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建模

物流系统建模
物流系统建模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

1. 系统模型概述 (2)

1.1 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2)

1.2 系统模型的分类 (2)

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4)

2.1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4)

2.2 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5)

2.3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6)

2.3.1 推理分析法 (6)

2.3.2 统计分析法 (7)

2.3.3 人工模拟法 (7)

2.4 物流系统建模的步骤 (7)

2.5 四类建模变量 (8)

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9)

3.1 最优化模型 (9)

3.2 仿真模型 (10)

3.3 启发式模型 (11)

4. 系统建模实例 (12)

系统模型是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在第三章中我们所介绍的系统分析,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建立模型。当然,系统工程的模型常常是推测式的,模型的精度不能与具有严密理论基础的数学模型相提并论,模型也难以试验。要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规划或决策,就必须建立物流系统的模型,再借助模型对系统进行定量的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物流系统的建模是物流系统决策与物流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手段。

1. 系统模型概述

1.1 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系统模型是对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例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对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系统是复杂的,系统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对于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言,没有必要考虑系统的全部属性,因此,系统模型只是对系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描述,本质属性的选取完全取决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所以,对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来源于实际系统,反映的是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它又高于实际系统,能反映同类问题的共性,是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抽象。一个恰当、适用的系统模型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

(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

1.2 系统模型的分类

系统的种类繁多,作为系统的描述——系统模型的种类同样也是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按建模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抽象模型和实物模型;按与实体系统的关系,可分为形象模型、相似模型和数学模型;按与时间的依赖关系,又可分为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按模型的用途,又可分为结构模型、评价模型、优化模型等等。图4-1是按照模型的表达形式给出的一种分类方法,各种模型可归结为物理模型、文字模型和数学模型三大

类。图中还对各种模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

下面对各模型的含义进行解释。

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特征对比:

研究的速度、灵活性、抽象性:依此增加

现实性、建模时间、建模费用:依此减少

图4-1 系统模型的分类与特征对比

(1)实体模型:即现实系统本身,当系统的大小刚好适合研究而且又不存在危险时,可以将系统本身作为研究模型。如产品质量检验中采取的抽样模型就属于实体模型。

(2)比例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放大或缩小,使之适合于研究。

(3)相似模型:根据相似原理,利用一种系统去代替另一种系统。例如用电路系统代替机械系统、热力学系统进行研究,则电路系统就是后二者的相似模型。

(4)文字模型: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都很难建立时,有时不得不用文字符号来描述系统研究的结果,如技术报告、说明书等就属于文字模型。

(5)网络模型:用网络图来描述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逻辑关系与数学关系)。

(6)图表模型:指用图像和表格形式描述的模型,图像与表格形式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里说的图像是指坐标系中的曲线、曲面或点等几何图形。

(7)逻辑模型:指用方框图、程序单、模拟机排题图等形式表示系统要素逻辑关系的模型。

(8)解析模型:指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系统某些特性的模型。

系统工程中经常使用数学模型来分析问题。无论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是社会科学领域,没有定量分析,就没有科学的预测与决策,就会造成决策失误;另外,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可变性和适应性,便于使用计算机,便于快速分

析。因此,数学模型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系统建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的特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的一种抽象描述。物流系统模型反映物流系统的一些本质特征,用于描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由于物流系统时域和地域上的广泛性,使得系统要素和特性也多种多样,因此,有必要借助物流系统抽象模型进行系统特性的研究。本节将分析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必要性,并介绍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2.1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种,即实验法、抽象法、模型法。

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物流系统范围广、环节多、构成要素复杂,因此不可能采用实验法研究物流系统。抽象法是把现实系统抽象为一般的理论概念,然后进行推理和判断。这种方法缺乏实体感,过于概念化,同样不适合研究物流系统。模型法是在对现实系统进行抽象的基础上,把它们再现为某种实物的、图画的或数学的模型,再通过模型来对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最终导出结论。由此可见,模型法既避免了实验法的局限性,又避免了抽象法的过于概念化,适合于研究对物流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使用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在于:

(1)物流系统建设的需要。新建一个物流系统时,由于物流系统尚未建立,无法直接进行测试或实验,只能通过建造相应的系统模型来对系统的效果进行预测,以实现对系统的分析、优化、评价和决策。

(2)经济上的节约。对复杂的物流系统或其子系统直接进行实验,其成本将十分昂贵,但是,如果使用相应的系统模型就非常经济。

(3)时间上的考虑。物流系统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相似,具有惯性大、反应周期长的特点,对这样的系统直接进行实验,则要等若干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这当然是系统分析和评价所不允许的。使用物流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

将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

(4)系统分析的灵活性要求。现实系统中包含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实验结果往往难以直接与其中的某一因素挂钩,因此,直接实验的结果不易理解;另外,试验过程中要改变系统某些参数也相当困难。但是,系统模型突出的是研究所需的主要特征,模型(尤其是数学模型)的修改和参数变动非常容易,便于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

2.2 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复杂性。建立一个简明、适用的物流系统模型,将为物流系统的分析、评价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建造系统模型,尤其是抽象程度很高的系统数学模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一般来说,建立系统模型要满足现实性、简明性、标准化三条最基本的要求。

现实性也就是说系统模型要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客观实际,反映系统本质特征及其关系,去掉非本质的东西。

简明性是指在满足现实性要求的基础上,应尽量使系统模型简单明了,以节约建模的费用和时间。如果一个简单的模型能解决问题,就不要去建一个复杂的模型,因为建造一个复杂的模型并求解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模型的标准化是指,如果已有某种标准化模型可供借鉴,则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模型,或者对标准化模型加以某些修改,使之适合对象系统。

上述三条要求经常会相互抵触,容易顾此失彼。例如,如果模型复杂一些,则现实性很强,但建模和求解都相当困难,也很难满足标准化的要求。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在现实性的基础上,达到简明性,再尽可能满足标准化要求。

根据系统建模的这三条基本要求,建立物流系统模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 准确性

模型必须反映现实系统的本质规律。模型中包含各种变量和数据公式、图表,一旦模型确定,就要根据这些数据和公式、图表求解模型、研究模型,因此数据必须可靠,公式和图表必须正确,有科学依据,合乎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

(2) 可靠性

模型既然是实际系统的替代物,它必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且有一定的精确度。如果一个模型不能在本质上反映实际,或者在某些关键部分缺乏一定的精确度,那就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3) 简明性

模型的表达方式应明确、简单、抓住本质。一个实际系统可能是相当复杂的,如果模型也很复杂,则构造和求解模型的费用太大,甚至由于因素太多,模型难以控制和操纵,这就失去了建模的意义。

(4) 实用性

模型必须能方便用户,因此要努力使模型标准化、规范化,要尽量采用已有的模型。在建立一个实际系统的模型时,如果已经有人建立过类似的模型,甚至已经有了标准模型,那么不妨将现有的模型来试试,如果合适,尽量利用现成的模型,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又可以节约建模费用。

(5)反馈性

人对系统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建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开始建模时可以设计的粗一些,参数和变量不宜太多,但要注意灵敏问题,即留心哪些参数或变量的改变对模型影响特别敏感,以后逐步加进有关细节,参数和变量也逐渐增多,最后达到一定的精度。

上面几个方面的要求,概略地讲,就是需要、切题、清晰、精度要求适当、尽量使用标准模型,等等。

2.3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建立一个合适的系统模型既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针对不同系统对象,或建造新模型、或巧妙利用已有的模型、或改造已有的模型。有人认为,系统模型的建造是一种艺术,因而不可能有现成的、通用的方法。这里提供几种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思考方法或思路。

2.3.1 推理分析法

对于问题明确、内部结构和特性十分清楚的系统,可以利用已知的定律和定理,经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建立系统模型。例如,流通加工中的下料问题,就可以根据裁剪后的余料最少建立数学模型。

2.3.2 统计分析法

对于那些内部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且又不能直接进行实验观察的系统(大多数的物流系统及其他非工程系统就属于此类),可以采用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系统模型。

2.3.3 人工模拟法

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太明确,缺乏足够的数据、且无法进行实验观察时,可借助一些人工方法,如模拟仿真法或启发式方法,逐步建立物流系统模型。

2.4 物流系统建模的步骤

不同条件下的建模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建模的全过程始终离不开了解实际系统、掌握真实情况、抓住主要因素、弄清变量关系、构造模型、反馈使用效果、不断修改改进以逐步向真实逼近。因此,建立模型的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1)弄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

要清晰准确地了解系统的规模、目的和范围以及判定准则,确定输出输入变量及其表达形式。对于经济模型而言,要根据有关经济理论,假定结构方程,确(2)搜集资料

搜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全貌掌握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概括出本质内涵,分清主次变量,把已研究过或成熟的经验知识或实例,进行挑选作为基本资料,供新模型选择和借鉴。将本质因素的数量关系,尽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3) 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定本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列出必要的表格,绘制图形和曲线等。 (4) 构造模型

在充分掌握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的特征和服务对象,构造一个能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数量变换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是初步的、简单的,如初等函数模型。

(5) 求解模型

用解析法或数值法求解模型最优解。对于较复杂的模型,有时需编出框图和计算机程序来求解。

(6) 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目的在于肯定模型是否在一定精确度的范围内正确反映了所研究的问题。必要时要进行修正和反复订正,如除去一些变量,合并一些变量,改变变量性质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约束条件等,使模型进一步符合实际,满足在可信度范围内可解、易解的要求后投入使用。

2.5 四类建模变量

构造模型时要考虑以下四类变量:

(1) 决定变量

决定变量是能够决定数值的变量,亦即该变量表示是可控因素的变量,通常以x表示。

(2) 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是不能够决定数值的变量,亦即该变量表示是不可控因素的变量,常以y表示。环境变量要考虑所处的环境条件。

(3)结果变量

结果变量是由决定变量x和环境变量y所决定的数值,设以z表示,它表示该变量有部分因素是可控的,从数学的意义来说:z是x和y的函数,用下式表示:

f

z=

x

(y

)

,

(4)评价变量

评价变量用来作为评价结果变量好坏的尺度,以字母u表示。评价变量u与结果变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g

u=

(z

)

以上四类变量的关系如图4-2所示。

图4-2 四类变量的关系

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最优设计等过程是复杂的,常常需要借助各种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实际系统的问题及研究目的多种多样,系统分析中采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可划分为:最优模型、仿真模型、启发式模型等三种模型;按照应用问题划分可将物流系统模型分为:设施选址模型、库存模型、物流路径优化模型、资源配置模型、等等。本节先介绍第一种分类法中的三种模型。

3.1 最优化模型

最优模型是依赖精确的数学方程式和严密的数学过程来分析和评价物流系统的各种可选方案,从数学上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解是针对该问题的最优解(最佳选择)。

最优化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中的许多确定型的运筹学模型都属于此类。这些模型包括各种数学规划模型(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混合整数规划)、排队模型、枚举模型、微积分模型等。例如,在运输调度、资源分配问题中常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库存控制问题可采用动态规划模型或微积分模型求解,最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就是以微积分为基础的模型。最优化模型在给定一整套假设条件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用户能得到最优解;而

且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对所有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的效率很高,可靠性也高。

例4-1:库存控制中的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如下:

2

*=

DS

IC

Q/

上式中,Q*——最佳再订货量; D ——年需求量;

S ——采购成本; I ——年库存持有成本;

C ——库存产品的单价。

上述模型就是以微积分为基础的最优模型,该模型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给出了当产品库存水平降到预定值时再订货的最优批量。虽然其应用范围有限,但却抓住了许多库存管理问题的核心问题,可用于某些规划模型中的子模型。

当然,最优模型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如果建立的模型对现实系统的描述过于细致,则即使利用了最大型的计算机,也无法在合理的计算时间内得到最优解(因为会出现“组合爆炸”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问题求解的时间与问题描述的现实性别之间取得平衡。

3.2 仿真模型

能提供数学最优解的模型虽然看起来最好,但有时,理论上的最优解对现实的系统却没有意义,例如物流设施选址问题,按数学模型求出的最优点可能位于某条河道或桥梁上。物流系统规划及决策分析中,存在许多随机因素,而且有时数学上的最优解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经常选用仿真技术,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所谓仿真模型,就是以代数和逻辑语言做出的对系统的模拟,这种模拟通常要利用随机的数学关系,可以说,仿真的过程就是对系统模型进行抽样试验的过程。仿真模型能真实地模拟系统过程,可用于物流系统中的各种规划,如仓库选址、物流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物流设备配置、物流成本分析等等。

大部分仿真模型要针对所分析的具体问题专门设计。尽管国外已有一些专门处理物流问题的仿真模型,但更多的仿真模型还是建立在通用仿真语言的基础上。

最优模型与仿真模型的区别可以仓库选址问题为例进行对比,最优选址模型寻求的是最佳的仓库数量、最佳的位置、仓库最佳规模,而仿真模型则是试图在

给定的多个仓库、多个分配方案的条件下,反复使用模型,对多个布局方案进行评价,从而找出最优的系统方案。

系统仿真需要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建立仿真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要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同时还需要较长的计算机运行时间。尽管如此,由于物流系统中大量存在的随机现象,使得物流仿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3.3 启发式模型

仿真模型能够实现模型定义的真实性,最优模型能够实现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启发式模型就是这两种形式的混合模型。启发式模型是以启发式方法为基础建立的系统模型。启发式方法指的是那些能指导问题求解的原理、概念和经验法则。对于一些无法求得最优解的问题,借助于这些启发式规则,可以得到满意解,但无法保证获得最优解。

启发式模型对物流系统中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物流系统规划人员对某个问题的求解经验有时可能胜过最复杂的数学公式,如果能将这样的知识或经验以规则形式融入现有模型中,将能得到更高质量的解。

以下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些启发式规则:

? 最适合建仓库的地点是那些需求最大的地区或临近这些地区的地方;

? 按整车批量购买的客户应该直接由供应点直接供货,而不应再经过仓储系统;

? 如果某产品出、入库运输成本的差异能够弥补仓储成本,就应该将该产品存放在仓库里;

? 下一个进入分拨系统的仓库就是那个节约成本最多的仓库;

? 从分拨的立场看,成本最高的客户是那些以小批量购买且位于运输线末端的客户。

将启发式模型与专家系统技术结合,就可建立专家系统模型,能辅助物流管理人员很快提高决策能力。

根据物流系统功能的不同,物流系统的模型也多种多样,如设施选址模型、库存决策模型、运输网络规划、物资调拨模型等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特点,因而,要选用不同的建模方法。一般来说,决策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决策过程中

的不确定性因素、定性因素就越多,如战略层的设施选址决策,不仅要考虑设施建设的成本,还要考虑市场、投资环境、政策、法规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很难量化,但又影响很大,不可忽视。因此,战略层次的决策问题一般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表达,而应该采取与启发式模型、专家系统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另一方面,对于运作层次的物流决策问题,如物资的调拨、短期的库存计划等,可以近似地按照确定型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4. 系统建模实例

现举例说明模型构造的概念。设在某库存管理系统中,如果需要量全部为不可控,此时需要量相当于环境变量y。而决定变量x 代表采购量(库存量),结果变量z 为销售量。评价变量u 代表利润,设销售单价为a 元,采购单价为b 元。此外, 如果此商品有季节性特征,在某一定时间内如遇到不畅销时,可以允许降低价格以c 元全部卖出(c<a=,这时销售量z 可用下式表示:

时当时

当x y x z x y y z >=≤=

此处,min(z,u)表示取x 和y 二者之间的最小值,而利润u 可用下式表示:

),min(y x z =

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是正常售价时的销售收入,第二项是在某一时期内剩余产品的销售收入,第三项为总采购费用。

在此模型中随着需要量y 的预测,为获得最大利润,必须决定库存量x 值。 通过模型所求得的数值,在实际运用中,常会发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是因为:

(1)客观世界是经常变动和发展的,而分析出的结果,已落后于现实。

(2)在建立模型时所放弃的事项中,可能在对现实系统有影响的部分,而这部分在模型化时没有被抽象出来。

(3)由于忽视人的因素,没有考虑到人的熟练性和能动性。

(4)没有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知道,物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甚至是复杂的巨系统。当我们把系统的

整体分解为许多子系统后,其分析对象就成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接着要进行模型化,即对每个子系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抽象化而构成模型。这时,把不能用定量分析的部分,或者是作用不明显的部分予以放弃,而使问题的结构简单并逻辑化。

模型化过程的好坏,对系统分析的效率有很大影响。但是,判断模型化好坏的标准是很难制订的,这是因为由于分析的问题不同,分析人员的能力有高有低,以及分析对象的环境不尽一致。为了获得精确模型,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模型化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人把构造模型看成是一种艺术的构思。由于模型的抽象性,因此就存其广泛的适用性。但是,客观世界往往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因此不可能完全照搬。所以,经常要对现有的模型作合理的修改,或者去构造新的模型。

当然,系统工程的模型常常是推测式的,模型的精度不能与具有严密理论基础的数学模型相提并论,模型也难以试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建模作为物流系统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是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为什么在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评价决策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的物流系统?

3.物流系统建模的原则是什么?

4.物流系统建模主要有哪些方法?试分析这些建模方法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专业年级2011级物流工程指导教师张莹莹 小组成员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物流工程系 2014年9 月12 日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项目分 值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 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 (x<60) 评 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 学习态度15 学习态度认 真,科学作风 严谨,严格保 证设计时间并 按任务书中规 定的进度开展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 认真,科学作 风良好,能按 期圆满完成任 务书规定的任 务 学习态度 尚好,遵守 组织纪律, 基本保证 设计时间, 按期完成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 可,能遵守组 织纪律,能按 期完成任务 学习马虎, 纪律涣散, 工作作风 不严谨,不 能保证设 计时间和 进度 技术水平 与实际能力25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准确,有很 强的实际动手 能力、经济分 析能力和计算 机应用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强、引用合理、 调查调研非常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比较准确, 有较强的实际 动手能力、经 济分析能力和 计算机应用能 力,文献引用、 调查调研比较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 理论分析 与计算基 本正确,实 验数据比 较准确,有 一定的实 际动手能 力,主要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比 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 理,理论分析 与计算无大 错,实验数据 无大错 设计不合 理,理论分 析与计算 有原则错 误,实验数 据不可靠, 实际动手 能力差,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有 较大的问 题 创新10 有重大改进或 独特见解,有 一定实用价值 有较大改进或 新颖的见解, 实用性尚可 有一定改 进或新的 见解 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 论文(计算 书、图纸)撰写质量50 结构严谨,逻 辑性强,层次 清晰,语言准 确,文字流畅, 完全符合规范 化要求,书写 工整或用计算 机打印成文; 图纸非常工 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 合逻辑,文章 层次分明,语 言准确,文字 流畅,符合规 范化要求,书 写工整或用计 算机打印成 文;图纸工整、 清晰 结构合理, 层次较为 分明,文理 通顺,基本 达到规范 化要求,书 写比较工 整;图纸比 较工整、清 晰 结构基本合 理,逻辑基本 清楚,文字尚 通顺,勉强达 到规范化要 求;图纸比较 工整 内容空泛, 结构混乱, 文字表达 不清,错别 字较多,达 不到规范 化要求;图 纸不工整 或不清晰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完整版)《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doc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212202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 理一、教学目标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是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系统模拟和仿真的理论、 方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物流系统的实际运用的学科,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展迅速。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 生基本掌握物流系统如商贸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系统、仓储系统和区域物流系统 模拟与仿真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力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同时能了解系统动力学和智能优化等技术在物流系统模拟和仿真中的应用、常见的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仿真软件与分析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系统建模概述;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方法;仿真的发 展趋势。 2.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物流系统概论;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3.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4.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 5.物流运输与配送系统建模与优化 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 6.仓储系统仿真 仓储系统决策概述;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7.区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区域物流系统概述;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系统动力学概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系统仿真。 8.仿真软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9.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 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后续研究热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Witness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

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名称:流水线仿真系统 专业:11级物流管理 姓名:XX XX XX 学号:201----- 实验地点:管理学院办公楼四楼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part、machine、conveyor、labor 实体元素、variable 逻辑元素的使用; (2)掌握可视化输入、输出关系的建立; (3)掌握 report 工具栏的使用和分析,并根据分析,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二、实验设备 Witness 2008Educational Version 、PC机一台 三、实验容 1、学习元素的定义 2、学习各元素可视化的设置 3、学习各元素细节的设计 4、运行模型 四、实验步骤 1.构建第一阶段(Stage1.mod)模型 1)定义元素 定义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元素:

2)建模元素详细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输入机器加工时间、改变元素的名字 3)建立元素之间的逻辑规则 各个元素之间的逻辑规则,规则输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工具栏和鼠标,一是通过元素细节对话框。 下面以机器为例: ●点击选中Weigh图标,然后单击element工具栏中的visual input rule图标,出现input rule for weigh 对话框: ●规则文本框的缺省值为pull――; ●在规则文本框中输入“PULL Widget out of WORLD”,定 义了机器Weigh 加工完成一个Widget 之后,从本系统模型 的外部WORLD 处拉进一个Widget 进行加工。 规则定义结果显示如图 4)运行模型 模型运行100 分钟会有19widgets 被加工完成。 2.构建第二阶段(Stage1.mod)模型 1)本阶段需要添加的机器为清洗(wash)、加工(produce)、 检测(inspect),添加的输送带为C1、C2、C3,同时添加了 一个逻辑元素――变量output,用于动态显示模型中加工完 成的小零件的数量。机器及输送带的名称见本阶段最后的图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现代物流模拟课程设计指导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3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目的 (3)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3) 四课程进度安排 (3)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3) 六课程内容 (4) (一)物流系统概述 (4) (二)物流系统模型概述 (5) (三)物流系统仿真 (6) (四)现代物流模拟实验模块 (7) 模块一: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 (7) 模块二: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 (9) 模块三: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 (10) 模块四:物流节点设施布局模型与仿真 (11) 七参考教材 (11)

一课程简介 《现代物流模拟》为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验课,它通过实战式的仿真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产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活动中,从战略定位,到市场营销活动,到订单活动,到采购与库存决策,到物料供应,到生产与新品研发,到销售与资金运作,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概况,把握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案例情境下的物流问题,训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1 学生分组确定各小组成员(每4人构成一个小组),并商量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项目,主题项目为现代物流模拟实验的四个模块; 2 各小组根据已选定的主题进行系统建模与设计; 3 课程设计过程中,各小组独立完成,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成员提交实验报告,并由一名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实验方案(以PPT 形式展示)。 四课程进度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操作技能、设计质量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分依据: 1、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良好

物流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2.建立Process system 点击“process system”窗口中“process”—“new”,新建“Pread”、“Pinit”、“Pstore”“Pdock” 3.建立实体Load 首先建立第一个Load,单击Load,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出现命名为“Lstock”,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实体放在模型上,并对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进行设置,单击Done回到刚才的画面,点击New Creation。同理创建Lfront, Lmiddle,Lback,LfrontBox,LmiddleBox,LbackBox… 4、建立队列Queues 单击Queues,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命名为Qstock,设置其数量和容量,然后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Queues放在模型上,并且可以设置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其操作类似于实体。同样增加队列Qfront、Qmiddle、Qback… 第二步:绘制Path mover图 1、创建Path mover系统 Path mover系统是用来仿真车辆或者操作人员等沿着一定路径运动的系统。 打开system,新建一个Path mover系统,命名为“path1”。 2、绘制引导路径 引导路径是机车行走的路径,可以为单向,也可为双向。 (1)进入Pathmover编辑窗口,单击Single line,画出“path1”的所有引导路径。若要对路径进行编辑,可单击select选中相应的路径后点击Edit对它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2)绘制完所有引导路径后,需要对弯道进行连接。单击Filet,再在图上选中要连接的两条路径,可对弯道半径进行设置。重复该操作,直至所有的路径都连通为止。得到引导路径。 3、设置控制点 控制点是车辆拾取、释放实体的位置,或者车辆停留的位置;控制点限制路径上同时移动的车辆的数量;机车需声明下一个控制点才能离开当前点;控制点的容量决定路径上机车的数量。 点击Control Point,在引导路径上绘制控制点,分别命名。也可通过Select选中控制点,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Flexsim实验 学院: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专业班: 141803 姓名:龙振坤 学号: 14180325 2019年5月19日

一、实验目的 用flexsim模拟仓库分拣系统。 二、仿真实验内容(简要阐述仿真模型) 将五种不同货物通过分拣传送带分拣到五条传送带上,再由叉车将这五种货物分别运送到不同的货架之上。 三、仿真模型建模步骤 1、打开软件flexsim,并新建文件。 2、拉出所需要的离散实体: 发生器、暂存区、分拣传送带、传送带(5个)、叉车(3个)、货架(5个)。(如图) 3、设置分拣传送带、传送带、货架参数,并调整位置 分拣传送带布局:第一段平直,长度为5;第二段弯曲,角度为90°,半径为5;第三段平直,长度为20。传送带布局:长度为10。 货架布局:10层10列。

4、连接各个离散实体 将发生器与暂存区用“A”连接;暂存区与分拣传送带用“A”连接; 分拣传送带与传送带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3、4、5与货架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与叉车1用“S”连接;传送带3、4与叉车2用“S”连接;传送带5与叉车3用“S”连接 5、设置各个离散实体的参数 发生器: 分拣传送带: 传送带:在临时实体流处勾选使用运输工具

6、运行文件 运行结果 四、课程体会及建议 课程体会: 作为flexsim软件的初学者,一开始在完成各种实例,熟悉各种操作的命令时确实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由于老师的耐心解答、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通过网络所寻求到的帮助,最终能够逐布掌握flexsim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以目前的眼光看来,flexsim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管理类模拟软件,这是我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的。对于我来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并掌握了一种从新的软件、一种没有见过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我的一种工程思想的培养。在使用flexsim的过程中,深感整体性思想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各个离散实体的配合,选择何种实体型,使用何种函数命令,构成怎样的连接,这些都是功能可以最终实现的关键。 课程建议: ①没有使用麦克,声音过小,中后排听课效率低;②投影设备老化,颜色浅,清晰度低,部分操作难以看清,尤其是在输入一些代码的时候;③版本存在差异,属性界面略有区别,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跟上老师的脚步,强烈建议以后将该课程改为在机房上课。

物流系统仿真_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5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的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的批量在特定的时间送达仓库的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的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的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的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的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你应该看到Flexsim菜单和工具条、实体库,和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的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的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的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的名称,在以后定义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的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完成后,将看到上面这样的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器、3个输送机、1个分配器、2名操作员和1个吸收器。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孙会芳 学号 099094090 班级工093 指导老师暴伟霍颖

目录 一、课程任务书 (3) 1.题 目............................................................... (3) 2.课程设计内容 (3) 3.课程设计要求 (4) 4.进度安排 (4) 5.参考文献 (4) 二、课程设计正文 (5) 1、题目 (5) 2、仿真模型建立 (5) (1)实体元素定义 (5) (2)元素可视化的设置 (6) (3)元素细节设计 (8) (4 ) 模型运行和数据.................................................................. . (10) (5)模型代码 (12) (6)模型改进 (16) 3.实验感想 (17)

三、参考文献 (18)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 离散型流水作业线系统仿真 2. 课程设计内容 系统描述与系统参数: (1)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间的空间运输。 (2)两种工件A,B分别以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A进入队列Q1, B进入队列Q2,等待检验。(学号最后位数对应的仿真参数设置按照下表进行) (3)操作工人labor1对A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分钟,操作工人labor2对B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分钟。 (4)不合格的工件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工件送往后续加工工序,A的合格率为65%,B的合格率为95%。 (5)工件A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3队列中等待;B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4队列中等待。 (6)A在机器M1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5,1)分钟;B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分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是公司检验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真的高效的唯一可用技术了。在设计一个新的工厂或系统,对已由系统添加新设备或重新优化,仿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仿真还用来提供直觉的和经验的决策支持。在当今市面上,仿真可用使用专用软件来实现。由于存在着如此多的仿真软件,如何正确的选择软件至关重要。下面列举出典型的系统仿真软件[3]。

二、成功仿真研究的步骤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仿真研究项目,其应用都包含着特定的步骤。不论该研究的类型和目的,仿真的过程是保持不变的。一般要进行如下9 步 1.问题定义 2.制定目标 3.描述系统并对所有假设列表 4.罗列出所有可能替代方案 5.收集数据和信息 6.建立计算机模型 7.校验和确认模型 8.运行模型 9.分析输出 下面对这九步作简洁的定义。它不是为了引出详细的讨论,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注意仿真研究不能简单遵循这九步的排序,有些项目在获得系统的内在细节之后,可能要返回到先前的步骤中去。同时,检验和确认将贯穿于仿真工程的每一个步骤当中。 1.问题的定义 一个模型不可能呈现被模拟的现实系统的所有方面,有时是因为太昂贵。另外,假如一个表现真实系统所有细节的模型也常常是非常差的模型,因为它将过于复杂和难于理解。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先定义问题,再制定目标,再然后构建一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模型。在问题定义阶段,对于假设要小心谨慎,不要做出错误的假设。例如,假设叉车等待时间较长,比假设没有足够的接收码头要好。作为大纲,制定问题的陈述越普通越好,考虑到值问题的原因,然后尽可能将问题定义的专业化。 2.制定目标和定义系统效能测度 没有目标的方针研究是毫无用途的。目标是仿真工程所有步骤的导向。系统的定义是基于 系统目标的;目标决定了该作出怎样的假设;目标决定了应该收集那些信息和数据;模型 的建立和确认专门是考虑是否满足目标的需求。目标需要清楚、明确和切实可行。目标经 常被描述成像这样的问题“通过添加机器或延长工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吗?”在定义 目标时,详细说明那些将要被用来决定目标是否实现的性能测度是非常必要的。每小时的 产出率、工人利用率、平均排队时间、以及最大队列长度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能测度。最后,列出仿真结果的先决条件。如,必须通过利用现有设备来实现目标,或最高投资额要在限度内,或产品订货提前期不能延长等。 3.描述系统和列出假设 简单点说,仿真模型降低完成工作的时间。系统中的时间被划分成处理时间、运输时间和排队时间。不论模型是一个物流系统、制造工厂、或服务机构,清楚明了的定义如下建模要素都是非常必要的:资源、流动项目(产品、顾客或信息)、路精、项目运输、流程控制、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姓名:李春立 20110402088 吴可为 201104020117 陈诗涵 201104020119 丘汇峰 201104020115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2) 1................................ 模型描述:2 2................................ 模型数据:3 3.............................. 模型实体设计4 4.................................. 概念模型4 三、仿真模型内容——Flexsim模型 (4) 1.................................. 建模步骤4 2.............................. 定义对象参数5 四、模型运行状态及结果分析 (7) 1.................................. 模型运行7 2................................ 结果分析:7 五、报告收获 (9)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 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

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输到分类输 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器检验合格 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 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 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暂存区上; 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材料都到达时,就可 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 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 normal(400,50) B: normal(400,50) C: uniform(500,100) D: 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装置将其推 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验器旁的暂 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B为96%,C的合格 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货物送至货 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为返回60 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区17,18,21容量为 10;

最新物流建模与仿真期末复习资料

1、系统模型定义模型是把对象实体通过适当的过滤,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描绘出的简洁的模仿品。 2、模型的特点 (1)它们都是被研究对象的模仿和抽象; (2)它们都是由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反映被研究对象某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 (3)反映被研究对象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体现系统的整体特征。 3、按照模型的形式分,模型有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1)抽象模型 用概念、原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对系统进行描述所得到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程序、概念模型 (2)形象模型 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 4、建立模型的步骤 (1)根据系统的目的,提出建立模型的目的-为什么建模型 (2)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提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3)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构思要建立的模型类型、各类模型之间的关系等,即构思所要建立的模型系统。-建一些什么样的模型?它们的关系? (4)根据所构思的模型体系,收集有关资料-模型需要哪些资料? (5)设置变量和参数-需要哪些变量和参数? (6)模型具体化--模型的形式是什么? (7)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模型正确吗? (8)将模型标准化--该模型通用性如何? (9)根据标准化的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使模型运行--计算时间短吗?占用内存少吗? 5、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确定构成要素 (2)模型的简单化和高精度模型 (3)没有固定不变的建模方法 (4)模型的验证 (5)没有人类介入的系统模型 6、系统仿真技术是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7、系统仿真的组成要素 (1)实际系统:行为输入输出行为 (2)实验框架:有效性某种假设、限制条件 (3)基本模型:假想的完全解释 能解释实际系统的所有输入-输出行为的模型 (4)集总模型:简化从基本模型或根据实验者对实际系统的设想,按照把各个实体集总在一起并简化它们的相互关系而构造的模型。 (5)计算机:复杂性 8、系统、模型及仿真的关系 系统是研究对象,模型是系统抽象,仿真则是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1、名词解释(5*4分)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描述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反映系统的某些本质。 (3)系统仿真: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4)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本质上属于人造系统 (4)实体: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之一。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叫临时实体。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生),在永久实体作用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5)事件:事件就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系统是由

事件来驱动的。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而事件的发生一般与某一类实体相联系,某一类事件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别的事件发生,或者是另一类事件发生的条件等,为了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管理,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表中记录每一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问,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 (6)仿真时钟: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的,并且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进步长是随机的。如果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则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从一个事件发生时刻推进到下一事件发生时刻,仿真钟的推进呈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7)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的时间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仿真钟的推进。在事件调度法中,事件表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控制部件始终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问的事件记录,然后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时刻。对每一类事件,仿真模型有相应的事件子程序。每一个事件记录包含该事件的若干个属性,其中事件类型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事件类型调用相应的事件子程序。在事件子程序中,处理该事件发生时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用户所需要的统计计算;如果是条件事件,则应首先进行条件测试,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确能发生。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或取消该事件。该事件子程序处理完后返回时问控制部件。 (8)进程交互法:一个进程包含若干个有序事件及有序活动。进程交互法采用进程描述系统,它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一个成分一旦进入进程,它将完成该进程的全部活动。 (9)连接:通过对象之间的连接定义仿真模型的流程,模型中对象之间是通过端口来

物流系统仿真与模拟实验总结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与模拟实验》总结报告 学号:姓名: 一、实验经过 实验一:1.对[右分流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尺寸]按钮中,将长度改成〈1500〉+〈1500〉,将角度改成〈30〉。2.对[右曲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概要]属性里的设备旋转角度的Z轴的角度改成〈240〉;在[尺寸] 按钮中,将角度改成〈60〉,半径改成〈1900〉。 3.添加三名操作员和四种颜色货物。 实验二:1.点击设备栏的自动立体仓库按钮,使自动立体仓库表示出来。2.选择自动立体仓库的弹出菜单中的[],使入库口(In Mode)表示出来。3.选择自动立体仓库的弹出菜单中的[],使出库口(Out Mode)表示出来。4.点击工具栏中的可移动子类设备按钮。在这里要将左侧设置为入库,右侧设置为出库,所以要将入库口(In Mode)和出库口(Out Mode)的位置颠倒过来。5.点击设备栏的装货中转站按钮,使装货中转站表示出来。6.选择装货中转站的弹出菜单中的

旋转90度改变其方向,使输入口的入口部分和装货中转站的出口部分自动连接上。7.点击设备栏的托盘供应器按钮,使托盘供给器表示出来。托盘供给器可自动生成托盘。点击设备栏的与下一个设备相连按钮,使托盘供给器表示出来。托盘供给器可自动生成托盘。8.点击设备栏的机器人按钮,表示出机器人后,将其设置于装货中转站输入口的入口一侧。调整机器人和输入口之间距离使其位置正好适合于机器人来回转动180度。利用弹出菜单中的与下一个设备连接将机器人连向装货中转站的输入口。 实验三:1. 用《Ctrl》+《C》、《Ctrl》+《V》在自动立体仓库的两边添加1套自动立体仓库。2. 点击设备栏的[滑车铁轨]按钮,使滑车铁轨表示出来。将滑车铁轨设置于装货中转站和自动立体仓库之间的位置上。打开滑车铁轨的属性窗口,将[概要]属性里的速度改为〈60〉。为了能使滑车铁轨对应三个自动立体仓库,需将其主体加长。点击[尺寸]属性,将主体的长度改为〈12000〉后,点击[OK]按钮。3.选择滑车铁轨的弹出菜单中的[添加IO部件(InMode)],使IO部分

物流系统建模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 1. 系统模型概述 (2) 1.1 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2) 1.2 系统模型的分类 (2) 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4) 2.1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4) 2.2 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5) 2.3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6) 2.3.1 推理分析法 (6) 2.3.2 统计分析法 (7) 2.3.3 人工模拟法 (7) 2.4 物流系统建模的步骤 (7) 2.5 四类建模变量 (8) 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9) 3.1 最优化模型 (9) 3.2 仿真模型 (10) 3.3 启发式模型 (11) 4. 系统建模实例 (12)

系统模型是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在第三章中我们所介绍的系统分析,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建立模型。当然,系统工程的模型常常是推测式的,模型的精度不能与具有严密理论基础的数学模型相提并论,模型也难以试验。要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规划或决策,就必须建立物流系统的模型,再借助模型对系统进行定量的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物流系统的建模是物流系统决策与物流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手段。 1. 系统模型概述 1.1 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系统模型是对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例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对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系统是复杂的,系统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对于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言,没有必要考虑系统的全部属性,因此,系统模型只是对系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描述,本质属性的选取完全取决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所以,对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来源于实际系统,反映的是实际系统的主要特征,但它又高于实际系统,能反映同类问题的共性,是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抽象。一个恰当、适用的系统模型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 (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 1.2 系统模型的分类 系统的种类繁多,作为系统的描述——系统模型的种类同样也是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按建模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抽象模型和实物模型;按与实体系统的关系,可分为形象模型、相似模型和数学模型;按与时间的依赖关系,又可分为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按模型的用途,又可分为结构模型、评价模型、优化模型等等。图4-1是按照模型的表达形式给出的一种分类方法,各种模型可归结为物理模型、文字模型和数学模型三大

12120602604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大纲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20602604 课程性质:实验课程 学分:2 课时:32 开课学期:5 适用专业:物流工程 一、课程简介 课程定位:通过使用TaraVRbuilder、Anylogic、class等软件,进行物流各项作业的仿真模拟,让学生能够熟悉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功能的特点,同时在仿真建模与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使用到物流业务中涉及的相关设备,让学生熟悉了解物流设备的运作流程,提高学生物流综合管理、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实验课,是对物流系统的深化和细化学习,《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教学大纲以常用的物流仿真技术与仿真方法为基础,结合课程实践要求和我院实验中心硬件配置,对物流作业环节进行模拟与仿真,是指导物流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的依据。 知识体系: 本课程以系统仿真建模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着重介绍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作业流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即掌握建模的知识理论,又深化对物流作业环节的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物流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概念,物流系统仿真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常见的物流系统仿真的方法; 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原理,仿真优化的价值,仿真优化的关键点,不同物流运作过程模拟与仿真的方法; 掌握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模拟与仿真,掌握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的建模与设计,掌握简单的实际作业的模拟与优化操作。 三、实验项目与课时分配

四、实验条件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六、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等。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实验项目特点进行设计 七、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本实验课程为考查课,上机操作。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试验考核成绩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上机操作情况及熟练程度等方面给定,平时成绩占30%。实验成绩以过程考核为主,即综合各个实验报告成绩,并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实验考核成绩占70%。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一、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软件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是公司检验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真的高效的唯一可用技术了。在设计一个新的工厂或系统,对已由系统添加新设备或重新优化,仿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仿真还用来提供直觉的和经验的决策支持。在当今市面上,仿真可用使用专用软件来实现。由于存在着如此多的仿真软件,如何正确的选择软件至关重要。下面列举出典型的系统仿真软件[3]。 软件名称简介 (1)20-sim 20-sim是由Twente大学控制实验室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系统下 的建模和仿真软件。作为著名软件包TUTSIM的后续产品,它完全 支持图形建模,让用户在直观和友善的方式对动态系统进行设计和 分析,同MATLAB和Simulink可以方便的进行建模和仿真的交互。 使用20-sim,我们可以仿真动态系统(例如电力、机械、水动力系 统或它们的组合系统)的各种行为。 (2)arena 该软件可以用来模拟服务、制造、运输、物流、供应链和其它系统。(3)Automod 该软件提供了真实的三维虚拟现实动画,使得仿真模型非常用以理 解;提供了高级的特征让用户可以仿真复杂的活动,如机器人、设 备工具、生产线等的运动和转动。该软件还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基于 专家系统的物料搬运系统,它是根据工业自动化的真实运行经验开 发的。这些包括输送链、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桥式起重机等。(4)Awesim Awesim提供生产系统动态模型的仿真机。动画使用图形界面构建, 用户可以对交互式仿真进行特定的控制。 (5)Easy5 由波音公司开发的用来模拟和仿真包含水力、风力、机械、热、电 子和数字等子系统的动态系统软件包。包括了一整套控制系统建 模、分析和设计功能。 (6)Idef 该软件是一种流程图析软件,可以非常容易的适用流程图来绘制和 表述流程。它能够提供比传统流程图更多的信息。流程中包含的流 程、流程约束、人和其他资源能够被整合到一起。 (7)Intrax 该软件能够提供许多被建模和仿真实际流程的管理决策。它能够被 用来执行战略(同战略视图,同步价值链视图相符合的现实),流 程改善(工序改善、生产力改善、节约循环时间),同步价值链(动 态视觉,同步约束)和日常运作(可对比的运作替代方案,短期变 化影响力的检验)等的模拟和仿真。 (8)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该软件提供离散仿真功能来解决制造问题和设计制造方案。它在广阔的使用领域中预测产出率,人工和其他的绩效。 (9)Matlab 该软件是组合的数字计算、高级图形技术和可视化、高级编程语言 的集成计算机算环境。Simulink式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和分析的交互式工具。它可以构建图形化的结构图,模拟动态系统, 评估系统绩效和精炼设计。 (10)Modsim 该软件可以用来仿真像港口,铁路网和航空管制等的管理模型。还 可以用来仿真制造系统。 (11)Promodel 该软件可以对制造系统、仓储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评估、规划或重新 设计进行仿真。典型使用包括精益制造的实施,周期事件的降低, 设备投资决策,产出率和能力分析,识别和排除瓶颈,资源分配等。(12)Prosolvia 该软件将现实带入虚拟制造。它让用户从各个角度和位置观察产

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名词解释(5*4分)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描述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反映系统的某些本质。 (3)系统仿真: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4)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本质上属于人造系统 (4)实体: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之一。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叫临时实体。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生),在永久实体作用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5)事件:事件就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系统是由事件来驱动的。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而事件的发生一般与某一类实体相联系,某一类事件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别的事件发生,或者是另一类事件发生的条件等,为了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管理,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表中记录每一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问,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 (6)仿真时钟: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的,并且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进步长是随机的。如果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则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从一个事件发生时刻推进到下一事件发生时刻,仿真钟的推进呈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7)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的时间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仿真钟的推进。在事件调度法中,事件表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控制部件始终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问的事件记录,然后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时刻。对每一类事件,仿真模型有相应的事件子程序。每一个事件记录包含该事件的若干个属性,其中事件类型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事件类型调用相应的事件子程序。在事件子程序中,处理该事件发生时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用户所需要的统计计算;如果是条件事件,则应首先进行条件测试,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确能发生。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或取消该事件。该事件子程序处理完后返回时问控制部件。 (8)进程交互法:一个进程包含若干个有序事件及有序活动。进程交互法采用进程描述系统,它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一个成分一旦进入进程,它将完成该进程的全部活动。

物流系统仿真模拟考试答案

一、建立一个仿真模型,并对一年(365日)的情况进行模拟。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平均每晚使用的预定房间数量 其中每晚预定的房间数量:用round()函数取整,里面嵌套均与分布。其具体公式为——Round(a+(b-a)*rand(),0) 其中每晚放弃预定的房间数量:用Vlookup()函数查表,确定每晚放弃预定的数量 其中每晚实际使用的房间数量:用min()函数取每晚预定的房间数量减去每晚放弃预定的数量和宾馆房间总数量100个二者之间的最小者。 2)预定超过一百个房间的概率 答:预定超过100个房间的概率约为47.3%。 用Countif()函数取出每晚预定的房间数量中超过100个的数量,再除以一年365天即得。 二、建立仿真模型,估计学生平均排队时间和系统中等待时间。 答:学生平均排队时间约为2900秒(系统模拟20次的平均值);系统中等待时间约为1000秒(系统模拟20次

其中学生到达时间间隔和学生复印资料分数用Vlookup()函数查表;学生复印每份资料的时间用均与分布的概率方法;学生开始复印资料的时间用MAX()函数取该学生的到达时间和上位学生的离开时间的最大者;某学生的排队时间为该学生的开始复印时间减去该学生到达的时间;复印机的等待时间用if(上位学生的离开时间小于该学生的到达时间,该学生的到达时间减去上位学生离开的时间,0)。 三、用EXCEL计算置信度区间 答:置信度区间为[9.24,9.43]。相应的数据表如下: 其中均值为9.33、标准差为0.134、t值为2.26。置信度区间的计算公式为:u+t*s/sqrt(n). 四、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在一天内(8个小时)整个系统能够处理的产品数量。 答:1)flexsim软件工作界面上方ToolBox Golbal Tables Add Ed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