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机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论文

电梯电机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论文
电梯电机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论文

浅谈电梯电机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摘要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电梯,在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本文从我国电梯产业和电梯电机的现状出发,全面了解国内外应用现状,并结合当前的电机控制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如何推进电梯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国产电梯的竞争力。关键词电梯电机控制vvvf 智能控制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据统计,电梯在最初30年的产销量不足1万台,而仅去年电梯新增就达42万台,远远超过了全世界电梯产量的一半,而如此巨大的产销量也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拥有电梯量的水平。每年仅报废更新的电梯就需要近6万台,再加之巨大的安装、维保和质检缺口,就像十几年前的汽车行业,供需两旺,电梯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巨大的市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吸引了世界上所有大型电梯公司,也为国内的电梯厂商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和技术壁垒。随着用户对电梯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响应速度、运行速度、舒适度也都有很高的要求,我国电梯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我国电机行业随着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所以如何找到电梯行业的突破口,增加产品竞争力是目前摆在所有电梯企业领导目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电梯电机的发展

机械制造小论文

机械制造小论文 1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发展现状 1.1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但是在中国,还是不能很好的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技术,能够让企业进行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管理技术还是较为落后的和西方发达国家相互比较,这个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的使用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一味的蛮干。如何能够提高管理技术,让管理者真正能够实实在在的进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管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适应现代发展环境的发展,变的越来越重要。 1.2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不能紧跟世代的发展 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现在已经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西方国家的技术不断提高和更新,我们国家的技术更新和设计参数和设计标准还是不能很好的同西方国家相匹敌,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创新已经成为阻碍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提高技术的发展,设计参数和设计标准的不断更新的提高会让一个国家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标准,才能在世界的发展浪潮中处于一个不败之地。 1.3国内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国外,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的尤为迅速,其中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让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阶段。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工艺还是处于港星单击自动发展阶段,这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要落后20年。这样就要求我们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实力。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4计算机管理模式的普及范围并不广泛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使用已经变得很普通,也很常见,这样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一些问题就会变得较为简单。但是在中国,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管理模式的普及范围并不广泛,这样就使得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较为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普及范围不广泛会给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让真正的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使用,投入到正确的使用过程中去,才能不断提高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2现代企业发展和机械制造工艺提高的思考 2.1不断提升制造设备智能化,提高企业发展进程

PLC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 班级:07自动化2 学号:08 姓名: 指导教师: 信息工程系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电梯PLC控制系统。电梯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电梯运行的PLC系统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电梯运行的“稳、准、快”的运行目的。该系统主要由PLC、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发光指示器和变频器组成为一体的控制系统。本机控制单元采用以三菱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机器进行全过程控制。 整个系统通过PLC、逻辑控制电路对电梯的升降;加、减速;平层;起动、制动控制。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平层精度高、易于理解与掌握。

目录 论文摘要 (1) 第四章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5) 4.1概述 (5) 4.2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电器部件 (5) 4.3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主要控制环节及结构原理 (6) 4.3.1 各类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6) 4.3.2 电梯自动开关门的控制环节 (6) 4.3.3 电梯的方向控制环节 (7) 4.3.4 发生制动减速信号的控制环节 (9) 4.3.5 主驱动控制环节 (10) 4.3.6 电梯的安全保护环节 (10) 4.4电梯的内外召唤指令的登记与消除 (12) 4.4.1 召唤指令信号登记记忆线路的原理说明 (13) 4.4.2 轿内信号的登记、记忆与消除 (14) 4.4.3 层外召唤信号的登记记忆与消除 (15) 4.5电梯的信号指示系统 (16) 4.5.1 数码显示的层楼指示灯 (16) 4.5.2 运行方向灯、轿内指令及厅外召唤信号灯 (16) 4.5.3 超载信号指示灯及音响 (17) 4.6电梯的消防控制系统 (18) 4.6.1 电梯控制系统中适应消防控制的几个基本要求 (18) 4.6.2 消防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9) 4.7交流信号控制电梯线路原理说明 (20) 4.7.1 概况 (20) 4.7.2 电梯投入使用和撤出使用 (20) 4.7.3 自动开关门 (20) 4.7.4 电梯的启动,加速和满速运行,制动减速,停车和开门 (21) 4.7.5 指令信号登记,记忆和消除 (22) 4.7.6 电梯的安全保护 (22) 第五章结论 (23) 参考文献 (55) 附录一I/O分配表 (56) 附录二交流双速电梯线路图元件代号说明 (57)

机械设计发展现状研究

..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发展现状研究 姓名: 学号: 性别: 专业: 批次: 电子: 联系方式: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2014年XX月XX 日

机械设计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人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自七千年前出现的农具,到十七世纪的纺织航船,再到今天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句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设计。分析研究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能够清楚了解我国现在的机械设计的水平,能够让我们知道我国现在所处于的阶段,通过和先进水平的对比,明白我们现在的不足,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弥补我们的短板,提高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创造社会价值,让人民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Abstract machine design,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echanical work principle, structure, mode of motion, force and energy transmission, each parts of the material and shape size, lubrication methods for desig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turn it into a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process of man-made basis.Since seven thousand years ago to farm tools,textile ship in seventeenth Century,and then to today all aspects of our life, we say life cannot do without mechanical design.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echanical design research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resent mechanical design level,can let us know our country is now in the stage,comparing with the advanced level,understand that we have problems,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 board our, improve social productivity, create a better social value,let people live a better life. Keyword:machine desig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sis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09年12月08日来源:经济参考报字体:大中小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中国电梯业受到外资各种“蚕食”措施影响,原有的八大国企电梯品牌全军覆没,外资品牌垄断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95%以上。近年来,一批民族电梯企业苦练内功,绝地反 击,出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梯劲旅竞争的主战场,中国电梯业目前面临行 业的重新“洗牌”,民族自主品牌应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逐鹿天下,加 快赢得更多市场。 外资品牌超强垄断自主品牌借力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我国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情况,国家决定引进外资,电梯业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自1980年起,天津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等国内较大的电梯企业,全部与 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等外资品牌合资合作,外资或合资品牌由此全面进入我国市场。 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确实有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在合资初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但外资品牌的进入对于 促进我国电梯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整机生产企业 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让民族品牌提速发展;在电梯配套件企业中,从为外资品牌配套的过程 中,也提高了配套水平。由于整机和配套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电梯自主品牌全面发展。 业内人士也认为,电梯行业的特性,也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整机制造商需要掌握的行业技术众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集成技术以及产品的售后安装维保的要求高。进入电梯行业特别是整机制造领 域,对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安装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很大 程度上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同时,电梯作为终端消费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明显。品牌往往成为人们在选择电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良好的品牌并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必须经过市场一定时间的不断 检验。 中国成为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电梯行业也逐步成为国内比较重要的行业。 中国电梯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 1/2和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市场可谓前 景广阔。 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21万台,年增幅超过20%,产量超过了全世界电梯年产量的50%。国务院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强制报废制度也为我国电梯改造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按 国外电梯使用寿命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15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25年,中国电梯的保 有量已经超过100万台,专家预计今后每年大修改造以及已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市场容量将保持在12万台 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大型商场等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电梯市场需求量因多方面需求得到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

日立电梯控制技术介绍

电梯控制技术介绍 一、电梯技术要求 1、电梯性能指标 2、电梯型号 二、电梯机械产件整体简单介绍

电梯系统的组成情况基本相同,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对重装置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气控制及信号系统等组成。其中UAX无机房电梯将曳引机、控制柜及限速器置于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 NPX、NPH、GVF、NF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有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UAX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无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送动力,使电梯运行。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导向轮: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反绳轮: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组成: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导靴: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3、轿厢: 功能: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组成: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轿架: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成。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由轿底、轿壁、轿顶、装饰顶等组成。 4、门系统: 功能: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 组成: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成。 轿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开门机: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门套:装饰层门门框的部件,主要起定位及保证与门扇之间的间隙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作用。 5、对重装置系统: 功能:用来平衡全部轿厢质量和一部分额定载重量。 组成:由对重块和对重框架等组成。 对重装置:由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相连接,在运行过程中起平衡作用的装置。 6、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主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等组成。 限速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 安全钳:限速器动作时,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行保持静止运行状态,并能夹紧在导轨上的一种机械安全装置。 缓冲器:位于行程端部,用以吸收轿厢动能的一种弹性缓冲安全装置。 门锁装置:轿门与层门关闭后锁紧,同时接通控制回路,轿厢方可运行的机电联锁安全装置。 极限开关:当轿厢运行超越端站停止装置时,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精编版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国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加速发展机械工业。 经过新中国60年的努力,中国的机械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着的提升,显着机械工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行业发展已进入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将逐步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所迈进。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

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行业环境发展需要基本现状行业发展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known as "industrial heart," said. It is other economic sectors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all economic sectors.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measure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untry important symb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regions,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chinery industry. After new China 60 years of effort, China mechanical industri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chiner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historic chang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stag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will gradually by mechanic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s have to move forward. Today, the pattern of the world have and manufacturing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Europe, Asia, America three cent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 economic barycenter began to shift to Asia, the signs have appeared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mode of production is in rapid reformation. All these also brings us a ra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e should face reality,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 seize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revitaliz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论文完整

. .. . 分类号 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 并列英文题目Eleva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系部:电子信息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姓名:XXX 班级:电子0801 指导教师:XXX 职称:教师 论文报告提交日期:2011年5月25日

XX大学

模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是集CPU ,RAM ,ROM ,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其中51单片机是各种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电梯是集机械原理应用、电气控制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和技术分支于一体的机电设备,它是建筑中的永久垂直交通工具。本论文选择AT89S51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了一个八层电梯系统,使用单片机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实现运送乘客到任意楼层,并且显示电梯的楼层和上下行。利用单片机控制电梯有成本低,通用性强,灵活性大及易于实现复杂控制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电梯系统控制

Simulate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Microcontroller that microcomputer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gathering CPU, RAM, ROM, the timing, number and variety of interface integrated microcontrollers. 51 various SCM SCM is the most typical and most representative of a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Elevator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set machinery, elect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microprocessor technology,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other technical disciplines and branch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which is building a permanent vertical transport. This paper choice AT89S51 control of the core components, designed a new 8 storey lift systems, using single-chip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arrived a floor, it also shows the elevator floor and downlink. SCM control elevators low cost, versatility, flexibility and ease of large complex control advantages Keyboa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Elevator system control

机械工程方向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中国建立后持别是近三十年来,机械制造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这一时期还没有结束.只要我们能够用好科技发展规律并勇于创新,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还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重新引领世界机械工业发展潮流。 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工程性的特点:在现代意义上,机械制造技术充分强调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融合,要求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全过程当中,实现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融合,从而确保整个系统性的工程能够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以及物质流的相互契合;第二,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现阶段,对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目标在于——确保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能够得到提升,并为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添砖加瓦”。从这一角度来说,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并不会被局限在制造过程的框架中,还应当覆盖到制造过程的前后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第三,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统一性特点:即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相关企业为了能够赢取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绝对优势,最需要解决的一点问题是:将发展的重点从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转变成为以时间、成本、和质量为中心的提升。而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当中,就充分实现了上述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技术应用的统一性;第四,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全球性特点: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通过金融、科技、以及信息的方式实现对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大,这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竞争行为的激烈性。为了更好的与此种发展趋势相适应,就需要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将其与现代高新技术充分融合,以达到支持制造业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所取得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柔性制造、虚拟制造、以及敏捷制造这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中的柔性制造技术而言,其所指的是:建立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之上,以常规意义上的数控机床(可以为不同的类型、以及多台台数)以及数控柔性机床指导

电梯史话世界电梯技术发展历史

电梯史话|世界电梯技术发展历史 2015-01-29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如今,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垂直运输工具。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 其实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 公元前1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公元前236年,希腊数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起重装置。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 Elisha Graves Otis (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 是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的发明者。 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发明了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它是以蒸气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他将带有锯齿状的铁条固定在导轨上,在轿厢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弹簧片,并将其与机械联动装置和制动

棘爪连接起来。曳引绳固定在弹簧片的中心,曳引绳破断时弹簧片恢复原始形状,强迫机械联动装置动作,然后制动爪伸入锯齿状的铁条阻止电梯下落。工业用户(货梯)是安全升降机的首先使用者。 伊莱莎?奥的斯先生发明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 1889年,升降机开始采用电力驱动,真正出现了电梯。电梯在驱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单速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双速电机驱动控制,直流有无齿轮、无齿轮调速驱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驱动控制等阶段。19世纪末,采用沃德-伦纳德系统驱动控制的直流电梯出现,使电梯的运行性能明显改善。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后来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的电梯代替了鼓轮卷筒式驱动的电梯,为长行程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现代电梯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上半叶,直流调速系统在中、高速电梯中占有较大比例。 如今,世界各国的电梯公司还在不断地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维修保养服务系统的完善,力求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

机械工程发展现状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报告先进制造技术浅析

摘要: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的重要砝码。本文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特征,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比如组成技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虚拟制造技、智能制造技术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战略、优势所在和应当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先进制造;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引言 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20世纪6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开始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变。现代的制造业要求必须有最短的交货期、最优的产品品质、最低的产品价格和最好的服务,才能占领市场,赢得竞争。落伍者将丧失市场占有额,甚至被挤出市场。因此,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工具——先进制造技术就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3]。 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先进制造技术,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家竞争力的不断减弱,贸易逆差过大,许多原来占优势的产品都在竞争中败于日本。为此,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的新理论。这些战略在短短几年内,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部分被日本占领的市场被重新夺回。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制造理念和制造系统模式,如组成技术、敏捷制造、并行工程、快速成型技术、虚拟制造技、智能制造技术等。 2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电梯控制系统研究毕业论文

电梯控制系统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梯的国外发展状况 1.3课题研究的容 第2章电梯的综述·· 2.1电梯的定义与简介··················· 2.2电梯的历史发展···················· 2.3电梯的种类······················· 2.4电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2.5电梯的结构及组成部件·················· 第3章控制系统软件控制回路·· 3.1 总体方案的确定····················· 3.2 设计思想························ 第4章软件的选择··

第5章硬件的控制·· 5.1主拖动回路的设计·· 5.1.1电梯机房里的主要部件·· 5.1.2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5.2.1电梯参数的计算·· 5.2.2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5.2.3电机与变频器配置及容量的选择··5.3电梯门控制系统·· 5.3.1开关门过程·· 5.3.2门的拖动系统·· 第六章经济效益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梯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的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更高要求。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不仅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还要考虑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问题。而对现代电梯而言,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事实上,电梯上已经采用了多项 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然而,只有电梯的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都达到高质量,才能全面保证电梯的最终高质 量。在国外,已“法规”实行电梯制造、安装和维修一体化,实行由各制造企业认可的、法规认证的专业安装队伍维修单位,承担安装调试、定期维修和检查试验,从而为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因此,可以说乘坐电梯更安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电梯的安全性做过认真地调查和科学计算,其结论是:乘电梯比走楼梯安全5倍。掘资料统计,在美国乘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数每年约为80亿人次,而乘电梯的人数每年却有540亿人次之多。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梯控制 系统的设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4) KEYWORDS (4) 引言 (4) 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5) 1.1 双电梯控制模型(五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5) 1.2 控制器选择 (6) 1.3 动力选择 (6) 1.4并联电梯的调度原则 (7) 2.硬件电路设计 (8) 2.1 整体电路设计 (8) 2.2 对电机的控制设计 (8) 2.3报警模块设计 (9) 2.4传感器模块设计 (10) 2.4.1重力传感器模块 (10) 2.4.2 光传感器模块 (12) 2.5 AD转换模块设计 (13) 2.6系统板(二)IO的分配 (14) 3. 软件设计 (15) 3.1整个系统程序设计思路(流程图) (15) 3.2 电机控制部分 (16) 3.2.1轿厢运行部分: (16)

3.2.2平层部分 (17) 3.3 显示及报警部分 (18) 3.3.1楼层显示 (18) 3.3.2电梯外部按键显示 (18) 3.3.3超重报警 (18) 3.3.4紧急报警 (19)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0) 谢辞 (27) 摘要 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89C52)作为内外招信号的检测和控制核 心。内外招使用按键按下与否带来的电平的改变来控制对应的单片机输 入或输出口工作。楼层检测使用光传感器;轿厢负载采用精密压力传感 器;速度控制采用易控的步进电机外加微小误差转子;在竖井的侧面固 定了轨道以防止轿厢的晃动。基于这些完备而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了 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并联电梯的调度以及电机在运动和加速经 及减速过程的精确控制。 关键词:单片机;步进电机;AD转换;555定时器;施密特触发器; 传感器;C语言编程;流程图

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论文

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论文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中,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占据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快 速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形势。从目前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在产品研 发和生产制造中,机械工程技术正在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产品领域已经达到 了世界领先水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了信息化的 理念,不但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教育效果,也促进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对机械 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机械工程技术的特点分析 1、机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特点 1灵活2高效率3能源消耗低4无污染5产品性价比较高。 2、综合考虑设计与工艺的特点 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设计与工艺紧密结合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结合现 场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使设计一次性成功,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并行工程。 3、全面考虑工业应用的特点 对于机械工程技术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 要求在设计之前详细了解市场,针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等,使该 技术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才算是成功的。 三、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考虑到机械工程的特点,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出于提高机械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及时的引入了教育信 息化的手段,主要包括CAD教学、网络化教学等,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机械工程引 进了国外技术的先进理念,形成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保证了机械工程能够持续快 速的发展。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的开展来看,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了 机械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教育信息 化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相信在未来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效果 更加突出。 2、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采用了网络化发展的模式

电梯的自动控制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梯的自动控制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年级 学习形式 层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0 年 5 月22 日

目录 1 前言 (4) 1.1概述 (4)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3电梯的发展史 (4) 1.4 电梯的工作原理 (5) 1.5 电梯的构造 (5) 2 变频电梯控制系统 (6) 2.1 电梯的控制方式 (7) 2.2 变频电梯的控制要求 (7) 2.3 变频电梯控制软件 (8) 3 未来电梯的发展方向 (9) 4 结论 (12)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14)

电梯的自动控制 专业:机电一体化层次: 姓名:学号: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梯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梯企业的生产条件、人文素质、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我国电梯已行成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一条龙服务的一个完整的行业。各电梯公司也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更新换代生产新型的电梯。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部分,随着自动控制理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的直流电梯已被淘汰,交流双速梯、ACVVV交流调速梯逐渐被VVVF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所取代,控制系统已在大量采用PLC和微电脑控制技术,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VVVF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

《电梯控制技术》试卷A答案

1曳引传动是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完成的,它有较大的适应性。 2为了防止人员坠落或剪切,对电梯门系统的设置的要求是:电梯每一个楼层的层门上都装有层门钩子锁装置,门锁锁钩的啮合深度≥。(7mm) 轿厢门关闭后,门扇之间、门扇与门套、门扇与下端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客梯,此间隙≯(6mm),对于货梯,此间隙≯(8mm)。 3规定零线是指(工作零线);用途是构成(工作回路)。 限速器是一种限制轿厢或对重速度的装置,通常安装在(机房或井道顶部)。 2、电梯曳引机通常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机架、导向轮组成。3.电梯供电系统应首先采用(TN-S)系统。 4、电梯用电设备电压波动应在额定电压的(7﹪)。 5、保护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与零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其保护原理就是可以形成大的 (短路电流),使漏电设备脱离电源。 1、 2、接地线是指(保护零线),用途是(保护接地)。 9、.对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的要求,不应切断(照明)、通风、插座及(报警电路)。 10、电气火灾指的是由(电路短路、过载)、接地电阻增大,设备绝缘老化,以及操作人员或维护人员违反规程造成的(电路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现象)。 11、电梯中常用的低压电器有熔断器、位置开关、接触器、、、 (继电器、空气开关) 12、每个层门应有(自动关门)装置,当轿厢不在层站时,能自动将层门关闭。 6、万用表使用完毕,转换开关应打在(交流档最高档)。 7、电梯的电气控制柜中常用的电气元件:(热继电器)、 (熔断器)、(断路器)、(接触器)、相序继电器、按钮、整流滤波设备、PLC或基板控制器、变频器、变压器、接线排子。 8、电梯中电气安全装置的名称:(熔断器)、(相序继电器)、电气门锁开关、上下端站保护开关、超速保护开关、急停开关、(过载开关)、安全触板与光电开关、光幕、张紧轮开关、液压缓冲器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断路器或过流继电器。 10、电梯中用到的行程开关有:(开门限位开关)、(关门限位开关)、(端点限位开关)、限速器开关、安全钳开关、张紧轮开关、液压缓冲器开关。 11、轿厢门关闭后,门扇之间、门扇与门套、门扇与下端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客梯,此间隙≯(6MM),对于货梯,此间隙≯(8MM)。 12、.对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的要求,不应切断(照明电路) 、通风、插座及 (报警电路)。 13、万用表测量大电压时,不能在使用中(转换开关),避免产生电弧烧坏仪表 14、灭火器和人体与10KV以下的带电体要保持(0.7m)以上的安全距离。 15、接触器的电磁机构通常包括铁心、吸引线圈、。(衔铁) 16、电动机运行时出现一相电源断电,。(转速减慢,温度升高) 17、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平滑的直流电。电容器起。(滤波作用) 电气控制的一般性故障是 A.开路 B.短路 C.断路 D.B+C 2、检查电梯的电气故障的方法有:法。( A B C D E ) 。 A.观察法B.测量电阻法C.测量电压法 D,短路法 E,程序检查法

机器人发展史论文

摘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制虽然起步晚,但是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有着众多的人才和资源基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完全自主制造出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并且将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到制造与非制造等广大的行业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社会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日本;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制造;十一五纲要; 引言: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出愈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据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统计,至2008年底,世界各地已经部署了100万台各种工业机器人。其中,日本机器人数量据世界首位。 他们的算法基于制造工人与机器人的比例,即每万名工人拥有多少台制造机器人。其中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也比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多出了一倍。其中日本每万名工人拥有295台工业机器人,新加坡169台,韩国164台,德国163台。虽然排在前三位的国家都在亚洲,不过欧洲却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密度最大的地区。欧洲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50台,美洲为平均31台,亚洲平均27台。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具有简单记忆和可变控制程序的自动机械。它是在机械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外称为industrial robot。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将人类从繁重单一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它还能够从事一些不适合人类甚至超越人类的劳动,实现生产的自动化,避免工伤事故和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进相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已经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领域。 二、工业机器人的诞生至今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日本是当今的工业机器人王国,既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制造国也是最大消费国。但实际上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是美国。机器人的启蒙思想其实很早就出现了,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剧中叙述了一个叫做罗萨姆的公司将机器人作为替代人类劳动的工业品推向市场的故事,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于是在1959年美国的一家汽车公司,工业机器人应运而生。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奥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们发现可以让机器人去代替工人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而且不需要报酬和休息,任劳任怨。接着他们两人合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