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

蒋军晶

一个重要人物

师: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

生:《水浒传》

师: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很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

生:施耐庵

师:(师板书:施耐庵)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

生:豹子头──林冲。

生:武松。

师:武松,他的外号是什么呢?

生:行者。

师:非常好,行者武松。

生:智多星吴用。

生:黑旋风李逵

生:及时雨宋江。

…………

师:还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板书:武松)给了行者武松。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

生:武松打虎。

师:是啊,大家喜欢看“武松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武松、我们要透过这个打虎,去思考武松这个人。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今天来思考这个问题,行不行?

生: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

师:(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较难读,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略)

师: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PPT:筛)

生:shai

师: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武松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生:(读)

师:读得好,满满筛了一碗酒。几碗了?

生:一碗。

师:继续读。(课件出示: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生:(读)

师:几碗了?

师:继续。(课件:店家又筛了一碗。)

生:(读)

师:几碗了?

生:三碗了。

师:再往下读。(课件:店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生:(读)

师:几碗了?

生:六碗。

师:武松的酒量够好的,再往下读。(课件: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生:(读)

师:几碗了?

生:九碗。

师:再往下读。(课件:店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师:几碗了?

生:十二碗了。

师:前面是一碗一碗地筛酒,现在是三碗三碗地筛酒。再往下读。(店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生:(读)

师:几碗了?

生:十八碗。

师:这前前后后武松共喝了十八碗酒。限于篇幅,教材里这篇文章啊,缩短了。后来具体怎么筛酒的句子缩成这样一句话──(课件: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师:共吃了十八碗。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店家是不愿意的,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无奈”。

师:还有呢?

生:“只好”。

师:这就奇怪了,按照道理一个是卖酒的,一个是买酒的。如果有客官要买酒那应该是高兴啊!那店家为什么心不甘情不愿呢?

生:他认为武松肯定要过景阳冈,他这个酒很会让人醉的,他不想让武松在路上被老虎吃了。

师:那店家良心真不错!我说句闲话啊,这店家跟现在很多黑心商家比起来心地真好!现在很多黑心商家,卖过期的、变质的、甚至有毒的东西,对不对?你看这店家为他人考虑,为顾客考虑。来读一读。

生:读(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师:他不断地在阻拦,不断地在劝说,是吧?好,再看一个词。(课件:榜文)读──

生:榜文

师:“榜文”是什么意思呢?你们预习过的。

生:就是当时的一个命令一样。

师:不够准确,我们五年级的哦,预习要看文章下面的注释。

生:旧时官府的告示。

师:这告示上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呢?你现在马上翻开书,找到相关的话划下来。

师:李子墨,你来读一下。

生:“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师:(课件出示: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是不是这句?这告示上大概就写了这样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请勿自误”是什么意思?

生: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师:武松如果仔细看,愿意读,这一路上可以看到几处这样的告示?几处?不忙着举手!

生:有三处。

师:分别哪三处?

生:店家的门口又一处,还有大树的树干上有一处,还有庙门前有一次。

师:你说当时的政府,当时的县衙也挺负责任的,他们没有报纸没有网络,到处粘贴这个告示,就是为了让大家小心。武松在酒店墙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告示,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师:如果酒店墙上遗漏没看到,走到大树下,这树干上也写着这样的字,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师:妙就妙在这路上还有一座山神庙,这山神庙中当然可以贴这样的告示,前面没看到没关系,抬眼一看,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师:也就是说武松可以一次一次看到这样的告示,对不对?奇怪了,店家阻拦了,告示提醒了,可是武松偏偏还要上这景阳冈,偏偏还要遇到这老虎。你说原因是在别人呢?还是在他?

生:他。

上冈的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酒和榜文都没有拦住武松)

师:那么好,我们就思考着第一个问题,这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都说这山中有虎,他偏向虎山行。请你默读1到7自然段,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这个时候你可以拿起笔,可以画,可以批注。有一个金圣叹的人读水浒传,全都做了批注,恨不得他批注的字比这小说还要多。

生:(画)

师:我们要概括地说,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就从这些段落里面去找。有想法了吗?你负责说。我负责记录。大声说。(适时板书)

生:倔强。

师:我会记住这个词是你想的。

生:武松是个爱面子的人。

生:自以为是。

生:多疑。

师:不相信别人。

生:胆大。

师:大到去了,大到可以包天。

生:我觉得武松是个豪爽的人。

生:暴躁。

生:我觉得武松是个要强的人。

生:争强好胜。

生:防备性强。

师:我记录了很多词,这是你们阅读时的感受。有的感受未必大家都体验到了,要解释一下。比方说多疑、自尊心强,谁来解释?

生:就是说在第四段“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就是说他很怀疑,留他在家里歇歇、是不是半夜要害他性命?本来店家是一片好心,他反倒怀疑是要害他性命。

师:明明一番好意,武松却怀疑了。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现在总是不相信别人,说明现在世风日下。

师:谁来解释武松爱面子、要强?

生:文章第六段的最后面说“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武松如果是个不爱面子的人,肯定会回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现在不回去,肯定觉得自己是个好汉,很要面子的人。

师:你看武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好汉,一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尽然把好汉的名声比性命看得还重要,你说这个要面子啊,你说这个要强啊,一目了然。

师:你看啊,武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可能上冈,就不可能打虎。不相信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先自己读读店家的这番好心的解释。(课件: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生:(读)

师:这店家其实够耐心的吧,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你们说这武松该怎么来回答?

生:他就会先谢过店家,然后下冈去了。

师:可是武松什么反应呢?我们一起读──(课件: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师:因为武松是这样一个人。

师:另外我建议你们读原版的,原版的对话更精彩,连脏话都有。它就是怕我们看到脏话把原版改掉的,但是那脏话就反映出武松的性格,“怕甚个鸟啊”,谁来读这句话?把这个感觉读出来。

生:(读,赢得掌声)

师: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啊,好。我们再往下看,这店家是好人啊,他劝了半天,劝得仁至义尽了──(课件: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来客人结伙成对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家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

师: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不胆大,不那么逞强,你说这个武松,会是怎样的一个反应?

生:武松可能会说“多谢店家的好意,我心领了”。

师:心领的意思就是放弃上冈。武松如果真的放弃上冈,会有后面这一出武松打虎吗?武松真实的反应是──(课件: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师:真是好心当做驴肝肺。好,再往下走,我们继续读。(课件:大约走了四五里路,来到冈下,看见一棵大树,树干上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写着两行字。武松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师:看到这样的告示,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他的反应是?

生:肯定回去了。

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生:回去最多让人笑话,可总比丢了性命好啊。

师:可是武松不是这样的人,武松真实的反应是,一起读。(课件: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师:再往下看,终于走到这庙门前了,读。(课件: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

师:如果前面说没有印信,只有书上写着那么两行字,对不对,这里可有这么货真价实的印信,这印信是什么?

生:官府的印章。

师:是啊,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看到盖有官府印章的榜文,他的反应是?

生:回去。

生:不应该走着回去,应该跑着回去。

生:别死要面子了,走为上策。

师:好,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这样的反应,可是这武松呢?读。(课件: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师:你看武松就是这样的人。有一点点的倔强,有一点点的要强,有一点点的自以为是,脾气有一点点的暴躁,有一点点的防备心,胆子特别大。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

武松的“过人之处”

师:历史上打虎的英雄多得是,但是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武松打虎。

生:我觉得我们喜欢看武松打虎就是因为他赤手空拳跟老虎打。

师:一般的人做的到吗?你做得到吗?(笑声)都做不到,所以他肯定不是普通人。他有过人之处。(板书:过人之处)下面,轻声地读后面部分,注意要发出声音了,因为那一部分不发出声音就可惜了,然后边读边想,他赤手空拳打死那老虎,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生:(读课文5分钟)

师:谁来说?

生:他的拳头像钢铁一样。

师:说的太具体,不够概括。能总结出来吗?

生:他的反应快。

师:反应快,好。(板书),身手非常的敏捷。

生:力气大。

师:还有吗?

生:武功好。

师:武艺高强。

生:谨慎。

生:我发现他用脚踢和用拳打的时候,感觉他的拳和脚非同血肉之躯。

师:那就是他武艺高强,那就是他力气大。

生:还有就是他的胆量很大,普通人看见老虎早就吓得腿脚都软了,哪里还有这般力气。

生:我觉得武松非常聪明。

师:聪明加上有勇气,那就叫做智勇双全了。

生:我觉得武松还有自知之明。

师:这些“词语”是你们的概括,下面请你们到文章里找依据解释。

师:比方说这“反应快”,很多人说这武松身手敏捷,反应快,就看一个字,你们说哪个字呢?

生:闪。

师:你看武松闪了几次?

师:几次?

生:4次。

师:老虎一出来,武松──闪,老虎一扑,武松──闪,老虎一掀,武松──闪,老虎一剪,武松还是──闪。这武松是不是只会“闪”啊?(笑声)我们往下看,你把看到的武松的动词圈出来。

生:(看,圈。)

生:“抡”。

生:“跳”。

师:“劈”。

生:“按”。

生:“揪”。

师:这样的词还有。但是我们来分析哦,几乎所有人分析武松反应快的时候,不是分析这个“抡”,不是分析这个“跳”,不是分析这个“劈”,不是分析这个“按”,揪,就是分析这个“闪”,他一闪再闪,从这个闪里边可以看出什么呢?你们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

师:谁先说?

生:我们组讨论出来的就是“闪”可以突出他的主动性,如果比较一下,“躲”和“闪”,“躲”就是比较被动的,比较害怕的,“闪”就是比较主动的。

师:好一个主动,尽管跟“躲”的意思有相近,但是“闪”字里边可以看出他前有后守,后面有进攻,太棒了。

生:我对他有补充,一般人见到老虎都是吓得腿都软了,而武松他就是一闪闪到它的后面,所以说他勇气很大。

生:我们小组认为从“闪”字中可以看出武松速度很快,本来大虫就很快速的,武松每一闪都能闪过大虫,所以他速度真的很快。

生:武松见到老虎不会很慌张,老虎这么一吼,吼得整个山冈都动了,这一吼气势很大,通常人听到这一吼之后,都给吓死了。

师:好,结果他还在闪,你不要小看这个闪哦,这个闪字里边可以看出很多。

生:我有补充,可以看出速度很快,那肯定步子很大。武松是条好汉,步子这么大。说明他武艺确实高强。

生:我们组从“闪”字理看出他很谨慎,他知道自己光是硬拼的话是拼不过老虎的,所以他前面几下呢先躲过老虎,后面再打。

师: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武松在当时情况危急之下做出的选择,先防后攻,对不对,太棒了。

生:老虎不是要扑上来么,武松知道老虎后面就看不到了,所以他跳也是有策略的。

生:他闪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书上写着,所以他就躲到它后面,大虫就得用很多力气来从后面攻他。

师:闪的位置好,还闪出技巧来了。看来对老虎的习性也比较了解。

生:他的视力好,因为当时天已经黑了,天黑的时候我们一般看不清什么东西,但是他可以看清老虎怎么样怎么样。

师:好,闪字还可以看出视力好。哈哈哈哈。

生:他知道老虎的习性就是攻他三下,劲就泄了很多,这时再去打老虎,就比较容易一些。

师:这个“闪”字好不好?可以看出好多东西,对不对?可以看出武松聪明吧?可以看出武松谨慎吧?其实聪明和谨慎还有很多细节看得出,我们时间不多,我就开放一个名额。你还从其他地方看出他的聪明和谨慎吗?

生:我从第十二段和第十三段看出他很谨慎,武松松了手来,去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后面说他怕大虫没死,就又用棒子打了一回,然后后面是武松打死那只大虫之后,觉得周围天很黑,他想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的话怎么打得过?因为他力气已经耗光了,所以他还是先下冈去了。(掌声)

再“过人“终究还是人

师:各位,我们发现武松是不是有过人之处?(是),他的力量过人吧?他的反应过人吧?他的智慧过人吧?他有这么多“过人之处”,可他终究还是个──人。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神了?(不是)我刚才提到的金圣叹,金圣叹做的批注很有意思的,他经常写大段的话,但是在这一段批注里边,他就这么简单,出现了大量的“人”。(课件)他认为武松还是血肉之躯,终究还是一个人。所以下面请你静下心来,就打虎这一段做批注,在哪些地方你也像他一样写一个“人”字?你看出他毕竟还是一个血肉之躯。毕竟终究还是一个平凡的人。

师:我们还是按顺序来,有谁在第九段写上这个“人”字吗?

生: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明他有点怕老虎。

生: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明他还是一个平常的人。

师:这一段还有吗?那一处没发现的话,太可惜了。

生:武松见了,叫声“阿呀”,说明武松吓了一跳。

师:哎呀,那一声“哎呀”太绝妙了。那个金圣叹就在旁边写了一个字“妙”来,我们哎呀一下。

师:武松见了叫了一声──哎呀。

生:我在这里写了个人字。武松使尽平生气力举棒就打,结果打到了树上,棒都断了,我觉得这棒断得太好了,我觉得武松紧张,很真实。

生:我是看到最后一句,一点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也就是说能把老虎打得那么累的武松,自己肯定也很累。

生:我还是在第十一段写了个“人”字,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这个“乱”字说明他连看都不敢看了。

师:好一个乱字啊!再往下看还有吗?

生:我还是第十一段上:写了个“人”字,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说明他还是很怕老虎的,怕它又站起来,说明他心里还是留着点防备的。

生:武松心里想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这里让我觉得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前面是在恐惧中憋着一股劲,等这股劲泄了,整个人就快软瘫了。

生:我在最后一段写了个“人”字,最后那段武松找那条打折的哨棒,武松是找,说明前面确实吓得不轻,帽子也不见了,哨棒也找不到了,在这过程当中武松一直是慌张。

师:从这么多细节里可以看出,他也只是普通的一个人。那作者这样写,你觉得好吗?武松可是个大英雄啊。

生:这样反而觉得武松这个人真实。

生:现在很多电视里的英雄是打不死的。我们这些电影很烂。

师:同学们,我喜欢你们,和你们上课很开心。武松这个人,最终打死了老虎,一举成名,戴红花骑大马,成为一个英雄。

师:故事再往后发展,他一直在打老虎,你知道他在打什么吗?

生:打贪官。

师:打什么?

生:凶手。

师:打什么?

生:打那昏庸的朝廷。

师:那些虎可比这只老虎难打了。最后丢了自己的姓名,终究武松是一个人,他的墓就在我们西湖边,你们看到过吗?

生:没有。

师: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好不好?对了,单元考试,如果问你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你就答──智勇双全,身手敏捷。其它就不用写了,容易丢分。

《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3篇-景阳冈教学设计

《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3篇|景阳冈教学设计 《景阳冈》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课文,该文作者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景阳冈》教学设计,欢迎借鉴!《景阳冈》教学设计 1 教材简析: 《景阳冈》这篇略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对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淋漓尽致;对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动作描写经典传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二是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

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老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进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和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样两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

部编小学语文景阳冈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小学语文景阳冈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 一个重要人物 师: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 生:《水浒传》 师: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很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 生:施耐庵 师:(师板书:施耐庵)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 生:豹子头──林冲。 生:武松。 师:武松,他的外号是什么呢? 生:行者。 师:非常好,行者武松。 生:智多星吴用。 生:黑旋风李逵

生:及时雨宋江。 ………… 师:还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板书:武松)给了行者武松。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 生:武松打虎。 师:是啊,大家喜欢看“武松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武松、我们要透过这个打虎,去思考武松这个人。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今天来思考这个问题,行不行? 生: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 师:(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较难读,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略) 师: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PPT:筛) 生:shai 师: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武松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生:(读)

人教版语文五下《景阳冈》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0课。《景阳冈》是第五组课文“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技能目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着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着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教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武松打虎”视频片断以及课文相关句子的课件。 三、教学策略 1、课前,布置学生读《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2、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读自悟,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哪几段具体描写了打虎?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它们跟打虎有没有关系?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3、教学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段时,注重朗读,让学生体会那种惊险紧张的打斗场面,读出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一闪、一闪”的沉着机敏和打虎时的竭尽全力。并播放武松打虎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

小学语文《景阳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 1.播放歌曲《好汉歌》,会唱吗?一起唱几句。这首曲子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谈起《水浒传》,你们了解多少? 2.《水浒传》一共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这节课,我们一起锁定其中的一位英雄——武松,是通过第23回——《景阳冈》(板书课题),向我们介绍的。

(二)、检查预习,理清故事的发展顺序 1.课前预习过课文了吗?武松在景阳冈上做了一件十分轰动的事——(打虎);打虎前他还做了什么?(喝酒);酒是在景阳冈下喝的,虎是在景阳冈上打的,这中间,武松还需(上冈);打完虎之后,(下冈)。 教师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三)、从语言看武松喝酒 1. 武松喝酒可和普通人不一般啊,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1——4自然段。想想武松喝酒和普通人喝酒有何不同。 2.交流;店家打的旗号是——“三碗不过冈”,说明这店家的酒十分——“烈”,而武松却一连喝了十八碗,而且碗碗都是一饮而尽,武松的酒量真好,不禁让我们赞叹——“武松,你真乃海量也!” 3.武松喝酒的过程也是他和店家对话的过程,(投影出示对话)请两个同学 给我们表演。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景阳冈》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7个生字,读准“绰、呵”等3个多音字,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半夜三更、寻思”等5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2、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质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阅读了《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片段,认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老实的鲁肃、妒忌贤能的周瑜。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水浒传》的《景阳冈》片段认识闻名已久的打虎英雄——武松。让我们一起看看武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质疑课题(谁要打虎?为什么要打虎?{起因}怎么打得虎?{经过}最后有没有打到虎?{结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㈠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正确,不懂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再不懂提问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给课文划分部分。结合课后习题讨论。 喝酒——()——()——()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1、 2、第一部分(1-2):写武松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上景阳冈。 第二部分(3-5):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第三部分(6-7):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 第四部分(8):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1-2)(3-5)(6-7)(8) 3、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店家的劝告,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第二课时

《景阳冈》优秀教案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2、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3、解决办法: 采用教学时先从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借助文言注释、字典解决重难点。 【教学构想】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读《水浒传》,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重点阅读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这样做,一是能激发起学课文的兴趣,而是更便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

1、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板书课题:景阳岗。)(引起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帮助老师纠正错字:“岗”应作“冈”。) 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画字形帮助记忆:“岗”字形像岗楼。 2、题目既然叫景阳冈,那么这是一篇写山水风光的文章。(这是写事的文章。)写了什么事呢?(武松喝酒、打虎的事) 武松喝酒、打虎是在一个地方吗?(还有上冈、下冈。) (适时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根据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水浒传》资料。 5、知道武松后来是怎样当上捕头的吗?当时很多人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帮他写求职简历,介绍他的特长,为他推荐工作,咱们也帮他写一份求职简历吧。 二、重点导读冈上打虎 1、填写姓名、籍贯。 2、写主要事迹: ⑴用一段话表现出他的英勇来。选黑板上哪一件事?(打虎) ⑵自读课文,想一想当时怎么打的虎?应该怎么读。 ⑶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一人一句对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扑──闪、掀──闪、剪──闪。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 ②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 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

《景阳冈》教学设计

20*《景阳冈》 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共分四部分,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还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教学目标 l.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课题,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中描写了一位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英雄,那就是武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武松打虎的故事。板书:武松打虎。 读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课文的题目是《景阳冈》,比较一下,这两个课题有何不同?(交流明白以地点和主要事件作为题目均可。)既然武松打虎是主要事件,那么文章围绕景阳冈还写了那些内容? 二、自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文很长,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围绕景阳冈还写了什么内容? 读后交流,理清结构: 冈下喝酒——大步上冈——冈上打虎——挨下冈去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切入重点,学习武松打虎 同学们,在以上四部分内容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武松打虎。 我们就来看看武松打虎的过程。自由读这部分内容,你对打虎内容有和感受? 交流读后感受。 这样的感受是粗浅的,让我们深入来学习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让我们现来读读第九节。老虎是怎样进攻的呢?这里写了两块内容,你们想读武松还是想读老虎的内容? 一读: 通过师生合作读,指导读:读通内容,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做到能读出老虎凶猛进攻的气势。 二读: 读出武松机智、灵活、勇敢。 老虎进攻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只用了一招——“闪”。同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优质教案

6 景阳冈 ?教学目标 1.会认“倚、箸、碟”等1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恰好、性命、时辰”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4.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教学难点 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如“踉”读liànɡ,不读liánɡ。要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泊”。写字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兼”和“截”,提醒学生“勿”字的两撇上没有点,其他的字学生自学。课文虽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但仍延续了原作的语言风格,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把这些词句读正确,尽可能读流利,如“但凡”“掀他不着”“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等。对于其意思,不要求学生逐词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通过多读能够意会即可。 2.阅读理解 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武松这一人物形象。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学习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先自读,画出描写老虎和武松行为的关键词语。再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小组内互相读,读读评评,评评读读。最后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感受或体会。 3.表达运用 1 / 10

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训练学生讲述武松打虎这个片段,指导学生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倚、箸、碟”等1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恰好、性命、时辰”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段及主题歌,师生随曲同唱。 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水浒传》) 2.你们对《水浒传》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交流) 3.看得出同学们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很感兴趣。《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打虎英雄——武松,下面我们将通过《景阳冈》来认识他。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景阳冈) 5.题目已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那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武松) 6.看过《水浒传》的同学讲一讲,武松为什么来景阳冈?(武松许久不见哥哥,急着赶路回清河县寻找哥哥武大郎,途中路过景阳冈)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武松成为打虎英雄,被阳谷知县看中,做了步兵都头)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了解武松打虎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 / 10

《景阳冈》教学设计

第20课《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景阳冈》这篇略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对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淋漓尽致;对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动作描写经典传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二是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等感受。?《景阳冈》这篇经典之作,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鲜明,个性彰显,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有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品读、感悟、研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听歌曲,聊水浒 1.(播放课件《水浒传》主题曲)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看几幅画,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你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连续剧的主题曲吗?(《水浒传》)刚才哪几个人物你认识? 2.《水浒传》塑造了多少位(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真不错,同学们知道得真多。 一、谈话引入,激趣读文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武松。 他因何而出名?(在景阳冈上打虎而出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景阳冈》。 板书课题:景阳冈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也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同学们课前已经作了充分的预习,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谁会读一读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满满筛了一碗酒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 现在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会读得更好。 二、学习提示,初读感知 1.明确课型,学习提示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我们来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什么任务?

第6课景阳冈优秀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景阳冈优秀教案 教材简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对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淋漓尽致;对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动作描写经典传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二是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老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景阳冈》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进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和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样两项。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 1.师生同唱《好汉歌》。 2.说说自己了解的《水浒传》中的故事或人物。 3.文章较长,浏览一下,写写文章的思路。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4.根据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用一个词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 教师巡视,请同学把赞扬的字写在黑板上。(“豪爽、倔强、勇猛、机智”等) 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武松的这些特点呢? 二、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精品教案】《景阳冈》优质教案

《景阳冈》优质教案 《景阳冈》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

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 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

教案景阳冈优秀教案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学习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英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 二、初读,完成预习: 1、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交流:(1)我来读(2)我能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3、读课前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再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学习武松打虎,感悟人物形象 1、学习第9自然段 (1)师:谁能告诉老师老虎开始攻击人哪一自然段?(9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九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武松的句子,用圆圈圈出老虎和武松的动作。(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老虎攻击武松的动作有哪些?(一扑一掀一剪) 师:谁来做做这些动作?请同学起来做一下这些动作。 师: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老虎是个什么样的老虎?(凶猛残暴) 师:面对如此凶猛残暴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请同学来读读你刚才用横线勾出的句子。(幻灯片出示那些句子) 师:武松用了哪些动作应对老虎的攻击?(三闪) (1)分角色读书(2)表演大虫的动作(3)说说大虫给你的印象(4)理解武松的招式“闪”,说说武松的形象,学生相继板书(5)再读,读出武松的机智和大虫的

凶猛 2、学习第10、11自然段。 师: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都被武松用四闪化解了,他还能继续闪吗?(不能)面对敌人要主动出击,武松现在怎么做的?(打)怎么打的(用棒打)请同学们找出武松用棒打老虎的句子。 (1)同学读句子。(2)同学表演动词,抡,劈 师:武松用棒把老虎打死了吗?(没有)现在该怎么办?(用拳头打)同学们读十一自然段,完成填空。 (1)学生读11段,填空。(2)同学表演武松拳打老虎的动作。 四、理清前因后果: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 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 系? 1、喝酒:喝了多少酒?在哪里喝?店名为什么叫“三碗不过冈”?武松执意上冈,店家不断阻拦,武松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武松说的话,读句子,说感悟,写板书) 2、上冈:当他知道榜文是真的,山上的

《景阳冈》教学设计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认读并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打虎的过程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2、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粉笔、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2.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2)讨论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根据段意列出每段的小标题。 ①喝酒②上冈③打虎④下冈 三、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三段,默读提问。 这篇文章通过自读、默读,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让你喜欢?(第三段)1.这一段可分几层,每层即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3.讨论:这段主要通过什么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体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表现虎的声势,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这是反衬的写法。) 4.朗读指导。 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景阳冈》优秀教案设计

《景阳冈》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写词语 大臣抵御侮辱拒绝战袍和氏璧负荆请罪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我国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

三、指名读课文。 读之前,请一位同学把思考练习1读一读,并提出要求: 1、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 2、边听朗读边思考,把课文分成四段。 四、纠正读音 1、纠正读错的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读准生字的字音。 冈:读gang,不要读成gang。 筛: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ai。 滋:是平舌音,不要读成zhi。 榜:读bang,是后鼻音。 耻: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i。 脊:读ji,不要读成ji或ji。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u。 五、指导分段 提问:根据思考练习1的提示,课文的四段应该怎样分?后面的括号该填写那些词语?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通过以上的填写,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六、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概括以下思考题,自学第一段,然后集体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武松肚中饥渴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课文中所讲武松望见的酒家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突出写了这个特点? (3)什么叫“三碗不过冈”?为什么会有“三碗不过冈”的说法? (4)武松是怎样对待“三碗不过冈”的;从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一个人? 3、指导朗读第一段 (1)要读准字音 (2)要读出武松豪爽的性格 七、小结 第一段通过武松喝酒与店家谈论“三碗不过冈“,突出体现了武松机智豪爽、无所畏惧的性格。店家只给三碗酒,武松却喝了18碗;酒后武松提棒就走,店家阻拦不成;店家好意劝告被武松误解。本来喝酒一件简单的事情,却被作者写得有声有色,不仅突出了武松的性格,也为后面武松打虎做了很好的铺垫。 板书设计 14、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景阳冈教学设计

6 景阳冈 谢村中小王婷 【教学目标】 1.会读“筷、恰”等17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能正确读写并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结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详细描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3.体会武松豪放倔强、鲁莽勇敢的英雄性格。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详细描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难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鲁莽勇敢的英雄性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浒传》中武松部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引入《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齐读“资料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件展示作者简介。出示阅读要求: 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什么,跟打虎有什么关系;人物性格。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冈饥恰府榜谋诡拖坠膛泄截拳喘酥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截”的左下部分是“隹”,不要写成“住”。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针对不常见的词句适当提示。 2.梳理层次。 第一段(1-4)喝酒;第二段(5-7)上冈;第三段(8-12)打虎;第四段(13)下冈 明确:“喝酒”“上冈”都是“打虎”的铺垫,“下冈”是“打虎”

后的举动。 3.学习第一段、第二段,分析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喝酒”:豪迈、粗鲁;“上冈”倔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武松的喝酒和上冈,知道了武松倔强、豪迈鲁莽的一面,也知道了怎么理解一些不常见的词语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最精彩的部分——武松打虎。 二、深入学习,感受魅力 1.指名读“武松打虎”的部分,学生发言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2.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虎的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比较体会。 大虫→一扑、一掀、一剪;武松→闪(表现出本能的机警敏捷)“抡、劈、揪、按、踢、提、打”形象生动凸显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和过人的高大形象。 3.有感情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4.分析手法。(“打虎”动作描写,“喝酒”语言描写,“上冈、下冈”心理描写)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 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三、总结拓展 1.总结:有人说武松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有人说武松不听劝告好面子。都没说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证明他是一个勇敢的英雄。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敢于斗争、勇敢直前的精神,不害怕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拦路虎”,不退缩,不放弃,同时,我们也要吸取武松的教训,有自己的判断力,适当采纳他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太好面子。 2.拓展:讲讲武松下冈后的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感受古典名著魅力。 【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武松酒后执意上冈,遇到老虎,与老虎展开激烈搏斗,最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的勇敢敏捷和英雄气概。告诉我们也要学习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精神。

《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3篇

《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3篇 《景阳冈》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课文,该文作者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景阳冈》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景阳冈》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 《景阳冈》这篇略读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对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淋漓尽致;对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动作描写经典传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二是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老

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进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和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样两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句子,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

景阳冈教学设计(实录)

蒋军晶 一个重要人物 师: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 生:《水浒传》 师: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很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 生:施耐庵 师:(师板书:施耐庵)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 生:豹子头──林冲。 生:武松。 师:武松,他的外号是什么呢? 生:行者。 师:非常好,行者武松。 生:智多星吴用。 生:黑旋风李逵 生:及时雨宋江。 ………… 师:还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板书:武松)给了行者武松。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 生:武松打虎。 师:是啊,大家喜欢看“武松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武松、我们要透过这个打虎,去思考武松这个人。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今天来思考这个问题,行不行? 生: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 师:(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较难读,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略) 师: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PPT:筛) 生:shai 师: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武松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生:(读) 师:读得好,满满筛了一碗酒。几碗了? 生:一碗。 师:继续读。(课件出示: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生:(读) 师:几碗了?

景阳冈 (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内容:景阳冈课堂实录 主讲:张学伟 年级:五年级 时间:2015年4月 【导入】 第一次见面,我先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好 我给大家说一段快板儿,好吧? 好 你是想让我用普通话说还是用山东话说? 山东话! 大家都喜欢听怪的 如果我表演的好的话,请大家热烈鼓掌。(老师开始用方言读快板儿文字) 好玩吧?别只顾好玩,快板儿说的是谁? 武松 说的是什么事? 武松打虎 (师板书“打虎”)同时问:打虎之前干什么? 生“喝酒”师板书“喝酒”问:喝酒之后干什么? 生:上山 师:对了,并板书“上山” 这篇课文先写了武松(喝酒)再写了武松(上山)再写了武松(打虎) 【课文讲解】 我们先来看“武松打虎”。景阳冈下的酒,力量很大,一般的人只能喝几碗?(三碗)武松喝了几碗(18碗),不光喝了18碗酒,他一边喝酒还一边和店家说话。我们来看看他和店家说话的语言。 老师起头(读提示语),学生齐读对话内容。 这篇文章和我们平常学得文章还不太一样。它是一篇古代人写的白话小说。文白间杂。我先来考考你:什么叫“大虫”生齐答“老虎” 什么叫“吃酒”——喝酒 什么叫“筛酒”——倒酒 好好好好,非常好!这一段是他们的对话,对不对?一般在课堂上遇到对话的时候,老师让你们怎么读?(举手点名回答)生1:点两个同学来读。师:对!分角色来读嘛。来,同桌之间,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一个人读武松的话,一个人读店家的。老师有一个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好不好? 众生开始演绎,师巡视。 师选中一名同学上台,并请同学邀请一位搭档上台。老师对着全班同学强调要求:武松特别像武松,店家的语气特别像店家。如果他们表现的特别好,我们就为他们鼓掌,如果他们表现得还不够好,我们就帮助他们提出来,好不好。 (对着演员)分好角色。来,武松先来。听第一句:(生读)师请台下同学评价。

6.景阳冈 教案

教案 1.认识“筷、恰”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等15个字,会写“一饮而尽、性命”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理清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注意加上适当的 语气、表情和动作。 4.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武松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好汉歌》,导出名著《水浒传》)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段,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足智多谋。今天,让我们来走进四大名著中的另外一部——《水浒传》,看看今天,我们在景阳冈上,会遇到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识字。 (1)学生自由练习读生字,练习完毕,随机指名检查练习成果,指导正音。 (2)注意: 多音字“泊”读bó时,多是动词,停泊;读pō时,指水域,如湖泊,所以,梁山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3.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喝了酒之后趁着酒兴上了冈,遇见老虎并与之搏斗,最后杀死老虎并挨下冈来。) (2)根据故事情节,你认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四个部分)如何划分?第一部分:喝酒(1~4自然段);第二部分:上冈(5~7自然段);第三部分:打虎(8~12自然段);第四部分:下冈(13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1~4自然段,说说课文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武松去店里喝酒,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过冈。) 1.大家在读这部分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懂的词语?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筛、客官、如何、但凡、吊睛白额大虫)大家遇到这些不懂的词时,会用什么方法理解呢?其实,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比如说,筛了一碗酒其实就是说倒了一碗酒。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词语了。 2.我们从这部分的内容了解到,武松赶了几天的路,到了阳谷县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晌午),这时他感到(肚中饥渴),这时,他望见了一家酒店,酒店门前挂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读。 3.武松到了店里坐下,招呼了店家点了牛肉,又叫了酒,不过,酒只上了三碗,就不再上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武松没钱了吗?(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店家说这酒喝三碗就会醉,过不了前面的山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