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摘要:遗传算法(GA)是解决旅行商问题(TSPs)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的遗传算法(CGA)对大规模旅行商问题的求解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聚类的改进的遗传算法,以寻找TSPs的最佳结果。它的主要过程是聚类、组内演进和组间连接操作。聚类包括两种方法来将大规模TSP划分为若干子问题,一种方法是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另一种是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每个子问题对应于一个组。然后我们使用GA找出每个子问题的最短路径长度。最后,我们设计一个有效的连接方法将所有这些组合成为一个,以得到问题的结果。我们尝试在基准实例上运行一组实验,用来测试基于k-means 聚类(KGA)和基于AP聚类(APGA)遗传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了它们有效性和高效的性能。将结果与其他聚类遗传算法进行比较,表明KGA和APGA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规模旅行商问题;遗传算法;聚类;k-means聚类;AP聚类

一、引言

旅行商问题(TSP )是在所有城市搜索最短哈密尔顿路线的问题。TSP 是众所周知的NP-hard 问题。它有许多现实世界的应用[1,2],如规划调度、物流配送、计算机网络和VLSI 路由。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不同类型的TSP [3-6]。

TSP 问题可以用如下方式描述:有N 座城市,给出城市之间的距离矩阵为

()

d ij N N

D ?=。TSP 问题的要求是从所有路径中找到最短路径。如果()i π被定义

为在步骤 ( 1,,)i i N = 中访问的城市,则路线可以被看作城市从1到N 的循环排列。路线的表达式如下:

1

()(1)()(1)1

minimize N i i N i f d d πππππ-+==

+∑ (1) 如果对于1i j N ≤≤、,距离满足d d

ij

ji = ,则这种情况是对称TSP 。

TSP 可以模型化为加权图。每个顶点代表一个城市,每个边缘连接两个城市。 边的权重表示两个相连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现在一个TSP 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哈密尔顿回路,最优的TSP 路径是最短的哈密顿回路。

用于求解TSP 的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精确的算法确保最终解决方案是最优的。分支切割算法是这一类中的典型示例[7,8]。这些算法的关键问题是它们相当复杂,并且在计算机性能方面非常苛刻[9]。自引入模拟退火[10]和禁忌搜索[11]以来,启发式算法有可能突破局限,从而找到路径的局部最优解。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提出了大量的自然启发或群体智能方法,例如蚁群算法[12,13],粒子群算法[14]和遗传算法[15,16]来解决TSP 问题 。

遗传算法(GA )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演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解决大规模搜索问题(例如TSP 问题)的有效方法,GA 的目的是通过几个遗传操作,如选择、交叉和突变获得大规模搜索问题的近似解。与其他精确搜索算法相比,其优点主要是通过使用群体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一个个体来实现搜索[5]。除了上述内容之外,GA 通过适应度函数的数值来评估个体的质量,减少当使用启发式算法时被浸入在局部最优解中的风险。

虽然GA 是解决TSPs 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旅行城市的数量增长,经典遗传算法效果较差。为了使TSP 问题变得更容易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TSP ,

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分别称为KGA 和APGA 。首先,KGA 和APGA 使用聚类方法将大规模TSP 划分为若干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对应于一个组。在KGA 和APGA 中分别采用k-means 和AP 聚类方法。然后,我们使用GA 找到每个聚类的最短哈密顿回路。所有这些集群可以并行处理。最后,我们设计有效的连接方法将这几个组合并为一个整体,以实现缩短整个路线的目的。

本文的其余内容以此方式描述:第二节提出了两种聚类方法,包括k-means 和近邻传播(AP )。第三节描述了基于k-means 聚类(KGA )的遗传算法和基于AP 聚类(APGA )的遗传算法。然后在第四部分,提供实验和比较结果。最后,我们在第五节结束本文。

二、聚类方法 A 、K-means 聚类

K-means 是一种普遍的无监督智能算法,由于其简单性[17],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数据挖掘。这个想法是将一组样本分成几个组(簇),其中每个对象具有类似于另一个对象的特征。我们选择群集内最远的距离并标记它。

该算法需要随机地产生对聚类(1,,)C i K i = 的K 个初始中心点的选择。我们

称之为中心。首先,计算从每个对象到其他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所有对象划分为距离最小的组。其次,根据上一步,重新计算每个集群中心。我们重复这两个步骤,直到中心不再改变,以实现收敛稳定。我们使用Euclidean 距离来计算顶点和集群之间的距离。聚类的目的是优化以下函数:

2

1

1,minimize ||||i

K

N

j i i j j G

f x C ==∈=-∑

∑(2) 其中K 是聚类的数量,N 是顶点(或城市)的数量,j x 是顶点j 的坐标,C i

是聚类i 的坐标,i G 是属于聚类i 的顶点组。

该算法可以通过在空间中移动聚类中心来获得最短的平方距离。聚类的新中心根据分配给它的所有顶点不断更新。计算聚类中心的公式如下:

1,1||i N

i j j j G i C x G =∈=∑(3)

其中||i G 是包含在簇中的顶点的数量。 算法1给出了K-means 聚类算法的伪代码。

算法1:K-Means 的伪代码

B 、AP 聚类

基于相似性度量的聚类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工程系统和科学数据分析中。聚类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将数据分成几个部分,并找到一组中心,以使数据点及其最接近的中心具有最小的平方误差和。我们从所有实际存在数据点中选择中心,并将它们命名为“样本”。K-Means 聚类方法最初使用一组随机选择的样本,然后迭代地优化那些样本,目的是降低平方误差的和。K-Means 聚类方法最初很容易选择样本,所以它总是需要用不同的初始化来优化许多次,并努力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它仅在组的数量较少并且至少一个随机初始解接近优秀解的情况下表现很好。

近邻传播(AP )与K-Means 聚类非常不同[18],它不需要在运行算法之前人工设置聚类的数量。它将所有数据点视为同一时间的潜在样本,并将其视为每个集群的代表。在AP 中的数据点之间交换的消息有两种类型。它交替地使用两种消息传递步骤来更新两个矩阵:“责任”矩阵和“可用性”矩阵,并且它们中的每一个考虑不同种类的竞争。可以在任何时间组合消息以从点中选择样本。“责任”矩阵(),r i k 描述了点i 适合于点k 的程度,即从i 到k 的消息。“可用性”(),a i k 描述点i 选择点k 作为其聚类中心的程度,将消息从i 发送到k 。点k 应当是考虑来自其他相邻点的支持的示例。(),r i k 和(),a i k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

''

,,max ,,k k

r i k s i k a i k s i k ≠=-+(4)

()()()()

{}()()

''

','min 0,,max 0,,,,max 0,,,i i k i k

r k k r i k i k a i k r i k i k

?≠????

?

?+≠???????

=?

?=??∑∑(5)

其中,()2

,i k

s i k x x =--

AP 的详细描述可参考[19,20]。

三、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

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的聚类遗传算法,即基于K-means 聚类(KGA )的遗传算法和基于AP 聚类(APGA )的遗传算法,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TSP 问题。首先,KGA 和APGA 使用聚类方法将大规模TSP 转换成几个小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对应于一个组。在KGA 和APGA 中分别采用K-means 聚类和AP 聚类方法。然后,我们使用遗传算法找到每个聚类的最短哈密顿回路。所有这些组可以并行处理。 最后,以缩短整个旅行路线为目标,我们设计了有效的连接方法,将所有组合并为一个整体。 A.组内演化

组内演化操作的目的是为每个组中的给定结点找到最短的哈密顿回路。遗传算法是一个基于进化论的有影响力的技术,如TSP 的问题[21]。在每个组中执行遗传算法,旨在通过选择、交叉和突变这几个遗传操作获得近似解。与其他精确的传统搜索算法相比,其优点主要是使用循环群体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一个循环来执行搜索。

在组内使用有序编码方案。使用此方案,每个结点都被编号为从1到该群体结点总数量中的唯一整数。染色体是以整数排列,表示交通路径。我们将组中结点的编号排列在基因片段上,染色体可以被认为是所有基因片段的排列,并且每个基因片段代表组。

每个聚类中使用的遗传算法的过程如下:

所有这些集群可以并行处理。这一步的结果是将结点123,,,...,k T T T T 聚类为组

123,,,...,k G G G G 。 B.组间连接

有效地解决TSP 问题的目的是找到最短的旅行路线。在上一步中,我们获得的是每个组中给定结点的最短哈密顿回路,然后在这一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连接所有的组,并实现所有结点的连接。连接两个组就是确定哪些路径将从每个组中的最短哈密顿回路中删除,以及哪些路径将被连接以将两个相邻组组合成一个。假设i ,j 是i G 与j G 两组最接近的结点,对于i G ,1i -与1i +是与i 相邻的两个结点,同样对于j G ,1j -和

1j +是与j 相邻的两个结点。给出i G 和j G ,

为了连接两个组为一个,我们需要选择两个结点'i i *∈、'

j j *∈来删除及连接边

缘。如何选择它们,我们参考公式(1):

{}'''''''''',,,arg min ij i j ii jj i j ij i j ii jj d d d d i j d d d d *

*

+--????

=??+--????

(1)

其中,''

{1,1}{1,1}i

i i j j j ∈-+∈-+、。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组被合并为一

个整体,实现所有结点的连接。以上方案如图1所示:

图1.组合集群的过程

不同的组合中的组合序列将导致不同的交通布线路径,寻找最短的路径是我

们的目的。因此,当群体数量较大时,我们考虑设计一个修改的遗传算法进行整体优化,以缩短整个交通路线。有序编码方案也用于整体优化。然而,不同于代表交通路径的染色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组之间梳理编码序列。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优化聚类的序列并找到最好的组合序列。在该序列之后,前两个组被组合成一个,然后新生成的组与第三组组合……逐步完成。最后,所有这些组被合并成一个整体,并且得出最优路径。

以上算法的整个过程如下:

四、实验

在本节中,我们进行广泛的实验来评估KGA和APGA的有效性,其中KGA表示K-means聚类与遗传算法的组合,APGA表示亲和力增殖聚类与遗传算法的组合。我们将它们应用于来自TSPLIB [22]的标准测试实例,并比较它们的性能。此外,在相同条件下,我们还将结果与通过经典遗传算法(CGA)和其他相关聚类遗传算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所提出的KGA和APGA对于每个测试实例独立运行20次。

表I给出了20个独立运行的每个基准问题和统计的实验结果,包括路线长度值的最佳值、平均值和标准偏差(std)。如表I所述,通过KGA获得的平均值分别小于通过APGA获得的对于att532,d657,rat783,u2319和pcb3038获得的平均值,这表明KGA在这些测试问题上表现优于APGA。同时,APGA在其他测

试实例(包括pcb442,u2152和rl5915)上的性能优于KGA。一般来说,KGA在优化旅行路线方面表现与APGA类似或稍好一点。然而,K-means聚类对中心的初始选择相当敏感,并且聚类的数量需要预先设置。然后我们喜欢APGA来解决这种类型的TSP。

表IKGA和APGA的对比

问题最佳

KGA APGA

平均值最小值标准

偏差

时间花费(s) 平均值最小值标准时间花费(s)

pcb442 50778 62129.1 61461.5 279.3 5.0 61955.6 61946.2 257.8 7.3

rat575 6773 7647.09 7820.56 263.2 5.2 7814.35 7925.44 156.2 4.6

d657 48912 56785.3 56738.2 43.5 5.1 56801.5 56784.1 47.9 8.4

rat783 8806 9882.9 9822.0 44.6 6.6 9997.1 9934.7 39.6 10.7

u2152 64253 75689.3 75184.4 297.4 19.5 75571.8 73825.2 1807.3 49.6

u2319 234256 243336.3 242605.5 412.7 25.0 245704.4 249980.1 1066.5 68.9

pcb3038 137694 159777.9 159182.2 906.7 95.2 161086.5 160284.7 1116.5 133.6

rl5915 565530 786908.3 780619.9 7590.9 80.5 656647.9 619020.9 5895.5 188.6

此外,我们将所提出的KGA,APGA与其他相关工作,包括经典遗传算法(CGA)和两级遗传算法(TLGA)进行比较[3]。这四种算法的比较示于表II中。通过CGA 和TLGA获得的实验结果从[3]中引用。

除了进化迭代的次数,其他参数是相同的。表II中的结果表明,在小的进化迭代中,尤其是对于APGA,KGA和APGA的效果都比CGA和TLGA好得多。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其他参数下导出最佳游历,KGA和APGA比CGA和TLGA需要更少的计算成本。 KGA和APGA是高效的。此外,APGA可以产生比其他三种算法更少迭代的更短的路线。

图2显示了巡回长度与测试问题迭代次数的演变。在CGA方面,KGA和APGA 显示出比普通算法明显的优势。APGA可以获得更好的初始解决方案。这些结果表明,基于聚类的算法在迭代方面收敛比CGA快得多。换句话说,KGA和APGA 需要比CGA更少的迭代来解决TSP。从图2和表II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KGA 和APGA比CGA更加有效,并且它们在有限时间内对于大TSP获得更合理的行程

中表现良好。

图3绘制了KGA与不同k的收敛。k是组的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k的增加,KGA的收敛速度加快,结果的质量提高。但是当组的数量超过一定值时,群内演进的初始解将受到影响。换句话说,k的值取决于问题的规模。

表II 与其他相关研究的比较

问题

其他研究我们的研究

CGA

(迭代次数=200)

TLGA

(迭代次数=200)

KGA

(迭代次数=20)

APGA

(迭代次数=20)

KGA

(迭代次数=200)

APGA

(迭代次数=200)

pcb442 6.96*104 6.53*104 6.88*104 6.36*104 6.21*104 6.19*104

rat783 1.25*104 1.12*104 1.13*104 1.10*1049.98*1039.99*103 dsj1000 2.45*107 2.35*107 2.36*107 2.27*107 2.27*107 2.24*107

图2. CGA,KGA和APGA的比较

图3. KGA与不同k的比较

五、结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两种基于聚类的改进的遗传算法,即KGA和AGA。它们的主要过程是聚类、群内演化和群间连接操作。首先,KGA和APGA使用聚类方法将大规模TSP分离成多个简单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对应于一个组。在KGA

和APGA中分别采用K-means和AP聚类方法。然后,我们使用GA找到每个聚类的最短哈密顿回路。最后,我们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连接方法,将所有这些组合并成一个整体,以实现缩短整个旅行路线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有效和高效的性能。将结果与其他相关工作进行比较显示,在TSP的有限迭代中KGA和APGA可以更突出地提供合理的结果。

参考文献

实验六: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分析

实验六: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编码策略,并利用遗传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理解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并测试主要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用遗传算法对TSP问题进行了求解,熟悉遗传算法地算法流程,证明遗传算法在求解TSP问题时具有可行性。 二、实验内容 参考实验系统给出的遗传算法核心代码,用遗传算法求解TSP的优化问题,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对于同一个TSP问题,分析种群规模、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增加1种变异策略和1种个体选择概率分配策略,比较求解同一TSP问题时不同变异策略及不同个体选择分配策略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1. 最短路径问题 所谓旅行商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TSP),即最短路径问题,就是在给定的起始点S到终止点T的通路集合中,寻求距离最小的通路,这样的通路成为S点到T点的最短路径。 在寻找最短路径问题上,有时不仅要知道两个指定顶点间的最短路径,还需要知道某个顶点到其他任意顶点间的最短路径。遗传算法方法的本质是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种鲁棒性强的启发性随机搜索算法,用

遗传算法解决这类问题,没有太多的约束条件和有关解的限制,因而可以很快地求出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以及一批次短路径。 假设平面上有n个点代表n个城市的位置, 寻找一条最短的闭合路径, 使得可以遍历每一个城市恰好一次。这就是旅行商问题。旅行商的路线可以看作是对n个城市所设计的一个环形, 或者是对一列n个城市的排列。由于对n个城市所有可能的遍历数目可达(n- 1)!个,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需要0(n!)的计算时间。假设每个城市和其他任一城市之间都以欧氏距离直接相连。也就是说, 城市间距可以满足三角不等式, 也就意味着任何两座城市之间的直接距离都小于两城市之间的间接距离。 2.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由美国J.Holland教授于1975年在他的专著《自然界和人工系统的适应性》中首先提出的,它是一类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化搜索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过程中发生的繁殖、交叉和基因突变现象,在每次迭代中都保留一组候选解,并按某种指标从解群中选取较优的个体,利用遗传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对这些个体进行组合,产生新一代的候选解群,重复此过程,直到满足某种收敛指标为止。遗传算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不依赖具体问题的直接搜索方法,是一种求解问题的高效并行全局搜索方法。其假设常描述为二进制位串,位串的含义依赖于具体应用。搜索合适的假设从若干初始假设的群体集合开始。当前种群成员通过模仿生物进化的方式来产生下一代群体,如随机变异和交叉。每一步,根据给定的适应度评估当前群体的假设,而后使用概率方法选出适应度最高的假设作为产生下一代的种子。

空间聚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_戴晓燕

空间聚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戴晓燕1 过仲阳1 李勤奋2 吴健平1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球信息科学实验室 上海 200062) (2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 200072) 摘 要 作为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手段,空间聚类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文章在对已有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产品中的数值格点预报(HLAFS)值,运用K-均值法对影响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移动的散度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空间聚类 K-均值法 散度 1 前言 随着GPS、GI 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量的与空间有关的数据正在快速增长。然而,尽管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统计分析以及查询处理,但是无法发现隐藏在这些大型数据库中有价值的模式和模型。而空间数据挖掘可以提取空间数据库中隐含的知识、空间关系或其他有意义的模式等[1]。这些模式的挖掘主要包括特征规则、差异规则、关联规则、分类规则及聚类规则等,特别是聚类规则,在空间数据的特征提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空间聚类是指将数据对象集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簇,这样在同一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较大,即相异度较大。作为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空间聚类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类和带类标号的训练实例。由于空间数据库中包含了大量与空间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应用领域。例如,土地利用、居住类型的空间分布、商业区位分布等。因此,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运用空间聚类来提取不同领域的分布特征,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部分。 空间聚类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划分法、层次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和基于网格的方法。算法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目的,例如商业区位分析要求距离总和最小,通常用K-均值法或K-中心点法;而对于栅格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基于密度的算法更合适。此外,算法的速度、聚类质量以及数据的特征,包括数据的维数、噪声的数量等因素都影响到算法的选择[2]。 本文在对已有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分辨率有限区域分析预报系统产品中的数值格点预报(HLAFS)值,运用K-均值法对影响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移动的散度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2 划分法 设在d维空间中,给定n个数据对象的集合D 和参数K,运用划分法进行聚类时,首先将数据对象分成K个簇,使得每个对象对于簇中心或簇分布的偏离总和最小[2]。聚类过程中,通常用相似度函数来计算某个点的偏离。常用的划分方法有K-均值(K-means)法和K-中心(K-medoids)法,但它们仅适合中、小型数据库的情形。为了获取大型数据库中数据的聚类体,人们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K-原型法(K-prototypes method)、期望最大法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基于随机搜索的方法(ClAR ANS)等。 K-均值法[3]根据簇中数据对象的平均值来计算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号: 40371080) 收稿日期:2003-7-11 第一作者简介:戴晓燕,女,1979年生,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空间数 据挖掘的研究。 · 41 · 2003年第4期 上海地质 Shanghai Geology

实验报告:遗传算法在解决旅行商问题的应用

实验报告:用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的简单实现 实验目的:编写程序实现用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研究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和收敛性质。 实验者: 问题描述:TSP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背景和重要理论价值的组合优化难题,TSP问题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已知N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距离.现有一个旅行商必须遍历这N个城市,并且每个城市只能访一次,最后必须返回出发城市。如何安排他对这些城市的访问次序,可使旅行路线的总长度最短? 本次实验的目标问题中国大陆31个大城市的公路旅行商问题,数据来源是《中国大城市公路里程表》(后附)。 需求分析:TSP已经被证明是一个NP—Hard问题,即找不到一种算法能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得问题的最优解。利用遗传算法,在一定时间内求得近似最优解的可能性比较大。实验目标是: 1)设计用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的程序; 2)求出该TSP问题的(近似)最短路程; 3)求得相应的城市遍历序列; 4)检查算法收敛性,求解决该问题的(近似)最优遗传参数。 算法分析: 1.算法基本流程

2.编码策略与初始群体设定 TSP的一般编码策略主要有二进制表示、次序表示、路径表示、矩阵表示和边表示等。而路径编码是最直观的方式,以城市序号作为遗传基因。在本实验中,我们用一个N维向量来表示一个个体,N是城市总数,元素表示城市遍历顺序,以最后一个到达的城市为结束。则群体用一个N * POP的矩阵表示,POP为群体中的人口(个体数)。初始群体在空间中自动生成。 3.适应度函数及结束条件 适应度函数采用题目的目标函数——路径的总路程(包括回到出发点)。适应度越低,个体越优秀。由于暂时无法先验估计收敛性和目标结果,所以以一个参数,最大遗传代数MAXGEN作为程序结束控制。 4.遗传算子设计 遗传算子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自然算法和贪心算法。自然算法是以大自然的进化规律为依据,大体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来进行遗传;贪心算法则是以迅速收敛为目标,对个体进行更严格的选择和遗传处理。

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

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 姓名: 学号: 专业:

问题描叙 TSP问题即路径最短路径问题,从任意起点出发(或者固定起点),依次经过所有城市,一个城市只能进入和出去一次,所有城市必须经过一次,经过终点再到起点,从中寻找距离最短的通路。 通过距离矩阵可以得到城市之间的相互距离,从距离矩阵中的到距离最短路径,解决TSP问题的算法很多,如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等等,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遗传算法收敛性好,计算时间少,但是得到的是次优解,得不到最有解。 算法设计 遗传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它通过模仿自然界的选择与遗传的机理来寻找最优解. 遗传算法有三个基本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 数值方法求解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迭代运算。一般的迭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陷阱而出现"死循环"现象,使迭代无法进行。遗传算法很好地克服了这个缺点,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低等生物一直发展到高等生物,可以说是一个绝妙的优化过程。这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现象,总结出进化过程包括复制、杂交、变异、竞争和选择。一些学者从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得到启发,提出了遗传算法。算法中称遗传的生物体为个体,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用适应值(fitness)表示。适应值取决于个体的染色体,在算法中染色体常用一串数字表示,数字串中的一位对应一个基因。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一个群体。对所有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生成新的群体,称为新一代遗传算法计算程序的流程可以表示如下: 第一步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将变量(特征)转换为染色体(数字串,串长为m)。通常用二进制编码。 (2)选择合适的参数,包括群体大小(个体数M)、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 (3)确定适应值函数f(x)。f(x)应为正值。 第二步形成一个初始群体(含M个个体)。在边坡滑裂面搜索问题中,取已分析的可能滑裂面组作为初始群体。 第三步对每一染色体(串)计算其适应值fi,同时计算群体的总适应值。 第四步选择

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的matlab程序

1.遗传算法解决TSP 问题(附matlab源程序) 2.知n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距离,现有一个推销员必须遍访这n个城市,并且每个城市 3.只能访问一次,最后又必须返回出发城市。如何安排他对这些城市的访问次序,可使其 4.旅行路线的总长度最短? 5.用图论的术语来说,假设有一个图g=(v,e),其中v是顶点集,e是边集,设d=(dij) 6.是由顶点i和顶点j之间的距离所组成的距离矩阵,旅行商问题就是求出一条通过所有顶 7.点且每个顶点只通过一次的具有最短距离的回路。 8.这个问题可分为对称旅行商问题(dij=dji,,任意i,j=1,2,3,…,n)和非对称旅行商 9.问题(dij≠dji,,任意i,j=1,2,3,…,n)。 10.若对于城市v={v1,v2,v3,…,vn}的一个访问顺序为t=(t1,t2,t3,…,ti,…,tn),其中 11.ti∈v(i=1,2,3,…,n),且记tn+1= t1,则旅行商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12.min l=σd(t(i),t(i+1)) (i=1,…,n) 13.旅行商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并且是一个np难问题,其可能的路径数目 14.与城市数目n是成指数型增长的,所以一般很难精确地求出其最优解,本文采用遗传算法 15.求其近似解。 16.遗传算法: 17.初始化过程:用v1,v2,v3,…,vn代表所选n个城市。定义整数pop-size作为染色体的个数 18.,并且随机产生pop-size个初始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为1到18的整数组成的随机序列。 19.适应度f的计算:对种群中的每个染色体vi,计算其适应度,f=σd(t(i),t(i+1)). 20.评价函数eval(vi):用来对种群中的每个染色体vi设定一个概率,以使该染色体被选中 21.的可能性与其种群中其它染色体的适应性成比例,既通过轮盘赌,适应性强的染色体被 22.选择产生后台的机会要大,设alpha∈(0,1),本文定义基于序的评价函数为eval(vi)=al 23.pha*(1-alpha).^(i-1) 。[随机规划与模糊规划] 24.选择过程:选择过程是以旋转赌轮pop-size次为基础,每次旋转都为新的种群选择一个 25.染色体。赌轮是按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进行选择染色体的。 26.step1 、对每个染色体vi,计算累计概率qi,q0=0;qi=σeval(vj) j=1,…,i;i=1, 27.…pop-size. 28.step2、从区间(0,pop-size)中产生一个随机数r; 29.step3、若qi-1 step4、重复step2和step3共pop-size次,这样可以得到pop-size个复制的染色体。 30.grefenstette编码:由于常规的交叉运算和变异运算会使种群中产生一些无实际意义的 31.染色体,本文采用grefenstette编码《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32.。所谓的grefenstette编码就是用所选队员在未选(不含淘汰)队员中的位置,如: 33.8 15 2 16 10 7 4 3 11 14 6 12 9 5 18 13 17 1 34.对应: 35.8 14 2 13 8 6 3 2 5 7 3 4 3 2 4 2 2 1。 36.交叉过程:本文采用常规单点交叉。为确定交叉操作的父代,从到pop-size重复以下过 37.程:从[0,1]中产生一个随机数r,如果r 将所选的父代两两组队,随机产生一个位置进行交叉,如: 38.8 14 2 13 8 6 3 2 5 7 3 4 3 2 4 2 2 1 39. 6 12 3 5 6 8 5 6 3 1 8 5 6 3 3 2 1 1 40.交叉后为: 41.8 14 2 13 8 6 3 2 5 1 8 5 6 3 3 2 1 1 42. 6 12 3 5 6 8 5 6 3 7 3 4 3 2 4 2 2 1 43.变异过程:本文采用均匀多点变异。类似交叉操作中选择父代的过程,在r 选择多个染色体vi作为父代。对每一个 选择的父代,随机选择多个位置,使其在每位置

比较专家系统、模糊方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蚁群算法的特点及其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

比较专家系统、模糊方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蚁群算法的特点及其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1,什么是专家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认知的“专家”一般都拥有某一特定领域的大量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在解决问题时,专家们通常拥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能较圆满地解决一类困难问题,或向用户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等。 专家系统一般定义为一个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 它的智能化主要表现为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求解复杂问题。因此,专家系统必须包含领域专家的大量知识,拥有类似人类专家思维的推理能力,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方向为数据流动的方向。 图1 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 专家系统通常由知识库和推理机两个主要组成要素。 知识库存放着作为专家经验的判断性知识,例如表达建议、 推断、 命令、 策略的产生式规则等, 用于某种结论的推理、 问题的求解,以及对于推理、 求解知识的各种控制知识。 知识库中还包括另一类叙述性知识, 也称作数据,用于说明问题的状态,有关的事实和概念,当前的条件以及常识等。

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过程是通过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方式的,因此,知识库是专家系统质量是否优越的关键所在,即知识库中知识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专家系统的质量水平。一般来说,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与专家系统程序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以通过改变、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内容来提高专家系统的性能。 推理机实际上是一个运用知识库中提供的两类知识,基于木某种通用的问题求解模型,进行自动推理、 求解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它包括一个解释程序, 用于决定如何使用判断性知识推导新的知识, 还包括一个调度程序, 用于决定判断性知识的使用次序。 推理机的具体构造取决于问题领域的特点,及专家系统中知识表示和组织的方法。 推理机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信息,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规则,获得新的结论,以得到问题求解结果。在这里,推理方式可以有正向和反向推理两种。正向推理是从前件匹配到结论,反向推理则先假设一个结论成立,看它的条件有没有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推理机就如同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知识库就是通过推理机来实现其价值的。 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时的界面。通过该界面,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回答系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输出推理结果及相关的解释等。 综合数据库专门用于存储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往往是作为暂时的存储区。解释器能够根据用户的提问,对结论、求解过程做出说明,因而使专家系统更具有人情味。 知识获取是专家系统知识库是否优越的关键,也是专家系统设计的“瓶颈”问题,通过知识获取,可以扩充和修改知识库中的内容,也可以实现自动学习功能。 2,专家系统的特点 在功能上, 专家系统是一种知识信息处理系统, 而不是数值信息计算系统。在结构上, 专家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 知识库和推理机是独立构造、分离组织, 但又相互作用的。在性能上, 专家系统具有启发性, 它能够运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对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推理, 运用排除多余步骤或减少不必要计算的思维捷径和策略;专家系统具有透明性, 它能够向用户显示为得出某一结论而形成的推理链, 运用有关推理的知识(元知识)检查导出结论的精度、一致性和合理性, 甚至提出一些证据来解释或证明它的推理;专家系统具有灵活性, 它能够通过知识库的扩充和更新提高求解专门问题的水平或适应环境对象的某些变化,通过与系统用户的交互使自身的性能得到评价和监护。 3,专家系统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但由于其重要性及相关应用系统之迅速发展,它已是信息系统的一种特定类型。专家系统一词系由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家系统(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而来,此种系统应用计算机中储存的人类知识,解决一般需要用到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它能模仿人类专家解决特定问题时的推理过程,因而可供非专家们用来增进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专家们也可把它视为具备专业知识的助理。由于在人类社会中,专家资源确实相当稀少,有了专家系统,则可使此珍贵的专家知识获得普遍的应用。 专家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在工程、科学、医药、军事、商业等方面,而且成果相当丰硕,甚至在某些应用领域,还超过人类专家的智能与判断。其功能应用领

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摘要:遗传算法(GA)是解决旅行商问题(TSPs)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的遗传算法(CGA)对大规模旅行商问题的求解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聚类的改进的遗传算法,以寻找TSPs的最佳结果。它的主要过程是聚类、组内演进和组间连接操作。聚类包括两种方法来将大规模TSP划分为若干子问题,一种方法是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另一种是近邻传播(AP)聚类算法。每个子问题对应于一个组。然后我们使用GA找出每个子问题的最短路径长度。最后,我们设计一个有效的连接方法将所有这些组合成为一个,以得到问题的结果。我们尝试在基准实例上运行一组实验,用来测试基于k-means 聚类(KGA)和基于AP聚类(APGA)遗传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了它们有效性和高效的性能。将结果与其他聚类遗传算法进行比较,表明KGA和APGA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规模旅行商问题;遗传算法;聚类;k-means聚类;AP聚类

一、引言 旅行商问题(TSP )是在所有城市搜索最短哈密尔顿路线的问题。TSP 是众所周知的NP-hard 问题。它有许多现实世界的应用[1,2],如规划调度、物流配送、计算机网络和VLSI 路由。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不同类型的TSP [3-6]。 TSP 问题可以用如下方式描述:有N 座城市,给出城市之间的距离矩阵为 () d ij N N D ?=。TSP 问题的要求是从所有路径中找到最短路径。如果()i π被定义 为在步骤 ( 1,,)i i N = 中访问的城市,则路线可以被看作城市从1到N 的循环排列。路线的表达式如下: 1 ()(1)()(1)1 minimize N i i N i f d d πππππ-+== +∑ (1) 如果对于1i j N ≤≤、,距离满足d d ij ji = ,则这种情况是对称TSP 。 TSP 可以模型化为加权图。每个顶点代表一个城市,每个边缘连接两个城市。 边的权重表示两个相连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现在一个TSP 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哈密尔顿回路,最优的TSP 路径是最短的哈密顿回路。 用于求解TSP 的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精确算法和启发式算法。精确的算法确保最终解决方案是最优的。分支切割算法是这一类中的典型示例[7,8]。这些算法的关键问题是它们相当复杂,并且在计算机性能方面非常苛刻[9]。自引入模拟退火[10]和禁忌搜索[11]以来,启发式算法有可能突破局限,从而找到路径的局部最优解。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提出了大量的自然启发或群体智能方法,例如蚁群算法[12,13],粒子群算法[14]和遗传算法[15,16]来解决TSP 问题 。 遗传算法(GA )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演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解决大规模搜索问题(例如TSP 问题)的有效方法,GA 的目的是通过几个遗传操作,如选择、交叉和突变获得大规模搜索问题的近似解。与其他精确搜索算法相比,其优点主要是通过使用群体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一个个体来实现搜索[5]。除了上述内容之外,GA 通过适应度函数的数值来评估个体的质量,减少当使用启发式算法时被浸入在局部最优解中的风险。 虽然GA 是解决TSPs 的有效方法,但是,随着旅行城市的数量增长,经典遗传算法效果较差。为了使TSP 问题变得更容易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TSP ,

用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用遗传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 姓名:王晓梅 学号:1301281 班级:系统工程6班

一、问题背景 有一个销售员,要到n 个城市推销商品,他要找出一个包含所有n 个城市的具有最短路程的环路。 现在假设有10个城市,他们之间的距离如下。 { 0, 107, 241, 190, 124, 80, 316, 76, 152, 157}, { 107, 0, 148, 137, 88, 127, 336, 183, 134, 95}, { 241, 148, 0, 374, 171, 259, 509, 317, 217, 232}, { 190, 137, 374, 0, 202, 234, 222, 192, 248, 42}, { 124, 88, 171, 202, 0, 61, 392, 202, 46, 160}, { 80, 127, 259, 234, 61, 0, 386, 141, 72, 167}, { 316, 336, 509, 222, 392, 386, 0, 233, 438, 254}, { 76, 183, 317, 192, 202, 141, 233, 0, 213, 188}, { 152, 134, 217, 248, 46, 72, 438, 213, 0, 206}, { 157, 95, 232, 42, 160, 167, 254, 188, 206, 0} 将这10个城市分别编码为0,1,2,3,4,5,6,7,8,9。要求走完这10个城市,目标是使走的距离最短。 二、建立模型 ),...,1,(1) ,...,1,(1. .)(min 11 11n j j i n i j i t s j i n j ij n i ij ij n i n j ij x x d x =≠==≠=≠∑∑∑∑==== 三、设计算法 1、种群初始化 (1)一条染色体的初始化 10个城市分别对应0~9这十个数,每个染色体代表一个解决方法,即0~9这十个数的一种排序方式,可随机产生一个数,用取余的方法得到一个0~9的数,依次得到与前面不重复的十个数,构成一个染色体。 (2)种群的初始化 这里假设种群有100个染色体,也就是循环100次染色体的初始化可得到一个种群。

17遗传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MATLAB源代码

遗传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MATLAB源代码 模糊C-均值算法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小点,为了克服该缺点,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C-均值算法(FCM)的优化计算中,由遗传算法得到初始聚类中心,再使用标准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function [BESTX,BESTY,ALLX,ALL Y]=GAFCM(K,N,Pm,LB,UB,D,c,m) %% 此函数实现遗传算法,用于模糊C-均值聚类 % GreenSim团队——专业级算法设计&代写程序 % 欢迎访问GreenSim团队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015074.html,/greensim %% 输入参数列表 % K 迭代次数 % N 种群规模,要求是偶数 % Pm 变异概率 % LB 决策变量的下界,M×1的向量 % UB 决策变量的上界,M×1的向量 % D 原始样本数据,n×p的矩阵 % c 分类个数 % m 模糊C均值聚类数学模型中的指数 %% 输出参数列表 % BESTX K×1细胞结构,每一个元素是M×1向量,记录每一代的最优个体 % BESTY K×1矩阵,记录每一代的最优个体的评价函数值 % ALLX K×1细胞结构,每一个元素是M×N矩阵,记录全部个体 % ALL Y K×N矩阵,记录全部个体的评价函数值 %% 第一步: M=length(LB);%决策变量的个数 %种群初始化,每一列是一个样本 farm=zeros(M,N); for i=1:M x=unifrnd(LB(i),UB(i),1,N); farm(i,:)=x; end %输出变量初始化 ALLX=cell(K,1);%细胞结构,每一个元素是M×N矩阵,记录每一代的个体 ALL Y=zeros(K,N);%K×N矩阵,记录每一代评价函数值 BESTX=cell(K,1);%细胞结构,每一个元素是M×1向量,记录每一代的最优个体 BESTY=zeros(K,1);%K×1矩阵,记录每一代的最优个体的评价函数值 k=1;%迭代计数器初始化 %% 第二步:迭代过程 while k<=K %% 以下是交叉过程 newfarm=zeros(M,2*N); Ser=randperm(N);%两两随机配对的配对表

多目标遗传算法中文【精品毕业设计】(完整版)

一种在复杂网络中发现社区的多目标遗传算法 Clara Pizzuti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揭示复杂网络社区结构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该算法优化了两个目标函数,这些函数能够识别出组内节点密集连接,而组间连接稀疏。该方法能产生一系列不同等级的网络社区,其中解的等级越高,由更多的社区组成,被包含在社区较少的解中。社区的数量是通过目标函数更佳的折衷值自动确定的。对合成和真实网络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成功地检测到了网络结构,并且能与最先进的方法相比较。 关键词:复杂网络,多目标聚类,多目标进化算法 1、简介 复杂网络构成了表示组成许多真实世界系统的对象之间关系的有效形式。协作网络、因特网、万维网、生物网络、通信传输网络,社交网络只是一些例子。将网络建模为图,节点代表个体,边代表这些个体之间的联系。 复杂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区结构[25]的检测,也被称作为聚类[21],即将一个网络划分为节点组,称作社区或簇或模块,组内连接紧密,组间连接稀疏。这个问题,如[21]指出,只有在建模网络的图是稀疏的时候才有意义,即边的数量远低于可能的边数,否则就类似于数据簇[31]。图的聚类不同于数据聚类,因为图中的簇是基于边的密度,而在数据聚类中,它们是与距离或相似度量紧密相关的组点。然而,网络中社区的概念并未严格定义,因为它的定义受应用领域的影响。因此,直观的理解是同一社区内部边的数量应该远多于连接图中剩余节点的边的数量,这构成了社区定义的一般建议。这个直观定义追求两个不同的目标:最大化内部连接和最小化外部连接。 多目标优化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当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被优化时,成功地找到一组解。通过利用帕累托最优理论[15]获得这些解,构成了尽可能满足所有目标的全局最优解。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进化算法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基于种群的特性,同时产生多个最优解和一个帕累托前沿[5]的优良近似。 因此,社区检测能够被表述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且帕累托最优性的框架可以提供一组解对应于目标之间的最佳妥协以达到最优化。事实上,在上述两个目标之间有一个折衷,因为当整个网络社区结构的外部连接数量为空时,那它就是最小的,然而簇密度不够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采用多目标技术进行数据聚类。这些方法大部分在度量空间[14], [17],[18], [28], [38], [39], [49], [51]聚集目标,虽然[8]中给出了分割图的一个方法,并且在[12]中描述了网络用户会议的一个图聚类算法。 本文中,一个多目标方法,名为用于网络的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Net),通过利用提出的遗传算法发现网络中的社区。该方法优化了[32]和[44]中介绍的两个目标函数,它们已被证实在检测复杂网络中模块的有效性。第一个目标函数利用了community score的概念来衡量对一个网络进行社区划分的质量。community score值越高,聚类密度越高。第二个目标函数定义了模块中节点fitness的概念,并且反复迭代找到节点fitness总和最大的模块,以下将这个目标函数称为community fitness。当总和达到最大时,外部连接是最小。两个目标函数都有一个正实数参数控制社区的规模。参数值越大,找到的社区规模越小。MOGA-Net利用这两个函数的优点,通过有选择地探索搜寻空间获得网络中存在的社区,而不需要提前知道确切的社区数目。这个数目是通过两个目标之间的最佳折衷自动确定的。 多目标方法的一个有趣结果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单独的网络划分,而是一组解。这些解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两个目标之间不同的折衷,并对应多种网络划分方式,即由许多不同簇组成。对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的实验表明,这一系列帕累托最优解揭示了网络的分层结构,其中簇的数目较多的解包含在社区数目较少的解中。多目标方法的这个特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分析不同层级

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报告推荐文档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遗传算法的原理、流程和编码策略,并利用遗传求解函数优化问题,理解求解TSP 问题的流程并测试主要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是数学领域中著名问题之一。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n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经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TSP问题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该问题可以被证明具有NPC计算复杂性。因此,任何能使该问题的求解得以简化的方法,都将受到高度的评价和关注。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正是基于模仿生物界遗传学的遗传过程。它把问题的参数用基因代表,把问题的解用染色体代表(在计算机里用二进制码表示),从而得到一个由具有不同染色体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在问题特定的环境里生存竞争,适者有最好的机会生存和产生后代。后代随机化地继承了父代的最好特征,并也在生存环境的控制支配下继续这一过程。群体的染色体都将逐渐适应环境,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族最适应环境的类似个体,即得到问题最优的解。要求利用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最短路径。 三、实验内容: 1、参考实验系统给出的遗传算法核心代码,用遗传算法求解TSP的优化问题,分析遗传算法求解不同规模TSP问题的算法性能。 2、对于同一个TSP问题,分析种群规模、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3、增加1种变异策略和1种个体选择概率分配策略,比较求解同一TSP问题时不同变异策略及不同个体选择分配策略对算法结果的影响。 4、上交源代码。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的流程图。 开始初始化种群(随机产生城市坐标)确定种群规模、迭代次数、个体选择方式、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等 计算染色体适应度值(城市之间的欧氏距离)按某个选择概率选择个体YES个体交叉个体变异P<迭代总次数N输入适应度最高的结

【CN110188785A】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2200.0 (22)申请日 2019.03.28 (71)申请人 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浪潮路 1036号浪潮科技园S06号楼 (72)发明人 王利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100 代理人 姜明 (51)Int.Cl. G06K 9/62(2006.01) G06N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 聚类分析方法。该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 方法,首先从要聚类的样本集选出初始种群;对 选出的初始种群执行遗传算法;对执行完遗传算 法后产生的新种群执行K -means操作;步骤(A)- 步骤(C)反复循环,直到寻找出聚类问题的最优 解。该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将K - means算法的局部寻优与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相 结合,通过多次选择、交叉、变异的遗传操作,最 终得到最优的聚类数和初始质心集,克服了传统 K -means算法的局部性和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 性, 实现了对数据的有效分类。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CN 110188785 A 2019.08.30 C N 110188785 A

1.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从要聚类的样本集选出初始种群; (B)对选出的初始种群执行遗传算法; (C)对执行完遗传算法后产生的新种群执行K -means操作; (D)步骤(A)-步骤(C)反复循环,直到寻找出聚类问题的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中,初始群体随机生成,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从样本空间中随机选出k个个体,每个个体表示一个初始聚类中心; (2)然后根据所采用的编码方式将这组随机选出的初始聚类中心编码成一条染色体; (3)重复进行m次染色体初始化,直到生成初始种群,所述m为种群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中,染色体编码采用基于聚类中心的浮点数编码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中,对选出的初始种群执行遗传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锦标赛选择法进行选择操作,随机地从种群中挑选一定数目的个体,然后从中选出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作为父个体,重复迭代该步骤直到父个体的总数达到种群规模; (2)采用适合浮点数编码的算术交叉算子对两个相互配对的染色体进行交叉操作,形成两个新的个体; (3)采用均匀变异算子对交叉操作得到的新个体染色体编码串进行变异操作,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中,适应度是用来评价个体的适应度,区别群体中个体优劣的标准;个体的适应度越高,其存活的概率就越大;由于聚类准则函数J越小说明聚类划分的质量越好,聚类准则函数J 越大说明聚类划分的质量越差, 因此适应度函数表示为: 其中, 聚类准则函数J公式为: 其中,k为聚类类别数,S j 为第j个类别的样本集合,x为样本对象,z j 为S j 集合的聚类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中,交叉操作是指对两个相互配对的染色体按某种方式相互交换部分基因,从而形成两个新的个体;算术交叉是指由两个个体的线性组合而产生出两个新的个体; 当在两个个体x 1和x 2之间进行算术交叉时, 交叉操作后产生的新个体为: 其中,α是交叉参数,在均匀算术交叉中α是一个常数。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10188785 A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 摘要:K-means算法是聚类分析划分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目前在数据分析方法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但K-mean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十分敏感,这对处理学生成绩等数据而言,会导致聚类结果极为不稳定。为此,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遗传算法解决初始聚类中心,提高聚类结果的稳定性,但存在前期过早收敛和后期收敛过慢的缺点。将改进遗传K-means聚类算法应用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遗传聚类算法对聚类结果的不稳定性问题,并通过聚类结果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类评价,利用所获得的数据聚类结果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聚类;K-means 算法;遗传算法 0引言 K-means算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聚类分析方法,具有简洁、高效、可伸缩性强等优点,一般用簇内数据对象的均值表示K-means算法每个簇的中心[1]。但传统K-means算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传统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算法需要指定参数K的值、输入的不同K值随目标准则函数进行不同次数的迭代、聚类结果波动大、容易陷

入局部最优[2]。遗传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在解决大空间、多峰值、非线性、全局寻优能力等问题上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前期过早收敛和后期收敛过慢的缺点。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K-means算法能够有效解决算法对初始值K的依赖性,自动生成类K;同时严格选取初始中心点,加大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避免初始聚类中心会选到一个类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状态[3-6]。 本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学生成绩的K-means聚类分析,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不同科目分成不同的类簇,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解决初始聚类中心问题,从而在整体上归纳分析该门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属性,以及每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差异性,以提高算法效率和准确性。并且,通过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和变异运算来加快算法的收敛性。 1.1传统K-means聚类算法 传统K-means算法随机选择聚类中心,其核心思想为:给出n个数据点,找出k个聚类中心,利用欧氏距离式计算每个数据点与最近聚类中心的距离平方和最小值,依据最近原则把各数据点分到各个簇,利用式(1)计算每簇中数据对象的均值,采用目标准则函数(2)进行迭代运算,直到簇心的移动距离小于某个给定的值。 传统K-means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n个数据集D,数据聚类个数k。

基于遗传算法的TSP问题解决

基于遗传算法的TSP问题解决 —余小欢B07330230 概述:TSP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运筹学的组合优化问题,针对此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个中各样的算法,主要有贪婪算法,遗传算法,混沌搜索算法等。在本文中分别用贪婪算法和遗传算法去解决30个城市的最短路径问题,并把两者得到了最优解进行比较,发现用遗传算法解决TSP问题非常具有优越性,同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对此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的方向。 1.贪婪算法 x=[18 87 74 71 25 58 4 13 18 24 71 64 68 83 58 54 51 37 41 2 7 22 25 62 87 91 83 41 45 44]; y=[54 76 78 71 38 35 50 40 40 40 42 44 60 58 69 69 62 67 84 94 99 64 60 62 32 7 38 46 26 21 35]; a=zeros(30,30); for i=1:30 for j=1:30 a(i,j)=sqrt((x(i)-x(j))^2+(y(i)-y(j))^2); %求取距离矩阵的值end a(i,i)=1000;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置为1000作为惩罚 end b=0; c=zeros(30); for j=1:30 [m,n]=min(a(:,j)); b=b+m; %得到的b值即为贪婪最佳路径的总距离 a(n,:)=1000; %已经选择的最小值对应的行的所有值置为1000作为惩罚 c(j)=n; end x1=zeros(30); y1=zeros(30); for t=1:30

x1(t)=x(c(t)); y1(t)=y(c(t)); end plot(x1,y1,'-or'); xlabel('X axis'), ylabel('Y axis'), title('ì°à·?·??'); axis([0,1,0,1]); axis([0,100,0,100]); axis on 用贪婪算法得出的最佳路径走遍30个城市所走的路程为449.3845km 其具体的路径图如下: 2.遗传算法 1主函数部分 clc; clear all;

【子空间聚类】Sparse Subspace Clustering(SSC) Algorithm=

Sparse subspace clustering:Algorithm,theory,and Application 稀疏子空间聚类(SSC)的算法,理论和应用 参考文献: 1、E. Elhamifar and R. Vidal. Sparse sub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theory,and Appl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13 2、E. Elhamifar and R. Vidal. Sparse subspace clustering. In CVPR, 2009 2013年的这篇论文写得比09年那篇容易懂一些,讨论和实验也更详细。2013年的这篇可以看成是09那篇会议的扩展版。 一、算法 数据没有损坏,求解模型(5)获得矩阵C:

数据有损坏(noise and sparse outlying entries),求解模型(13)获得矩阵C: 仿射子空间模型: 二、理论 1、independent子空间 设rank(Yi)=di,Yi表示从第i个子空间Si抽取的Ni个样本构成的矩阵,di 表示Si的维数。论文的定理1表明,模型(5)的解C*是一个块对角矩阵,属于同一个子空间的数据间的cij可能非零,不属于同一个子空间的数据间的cij=0.

2、disjoint子空间 对于disjoint子空间,除了满足条件rank(Yi)=di外,还需要满足公式(21): 则可获得与independent子空间下类似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