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7年中考备考方略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7年中考备考方略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7年中考备考方略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7年中考备考方略

一、2016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本年度中考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稳中求变化,力求有新意

2016年中考试题继续强化了课程改革以来对于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过程的关注。现代文阅读稳定微变,文言文阅读稳定求变,现代诗歌阅读、默写题,以及作文题稳中有变。

稳:由于中考的重要性和连续性,2016年贵阳中考题相对平稳,总题量27题保持不变,试卷总分、考试时间未变。极大多数考点、题型没有变化。

新:2016年中考试题,又在稳中求新求变,给人一份惊喜。

1.虽然同样是考查“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今年试题不拘泥于其他学科知识理解的考查,而是侧重于语文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新闻标题拟写、调查表格设计。

2.增强了语文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如第25题,设计调查表,这是语文活动实践的要求,也是今后走向社会必会的知识与能力。

3.试卷从《诗经》到《简·爱》,从“对联”的拟写到对“十八大”的关注,从“青岩古镇”的选材到“盲人女教师刘芳”的宣传,从《夏洛伊与土豆》的外国作品到“贵州平塘射电望远镜”的地域时事,融合了传统与现实,突出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

二、弘扬传统文化,不失兼容并包

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第2、3、4题均涉及到成语的考查。

2.第5题把禁毒教育纳入考试内容。

3.第6和第8题,文学常识及名著的考查涉及传统文化和文学名著、古今中外都有所涉及。

4.第7题虽然考查的是汉语知识,但选取材料内容“青岩古镇”都是传统文化重要内容。

5.古诗词默写,唐宋诗文等是中华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试题均有关注。

6.阅读(一)选用了小说《夏洛伊与土豆》,通俗易懂。阅读(二)《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内容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7.文言文阅读选自《孟子》两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查重点仍是实词、文意理解分析和句子翻译。从考生的角度说,难度适中。

三、注重能力迁移,侧重思维考查

2016年中考试题强调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能力的迁移,侧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1.第10题读图题,图一:沉醉,学生日常一定见过的类似图景,肯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必须展开想象,让思维动起来。图二:逝者如斯夫,图画的是溪水潺潺流下,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组合能力。第25题调查表设计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参与实践的能力。

2.综合性学习题仍延续了对材料的理解、表格的制作及填写、对联的补写等考点的考查,与适应性考试相比,题型有变化创新,难度略有提高,但仍然比较适中。

四、贴近生活,以人为本

《考试说明》对写作有明确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2016年的作文题仍是一道半命题“________之后再次出发”。题目具有开放性,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发挥真实的写作水平。

五、彰显贵州特色,宣扬贵州文化

从“青岩古镇的选材”到“盲人女教师刘芳”的宣传,再到“贵州平塘射电望远镜”的地域时事,凸彰了贵州文化。

总之,今年的试卷注重传统文化色彩、注重学生对母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以及对学生纯正语文趣味的考查。同时又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文化,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体现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辉光,耐人咀嚼。

附录2016年中考试题一览表

阅读能力,

文段一

(小说),

11,4,体裁、人称、人物描写方法,填写题

12,4,概括情节,填写题

13,4,记叙顺序及作用,简述题

14,2,标题理解,简述题

文段二

(议论文),

15,3,文段理解(句子理解、写作手法、自

然段作用、表达方式、写作顺序),选择题

16,4,仿写,填写题

17,2,句子赏析,简述题

18,3,比较阅读,简述题

文段三

(文言文),

19,4,释词,填写题

20,2,译句,表述题

21,4,层次划分,选择题

22,2,内容理解,填写题

文段四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 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

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议论文的命题方向:找中心论点或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具体句中代词所指代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论据并指出论据的作用;理解文段中某一句子的特定深刻的含义;找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教育意义的一句(段)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分析你喜欢的原因;根据文意,自己设计命题自己作答。说明文的命题方向: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找出段或全文的中心句,并对其作用作出阐析;识别说明顺序(特别是逻辑顺序);判断文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阐述说明语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专题报告刘瑛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 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 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 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 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 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有答案)

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è) 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īng) 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 D.喷薄.(bó)哺.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 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 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 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 ....〕(6分) ....;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问君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4)。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6)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7)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9),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10)寻梦?撑一支长蒿,……(徐志摩《再别康桥》)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人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

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完整版)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策略及采取的措施

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策略及采取的措施 龙山中学备课组 九年级的英语教学是中考前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得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而无益。初三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关键年级,学习内容多,要求高,强度大。一个多月后同学们就要参加中考,学生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拥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效率高;学习得法,不搞题海战术,既会学习,又会考试。 九年级的英语复习拟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本学期第一周到第五周,第二阶段是从本学期的第六周起直到中考。第一阶段重点是完成初中阶段英语课本的基础复习,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好三种类型的课堂。 1、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的落实:1)加大集体备课力度,确定每个模块的重点、难点。2)利用早读、自习及课后时间落实单词、范文背诵。 2、辅导课的开展:1)通过考试及平时的观察选定辅导对象,分层进行辅导。2)集体讨论确定辅导内容、研究辅导课授课形式。3)认真编选好每次辅导题目,上好每一节辅导课。 3、复习课型的落实:1)通过小测、月考、模拟考、统考查漏补缺,上好每一次的试卷讲评课。2)中考前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语法课(落实基础知识和语法知识)。第二轮:专项课(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技巧)。第三轮:综合课(查漏补缺、系统梳理知识)。复习要梳理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对已理解的知识要加以综合分析,概括提炼,抓住关键,锁定要点,串连知识,触类旁通,从而充实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对初中所要求掌握的八个时态,可以按照“用法——构成——时间状语”三要点进行归纳整理。 二、教育学生应试答题技巧。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模块 题型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 7个小题共27分。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第2小题辨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没有考过的。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

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今年的名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而选项中的内容则是对“衍太太”的赞美,若没有仔细读过《父亲的病》,很难判断,学生就很可能在正确的选项中挑错,因而失掉宝贵的3分。第5小题古诗文默写8分,与往年一样,都是课标提示范围之内的,没有太大难度,失分原因主要是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第6小题是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考查了说明文中的说

中考备考建议

中考备考建议 一、领导小组 1、成立中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引领、指导,确保中考各学科协调均衡发展。 2、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成效——适时反思——稳步提高。具体有如下 ⑴制定中考备考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⑵对中考各项备考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和考核。 ⑶组织中考备考工作培训和《中考说明》、《课标》的学习。 ⑷组织月考、模拟考以及其他大型考试的质量分析。 ⑸抓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讲、辅、批、考常规环节定期检查,一月一小结。 ⑹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力求“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⑺抓备考视导督查。对学科教学加强视导,务求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 ⑻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迎考心态; ⑼抓学校部门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 二、教学计划 (一)授课计划 新授课完成时间:2013年9月——2014年2月 中考总复习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中考前 (二)复习计划 采用三轮复习法: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 l.第一轮复习(2014.2-2014.4上旬):夯实基础,教学时间约8周。 ①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要求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的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扎实培养基本技能。 ②复习方法: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连前指的是上次不过关的知识),层层夯实,步步为营。 2.第二轮复习(2014.4—5月下旬):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时间约6周。 ①复习内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检查堵漏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科目的训练,使他们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 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 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 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 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 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⑴-⑵题(4分) ⑴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⑵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6.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⑴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⑵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⑶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7. 默写(7分) ⑴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⑶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⑸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⑹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金城北楼①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弥勒县西山民族中学段荣福 搞好中考复习,首先要对考点进行认真梳理、仔细分析,做到对考查内容“胸中有树,了如指掌”,进而再制定相应的详细的复习计划,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这点呢?通过对2008-2009年中考试卷的分析,找出近年来易考的考点,针对考点,提出一些复习策略,旨在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听力复习策略 从2008—2009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分析中就可获知,(1)情景反应部分主要考查:①日常用语,如:问路、同情与遗憾、道歉、建议、购物、问候、同意和不同意等。这部分共五小题,满分五分,2008年考了两小题,分值2分;2009年考了两小题,分值2分,占小题40%的分数,估计今年也有可能考查3-4题左右。②一般疑问句(如:Have…got…? Did…?等)和特殊疑问句(如:why, what, when, who, where等提问的内容及其答语和how many, how much, how old, how far, how soon, how often, how long等的回答),一般疑问句,08、09年各考了一题;特殊疑问句,08年考了2题,09年考了两题,比分占到1-3分。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复习提高呢?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疑问句外,重点强化日常用语,教师应按“对常见话题对话规律的把握;对情景对话总原则的理解(为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相互交流,增强相互尊重,情景对话必须尽可能遵循‘委婉、客气、礼貌’的总原则,同时还应保证回答针对语言背景,尊重语境实际的需要等”方法,帮助辅导学生进行归纳,并要求他们背下来。⑵单句理解部分满分五分,转换理解题,即互变句型和同义词或意思相近的表达方法,08-09年的考题中就各占了四分。例如:young---old, leave=take off, so…that…与too…to…的转换等。所以,教师需要把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的、典型的句型、复合句、同义词、反义词等进行详细总结归纳,通过“同义词的选择”和“句型转换”的训练来提高应试技能。⑶对话理解部分满分十分,是考核对英语对话的反应能力及整体理解能力,它包括了直接理解、转换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直接理解方面主要从日常用语(谈论天气、询问时间、打电话等)、5W及how问句以及同义词等方面,在08—09年中考试题中,它们所占的分数分别是:6,8是小题总分的50%;转换理解方面主要是转变表达方式、反义词、时间计算以及一些特殊动词的问答,在试题中比分占30%—40%;判断推理方面主要是据所听内容判断出会话人的职业、会话地点、会话人的国籍等,做这道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关键信息、关键词语,在试题中比分占20%—30%。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着重抓好直接理解题,有计划地让考生经常练习听力,使他们的习惯和心态都得到加强。⑷短文听力理解满分十分,考查分析、推理、综合等多方面的能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南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9年南昌市语文中考倍受教师、考生、家长及社会关注,因为本次中考是全市使用部编版教材以来的首次中考,会考什么、怎么考,会有哪些新的变化都希望通过本次中考找到答案。今年中考语文的试题特点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中考复习乃至日常教学的重要参照。本次中考的试卷结构维持不变,依旧是以往中考的“一版四块”结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在试卷整体求稳的情况下,今年中考卷又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呈现很多微妙变化。本次质量分析主要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对本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使用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市初中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总体情况】 本次有效答卷59011份,全卷满分120分,平均分75.52,标准差为19.53,众数为84,难度系为0.6293。得分情况:最高117分,最低0.5分,优秀率11.7%,及格率65.1%,低分率8.3%。相较往年中考,今年在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几个关键指标上有所下滑,因此我们更要对本次中考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具体数据参见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 【具体分析】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均为四选一的客观题,考查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使用、语病分析、语段排序和语句衔接,共10分,平均分为6.65。 下表是选择题第1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属于语音、语汇题型,正确率是64.90%,考查的都是教材“读读写写”中的重点词语,作为最基础的一道题,这样的得分率并不如人意,说明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基础,并对生活中容易犯错的字音字形重点突破。 下表是选择题第2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考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得分率55.41%。考查的也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重点词语,该题的得分率不算高。目标选项中的“浮光掠影”容易让学生望文生义而犯错,说明教师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这些易错词语,落实好“双基”。 下表是选择题第3小题的情况: 这道题是语病题,得分率是62.87%,分别考查了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几种病句类型。有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C,说明他们对成分残缺,尤其是主语残缺类型的病句掌握情况不好,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下表是选择题第4小题的情况: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5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廉《送东阳马生序》)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略无慕艳意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愿我们的友谊 ..()地久天长。 (2)用解剖 ..()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青少年________(chén nì)于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4)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ào 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2.(1)yǒu yí(2)jiěpōu (3)沉溺(4)奥秘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 ⑤②③④⑦①⑥ B ②③⑦①⑥④⑤ C ⑤②③⑦④①⑥ D ②③⑦⑤⑥④①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与原则 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 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 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 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 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 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 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 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 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循环检测,逐一落实。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模块的考点或知识点,收集整合设置相关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2、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基础,内容包括:①字音、字形及书写; 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③标点; 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 学常识、名着;⑦古诗文名句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2018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高,考查范围及题型特点与往年相同,平时注重夯实基础、有阅读及写作积累的孩子,都能交上较为满意的答卷。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本次语文试卷的组成及特点。 一、试卷结构分析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一如既往,由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写作三部分组成,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内容分布如下: 单题知识点考查分布

二、知识模块考点分析 1、积累与运用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较低,能拉开难度差距的词语运用、病句辨析、综合探究等题目,今年都没有设置太多陷阱及障碍,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 【能力要求】 能辨析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掌握课内的形近字、易错字;能分辨相近成语的区别;熟悉句子语病类型及修改方法;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能熟练背默课本古诗文及其注释。 2、阅读与鉴赏 【考查特点】 整体难度平衡。文言文阅读难度较低,古诗词鉴赏考查典故运用,将难度持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从文中找,记叙文阅读抛出“宿命”话题,有简有繁,有易有难,能很好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能力要求】 熟悉初中三年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及其注释、翻译,能辨析同个词语的多个意义及用法;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掌握每篇文言文内容的重点难点;熟悉课本每首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感情;掌握读图及长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筛选能力,并能理解、归纳文章重点;能梳理记叙文阅读内容要点,能赏析字词、句子的妙处,对记叙文的中心主题有准确的把握。 3、写作 【考查特点】 让人人有话可说。2018年广州中考语文作文题不限制选材立意范围,不管从什么角度,学生都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题目《原来这么简单》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考生的写作能力,真正考出学生的作文水平。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与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嫉.妒(jì)蔷薇.(w?i)教学相长.(zhǎng) B.胴.体(d?ng)裙袂.(mai)龙吟凤哕.(huì) C.怪诞.(dàn)糍.粑(chí)呷.浪之鳞(jiā) D.鲑.鱼(guī)感慨.(kǎi)蹑.手蹑脚(lia)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 ..的一项是() ..完全正确 A.诀别 ..:不再见面的分别自顾不暇.:空闲寻物启.事:指陈述 B.臆.测:主观的金榜提.名:写上寤寐.思服:醒时 C.修.狭:长美不甚.收:超过通宵达旦.:天亮 D.徙.倚:徘徊因.势利导:因此正襟危座 ..:高 【答案】A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个是() A.常见一些学者,陈述其观点来是口若悬河 ....,然而要征引古籍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背诵出原文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 ....,要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 ....的感觉 D.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行一篇文章《素颜黔东南》,言简意赅 ....地介绍了黔东南的众多美食、美景及民风民俗 【答案】B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够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答案】C 5.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字音字形篇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字音字形篇 1.字音辨析题: 2017年中考语文基础考点复习:汉字字音~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A、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xiǎn的音。 鲜多半读(xian)有以下几个意思 (1)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屡见不~。 (2)滋味美好:~美。~甜。这汤真~。 (3)有光彩的:~明。~亮。~艳。 (4)味美的食物:尝~。时~。 (5)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鱼~。 (6)〔~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常考的是他的另外一个读音鲜“三声” 少;~见,~有,~为人知 “薄荷”(一种植物) “单薄”(少;不充实;姓氏)刻薄薄情寡义淡薄 “如履薄冰”(不厚)薄皮大馅 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如“言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音。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例如“菁菁校园” “莘莘学子” “谆谆教诲” B、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2.字形辨析题 中考语文字音字形考点汇编一定看好了~

2019中考英语试卷分析以及备考策略1

2019中招英语试题分析以及2020备考策略 石槽一中 郭金凤

2019中招英语试题分析以及2020备考策略 一、试题特点 2019年河南中考英语试题特点:首先试题不再是单纯的考查语法内容,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今年的英语试题所选择的语言材料及创设的情境仍和往年一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体验,内容源于生活;第三,试题延续了2018年突出原创,素材均取自英语网站最新内容和英语原版书籍杂志等,语言地道。 二、试题分析: (一)听力部分 今年的听力部分1至15题都是以特殊疑问词who,what,when,where,why等来提问,这就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可以快速抓住重点,在听的过程中有侧重点,不至于盲目去听。16至20题和2018年一样的图片排序题,本部分内容排序较为简单,因为从图片可以快速提取相关的单词,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关的单词或是短语,找到正确的位置。 (二)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考查学生语法掌握和语境理解能力,注重基础,突出语境是一大特点。本题主要侧重学生词法的考查较多。

本部分试题较之去年,少了祈使句,宾语从句和常识题,替换成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和组句子。纵观试题,这些考点大都是学生平时练习的内容,只有35题是新题,但是考查内容却不新。本部分试题语境贴近学生生活,没有生词,偏词或是怪词出现,都是基础词,句子语言地道,结构完美,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完形填空 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都侧重于幽默小故事,都是以西方的文化等为背景素材,原汁原味的故事,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理解语篇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今年的完形填空是讲述的一名妇人与一名查超速警察之间的小故事,难度较低,题目设置较易,不涉及语法,只考察学生对语篇理解力,所有题目给出的单词都是平时的常见词,没有生词。十道题中有六题是考察词义辨析,重在考察学生平时词汇的积累,37,40和42题都是根据上下文内容得出正确的选项,只要学生能找到并理解句子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英语试卷中所占分值最多的,是最容易得分的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从这里基本上可以拉开学生之间的分数,所以就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标准也规定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达到5级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单词,懂语法结构,了解文章字面意思,而且还要具备根据文中意思进行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A篇是应用文,主要是关于青少年暑期活动,46和49题考查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能力,47题是推理判断题,48和50是有关文章主旨大意的题目,五道题目,学生都可以从文中得到相关信息,题目较容易。B篇文章是记叙文,是一个很温暖的小故事,这一类文章学生得分高,同时也是失分多的地方,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五道题中有四道题是细节理解题,需要学生认真看文章,并可以找到有关联的地方,对照文章找答案。C篇文章是说明文,有关现在的回归自然的问题,是否应该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回归到自然中及相关的讨论。56和57题是有关细节理解的题,每一题都有对应的段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需要学生细心并理解文章,58和59是推理判断题,最后60题是主旨大意的题,选主旨大意的必须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才可以找到答案,从全文看应该是关于“rewilding”的,如果不能通读并理解文章,很容易错选C选项。D篇文章是介绍了美国人常用的谚语,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选

2017年云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英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 B.解剖(pāo)喧嚣(xiāo)黝黑(yōu)戛然而止(jiá)[来源:学科网ZXXK] C.哺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人不倦(h uì) D.畸形(jī)迸溅(bèng)鸟瞰(kàn)曲高和寡(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 B.沉淀苍穹焕然一新励精图治 C.咨询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 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B.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长篇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来源:学科网] C.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是用作者的谥号命名的;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作品,作品中作者的特殊经历和乐观态度,让读者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https://www.360docs.net/doc/7c828574.html,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中考备考会成绩分析及备考建议

中考备考会成绩分析及备考建议 各位校长、主任、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刚才三位校长、三位班主任老师分别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层面就毕业班质量提高策略做了很好的经验分享。下面我就今年1月份九年级毕业班调研考试成绩反馈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并就今年的中考复习备考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调研考试成绩分析 教研室对各协作区上报的九年级成绩进行了全县汇总。下发了4种表格,学校总分分数段人数统计表、学科成绩统计表、学校参考成绩统计表、学校参评成绩排名。相信每一所学校,都在寒假开学前后对自己的成绩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我结合中考成绩和这届毕业生升入九年级时的成绩情况谈谈我的视角。今年我县九年级学籍在册7249名,参考学生6535名,巩固率为90.15%,与去年7月升级考试时相比学籍增加了4名,参考学生少了141名,中学(78.66%,有10名空头),第五中学(83.88%,有5名空头)学生流失最严重,若按85%的参评率计算差距较大。本次考试九个科目满分820,达到优秀线656分的全县381名,优秀率为6.19%,达到及格线492分的全县3004名,及格率为48.77%。从全县整体成绩来看,本次成绩较升级考试未进反退,优秀率下降了4.46个百分点,及格率下降了3.98个百分点。中考我县平均及格率为52.62%,优秀率为9.36%,我们的差距是及格率需要提升3.85个百分点,优秀率需要提升3.17个百分点。各位同仁,近几年来我县中考成绩都是稳中有升,今年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每个学校算一笔账,在现在成绩基础上您学校的两率提高上述百分数,具体需要在备考中努力多培养几个优秀生,几个合格生?咱们任重而道远啊! 我们按去年政策和相应比例进行了拟录测算。搬迁新校区,新招生1680名,减去音体美特招90名,文化课招生1590名,招生预计与基本持平,年前调研考试全县570分(得分率为69.51%)以上共1623名,拟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