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广东省精品课程

小学教育学

教案

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教学提纲

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容校貌已有了极大改观,教育设备不断完善,育人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在教育战线上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成绩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些不利于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表现尤为突出:一、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我们都知道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积极性则是关键的关键,现阶段 教师的教学热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主要原因 是收入相对下降。06年工资普调后,其他行业的各种补贴和福 利待遇没变,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后,学校用于激励教师 多带课,带好课的这部分资金已没了着落,因为缺少了必要的 物质激励,导致出现教师尽量少带课,教学质量能应付,考勤 纪律能对付就行的局面,这种课带多带少一个样,教与不教一 个样,教得好与不好一个样,守不守纪一个样的现象,极像改 革前的吃大锅饭。反正总是没有钱,凭着良心混着过日子的就 行,有这样心态的教师不在少数,虽然也不乏有大量的安于清 贫恪守职业道德的教师们仍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默默工作 着,但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学校已不再是一块“净土”,对物质利 益和幸福生活的期盼也是教师们的追求,物价的飞涨,其他行 业收入的增加,迫使广大乡村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单 靠精神上的奖励已解决不了现实中的问题,教师们更关心的是

能得到多大的实惠。这种除了纯工资收入以外,没有课时津贴,没有教学质量奖,没有考勤奖,没有任何福利的状况持续时间 越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发展就越不利,长此以往, 后果堪忧。 二、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师资配备不整齐。教育是青春的事业。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致在6-16岁之间,在他们眼里,这个 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太多了神奇与美丽,所以在他们的心理希望 看到和接触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希望自己的教师也是年轻美 丽的,据一项关于“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调查数据表明:70% 的学生喜欢像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淘、佩佩一样年轻 漂亮帅气有活力的教师。而在我县农村学校里,教师的年龄结 构偏大,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大。虽然目前中青年教师占大 多数,但中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太少,三五年后,教师老龄 化现象将更为严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农村学校无法和城区学校医院开足 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专业教师缺额不大但比 例不协调,有的学科偏多,有的学科偏少,而专业的体、美、 音、微机教师的配置严重不足。 三、 四、 五、学校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的家 难当。目前学校的管理工作真到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

关于美国的小学教育发展史资料

关于美国的小学教育发展史资料 美国大人不喜欢政府管,孩子不喜欢父母管。“想干什么,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句话似乎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就笔 者在匹兹堡游乐场所见,蹒跚学步的三四岁的孩子摔倒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得失 ,不要父母扶,自己爬起来拍拍手,说:“I am ok.”(我很好。没关系)。其父母眼看着孩子爬高就低非常吃力,也不去帮忙,自管自聊天。只有在孩子表现出惊人之举时,他们才夸一句:“干得不错。漂亮极了!”除了教孩子见了人问好要有礼貌外,孩子想玩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看来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幼儿时期已贯穿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传统有利于每个人个性的发展。美国社会充满活力与他们依附性少而独立性强、循规蹈矩少而创造性强的民族传统有关。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必然给社会带来生机。 在美国,儿童上学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般是九点以前入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中午有免费午餐,来去有校车接送。在课堂上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其中一半还是做课堂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动脑筋,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大部分作业在课堂上用电脑完成,很少把作业带回家。如果有作业,也仅仅是让他们用电脑做个生日贺卡,或者做些折纸手工、画些简单图画,都是孩子们感兴趣、乐意完成的事情。如果不乐意干,也不勉强。一放学就可以抱上篮球或者穿上旱冰鞋,或者带上水枪,到游乐场玩。美国的孩子感觉不到所谓学习压力是什么滋味。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50年代),国内追求升学率的风气还不算太盛,但那时就总有课外作业。有一次因为老师讲除法时自己开了小差,回了家问母亲六除以三等于几。没上过学的母亲想当然道:“那还不简单,六个除过三个,当然是三。”按照母亲的思路完成作业,被老师训斥道:“你怎么这么笨,除法和减法是一回事儿吗?”在美国是决不允许这样训斥孩子的。他们的教育思路是培养学生的自信,想方设法打开其思路,活跃其思维,而不要求循规蹈矩,惟老师的命是从。即使学生把四加三加成八,老师也是以表扬的口吻道:“啊噢,这倒是个新鲜思路,我们是否可以再算算四加四等于几呢?”学生在表扬声中和训斥声中,其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必然不同。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也一般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的。比如德瑞娜的好朋友要回家了,德瑞娜因为留不住朋友而急得掉泪,德瑞娜的妈妈决不会以“没出息,哭什么”来训斥,而是这样劝慰:“噢,可怜的德瑞娜,你的朋友要走了,你很难过。离开自己的朋友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她的妈妈也许正等得她焦急呢……”他们认为“别哭”、“不要这样”、“多讨厌”之类的命令性口吻压抑幼小心灵是束缚孩子天性的,而一般以“应该怎样”、“不妨试试”来诱导孩子。有的学校甚至不让学生知道彼此之间的考试成绩。因为让学生互相知道考试成绩,就会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自卑,这是很残酷的事情。们的课堂讲授也不是刻板的老师讲授学生听。不要求学生正襟端坐、寂然静听,而是可以自由发问、可以提出不同见解后上台讲解。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教学生死背多少知识、信息和数据,而是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人人都要上讲台,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比如语文老师让学生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剧本《恺撒王》,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剧本的得失,有的学生说剧本结尾写得不好,怎么能在结尾时让这么多主要人物一个接一个地在同一幕中死去呢?太不真实了,太草率了。有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得失(2) 的同学就认为写得好,死的人多才能突出悲剧效果,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在高中“美国政府”课(公民课)中,有的老师做得更绝。他对学生宣布他要参加联邦参议员竞选,让学生帮他制定竞选章程、印传单、拉选票、挨家挨户游说、接受媒体采访等。这样授课,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另一方面大家又互相交流,撞击出灵感的火花。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经过大家讨论和身体力行,各人的思维必然得到升华,从而便于养成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美国学生从来不懂得“害羞”

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措施

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措施 摘要:小学是学生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真正接受文化类教育的开始。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学习有巨大影响,关乎学生日后的发展。因此,小学教育应该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展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改善。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发展措施 小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模式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小学教育必须更加具有实效性,能够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小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小学教育要求能够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小学教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现在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基本是乐观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树立小学教育教学的远大目标,采取正确的措施,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多年来,国家、政府、老师和父母等多群体都十分关注小学教育的发展,各大学校都能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的方针,小学教育能够自上而下地有序开展,并且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应试教育的印象根深蒂固 家长、学校和老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将这些观念带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校和老师都过分看重考试,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授文化课程,导致艺术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时间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也会经常安排一些小的考试、测验等,这些方式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是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末作业考核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象 概括的说是研究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事实或实践活动。具体说,可以包括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初等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的关系、初等教育改革的规律、过程、评价、设计等方面。 2、“两基”、“两全” “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投资体制 是一个国家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投资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方法。 4、幼小一贯学校 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幼小一贯学校”的计划。文部科学省决定从2005年试行、2006年正式设立“幼小衔接推动班”制,为未来正式实行“幼小一贯学校”作准备。其基本特点是: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5、“两个必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初等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 准备阶段;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实施阶段。 2、简述当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过去的学制改革未充分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实现。 (二)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历史眼光、世界眼光与未来眼光。 (三)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学生身心潜能充分发展与健康发展的关系。 (四)过去的学制改革有不顾条件而盲目蛮干之弊。 (五)过去的学制改革缺乏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的配合。 (六)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七)过去的学制改革中政治与行政干预过多。(八)过去的学制改革未能处理好积极与稳妥的关系。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C.夏朝 B.周代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 、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国》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一、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小学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至1983年屈原农场八分场共有小学学校8所,分别命名: 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 1985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 1986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和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北区联校,1990年下学期再次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菱湖学校。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菱湖小学。 1990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中心小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中心小学。

2003年8月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撤菱湖小学和中心小学,并入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小学。

二、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初中、高中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屈原农场八分场有中学一所,前称为汨罗江农场永红中学,1978年原汨罗江二分场行政区划分,沉凤路以南设立汨罗江农场八分场,学校授名为汨罗江农场第八中学。1978年至1980年期间开设了初中部和高中部。1980年8月全场高中分批撤并而撤销高中部,后改名屈原农场第八中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更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3年全区乡镇合并,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仍称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4年8月撤校,初中教师分流乡镇学校,学生分流琴棋中学,屈原一中。屈原二中。

最新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考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 (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易、春秋。 (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 (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前两者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主张主动去教;重视实践,类似于杜威的思想,主张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还提出量力原则,即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因此长期不为教育理论界所关注) (老子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文化堕落论,主张“绝学”) “道法自然” 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礼记》中的《学记》: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的文献资料) 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 有居学”,即课内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 3.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4.在教学方面,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道,喻也”,“道而佛牵,强而佛抑,开而佛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得学生灰心;主张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5.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遢等”,即循序渐进。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以其雄辩而著名;提出了著名的问答法。 2.柏拉图:①强调人受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回到理性;②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③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①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②主张和谐教育(德智体 都得到发展的教育);③倡导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最新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家对新世纪的发展战1 略定位于可持续发展之时,在对各种绿色、健康、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讨论2 中,都谈到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作用。教育事业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关系3 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而小学教育又是这教育事业之根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4 我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在目前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膨胀的社会中,已经跟不上5 时代的步伐,暴露出了种种矛盾。 6 7 一.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8 9 (一)教育模式机械僵化,观念更新停滞不前。 10 11 我国目前的小学生在校教育都差不多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填鸭式教12 育,偏重于对教材的学习,考试成绩决定考生的一切,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教13 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对当时社会发展的14 贡献,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强调竞争,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15 弊端也显露出来:一是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16 置若渺茫,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二是该模式过分强调共17 性和纪律性,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三是由于偏重知识型教学,而轻视18 了对学生其它各方面,比如心理、美学、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不利于培养一个合19 格的学生,因为它即使成绩优异,用客观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个畸形的次品。 20 21 (二)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隐患。 22 23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家庭成员结构跟上24 世纪占七十年代相比,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居民25 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的独生子女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娇生惯26 养,不知劳动的艰辛,致使其生活的自理能力欠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在27 于孩子,而在于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但爱的表达方式的正确性28 和科学性就不得不考虑。同时,还有些问题也不可轻视,如父母双亲高节奏的工29 作习惯,与孩子缺少交流引起的自闭症,还有少数父母许诺的“可怕的礼物”:30 以物质、金钱利益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和学习欲。这些都为日后孩子的健康成长31 埋下了极大的生存安全陷患。 32 33 (三)国家体制转轨冲击着教育的发展理念。 34 35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到各行各业,从经济领域36 到政治领域,无所不包,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37 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的竞争冲击着小学教育这一领域,小学教育的发展38 方向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是认学生还是认学费,曾经一时让基层的小学教39 育领导者们一筹莫展,诚然,理性看的话,这些问题都是体制的必然产物,但在40 发展的同时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让人们费尽心血,毕竟这些问题关系着国计民41 生,解决这些问题时为了不引发矛盾的聚结和秩序的稳定,必然需要瞻前顾后,42 否则的话,事与愿违的后果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43 44 (四)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客观地刺激了不良作风和习惯,对孩子们影响45 极坏。 46 47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智育

第三节小学智育 一、智育概述 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能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要组成部分。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完整的不可割舍的整体。知识是技能的形成和智能发展的基础。学生技能的形成要以掌握一定的为基础,但也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发展智能是通过学生主体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来实现的,但知是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伴随智能的发展。技能形成和智能_能够巩固知识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获得。成技能的过程,不仅巩固和应用了知识,而且为进一步理解知识和获得新知识创造了条件学生智能的发展。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创造了条件。智在形成各种技能中发展起来的。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二)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成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地建构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认知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具体型与抽象型四方面。 (二)智力差异 一般认为,智力是个体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心理活动。人与人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以及性别上的差异。对于智力水平的差异,一般是按照智商的高低进行划分。 不同个体在智力的类型上也会存在差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所强调的那样,每个人至少有B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意识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各种智能在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真正是任重而道远。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高尚 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首先要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其次,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最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的表率,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生为本 教学中一定要以小学生为主体,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灵活调控课堂,精心设问,让每个孩子能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要尽全力做到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当遇到犯错误的孩子,尽量克制自己,讲究方式方法去教育他。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优化知识结构,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反思总结,来提高执教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只有成为业务精湛的老师,才能合理制定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用心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加油! 现在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李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三点:首先,学生是人。学生是独立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他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其生命具有完整性。他是具有主体性、独立人格、创造力以及独特个性的人。 其次,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一方面,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尚待开发,其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需要教育者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发掘。另一方面,学生又是已具有一定能力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主体,他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具备行使这种权利的能力,成人不仅不能剥夺或者代替他们行使其权利,相反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适当的保护。时代的变化,使我们的家长意识到这一点,但却处于迷茫当中,学生的权利应给予“多少”、“怎样给”等诸多问题摆在家长面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科学、合理的学生观与学生发展观。 最后,学生是独特的人。一方面,学生时代是人生命历程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段,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成人期”的准备,相反,必须肯定其作为人完整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承认学生有着生动、独特的成长价值,且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和内在世界,肯定充盈着纯真情趣、智慧、和谐和生命活力的学生世界的价值,理解并尊重学生独特的精神生活、内在感受,以及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无疑是对学生人性的一种尊重,特别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只有真正意义上理解以上的内容,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只有正确的学生观,才

小学生教育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或趋近认识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获取,牢固掌握和巧妙运用知识。著名物理学家振林在回顾自己学习经历时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爱因斯坦把学习的成功概括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科学巨人对学习兴趣的肯定,凸现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教改,“与其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莫如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个被无数教学实践验证的正确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兴趣不是与人的个体同时降生的心理成分,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培养才能形成。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作用、学习兴趣发展特点和形成条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一心理过程为主线,对怎样培养学习兴趣作些粗浅的探讨,供各位参考。 一、兴趣的形成和作用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并非与生俱来,有其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完整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兴趣起源于好奇,在接触好奇心指向事物的过程中强化,进而发展成为直接兴趣,再从直接兴趣转化成以志向、意愿为标志的间接兴趣。 著名科学家政道曾对兴趣的起点——好奇心作过这样的描

述:“好奇心很重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心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也说:“科学始于好奇”。“好奇,总是与求知欲联系在一起,它激发青少年去发现生活的世界”。好奇心驱使着青少年主动观察、接触身边的事物,并从中获得愉快、成功和喜悦等快乐情感,其效能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无论身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快乐情感不断刺激,好奇心将逐渐发育成直接兴趣。如果持续强化直接兴趣,最终将会形成“心中有了大目标一切困难皆可踩在脚下”为特征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一经形成,学生就具备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学习自觉性和热情,在别人看来是又苦又累的事情,他们却乐此不疲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当作莫大享受。 间接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发展和科技文化学习将产生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能激励对爱好语文的小学生努力学习字、词、句和写作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应职业打基础做准备。第二,对正在进行的学习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学习。第三,促进学生深入钻研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特点

浅谈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

浅谈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 人的一生不可以不学习,而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接受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然后才是做事,这是中国人文经典中最重要的道理。如今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最为缺乏的就是人文教育,仿佛这个时代只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在快节奏中无暇顾及读书给人带来人文精神的提升,让人看到的只是金钱和物质的消费,很难领略到人文科学的发展魅力。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的发展到最后都是归根于人文的提高和品位的差别上。我们的学校课堂里缺少的就是人文教育,这其中包括人的人性和灵性。人性教育讲究的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情感,而灵性开发追求的就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原创性和思想性。我们应该清楚,人文教育的失缺将会导致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野蛮的可怕后果,这就是在异化人性,扼杀灵性。 当前的中小学过分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了情感教育,是一种严重的本末倒置。让人发现今日的学生很聪明,却在聪明中难以获得道德和情感的东西。他们的贪婪和掠夺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如何做人和爱人,尊重人和帮助人,已经逐渐淡去,这不能不使人担忧和感到后怕。 在我工作多年来,给我的感觉是小学要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个人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能力,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强烈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级检查就看学生的成绩好坏,来定论学校的一切工作,恰恰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我长期在农村小学从教,深深地感受到学校的环境让人担忧,体育不上,学生缺失的是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精神,加上没有活动场地和器材,最起码小学要有游泳场地,篮球足球乒乓球这些活动场所,而且对外开放,学生放假周末有活动的地方,所以导致学生在家无所事事,上网聊天打游戏,既给家长增添了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培养,国家的政策应该从长期规划,加强小学的硬件建设才是主要目的。我有一个深刻地体会,小学学生语数外学不好,上了初中就很难再出现新的转机,就一差到底。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为了下一代的成长铺路搭桥,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做好工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天赋,学校要把音乐美术课当做重中之重来陪养,增加音乐教室,选派音乐教师,不能让家长周末再给孩子增加负担,而这一培养的重任应该放在学校,所以加强小学硬件建设势在必行,为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的调配,当前每年都招考教师,而那里缺少什么样的教师上级领导一无所知,对外宣称招考了一批教师,而真正分配下来全是人情化的分配,根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教师学校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导致城乡差距大,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同样的学校,我们一所县直学校八十名学生,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题库 一、选择题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3.1632年英国哲学家(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5、终身教育是() 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 6.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C.《教学与发展》D.《民主主义与教育》 7.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8.前苏联( )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 9.“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 )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A.实用主义B。经验主义C.实验主义D.进步主义 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 1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A.“教育学的雏形”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杨贤江C.徐特立D.蔡元培 1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多因素论 D. 相互作用论 [答案]A 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即为一种典型的外铄论。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C. 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 D. 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3. 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信念 [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 住自己,属于道德意志薄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道德意志。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3 年

B. 1986 年 C. 1993 年 D. 2006 年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5、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 A. 小组活动 B. 学科活动 C. 阅读活动 D. 群众性活动 答案:D 解析: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主要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等。 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A. 20%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_教育与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教育 3.教育者 4.受教育者 5.教育影响 5.教育影响 A.诗、书、礼、仁、义、智B.德、智、礼、义、诗、春秋 C.诗、书、礼、乐、易、春秋D.德、书、礼、乐、义、仁 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 7.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9.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10.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 1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1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1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B.读写算教育C.军事体操教育D.艺术教育 14.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 15.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乌托邦》B.《理想国》C.《政治学》D.《雄辩术原理》 21.( )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构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A.培根B.杜威C.康德D.洛克 22.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B.凯洛夫《教育学》

我国小学语文发展史

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自从出现了文字,也就开始了语文教育的发端。到了奴隶社会,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正式的学校。有了学校,相应地也就有了课程和教学。然而,在此后的两千多年内,我国虽然有语文教学,但一直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语文是与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换言之,却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除了国文,可算是没有别的功课。”古代语文是个无所不能的“包天下”。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中国语文课程才真正确立。虽然此后也曾分分合合,几易其名,但是语文课程终究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 一、近代小学语文课程(1904年—1949年) (一)“五四”运动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次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初见端倪。但这个章程虽然公布了,却未能实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现代小学教育制度,教育史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清政府灭亡,后来的学制也都是在这个学制的基础上演变的。在学制方面,该章程把小学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段,分别修学5年和4年,学制共9年。在语文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科,教学内容是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是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朝着近代语文课程的建立前进了一大步。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注重实用、发展语言能力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发轫和一味读经、应对科举的古代语文教育的渐趋终结。《奏定学堂章程》作为“博考外国,参酌变通,择其宜者用之”的历史产物,虽然还掺合着封建礼教、科举旧习这种传统教育的特质,但主要是以欧美近代教育为真正源头、形式上从日本引进的学校制和课程设置,这样自然初步体现出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萌芽。由此,也开创了学习外国教育的先河,并且此后逾演逾烈而一发不可收拾。我国的语文教育逾来逾深地受到外国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几近于依赖。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9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在全国小学废止读经科。次年,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