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

小孟,女,18 岁,辍学3 个月。小孟在儿童期的时候,行为能力的发展有点跟不上同龄儿童,容易摔跤,所以儿童期的游戏她都没办法参与。与此同时,小孟的语言发展方面比同龄人有更高天分,在读小学前,她已经看完了儿童简读版的中国四大名著,会背诵唐诗宋词还有诸子百家。进入小学以后,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小孟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钻牛角尖”,质问老师到尴尬的地步,而且不接受批评。父母认为是孩子还小,是正常的,所以放任自流。到中学后,小孟不仅经常逃课,还习惯性对父母撒谎。居委会人员也反映小孟特别敏感,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小孟父亲开了个公司,平时工作忙,对她无暇顾及,并且在老师“告状”后,如果说教无效,就痛打女儿一顿。小孟母亲要经常去照顾外婆,与小孟交流很少。经常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从小孟辍学之后怕她出去玩变坏,经常把她关在家里。

最近几天小孟大哭大喊,情绪较激动,不愿意见来家里玩的同学。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没有办法,所以电话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服务方案

一、与小孟及其有关系统建立信任关系

(一)社工能力评估:在接到小孟母亲的求助后,并且了解了小孟的大概情况,社工认为自己有能力接这个案子,不过有一点要避免的是,社工自身童年期也是不受到家里人的关心,注意避免自己价值介入,对小孟父母进行无意识的操控。

(二)方法运用:会谈法、文字记录法(soap 法)

(三)建立关系具体步骤:

1.做好第一次会谈准备,拟定会谈提纲

(1)资料收集:需要收集到小孟基本资料(籍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支持网络(正式、非正式)、生理状况(疾病史、成长大事记)、心理状况(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

(2)会面安排:时间定在电话求助的一天后,地点定在社工事务所,并且保证等小孟父母来咨询时能够有一个隐私的环境,提前给同事打招呼,要求回避。

(3)会谈提纲:介绍自己,寻求小孟父母的自我介绍,确定目标和方向,了解家庭成员的特质,了解家庭发展史,了解家庭解决问题的方式,总结会谈并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4)注意事项:由于电话求助中孟母提到孟父工作太忙,所以假设孟父可能会“爽约”;

2.第一次:会谈

(1)时间:X年X月X日

(2)地点:X社会工作事务所

(3)对象:小孟(父)母

(4)内容:介绍自己:“您好,我是主管家庭服务的社工小陈,主要是协助人们处理家庭困扰的,请您(二位)介绍一下自己和让您困惑的事,可以吗?”注意观察孟父孟母使用何种方式介绍自己、介绍家庭成员的,能大概了解自我评价、家庭成员关系怎么样;然后表明“保密”的相对性原则;简要反馈一下孟父孟母的期待,可能用到的语言是:“你刚刚说的那些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吗?” ;告诉他们社工的义务、责任和权利,然后澄

清各自的角色。

(5)社工反思:家庭规则、家庭关系对每一个成员都有很大影响。父母的沟通方式、处事方式对小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很期待小孟的改变。

3. 第二次:家访收集资料

(1)时间:X年X月X日

(2)地点:小孟家

(3)对象:小孟

(4)内容:利用情绪疗法平复小孟的焦虑激动情绪,鼓励小孟勇敢表达对自己的想法、

对自己的期望、对父母的想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看法。

(5)社工反思:当表示出对小孟的同理心(如运用“我曾经也有过不开心、非常焦虑的时候”)时,小孟明显放下了心里防备,并且小孟表示,她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像别人家一样,能多关心她多和她说话,也表示希望继续上学。但是注意避免价值先入、评价案主的行为,如尽量避免这样的话语:“你应该”“你这样做不好”等。

4. 第三次:走访社区、学校收集有关资料

1)时间:X年X月X日

(2)地点:小孟所在社区、学校

(3)对象: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学校老师、同学

(4)内容:挖掘小孟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

(5)社工反思:最大的困难就是链接小孟的正式资源,因为这些资源都注重小孟的表面问题,对于她的深层次困难特质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

5. 初步预估

小孟出现的情绪激动问题、厌学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都和家庭系统、学校系统以及自身生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6. 签订服务协议

在与小孟交谈后,以及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小孟愿意继续接受我的服务,我也愿意继续服务,所以共同签署的服务协议。

二、对小孟及其有关系统进行预估及专业判断

(一)方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图(能清晰展现小孟所在系统的疏密关系)、DAC评估(二)通过前期家访过程中的咨询、观察,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人资料、环境资料和

社会环境分类,了解小孟的硬件与软件资料、家庭的静态与动态资料(成员、角色与互动、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预估具体方面

1.对小孟自身系统的预估

优势:(1)从个性看,小孟个性独立、坚定,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对家长当面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比同龄人更勇敢、坚定的气质;(2)从感受性看,小孟对身边发生的

事情以及学习的知识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深层次说,小孟渴望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与身边人的交流,自主性的接受一些知识经验;(3)从个人能力看,

小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很擅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记忆力惊人,理解力也非常好;小孟心智方面发展较同龄人提前,这和父母对她较少关心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困难特质:(1)生理发展角度:小孟刚出生时因为出现过短暂窒息的情况,可能对其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动作协调能力发展不足,身体平衡和肌肉控制不理想;

(2)人际交往方面:由于缺少玩伴、童年期的游戏经历,所以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方式比较欠缺;小学阶段表现出对于一些学龄儿童的规则和规范不太适应,这和童年期的成长经验有关;(3)个性方面:过于执着和强调“自我的感受和看法” ,在处理问题时比较缺乏弹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2.对小孟所在家庭系统的预估

优势:(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2)教育方面:重视小孟的早期教育,表明对小孟的期望较高;(3)动机方面:对于小孟的改变持积极态度。

困难特质:(1)关注点:父母过多在意满足小孟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和解不多;对小孟出生时短暂窒息的后遗症没有足够重视;(2)教育方面: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忽视了儿童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3)人际交往:从社区居民及社工观察得知,父母双方的交流沟通方式非常僵化,不利于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4)处理问题方式:父亲对于小孟的“出轨行为”问题,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这对于父女关系、小孟个性和行为处事能力都有影响。

3.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系统的预估

优势:(1)老师:从对学生的管理层面说,态度都比较积极认真,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共同教育;(2)同学:有几个同学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小孟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够为小孟的改变尽一份力。

困难特质:(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公正,认为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追问就是不守纪律、不尊重老师;(2)在访问班主任时发现,“贴标签”现象很严重,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把一部分学生定义为“坏学

生” ;(3)因材施教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学校职能没有很好体现。

4.对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估

优势:在走访中发现,亲友系统、社区支持系统中,都有一部分人关注小孟及其家庭的成长,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亲戚、新闻媒体等。

困难特质:没有人专门从事协调和整合的工作,再加上“好奇心”、“八卦心态” 的存在,使得“关心”有点变质,也很难保证处理问题的隐私性。

三、与小孟共同制定服务计划、介入手段和签署服务计划协议书

(一)目的:改善小孟的生理功能上的不足;加强小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小孟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

(二)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

(三)具体服务步骤:

1. 初期

(1)目标:通过肢体训练改善小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服务模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社会化任务有重大作用,在生命每个周期都应该完成每个阶段的社会化任务,否则会导致内在的连续感断裂)

(3)介入手段:间接介入(协调医务社工,联系医院资源)

(4)频次:每周一次

(5)地点:X医院

(6)协同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机构资源链接、不同领域社工合作)、肢体矫正医生

(7)社工反思:生理方面的健全发展对个体的心理有很大影响,小孟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极其认真,她对于儿童期的游戏达到一种迷恋的程度,随着她肢体协调能力的进步,她更加渴望去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但是到后期我们发现,她对儿童期的“游戏迷恋”已经开始减弱,我想,这个阶段的成功过渡对她心理的“缺陷感”有很大积极作用。

2. 中期

(1)目标:通过重建家庭沟通模式、家庭规则和父母沟通方式来改善小孟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她的人际交往能力

(2)服务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人本治疗在萨提亚模式的理论中扮演基础性角

色, 认为家庭成员的改变是家庭关系稳固的关键。在介入的案例中, 萨提亚不断扩展了自我价值内涵、家庭系统理论, 形成了基本三角关系、家庭重塑、沟通姿态等主要理念。)

(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通过角色扮演使父母认识到他们的沟通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对小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家庭作业”手法给小孟及其家人布置任务,这不仅能够巩固服务效果,而且能对家庭规则、家庭关系的重塑自主能力有积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每一个子系统,对家庭其他成员都有影响。)

(4)频次:每周一次

(5)地点:小孟家

(6)协同人员:机构另一名社工(做记录、观察)

3. 后期

(1)目标: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连接发挥小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小孟的自信心,对自己有全面的评价

(2)服务模式:优势视角理论(我们应该看到服务对象身上拥有的资源,并且有效利用,从而促成她的改变和发展。)

(3)介入手段: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结合(与小孟父母沟通,让他们多关注小孟的优点,并且重点培养,不仅能增强小梦自信,也能激励她继续学习;联系学校,共同挖掘小孟的记忆力,为小孟的发展尽一份力量;联系同学,鼓励他们多与小孟交流交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联系当地社区,为有相同困惑的家庭开展小组,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4)频次:每周一次

(5)地点:X社会工作事务所

(6)协同人员: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等

注:服务中可使用的技巧:观点重构、当面对质(当小孟的行为感受和语言不一致时)、直接应对(探索小孟的经历、对我的感受、对我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坦白询问)、提醒结案

(要经常性的提醒小孟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以及截止时间,促成她加快改变)、随时记录(SOAP己录法,对状态的主客观评估、协议的修改部分都要及时记录)

(四)签署协议书

和小孟及其父母简要精确的回顾和案主达成协议的内容,如工作、目标、行动方案、任

务和行动步骤以及评估方法。在与小孟及其家人一起商量后,对于服务计划没有异议,并且愿意接受进一步服务,所以签署了协议书。

注:由于介入手段具有社工隐私性,所以签署的那一份协议书是不包含“(3)介入手段” 这一项的。

四、介入行动及策略注:以上服务计划包含了介入手段及策略。

五、服务过程、效果评估和社工自我评估

(一)服务过程评估:

1.评估内容:服务进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案主的阶段性需求,资料的完整性

2.评估手段:基线测量法(在对小孟每次服务之前测量一下,然后服务之后需要再测量一次)

3.评估指标:小孟的情绪焦虑程度、肢体协调度(医务社工提供)、家庭每天交流次数、与同学的交往次数、资料记录的完整度

4.评估人员:参与服务的所有社工

(二)服务效果评估

1.评估内容:介入目标、总体目标的完整度

2.评估手段:目标实现程度测量方法(制作小孟的目标核对表,罗列计划中定下的目标,使用等级

程度进行测量)

3.评估指标:目标实现等级

4.评估人员: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

(三)社工自我评估

1.评估内容:社工的服务水平、知识水平、反思能力、处事能力

2.评估手段:满意度测量(问卷——满意度)

3.评估指标:满意度达到85%及以上

4.评估人员:机构督导、小孟、小孟父母、学校老师、同学、社区工作人员

六、结束服务

(一)结案具体步骤

1. 过程回顾(与小孟一起回顾整个“合作进步”的过程,让她回想自己的改变有哪些)

2. 小孟自我评价(鼓励小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过程的评价中来)

3.分享感受(社工和小孟及其父母一起分享结案的感受)

4.电话追踪(缓慢撤离,减少结案的不适感)

5.撰写结案报告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 1、基本情况 李斌,男性 出生年月:1989年9月19日 文化程度:职校肄业,目前无业 目前状况:上海市杨浦区人,与母亲同住,李斌因涉嫌聚众斗殴罪于2007年2月29日被上海市杨浦公安分局取保候审,2007年6月1日移送上海市杨浦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案主问题预估 (1)个人因素 案主年少单纯,18岁的他意志薄弱,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加上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交往无选择,意气用事,爱打抱不平。 (2)家庭因素 父亲离异,父亲在外地工作,外祖母对其过分溺爱,家庭对案主缺乏正确地、及时的引导,平时与案主的沟通较少。 (3)朋辈群体 由于上初中时案主被人欺负过,所以为了得到保护,加入了不良朋辈团伙。2007年1月,因帮朋友出头而参与了聚众斗殴。 3、运用系统理论对个案进行分析 在系统理论看来,案主的问题来自于系统本身,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来自环境支持的薄弱,以及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等。 ① 系统理论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强调人与环境是交叉互动、相互影响的、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在本案例中,虽然李斌的

个性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方面,但是更要放眼李斌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李斌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而且缺少父母的管教,从而形成了骄纵的性格,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 ② 系统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案例中,由于父母离异,且都忙于生计,李斌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由此可见李斌从家庭获得的支持较少,导致其在受人欺负时,找不到合适的支持系统,转而求助于不良的朋辈群体。从居委会干部那里得知,李斌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较少,可见李斌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是缺失的,因此更加剧了他对不良朋辈群体的归属感。 ③ 系统理论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在本案例中,首先需要改善李斌个人及家庭内在系统的不良运作;其次,帮助李斌建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 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及时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4、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个案介入方案 第一阶段:邀请其参与小组,建立专业关系 邀请李斌参与由社区举办、社工组织的成长训练营,通过小组活动使案主了解自我特征和兴趣,明确个人的价值观,澄清对自身的期望,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在积极的同辈团体内获得归属和接受感,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提供条件。 第二阶段: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①家庭支持 促进李斌与母亲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发现并评估李斌的需求,对其合理的要求予以满足,敦促李母加强对李斌加以监护,希望母亲能联系案主的父亲,督促其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以此逐渐恢复并巩固

2018年社区工作30 个最新经典案例分析题

2018年社区工作30 个最新经典案例分析题 说明:本文主要包含了社区工作(社工)各个方面的内容,以30个经典案例为依托,详细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关键启示。 案例1、社区安全--安装防盗门问题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城乡结合部,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 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 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 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面对不少居民都拒 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社工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主要问题: 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工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属于社区治安工作: (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 (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

(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2.工作方法和策略: (1)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开小区党员领导会义; (2)召开楼组长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 (3)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厂商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防盗门的样品; (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2、社区康复—-智障人问题 某市街道D社区,拥有居民3万多人。假设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工,并且主要负责社区内智障人士的康复工作,请针对智障人士设计一套社区康复计划。 答题要点: 1.方案设计: 康复方案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智障人士在行为及社会功能上的改变; (2)智障人士家庭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 (3)智障人士与邻里之间关系得到改善; (4)社区对智障人士的接受程度增加。 2.实施策略: (1)个人训练:为智障人士提供简单的自我照顾技巧及康复技巧训练,协助其发展个人才能。

家庭社工案例分析

家庭社工案例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 再婚难,守婚更难 对于离婚之后,再次组建家庭。我们觉得实属不易。特别是和之前家庭已有孩子,再婚之后仍与前夫(妻)所生孩子有着亲情等。这样相对来说是三个家庭的事情。再婚之后的两夫妻在中间起着的协调作用是相当关键的。而这么大的压力,不免会有些互相猜疑,之后夫妻矛盾激增,守住婚姻,实在是难。 一、案例描述 熊先生和李女士是再婚家庭。现在夫妻有了一个12岁得儿子。熊先生现在58岁,李女士48岁。婚前,熊先生有4个孩子都已经成年,李女士有2个儿子,现在都已成年。两夫妻结婚前三年夫妻感情很好,第四年有了儿子后,两人的矛盾开始增加。丈夫熊先生是做铝合窗生意,每年的收益不错,至少在3万元以上,有时一年也能赚8、9万。李女士是全职太太,主要是带孩子。家里的钱全都交与妻子李女士保管,丈夫对于妻子比较信任。直到2008年,丈夫听到村里传出妻子经常拿家里的钱给她前夫的儿子使用。熊先生便问李女士具体情况,李女士不承认自己曾经给予过前夫儿子钱。丈夫熊先生便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妻子李女士曾给予她的前夫儿子一万五千元。丈夫熊先生要问下妻子是怎么管的帐,而妻子李女士也解释不清楚。两人的夫妻财产成了一笔糊涂账。自此,两个人更加的不信任和猜疑。同时,养老方面,妻子责怪丈夫熊先生不孝顺娘家人,其实丈夫每月都给老丈人100元钱的养老费。两人做事从来都是不商量,即使是借给别人钱。而且两夫妻在原生家庭中是长子、长女。 丈夫一般是出去做铝合窗生意,所以儿子一般由妻子李女士照顾。2011年3月,妻子李女士离家出走两个月,这期间,孩子觉的妈妈跑了,不要他了。丈夫对

妻子这样不顾孩子,自己没有和任何一个人手就离家出走,也感觉到很气愤。两个月后,妻子李女士提出离婚。丈夫熊先生也是近60岁,现在仍努力的赚钱工作,就是为了这个小儿子能有更好的生活,他不想给小儿子一个破碎的家庭。 二、家谱图及案例分析 共6页,第1页 家庭社会工作 2008年曾 偷着给了 大儿子一家里的顶梁8078万五千元柱,负担家里 主要收入。 49564858 36262434323012 现在觉得妈 妈抛弃了自 己 从家谱图中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再婚家庭且有了一个12岁的儿子。丈夫熊先生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妻子和前夫两个儿子的关系比较亲密。在两夫妻这十六年得生活中有三个转折点。第一就是儿子的出生,儿子出生后,两个人的矛盾增加,无论是在抚养孩子等方面。第二就是2008年,妻子李女士偷着给了前夫儿子一万五千元,在没有和丈夫商量的前提下,使熊先生在得知事实后,非常的气愤。两个人缺乏沟通,使两人矛盾更加激化。第三就是2011年3月,妻子李女士抛下儿子,离家出走。并在两个月后提出离婚。使两个人的婚姻处在了一种危险境地。家庭关于处于一种疏远和冲突的状况。丈夫熊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同时是两个家庭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有着双重的角色。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老牛是一65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老人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了自己的结婚住房。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由于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多岁。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有找自己的原因。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也很没办法。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弟很失望。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接案 接案前的准备 首先是邻里介绍老牛向社工寻求服务帮助,而不是案主主动向社工寻求帮助,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因此第一次与老牛会谈是与其建立服务关系的重点。 其次就是会谈准备,资料收集。在收集资料之前需要与案主有简单的接触,在争得案主同意,充分尊重案主知情权情和保护案主隐私的情况下,除了对服务对象本人采用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收集查询。如家庭

成员,生活社区,退休前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邻里或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当以直接询问方法不能得到相关有效信息时。还可以使用间接询问的方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了解案主内心感受。 最后就是会谈场所的准备,由于服务对象无行动上的障碍或是其他特殊需求。社会工作者安排舒适,安静,具有隐私性和安全感的场所就可以,以便会谈顺利进行不被干扰。最好是服务对象熟悉的环境如家中。另外要遵守时间约定,并提前通知服务对象相关注意事项。 接案会谈记录 案主个人资料: 姓名:老牛 年龄: 65 职业: 中学老师,退休后被返聘 婚姻状况:老伴儿去世 收入财产状况:退休金, 生活状况:在养老院生活,暂无子女照料 生理方面:处于老年期, 反应较慢.身体健康水平下降, 心理方面:老伴儿去世,感到孤独. 性格倔强,脾气火爆,自尊心极强。不善处理家庭关系,缺乏与儿女的沟通。 社会功能:交际圈较小,但有较知心的朋友,和两个儿子的关系不和谐,但和女儿张梅关系较好 环境体系:属于一批较早的知识分子,但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关系建立 社工依据初步收集到的资料,加上一定的谈话引导,运用倾听技巧,在满足服务对象宣泄需要的同时了解到了一些相关情况,老牛愿意由社工进行协助。关系基本建

中级社会工作者《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7

中级社会工作者《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7 案例一:张老太太今年 64 岁,老伴死得早,儿女也各自成家,所以只有她一人住在一室一厅的老房子里,晚辈们工作繁忙难得来看一回老太太.老太太个性开朗,却也固执,平时在家很喜欢用看电视来打发时间,对于电视中许多老年保健产品广告,她都深信不疑,所以每每有新产品出现,她都会第一时间地去购买,家中已放满了各种保健药品和仪器,钱自然也是花了不计其数.对儿女的反对,她总以广告中的介绍拒绝.她的子女们实在没有办法,求助于社会工作者.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太太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张老太太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答题要点: 1.张老太太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避免大肆购买广告宣传的保健品; (2)如何与儿女有效沟通;(3)如何更好,更有意义地安排和度过晚年时光;(4)如何正确科学地对身体进行保健. 2.主要介入策略:(1)与张老太太面谈.向其阐述虚假广告的危害,社工还可以根据张老太太的需求,为她提供科学有效的身体保健信息;(2)与张老太太的儿女沟通,让他们切勿激进地劝导老人改变想法,而要循序渐进,并且多关心老人,经常看望老人;(3)利用社区资源,如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为老太太安排更多的活动,丰富她的晚年生活. 案例二:小晖,15 岁,初三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长期以来,小晖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但是,爸爸身体不好,已经请病假在家休息多年,工资很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更不幸的是,小晖爸爸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对小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晖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家庭生活问题:爸爸得了胃癌,治病期间没人照料;(2)经济问题:爸爸收入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生活;(3)学业问题:学业也会受到影响;(4)情绪问题:家庭的不幸造成的心理压力. 2.主要辅导策略:(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晖一家进行救助;(2)联系小晖就读的学校,帮助减免小晖的学杂费用;(3)对小晖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晖对生活的信心;(4)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晖家庭的支持. 案例三:刘某,18 岁.因幼时患病留下后遗症而身体残疾,由于自己没什么技能,在父母离婚后,只能以乞讨为生.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杭州市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研究评审表

规范小区管理,搭好组织机构,架起沟通桥梁 ——助理社会工作师一一爸爸 一、背景介绍 HW小区于2010年交付,房价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小区原定计划分一期、二期,一期主要是商住房的建设,二期主要是开发建设五星级酒店。开发过程中,一期开发商HW因故将所有产权转让销售给了另一个开发商公司YT。四年多来,因房屋质量、设计原因、居民入住情况等原因,小区矛盾逐渐凸显,亟需业主团结起来共同解决,成立业委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案例分析 1、HW小区属于商住小区,因销售期间更换了开发商,中途衔接不够完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新接手的开放商因初涉房地产,政策不熟悉,加上已有业主拉横幅抗议开发商,导致开发商对业主态度也不尽友好。 2、业主构成。HW小区建设之初起点高,宣传阵势十分庞大,房价在周边小区中是最高的,但实际入住之后发现周边配套奇缺,业主自购入住比例不足50%,每幢每单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群租、淘宝人群,令业主苦不堪言。 3、该小区物业未更换,且不是开放商物业,所以得不到开放商的大力支持,但小区地下车库扬尘大、污水倒灌、墙体脱落、车辆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物业的无能为力更令业主怒火中烧。 4、HW小区建在排灌站旁,船只进出每次鸣笛噪音大。小区开

发商未在小区外围建商铺,无配套,居民十分不便,经营性收入也十分少。同时,开发商正在建造二期酒店项目,施工也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三、服务计划 1、服务目标 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本社区辖区有八个小区,3个小区居住规模近1000户,3个小区超1500户,全体社工不足14人,范围广不足以服务好每个小区。所以成立业主委员会,选出全体业主的代表,制定规范,让小区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势在必行。 2、服务策略 (1)理论依据: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2)理论实践:对于小区来说,环境友好、小区安全、生活便利是居民的基本需求,挖掘一批热心的居民,学习了解法律,参与到业主委员会这一公益民间组织,代表全体业主共同为小区发展无私奉献,就是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自我实现的需要。 (3)社工角色:本案例中,各方对业委会概念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法律定位、工作方向都十分不明朗,社工需要担任使能者、资

青少年社工案例分析

青少年社工案例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基本情况 站员姓名:小斌 性别:男性 出生年月:1998年9月19日 文化程度:职校肄业,目前无业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小斌上初中时父母离异,因父亲在外地工作,小斌交由母亲扶养。母亲忙于工作,由外祖母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外祖母十分宠爱外孙子,父母与小斌平时交流较少。 2、生活经历 小斌一直在父母及家人的宠爱下长大,上小学时成绩一般,但能按时完成作业,也跟得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上初中后,父母离异,缺少对他的管教,小斌开始与学校内的一些不良青少年来往,耽误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2010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某职校,2011年年底由于屡次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劝退。2012年1月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鞍山市公安分局取保候审。 3、学校评价 小斌的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但酷爱运动,体育很好。为人很讲哥们义气,平时待人讲究仗义,易冲动。 4、社区评价

小斌所在居委的干部反映李斌很少在社区活动,没有与社区居民发生过正面冲突。经社工、居委干部、当地民警与李斌及其母亲接触,发现李斌对自己的行为已有悔改之意,其母也意识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故居委、民警、父母、社工四方一致同意组成帮教小组,对其实行诉前考察教育。 三、个案分析与预估 1、个人因素 案主年少单纯,18岁的他意志薄弱,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做事不计后果,加上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交往无选择,意气用事,爱打抱不平。 2、家庭因素 父亲离异,父亲在外地工作,外祖母对其过分溺爱,家庭对案主缺乏正确地、及时的引导,平时与案主的沟通较少。 3、朋辈群体 由于上初中时案主被人欺负过,所以为了得到保护,加入了不良朋辈团伙。2012年1月,因帮朋友出头而参与了聚众斗殴。 社工认为,在不当行为背后常常存在多种目的。人是能够自主的社会性动物,生命的主要力量就是追求优越或自我肯定。人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寻找归属感和自我肯定。在寻找的过程中,人会选择并运用自己觉得可以得到重视的信念、感觉及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当行为的李斌之所以常觉得灰心、沮丧,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可以用良好的行为得到“归属”,但又希望获得父母及社会的关注和接纳,为了争取自己在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与设计

实务案例分析与设计题 案例: 鲍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与其离婚,文龙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并未获得儿子的监护权。鲍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但其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鲍龙看望儿子,这造成鲍龙的内心非常沮丧。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并会虐待老母亲。矫治社工小A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 试析社工小A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鲍龙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社会工作者应考虑到以下三大因素,即: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上述案例中,鲍龙母亲遭受危机的情况下,社工小A首先应保护鲍龙母亲的人生安全,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介入;其次,由于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又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要求社工小A在与鲍龙交流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跟进;最后,社工小A 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程。 案例: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运用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优势、个人的缺失。【答题要点】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她。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由于

201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第一题 方婆婆,70岁,腿脚略有不便,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听音乐。她很伤感,感觉自己对外面的世界失去了兴趣,虽然有生活处理能力却无心照顾自己。方婆婆的子女平时都要上班,家中没有人照顾她。方婆婆的儿子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将她送到了离家20公里远、收费比较高的养老院。 入住养老院半年后,方婆婆还难以适应定时吃饭和定时熄灯等管理制度,也不喜欢院方组织的郊游活动,她感到既没有人可以交流谈心,也不能经常请假回家,只能呆在这个“小地方”。渐渐地,她越发感到手脚没有力气,浑身不自在。针对方婆婆的情况,养老院没有提供具体的服务,方婆婆强烈要求回家。 方婆婆儿子发现社区开办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包括家务助理、送餐、家庭病床等,价格也比较便宜,社区里有很多母亲的老朋友还有志愿者服务。方婆婆的儿子为母亲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指出该养老院服务存在哪些局限性。 2.依据机构照顾理论,结合案例中方婆婆的问题和需要,提出改善该养老院服务的建议。 3.结合案例,简要说明居家养老的优势。 第一题【答题要点】 1.养老院是一个高度行政化和标准化的养老机构,在机构的管理过程中以行政为本。因此,养老院的服务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养老院以统一规范为前提,设置定时吃饭和定时熄灯等管理制度,不符合个别老人的需求,违背了社会工作中“以人为本,回应需要”的专业价值观。 (2)该养老院组织部分老年人参加郊游活动,忽视了服务过程中的个别化原则和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3)该养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老年人请假回家、行动外出等自由,忽视了老年人社会参与、就业休闲等层面的需要,形成社会隔离,对老年人的身心伤害极大。 (4)养老院致力于养护工作,忽视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慰藉,导致方婆婆在养老院里找不到人交流谈心。 (5)养老院的统一照顾缺少对个体照顾的敏感性,难以发现方婆婆对院舍不适应的症状,更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 2.老年机构照顾方面的理论主要有“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和延续理论。 (1)“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注重采取措施抵消随着老年人身体功能的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老年人减少选择的活动,把能力和精力重点放在少数能掌控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上尽可能地发挥最佳功能,并辅之以补偿措施。结合方婆婆的需要,具体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养老院应该废除定时制度,减少其对老年人精力的牵扯以及对老年人自由的限制。②应该加强老年人之间、工作者与老年人之问的交流和沟通,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③设置老年人喜欢并乐意投入精力的活动,例如方婆婆喜爱的音乐赏析。 (2)“延续理论”强调老年人在内在品性爱好上的延续和外在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延续,在机构服务与环境能契合老年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延续性需要的情况下,老年人便能对照顾机构的生活有良好的适应。结合方婆婆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养老院应该积极联系家属,增加探亲机会,并给予老年人回家的自曲,保留其对家庭生活的延续感。②多陪老年人收看节目、欣赏音乐、探讨新闻,辅助老年人的外在延续性需要的满足。

社会工作实务(答题模板)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应试准备 (内部资料,仅限培训班内传阅) 说明:由于今年是第一次考试,难以针对性地把握规律,所以只能把可能的几种类型分别列出(但并不全面)。特别提醒的是,大纲上列出的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两种样题类型及其回答思路必须掌握,考前,最好能反复训练,直至熟练运用。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及其作答 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 参阅大纲中的示例。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答题模板: 第一、生理方面的困境,如: 1、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1)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2)帮助其进行医疗康复、进行康复辅导等。 2、疾病伤痛 介入策略:为其提供有关疾病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方面的困境 1、情绪方面。表现:服务对象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落、愧疚等。 介入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或消除情绪压力;(2)行为疗法中的放松练习,以舒缓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紧张。 2、认知方面:服务对象对……的认识存在不当之处,如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婚姻过于苛求、对他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有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等。 介入策略:(1)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服务对象对非理性信念、认知进行检查和辩论。(2)指导服务对象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其他心理方面:如服务对象性格较内向、缺乏自信心、依赖性较强、自卑感较重等。 介入策略:(1)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调适;(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行为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在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如撒谎、说脏话、网瘾等。 介入策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厌恶、漫灌、模仿、代币管制等方法进行行为修正。 第四、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存在与(家人、同学、同伴、老师等)关系比较紧张的困境。 介入策略:(1)帮助其学习人际沟通技巧。(2)鼓励服务对象主动与……进行交流沟通;(3)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果敢训练法协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因环境原因而产生的困境 1、服务对象的……需要(如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健康需要、安全、居住、受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题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案例分析模拟练习(1) 案例: 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个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 (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 小路的义务和责任;(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案例: 李某,男,59岁。在非典时期,他不仅要执行自己居委会书记的工作还需从事就业援助工作。而且还要担当社区的抗击非典工作。由于年纪大,记性差,他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但李某又很想将所有的工作做好,所以目前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思想压力大,担心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主要辅导策略: (1)利用社工专业的接纳、倾听的技巧使李某得到心理放松; (2)鼓励李某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讨论压力来源,并对他所面对的压力进行分类鉴定和解析,使李某对自己的压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3)协助李某正确对待工作问题,对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分析。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工作观。 案例: 钟某,女,某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钟某曾作为非典医学观察者被迫居家两周,期间受到邻居的排斥,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1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练习题(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考试大论坛 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来源:考试大 答: 1、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3、小张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小张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来源:考试大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小张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www.Ehttps://www.360docs.net/doc/7b2349458.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编版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着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

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

2019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 2017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某小区门口早晚出入车辆多,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社区热心人士陈阿 姨出面组织几位居民当志愿者实行交通疏导。但让陈阿姨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开会的场面就非常混乱,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认为志愿执 勤活动应仔细安排,明确分工;有的认为执勤活动需要占用很多时间,而且还要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提出执勤万 一出了事儿怎么办,理应购买保险···在随后的交通疏导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还出现志愿者与居民发生冲突的情况。陈阿 姨为此头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找到了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参与水平的角度,列出本案例中影响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 因素。 2.为推动该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工作者应展开哪些工作? 分析思路:关于第一问 第一步:先确定本题的出题区域,锁定范围为社区社会工作 第二步:脑子里迅速思索在社区社会工作这个章第二节、第三节都学 了什么。 第三步:把自己所学过的内容中和这道题相关联的部分结合起来,作答。经过度析,很显然,第一问问的是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这属于 社区社会工作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内容,(社区社会工作 主要方法每年必考一题),教材中对应的部分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

因素分析,包括参与价值、参与意愿、参与水平。而本题考查的是参与水平,所以答案的范围就锁定在参与水平部分。参与水平主要受到时间和金钱的因素影响;还有就是知识与技巧,还有制度上的因素。所以考生需要罗列出:时间、金钱、知识技巧、制度。这些属于书上的知识点,也是关键词及给分点。 第四步:结合材料中的依据来分析。也就是论点+论据。比如1)时间因素是影响居民参与水平的因素之一,材料中有的人认为执勤占用了很多时间;2)金钱因素,材料中有居民认为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当然,考生如果没有记住书上的这些知识点,也能够通过居民反映的这些问题,归纳出时间、经费、技能、制度等要素,只不过没有书上给的现有的论点更专业。 第二问:根据材料锁定范围,第二问实质上问的是社区社会工作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中的城市社区服务的志愿服务。 书上提到: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展开服务;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展开志愿者培训,提升培训水平;做好志愿者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那么考生需要把这几个论点,结合材料中如何对该社区的居民展开谈一谈。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 社区戒毒人员张某找到社会工作者,要求得到各类困难补助,但社会工作者认为其部分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无法协助办理,张某哦声称要投诉社会工作者,并出言不逊,而社会工作者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双方关系陷入僵局。机构主管对社会工作者实行督导厚,社会工作者互动约张某再次面谈。 社会工作者:“对不起啊,上次我只考虑到政策规定,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