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中药论文)

药食两用(中药论文)
药食两用(中药论文)

药食两用

2012431056 徐亮

民以食为天,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进食食物,既然要吃,那不如吃得健康一点,吃的有益一点。中药中就有很多食物就可以药食两用。药食两用食物即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当做药材治病的食物。如橘子、甘草、杏仁、饴糖、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药食两用的中药大约有84种,这84种中药,即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在这就举一个例子作为我对于药食两用的理解。

枸杞子是一种补虚药,它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作为药物时,常常用于煎服,6-12g。亦可熬膏、浸酒或入丸散。作为一种食材,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一般只要有泡茶的,都能看见他的茶杯中有红色颗粒,那便是枸杞子。很多美味的药膳中也包含枸杞,红枣枸杞煲乌鸡,淮山枸杞子排骨汤。这些大多都具有补精益气的功效。像枸杞这样的药材可谓是药食两用药的代表之一。得到枸杞子的途径十分方便,一般超市里都会有售卖。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药食两用药,就像甘草这种,想要得到它不是很容易的。所以真正的做到了药食两用就应该是像枸杞子这样的。

84种药食两用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像枸杞子那样得到普及,有些是因为得到途径的缘故导致很难发挥药食两用的目的。但是像杏仁,橘皮这种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在我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药食两用药的药物不够熟悉所致,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甚至可以在相应的产品写上它的功效让人们更了解药食两用药。

前一段时间很红的指尖上的中国,描绘了中国各地各式各样的美食,可见中国人民对于美食的创新有着深厚的基础。因此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现今已有的食谱上。我们应该创造出一些新鲜的食谱,创新出新的美味,让药食两用药更加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就拿枸杞子而言,枸杞子一般不会与其他食物有所反应,一般不与狗肉,牛肉同吃。枸杞子补精益气,个人认为可以与大多数滋补食物通用,在做一种食物

的同时,加点枸杞子作为点缀。让食物看起来更美观,又增加了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虽然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构想,真正能不能运用还是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毕竟食物是吃下去的,不能好心创新了一种新美食,却起到了反作用。

合理利用药食两用药,配合中医的药膳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一波药膳保健养生的浪潮。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 一、淮山 1、功效: (1)健脾益胃、助消化: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滋肾益精:强健机体,滋肾益精。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延年益寿: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6)抗肝昏迷: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2、食用价值: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3、食用方法: (一)山药红枣粥: (1)材料:山药60g,切成颗粒,大枣30g,粳米适量 (2)加水煮成稀粥。用糖调味服食。 (3)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营血虚亏 (二)淮山煲鸡脚 (1)材料:鲜淮山约250克,鸡脚8只,排骨100克,姜2片,盐、水适量。(2)做法:1、鲜淮山去皮,切块。2、.将鸡脚及排骨,放入滚水内飞水,放清水中大火煲10分钟,然后改用火煲1个半小时,将鲜淮山放入,再煲30分钟(以鲜淮山绵软为度),然后用盐调味即可。 (3)功效:这汤能强健筋骨,补益脚力。 (三)洋参淮山乌鸡汤 (1)原料:西洋参15克,淮山30克,红枣20克,乌鸡250克,生姜三片。(2)做法: 1.将西洋参洗净切薄片,淮山、红枣洗净。 2.乌鸡洗净,斩件,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捞起,备用。 3.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 4.先用武火煮沸,继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3)功效:多适于肿瘤病人体质差或放、化疗后正气亏虚者。如外感未清或湿热明显者慎用。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84种,这84种中药,即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广藿香。 在卫生部2010年3月15日发布的2010年第三批新资源食品目录中,明确提出允许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 公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批准DHA 藻油、棉籽低聚糖、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白子菜、御米油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允许玫瑰花、凉粉草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允许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 去年5月11日,卫生部举行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王老吉”中含有不在卫生部允许范围的中药材,外界直指其配方中的夏枯草、鸡蛋花等。王老吉凉茶遭遇“添加门”。而此次卫生部批准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等作为凉茶饮料原材料,意味着国内的凉茶生产企业可以合法地使用以上原料。 新年寄语: 在接下来的2011年里,我们责任在心,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药食同源名单大全及功效

近日,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征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1987年版的《食品卫生法(试行)》规定了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的除外。原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试行)》制定出台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按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名称修改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起草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名单显示,此前,共有86种药品被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此次新增加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等。其中,《原卫生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此次也被列为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列入2002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二者被药店认定为不同产品后,此次也被新增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 注:排序按照植物、动物;再按笔划 序号物质名称植物名/动物名 1 丁香丁香 2 八角茴香八角茴香 3 刀豆刀豆 4 小茴香茴香 5 小蓟刺儿菜 6 山药薯蓣 7 山楂山里红山楂 8 马齿苋马齿苋 9 乌梅梅 10 木瓜贴梗海棠 11 火麻仁大麻 12 代代花代代花 13 玉竹玉竹

14 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15 白芷白芷杭白芷 16 白果银杏 17 白扁豆扁豆 18 白扁豆花扁豆 19 龙眼肉(桂圆)龙眼 20 决明子决明小决明 21 百合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22 肉豆蔻肉豆蔻 23 肉桂肉桂 24 余甘子余甘子 25 佛手佛手 26 杏仁(苦、甜)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 27 沙棘沙棘 28 芡实芡 29 花椒青椒花椒 30 赤小豆赤小豆赤豆 31 麦芽大麦 32 昆布海带昆布 33 枣(大枣、黑枣)枣 34 罗汉果罗汉果 35 郁李仁欧李郁李长柄扁桃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84种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84种,这84种中药,即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 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応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 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 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 (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 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 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 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 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 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 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 薤白、覆盆子、广藿香。

2008中国医药企业100强排名 序号企业名称利润总额(千元) 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812538 2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1238571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31377 4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11511 5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38740 6哈药集团有限公司727719 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716518 8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00869 9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605542 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589700 11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16070 12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21742 13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49121 14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44422 15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39566 16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334178 17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296585 18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82260 19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75639

2016版药食同源大全及其功效

1 丁香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功能: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主治: 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2八角茴香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 3 刀豆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 4 小茴香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5 小蓟刺儿菜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6、山药薯蓣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7 山楂山里红 8 马齿苋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9 乌梅梅 10 木瓜贴梗海棠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 11 火麻仁大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12 代代花代代花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止呕。治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13 玉竹玉竹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 14 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15 白芷白芷杭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16 白果银杏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2、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17 白扁豆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18 白扁豆花扁豆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19 龙眼肉(桂圆)龙眼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20 决明子决明子小决明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21 百合卷丹百合细叶百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 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药食两用品种

第一批名录: 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榧子、淡豆鼓、黑芝麻、黑胡椒、蜂蜜、莴苣、薏苡仁、枸杞子、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白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香橼、火麻仁、桔红、茯苓、香薷、红花、紫苏。 第二批名录: 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 第三批名录: 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鱼腥草。 (以上共77种) 第四批名录(作为普通食品管制的食品新资源名录): 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梁花粉、魔芋、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蚕蛹。 国家新公布的药食两用品种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蒲公英、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鱼腥草、大茴、刀豆、生姜、干姜、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木瓜、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甜杏仁、苦杏仁、昆布、桃仁、莲子、桑葚、榧子、淡豆豉、黑芝麻、蜂蜜莴苣、薏苡仁、枸杞、乌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枝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草决明、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白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火麻仁、橘红、茯苓、香薷、红花、紫苏、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张刚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1.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2~5克。 【用药忌宜】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效应用】1.散寒、暖肝、温肾、止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肾虚腰痛。2.理气开胃: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用量用法】5克。 3.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症。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10~15克。 4.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症。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3~8克。 5.小蓟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凉血、祛瘀、止血。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7.5~15克(鲜者50~100克);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6.山药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 1.益气养肺:脾胃虚弱症,肺虚症. 2.补脾肺肾:消渴症(,肾阴虚症。 【用量用法】15克。 【用药忌宜】本品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忌用。 7.山楂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1.消食化积:食滞不化,脘腹胀痛或泄泻 .2.活血散瘀:產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偏坠疼痛。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 【用药忌宜】脾胃虚弱者慎服,山楂与莱菔子均有较好的消食化积之功,所不同的是,山楂长于消肉积,消积力较好,且长于活血化瘀,莱菔子长于治积滞腹胀痛较重者,攻积力强而兼降气消痰. 8.马齿苋

药食同源目录大全2020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过安全评估和广泛的公众咨询,九种物质,将对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 根据各地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国家卫生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研究并论证将上述物质纳入食品药品目录管理的可行性。自古以来就有“医学与食物同源”的理论(又称“医学与食物同源”),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品又是药物,食品和药品也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唐代《黄帝内经》一书曾写道:“快餐是食物,病人的饮食是药”,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用大毒药治疗疾病,从十种中去除六种;用常规毒药治疗疾病,在十种中去除七种;用小毒药治疗疾病,在十种中消除八种;用非毒药治疗疾病”。有毒的药物,十分之九消除了。您可以吃水果和蔬菜,并对其进行营养。“也就是说,饮食疗法可以消除疾病。 在此之前,原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药品和食品的同源性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以及禁止使用的禁忌食品作出了具体规定。保健食品。三种物品名单如下: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

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2012年公示的86种)2014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2018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卫健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坷子、赤芍、远志、麦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缨子、青皮、

中药及食物的合用

中药与食物的合用 一、药食同源 二、食物性味的特点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一、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使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功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均衡和生理性能产生有益或不利的影响,从量变到质变,这类影响作用就变得十分明显。 药食同源品种: 1.免疫调节:枸杞、茯苓、大枣、阿胶、桑椹、银耳 2.促进消化功能:山楂、麦芽、鸡内金、山药、莱菔子、扁豆、 陈皮、茯苓、大枣、佛手 3.改善记忆功能:茯苓、黄精 4.促进生长发育功能:山楂、鸡内金 5.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枸杞、砂仁、肉桂、丁香 6.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沙棘籽油、枸杞、黄精 7.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银耳、枸杞、香菇 8.通便功能:火麻仁、决明子、莱菔子、百合、玉竹、芦荟、橘

皮、山楂、郁李仁、桑椹 9.辅助降血脂功能:山楂、芦荟、决明子、荷叶、沙棘油 10.辅助降血糖功能:葛根、黄精、乌梅、决明子、山药、甘草、 苦瓜、桑叶、百合 11.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党参、茯苓、神曲 12.改善睡眠功能:酸枣仁、莲子心、桑椹、枸杞子、茯苓 13.减肥功能:荷叶、茯苓、决明子、山楂、香橼、菊花、海藻、 莱菔子、乌龙茶 14.改善营养性贫血:阿胶、茯苓、桑椹、大枣、龙眼肉、陈皮、 枸杞 15.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山楂、桑椹、麦芽、葛根、 黄精、大蒜、枸杞、茯苓、栀子、鱼腥草、陈皮 16.促进泌乳功能:龙眼肉、大枣 1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茯苓、山楂、薏苡仁、陈皮、 干姜、葛根、蒲公英、甘草、枸杞 18.促进排铅功能:海带、茶叶、猕猴桃 19.清咽润喉功能:菊花、桑叶、胖大海、薄荷、桔梗、金银花、 乌梅、蒲公英、橘红、罗汉果、甘草 20.辅助降血压功能:决明子、海带、茶叶、山楂、槐花、菊花 21.增强骨密度功能:面粉、小麦芽胚、豆类、虾、螃蟹、贝类、 海藻、牛肉、鸡肉、肝脏 22.抗氧化功能:茶多酚、番茄红素、桃仁

药食两用中药[优质文档]

药食两用中药[优质文档]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ズ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用量用法 2,5g. 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

辛、甘,溫。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 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 10~15g 4.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 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可伍温中散寒药。 3,8g 用量用法 5.小蓟 功效 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 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性味归经

卫计委最新公布了101种药食同源名单

卫计委最新公布了101种药食同源名单 据卫计委网站,近日,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征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1987年版的《食品卫生法(试行)》规定了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的除外。原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试行)》制定出台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 按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名称修改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起草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名单显示,此前,共有86种药品被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此次新增加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等。其中,《原卫生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

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此次也被列为药食同源食品。金银花列入2002年原卫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二者被药店认定为不同产品后,此次也被新增入药食同源食品目录 序号物质名称植物名/动物名 1丁香丁香 2八角茴香八角茴香 3刀豆刀豆 4小茴香茴香 5小蓟刺儿菜

6山药薯蓣 7山楂山里红 8马齿苋马齿苋9乌梅梅 10木瓜贴梗海棠11火麻仁大麻12代代花代代花

13玉竹玉竹 14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15白芷白芷杭白芷 16白果银杏 17白扁豆扁豆 18白扁豆花扁豆 19龙眼肉(桂圆)龙眼

20决明子决明子小决明 21百合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22肉豆蔻肉豆蔻 23肉桂肉桂 24余甘子余甘子 25佛手佛手 26杏仁(苦、甜)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27沙棘沙棘

毒性中药、101药食两用等知识.doc

28种毒性中药、42种保护药材、101种药食两用品种、17家中药材市场、64种趁鲜加工、药典特殊检验品种、配伍禁忌等 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速记歌诀及注解 披金戴银一天仙, 半升半降黄白钱。 川南狼,闹粉娘, 遂草炒豆熬酥糖。 注: 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 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 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川南狼⑥,闹粉娘⑦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4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 一级(4种):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级(17种):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三级(21种):川(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草)、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 一级和二级速记歌诀及注解 一马牧草射蟾涂, 二黄双蛤穿厚杜。 三蛇狂饮人熊血, 虎豹羚羊梅花鹿。 一马①牧草射蟾②涂 ①马:马鹿茸。 ②草射蟾:甘草、麝香、蟾酥。

药食两用食物名单,功效和用法

药食两用食物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玉竹、甘草、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拔、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梗、益智果、荷叶、莱菔子、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脂麻、胡椒、槐米、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卫法监发[2002]51号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1.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 2~5克。 【用药忌宜】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效应用】1.散寒、暖肝、温肾、止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肾虚腰痛。2.理气开胃: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用量用法】5克。 3.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 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症。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 10~15克。 4.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症。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 3~8克。 5.小蓟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凉血、祛瘀、止血。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7.5~15克(鲜者50~100克);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6.山药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 1.益气养肺:脾胃虚弱症,肺虚症. 2.补脾肺肾:消渴症(,肾阴虚症。 【用量用法】15克。 【用药忌宜】本品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忌用。 7.山楂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1.消食化积:食滞不化,脘腹胀痛或泄泻 .2.活血散瘀:產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偏坠疼痛。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

药食同源名单(卫生部)

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 卫生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7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艹下加需)、桃仁、桑叶、桑(木右加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艹下加服)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113(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

卫生部最新版药食同源目录表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

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药食同源物品表(即食又药中药目录)

药食同源物品表(即食又药中药目录) 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 卫生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艹下加需)、桃仁、桑叶、桑(木右加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艹下加服)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

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

药食两用中药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ズ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使用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和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2~5g. 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 辛、甘,溫。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 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10~15g 4.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和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 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3~8g 5.小蓟 功效 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 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性味归经 甘,凉。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无毒。"

药食两用(中药论文)

药食两用 2012431056 徐亮 民以食为天,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进食食物,既然要吃,那不如吃得健康一点,吃的有益一点。中药中就有很多食物就可以药食两用。药食两用食物即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当做药材治病的食物。如橘子、甘草、杏仁、饴糖、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药食两用的中药大约有84种,这84种中药,即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在这就举一个例子作为我对于药食两用的理解。 枸杞子是一种补虚药,它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作为药物时,常常用于煎服,6-12g。亦可熬膏、浸酒或入丸散。作为一种食材,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一般只要有泡茶的,都能看见他的茶杯中有红色颗粒,那便是枸杞子。很多美味的药膳中也包含枸杞,红枣枸杞煲乌鸡,淮山枸杞子排骨汤。这些大多都具有补精益气的功效。像枸杞这样的药材可谓是药食两用药的代表之一。得到枸杞子的途径十分方便,一般超市里都会有售卖。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药食两用药,就像甘草这种,想要得到它不是很容易的。所以真正的做到了药食两用就应该是像枸杞子这样的。 84种药食两用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像枸杞子那样得到普及,有些是因为得到途径的缘故导致很难发挥药食两用的目的。但是像杏仁,橘皮这种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在我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药食两用药的药物不够熟悉所致,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甚至可以在相应的产品写上它的功效让人们更了解药食两用药。 前一段时间很红的指尖上的中国,描绘了中国各地各式各样的美食,可见中国人民对于美食的创新有着深厚的基础。因此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现今已有的食谱上。我们应该创造出一些新鲜的食谱,创新出新的美味,让药食两用药更加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就拿枸杞子而言,枸杞子一般不会与其他食物有所反应,一般不与狗肉,牛肉同吃。枸杞子补精益气,个人认为可以与大多数滋补食物通用,在做一种食物

药食两用中药的

实用标准文案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ズ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2~5g. 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

性味归经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辛、甘,溫。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效 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10~15g 4.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3~8g 5.小蓟 功效 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名单-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名单—药食两用中药材 目录 1丁香 (3) 2八角茴香 (3) 3刀豆 (3) 4小茴香 (3) 5小蓟 (4) 6山药 (4) 7山楂 (4) 8马齿苋 (5) 9乌梢蛇 (5) 10乌梅 (5) 11木瓜 (6) 12火麻仁 (6) 13代代花 (6) 14玉竹 (7) 15甘草 (7) 16白芷 (7) 17白果 (7) 18白扁豆 (8) 19龙眼肉(桂圆) (8) 20决明子 (8) 21百合 (9) 22肉豆蔻 (9) 23肉桂 (9) 25余甘子 (9) 26佛手 (10) 27杏仁(甜、苦)(苦杏仁) (10) 28沙棘 (11) 29牡蛎 (11) 30芡实 (12) 31花椒 (12) 32赤小豆 (13) 33阿胶 (14) 34鸡内金 (14) 35麦芽 (14) 36昆布 (14) 37枣(大枣、、酸枣、黑枣)(大枣) (15) 38罗汉果 (15) 39郁李仁 (15) 40金银花 (16) 41青果 (16) 42鱼腥草 (17)

44枳椇子 (17) 45枸杞子 (17) 46栀子 (17) 47砂仁 (18) 48胖大海 (18) 49茯苓 (18) 50香橼 (18) 51香薷([xiāngrú]) (19) 52桃仁 (19) 53桑叶 (20) 54桑椹 (20) 55桔梗[jiégěng] (20) 56益智仁 (20) 57荷叶 (21) 58莱菔子 (21) 59莲子 (21) 60高良姜 (21) 61淡竹叶 (21) 62淡豆豉 (22) 63菊花 (22) 64菊苣 (22) 65黄芥子(芥子) (22) 66黄精 (22) 67紫苏 (23) 67.1紫苏子 (24) 67.2紫苏叶 (24) 67.3紫苏梗 (24) 68葛根 (24) 69黑芝麻 (24) 70黑胡椒 (25) 71槐米 (25) 72槐花 (25) 73蒲公英 (25) 74蜂蜜 (26) 75榧子[fěizǐ] (26) 76酸枣仁 (26) 77鲜白茅根 (26) 78鲜芦根 (27) 79蝮蛇 (27) 80陈皮 (27) 81橘红 (28) 82薄荷 (28) 83薏苡仁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