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

第17章公認會計原則

題1

(A) 試為一家經營辦公室設備貿易業務的企業,把下列各項目分為收益支出和資本支出:

(i) 安裝在貨車上的安全設備

(ii) 更換已損壞的小型貨車前燈

(iii) 購入供企業使用的辦公室設備

(iv) 追收過期欠款所招致的法律費用

(v) 重新裝修陳列室的成本

(vi) 搬遷辦公室的工人工資(6分)

(B) 試指出下列各種情況應用了哪一項會計概念或原則:

(i) 公司的其中一位股東宣佈破產,但該公司的會計師仍按繼續經營的基礎記錄企業的交易。

(ii) 企業預付了下一財政年度的差餉。在本財政年度,會計師從差餉帳戶中扣除相關的款項。

(iii) 公司的一名銷貨債務人流失了很多主要客戶,因而出現財政困難。會計師決定為這名銷貨債務人的帳戶作呆帳準備。

(iv) 企業的存貨按購買成本入帳,而不是按市值入帳。

(v) 東主的個人娛樂支出並沒有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5分)

答案

(A) (i) 資本支出(1分)

(ii) 收益支出(1分) (iii) 資本支出(1分) (iv) 收益支出(1分) (v) 資本支出(1分) (vi) 收益支出(1分)

(B) (i) 企業個體概念(1分)

(ii) 應計概念(1分) (iii) 穩健保守概念(1分) (iv) 歷史成本原則(1分) (v) 企業個體概念(1分)

題2

(a) 試簡略地解釋下列的會計概念:

(i) 繼續經營(2分)

(ii) 企業個體(2分)

(b) 指出下列各項支出分別屬於哪一種類別(收益/資本):

$

(i) 汽車的保險費5,000

(ii) 貨倉新擴建部份塗油漆的成本49,000

(iii) 維修及保養費9,800

(iv) 購買新貨車200,000

(v) 安裝新空調設備的工資8,000

(vi) 債券利息支出15,000 (6分)

(c) 假設題(b)所示的各項開支都是某企業在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招致的,但全部漏記在帳

冊內。企業在該年度的草算純利為$450,010。

作業要求:

試計算正確的純利數字。無須考慮資本支出在該年度的折舊。(4分)

答案

(a) (i) 根據繼續經營概念的假設,企業在可見的未來會繼續經營,其自用而非作轉售用途的資產

應按歷史成本計價。(2分)

(ii) 企業個體概念指出企業應被視為一個獨立個體,獨立於其他個體(包括其東主)。這個概念要求企業把自身的交易項目與其他個體(包括其東主)的交易項目分開記錄。(2分)

(b) 資本支出:(ii)、(iv) 和(v) (各1分)

收益支出:(i)、(iii) 和(vi) (各1分)

(c) 純利調整表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

$ $

調整前純利450,010 0.5 減保險費(i) 5,000 1 維修及保養費(iii) 9,800 1 債券利息(vi) 15,000 (29,800) 1 調整後純利0.5

題3

(a) 試簡略地解釋下列的會計概念或原則:

(i) 歷史成本(2分)

(ii) 穩健保守(2分)

(b) 下列各項會計處理方法是按照哪一項會計概念或原則所制定的?

(i) 企業所購入的曲別針可以使用超過一年,但會計文員並沒有把曲別針的成本列作非流動資

產。

(ii) 企業尚未支付2011年12月的租金,但相關的款項仍被記錄在租金費用帳戶,視作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費用。

(iii) 東主的私人資產並未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

(iv) 某企業在最近數年均錄得嚴重虧損,其股東並不打算繼續對企業提供財政支援。在編製本年度的財務報表時,該企業的首席財務官向董事局表示,企業的所有資產均須按市值列示。

(v) 某公司的行政總裁希望企業在本年度能夠展示較好的業績,因此打算採用直線法代替餘額遞減法計算非流動資產的折舊。該公司的財務總監反對這項建議,原因是公司在最近數年

均一直採用餘額遞減法。(5分)

答案

(a) (i) 歷史成本原則指出企業的資產應按其購買或生產成本計價,並在往後繼續以成本(而非現

行市值)為計價基礎。(2分)

(ii) 穩健保守概念要求企業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進行預測時,須謹慎判斷,以避免多計企業的資產值或收益,以及少計負債或費用。(2分)

(b) (i) 重要性要則(1分)

(ii) 應計概念(1分) (iii) 企業個體概念(1分) (iv) 繼續經營概念(1分) (v) 一貫原則(1分)

題4

試列出下列各個情況所違反的會計原則或概念,並加以解釋。

(i) 最佳有限公司在2012年與領導有限公司簽訂一份為期兩年的合約,合約訂明在下年度開始,領

導有限公司須每年向最佳有限公司購入價值$1,000,000的貨品。在簽訂上述合約的年度,最佳有限公司把合約的價值$2,000,000記錄為銷售收入。(4分)

(ii) 在年結日,鴻泰有限公司的期末存貨成本為$51,000,而這批存貨的市值為$70,000。該公司的會計師把存貨值記錄為$70,000,因為她想反映存貨的真實價值。(4分)

(iii) 高洛企業的東主購買了一台電腦,並把這台電腦放在企業的辦公室內。除供消遣外,他會使用這台電腦進行個人的網上證券交易。企業的會計師把這台電腦包括在企業的辦公室設備內,並每年按成本計算10%的折舊。(4分)

(iv) 河畔有限公司在本年度的純利大幅下降。為了向潛在投資者展示較好的財務業績,公司的董事局決定改變非流動資產的折舊計算方法,以減低公司的費用,從而提升純利。(4分)

(i) 這違反了實現原則。(1分)

實現原則指出企業應在賣方售出貨品或提供服務後記錄收益。(1分)

在本個案中,企業應留待貨品在2013年開始送到領導有限公司,並獲該公司接受之後,才記錄$2,000,000的收益。每年確認的收益為$1,000,000。(2分)

(ii) 這違反了歷史成本原則。(1分)

根據歷史成本原則,資產應按原來的購買成本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除非繼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否則企業無須考慮資產市值的變化。(1分)

因此,鴻泰有限公司的存貨值應記錄為$51,000,而不是$70,000。(2分) (iii) 這違反了企業個體概念。(1分) 企業個體概念指出,企業是獨立於其東主的個體,只有那些影響企業的交易才會入帳。(1分)

這台電腦屬於企業的東主,他使用這台電腦作私人用途,因此不應視這台電腦為企業的非流動資產。(2分)

(iv) 這違反了一貫原則。(1分)

一貫原則要求企業在採用某種會計做法(即會計政策或方法)後,除非改用另一個會計政策或方法能更準確的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否則應一直沿用起初的會計作法。(1分)

河畔有限公司不應為展示較好的財務業績而改變折舊計算方法。(2分)

題5

(A) 試解釋下列各項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a) 繼續經營(3分)

(b) 配比(3分)

(B) 試列出下列各個情況所違反的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加以解釋。

(a) 丘先生是一家獨資企業的東主,他打算把妻子所擁有的商用物業包括在企業的非流動資產

內,並按現行市值$1,200,000計價。(4分)

(b) 某公司的期末存貨包括一批以$7,850購入的存貨,這批存貨只能按$5,000的價值出售。公

司的會計師決定繼續按成本為這批存貨計價,而不按其市值計價。(4分)

(A) (a) 繼續經營概念假設企業在可見的將來會繼續經營,意思是企業沒有結業的意向或需要,也

不會大幅削減營業規模。(2分)

例子

非流動資產是按歷史成本計價,而非按現行市值計價。這是因為根據繼續經營概念的假設,企業會一直經營下去,並有充分的時間按預期目的使用資產和收回資產的成本。(1分)(任何合理的答案)

(b) 根據配比概念,每個會計期確認的費用要與費用在同期內所帶來的收益或利益相配。(2分)

例子

非流動資產會帶來長期利益,因此它的成本不應全數在購置期內當作費用註銷,而應在使

用年限內分攤這些資產的成本(即計算折舊)。(1分)

(任何合理的答案)

(B) (a) 這違反了企業個體概念。(1分)

這個概念指出企業應被視為一個獨立於其東主的個體。因此,除非丘先生的企業使用該物

業,否則夫婦二人的私人交易及私有資產,都不應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假設丘先生的企

業使用該物業,企業應把相關的交易列作丘太太向企業提供貸款。所需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記物業$1,200,000

貸記丘太太的貸款$1,200,000 (2分)

企業不應把物業視為丘先生投入的資本,因為根據企業個體概念,丘太太與丘先生是兩個

獨立的個體。(1分)

(b) 這違反了穩健保守概念。(1分)

穩健保守概念要求企業為可能出現的費用或損失作出準備,無論金額是否確定。這種做法

可避免多計企業的資產淨值或純利。(1分)

應用穩健保守概念的其中一個常見例子是運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為存貨計價。如果存貨的

市價(即變現淨值)比成本低,企業便須把存貨價減值至市價,所需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記損益帳—期末存貨$2,850 ($7,850 $5,000)

貸記存貨$2,850 (2分)

題6

趙先生是一家貿易企業的東主,該企業經營時鐘售賣的業務。趙先生審查企業的會計師所編製的決算表後,提出下列三條問題:

(i) 「為甚麼我所提供的服務並沒有計入企業的帳冊內?假設我聘請一名員工代替我的工作,我最少

須要支付他$200,000的年薪。你不是應在損益表上把這個金額計算為工資嗎?」

(ii) 「我們的小型貨車保養得非常好。為甚麼我們還要計算小型貨車的折舊?」

(iii) 「你把我取用的時鐘視作提用,但如果我沒有這個時鐘的話,我或許無法準時上班。因此,你不是應把這個時鐘的成本視作企業的費用嗎?」

作業要求:

試向趙先生解釋上述的各種情況所應用的會計原則或概念。(9分)

答案

(i) 貨幣量度單位概念(1分)

根據貨幣量度單位概念,企業所進行的交易和發生的事件都是以貨幣單位記錄。企業不應把無法以貨幣單位客觀地量度的項目入帳。由於會計師無法以貨幣單位客觀地量度獨資企業東主所提供的服務價值,因此這個項目不應記錄在帳冊內。(2分)

(ii) 配比概念(1分)

根據配比概念,每個會計期確認的費用要與費用在同期內所帶來的收益或利益相配。由於小型貨車可為企業帶來數年的利益,因此其成本應在它為企業帶來利益的年度內分攤,當作折舊費用註銷。(2分)

(iii) 企業個體概念(1分)

根據企業個體概念,企業被視為一個獨立於其東主的個體。東主取去企業的時鐘自用,而不是作業務用途,因此應被視作提用。(2分)

題7

試指出下列各種情況所應該應用的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加以解釋。

(i) 某企業的東主希望以遠高於成本的價值把機器入帳。他認為其他人並不知道機器的真實價值。他

應該按照自己的估值入帳嗎?(3分)

(ii) 企業的一名債務人尚未清還欠款。該筆債項涉及龐大的金額,並已拖欠超過半年。企業所提供的正常信用期限為30日。企業的東主認為在市場情況得以改善後,這名債務人便能夠還款。企業應為這個債務人的欠款作呆帳準備嗎?(3分)

(iii) 某企業在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購入一批貨品,但延至2012年度才償還貨款。企業的東主不明白為甚麼這項交易應視作2011年度的購貨。(3分)

(iv) 市場情況的改變影響了兩類存貨的售價。甲類貨品現可以遠高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乙類貨品則只能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企業的會計師按成本為甲類貨品計價,卻按變現淨值為乙類貨品計價。為何他採取這種做法?(3分)

(i) 東主不應該這樣做,因為這會違反客觀性原則。(1分)

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信息須建基於事實,以及可被核實。在本個案中,東主的估值只屬他的個人意見,並非建基於事實。由於按成本量度資產價值較為可靠和客觀,因此機器應按成本計價。

(2分) (ii) 企業應按照穩健保守概念,就該債務人的欠款作呆帳準備。(1分)

根據穩健保守概念,企業為可能出現的費用或損失作出準備,無論金額是否確定。這種做法可避免多計企業的資產淨值或純利。(2分)

(iii) 這種做法應用了應計概念。(1分) 根據應計概念,費用應在招致時(2011年)確認,而不是在付款時(2012年)確認。(2分) (iv) 這種做法遵從了穩健保守概念。(1分)

應用穩健保守概念的其中一個常見例子是運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為存貨計價。根據這個方法,存貨是按成本與市價(即變現淨值)的較低者計價。由於乙類存貨只能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因此應按變現淨值計價。甲類存貨則應按成本計價。(2分)

題8

(A) 試解釋下列各項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a) 實質重於形式(4分)

(b) 及時性(4分)

(B) 成嘉迪的會計師為她的企業編製了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決算表。她在審查報表後提

出下列問題:

(i) 「我從私人的投資中賺取了$100,000的利潤。為甚麼我不能在企業的損益表上顯示這項收

益?」

(ii) 「在2月1日,我的叔叔向企業提供$100,000的貸款,他收取10%的年息。他容許我在10年後才償還本金及累積利息,那為甚麼2013年2月1日到12月31日的利息會出現在截

至201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損益表上,並視作企業的費用?」

(iii) 「雖然其他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認為企業的辦公室裝置較其在資產負債表上所顯示的價值高三倍。為甚麼我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上顯示我的估值?」

作業要求:

根據適用的會計概念和原則,向成嘉迪解釋她所提出的疑問。(9分)

(A) (a)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指出企業應按交易及事件的實質和經濟現實決定會計的處理和展示方

法,而不是單看其法定形式。(2分)

例子

甲公司在年結日前以現銷方式向乙公司出售成本為$200,000的辦公室設備,售價為

$330,000。同日,兩家公司簽訂協議書,訂明乙公司可使用這些辦公室設備六個月,然後退

還,取回全數款項。

從表面上來看(即法定形式),上述的交易是一宗普通的銷貨交易。實際上,這是一宗由

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貸款的交易。乙公司可免費使用這些設備六個月,並在退還後獲得全

數退款。甲公司把上述交易記錄為銷貨,便能改善其盈利能力和變現能力。實際上,這項

交易應視作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貸款。在甲公司的帳冊內,這項交易應記帳如下:

借記銀行存款$330,000

貸記乙公司的貸款$330,000 (2分)

(b) 有價值的會計信息必須是及時的,即企業應在事件發生後的一段短時間內提供信息。

(2分) 例子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須在會計年度終結後的三個月內刊發年

度業績公告(適用於會計期在2010年12月31日或以後終結的企業),亦要在半年度終結

後的兩個月內刊發半年度業績公告(適用於會計期在2010年6月30日或之後終結的企

業)。(2分)

(B) (i) 企業個體概念並不容許這種做法。企業被視為一個獨立於其東主的個體。東主在私人投資

賺取的利潤與企業無關,不應展示在企業的損益表上。(3分)

(ii)這種做法應用了應計概念。根據應計概念,費用應在招致時確認,而不是在付款時確認。

即使企業要到2023年才須償還利息,但企業在2013年2月1日到12月31日期間已招致

了利息費用。(3分)

(iii)歷史成本原則和客觀性原則並不容許這種做法。歷史成本原則要求企業按原來購買成本為資產計價;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信息須建基於事實,以及可被核實。歷史成本是量度資產

值最客觀的標準,而東主對辦公室裝置的估值則並非客觀的標準。因此,辦公室裝置應按

成本(減累計折舊)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3分)

題9

試指出下列各種情況所應該應用的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加以簡單解釋。

(a) 某企業的東主發現存貨的現行市值高於資產負債表上所展示的價值。她應該按較高的價值在資產

負債表上展示存貨嗎?(2分)

(b) 某獨資經營者希望把他的住所包括在他的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內,藉此提升企業的價值。他應該這

樣做嗎?(2分)

(c) 某企業的東主認為他的聰明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所以應在資產負債表上列作一項資產。他可

以這樣做嗎?(2分)

(d)某公司在上年度的表現欠佳。該公司的董事局打算在本年度把資產的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餘額

遞減法。這將會減低折舊費用,從而大幅提高純利。公司應該這樣做嗎?(2分)

答案

(a) 她不應該這樣做。她應遵從穩健保守概念,按成本與變現淨值孰低法為存貨計價。由於存貨的變

現淨值比成本高,因此她應按成本在資產負債表內為存貨計價。(2分)

(b) 他不應該這樣做。除非東主的私人資產是作業務用途,否則他不應把這些資產包括在其企業的資

產負債表內。這樣做是遵從企業個體概念。(2分)

(c) 他不可以這樣做。客觀性原則及貨幣量度單位概念並不容許這種做法。聰明不能以客觀的方法來

量度,也無法以貨幣單位作記錄。(2分)

(d) 公司不應該這樣做,因為這會違反一貫原則。一貫原則要求企業在採用某種會計做法後,便應一

直沿用下去。只有當現行的會計做法不再合用時,企業才可作出改變。為了提高純利而改變折舊方法,並不是一個正當的理由。(2分)

題10

試指出下列各種情況所應用或違反的會計概念或原則,並加以簡單解釋。

(a) 某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財政年度終結日)接到一份巨額訂單。這批貨品會在一個月後交

貨,而公司把這項交易包括在2012年度的銷售收入內。這種做法正確嗎?(2分)

(b) 在2014年1月,李東有限公司的20名售貨員各獲發1,000張商業卡片。每名售貨員所獲發的卡

片的成本為$100,數量足夠三年使用。公司的會計師把這些卡片的成本全數當作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費用。為甚麼他會這樣做?(2分)

(c) 某公司在2011年初購入一輛成本為$200,000的新小型貨車。該輛小型貨車的預計使用年限為五

年,其成本應全數確認為2011年度的費用嗎?(2分)

答案

(a) 這種做法不正確。公司違反了實現原則。企業不應在接到訂單時確認收益,因為銷貨交易在2012

年的年底尚未完成。(2分)

(b) 這是因為會計師把這項支出視為不重要的項目。即使卡片的成本屬於資本支出,但金額卻微不足

道。所以,會計師並沒有把這項支出記錄為購入非流動資產,然後在使用年限內計算折舊。

(2分)

(c) 不應該,因為這會違反配比概念。這輛小型貨車的預計使用年限為五年,因此企業應在五年

內,每一年都把貨車成本的五分之一註銷為折舊費用。(2分)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依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十三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放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也就是被确认的会计事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其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文字说明等进行的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与经济活动的事实完全符合。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也将导致错误的决策。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1年加入)融资租赁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的情形,这就要求会计

核算按其实质进行处理,而不是拘泥于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 3、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也就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供使用者所不需要的或无足轻重的会计信息。按照我国的情况,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三方面的不同需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改变,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贯彻一致性原则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利用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考核、评价本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本期的会计信息去制定下一期的计划,借以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避免因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而引起分析、判断上的错觉。 5、可比性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十三条,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衡量会计质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目录 (一)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四)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五)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 (六)及时性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转来的。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上, IFRS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US GAAP规定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IFRS规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类上,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工比例无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规定合同完工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行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6.在广场、厂房及设备的计量基础上,IFRS规定可以使用重估价或历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价 计量﹐会根据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之后的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US GAAP规定通常要求使 用历史成本。 7.在辞退福利上,IFRS规定没有区分开“特别”和其他辞退福利﹐在雇主表明承诺会支付时确认辞退福利。US GAAP规定当雇员接受了雇主提供的条件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特别”(一次性)辞退福利;当雇员很可能有权享有﹐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确认合约性辞退福利。 8.在确认与既定福利相关的过去服务的成本上,IFRS规定立即确认。US GAAP规定在剩余服务年限或生命期间摊销。 9.在设定受益计划中﹐最小应确认的负债金额上,IFRS规定没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规定应确认的负债金额最小为未注资的累积福利义务。 10.在养老金资产确认上的限制上,IFRS规定确认的养老金资产不能超过未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精算损失以及从该计划返还资金或减少对计划的未来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经济利益的现值之总 净额。US GAAP规定对确认的金额没有这样的限制。 11.在确认缩减利得的时间上,IFRS规定当有关企业有明确表示将福利计划缩减﹐且已经对外宣布时﹐确认缩减利得和损失。US GAAP规定直到相关雇员被辞退或计划被终止或修订时﹐确认 缩减利得﹐时间可能在明确表示和宣布之后。 12.在福利计划缩减产生的损益的计量上,IFRS规定缩减利得或损失包括设定受益义务现值上的改变;计划资产公允价值上的任何改变;以前未予确认的任何相关精算利得和损失、因应用过渡条款而未确认的金额和过去服务成本的份额。US GAAP规定虽然未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要按未 确认过渡性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冲销﹐但过渡期后的未确认精算利得和损失并不受计划缩减的影响。 13.在需要相当时间完成的资产的借款成本上,IFRS规定资本化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US GAAP 规定必须采用资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资本化的借款成本的类型上,IFRS规定包括利息、某些辅 助成本和作为利息调整的折算差额。US GAAP规定通常只包括利息。

1929年经济危机对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929年经济危机对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和发 展的影响 游彩洋 摘要 会计的发展是具有“反应性”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背景密不可分的。当会计理论与实务不适应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时,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矛盾必然会被激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继而延伸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面对日益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未能及时建立一套统一的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方法体系。美国会计实务界极度自由化阻碍了社会稀缺资本的合理配置,助推了经济危机的“大波浪”。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性使人们意识到了构建完善会计理论和公认会计原则的重要性,进而完善了会计理论并且促进了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经济危机;公认会计原则;反应性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导致了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危机。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历次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危机几乎都与会计有着内在的联系。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中写道“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每次危机之后人们都会反思在从危机获得的教训。从会计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推动了会计的变迁与发展。 一、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继而延伸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暴跌为标志,到10月29日称为华尔街股灾,在29日后的短短两周时间内,在华尔街股票市场,蒸发了 300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公认会计原则

目录 1简介 (2) 2详细内容 (2) 3准绳 (3) 4范畴 (3) 5原则 (3) 6原则分析 (3) 7评论与启示 (4)

“公认会计原则”剖析 摘要:中外会计界至今仍对“公认会计原则”缺乏明确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定义、内容、以及产生与演变过程的分析,揭示其实质,并在此基础 上作出若干评论。 关键词:公认会计原则;简介;内容;准绳;范畴;原则;评论 1简介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则GAAP)泛指广受认可的关于财务报表应如何反映各种交易及事件的权威标准。 GAAP有时亦特指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 国际上日益流行的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ASB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IASC所制定的会计准则称为“国 际会计准则”(IAS)。通常论及IFRS时,是包含未被取代的IAS。 2详细内容 为会计界普遍接受并有相当权威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它大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即会计的基本原则。它指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等;二是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或准绳。通常由一系列只适应于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一类问题的条文、示例构成,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三是会计处理的方法程序,即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属于技术规范的范畴,通常具体说明某一个步骤或某种总是体操作方法,因而很少有自由选择的作地。如记账规则、改错规则等。公认会计原则既可以由官方机构制定,也可由民间机构制定。在美国,人会计原则指那些受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权威团体支持认可的会计原则,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包括以前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原则意见书》)和一些公认的会计惯例。在英国,公认会计原则是指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等六个会计职业团体联合制定发布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日本的公认会计原则则主要是指范体系。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公认的其他两个层次相当的内容则见于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 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 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的年会上首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及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为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种“公认”,通常要由授权的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专门机构制定、审核和颁布。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的国家尤其如此)和国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采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刘峰等,2003)。 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回顾 美国是世界上制定会计准则历史最长的国家,其第一份公认会计原则颁布于1937年。在60多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共颁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RB)、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150多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史表明,最初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是原则导向的。 (一)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时期1934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所通过的第一批6条会计原则,符合今天所说的原则导向。第一个会计准则制订组织“会计程序委员会”最初所发布的ARB,早期主要讨论会计名词、术语,它在总体上也符合原则导向。但随着来自社会 压力的不断增加,会计准则也逐渐变得更加细致、具体,从而最终形成今天这种规则导向型。 (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时期AICPA在1959年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取代了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公认会计原则构成内容的书面表达”。APB的工作仍然不能令会计职业界和工商界满意。外界批评APB只是对实务问题采取“救火式”的工作方式,而忽略了基本会计理论研究,从而使它的意见书缺乏理论框架而出现了不一致。另外,APB无法对经济环境变化做出正确反应并无力抵制某些外界集团的压力。 (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时期 FASB的主要任务是针对重大会计问题,回顾前任机构制订的准则文告,并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文件等。FASB根据自身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制定准则,对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基于概念框架体系中相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陈华明 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 一、引言 安然事件爆发以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声明,指责现有会计准则过于偏重技术,导致形式重于实质,试图减轻自身的审计责任。当时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表声明,认为需要改进现有的会计准则制订。一时间,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成了众矢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争论也由此展开。为恢复和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nbanes-Oxley Act of 2002)。该法案责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研究四个问题:美国现有准则在多大程度上已经体现了原则导向?从规则导向的财务报告系统过渡到原则导向需要多长时间?采用原则导向的可行性和可能的方法;对采纳原则导向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这实际上表明:美国国会已经原则上认定,美国现有的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与安然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的联系; 应会计要素的定性描述,制定一般的、普遍适用的原则,以真实反映经济事项的内在本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从理论上讲应是原则导向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制定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以规则为基础的模式。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大量的处理细则、例外事项以及会计政策的备选方案,这使得现行的会计准则过于详细和复杂。 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对比分析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而非形式,这样可以促使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更加关注会计主体活动的内在性质,更好地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反映会计原则的意图。而规则导向则强调会计准则的规则化,制定具体的界限,使会计准则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FASB认为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1)其适用范围更广,更容易理解;(2)可以更清晰地传递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3)极少的例外情况,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4)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反映更快;(5)能促进FASB和IASB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高质量、高透明度的会计准则。但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也有不可忽视的缺陷:(1)由职业判断引起的对类似交易和事项的不同解释,使人们更加担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由于FASB减少发布准则的解释和指南,在需求驱动下,另外一些机构有可能在缺乏FASB应循程序的基础上发布一些解释和指南,成为事实上的准则制定机构;(3)可能引进专业判断的滥用,即运用原则的时候违背了会计准则本来的精神和意图。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相互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则导向下会计准则的优点可视为规则导向下会计准则的缺点,反之亦然。

GAAP_Matching Principle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 – Matching Principle This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rules of this principle. Examples have been given to strengthen your understanding. Objective: Guides you how to record "expenditure" (expenses). Description: The amount of “expenses” incurred to generate an amount of “revenue” should be matched to that amount of “revenue” at the period when the “revenue” is earned. This is in regardless when money is received or paid. Application Rules: If payment of $ will bring "future" benefits --> record as "Asset" If payment of $ will bring "current" benefits --> record as "Expense" If payment of $ will bring "NO" benefits --> record as "Loss" Example: Your company paid $100,000 cash for the purchase of a car on 1 September. Your financial year ends by 31 October of the year. Scenario 1: The car is for the delivery of goods to customers. Entries: Dr Car 100k Cr Cash 100k Note: “Car” is classified as “non-current asset” Explanation: a) The car in this case fulfills the criteria of a non-current asset, since - you have ownership / control - you have no intention to resale for revenue - it can be measured in monetary value ($100k) - it has economic benefits (for delivery of goods) - you will probably keep it for more than 12 months (owing to its nature) b) Though the car is purchased on 1 September, however, there is no hint showing that you have the intention to "throw" it away in just a few days or weeks. c) According to point b), this car can bring upon "future" benefits, since your company will probably use it for quite a period of time. (e.g. Oct, Nov, Dec etc) d) Consequently, the payment of this $100,000 will bring upon "future" benefits, so we record it as an "asset". In this case, as non-current asset (NCA). e) "Non-current asset" is a permanent ledger, with which the balance will be carried down to the next financial period and the ledger will NOT be closed. It is to be recorded in the Balance Sheet.

最新整理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doc

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 第一条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项的规定。 第二条公司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按有关的规定办理会计事务。 第三条记帐方法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帐位币。人民币同其他货币折算,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规定办理。海外企业应选定一种货币为记帐本位币。 第四条合资企业所发生的债权、债务、收益和费用等应按实际收付的货币记帐,同时应选用一种货币为本位币,将所有外币折合成本位币记帐和编制财务报表。 第五条一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用中文记载,必要时可用外国文字旁述;数目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记载、书写必须使用钢笔,不得用铅笔及圆珠笔书写。 第六条公司对公司资本坚持资本确定、资本充实的原则。 第七条公司各单位收益与费用的计算,实行分级核算,按部设帐。 对同一时期的各项收入及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都必须在同一时期内反映,如应付工资、应提折旧等均按规定时间进行,不应提前或延后。 第八条公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非董事会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 第九条凡与公司合作经营的企业,应按合同规定的资本总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投入资本。具体如下: 1.以现金投资的,应以收到或顾入开户银行的日期和金额作为记帐依据; 2.以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实物投资的,应按合同规定并经检验核实的实物清单、金额、收到实物的日期作为记帐依据; 3.以专有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作投资的,应以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为记帐依据; 4.各方交付的出资额,应由政府批准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出具验资报告后,据以发给出资证明。 第十条公司向其他单位投出的资金,应按投出时交付的金额记帐,所发生的收益和损失,应在投资损益科目中入帐,在利润表中单独反映。 第十一条公司对境外的投资或在境外购置房屋等固定资产,必须经董事会批准后方可行。 第十二条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使用单位用款时间计算利息。 第十三条公司以单价元以上、使用年限1年以上的资产为固定资产,分为5大类: 1.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2.机器设备; 3.电子设备(如手提程控xxx 机、复印机、电传机等); 4.运输工具; 5.其他设备。 第十四条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 1.房屋及建筑物35年; 2.机器设备(含室内装修)10年; 3.电子设备、运输工具5年;

GAAP_Monetary Measurement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 – Monetary Measurement This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objectives,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Examples will be given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capability to apply this principle at real situation. Objective: To distinguis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ransactions which have to be record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stated that the monetary unit is presumed to be stable over time. Description: - Only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re recorded - Money i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of economic activity - Non financial data are ignored - Qualitative data are ignored - No allowance for changing prices - Ignore some important economic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For recording, accountants must be clear which transaction 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o that it may not have bias in the full picture of the report. Since investors, managers, government and general public tak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s a reference in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mpany, all the quantitative transactions should be included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Example 1: A company has confirmed to issue 100,000 shares at $50 per share since they will have a joint-project with Venetian and the company expected to invest $5 million in the project. All the preparations have been finished but the issuance of the stock can only be carried out in Feburary next year. If you are the manag er, should you include this ‘qualitative’ transaction in your financial statement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Ans: No. Explanation: If you include this transaction, you will make the following entry: Dr Cash $5m Cr Common stock $5m

31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B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凡是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A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B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这一做法提现的原则是()。C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A A.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增收益 B.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 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解释:收入-费用=利润,将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处理意味着费用减少,费用减少必然造成利润增加,即虚增收益。资本性支出增加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所以,将收益性支出转作资本性支出即增加资产的价值造成虚增资产。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择统一计量标准的是()。B A.劳动量度 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 D.其他量度 8.配比原则则是()。D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销售费用互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互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 9.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C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收付实现制原则 10.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D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1.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C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2.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度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 US 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主要为美国公司或华尔街上市公司所采用。它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师协会(AP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意见书》和《公报》中所规定的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所组成的。US GAAP是一套官方的权威性的标准组合,是企业会计人员记录、汇总会计数据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也是审计人员审核企业会计报表的依据。 US GAAP等效于IAS[国际会计标准] 会计准则的制订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依靠民间会计团体进行的。第一个介入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简称CAP),它从1939年到1959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1959年,CAP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取代,从1962年到1973年共发布了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4份公告。APB建立后,曾试图克服CAP在准则制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令人失望的是,这种愿望未曾得以实现。1971年,由于各界对会计准则制订工作日益增长的不满,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准则制订了两个调研组进行审查。其中,惠特调研组(Wheat Study Group)于1972年提出的《制订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导致了三个新机构的诞生:(1)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负责制订会计准则;(2)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简称FAF),负责任命委员会成员和筹集经费;(3)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负责提供咨询及有关服务。 目录 一. 收入确认...................................................................................................................................... 销售商品、零部件、配件等的收入确认 ........................................................................................ 二.存货(试行版).......................................................................................................................... 三.所得税会计.................................................................................................................................. 1. 资本化资产和折旧........................................................................................................................ 2. 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3. 已减值资产的处置........................................................................................................................ 四应收帐款(坏帐准备)............................................................................................................... 五. 养老金核算.................................................................................................................................. 六.租赁会计核算.............................................................................................................................. 七.海外经营和货币折算.................................................................................................................. 八.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 九.缺勤补偿......................................................................................................................................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是哪些真实性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是哪些真实性? (一)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四)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五)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 编辑本段(六)及时性 及时行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会计资料若不及时记录,会计信息不及时加工、生成和报送,就会失去时效,变成一堆没用的信息,对进行决策也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可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七)清晰性 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八)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 (九)配比性 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

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比较

Comparison of PRC GAAP & US GAAP 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全球资本市场里,华尔街也被认为是比较成熟、完善的。目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选择的是以具体规则为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在美国方面每个月都会颁布新的或修订准则条款以适应他们自身的情况。而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新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型。为满足实现国际趋同的目标,结合国情作出相应处理,财政部通过不定期的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新准则及时作出解释,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可以说不论是中国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都存在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变化过程。与时俱进是对每位财务人员和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基本要求。 “世界已经改变,并且还在继续改变”。上海财经大学——国内会计准则最具发言权的机构为依托,具有专业精良的研发队伍,拥有同时具备集实践、理论、教学于一身的经验丰富的讲师,特别组织强大的师资团队研究US GAAP, PRC GAAP的最新变化,根据对几千家大型企业培训的经验总结,实时更新课程内容,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梳理,打造2010版准则比较课程。把最新的变化和操作技巧传递给您,助您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企业的前列。 【课程收益】 比较分析新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掌握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转换技巧 了解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 了解美国会计准则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提前设计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的会计策略 美资企业、在美上市或即将在美上市企业、其他相关企业的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经理及其他相关财会人员 投资银行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分析人员 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相关人员 【适合对象】 颁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比较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颁发证书】 1、中国新会计准则概要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2006新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 具体38项会计准则概要 2、美国会计准则介绍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成 财务会计标准声明(FASB / FAS) 会计研究报告(ARB) 会计原理委员会意见(APB) FASB紧急事件处理意见(EITF)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阐述(SOP) 美国证监会规则(SEC rules) 美国会计准则的效力层次 FASB, APB & ARB FASB技术报告,AICPA行业审计及会计指南及SOP SEC实例公告及EITF 其他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3、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中美会计准则整体区别 会计年度和报表公布期限 会计账簿和会计记录 坏帐准备 报表语种 记帐本位币 等等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1-递延税项 中国:可选择,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 法和债务法) 美国:确定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2-员工退休福利 既定供款计划 既定收益退休金计划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3-股票期权 内在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 折中方案 当前的争议和发展 中美会计准则区别4-资产减值、无形资产、研发成本 中国 —计提准备须符合的条件及会计处理方法 【课程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