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药理学药物分类目录

1麻醉药

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

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

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

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

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

2.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

其它类药物:

醛类:水合氯醛

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

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

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

4.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

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

丁酰苯类:哌替啶

其它类:

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

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

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

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

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安乃近

B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

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

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

COX-2抑制剂

NO-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

C抗痛风药:

镇痛消炎类药物: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保太松类、布洛芬类、炎痛喜

康、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

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酮、苯磺唑酮

6.镇痛药及镇咳祛痰药

A镇痛药

吗啡及其衍生物: 吗啡

合成镇痛药: 吗啡烃类:右美沙芬

苯吗喃类:喷他佐辛

苯基哌啶类:盐酸哌替啶

氨基酮类:美沙酮

其它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枸橼酸芬太尼)

B镇咳祛痰药

镇咳药: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咳平咳必清

祛痰药:盐酸必嗽平氨溴索羧甲司坦愈创木酚桉叶油

7.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

A拟胆碱药:

1.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溴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不可逆:有机磷

3.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

B抗胆碱药:

1、M胆碱受体拮抗剂(1)茄科生物碱类胆碱受体拮抗剂: 阿托品、东莨

菪碱、山莨菪碱柳碱

(2)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

2、N1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节阻断剂)

3、N2胆碱受体拮抗剂(神经肌肉阻断剂)

(1)外周肌松药: a.去极化型: 氯琥珀胆碱 b.非去极化型: 右旋氯筒

箭毒碱 c.去极化和非去极化双重作用:溴己氨胆碱

(2)中枢肌松药: 氯唑沙宗

8.肾上腺素能药物

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α和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麻黄碱

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

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

β1受体激动剂;盐酸多巴酚丁胺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

B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α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断剂:妥拉唑林(Tonlazoline)酚妥拉明(Phentolamine)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哌唑嗪(Prazosin)

α2受体阻断剂:

β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

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

非典型的β受体拮抗剂:拉贝洛尔

9. 心血管药物

A 降血脂药

烟酸类:5-氟烟酸

苯氧乙酸酯类:氯贝丁酯;吉非罗齐;菲诺贝特;双贝特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B 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

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

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

C 抗心律失常药:

I类:钠通道阻滞剂,IA:普鲁卡因胺IB,盐酸美西律IC:普鲁帕酮

II类:b-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

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钾通道阻滞药) 盐酸胺碘酮

IV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

D 抗高血压药:

I.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甲基多巴、可乐定、莫索尼定、利美尼定

作用于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胍乙啶、胍那佐定、胍那决尔

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同上)

II. 作用于钙离子通道的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岶米、地尔硫卓;氟桂利嗪(同上)

III. 扩张血管药物:肼屈嗪(hydralazine)双肼屈嗪(dihydralazine)米

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

IV.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依普沙坦(eprosartan )缬沙坦(valsartan,代文)伊贝沙坦(irbesartan)

V.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赖诺普利

(lisinopril)阿拉普利(alacepril)培朵普利(perindopril)福辛普利

(fosinopril)卡托普利Captopril

E强心药:

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甙、铃兰毒苷

非苷类强心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

拟交感按类:多巴酚丁胺

10.中枢兴奋药和利尿药

A 中枢兴奋药

生物碱类:咖啡因、茶碱、可可豆碱

酰胺类衍生物:尼可刹米、克罗丙胺、匹莫林、吡拉西坦、奥拉西坦、茴拉西坦

苯乙胺:苯丙胺、盐酸哌甲酯、盐酸哌苯甲醇

其他类:盐酸甲氯芬酯

B利尿药

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Na+- K+-2Cl-同向转运抑制剂: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

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氢氯噻嗪、氯噻酮

肾小管上皮Na+通道抑制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11.降血糖药

A 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胰岛素、中性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珠蛋白锌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B 口服降血糖药

a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酸己脲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第三代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

b胰岛素增敏剂

非磺酰脲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噻唑烷二酮: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双胍类:二甲双胍

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12.抗过敏药和抗溃疡药

A 抗过敏药(H1受体拮抗剂)

氨基醚类:苯海拉明及其衍生物、卡比沙明、多西拉敏、氯马斯汀

乙二胺类:芬苯扎胺、曲吡那敏

丙胺类:苯那敏、氯苯那敏、溴苯那敏、曲普利啶、吡咯他敏、阿伐斯汀

三环类:异丙嗪、氯普噻吨、阿扎他定;酮替芬、氯雷他定、赛庚啶

哌嗪类:氯环利嗪、布克利嗪、西替利嗪

哌啶类: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咪唑斯汀、氮卓斯汀

B 抗溃疡药(Antiulcer drugs)H2受体拮抗剂

咪唑类:西咪替丁

呋喃类:盐酸雷尼替丁

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哌啶甲苯类:罗沙替丁

C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13.甾体激素

A 雌激素类药物

甾体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雌酮、雌三醇

非甾体雌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

B雄激素类药物

雄性激素:(具有雄性活性和蛋白同化活性)甲睾酮、丙酸睾酮

蛋白同化激素:(雄性作用降低,蛋白同化作用增强)苯丙酸诺龙

C 孕激素类药物

孕酮类:黄体酮、已酸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

睾酮类:炔孕酮、炔诺酮、异炔诺酮、炔诺孕酮

D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孕甾烷衍生物)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龙;醋

酸地塞米松;

14.抗肿瘤药物

A烷化剂

1、氮芥类(芥子气)盐酸氮芥;环磷酰胺

2、乙烯亚胺类:塞替派

3、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白消安(6-二甲基磺酸甘露醇酯)

4、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 Carmustine

B 抗代谢抗肿瘤药

嘧啶拮抗物类:如氟脲嘧啶、盐酸阿糖胞苷;

嘌呤拮抗物类:如巯嘌呤、磺巯嘌呤钠

叶酸拮抗物类:如甲氨蝶啶(氨甲叶酸)

C 其它类型抗肿瘤药

生物碱类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

抗肿瘤抗生素类

多肽类:放线菌素D(更新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

蒽醌类:阿霉素、柔红霉毒、表柔比星

金属配位化合物:顺铂;碳铂

激素类

15.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1.萘啶羧酸类: 萘啶酸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

3.喹啉羧酸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啉羧酸3环:氧氟沙星Ofloxacin左

氧氟沙星

4. 8-取代喹啉羧酸类:莫西沙星

磺胺类药物:

1.长效磺胺:磺胺甲恶唑SMZ;中效磺胺:磺胺嘧啶SD;短效磺胺:磺胺

2.肠道磺胺:磺胺脒;眼部磺胺:磺胺醋酰钠

抗菌增效剂:A本身具有活性:甲氧苄胺嘧(trimethoprimTMP)

B弱或没活性:棒酸(克拉维酸)

C影响代谢:丙磺舒

抗结核病药:A合成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

B:抗结核抗生素:利福平链霉素卡拉霉素

抗真菌药: 多烯类

烯丙胺类

氮唑类益康唑酮康唑奥昔康唑噻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

嘧啶类

抗菌素类

棘白菌素类

抗病毒药: 三环胺类金刚烷胺

核苷类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其他类磷甲酸钠

16.维生素类

A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B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

C 维生素U 维生素P

17.寄生虫病防治药

A 驱肠虫药: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左旋咪唑

B 抗疟药:奎宁氯喹伯氨喹甲氟喹乙胺嘧啶青蒿素

C 抗其他寄生虫病药:葡萄糖酸锑胺呋喃丙胺吡喹酮乙胺嗪甲硝唑

药理学讨论课题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2011. 2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 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 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 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 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 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 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 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 机制有哪些?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 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 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 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 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 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 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 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6.连续恒速给药,根据需要怎样调整给药速度? 7.在病情危重时需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时,怎样计算负荷剂量? 8.拟给家兔静脉注射酚红,酚红在体内以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代谢,可通过测定酚红的血浆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出现得实验结果(如结果偏大或偏小)。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2.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各种因素。 【讨论题】 1.何谓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 2.合理用药原则有哪些?

药理学各章总结

1.药理学总论 药效学: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理论、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安全范围、治疗指数、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熟悉不同给药方法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药动学: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以及药物体内过程的具体内容及其与用药的关系。熟悉药物在体内(特别是在血中)的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密切关系。了解房室模型的概念,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2.神经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及其生理效应,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掌握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的药理学共性和特点。掌握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了解CNS的递质与受体,掌握各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用药原则和主要不良反应。熟悉用药注意事项与防治措施。掌握氯丙嗪、吗啡、苯妥英、阿司匹林、地西泮等的药动学特点。 3.心血管药理 掌握钙通道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肌缺血药、抗高血压药及利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主要作用原理、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熟悉上述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动学特点。熟悉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特点。 4.内脏药理 熟悉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掌握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作用于呼吸、消化系统的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5.内分泌(激素)药理: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临床主要适应证、 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抗甲状腺素药及抗糖尿病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6.化学治疗药理 熟悉药物、机体与病原体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药、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和抗结核药等药物的分类、抗菌谱、基本抗菌原理、临床用途、合理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特殊毒副作用的防治。 掌握抗疟药分类、作用原理及其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熟悉抗阿米巴病药、抗滴虫病药的临床应用。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物疗效的意义以及各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 7.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了解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治疗机理、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几种常用药物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药理学总论—绪言 掌握内容: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理解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导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基础以及其重要意义。 熟悉内容: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最新药理学药物分类

药理学药物分类目录 1麻醉药 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 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 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 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 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 2.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 其它类药物: 醛类:水合氯醛 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 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3.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 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 4.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 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 丁酰苯类:哌替啶 其它类: 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 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 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 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 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安乃近 B非甾体抗炎药: 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 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 芳基烷酸类: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奈普生、双氯芬酸钠、芬布芬、 精品文档

(完整word版)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西地兰 维持时间毒K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药理学考点大全-重点总结-试题总结-期末考试必备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4.首关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10.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2.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1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6.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与药物反复作用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有染色体介导。 二、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8.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哌替啶)、_异丙嗪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9.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①_治疗虹膜睫状体炎;②扩瞳作眼底检查。对眼的影响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1.毛果芸香碱用于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_虹膜与晶状体粘连_ 。对眼的影响有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16.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23.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②_兴奋呼吸中枢 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 37.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40.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抗高血压_、_抗心绞痛_和_抗心律失常__。 44.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镇痛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5.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 和_急慢性心衰_。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型心绞痛。 51.四环素对_绿脓__杆菌、_伤寒杆菌、_结核__杆菌无效。 三、简答题: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⑴对眼的影响: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 降低眼内压: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易于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循环。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厚,屈光度增加,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二)临床应用: 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②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 ③口腔干燥(口服) 1

《药理学》总结(表格版)

《药理学》总结(表格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 (三)局部用药 (四)舌下给药 (五)注射给药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

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药物消除半衰期( 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

药理学重点整理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药物:drug用于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物质。凡是能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所有物质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是药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阐述药理效应和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包括:1副反应side reaction是药物所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于治疗亩的物管的药理效应。2毒性反应toxic~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危害性,比较严重,但常常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致癌、致畸胎、致突变)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阀浓度)以下时还残存的生物效应4停药反应withdrawal~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或症状加剧又称为回跃反应5变态反应allergic是一类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很小的剂量即可引起超出常人的强烈药理效应。 药物的作用机制:1理化反应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3影响生理物质转运4影响酶的活性5药物可以直接干扰或阻断膜的离子通道,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6影响核酸代谢7非特异性作用8影响免疫机制9受体是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 受体:receptor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中。 作用与受体的药物分类:1激动药agonist既有受体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非未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2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简称为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以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 T1/2:血浆半衰期Half lif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常指血管外给药时,被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和速度 一级动力学消除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比消除,指药物在单位时间实际消除的药量符合公式dC/dT=KC(K为常数,C为浓度) 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药物按照恒定的量消除,又称恒量消除。 离子障ion-trapping: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细胞膜,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细胞膜的一侧不易穿透过细胞膜的现象 配伍禁忌:药物在配伍时直接发生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性影响药物的使用。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结构,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它可阻止多种物质进入脑,以维持脑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非特异性酶(肝药酶):肝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组成。 肝药酶诱导剂Plasma clearance:指单位时间,机体可以清除体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单位为L/h,为肝、肾等器官的药物消除率的总和。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胃肠道给药时,药物经肝脏及肠道内酶的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绝对减少的现象 血浆清除率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药物理论上占有的血浆容积。可按Vd=D/C计算。表面积分布容积:Vd静脉注射一定量(A)药物进入达到动态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体内的药物总量应该占有体液的容积量。 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或无效

药理学七个重点药物总结

药理学七个重点药物总结 1、阿托品 2、吗啡 3、肾上腺素 4、阿司匹林 5、糖皮质激素 6、降压药 7、抗心绞痛药 阿托品 原理阻断M--R 药理作用 1.抑制腺体分泌 竞争性结合M-R而产生阻滞作用 唾液腺、汗腺>泪腺、呼吸道>胃腺 2.解除平滑肌痉挛 竞争性结合M-R而产生阻滞作用 胃肠道>膀胱>胆管、输尿管、支气管>子宫 3.眼 扩瞳阻断M-R,使瞳孔括约肌麻痹,瞳孔扩大 升高眼内压阻断M-R,使睫状肌麻痹,前房角变小,房水潴留,眼内压升高 调节麻痹由于睫状肌麻痹,悬韧带绷紧,晶体变薄平,视远,调节麻痹4.心血管 系统 心脏阻断M-R,解除心迷走的抑制,心率加快,传导加速 血管 与阻断M-R无关直接扩张皮肤血管;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 微循环 5.兴奋中枢阻断M-R,减弱迷走兴奋,使中枢兴奋 临床应用1.减少腺体分 泌 全麻前 给药 阻断M-R,抑制迷走兴奋,减少腺体分泌 严重盗 汗和流 涎 2.缓解内脏绞痛 阻断M-R,使内脏平滑肌麻痹,解除其痉挛引起的疼痛 胃肠绞痛>膀胱刺激症状>肾、胆绞痛(与度冷丁合用)3.眼科应用 虹膜睫 状体炎 阻断M-R,使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麻痹,有利于炎症消退 此外配合缩瞳药使用,以防止炎症渗出所造成的粘连检查眼 底 阻断M-R,瞳孔括约肌麻痹,瞳孔扩大, 利于光线进入,方便检查 验光配 镜 阻断M-R,使睫状肌麻痹,晶体固定,有利于计算屈光度数 4.缓解型心律失常 阻断M-R,降低心迷走对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束的抑制, 加快心率 5.感染性休克由于其能扩张血管,使得局部组织灌注增加,对抗休克 6.解救有机磷酸类中毒 有机磷酸酯类能难逆性结合Ache使Ache过量堆积,而高浓度 阿托品可通过阻断M-R使多余的Ach难以结合M-R产生作用 不良反应治疗量常见的副作用: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肤干燥、体温升高、尿潴留等大剂量兴奋中枢:出现烦躁不安、多言、谵妄、惊厥等反应严重中毒可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致死 中毒解救中枢用毒扁豆碱对抗,外周用毛果芸香碱对抗 重点掌握药物有: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药理学药物基本分类 1麻醉药 A全身: 吸入性乙醚;氟烷 静脉性:盐酸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 B局部 1.对氨基苯甲酸脂类:盐酸普鲁卡因 2.酰胺类: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盐酸甲哌卡因 3.氨基酮醚类、盐酸达克罗宁 2. 镇静催眠药 1.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 苯巴比妥 2.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地西泮 3.其它类药物: 醛类:水合氯醛 酰胺类:甲乙哌酮、导眠能、安眠酮、美索巴莫、甲丙氨酯 咪唑并吡啶类:吡唑坦、扎来普隆;褪黑素Melatonin:内源性促睡眠物质 3.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丁二酰亚胺类:乙琥胺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苯并氮杂卓类:卡马西平 脂肪羧酸类:丙戊酸钠 4.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吩噻嗪类:盐酸氯丙嗪;奋乃静Perphenazine 硫杂蒽类(噻吨类):氟哌噻吨 丁酰苯类:哌替啶 其它类: 二苯并氮杂卓类:丙咪嗪,氯米帕明 二苯并环庚二烯类:阿米替林、多虑平 苯酰胺类:舒必利、瑞莫必利;氯氮平、氯噻平、马普替林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抗燥狂药Antimanic drugs 以苯并二氮杂卓类为首选:利眠宁;安定;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三环类(TCAs):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 四环类(HCA) :马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异丙烟肼、托洛沙酮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氯伏沙明 5.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解热镇痛药: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安乃近 B非甾体抗炎药: 3,5吡唑烷二酮类:保泰松 芬那酸(邻氨基苯甲酸)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药物:影响细胞生物学过程,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动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药效学:研究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禁忌症,适应症等。 5.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6.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7.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对疾病有防治效果的作用。 8.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的药物反应。 9.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0.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使机体内药量达到最小中毒量以上时出现的反应。11变态反应:是机体对药物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12.继发效应(继发性反应):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1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14.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病人对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15.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特异性配体(ligand)结合,并能传递生物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生物大分子,多为蛋白质、核酸等。 16.向下调节(又称不应性或衰减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激动剂后,使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17.向上调节(又称上增性调节):指长期使用拮抗剂后,使受体数目增多或亲和力增强。 18.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19.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20.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21.拮抗剂(部分激动剂):对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能阻断激动剂作用的药物) 22.储备受体:有些药物只占领部分受体,就能引起最大效应,剩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 23.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可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其药理效应强弱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 24.非竞争性拮抗剂:指拮抗剂和激动剂虽不争夺相同受体,但会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的浓度,也不能达到激动剂单独使用时的最大效应。 25.量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可用数或量的分级来表示。如:心率、血压、尿量、血糖浓度等。 26.质反应: 指药物效应的大小只能用阴性或阳性来表示。 27.强度(效价):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剂量与效价成反比。 28.效能:指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此时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强。 ?半数有效量(ED50):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生有效的作用所需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中毒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使全部实验动物有一半死亡所需的剂量。 29.治疗指数(TI):TI=LD50/ED50。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此数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间距离越大,越安全。 30.安全指数(SI):LD5/ED95的比值。 31.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58.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 过速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59.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口服吸收快,首过效应明显。阻滞心肌 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Ca离子内流,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 反应细胞。降低心律,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首选,适于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主要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严重心衰、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及低血压等禁用。 60.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 过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 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 用于高血压。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 者慎用。 61.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口服吸收良好,受肝首过作用影响。为 苯噻嗪类钙拮抗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心收缩力降低;可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自律性降低。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轻 及中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尤适用于老年病人。2度以上房室传 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衰患者及孕妇禁用。 6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代表药强心苷: 长效:洋地黄毒甙;中效:地高辛;短效:毛花甙C、去乙酰毛 花甙丙、毒毛花甙K.作用机制: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 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药理作用:增强正性肌力,减慢心律,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减慢房室传导,增加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药理学(药)离线必做作业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理学(药)》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4章) 一、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不良反应: 5、副反应: 6、毒性反应: 7、量效关系: 8、效能: 9、效价强度: 10、治疗指数: 11、受体: 12、激动药: 13、拮抗药: 14、离子障: 15、首关消除: 16、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 17、肝药酶: 18、肾小管主动分泌通道: 19、肝肠循环: 20、时-量关系: 21、曲线下面积(AUC): 22、生物利用度: 23、一级消除动力学: 24、零级消除动力学: 25、药物半衰期(t1/2): 26、稳态: 27、表观分布容积(V d): 28、血浆清除率(CL): 30、耐受性与耐药性:

二、问答题 1、试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2、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 3、何谓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 4、何谓非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 5、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可大致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11章) 一、名词解释 1、除极化型肌松药: 2、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3、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4、内在拟交感活性: 二、问答题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受体分类及其药物的分类原则。 2、简述拟胆碱药代表药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简述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及常用解救药。 4、试述抗胆碱药代表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5、试述阿托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6、试述抗胆碱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后马托品和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与阿托品比较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7、试比较肌松药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主要作用特点。 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代表药。 9、试述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以及同类药间羟胺的作用特点。 10、试述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以及同类药多巴胺、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11、试述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以及多巴酚丁胺、沙丁胺醇的作用特点。 1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有哪些类型?每类各列举一个代表药。 13、简述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4、试述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 15、试述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禁忌症。 第三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12-20章) 一、问答题 1、试述地西泮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中毒解救。 2、苯巴比妥与地西泮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何不同? 3、试述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4、试述抗帕金森病药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特点? 5、试述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用的机理。 6、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理学大纲-药物分类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 药物分类: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①ACEI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 ②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 2.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3. 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 4. 交感神经抑制药 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 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 ③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乌拉地尔 ④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 5. 血管扩张药 ①直接扩血管药硝普钠 ②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二氮嗪 第九章抗心绞痛药 1.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 2.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其他 3.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4. 其他抗心绞痛药曲美他嗪、吗多明、尼可地尔、伊伐布雷定 第十章抗心力衰竭 药物分类1 1.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①β受体和α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 ②β1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 2. 减负荷药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a.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 b.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 T1)拮抗药 ②利尿药轻度:噻嗪类;中度: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重度:静注呋塞米 ③血管舒张药 ④钙通道阻滞剂(二氢砒啶类慎用),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 3.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 4. 非强心苷类氨力农、左西孟旦 药物分类2 1. 正性肌力药 ①强心苷 ②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③其他正性肌力药 2. 非正性肌力药 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③利尿剂 ④血管扩张药

药理学重点药物归纳

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作用:1、眼:①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上的M3受体,收缩) ②降低眼内压(噻吗洛尔也可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③调节痉挛(激动睫状肌环肌上的M3受体,收缩)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3、平滑肌:兴奋性增加 应用:1、青光眼 2、虹膜炎 3、口腔干燥 二、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激动M、N胆碱受体。 作用: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1、抑制AchE而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 2、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 3、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应用:1、重症肌无力:兴奋骨骼肌作用 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兴奋胃肠、膀胱平滑肌)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减慢心率 4、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解毒:如筒箭毒碱(N2胆碱受体阻断药)过量中毒的解救禁用: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阻,肌麻痹及支气管哮喘患者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作用:1、松驰内脏平滑肌 2、抑制腺体分泌 3、眼: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与毛果芸香碱相反) 4、心血管系统:①低剂量心率减慢,大剂量心率加快 ②血管和血压:大剂量血管扩张(与M胆碱作用无关) 5、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山莨菪碱可替代) 2、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 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配镜(后两样均被后马托品替代) 4、抗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山莨菪碱可替代),但不宜与休克伴高热或心率加快者 5、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但注意用量大会使心率加快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但对肌束颤动、肌无力等N样症状无效 中毒症状:用镇静药或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 四、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 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氧化,在碱性中迅速氧化。口服无效。一般静脉滴注 作用:1、血管:除冠状动脉外,几乎所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均出现强烈收缩作用

药理学基础知识

药理学基础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理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2.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最基本的药理学效应包括兴奋和抑制。 3.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即药理效应的专一性,是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用药时指导用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药物的选择性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4.药物作用具有两重性 (1)治疗作用:指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作用。 (2)不良反应:指那些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 1.定义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2.分类按治疗目的分为: (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称为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称对症治疗,也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患者带来病痛或危害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且停药后可以自行恢复。 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不严重,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以预知和可避免的。分为: (1)急性毒性:短期内过量用药而立即发生的毒性。 (2)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义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6.特异质反应某些药物町使少数患者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是一种遗传性生化缺陷。 7.继发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小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剂量的概念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或阈浓度)出现疗效所需的最小剂量。 2.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来源:考试大 5.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