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任务单

阅读任务单

阅读任务单

班级:姓名:

作者:书名:

故事发生在哪里?

书中有那些角色?

我喜欢的角色(最好

能说说理由)

我喜欢的词语:

我最喜欢的句子或

者段落:

我的疑问:

初中语文名著等课外书整本书阅读策略

整本书阅读| 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指导更具情境性。几年来,我和学生共读《孩子,你慢慢来》《草房子》《海鸥乔纳森》《渴望生活:梵高传》等书,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 一、自读:设疑激趣,制订计划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自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如何让学生的“自读”行为变得更主动呢?实践证明,“激趣导入”,规划设计全班的“共读时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导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兴趣的维持需要有合理的计划支持。我用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常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的阅读任务。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是拟定阅读任务清单的重要依据。 二、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

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比如,阅读《草房子》第二章《纸月》时,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纸月写一则自传。”此任务借读写转换训练学生梳理人物命运、概括情节变化的能力;在《呼兰河传》第三、四章的阅读中,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将感兴趣的选段改写成小诗,并尝试配乐朗诵。”此任务将抽象概括转化为形象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诗化魅力。“阶段任务”可根据书册章节特点灵活设计,拟小标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书签制作、据文绘画、情节补白、微电影创作、串词撰写等都是可采用的形式。学生完成阶段任务后,教师既可以采用“诵诗文”“述情节”“讲故事”“演短剧”“说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初感受;也可以采用朴素安静的“交流阅读批注”的形式有效推进阅读。 三、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 深读引领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文献,丰富学生认知,形成独特思考。 2.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读出书籍的精华。 3.教师抛出问题,借助自身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四、共议:合作探究,深度交流 “深读”“共议”是两个紧密结合的过程:“深读”,是教师提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静悄悄的阅读,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交流与分享。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借助“班级

一年级第三周阅读任务单

2016年月日星期年级:姓名: 《25、小星星》 1、大声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2、再读文章,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本文共有()个自然段。 4、照样子写一写。 一盏盏 安安静静 5、按照原文填一填。 萤火虫飞到东,飞到西,飞到,飞到飞到……

2016年月日 星期 年级: 姓名: 《26、露水 》 1、大dà声 shēng 朗lǎng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准zhǔn 字zì音yīn 。 2、再zài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通tōng 句jù子zi ,标biāo 出chū自zì然 rán 段duàn 。 3、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4、按照文章内容连一连。 凉爽的露珠 碧绿的晨风 细嫩的草地 亮晶晶的叶子

2016年月日 星期 年级: 姓名: 《27、彩色的雨》 1、大dà声 shēng 朗lǎng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准zhǔn 字zì音yīn 。 2、再zài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通tōng 句jù子zi ,标biāo 出chū自zì然 rán 段duàn 。 3、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4、在文中找一找。 ABB: AABB: 5、照样子写一写。 (1)又.干净又. 漂亮 又又 又又 (2)各色的果子顿时像.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2016年月日 星期 年级: 姓名: 《27、彩色的雨》 1、大dà声 shēng 朗lǎng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准zhǔn 字zì音yīn 。 2、再zài 读dú文wén 章zhāng ,读dú通tōng 句jù子zi ,标biāo 出chū自zì然 rán 段duàn 。 3、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4、在文中找一找。 ABB: AABB: 5、照样子写一写。 (1)又.干净又. 漂亮 又又 又又 (2)各色的果子顿时像.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关于学习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学习新课改关于“学习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临猗中学校张琴 这次我们有幸参加了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分三个月为期八天的研修学习,实实在在是一次视听盛宴,是一次真正的教育教学的盛会,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的不仅是理论的解读、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改前沿的成果分享,更是震奋人心的希望,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这些天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整本书阅读”这些词语,围绕这些关键词,既有来自高中语文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员以及北京市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北大附中、北京四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等的解读及引领分享。在听了专家名师的解读后,我想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理解和思考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预计年底颁布!新课标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将改善语文教学内容,改善语文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作为教师的我们将要转变教学方式,需要未雨绸缪,研究学习任务群。如何理解新课标?如何落实任务群?如何策划专题学习?这些将是2018年以后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学习任务群不是一个靓丽的新概念,也不单纯是一种学习内容的组合方式,而是融合语文课程诸要素、落实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是建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 高中语文教师要适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需做好三方面准备:一要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学习内容变成学习任务;二要增强“联系”意识,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三是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使其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任务单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任务单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读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前言里提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请搜索这首诗,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读。 二、人物对对碰 请写下书中给你印象深刻的至少五个人物的名字,用两三个词或一两句话说说他(她)留给你的最深 印象。 (一)摘抄第一章中鲍雷伊给汉修先生的信后面的署名。 学习在通行格中工整书写:注意合理布局,使各个署名大致排列整齐;字大小均匀,可贴近下线, 约占行高的2/3;字与字留出小小的间隔,笔画不相互粘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这些署名,你最想说: (二)书中哪些内容给了你深刻印象?请给家长朋友有感情地读一读或讲一讲。 一副好口才,你懂的! 家长、朋友签名或听后留言: 至少一位,上不封顶!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导读【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导读课 教学课题《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导读课科目语文 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师付泽新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包括:“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通过对《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位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样貌和行为方式。”同时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具有学术性与文学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的一节整本书导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乡土中国》与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的书目构成,完成未来整本书阅读的学生的任务分配。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五步阅读法。 初步了解《乡土中国》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兴趣。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五部阅读法。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对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教师指导用书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师活动一:导入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社会,你会选择哪个词 语? (并将学生总结的词语板书于黑板上) 学生活动: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感知到的中国社会(保留着张板书,可用于阅读过整本书后进行相同的活动再做对比展示)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 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引 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 的解读的空间是巨大 的,不仅仅存在表面的 粗略的解释,更需要寻 找和现实生活产生勾 连,同时先展示出学生 对中国社会感性的体悟 与认识。 3分钟 教师活动二:激趣引导 教师活动一:展示一张中国人的小区花园种菜图与美国住宅前的草坪图。同时展示一则新闻《中国人的种菜天赋,把外国人都惊呆了》: 中国人现在种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在他家里终会发现一些种植出来的绿色植物,如果有条件还会开垦出来一片土地,自己种菜吃。在种菜技艺上,中国人和外国人也有很大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种菜的农民一生也只会重复种植一些蔬菜,而我们中国人种菜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给一把锄头一包种子总能种出一片菜地出来。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种菜,你能用你的理解来解释么? 学生活动一: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以上几个活动,以 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 兴趣,带领学生从身边 可知可感的情景出发, 带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 的意见,再展示《乡土 中国》中对相关问题的 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 为后续导入相关社会学 概念做准备。 15分钟 2

西游记阅读任务单

《西游记》整书阅读任务单 1、请参照玄奘取经的路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西游记》原著中师徒四人遇. 险的地点 ....画出。 2、注明该处所遇之险,如妖怪的真身,它所具备的本领。 3、写出师徒四人排险的具体过程。 4、写出排险的最终结果。 5、以上内容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在A4纸上(可多页)。 “西天取经图” 附录: 1双叉岭伯钦留僧(13回) 2孙悟空拜师取经(14回) 3唐僧收服白龙马(15回) 4黑风山除妖(回) 5收服猪八戒(回) 6大战黄风怪(回) 7八戒大战流沙河(22回) 8四圣试禅心(23回) 9偷吃人参果(24~26回) 10三打白骨精(27回) 11悟空、八戒双战黄袍怪(28~31回)12多宝莲花洞(32~35回) 13乌鸡国救国王(36~39回) 14大战红孩儿(40~42回) 15黑河逢妖怪(43回) 16车迟国斗法(44~46回) 17通天河降妖(47~49回) 18智斗青牛怪(50~52回) 19女儿国奇遇(53~55回) 20真假孙悟空(56~58回) 21三借芭蕉扇(59~61回) 22金光寺寻宝(62~63回) 23荆棘岭降树妖(64回) 24小雷音寺擒黄眉(65~66回) 25七绝山除蟒精(67回) 26计盗紫金铃(68~71回) 27盘丝洞除妖(回) 28狮驼岭斗三魔(74~77回) 29比丘国救儿童(回) 30三探无底洞(80~83回) 31灭法国遇险(84回) 32连环洞降妖(回) 33祈雨凤仙郡(87回) 34玉华县收徒斗黄狮怪(88~89回) 35青龙山大战犀牛怪(91。92回) 36天竺国降玉兔(93~95回) 37唐僧铜台府监禁(回) 38如来赐真经(98回) 39归途落水(99回) 40台下受封(100回)

西游记阅读任务单

;. ;.' 《西游记》整书阅读任务单 1、请参照玄奘取经的路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西游记》原著中师徒四人遇. 险的地点 ....画出。 2、注明该处所遇之险,如妖怪的真身,它所具备的本领。 3、写出师徒四人排险的具体过程。 4、写出排险的最终结果。 5、以上内容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在A4纸上(可多页)。 “西天取经图” 附录: 1双叉岭伯钦留僧(13回) 2孙悟空拜师取经(14回) 3唐僧收服白龙马(15回) 4黑风山除妖(16.17回) 5收服猪八戒(18.19回) 6大战黄风怪(20.21回) 7八戒大战流沙河(22回) 8四圣试禅心(23回) 9偷吃人参果(24~26回) 10三打白骨精(27回) 11悟空、八戒双战黄袍怪(28~31回)12多宝莲花洞(32~35回) 13乌鸡国救国王(36~39回) 14大战红孩儿(40~42回) 15黑河逢妖怪(43回) 16车迟国斗法(44~46回) 17通天河降妖(47~49回) 18智斗青牛怪(50~52回) 19女儿国奇遇(53~55回) 20真假孙悟空(56~58回) 21三借芭蕉扇(59~61回) 22金光寺寻宝(62~63回) 23荆棘岭降树妖(64回) 24小雷音寺擒黄眉(65~66回) 25七绝山除蟒精(67回) 26计盗紫金铃(68~71回) 27盘丝洞除妖(72.73回) 28狮驼岭斗三魔(74~77回) 29比丘国救儿童(78.79回) 30三探无底洞(80~83回) 31灭法国遇险(84回) 32连环洞降妖(85.86回) 33祈雨凤仙郡(87回) 34玉华县收徒斗黄狮怪(88~89回) 35青龙山大战犀牛怪(91。92回) 36天竺国降玉兔(93~95回) 37唐僧铜台府监禁(96.97回) 38如来赐真经(98回) 39归途落水(99回) 40台下受封(100回)

《红楼梦》阅读任务单

《红楼梦》阅读任务单 曹雪芹 班级 姓名

阅读导引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整本书阅读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整本书阅读| 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指导更具情境性。几年来,我 和学生共读《孩子,你慢慢来》《草房子》《海鸥乔纳森》《渴望生 活:梵高传》等书,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 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 —表达”五个步骤。 一、自读:设疑激趣,制订计划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 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 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自读”是阅 读活动的起点。如何让学生的“自读”行为变得更主动呢?实践证明,“激趣导入”,规划设计全班的“共读时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导 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 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 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兴趣的维持需要有合理的计划支 持。我用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常先 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 的阅读任务。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是拟定阅读任务清单的重要依据。 二、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

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比如,阅读《草房子》第二章《纸月》 时,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纸月写一则自 传。”此任务借读写转换训练学生梳理人物命运、概括情节变化的能 力;在《呼兰河传》第三、四章的阅读中,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 “请你将感兴趣的选段改写成小诗,并尝试配乐朗诵。”此任务将抽 象概括转化为形象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诗化魅力。“阶段 任务”可根据书册章节特点灵活设计,拟小标题、人物形象分析、故 事情节概括、书签制作、据文绘画、情节补白、微电影创作、串词撰 写等都是可采用的形式。学生完成阶段任务后,教师既可以采用“诵 诗文”“述情节”“讲故事”“演短剧”“说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方 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初感受;也可以采用朴素安静的“交流阅读批注”的形式有效推进阅读。 三、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 深读引领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文献,丰富学生认知,形成独特思考。 2.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读出书籍的精华。 3.教师抛出问题,借助自身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四、共议:合作探究,深度交流 “深读”“共议”是两个紧密结合的过程:“深读”,是教师提 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静悄悄的阅读,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 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 交流与分享。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借助“班级

使用阅读任务单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能

使用阅读任务单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能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采取课堂授课,下课布置作 业这样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在这类模式下,学生们通常缺少针对个人的专业指导,在阅读练习中只能通过独自摸索了解书中大致的内容,阅读效果缺乏深度和广度。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单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从而使其能够进行自主阅读。 关键词:阅读任务单;整本书阅读;效能 前言:阅读任务单也可以称为“自律学习任务一览表”。这是指在学生可以积 极学习的情况下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和经验编写的学习任务。它 主要从放下学习强制性和枯燥的学习过程为必要条件,进行自主学习。任教指导 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获得阅读任务单时,他们会有一种心理感觉,认 为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老师则渐渐隐藏起来。 在阅读整本书的指导过程中,使用阅读任务列表来指导学生,学生的读书过 程被设计成几个任务。在阅读任务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独立读书,在小组内共同 读书,阅读个人或小组的报告结果,完成完整的阅读任务,达成读书目标,并达 到良好的效率。 一.如何设置任务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设置可以达成得阅读目标,这很简单,但是可以催促孩子找到答案。我们每 周都会把一个或两个问题抛给学生,给他们时间。由于明确的任务设定和学生的 强烈兴趣,他们可以获得令他们印象深刻得阅读体验。为了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定期收集作业或调查报告,或是读笔记,或是读特定的文章,或是小书 签或文字文件都可以。在驱动任务的指导下,学生会积极完成阅读任务。根据构 成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某些知识中,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构建来获得知识。在阅读 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会尽最大努力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 同时深入发掘整本书的生活元素,找出要点,精心设计任务情况,使学生对兴趣 和知识产生兴趣合并任务活动[1]。 阅读单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及阅读单的功能和定位;阅读单提问 的方式和方法;最后是要将阅读单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我 们通过阅读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拓展教学内容,所以关键还是 要与教学内容相统一。读书清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书的名字、作者、书中的主要 内容、阅读后的感觉和教师的个性设计。如果需要就同一主题的阅读内容制定不 同的阅读任务单,区别应只有读书内容的分析和写作读后感的问题不同,我们必 须注意内容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读书清单的设计还可以包含符合学生实际生活中 的问题。比如,书中的哪个人物和你相似?你身边的朋友像书中的英雄吗?如果 你面对这样的情况的话会做什么?你也可以从书中挖别的话题。同一内容也可以 设计成许多主题:书中的人物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团结其他人,为何会产生误解 等等。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阅读列表,让学生根据小说的特点,阅读分析小说的类型。 为了促使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我们设置了以下工作表:父母爱他们的孩子, 应该用同样的方法吗?区别应该是什么?探寻父亲和母亲的信的区别,请举个例子。通过联系生活情况的任务,学生们读了很深的文字,妈妈的信更是让他们担 心生活,爸爸除了关心,还教会了我们生活的真谛和方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那个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整个书。阅读人生是读书的基础,这是为了显示读

《乡土中国》学习任务单

《乡土中国》阅读任务单 费孝通 班级 姓名

阅读导引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品评价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委顾问等。

小学六年级寒假快乐阅读任务单

小学六年级寒假快乐阅读任务单; 阅读主题历史的天空; 亲爱的孩子们结束了快乐而充实的一个学期,大家又迎来了缤纷多彩的寒假。在走亲访友、游山玩水的同时,大家可别忘了课外阅读哦!我们除了阅读一些动物小说系列、童话系列、成长系列、科学幻想系列的作品之外,更应该开始读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现在,面对未来。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些历史方面的阅读书目。当然,如果你已经阅读过,或者对其他方面的书籍也有兴趣,也可以有更多样的阅读选择。 阅读指南——你可以阅读诸如 历史系列的推荐书目 1.《上下五千年》作者林汉达; 推荐理由本书初版于1979年,累计印数上千万册,早已家喻户晓。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读物”、“百种爱国教育图书”、“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畅销书奖”等殊荣,是通俗历史的经典读本。 2.《人类的故事》作者(美国)房龙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它的名字听起来很象是一本历史书。是的,它确确实实是一本介绍人类文明史(侧重于西方文明史)的著作,并且曾经一度被美国的中学采用为历史教科书。不过它获得的最高荣誉奖并不是历史学类的,而是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奖“纽

伯瑞奖”。颁奖者显然认为,它的文学成就甚至高于其他候选的文学作品。 3.《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 推荐理由本套书共16册,以111个精彩单元,为孩子搭建起一座美不胜收的历史殿堂。语言亲切温和、深入浅出,讲述了远古时代至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插图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历史插画风格为主,辅以手绘的、符合历史场景的原创插图,务求写实、生动。 其他推荐书目 1.《根鸟》作者曹文轩 推荐理由《根鸟》讲述的是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成长史,也是每个少年的心灵史;是讲给每个少年人听的成长故事,也是唱给每个少年人听的成长心曲。这是部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小说,让人在梦幻中游走,在真实中体验人性。 2.《第三军团》作者张之路 推荐理由三个系列风格各异,“张之路非常可笑系列”幽默风趣,令人捧腹;“张之路非常感动系列”情感真挚,催人落泪;“张之路非常神秘系列”惊险奇幻,引人入胜。 3.《汤姆的午夜花园》作者(英国)菲莉帕·皮尔斯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少年小说,但不是那种有点泛滥成灾的魔法、巫婆。它借用一种奇幻的手法讲述了跨越百年的两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堪称经典。 4.《青鸟》作者(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推荐理由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赞赏梅特林克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梦幻。的确,打开本书,小朋友会进入一个充

傅雷家书阅读单(温丽风凡)

《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 任务一:初识《傅雷家书》 1、看图识人物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辨识他们分别是谁呢?可以求助万能的度娘,作业帮,图书馆资料等。动用你所能用的一切手段吧! 左:右:左:中:右: 左:右: 左:右上:右下:

2、《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与儿子和儿媳(名字)的家信,由次子编辑而成。 3、这些书信中最长的一封信是年月由写给的,长达七千多字。 4、傅雷写信的目的“有四”,他认为写信有哪四大作用? 阅读摘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码____)我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摘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码____)我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阅读摘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阅读任务单

红楼梦》阅读任务单 曹雪芹 班级 姓名

阅读导引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 的“乾隆盛世” 。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 “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 (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 (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 ,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如导言所述,我们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背景和作者有关情况。这可以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上述材料就是根据《中国文学史》及《红楼梦》第一回有关文字整理的。 附录:《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

《乡土中国》学习任务单

《乡土中国》学习任务单 《乡土中国》阅读任务单 费孝通 阅读导引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品评价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1

《乡土中国》学习任务单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委顾问等。 第一阶段:走进作者,了解背景。(2天) 1.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并查询资料了解《乡土中国》的成书时代背景,了 解费孝通主要人生经历及其对乡土社会所做的研究,同时完成下表。 2

《傅雷家书》任务单

《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 经典摘抄: 录出你认为最有价值与他人分享的两处。 1、傅雷对傅聪音乐和绘画艺术上的指导 阅读摘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码____)我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摘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码____)我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摘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页码____)我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提炼】 傅雷对音乐和绘画的独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