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和对主席无比爱戴的感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人民屈辱史资料。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开国大典》。板书课题,齐读。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做了老师发给大家的预习卡。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1、课文的标题是“开国大典”,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开国”的意思是 ( );(你说……你再来说……对呀,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的创建都叫开国)“典”应选字典中的( ) (你查字典了吗?你说…… 大家同意吗?)

“开国大典”的意思是( ) 。

2、理解“瞻仰”,在课文中划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再联系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你划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了吗、 好,端起课本来齐读这句话)学生读完,回答(认真的看,仔细的

看……)(同学们,瞻仰这个词,可以用来瞻仰红旗,还可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毛主席画像……,都是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所以说)

上网、查工具书或问家长,理解“五更天”是指( )。(你说……大家同意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上网)好,请坐。你呢是通过什么方法?(问家长)是啊,你看要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3、上下结构的字,结构规律是“天覆或地托”,请你根据这个规律认真书写“架、擎、渠、奏、率、毕”(谁愿意把自己的字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上台前展示),你能评价一下吗?(生:她严格按照结构规律来写的,写的很好。师:可以看出同学们的书写基本功很棒。同学们,你看,这个擎字想要写好真是不容易啊,上面一个敬字,下面一个手字,单独出现时是瘦长的,但是放到一起,要把它压宽;这个奏字,在一个生字中出现两个捺,我们要把这笔写成长点)

4、词语:

电钮 瞻仰 领袖 坦克 胸膛 诞生 擎着红旗 脱帽肃立(谁来读一下?读的很棒,我们齐读一遍)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叙述。请你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而又隆重的场面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浏览时可以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过渡句,可以帮我们迅速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1-4)开始前会场情况

(5-10)举行典礼

(11-13)阅兵式

(14-15)群众游行

3.借助过渡句,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浏览了课

文,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中心思想?)(板书:激动、自豪)(是呀,文章就是通过对四个场面的描写,再现了1949年

10月1日这个令亿万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激动万分的时刻。)(板书:场面描写)

三、探究写作手法,指导部分精读

1.那么,什么叫场面描写呢?请看大屏幕:

场面描写就是对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描写。齐读。

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要描写一个场面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你知道吗?(你说……)指名回答。对呀,教师板

书人物、环境、情节,边板边口述,场面中的人物、场面所处

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展开的情节。

2.下面,我们来结合具体的段落来加强对场面描写这一手

法的认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群众游行这个场

面,借助课件读一读,画一画,写写批注。

人物环境情节勾画标志Δ——??????

我的感受

3.学生交流

(1)人物,都有谁啊?学生回答(毛主席,群众 )

(2)环境,学生交流句子。(我们知道,环境的句子是用来营造气氛的,那么读了这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

氛?(热闹,高兴,壮观……)(这些都不够恰当,你看:国

庆节或是家有喜事的时候,都要燃放礼花,特别是像开国这样

重大的喜事……(板书:喜庆氛围)

(3)情节,学生交流句子。

(你看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人物活动,板书人物活动,情节的发展就是通过

人物活动来推动的。出示课件,你看这就是1949年开国大典群

众游行时的画面,这是摄影师拍下的远景镜头,这是摄影师为

毛主席拍下的特写镜头。这两幅画面放在文字里叫点面结合。

板书点面结合。课件出示文字,你觉得谁是点?谁是面呢?你

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面是对这个场

面总的描写,点是突出场面中的关键人物。这样的描写让场面

更丰满、更生动。

4.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运用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文章还有对开始前会场情况、举行典礼、阅兵式三个场面描

写,这三个场面中的人物、情节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场面,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成果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仍旧对照上述表格学习)

2.小组交流。(一组即可,交流完后,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

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场面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五、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在这四个场面中都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把群众的热情点燃、把场面的气氛推向高潮。他就是——毛主席。人民群众为什么这般拥戴毛主席呢?谁能来谈谈?

老师这里有一份资料,大家来读一读。再请你谈谈人民群众为什么这般拥戴毛主席呢?

所以,当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

不仅全场30万人欢呼起来,全国几亿人民的心也一齐欢跃起来。

课件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齐读。自己再来读一读,快速背诵。课件出示填空背诵。

板书设计:

(1-4)开始前会场情况

(6-10)举行典礼

(11-13)阅兵式

(14-15)群众游行

人物

环境喜庆气氛

情节人物活动

点面结合

18.开国大典 场面描写

激动、自豪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汇集、瞻仰”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感受人们参加典礼的激动、兴奋心情。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 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10月1日是国庆节。 师:那么谁又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呢? 生:开国大典。 师: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同学们,开国大典中的“典”是我们课文的生字。写“典”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板书)“典”字这一横要直,要能支撑整个字,下面两点要注意呼应。 师:“典”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典礼。 师:大典是什么意思?

生1:规模非常大的典礼。 生2:隆重的典礼。 师:开国是什么意思? 生1:新中国成立。 生2:创建国家。 师: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的典礼。 师:同学们,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把题目读懂,因为课文是文章的眼睛,又叫“题眼”。这是我们学课文必要注意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这盛大的典礼场面。(投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带着怎样目标来学习呢?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明确目标) 师:请大家捧起书本,把课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的请举手!还有两三位同学没有读完,不要紧。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留有时间给你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刚大家读得很认真。字词你们会读了吗?这些二类字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 生:会! 师:好!我来检查一下。谁来当小老师? 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感受宏大的场面。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学习场面描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旧中国落后的一面、看到了人民受压迫的一面,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车轮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这是不平凡的一天,这是划时代的一天,在这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国大典》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贫穷落后,体会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 二、理清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1、课文你读过了吗?好的。那老师来考考你,请你迅速的浏览课文,告诉老师课文的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 6、开国大典 教材简析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 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 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教案设计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6-8自然段。 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读题。 ◆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C.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三、交流。 ◆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自由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书写生字及词语。 ◆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理清典礼的过程。

《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人教(部编版)

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开国大典》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三课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专题。《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按照盛典进行的顺序,通过对盛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的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三学段,学生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读中能够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资料搜集能力。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学生已经提出了“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要求。

但开国大典的写作背景距今70多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政、宾”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开国大典》优质课教案

《开国大典》优质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讲了群众进场、典礼仪式、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大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场面气氛的热烈和人民的自豪、欢欣鼓舞的情感。 3、通过学习文章场景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2、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课件。生:课前预习,了解开国大典。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结合生活,谈话引题。 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 2.解释课题,理解“大典”、“开国”。齐读课题。 (二)理清顺序 1.浏览课文, 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用简练的语言取小标题进行概括。 2.学生交流归纳。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读式和游行 (三)学习“典礼仪式”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抓住“一齐”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祖国和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2.交流感受。

《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完美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之七 第一课时 ↘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檐瞻 qǐnɡqínɡ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②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①练习分段。 a.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b.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②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③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 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参加成员: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数:_______________ 大典内容:_______________2、交流: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 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看课件准备→指名学生说→齐读。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生自由准备→交流分析→小节板书。 形成如下板书: 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四、总结延伸 天an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 教学背景 1. 面对学生:小学五年级 2. 学科:语文 3. 课时:第二课时 4. 学生准备: (1).识记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通过文中的一个个场面描写,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 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品读悟情,交流探讨,合作学习。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齐读课题。 2.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记录影片,这段影片虽然模糊不清,甚至是断断续续,但是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庄严的气氛。播放《开国大典》相关影像资料。 3.欣赏着这样盛大的开国大典,你的心情怎样?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大典的全过程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浏览课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开国大典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2.过渡:下面我们就按照开国大典的进行顺序依次感受下当时的情景。 三、想象场景,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部分:会场场景 (1)速读会场的布置和群众的场面,回答几个问题。(播放幻灯片) (2)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典礼盛况 (1)用心默读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看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谁的哪些活动?而且画出相关语句。 (2)谈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3)用什么写法把典礼的整个过程写的这么清楚? 3.学习第三部分:阅兵式盛况 (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 (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 (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的激动。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重点语句进行讲解。 4.学习第四部分:群众游行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是一片漆黑吗?那是怎样的场景呢?群众呢?毛主席走了没有?他在干什么呢? 5.学习第五部分:大典结束 天安门广场一直到什么时候才有恢复平静的迹象?但是这场盛典结束了没有? 6.在众多的场面描写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呢?为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呢?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温了开国大典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不禁心潮起伏,那么你想说些什么? 2.总结: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们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五、拓展延伸 学到了这么多新词,读了这么多优美语句,又学到了场面描写的方法,试着以“节日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开会场—盛大 国典礼—隆重中国人民 大阅兵—威武自豪激动 典游行—壮观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渠、钮、帜、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帜、融、检、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段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 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参加成员: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数:_______________ 大典内容: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

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 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看课件准备指名学生说齐读。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生自由准备交流分析小节板书。 形成如下板书: 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四、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 大典 阅兵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刘杨 课型:单一课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三)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和对主席无比爱戴的感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人民屈辱史资料。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8课《开国大典》。板书课题,齐读。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做了老师发给大家的预习卡。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1、课文的标题是“开国大典”,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开国”的意思是 ( );(你说……你再来说……对呀,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的创建都叫开国)“典”应选字典中的( ) (你查字典了吗?你说…… 大家同意吗?) “开国大典”的意思是( ) 。 2、理解“瞻仰”,在课文中划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再联系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你划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了吗、 好,端起课本来齐读这句话)学生读完,回答(认真的看,仔细的

看……)(同学们,瞻仰这个词,可以用来瞻仰红旗,还可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毛主席画像……,都是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所以说) 上网、查工具书或问家长,理解“五更天”是指( )。(你说……大家同意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上网)好,请坐。你呢是通过什么方法?(问家长)是啊,你看要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3、上下结构的字,结构规律是“天覆或地托”,请你根据这个规律认真书写“架、擎、渠、奏、率、毕”(谁愿意把自己的字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上台前展示),你能评价一下吗?(生:她严格按照结构规律来写的,写的很好。师:可以看出同学们的书写基本功很棒。同学们,你看,这个擎字想要写好真是不容易啊,上面一个敬字,下面一个手字,单独出现时是瘦长的,但是放到一起,要把它压宽;这个奏字,在一个生字中出现两个捺,我们要把这笔写成长点) 4、词语: 电钮 瞻仰 领袖 坦克 胸膛 诞生 擎着红旗 脱帽肃立(谁来读一下?读的很棒,我们齐读一遍)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叙述。请你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而又隆重的场面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浏览时可以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过渡句,可以帮我们迅速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1-4)开始前会场情况 (5-10)举行典礼 (11-13)阅兵式 (14-15)群众游行 3.借助过渡句,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浏览了课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 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学生:隆重

学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 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 学生:预习了 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 电钮瞻仰漂浮汇集 庄严宣告欢呼肃立 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西河镇中心小学---汪庆丰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第一课时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发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文中的排比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自然段 看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要求: 1.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檐、江、擎、泽、钮、瞻。 新词:典礼、协商、汇集、擎着、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自主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1.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2.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1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小学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

小学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第26课。 导语: 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开国大典教案怎么写?下面为小编整理分享的一些教学方案,欢迎借鉴 小学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②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 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b.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檐瞻 qǐnɡ qínɡ 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②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①练习分段。 a.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b.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开国大典》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1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主旨。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三、课型 新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欣赏课文插图(《开国大典》油画)。 2.看图说话: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3.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4.根据画面,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比较引疑:画家用他的画笔留下了历史的光辉瞬间,那么作者用他的语言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自由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2.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 1.整体感知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读5—10自然段,从文章的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重点体会: 板块A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引导学生抓住欢呼、欢跃等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2)提问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朗读、理解)板块B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质疑“站”,出示背景资料写话释疑。 板块C (1)抓住某一处描写人民群众掌声的语句; (2)引导找出另外的语句; (3)以读促悟。 4.观看宣布成立电影视频,随机采访学生观后心情。 5.激情朗读重点语段。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立贤学校(小学部)五年级:邱凤英 一、教学分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由于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情境带入,以读带悟,对比强调,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汇集、宣告”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掌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2.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场景描写。 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能按典礼进行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感受典礼开始前的盛大以及群众急切、喜悦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国歌引入 同学们,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着这雄壮的歌曲,老师眼前不由浮现出了新中国刚成立的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对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三、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语。

2、交流汇报。 (1)出示生词: 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 瞻仰飘拂骑兵嗓子擎着汇集 副主席毛泽东奏国歌共产党聂荣臻 指名读、齐读。 找出“诞”的形近字“蜒”组词:蜿蜒 指导书写“诞”注意:笔顺 (2)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3)理清文章思路 问: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队伍 师生交流,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1)成员多——大典 创设情境: 假如此时你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开国大典的成员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介绍。 句式: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现在我正站在开国大典的会场中心,典礼还没有开始,参加开国大典的,有…… (2)主席台的布置——大典 介绍主席台的布置 (3)人数多、来得早、次序好、热情高——大典 指导朗读: 此时,群众的心情多么急切,多么喜悦,谁来读读这一段? 五、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

7 开国大典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协商、诞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习场面描写。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国庆节)1949年10月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 2.板书课文题目:开国大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典礼(diǎn)委员(wěi)协商(xié) 外宾(bīn)诞生(dàn)电钮(niǔ) 瞻仰(zhān)飘拂(fú)骑兵(qí) 嗓子(sǎnɡ)副主席(fù)奏国歌(zòu) 毛泽东(zé)共产党(dǎnɡ)汇集(huì) 肃立(sù)率领(shuài)语调(diào) 擎着(qínɡ)榴弹炮(liú)排山倒海(dǎo) 聂(niè)荣臻(zhēn) (2)理解词语。 擎:举。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汇集:会合,聚集。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