错误。 2.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官“授课 时,利用质量测量仪粗略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 若聂海胜受到恒力F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 移动的位移为s,则聂海胜的质量为 A. B. C. D. 2.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F=ma,s=at2/2,联立解得m=,故选项D正确。 3.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今年全国多次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对交通造成极大影响,交通事故频发。某 人驾驶车辆在一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大 雾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后经交警调查, 描绘出他发现前面正处于减速状态的汽车开始刹车时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后车刹车时两车间距离一定小于90 m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起点考试物理试题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起点考试 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地面土壤中含有的氡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3.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粒子 B.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 C.每过7.6天,土壤中放射性氡的含量减少75%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压力、温度或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等因素有关 2.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5 m/s2B.3.75 m/s2C.2.5 m/s2D.2 m/s2 3. 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如图所示,“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之后,需要在近火星点变速,进入环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则“天问一号”() A.在轨道II上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B.在轨道I上运行周期大于轨道II上运行周期 C.由轨道I变轨进入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 D.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4. 为探讨磁场对脑部神经组织的影响及临床医学应用,某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将金属线圈放置在头部上方几厘米处,给线圈通以上千安培、历时约几毫秒的脉冲电流,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瞬间的高强度脉冲磁场,磁场穿过头颅对脑部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而对脑神经产生电刺激作用,其装置如图

2020年高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1.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投入正式运行,这一设施将为诸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 平台。对于有关中子的研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原子核中,中子和质子依靠库仑力聚合在一起 B.在β衰变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C.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经过核反应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变反应 2.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Φ随 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线圈总电阻为2Ω,则 A.t =1.0s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B.t =1.5s 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为0 C.t =2.0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0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8J 3.2018年12月12日16时39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结束地月转移段飞行,按计划顺利完成近月制动,并成功 进入100km~400km 环月椭圆轨道Ⅱ,其轨道示意如图,环月轨道Ⅰ为圆形轨道,环月轨道Ⅱ为椭圆轨道,两 轨道在点A 相切,则“嫦娥四号” A.由A 向B 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4 4 -05.00.15 .10 .2s t /) 10(2Wb -?Φ地月转移段 地球 月球 B A 环月Ⅱ 环月Ⅰ

B.由A 向B 点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变 C.从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在 A 点进行点火加速 D.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 4.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 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5.体育课上某同学做引体向上,他两手握紧单杠,双臂竖直,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 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人的重力 B.在下降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小于人的重力 C.若增大两手间的距离,最终悬垂时单臂的拉力变小 D.该同学速度最大时的机械能大于最低点时的机械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