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图形——圆教案

完美的图形——圆教案
完美的图形——圆教案

交通中的圆——圆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圆,掌握它的特征,并会画圆;掌握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同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信息窗1,观察这些车的轮子,提出问题:轮子为

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二、新授

1、请利用手中的工具在纸上画一个圆生分小组合作进行操

作。

2、交流:通过画圆,你有什么感受?

在画圆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圆的边是曲线,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同时,要明确:圆的位置与圆心的位置有关,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有关。

3、动手操作:拿出提前剪好的圆对折,反复对折观察;

⑴ 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后交流)

⑵ 什么叫圆心?用字母什么表示?

4、继续动手操作:

用直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⑴ 出示半径的概念及用字母r 表示。

⑵ 四人小组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半径的长度怎样?

让学生自己归纳概念。

⑶出示直径的概念及用字母 d 表示。

⑷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怎样?

⑸同桌研讨: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5、集体评议交流并板书:d=2r r=d/2 练习巩固半径与直径

的概念。

6.学习圆的画法。

⑴怎样画圆呢?学生读第1页下面的内容仔细体会。

⑵学画圆,边画边说出画圆的步骤。

⑶做一做:用圆规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表示出圆心、半径、直径。

三、巩固练习

1 、画一个半径为 4 厘米的圆。

2、画一个直径为7 厘米的圆。

四、课堂测试

填表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圆,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画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理清同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同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你都了解了什么?生交流。

二、复习

1.什么是圆的半径?用字母表示。

2.什么是圆的直径?用字母表示。

3.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有怎样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图见课本第 5 页第6 题)

四、课堂测试

图见课本第5页第7题

1.用数对表示圆心的位置。

2.将图中的圆向右平移 3 格,再向下平移 2 格。

3.以点(11,4)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其半径是上图中圆的 2 倍。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生交流。

六、作业

画一个半径为 3 厘米的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线平面图

形认识的扩展,是对曲线图形的初步认识。在教学中重点体

现了以下几点:

1. 重视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对圆的各部分认识中,还是对圆的特征的探索,都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指一指、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去进行自主探索发现,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特征。

2. 重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把圆的知识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本是一个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但在圆的教学中提出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能让学生运用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圆设计及思维导图精编版

圆设计及思维导图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主题单元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走进圆的世界。 2、借助实物画圆 3、师:以往同学们在画图时都用的是尺子,今天你为什么不用尺子画圆呢(尺子边是直的,不好画圆) 二、动手操作、认识各部分名称。 1、画圆 2、观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读课本例2,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②认识圆的圆心。 ③认识圆的半径。。 三、合作探究,学习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并将它剪下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圆形纸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究。课件出示讨论题: 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的呢 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合作交流: ①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有无数条。 ②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相等。③通过测量和推理的方法验证直径是半径的2倍,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④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实践运用,反馈内化。 我们知道了圆的画法,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课件展示) 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小。 ④画直径是6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五、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圆的特征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安放在圆心(课件展示) 六、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组合图形面积教案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组合图形面积》教案设计 阿城区玉泉河南小学叶长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学生积极探索,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师:谁能说说我们学习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 生: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同桌之间说说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整理已学面积公式。 师:那位同学能看着屏幕上的图形说下他们的面积怎么样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 (二)新知引入 1、拼组合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纸片,并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复杂的图形。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的操作活动。 2、抽选部分学生把自己拼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拼得真好,那么请你们看一看黑板上的图形,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由基本的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 师:对,像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组合图形。同学们能用基本图形拼出组合图形,能不能把组合图形在分解成基本图形呢?生:能 很好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题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个什么样的图形。(生答组合图形)在这个图形里藏着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把它解出来呢(生答想)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准备: 1、已学会各种图形特征。 2、各种大小的图形卡片,小篮数目同幼儿人数,筷子,毛线若干,笔,绘画纸。 3、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 过程: 一、"找朋友"音乐进活动室,找到朋友后搭好肩膀。 二、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我们去图形王国旅行,坐上火车出发啰! 2、**站到了,标志是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形有几个? 3、图形王国到了,下车吧!看!那边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大家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捡. 4、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三、铺石头 1、“前面有一条路,怎么有那么多的坑啊?怎么办呢?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把坑填平吧!”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发现问题-“石头快没有了,但还有坑没铺好,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老师发现这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所有的"坑"。 小结:用几个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四、跟图形宝宝玩游戏 (一)幼儿操作,摆各种图形 "图形宝宝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筷子和线,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把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拼出来" (二)拼画 1、师:"小朋友们在盘子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几种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拼好一种就把它画下来,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老师将幼儿的作品用相机拍下,投射在背景墙上,让幼儿互相欣赏。 2、幼儿互相介绍,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我用**图形和**形变成了**" 五、结束部分 1、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謻由图形的东西,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并把它画下来。 2、坐火车回家。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单元测试卷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一个圆的直径是5厘米,它的半径是() A.5厘米B.10厘米C.25毫米 2 . 一个圆的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 A.6.28厘米B.3.14厘米C.3.14平方厘米 3 . 画圆时,圆规的两脚尖的距离就是圆的() A.周长B.直径C.半径 4 .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B.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C.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D.一个各面上写有1、2、3、4、5、6的骰子,连续掷6次,一定会有1次“1”朝上 二、填空题 5 .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直线叫做半径.. 6 . 在一个长6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____________),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___).最多可剪(__________)这样的圆. 7 . 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 . 方方用一根12.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9 . 把周长28.26厘米的圆片剪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_____)厘米。 10 . (2010?海安县模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1.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 11 . 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两条折痕的交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____) 12 . 圆的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判断对错) 13 . 半径相同的一个整圆的周长一定比半圆的周长长.(____) 14 . 用三根完全一样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圆、三角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所以面积也相等..(判断对错) 15 . 半径为2米的圆,其面积和周长的大小相等。(_______) 四、解答题 16 .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长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决) 17 . 大小两个圆,它们的圆周率都相等.. 18 . 如图,在半径为5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五、作图题 19 . 画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并画出这个圆的互相垂直的一组对称轴。

《圆》单元知识结构图

《圆》单元知识结构图 在《圆》这一单元中,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对这一单元教材的认识和我的主要教学策略: 一、课标要求: 关于圆,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要求是: 1.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征。初步了解它是轴对称图形。3.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并会用各种平面图形拼图。 在本学段,即第二学段(4—6年级)的要求是: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在本册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

本册的第五单元《圆》,要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会画圆,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在这一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使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二、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间的关系)、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加深对圆的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对于圆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用线绕一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滚等方法来测量,然后再通过填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的规律,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对于圆的面积教学,则采用转化的方法,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

第四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

第四单元完美的图形——圆 该单元的名字称的来历:从生活的角度讲,起点回归终点,周而复始被称为完美,圆有这个特点。从数学的角度讲,圆也被称为完美的图形,因为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在面积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正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将圆单元确定为“完美的图形”。 在数学教学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应着重于单元统筹的思想,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都应着眼于单元统筹的安排。因此,立足于单元,在此我们统筹分析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地位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以后又陆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 四.单元编排突出特点

1.提供广泛的生活情境,由表及里,使学生充分体验圆的美的同时,学习知识。 本单元教材从情境到自主练习,提供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圆,既有交通中的圆(各式各样的从古到今的车轮),也有建筑中(天坛)、航天中(神五降落伞)的圆,包含了大自然(水波、巨石阵)、动植物(花、狮子领地、树冠)、人类生活中(石碾、钱币、喷灌、旱冰场、圆桌、光盘)的圆,体现了圆的无处不在。通过这些广泛的素材,使学生对圆的认识由表象到抽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 2.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小学数学中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安排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实验——总结——应用”的探索方法,在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知识的探索时,都由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探究,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直至发现总结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种探索的方法教材在合作探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使学生初步体会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通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 3.突出科学性,感受人类的智慧。 轮子设计成圆形的、天坛中祈年殿顶周长30丈(100米)、神五舱的降落范围等,都蕴含着科学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明白了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科学道理,体现了古代和现代利用圆的知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体会圆的科学价值,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六.信息窗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交通中的圆 1、教学内容:圆的认识。 2、信息窗的介绍:这个信息窗向学生呈现的是古代、近代、现代交

圆的典型基本图形

圆的典型基本图形 图形1:如图1:AB 是⊙O 的直径,点E 、C 是⊙O 上的两点。 (1)在“AC 平分∠BAE ”;“AD ⊥CD ”;“DC 是⊙O 的切线”三个论断中,知二推一。 (2)如图2、3,DE 等于弓形BCE 的高;DC =AE 的弦心距OF (或弓形BCE 的半弦EF )。 (3)如图(4):若CK ⊥AB 于K ,则: ①CK=CD ;BK=DE ;CK=BE/2=DC ;AE+AB=2BK=2AD ; ②⊿ADC ∽⊿ACB (或AC 2=AD?AB ) (4)在(1)中的条件①、②、③中任选两个条件,当BG ⊥CD 于E 时(如图5),则: ①DE=GB ;②DC=CG ;③AD+BG=AB ;④AD?BG=DG 2/4=DC 2 图形2:如图:Rt ⊿ABC 中,∠ACB =90°。点O 是AC 上一点,以OC 为半径作⊙O 交AC 于点E ,基本结论有: (1)在“BO 平分∠CBA ”;“BO ∥DE ”;“AB 是⊙O 的切线”;“BD=BC ”。四个论断中,知一推三。 (2)①G 是⊿BCD 的内心;② ③⊿BCO ∽⊿CDE(或BO?DE=CO?CE ) (3)如图(3 ),若①BC=CE ,则:②tan ∠ADE=AE/AD=1/2; ③BC :AC :AB =3 :4:5 ;(在①、②、③中知一推二)④设BE 、CD 交于点H ,,则BH=2EH 图形3:如图:Rt ⊿ABC 中,∠ ABC =90°,以AB 为直径作⊙O 交AC 于D ,基本结论有: 如右图:(1)DE 切⊙O ? E 是BC 的中点; (2)若DE 切⊙O ,则: DE=BE=CE ; 如图1:DE ∥AB ?⊿ABC 、⊿CDE 图5图4 图3图2图1CG=GD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第11册第4课《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 第3单元《图形的魔术组合》 一、教材分析 【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课题及课本上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编入了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我和我的村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教材中还提供了不同内容的形象及用这些形象创作的学生作品,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路,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我和我的村庄》的探究欣赏,了解夏加尔独特的绘画风格,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能自选物像或根据参考物像进行图形的组合,并在作品中呈现出组合的魔术性。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感受夏加尔的艺术风格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自主探究图形魔术组合的艺术手法;在实践探索中,互相启发掌握组合方法;在评价中培养自信与修改完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学会赏析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在欣赏探索与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参与创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村庄》探究并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并能根据物像有意义组合成新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图形组合的“魔术性”,使作品富有戏剧性与趣味性。 二、教学设计 【教法与学法】 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优秀作品,以学生直观感性为主,教师进行引导,逐步引导并 开阔学生的思路,探究并掌握图形魔术组合的方法。 2、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丰富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采用轻音乐和谐课堂气 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同时运用启发问答法、讨论法、评价鼓励等教学方法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攻破。 3、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竞争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多看、 多想、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评价表 学生:绘画纸、记号笔、着色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铅)。 【教学环节】 1、魔术导入/3分钟 2、探究图形魔术组合方法/12分钟 3、学生实践/20分钟 4、展示评价/4分钟 5、课后拓展/1分钟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火柴棍拼图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火柴棍拼 图 【活动目标】 1、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2、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3、能安静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活动重难点】 在拼摆图形中,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1、范例若干,1-7的数卡; 2、火柴棍人手7根,幼儿画册,幼儿操作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火柴,提问: 老师带来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有什么用? 生活中我们能不能用它来玩火?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火柴棍是用来点火的,玩火很危险,小朋友们在家千万不能玩火。今天老师跟火柴棍玩了个游戏,用它拼出了许多好玩的图形,请大家来看一看。 二、学拼火柴棍图。 1、尝试拼拼图。 (1)教师一一出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提问:这像什么,请你用自己的火柴棍试试拼一拼。 (2)分别说出用了几根火柴棍。 提问:你拼出来了吗你用了几根火柴拼了什么图形???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教师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师:今天数字宝宝也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出示数字4,提问:这是几?请你们为数字4拍手。 师:4可以表示4根火柴,请你数出4根火柴。 请你用4根火柴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能拼出什么。 (2)集体介绍。 提问:你用4根火柴棍拼出了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5,6,7,让幼儿拼一拼,摆一摆。 三、教师小结。 1、今天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用火柴棍拼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老 师这里还有许多哥哥姐姐用火柴棍拼出的东西呢,你们看。(打开课件) 2、老师会把火柴棍放在区域游戏角里,请小朋友们下次玩游戏时 用更多的火柴棍去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还能拼出什么! 四、幼儿操作练习。 1、出示操作纸,讲解。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操作纸,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谁既 能干又聪明。 2、请幼儿完成操作纸“拼拼数数。” 先请幼儿按图拼摆出图形,再用点子标出用了几根火柴棍的数量。

第一单元备 完美的图形圆

第一单元备完美的图形——圆 主备人:武光菊备课日期:3.1 上课日期:序号:3-4一.教材地位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圆,以后又陆续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内容 四.编排特点 1.提供广泛的生活情境,由表及里,使学生充分体验圆的美的同时,学习知识。 本单元教材从情境到自主练习,提供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圆,既有交通中的圆(各式各样的从古到今的车轮),也有建筑中(天坛)、航天中(神五降落伞)的圆,包含了大自然(水波、巨石阵)、动植物(花、狮子领地、树冠)、人类生活中(石碾、钱币、喷灌、旱冰场、圆桌、

光盘)的圆,体现了圆的无处不在。通过这些广泛的素材,使学生对圆的认识由表象到抽象,深深地印在头脑中。 2.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小学数学中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单元在安排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实验——总结——应用”的探索方法,在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知识的探索时,都由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探究,联想以前所学的知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直至发现总结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种探索的方法教材在合作探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使学生初步体会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通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 3.突出科学性,感受人类的智慧。 轮子设计成圆形的、天坛中祈年殿顶周长30丈(100米)、神五舱的降落范围等,都蕴含着科学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明白了其在生活中运用的科学道理,体现了古代和现代利用圆的知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体会圆的科学价值,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共8课时

利用圆设计图案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设计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余寿华(初稿)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菊娣(修改)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9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2.在画图的过程中提高画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 3.学会欣赏数学的美,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确定圆心与半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 【设计意图】呈现以圆为基本图形的各种设计图案,通过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其中第3、4两幅图比较简单,易于学生观察图形的构成方式,有利于新知探究。 二、教学例题,探究画法 1.出示例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究画法。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后,教师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教师: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帮助他? 学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教师: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学生:半径。 教师: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 学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教师: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 教师: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这两条直径分别与圆相交,所形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神奇的图形组合》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神奇的图形组合》教案模板范文.docx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单个基本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利用这 些图形组合成一些神奇的图案,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 系的。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 维特征,本次活动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联系生活中观察的物体,启发幼儿 自由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创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是能变化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 若干个。 2、固体胶,美术纸、勾线笔、小篮子。 3、不同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花、小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的魔术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想!) 2、出示魔术袋:神秘袋子东西多,请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 么?(请一个幼儿上台摸出各种基本的图形,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哇,原来魔术袋里面装了我们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宝宝。 4、师:今天我们要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看看谁是最会变的魔术师。 二、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师:"这些图形宝宝个个都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看吗?"(分发各种图形 给每个幼儿) 2、出示正方形宝宝,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让它变成其他图形。 师:"我是一个正方形,可是我可以变成长方形,不信你们看!"(边说边做)"如果我想变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我能变成小正方形吗?怎么变?"(请幼儿动手试试看)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题例,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 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3、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仪、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的课上所用的主题图形,小组准备几个基本的图形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初步感知。(演示课件由基本图形拼成的小鸟等组合图形) 观察这些图画,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2、复习旧知。 谁来说说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引出新知。 这些基本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还会发生无穷地变化。 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新图形,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组合图形)(课件演示)。 4、揭示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一)出示例题 你们看,这就是小华家的侧面墙,如果要在墙上刷粉,你能求出这面墙的面积吗?(二)自主探索算法 请先你估一估这面墙有多大 1、现在想想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叫一两个学生起来说一说) 2、拿出图纸(每人一张)把你刚才想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最后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三)全班交流算法 1。 生1 生2 生3

六年级数学上册五完美的图形—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完美的图形—圆 教学课题:完美的图形——圆 教学课时 2课时主备老师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特征 难点: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预习设计 1.买圆规,并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来。 2.阅读课本P52—P53,回答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52---54页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谈话: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虽然都知道圆子都是圆形的但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呢?

谈话:同学们得到圆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 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法; ①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图,画时图钉要固定好,细线要拉紧,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②用圆形的瓶子盖可以画出一个圆。 谈话:我们来看这几个同学画的,有什么问题吗?(不圆)为什么会不圆呢?你们 画的时候有问题吗? 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谈话: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请大 家用圆规画圆试一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交流: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 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谈话:有针尖的一脚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教师边讲边板书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自主练习第2题:找出下面圆的直径和半径。(生答) 2.谈话:直径和半径是圆中不同的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 作研究一下试试? 学生小组合作。 谈话: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①通过对折,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 ②通过画一画,我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③通过测量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④通过对折或测量发现这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字 母可以表示为:r=1/2d; d=2r。 3.谈话:谁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三、限时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按要求画圆。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画圆的方法,最后优化画法,让学生边画边体会圆规的开脚实际上是圆的半径 让学生动手实践,真正的知道圆内的各种特征。

圆的基本图形研究—多切图2020.3.30

圆的基本图形研究——多切图 基本模型: 【例1】(2018武汉四调)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BC,⊙O分别与边AB、AD、DC相切,切点分别为E、G、F,其中点E为边AB的中点. (1)求证:BC与⊙O相切; (2)如图2,若AD=3,BC=6,求EF的长. 【例2】(2019武汉中考)已知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O的两条切线,DC与⊙O相切于点E,分别交AM、BN于D、C两点 (1)如图1,求证:AB2=4AD·BC (2)如图2,连接OE并延长交AM于点F,连接CF.若∠ADE=2∠OFC,AD=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典题精炼: 1、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CD ⊥BC ,⊙O 分别与边AB 、BC 、CD 、AD 相切,切点分别为G 、F 、E 、H . (1)若∠ABC=60°,求证:BF=3CF ; (2)如图2,GE ,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若CD=4,BF=3,求GP 的长.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AD ,AB=4,BC=1,以AB 为直径的⊙O 与CD 相切于点E . (1)求CD 的长; (2)连接AC ,OE 相交于点M ,求MA CM 的值.

3、如图,△ABC 中,∠C=90°,⊙O 为△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 、E 、F . (1)如图1,求sin ∠DFE 的值; (2)如图2,若3 2 AF BF ,求sin ∠DEF 的值. 4、如图,在等边△ABC 中,AB=6,△ABC 的内切圆⊙O 与BC 相切于点D . (1)求⊙O 的半径长; (2)点M 是⊙O 上的一点,且BM ⊥DM ,求BM 的长.

图形组合教案

图形组合教案 【篇一:组合图形教案】 《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案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邢艳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认识组合图形,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理 解并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渗透转化思想。 2. 在经历对解法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有效的选择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体会辩证思想。 4. 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以及选择方法的策略。 教学难点: 添补法的应用、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以及根据所给的条件合理 的选择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请同学看屏幕上的画面,请你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 三方面介绍一下:(1)它的形状;(2)面积计算公式;(3)根据 数据列式计算。 2.刚才我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板书:基本 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做 好准备。在复习中自然的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基本图形”,它是“组合图形”概念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 (一)尝试解答 1.看画面上的这块路牌是基本图形吗? 2.你能计算这个多边形的面积吗?试着算一算。 (二)订正反馈 预设 1

预设 2 (设计意图:在学生尝试解答的基础上反馈,一方面了解学生尝试 解题的情况,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学生解题中困难——每种分割方法 都蕴含着对隐藏数据的开发。同时引导学生针对隐藏数据提问。)(三)比较小结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2)这样分割的好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对比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中,揭示“分割法”;在分析 思维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把不会的转化成学过的,把复杂的转化成基 本的“转化”思想。) (四)魔术启示 我们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变魔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变成黑板 上图形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添补前后的图形的呈现,让学生先从感性上对比 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添补法的要点。) (五)对比提炼 (1)添补法和分割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2)添补法和分割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将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加以提炼,如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组合图形”,核心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分割法、添补法”。) 三、方法拓展 (一)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探究解法多样化。 (二)反馈订正 首先使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是多样的。 订正a 老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介绍三角形形外高的作图方法及数据来源,为学生解惑。订正 b 通过订正这两种转化方法的解答过程,让绝对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角形形外高的作图方法和数据来源。 订正 c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拼图形 活动背景 在一次看图拼画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图样,要求孩子照样去拼图。由于是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片都用了几个,然后再记录下来。这时班上一位叫王志鹏的小朋友问:“老师,我拼的小人和图上的不一样,行不行呀?”原来他拼的小人的脚用的是长方形,而图样上是用三角形拼的。当时我想: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三角形呢?于是我就有了下面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 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 “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 (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

圆的基本图形及综合训练

A C A B 圆的基本图形及综合训练 一、基础过关题 1、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与⊙O ,AC ⊥BD ,OE ⊥AB 。 求证:OE = 1 2 CD (圆内接四边形一边的弦心距等于对边的一半) 2、已知:△ABC 内接与⊙O ,高AD 、BE 交与点G , AD 的延长线交⊙O 与点F , 求证:DG = DF. 3、已知:AB 是⊙O 的直径,CD ⊥AB , BC = CE . 求证:(1) PC = PF = PB (2) CD = 1 2 BE.

A B D 4、已知:等边△ABC 内接与⊙O ,点P 是AB 上任意一点。 求证:PA + PB = PC. 5、已知:等腰直角△ABC 内接与⊙O ,AB 是直径,点P 是BC 上任意一点。 求 PA PB PC -的值 6、已知:△ABC 内接与⊙O ,AD 、BI 是角平分线,AD 交BC 于点E 。 求证:DB = DI

B C 7、在△ABC 中,DA =60,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AC (或延长线)于点D 、E ,连接OD 、OE . 求证:△ODE 为等边三角形 8、AB 是⊙O 的直径,直线CD 交⊙O 于E 、F ,AC ⊥CD,BD ⊥CD . (1) 求证:CE = DF . (2) 设AC=1h ,BD=2h ,点O 到CD 的距离为 h ,分别求图(1)、图(2)中的1h 、2h ,、和h 的数量关系。 图(1) 图(2)

二、中档重点题 1、如图所示,AB.CD为圆0的弦,且AB⊥CD,AB与CD相交于M, (1)若EM⊥AC,E 为垂足,交BD于F,求证:DF=BF; (2)若ON⊥AC于N,求证:ON=1/2BD. 2、如图,AB为⊙0的一条直径,D为弧AB中点,点C在直径AB的另一半圆弧上,弦CD交∠BAC的角平分线于O1,(1)求证:DA=DO1;O1D=√2OA (2)过O1做O1M⊥AB于M,试探究O1M,OA与CD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3、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连接AC.BC,E为⊙O上一点,且BE=CE,点F在BE上,CF ⊥AB于D,(1)求证:CB=CF;(2)若CF=2,BF=1,求BD的长。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两篇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2.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3.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4.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作或他人的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