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导语

据CAPIQ 数据显示,2010 年至2019 年10 月,美国AI 企业累计融资773 亿美元,领先中国320 亿美元,占全球总融资额的50.7%。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以来,人工智能投资力度逐步加码。

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申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AI 概念最早始于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31%。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引擎。据埃森哲预测,2035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 万亿美元。

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成型。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提供硬件(芯片和传感器)及软件(算法模型)等基础能力;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其中,技术层能力可以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将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涵盖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18 个领域,其中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战略部署:大国角逐,布局各有侧重

全球范围内,中美“双雄并立”构成人工智能第一梯队,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乘胜追击,构成第二梯队。同时,在顶层设计上,多数国家强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政策、资本、需求三大方面为人工智能落地保驾护。后起之秀的中国,局部领域有所突破。中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发展之路几经沉浮。自2015 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系列扶植政策,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初期我国政策侧重互联网领域,资金投向偏向终端市场。因此,相比美国产业布局,中国技术层(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和应用层走在世界前端,但基础层核心领域(算法和硬件算力)比较薄弱,呈“头重脚轻”的态势。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强调系统、综合布局。

美国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布局慢热而强势。美国政府稍显迟缓,2019 年人工智能国家级战略(《美国人工智能倡议》)才姗姗来迟。但由于美国具有天时(5G 时代)地利(硅谷)人和(人才)的天然优势,其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已处于全方位领先状态。总体来看,美国重点领域布局前沿而全面,尤其是在算法和芯片脑科学等领域布局超前。此外,美国聚焦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和变革,并对数据、网络和系统安全十分重视。

伦理价值观引领,欧洲国家抢占规范制定的制高点。2018 年,欧洲28 个成员国(含英国) 签署了《人工智能合作宣言》,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合力。从国家层面来看,受限于文化和语言差异阻碍大数据集合的形成,欧洲各国在人工智能产业上不具备先发优势,但欧洲国家在全球AI 伦理体系建设和规范的制定上抢占了“先机”。欧盟注重探讨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和标准,在技术监管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日本寻求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问题。日本以人工智能构建“超智能社会”为引领,将2017 年确定为人工智能元年。由于日本的数据、技术和商业需求较为分散,难以系统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因此,日本政府在机器人、医疗健康和自动驾驶三大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重点布局,并着力解决本国在养老、教育和商业领域的国家难题。

基础层面:技术薄弱,芯片之路任重道远

基础层由于创新难度大、技术和资金壁垒高等特点,底层基础技术和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欧美日韩等少数国际巨头垄断。受限于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的不足,国内在基础层领域相对薄弱。具体而言,在AI 芯片领域,国际科技巨头芯片已基本构建产业生态,而中国尚未掌握核心技术,芯片布局难以与巨头抗衡;在云计算领域,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技术(SDN)、开发语音等核心技术被掌握在亚马逊、微软等少数国外科技巨头手中。虽国内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也开始大力投入研发,但核心技术积累尚不足以主导产业链发展;在智能传感器领域,欧洲(BOSCH,ABB)、美国(霍尼韦尔)等国家或地区全面布局传感器多种产品类型,而在中国也涌现了诸如汇顶科技的指纹传感器等产品,但整体产业布局单一,呈现出明显的短板。在数据领域,中国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数据体量优势,海量数据助推算法算力升级和产

业落地,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中国在数据公开力度、国际数据交换、统一标准的数据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芯片不AI”,以AI 芯片为载体的计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我们将对AI 芯片作详细剖析,以期对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层的竞争力更细致、准确的把握。

依据部署位置,AI 芯片可划分为云端(如数据中心等服务器端)和终端(应用场景涵盖手机、汽车、安防摄像头等电子终端产品)芯片;依据承担的功能,AI 芯片可划分为训练和推断芯片。训练端参数的形成涉及到海量数据和大规模计算,对算法、精度、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仅适合在云端部署。目前,GPU(通用型)、FPGA (半定制化)、ASIC(全定制化)成为AI 芯片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不同类型芯片各具优势,在不同领域呈现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态势。我们将从三种技术路线分别剖析中国AI 芯片在全球的竞争力。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的设计和生产均已成熟,占领AI 芯片的主要市场份额。GPU 擅长大规模并行运算,可平行处理海量信息,仍是AI 芯片的首选。据IDC 预测,2019 年GPU 在云端训练市场占比高达75%。在全球范围内,英伟达和AMD 形成双寡头垄断,尤其是英伟达占GPU 市场份额的70%-80%。英伟达在云端训练和云端推理市场推出的GPU Tesla V100 和Tesla T4 产品具有极高性能和强大竞争力,其垄断地位也在不断强化。目前中国尚未“入局”云端训练市场。由于国外GPU 巨头具有丰富的芯片设计经验和技术沉淀,同时又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中国短期内无法撼动GPU 芯片的市场格局。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具有可硬件编程、配置高灵活性和低能耗等优点。FPGA 技术壁垒高,市场呈双寡头垄断:赛灵思(Xilinx)和英特尔(Intel)合计占市场份额近90%,其中赛灵思的市场份额超过50%,始终保持着全球FPGA 霸主地位。国内百度、阿里、京微齐力也在部署FPGA 领域,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差距较大。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是面向特定用户需求设计的定制芯片,可满足多种终端运用。尽管ASIC 需要大量的物理设计、时间、资金及验证,但在量产后,其性能、能耗、成本和可靠性都优于GPU 和FPGA。与GPU 与FPGA 形成确定产品不同,ASIC 仅是一种技术路线或方案,着力解决各应用领域突出问

题及管理需求。目前,ASIC 芯片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且分散。我国的ASIC 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小,部分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在海外,谷歌TPU 是主导者;国内初创芯片企业(如寒武纪、比特大陆和地平线),互联网巨头(如百度、华为和阿里)在细分领域也有所建树。

总体来看,欧美日韩基本垄断中高端云端芯片,国内布局主要集中在终端ASIC 芯片,部分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多以初创企业为主,且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芯片?平台?应用” 的生态,不具备与传统芯片巨头(如英伟达、赛灵思)抗衡的实力;而在GPU 和FPGA 领域,中国尚处于追赶状态,高端芯片依赖海外进口。

技术层面:乘胜追击,国内头部企业各领风骚

技术层是基于基础理论和数据之上,面向细分应用开发的技术。中游技术类企业具有技术生态圈、资金和人才三重壁垒,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相比较绝大多数上

游和下游企业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技术层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较为容易。该层面包括算法理论(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开源框架)和应用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众多国际科技巨头和独角兽均在该层级开展广泛布局。近年来,我国技术层围绕垂直领域重点研发,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技术成熟,国内头部企业脱颖而出,竞争优势明显。但算法理论和开发平台的核心技术仍有所欠缺。

具体来看,在算法理论和开发平台领域,国内尚缺乏经验,发展较为缓慢。机器学习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热点,开源框架成为国际科技巨头和独角兽布局的重点。开源深度学习平台是允许公众使用、复制和修改的源代码,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开源框架包括谷歌的TensorFlow、脸书的Torchnet 和微软的DMTK等,美国仍是该领域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我国基础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百度的PaddlePaddle、腾讯的Angle 等国内企业的算法框架尚无法与国际主流产品竞争。

在应用技术的部分领域,中国实力与欧美比肩。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是三大主要技术方向,也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三大商业化技术领域。受益于互联网产业发达,积累大量用户数据,国内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领先全球。自然语言处理当前市场竞争尚未成型,但国内技术积累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作为落地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计算机视觉应用场景广泛。计算机视觉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眼的识别、跟踪和测量功能。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安防(人脸识别)、医疗(影像诊断)、移动互联网(视频监管)等。计算机视觉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最大的组成部分。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 年,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80 亿元,占国内AI 市场的37%。由于政府市场干预、算法模型成熟度、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视觉技术落地情况产生分化。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输出主要在安防、金融和移动互联网领域。而美国计算机视觉下游主要集中在消费、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领域。

计算机视觉技术竞争格局稳定,国内头部企业脱颖而出。随着终端市场工业检测与测量逐渐趋于饱和,新的应用场景尚在探索,当前全球技术层市场进入平稳的增长期,市场竞争格局逐步稳定,头部企业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在该领域技术积累丰富,技术应用和产品的结合走在国际前列。2018 年,在全球最权威的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中,国内企业和研究院包揽前五名,中国技术世界领先。国内计算机视觉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脱颖而出。据IDC 统计,2017 年,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四家企业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9.4%,其中商汤市场份额20.6%排名第一。

应用层面:群雄逐鹿,格局未定

应用层以底层技术能力为主导,切入不同场景和应用,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受益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广泛地渗透和应用于诸多垂直领域,产品形式也趋向多样化。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安防、金融、教育、医疗、交通、广告营销等。从融合深度上,由于场景复杂度、技术成熟度和数据公开水平的不同,而导致各场景应用成熟度不同。例如,政策导向和海量数据助推下,AI+安防、金融和客服领域有较为深入的应用,医疗和教育领域是产品或服务单点式切入,尚未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由于基础设施复杂和数据获取难度大,AI+制造业处于边缘化。此外,AI+农业国内尚未产生成熟产品。

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广阔,全球市场格局未定。受益于全球开源社区,应用层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目前,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层级。据中国电子

学会统计,2019 年,全球应用层产业规模将达到360.5 亿元,约是技术层的 1.67 倍,基础层的 2.53 倍。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仍处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阶段,落地场景的丰富度、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均有待提高。目前,国际上尚未出现拥有绝对主导权的垄断企业,在很多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中国侧重应用层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潜力大。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商业落地期较早,以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为首的科技巨头注重打造于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细分场景运用的垂直生态,市场整体发展相对成熟;而应用层是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也在国内AI 分布层级占比最大。据艾瑞咨询统计,2019 年,国内77%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得益于广阔市场空间以及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中国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且在产业化应用上已有部分企业居于世界前列。例如,中国AI+安防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分别占据全球智能安防企业的第一名和第四名。

整体来看,国内人工智能完整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从产业生态来看,我国偏重于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终端产品落地应用丰富,技术商业化程度比肩欧美。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层缺乏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底层技术和基础理论方面尚显薄弱。初期国内政策偏重互联网领域,行业发展追求速度,资金投向追捧易于变现的终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为“浮躁”,导致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见效慢的基础层创新被市场忽略。“头重脚轻”的发

展态势导致我国依赖国外开发工具、基础器件等问题,不利于我国人工智能生态的布局和产业的长期发展。短期来看,应用终端领域投资产出明显,但其难以成为引导未来经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发展根源于基础层(算法、芯片等)研究有所突破。

透析人工智能发展潜力

基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将从智能产业基础、学术生态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对中国、美国和欧洲28 国人工智能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相应权重后,利用理想值法(TOPSIS 法)构建了一个代表人工智能发展潜力整体情况的综合指标。

从智能产业基础的角度

产业化程度:增长强劲,产业规模仅次美国

中国人工智能尚在产业化初期,但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产业化程度是判断人工智能发展活力的综合指标,从市场规模角度,据IDC 数据,2019 年,美国、西欧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别是213、71.25 和45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依次为

57%、19%和12%。中国与美国的市场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但近年来国内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9 年增速高达64%,远高于美国(26%)和西欧(41%)。从企业数量角度,据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截至2018 年 6 月,中国(1011 家)和美国(2028 家)人工智能企业数全球遥遥领先,第三位英国(392 家)不及中国企业数的40%。从企业布局角度,据腾讯研究院,中国46%和22%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横向来看,美国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量领先中国,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技术平台领域。而在应用层面(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中美差距略小。展望未来,在政策扶持、资本热捧和数据规模先天优势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发展潜力较大。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概要 人工智能是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从人类建立起需要指导操纵才能运行的计算机,到计算机拥有能够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这一飞跃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尽管现在此刻可能是下一个 AI 冬季(图8)到来之前的「给予承诺又让人失望」的周期,但这些投资和新技术至少会给我们带来有形的机器学习生产力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差不多成为了流行文化甚至是政治话语的前沿。而且我们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使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开始,而是一个拐点。正如我们将在本报告中探讨的那样,那个变化的缘故有显而易见的(更快更强的计算资源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库),也有细致入微(深度学习,专有硬件和开源的崛起)的。 那个 AI 拐点(AI inflection)中更令人兴奋的一个方面是「现实世界」的使用案例比比皆是。尽管深度学习使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比如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 Alexa 和 Google 的图像识不,然而 AI 不仅仅是「科技技术」(tech for tech),也确实是大数据集与足够强大的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正在被慢慢创建,竞争优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医疗保健中,图像识不技术能够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在农业中,农民和种子生产商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在制药业中,深度学习能够用于改善药物的研发。在能源方面,勘探效率正在提高,设备可用性正在不断增强。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开发新的数据集,实现更快的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回报。AI 现在还处于发觉其可被利用场景的早期时期,这些必要的技术会通过基于云的服务实现大众化、平等化,我们相信随之而来的创新浪潮将在每个行业中制造新的赢家和 输家。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资料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最新竟争力 人工智能产业是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智能科技产品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的高科技公司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以下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和美国目前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领导者,仅在2015年,两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AI相关论文接近1万篇,而英国、印度、德国和日本加起来才大约相当于中美的半数。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数据量,拥有巨大应用市场,正在围绕AI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成为企业跨部门业务发展的“颠覆者”,渐趋成熟的AI技术正逐步向“AI+”进行转变。我国将在AI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推动关键场景应用逐步走向成熟。 趋势一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当前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成长,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文件,力争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抢占制高、规避风险。美国、英国等相继出台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等报告,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顶层设计。我国也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6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今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借鉴美国、英国等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预计我国也将发布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文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制定顶层设计。另一方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将有望发布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文件,从技术研发、产业培育等角度做出具体的部署,实施一批大型项目。此外,围绕标准、安全等特定议题,相关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也将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趋势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自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以来,语音和视觉识别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人工智能进入到了第三次高峰期。当前,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加速向产业各个领域渗透,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处在黄金期。根据初步测算,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1680亿元,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98亿元。今年,随着我国软件与互联网技术向各行各业的持续深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增速将超过40%。从细分行业来看,语音服务相关技术和模型将趋于成熟,围绕智能语音的行业应用将不断加速,市场逐渐打开,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图像处理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将随着训练数据的快速累积实现大的突破,而面向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化智能服务则将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有望造就新的行业领军者。 趋势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副本

人工智能研究报告 产生背景 人工智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和研制能进行计算、推理和思维的智能机器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以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形式逻辑问题。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西班牙逻辑学家卢乐提出了制造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通用逻辑机。17世纪,法国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加法器,并得到广泛应用。随后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帕斯卡加法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可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莱布尼茨还提出了“符号语言”和“思维演算”的重要设想,他认为:必须将人的思维代数几何化,即像代数那样按照公式来思考,像几何那样直观的通过图画来思维。这一思想导致了后来的数理逻辑的诞生,成为了现代机器思维设计思想的萌芽。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布尔在《思维法则》一书中,第一次用符号语言描述了思维活动中推理的基本法则,创立了布尔代数。英国数学家和发明家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中分析机的设计思想与现代电子计算机十分相似。虽然巴贝奇的发明在当时没有得到实现和收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他的科学思想为研制“思维机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英国数学家图灵开始了寻求智力机的研究工作。1937年,图灵发表了“理想自动机”的论文,该文给可计算性这一概念下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并论证了任何需要精确的加以确定的计算过程,都能由“图灵机”完成,为人们清晰地描绘出理想自动机的蓝图,同时也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37年,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又收到图灵一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作为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被永远载入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册。这篇论文原本是为了解决一个基础性的数学问题:是否只要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演算,数学函数都能够通过有限次机械步骤求得解答?传统数学家当然只会想到用公式推导证明它是否成立,可是图林独辟蹊径地想出了一台冥冥之中的机器。图林想象的机器说起来很简单:该计算机使用一条无限长度的纸带,纸带被划分成许多方格,有的方格被画上斜线,代表“1”;有的没有画任何线条,代表“0”。该计算机有一个读写头部件,可以从带子上读出信息,也可以往空方格里写下信息。该计算机仅有的功能是:把纸带向右移动一格,然后把“1”变成“0”,或者相反把“0”变成“1”。图林设计的“理想计算机”被后人称为“图林机”,实际上是一种不考虑硬件状态的计算机逻辑结构。图林还提出可以设计出另一种“万能图林机”,用来模拟其它任何一台“图林机”工作,从而首创了通用计算机的原始模型。图林甚至还想到把程序和数据都储存在纸带上,比冯·诺依曼更早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1945年,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型的。1946年,美国数学家、电子计算机先驱莫克利和他的研究生埃克特合作,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为机器智能的研究和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6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6年2月出版

正文目录 1、人工智能是利用人工计算实现人类智能 (4) 1.1、本质: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 (4) 1.2、原理:利用一系列算法驱动电脉冲模拟人脑神经元的运作过程 (5) 2、全球人工智能千亿市场爆发在即,AI+引领未来商业模式新风向 (6) 2.1、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 年代,2006 年起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6) 2.2、发达国家火热布局,2040 年或有可能实现广义人工智能 (7) 2.2.1、欧盟:人脑工程项目(HBP) (8) 2.2.2、美国:大脑研究计划(BRAIN) (8) 2.2.3、日本:大脑研究计划(Brain/MINDS) (9) 2.3、下游应用需求迫切+上游技术基础成型,人工智能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0) 2.3.1、下游应用需求倒逼、上游技术成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 (10) 2.3.2、人工智能逐渐受到机构重视,2020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1) 2.4、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变革,AI+将成为未来普遍的商业模式 (13) 3、人工智能领域风云迭起,科技巨头雄霸天下 (14) 3.1、北美及西欧地区公司数量激增,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是主要玩家 (14) 3.2、感知层技术领域竞争白热化,机器学习等空白蓝海已成大势所趋 (15) 3.3、投资+收购+顶级人才招聘、科技巨头动作频频上演实力争夺 (17) 4、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1、受益四大利好因素,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2、投资机构青睐有加,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 (20) 4.3、感知智能试点阶段,预计我国将在5~10 年内实现感知智能全面普及 (22) 5、行业火爆:企业数量激增发展迅猛,机器人等是典型应用场景 (24) 5.1、巨头基础层切入引发技术革新,创业公司应用层进入带来产业升级 (24) 5.2、机器人、虚拟服务等是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将进入各行各业 (26) 5.3、产业投资偏爱应用类企业,软件服务和机器视觉是热门细分领域 (29) 6、海外人工智能企业一览 (29) 6.1、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领域:IBMWatson (29) 6.2、机器学习领域:Wise.io 实现高效大数据分析 (31) 6.3、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Facebook、Apple、Microsoft (32) 6.4、图像识别领域:Clarifai 超越传统图像识别界限 (35) 6.5、预测分析领域:Google 云计算能力打造顶级预测API (35) 6.6、先发优势、技术实力、下游爆发潜力是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7) 7、我国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38) 7.1、投资逻辑:短期看好应用开发领域,长期技术研究是投资大势 (38) 7.2、主要公司分析 (39) 7.2.1、科大讯飞 (39) 7.2.2、东方网力 (40) 7.2.3、佳都科技 (41) 7.2.4、新松机器人 (42) 图表目录

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及招商重点

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及招商重点 (2018年11月) 人工智能产业是广州市正在着力推进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计划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广州打造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一、发展情况 根据广州市工商局分类统计,广州人工智能实有企业数到2018年上半年(期末数)为3.86万户,同比增长50.57%;其中2018年1-6月新登记人工智能企业0.81万户,同比增长72.6%,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总量的5.53%。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度高,部分领域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典范并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近两年,我市将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战略性主导产业,大力引进枢纽型项目,亚信数据、华为云等行业领先企业先后落户,讯飞启明、云从科技、玖的数码等一批龙头企业正从广州加速崛起,同时拥有广州数控、云从科技等本土知名企业,优秀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显现,产业发展全链条加快构起。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强,产业集聚效应强,部分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如科大讯飞、佳都新太科技、铂亚

公司等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细分领域均具备较强实力;以广汽集团、小马智行、景驰科技、小鹏汽车、东风启辰等龙头企业为带领的智能汽车产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构建完善的智能汽车全线产业链,较大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口,加快产业布局,伴随着创新脚步的加快,广州正在国内外人工智能市场“攻城拔寨”,打造广州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产业配套条件优越。 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尤其大数据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广州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数据资源开放走在国内前列。“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曾取得“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六连冠,目前整体系统利用率达60.7%,是我国利用率最高的超级计算系统之一。同时,广州正酝酿在全国率先将城市的应用市场和数据开放给业界最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通过应用迭代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在教育、医疗、公安、大数据等方面开展应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 《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智能成套装备、机器人、智能模块及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作为重点领域,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紧密结合的示范引领区。《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20条措施,覆盖了支持创新创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一、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申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AI 概念最早始于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31%。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引擎。据埃森哲预测,2035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 万亿美元。 二、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成型。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提供硬件(芯片和传感器)及软件(算法模型)等基础能力;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

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其中,技术层能力可以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将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涵盖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18 个领域,其中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一)战略部署:大国角逐,布局各有侧重 全球范围内,中美“双雄并立”构成人工智能第一梯队,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乘胜追击,构成第二梯队。同时,在顶层设计上,多数国家强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并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政策、资本、需求三大方面为人工智能落地保驾护。后起之秀的中国,局部领域有所突破。中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发展之路几经沉浮。自2015 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系列扶植政策,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初期我国政策侧重互联网领域,资金投向偏向终端市场。因此,相比美国产业布局,中国技术层(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和应用层走在世界前端,但基础层核心领域(算法和硬件算力)比较薄弱,呈“头重脚轻”的态势。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强调系统、综合布局。 1、美国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布局慢热而强势。美国政府稍显迟缓,2019 年人工智能国家级战略(《美国人工智能倡议》)才姗姗来迟。但由于美国具有天时(5G 时代)地利(硅谷)人和(人才)的天然优势,其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已处于全方位领先状态。总体来看,美国重点领域布局前沿而全面,尤其是在算法和芯片脑科学等领域布局超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思考

拓尔思总裁施水才在第七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作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16 2017年10月12日-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CIIS2017第七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广东顺德隆重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为主题,中国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著名学者、顶级专家和业界精英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科技创新与行业变革战略,破解人工智能创业和商业模式的密码。李德毅院士、李伯虎院士、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拓尔思总裁施水才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施总的演讲主题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思考”。 施总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是精彩要点: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邀请我在大会上做分享报告。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思考。 第一点,我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比对非常有意义; 第二点,针对“人工智能+行业”和“行业+人工智能”,谈一下个人理解和认识;

第三点,我认为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仅有计算能力、数据和算法是不够的,需要加入其他重要因素; 第四点,探讨人工智能现在的几个方向中,哪些还有大机会; 最后,讲一讲拓尔思基于NLP平台的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实践。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四大启示 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数据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数据驱动的商业比智能驱动的商业更符合产业本质,大数据产业的落地能力强于人工智能产业,因此观察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人工智能产业很有意义。 目前大数据产业发展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仍然是大数据投资和创业的最好时机,但数据魔咒难破局,数据霸权、数据质量、灰色数据等问题凸显,中国大数据变现之路是垂直行业下的场景服务。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启示:人工智能产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数据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问题也不少;应用场景才是驱动力;垂直行业才是大部分参与者的机会所在。 行业+人工智能是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流 在智能产业发展中,“行业+人工智能”占了90%,而“人工智能+行业”则占10%,可以看出,“行业+人工智能”仍然是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流。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一、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的智能。从学科角度讲,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如何使机器(计算机)具有智能的科学和技术,特别是人类智能如何在计算机上实现或再现的科学和技术,它的研究涉及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认知(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数学以及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016年3月,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Mind 所研发的AlphaGo程序以4∶1击败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少有的里程碑事件;2016年底,新版AlphaGo又化名网络棋手Master对战包括10多位中韩世界冠军在内的棋手,豪取60连胜;2017年初,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系统Libratus打败4名世界顶级德州扑克玩家,这些事件再次引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发展现状 目前,人工智能已形成包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硬件、芯片、传感器等硬件产品,智能客服、商业智能、数据资源、计算平台等软件产品与服务在内的产业链条。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及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占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

的比例超过8成。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领导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同时,数以百计的初创公司也正渗透到这一产业中。 全球人工智能申请专利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我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占比前五位的领域分别为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其中,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的技术成熟度最高,其次是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而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领域技术成熟度最低,还未形成大规模行业应用。同时,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研发的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商业化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涉及安防、交通、医疗、电商、金融、家庭和教育等领域。 人工智能主要应用领域及相关企业 三、产业化瓶颈 现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人才、数据、计算平台和服务模式四方面的制约。首先,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稀缺。通过开放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突围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突围战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突围战略的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应用 (10) 一、人工智能行业图谱 (10) 二、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12) 第二节人工智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一、人工智能价值创造的三个层次 (13) 二、人工智能助力企业业务智能化 (14) 第三节2019-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5) 一、美国规定10项AI监管原则 (16) 二、发展人工智能各国争先 (16) 三、人工智能以人为本 (18) 四、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透视 (18) 五、人工智能将在回归理性中走向新的飞跃 (23) 第四节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展望 (25) 一、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26)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 (26)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 (26)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 (26) (四)从外部形势看 (27) 二、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围绕五大方向持续攻关 (27)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8)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28)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28) (三)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经济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9) 四、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29)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29)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29)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29)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29) 第五节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30) 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旨在继续“全面领先” (30) 二、欧盟:伦理价值观引领,协同合作推进战略 (32) 三、英国: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33) 四、德国:借势工业4.0打造国家品牌 (34) 五、日本:以人工智能构建“超智能社会” (35)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趋势(下)试卷

一、单选题 1.AlphaZero训练()击败日本将棋程序。(3.0分)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我的答案:D ×答错 2.《人工智能:未来决策的机遇与影响》,这是下列哪个国家发布的报告?( 3.0分)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我的答案:D √答对 3.DQN在49种Atari视频/像素游戏中,()达到乃至超过人类职业选手的水平,以智商比喻,远超人类。(3.0分) A.9种 B.19种 C.29种 D.39种 我的答案:C √答对 4.Google Waymo于()10月在美国凤凰城Chandler镇100平方英里范围内,对500辆L4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社会公测,这是Waymo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前奏。(3.0分)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我的答案:D √答对 5.IBM超级电脑程序“深蓝”,于()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3.0分)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6.智能音箱Echo是下列哪家企业推出的产品?(3.0分) A.亚马逊 B.百度 C.阿里巴巴 D.小米 我的答案:A √答对 7.邓志东教授预测,()是无人驾驶汽车元年。(3.0分)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我的答案:B √答对 8.国务院是在哪一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3.0分) A.2015年 B.2016年 C.2017年 D.2018年 我的答案:C √答对 9.在人工智能速记领域,2016年10月17日,()的语音识别系统实现了5.9%的词错率。(3.0分) A.科大讯飞 B.惠普 C.英特尔 D.微软 我的答案:D ×答错 10.IBM的自动问答系统,于()2月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了人类冠军。(3.0分)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我的答案:A √答对 二、多选题 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短板包括()。(4.0分)) A.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B.投资界过于追求短线逐利 C.体制机制障碍 D.缺乏高端基础性研究人才和AI工程开发人才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根据邓志东教授所讲,AlphaGo如何进行学习?(4.0分)) A.深度监督学习 B.深度强化学习 C.大数据 D.TPU 我的答案:AB ×答错 3.下列哪些行业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 4.0分)) A.传统制造业 B.长途运输 C./物流运输行业 D.翻译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智能音箱Echo基于语音助手Alexa可以实现()、外卖预定等服务。(4.0分)) A.音乐播放 B.新闻搜索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4)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 4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6)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市场将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 (7)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9)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9)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10)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3)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13)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13)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14)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14)

【内容提要】 2019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在产业链建设、政策推动、投融资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但也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落地前景好的底层技术公司,但产业整体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需关注的问题有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基础相对薄弱,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潜在负面影响等。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提出,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措施建议。 2019年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智能芯片、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细分产业,以及医疗健康、金融、供应链、交通、制造、家居、轨道交通等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但同时产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美国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压制可能从上游元器件转向下游行业应用。

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0年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且多元化,在金融、安防、教育、医疗、零售、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相对广泛的应用。 5大维度、20个三级指标,全面剖析中国36个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我国各级政府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来实现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和促创新的目的。 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建设领域之一,能够实现人类智慧与机器的结合。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融合,可以实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产业链各环节着手,洞察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梳理,将产业链划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等;技术层则由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构成;在应用层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且多元化,在金融、安防、教育、医疗、零售、机器人等领域都有相对广泛的应用。

以36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为对象,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筛选出36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参与人工智能发展指数研究,并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评价体系。五类一级指标分别为城市发展环境、资金支持力度、研发能力、基础支持情况和发展成效,从5个角度全面、综合分析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总指数从城市发展环境、资金支持力度、研发能力、基础支持情况和发展成效角度出发,考察各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2019-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 导语 据CAPIQ 数据显示,2010 年至2019 年10 月,美国AI 企业累计融资773 亿美元,领先中国320 亿美元,占全球总融资额的50.7%。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以来,人工智能投资力度逐步加码。 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申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AI 概念最早始于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CAGR达31%。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为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将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从衣食住行到医疗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引擎。据埃森哲预测,2035 年,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经济总增加值提升7.1 万亿美元。

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系统正逐步成型。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提供硬件(芯片和传感器)及软件(算法模型)等基础能力;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将基础能力转化成人工智能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算法研发。其中,技术层能力可以广泛应用到多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将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涵盖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18 个领域,其中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报告摘要 1.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跃人工智能企业达5386家,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加拿大、印度位列全球前 五。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在北上广和江浙地区,美国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在加州、纽约等地。 2.全球AI领域独角兽企业有41家,其中中国17家,美国18家,日本3家,印度、德国和以色列各1家。 3.2018年Q2以来全球AI领域投资热度逐渐下降。2019Q1全球融资规模126亿美元,环比下降7.3%, 同比 持平;融资笔数达310笔,环比回升29.7%,同比下降44.1%。其中,中国AI领域融资金额30亿美元,同比下降55.8%,在全球融资总额中占比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 4.统计近10年AI领域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在论文发表总量上中国位列第一,其中高被引论文数量不及美 国,位列第二。 5.国内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在AI学术研究上位于前列。 6.谷歌和微软是全球范围内在AI顶级会议上发文最多的企业。

目录

?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跃人工智能企业注达5386家。 ?AI企业数量TOP5国家:美国(2169家)、中国大陆(1189家)、英国(404家)、加拿大(303家)和印度(169家)。

?AI企业数量Top5城市:北京(468)、旧金山(328)、伦敦(290)、上海(233)、纽约(207)。?AI企业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国4个,美国10个,加拿大3个,英国、印度和以色列各1个。 ?中国AI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和江浙地区,美国AI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州、纽约州和马瑟诸塞州。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工智能的概念始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并在2016年随着AlphaGo 人机围棋大战引发的强烈关注而再次称为热词。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是指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技术应用系统,具备快速处理和自主知识管理能力,能够通过“试验—验证—学习”实现决策的迭代和优化。[1]77其价值始终体现在代替或者辅助人类完成任务,从而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专有型向通用型人工智能转变的发展阶段,应用模式也由执行式服务向交互式服务转变。在一些数据可得性高的行业,例如安防、医疗、教育和商业服务等领域,人工智能已率先爆发出大量场景应用,用以解决行业痛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浪潮。进入到21世纪的两个十年,在大规模GPU服务器并行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和类脑芯片等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相继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2]关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状态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分析,本文则侧重于讨论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方向。 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文献看,国内学者主要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特定领域应用和技术伦理问题(哲学角度)两方面。吴永和等依据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尝试从应用形态和技术架构两方面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3]梁志勇等则聚焦新闻生产领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给新闻行业的内容生产、议题设置和运作方式带来革命性影响。[4]相对而言,人工智能与工程技术融合的研究更为广泛。李漫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故障检测方法,进而实现农用发动机不解体且能快速诊断的效果。[5]秦爱梅等基于人工智能视觉算法,调制出一套具有较高识别效率和精度的特定场景识别系统。[6]尽管如此,蔡自兴仍认为国内存在以哲学研究替代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倾向。[7]23孙振杰提出,人类亟需深思围绕人工智能意识与情感的发展将引发“五化”的问题,即人造物的退化、进化、蜕化、异化和黑化。[8]余乃忠则揭示出人工智能类本质的实现与新时代人类的类本质间的矛盾,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是信息时代的尖端技术。从人类建立起需要指导操纵才能运行的运算机,到运算机拥有能够自己去学习的能力,这一飞跃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庞大的阻碍。尽管现在此刻可能是下一个AI 冬季(图8)到来之前的「给予承诺又让人败兴」的周期,但这些投资和新技术至少会给我们带来有形的机器学习生产力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差不多成为了流行文化甚至是政治话语的前沿。而且我们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使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开始,而是一个拐点。正如我们将在本报告中探讨的那样,那个变化的缘故有显而易见的(更快更强的运算资源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库),也有细致入微(深度学习,专有硬件和开源的崛起)的。 那个AI 拐点(AI inflection)中更令人兴奋的一个方面是「现实世界」的使用案例比比皆是。尽管深度学习使运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比如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Alexa 和Google 的图像识别,然而AI 不仅仅是「科技技术」(tech for tech),也确实是大数据集与足够强大的技术相结合的情形下,价值正在被慢慢创建,竞争优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例如,在医疗保健中,图像识别技术能够提高癌症诊断的准确性。在农业中,农民和种子生产商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在制药业中,深度学习能够用于改善药物的研发。在能源方面,勘探效率正在提高,设备可用性正在不断增强。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开创新的数据集,实现更快的分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回报。AI 现在还处于发觉其可被利用场景的早期时期,这些必要的技术会通过基于

2019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9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9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目录 前 言 . ......................................................................... .............................................................................. .........2 一、 1、 2、 3、 4、 5、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到来:情境驱动时 代 (4) 人工智能发展历 史 . ......................................................................... ....................................4 人工智能市场预 测 . ......................................................................... ....................................9 数据视角下当前AI 的技术布 局 . ......................................................................... ........ 11 AI 解决的痛点与存在的不 足 ........................................................................... ............ 14 AI 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 ........................................................................... .. (16) 二、无数据不 AI ........................................................................... .......................................................... 17 1、 2、数据与AI 的关 系 ........................................................................... .................................. 17 新的商业竞争范 式 . ......................................................................... (19)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集高智能与高技术创新于一体的高技术 产业越来越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产业,而增加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 关键即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更高的智能性。文章针对我国人工智能产 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引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高技术产业 集知识和技术于一体,成为人工智能的变革焦点,更成为各国经济的发展重点, 也成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从1995年到现在,我国先后出台大量与高技术 产业相关的政策,旨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与支撑。随着我国对高 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逐年增长,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 很大提升,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主营业务收入呈逐年增长的 趋势,人工智能在高技术产业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但是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与发 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应继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智能性,推 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1.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技术创新方面,核心关键技术存在短板,产业基础仍然薄弱。我国虽然在人工智 能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行优势,但在基础理论、核心关键 技术积累薄弱,核心算法、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的掌握与国外差距较大,缺乏重大 原创科技成果,导致产业核心关键领域可能受制于人,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存在远期发展风险。生态构建方面,产业生态建设协同不够,低端发展苗头初显。我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有生态构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或行业组织,企业间交流合作和资源对接力度不足,互联互通等技术标准缺乏,大量企业特别 是中小微企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密切互动、共赢共生的协同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应用型成果的重复化、碎片化问题严重。实践应用方面,成果应用模式路径不明,创新成果落地缓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刚刚起步,技术产品创新快于应用 创新,创新成果的应用路径和商业模式不清晰,企业用户认识和应用能力偏弱。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少,能够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欠缺,案例库、标准库、数 据库欠缺,企业应用人工智能还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发展环境方面,政策法规探索刚刚起步,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我国尚未在人工智能法治保障、信 息安全以及伦理道德研究、风险审查机制等保障人工智能产业长期发展的政策法规、安全规范和伦理道德框架方面开展工作。环境营造推进慢,将影响人工智能 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阶段的 现实原因。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都处于发展初期,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法规政策规范研究制定、实践应用推进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对此类问题,挑战中也蕴藏着率先发展的机遇。二是自身发展存在的客观不足。全社会对人工 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认识尚待提高,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尚未确定,会影响到 发展进程和水平。对此类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确定重点、聚焦发展、创新 推进。 2.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