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醛熔体纺丝的流变性能研究

聚甲醛熔体纺丝的流变性能研究
聚甲醛熔体纺丝的流变性能研究

材料概论作业。概要

作业1 绪论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经历了哪些时代? 答: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水泥时代、钢时代、硅时代、新材料时代。 2.材料的化学(键)分类和使用性能分类? 答:材料的化学(键)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3.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答:材料科学: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固体化学、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缘交叉基础应用学科,是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谱、电子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材料工程:运用材料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为满足各种特定需要而发展、制备和改进各种材料的工艺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工艺)、性能、使用效能(用途)四者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4.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特点? 答: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种或多种非金属元素(如O、C、N等,通常为O)的化合物,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非氧化物,不含C-H-O链。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①组成:一种或多种非金属元素(如O、C、N等,通常为O)的化合物。 ②结构:结合键主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 ③性能: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和抗氧化的基本属性,宽广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透光性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很差的延展性及耐冲击性。 ④合成与制备(艺):(暂忽略)。 ⑤使用效能(应用):(暂忽略)。

加工流变性能

加工流变性能 橡胶等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过程是在黏流化温度Tt附近进行的。高分子熔体受外力作用时,不但有流动,而且有变形。这种流动和变形行为强烈地依赖于高分子的结构和外界条件(例如力、温度、时间等),这些行为称为流变性。研究加工过程中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称为加工流变学。 流体力学认为流体的流动有层流和湍流之分。在流动速度不大时流体的流动是层流,在流动场中,流体的流线有一定的层次,即质点的运动速度分布有一定的层次,这种流动属于稳定(态)流动。当流动速度很大或遇到障碍时,流体的流线紊乱,由层流变为湍流,称不稳定流动。由于高分子的黏度很大,在加工条件下,一般流动较慢,多数情况是稳态流动。但有时出现不稳定流动,是熔体弹性变形引起的,也称弹性湍流,主要表现为弹性效应和熔体破裂等现象。 加工流变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流动性和流动中的弹性效应和熔体破裂现象。对材料设计和加工工艺条件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一、稳态流动特征——非牛顿型流动 按质点在流动场中的速度分布,可将流体简单地分为剪切流动和拉伸流动两类。 (一)剪切流动 剪切流动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横向速度梯度场的一种流动,速度梯度的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垂直,如图4—117所示意。剪切流动中,在链段运动的带动下大分子链发生平移运动和转动。橡胶加工中的开炼、密炼、挤出、压延等工艺均是在剪切流动中实现的。在稳态剪切流动中,通常用两个基本参数即切应力(r)和切变速率(y)表征,根据r和y的关系,分为牛顿型流动和非牛顿型流动。

与切变速率呈正比: 式中, 称为黏度系数或牛顿黏度,简称黏度,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的材料常数,单位为帕·秒(Pa·S)。 呈牛顿型流动的流体为牛顿流体,是最典型、最基本的流体。低分子物质大都属于牛顿流体。高分子稀溶液和在很低切变速率下的高分子熔体可以近似简化为牛顿流体。 黏度是分子内摩擦的宏观量度。黏度大表示流动时阻力大,即流动性差;黏度小表示流 动性好。顺便提一下.由于力场的形式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流动类型,内摩擦的变化也不同,故存在不同形式的黏度。在剪切流动中的黏度称为剪切黏度,在拉伸流动中的黏度称为拉伸黏度,在交变力场中的流动,其黏度称为复合黏度。在查阅文献时应注意它们的不同及 相关性。

卡拉胶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卡拉胶的结构及其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能,阐述了国内卡拉胶常用的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卡拉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卡拉胶;结构;性能;提取方法;应用 carrageen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arrageenan zhao jing-kun (college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0 引言 卡拉胶又名角叉菜胶、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亲水性多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三大海藻胶工业产品(琼胶、卡拉胶、褐藻胶)之一。卡拉胶为食品添加剂,而食品级的卡拉胶为白色至淡黄褐色、表面皱缩、微有光泽的半透明片状体或粉末状物,无臭无味,口感粘滑。卡拉胶形成的凝胶是热可逆性的,即加热融化成溶液,溶液放冷时,又形成凝胶。卡拉胶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增稠性、乳化性、胶凝性和安全无毒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1 卡拉胶的结构 卡拉胶的化学结构是由d-半乳糖和3, 6-脱水-d-半乳糖残基所组成的线形多糖化合物。而根据半酯式硫酸基在半乳糖上所连接的位置不同,卡拉胶又可分为7种类型:k-卡拉胶、l-卡拉胶、r-卡拉胶、λ-卡拉胶、?谆-卡拉胶、φ-卡拉胶、ξ-卡拉胶。而目前生产和使用的有k-型、l-型和λ-型卡拉胶或它们的混合物,尤其以k-型多见。 2 卡拉胶的性能 2.1 凝胶性 卡拉胶的凝胶性能主要与其化学组成、结构和分子大小有关。卡拉胶凝胶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卡拉胶溶解在热水中时分子为不规则的卷曲状;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其分子向螺旋化转化,形成单螺旋体;温度再下降,分子间形成双螺旋体,为立体网状结构。这时开始有凝固现象;温度再下降,双螺旋体聚集形成凝胶。 2.2 溶解性 卡拉胶都能溶解于70℃以上的温水中,一般硫酸根含量越多越易溶解。在水中卡拉胶首先形成胶粒,加入蔗糖、甘油等可以改善其分散性,或用高速搅拌器打破胶团达到分散效果。为促进卡拉胶的溶解,在食品工业生产中,一般使用80℃以上的热水对其进行溶解分散。 2.3 稳定性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卡拉胶很稳定,ph值为9时最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发生水解。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4以下时易发生酸催化水解,从而使凝冻强度和粘度下降。成凝冻状态下的卡拉胶比溶液状态时稳定性高,在室温下被酸水解的程度比溶液状态小得多。 2.4 反应性 卡拉胶与其它水溶性大分子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和蛋白质反应。卡拉胶分子上的硫酸根具有极强的负电荷。而蛋白质是一种两性物质,在等电点以下氨基酸和卡拉胶因持相反电荷而结合产生沉淀,在等电点以上的条件下,二者持相同电荷,有多价阳离子作为胶联剂和卡拉胶结合形成亲水胶体,在等电点,由于多价阳离子为胶联剂与卡拉胶相结合而形成沉淀。 2.5 流变性 卡拉胶溶液粘度随浓度增大而呈指数规律增加,随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下降。而在恒温状态下,随时间的增长,大分子开始解离,分子间缠绕减少,溶液粘度下降。卡拉胶溶液的粘度随ph的增大而增大,酸性增大促进卡拉胶分子解离并中和其电性,削弱了半酯化硫酸根

聚甲醛分析报告

3万吨/年聚甲醛项目分析报告 一、产品概述 聚甲醛又名聚氧化次甲基;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统称聚甲醛;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简称:POM。俗称赛钢,分子式:共聚甲醛为-[CH ]n-CH20-CH2-[CH2]m-(n≥m)。 20 聚甲醛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弹性模数、硬度、刚性和机械性能,在很多场合可以替代钢铁、铜、锌、铝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轻工、电子电器、汽车工业、农用器械等领域,有“塑料中的金属”之称。 二、国内外市场情况 1、国外市场 早在50年代国外已出现多聚甲醛这一产品,60年代在日本已形成万吨生产规模,70年代发展迅速,70年代我国在上海溶剂厂和吉化公司开始生产,但起初均是生产固体甲醛,产品水溶性差、解聚率低,不能很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真正的低聚合度多聚甲醛,是吉化公司1992年开发成功的。在工艺技术和设备设计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产品质量基本达到了同类进口产品水平,并于1995年进行技改,形成2000t/a生产规模。 国外聚甲醛树脂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美国、西欧和日本是世界上聚甲醛树脂的主要生产地区,上述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0%之多。

由此可见世界聚甲醛树脂的生产高度集中在少数生产商手中。 近年来,各大聚甲醛生产商都对聚甲醛生产规模进行了扩能改造,其中改造最大的是Ticona公司在欧洲的工厂,其改造后的生产能力由7.7万吨/年增长到10万吨/年,三菱公司也将其在泰国的聚甲醛工厂生产能力由2万吨/年扩产到3万吨/年。日本和欧美的聚甲醛生产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并且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己的扩容计划。 2、国内市场 我国聚甲醛的研发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产品生产一直在较低水平上徘徊。2000年以前,国内仅有2套千吨级聚甲醛生产装置,虽然经多年努力,可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水平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高、生产成本偏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制约了国产聚甲醛发展及推广应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聚甲醛需求增长迅速,使国内外生产厂家都加大开发生产聚甲醛的力度。 2001年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从波兰ZAT公司引进全国第一套1万吨/年聚甲醛生产装置投产。2002年我国聚甲醛已建成投产的生产厂家只有3家,总生产能力为1.27万吨/年,产量约为1万吨。分别为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溶剂厂和吉化石井沟联合化工厂,生产能力分别为1万吨/年、1700吨/年和1000吨/年。上海溶剂厂和吉化石井沟联合化工厂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尚存在一些缺陷,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较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再加上国外产品的倾销,两厂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2004年,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的旭化成

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学研究

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1T17:29:04.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毕飞 [导读] 摘要:在沥青作为道路建设材料的发展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对沥青改性剂的种类和掺量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报道,文章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围绕着聚合物改性沥青,针对其流变性能,通过对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重复蠕变恢复试验以及零剪切粘度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类改性沥青、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树脂类改性沥青及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学性质有相似之处,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抗车辙能力减弱;随着改性剂的用量增加,抗车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沥青作为道路建设材料的发展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对沥青改性剂的种类和掺量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报道,文章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围绕着聚合物改性沥青,针对其流变性能,通过对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重复蠕变恢复试验以及零剪切粘度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类改性沥青、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树脂类改性沥青及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学性质有相似之处,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抗车辙能力减弱;随着改性剂的用量增加,抗车辙能力增强。但是针对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其中的具体指标的变化又不会完全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路面状况选择合适的改性沥青进行施工。并且设想通过优化改性材料和加工工艺来制作低相位角δ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展望了对于研究低滚阻沥青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学;车辙因子;相位角 前言 由于近年道路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 行车荷载的大大增加以及交通渠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现代交通对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 而采用高质量的改性沥青材料成为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所谓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随着改性剂的加入,使沥青在高温条件下不易发生车辙现象,在低温条件下不会硬化导致路面开裂,提高了沥青的流变性能,因此通过研究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其改性机理,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路面环境。 1.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学 1.1 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 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的原理为通过加载 1s 的蠕变试验,卸载进行 9s 的变形恢复,完成一次蠕变恢复过程,不断重复进行 100 次蠕变恢复过程的循环[2]。 该方法较好的模拟了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发展过程,比较全面的考虑了沥青材料的高温变形能力,克服了动态剪切流变仪的缺陷[3]。 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以及复合胶粉改性沥青的蠕变柔量和应变随时间逐渐增加;在不相同的应力条件时,相同那个温度下,SBS改性沥青的蠕变柔量比大于胶粉改性沥青以及复合胶粉改性沥青,并且随时时间的推移,蠕变柔量比存在着些许变化波动,说明温度的变化对于SBS改性沥青具有较大影响。由于胶粉改性沥青的蠕变柔量比相对于其他两种改性沥青是最小的,并且在不同应力条件的变化最小,说明胶粉沥青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2]。 研究SBS,RET(反应型三元共聚物),PPA(多聚磷酸)三种改性沥青得到,SBS改性沥青的蠕变变形恢复能力大于RET和PPA改性沥青;相对于PPA改性沥青,RET改性沥青的抗车辙能力与SBS不相上下[4]。 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应力对于沥青材料的蠕变柔量和应变的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并且普通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表现出的流变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用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来评价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交通荷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应力水平[5]。 周庆华[6]通过分析对于10种沥青的车辙因子和蠕变柔量得到:对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来说,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能够弥补其不足,通过累计的应变和软便进度的粘性成分指标能更加准确的描述沥青的抗车辙能力。 1.2 零剪切粘度 零剪切粘度ZSV是欧洲国家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常用指标,是沥青材料本身固有的性质,一般用60℃时的零剪切粘度来表征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沥青材料在路面温度下多属于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通常对于非牛顿流体和假塑性流体来说,在剪切速率接近于零时流体处于第一牛顿流区域中其粘度值接近于常数,并达到最大值,这一粘度称之为零剪切粘度[7]。 通过比较SBS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MAC改性沥青以及基质沥青得到,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的ZSV最大,其次是橡胶改性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与MAC改性沥青差不多,最小的是基质沥青。由此可以得到,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较其他几种改性沥青较为优秀,抗车辙能力最强[5]。 虽然ZSV的测定方法较多,如在低剪切速率下进行的动力粘度测量、DSR上的频率扫描以及蠕变弹性测试等,但这些方法都较复杂,常规指标如软化点、粘度等于其有相关性,且操作简单,所以现在对于ZSV的应用较少,还需要对对其表征指标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9; 10]。 2 各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流变学差异 综上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其流变学的性质有较为相似的趋势,其抗车辙能力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强,但相比之下,仍有些许差异。

聚甲醛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聚甲醛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摘要:介绍国内外聚甲醛的应用领域和消费情况,分析了国内聚甲醛的市场情况 关键词:聚甲醛应用市场 一、聚甲醛概述 聚甲醛又名聚氧化次甲基,英文名polyxymethylene(简称POM)。分子结构规整和结晶性使其物理机械性能十分优异,有金属塑料之称。 POM为乳色不透明结晶性线性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着色性,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很高的刚性和硬度,比强度和比刚性接近于金属;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耐蠕变性和耐疲劳性优异,耐反复冲击,去载回复性优;摩擦系数小,耐磨耗,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泽好,有较高的粘弹性,吹水性小,电绝缘性优,且不受温度影响;耐化学药品性优,除了强酸,故有吸振性、消音性;吸水性小,耐绝缘性好且不受湿度影响;耐化学药品性优:除了强酸、酚类和有机卤化物外,对其他化学品稳定,耐油;机械性能受温度影响小,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缺点是阻燃性较差,遇火徐徐燃烧,氧指数小,即使添加阻燃剂也得不到满意的要求,另外耐候性不理想,室外应用要添加稳定剂。 均聚甲醛结晶度高,机械强度、刚性、热变形温度等比共聚甲醛好,共聚甲醛熔点低,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流动特性,加工性优于均聚甲醛。 POM吸水率大于0.2%,成型前应预干燥,POM熔融温度与分解温度相近,成型性较差,可进行注塑、挤出、吹塑、滚塑、焊接、粘接、

涂膜、印刷、电镀、机加工、注塑是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成型收缩率大,模具温度空高些,或进行退火处理,或加入增强材料(如无碱玻璃纤维)。 POM强度高,质轻、常用建材来代替铜、锌、锡、铅等有色金属,广泛用于工业机械、汽车、电子电器、日用品、管道及配件、精密仪器等部门。 POM 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滑动、转动机械零件,做各种齿轮、杠杆、滑轮、链轮,特别适宜做轴承,热水阀门、精密计量阀、输送机的链环和辊子、流量计、汽车内外部把手、曲柄等车窗转动机械,油泵轴承座和叶轮燃气开关阀、电子开关零件、坚固体、接线柱镜面罩、电风扇零件、加热板、仪表钮;录音录像带的轴承;各种管道和农业喷港系统以及阀门、喷头、水龙头、洗浴盆零件;开关键盘、按钮、音像带卷轴;温控定时器;动力工具,庭园整现工具零件;另外可作为冲浪板、帆船及各种雪撬零件,手表微型齿轮、体育用设备的框架辅伯件和背包用各种环扣、坚固件、打火机、拉链、扣环;医疗器械叶的心脏起博器;人造心脏瓣膜、顶椎、假肢等。 二、聚甲醛特性 聚甲醛为乳白色不透明的,一种没有侧链的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突出的优良的耐疲劳性和耐蠕变性,良好的电性能等。 1、力学性能:由于聚甲醛是一种高结晶性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很高的硬度和刚度。可以在-40~100℃长期使用。

卡拉胶的生产及应用(综述)

提纲 1.简介 2.卡拉胶分类和物理化学性质 2.1卡拉胶的流变性能 2.2卡拉胶结构 3.质量标准 4.卡拉胶的3大性能 4.1卡拉胶的重要性质之一蛋白反应性4.2卡拉胶的重要性质之二凝胶性 4.2.1卡拉胶凝胶机理探讨 4.2.2卡拉胶和离子的作用 4.2.3卡拉胶和其他多糖的作用 5.卡拉胶应用以及生产工艺 5.1果冻 5.2软糖 5.3肉制品 5.4冰淇淋 5.5啤酒 5.6乳饮料 内容将分几天上传

2.卡拉胶简介 卡拉胶(Carrageenan)又名角叉菜胶、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亲水性多糖。其化学结构是由D-半乳糖和3,6-脱水-D-半乳糖残基所组成的线形多糖化合物。根据其半乳糖残基上硫酸酯基团的不同可分为κ-型、ι-型、λ-型、β-型、μ-型等13种,其中主要的是κ-型、ι-型、λ-型。μ-型通过碱处理,脱除6位上的硫酸酯形成内酯形成了κ-型,因此μ-型又称为κ-型的前体,同理,γ-型是ι-型的前体,λ-型是θ-型的前体,参见结构图。市售最多的应用也最广的是κ-型,如下文没有特别指出,一般为指κ-型精品。 一.卡拉胶物理化学性质 食品级卡拉胶为白色至淡黄褐色、表面皱缩、微有光泽、半透明片状体或粉末状物,无臭或有微臭,无味,口感粘滑,在冷水中膨胀,可溶于60℃以上的热水后形成粘性透明或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溶液,但不溶于有机溶剂,在低于或等于它们的等电点(此概念貌似不正确,卡拉胶应该没有等电点)时,它们易与醇、甘油、丙二醇相溶,但与清洁剂、低分子量胺及蛋白质不相溶。由于卡拉胶大分子没有分支的结构及其具有强阴离子特性,它们可以形成高粘度溶液,其粘度取决于浓度、温度、卡拉胶类型以及是否有其他溶解物质存在等。另外,卡拉胶还可以在低温下在水中或奶基食品体系中形成多种不同的凝胶。 卡拉胶稳定性强,干粉长期放置不易降解。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pH≤4.0),卡拉胶易发生酸水解,凝胶强度和粘度下降。值得提出的是在中性条件下,若卡拉胶在高温长时加热时,也会水解,导致凝胶强度降低。所有类型的卡拉胶都能溶解于热水中、热牛奶中。溶于热水中能形成粘性透明或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溶液。卡拉胶在冷水中只能吸水膨胀而不能溶解。由于卡拉胶的特殊结构,其结构中的硫酸酯具有强阴离子性,加之空间结构,有特殊的蛋白反应性。卡拉胶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卡拉胶的类型、反离子的存在、其它溶质的存在、温度、pH值等这些因素的影响。 1.卡拉胶的类型:κ-型卡拉胶亲水型弱,所以难溶于水;λ-型卡拉胶在大部分条件下易溶于水;ι-型卡拉胶介于两者之间。κ-型卡拉胶在Na盐中可溶,但在K、Ca盐中不溶;ι-型在Na盐中可溶,Ca盐中形成触变分散体(摇溶);λ-型卡拉胶在所有盐类中均可溶。 2.其它溶质:无机盐对卡拉胶的水合作用(溶解性)的影响最大。特别溶度为1.5—2%的KCl溶液阻止κ-型在常温下溶解;而溶度为4—4.6%或更高时的NaCl溶液才能达到。蔗糖的溶度对κ-型卡拉胶的水合作用影响很少。 3.温度:温度越高,溶解性越好。温度于溶解性成正比。 4.pH值:在酸性条件下,只能溶胀。(常温下) 二.卡拉胶分类及相关性能 卡拉胶加热溶解后,放冷时能形成半固体透明的凝胶。钾、铵、钙等阳离子能很大地提高其凝固性。κ-型卡拉胶对钾离子敏感,形成脆性凝胶,有泌水性;ι-型卡拉胶对钙离子敏感,形成柔性凝胶,不泌水;λ-型卡拉胶不能形成凝胶。一般市售卡拉胶以κ-型为主,如不严格标明,往往是κ-型为主,并有少量未分离的ι-型和λ-型。有些多糖对卡拉胶的凝固性也有影响。如:刺槐豆胶可明显提高κ-型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弹性,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对其凝胶强度也有提高。卡拉胶形成的凝胶具有可逆性,即加热时凝胶融化成溶液,溶液放冷时又形成凝胶:凝胶←→溶胶,但一般强度有损伤。β-型类似琼脂,硫酸酯含量很低,在酸性饮料中可以使用。 卡拉胶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分为精品卡拉胶(Refined Carrageenan,E407)和粗品卡拉胶(Semi-refined Carrageenan,E407a) 三.κ-卡拉胶简单工艺流程 精品: 水洗浸泡-碱处理-洗涤-煮胶-过滤-凝胶-脱水-干燥-粉碎 粗品:

聚甲醛性能及用途

聚甲醛的性能及用途 [摘要] 简述聚甲醛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及其在各方面的用途。 [关键字] 聚甲醛性能性能参数用途 1.聚甲醛 聚甲醛(英文:polyformaldehyde)热塑性结晶聚合物。被誉为“超钢”或“赛钢”,又称聚氧亚甲基。其结构为 通常甲醛聚合所得之聚合物,聚合度不高,且易受热解聚。1955年前后杜邦公司由甲醛聚合得到甲醛的均聚物。聚甲醛很易结晶,结晶度70%以上。均聚甲醛的熔融温度为180℃左右。聚甲醛学名聚氧化聚甲醛(简称POM)。聚甲醛是一种没有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淡黄或白色,不透明,可在-40- 100°C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又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很不耐酸,不耐强碱和不耐月光紫外线的辐射。聚甲醛的拉伸强度达70MPa,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有光泽,这些性能都比尼龙好,聚甲醛为高度结晶的树脂,在热塑性树脂中是最坚韧的。具抗热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均高,耐磨性和电性能优良。 聚甲醛可用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进行加工。为了提高耐电弧性和刚性,用玻璃纤维增强,为改善摩擦特性而添加氟树脂的材料,含油聚甲醛、防静电聚甲醛,各种各样品级聚甲醛在广大领域内大有用途。 2.性能

2.1 POM物理和化学特性 POM是一种坚韧有弹性的材料,即使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抗蠕变特性、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特性。POM既有均聚物材料也有共聚物材料。均聚物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强度、抗疲劳强度,但不易于加工。共聚物材料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并且易于加工。无论均聚物材料还是共聚物材料,都是结晶性材料并且不易吸收水分。POM的高结晶程度导致它有相当高的收缩率,可高达到2%~3.5%。对于各种不同的增强型材料有不同的收缩率。 POM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在常温下耐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在高温下只溶解于氯代酚类。POM能耐醛、酯、醚、烃、弱酸、弱碱等的浸蚀,但如果遇强酸和强氧化剂,如硝酸、硫酸等,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受到浸蚀。POM的耐汽油和润滑性能良好,但由于汽油的品种不同,汽油中含芳香烃的量愈多,则由于吸收而引起的泡胀的影响越长,对润滑油即使在140℃时,也几乎无影响,但如果润滑油中含有抗氧化剂、清洁剂等,最好不要超过65℃。POM受紫外线影响较大,长时间受其影响会表面粉化、龟裂和脆性,通常应加入紫外线吸收剂以改善它的耐气候性。POM燃烧时不能自熄,并且有强烈的甲醛味。 聚甲醛的主要形成方法是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均聚甲醛的注射成型温度是190∽220℃,模具温度是120℃.相应的共聚物的成型温度是180∽210℃,模具温度为80℃或稍低。 2.2 性能参数: 由上图可知:①耐疲劳强度高。

汽车用新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概要

汽车用新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 1国内外汽车用新材料发展状况 1.1 国外汽车用新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前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下: (1轻量化与环保是当今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2尽管近阶段钢铁材料仍保持主导地位, 但各种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正在发生变化。主要变化趋势是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的用量将有较大的增长, 铸铁和中、低强度钢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但载重车的用材变化不如轿车明显; (3轻量化材料技术与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的结合将更为密切, 汽车车身结构材料将趋向多材料设计方向; (4更重视汽车材料的回收技术; (5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专用材料以及汽车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不断加强。 减轻汽车自身质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世界铝业协会的报告指出, 汽车的自身质量每减少10%, 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 8%, 根据最新资料,国外汽车自身质量同过去相比减轻了20~ 26%。预计在未来的10 年内, 轿车自身质量还将继续减轻20%。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在汽车的轻量化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可以看出, 尽管钢铁材料在当前仍然占主导地位, 但其份额却在逐年减少, 而铝合金、镁合金、塑料等轻量化材料的用量则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在最近投产的某些新车型中, 钢铁材料的比例更低, 例如在奥迪A2中, 钢材的比例仅

为34%, 轻质材料则高达52%。国外开发的全铝车身已经在AUDI A8、BMW Z8、FERRARI360等很多车型上使用, 甚至全铝发动机、轮毂都已经开始实际应用。 虽然联邦政府和欧共体有多种与材料有关的研究项目, 但整体上主要还是 体现在墓础研究方而。从汽车行业的应用性研究来讲, 主要依靠企业的自身力量, 这与美国汽车行业的情况很不相同, 后者可从国家得到各种资助。不仅如此, 德国政府在支持、促进和推广新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以及采用新材料的汽车的生产、销信等方而也没有任何鼓励的政策与措施。虽然从长远战略上说, 汽车采用新材料具有多种重要意义, 但就口前的实际而言, 首要目的是减轻重量、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根木上来讲, 汽车减轻屯量很有好处,既可增加使用面积, 又可节省燃料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汽车能耗的70%与汽车重量有关, 如中型轿车 的自重每减少100公斤, 每百公里的燃料消耗就可减少0.4公升。此外, 自重减轻对加速和弹性等行驶效率也有积极影响, 同时可使转动和振动 部件的噪音明显降低。试验证明,假如负荷是单轴的或者在结构上可以沿纤维方向伸展的话, 纤维强化的材料明显比金属优越。 近年来, 虽然日本汽车工业由于各种原因而陷于持续的不景气状况之中, 但各汽车厂商从长远利益出发, 仍继续着各种汽车用新材料及其相关伎术的研 究开发, 并取得品些进展。总的来看, 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发各类“低公害车”所需材料;二是继续发展汽车以铝、塑等代钢技术;三是提高汽车用材料再生利用率。 一、“低公害车”所需材料的发展状况 随着全球环保呼声日益高涨, 电动汽车、甲醇汽车、天然气汽车等不以汽油为动力源的所谓“低公害车”展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但是, 目前这类汽车离实用化都还相距甚远。其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所需的各种材料技术尚未过关。在被

第六章 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

第六章 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 1 定义下列术语: 1) 层流与湍流,2) 横向速度梯度与纵向速度梯度,3) 切粘度与拉伸粘度,4) 库爱特 流动(拖流动)与泊肃叶流动(压力流动),5)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6) 宾哈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和膨胀性流体,7)表观粘度 a η、零切变速率粘度 0η和极限粘度 ∞η,8) 熔融指数 MI ,9)挤出胀大比。 2 分别以线性座标和双对数座标画出牛顿流体、宾哈流体、假塑性流体和膨胀性流体的流 动曲线(即 γτ -和 γτ log log -曲线)以及它们的 γη -a 曲线。 ★ 3 已经测得某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曲线如题6-3图所示,求:1) 0η和 ∞η;2) γ =10-1,1,104,108,1012时的 a η和非牛顿指数 n 。 (题6-3图) 4 为什么许多高聚物熔体都呈切力变稀的流动特性? 5 画出牛顿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泊肃叶流动)时截面上各点的流速分布和速度梯度(切变 速率)分布。 ★ 6 如果某种塑料熔体在模腔中流动的速度分布如题6-6图所示,将会导致塑料制品中取向 分布的状况如何? 题6-6图 题6-7图 ★ 7 浇口在底部的注射成型薄壁塑料杯很容易以如题6-7图所示的方式开裂,试分析其原因。 8 测定熔体切粘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用于什么粘度范围和切变速率范围?写出 各方法中实测的量和计算切粘度的公式。 ★ 9 测得某高聚物熔体的熔融指数为0.4。已知熔融指数仪的活塞截面积为1cm 2,测试中所

用毛细管的长度为1cm,直径为0.1cm;设熔体密度为约13 cm g。试计算该熔体在流 过毛细管时管壁处的切变速率 R γ 、切应力Rτ以及该熔体的表观粘度aη(忽略各种校正)。当砝码重量改为21.6公斤时,测得这种高聚物熔体的熔融指数为8,问该高聚物熔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10试述聚合物分子量对流动活化能和熔体切粘度的影响。流动活化能与熔体切粘度的温度敏感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求聚合物的流动活化能。 ※11 试从自由体积理论推导出WLF方程 () () g g T T T T T a - + - - = 6. 51 44 . 17 log ※12橡胶、纤维、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对分子量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就塑料而言,对注塑级、挤出级和吹塑级(中空制品)的分子量有什么不同要求? ※13试根据所学的高物基本知识,分析减少注塑制品中弹性成分的措施。 ★14在塑料挤出成型中,如发现制品出现竹节形、鲨鱼皮一类缺陷,在工艺上应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类缺陷。 15 注射成型中,高聚物熔体经历的是否是纯剪切流动?为什么? ※16挤出胀大比与挤出工艺条件和口模长径比有什么关系?

聚甲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聚甲醛(POM)是一种高结晶性的工程材料,具有刚性大、自润滑性好、耐疲劳、耐摩擦、五噪音、易加工等有点。它是最早用作齿轮的工程塑料之一,被用来替代有色金属及合金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电子电器工业、各种精密机械和五金建材等行业中承担动力传动传到的零部件。聚甲醛的改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内容主要集中在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和增强增韧两个方面。改良POM磨损摩擦性能的方法至今已有较多报道,而选用聚苯酯和固体润滑剂石墨共同改性POM报道很少。 目前世界上共聚甲醛占聚甲醛总量的75%以上。共聚甲醛是世界上当前和未来的主流,同时,国内市场对共聚甲醛比较适应,可见选用共聚甲醛工艺路线较为合适。 均聚甲醛生产工艺以杜邦公司为代表,其产物具有优异的刚性,拉伸强度高,单位质量的拉伸强度高于锌和黄铜,接近钢材,而且耐磨性能好、耐疲劳强度和蠕变性均好,摩擦系数小,但是热稳定性差、不耐酸碱。其生产工艺:首先由甲醛溶液与异辛醇反应,生成乙基己基半水甲醛溶液,经过脱水、热裂解得到精制甲醛,然后在氟化硼和乙醚的配合物的催化下,在反应器中进行液相聚合,聚合产物经过过滤、分离及干燥后,再用醋酐酯化封端,在高纯氮气保护下,通过挤出机造粒得到最后产品。此工艺采用甲醛路线,甲醛提纯精制过程复杂,后处理封端技术有一定难度,工艺流程长,设备多且腐蚀严重,需使用昂贵的合金材料做合成釜的材质。 共聚甲醛生产工艺以赫斯特公司技术为代表,其他拥有该工艺技术的还有巴斯夫公司、三菱瓦斯公司,另外宇部兴产公司采用在聚合过程中不用溶剂的气相法,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赫斯特公司的生产工艺:首先合成三聚甲醛溶液,经过溶剂苯萃取和精制得到聚合级三聚甲醛为聚合单体,进行本体连续共聚合,所得共聚物经过粉碎,除掉其中的热不稳定成分,干燥、造粒,得到共聚甲醛产品。巴斯夫和三菱瓦斯公司所用溶剂为二氯乙烷,以环氧乙烷,或二氧戊环-为共聚单体。旭化成公司对甲醛及聚合单体三聚甲醛的合成路线做了较大改进,开发的甲缩醛氧化直接合成)70%高浓度甲醛的新工艺,省去了甲醛浓缩和稀甲醛回收作为甲缩醛的合成原合成三聚甲醛中产生的甲醛可循环返回甲醛合成塔,操作,料,节省了能耗与成本。其中甲缩醛合成温度低,几乎不生成甲酸,无设备腐蚀,减少了副反应,这是对共聚甲醛合成工艺的重大改进。 宇部兴产公司的气相法共聚甲醛技术主要由甲醛合成、单体制备、共聚合、稳定化、溶剂回收等几大部分组成,与赫斯特公司的聚合工艺相比,在共聚合以后两家技术基本相同。宇部兴产公司采用50% 的甲醛与相对分子量低的聚乙二醇反应,经过脱水、热分解最后得到共聚合的精制甲醛气,精制甲醛气与共聚单体气态混合进入双螺杆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该技术对材质要求不高,流程简单,腐蚀性小,原料和产品单耗与赫斯特工艺基本相同。 韩国LG化学公司开发出一种生产聚甲醛的新技术,该技术新增加了甲醛精制工艺并使溶剂稳定,其突破是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气相聚合工艺。通过采用新生产方法,该装置可以节省30%的能源,并且该新方法可以使甲醛的精制效率由50%提高到)70%,新工艺还可以稳定产品质量并提高成本竞争力。 然而其耐热性差、冲击韧性低与缺口敏感性大等弱点却限制了其只能用于低温、低载和低速条件下. 因此自问世以来, POM 的改性研究从未间断过. 研究内容

卡拉胶

卡拉胶 冰淇淋生产中的应用 在冰淇淋和雪糕的制作中,卡拉胶可使脂肪和其它固体成分分布均匀,防止乳成分分离和冰晶在制造与存放时增大,它能使冰淇淋和雪糕组织细腻,滑爽可口。在冰淇淋生产中,卡拉胶因可与牛奶中的阳离子发生作用,产生独特的胶凝特性,可增加冰淇淋的成型性和抗融性,提高冰淇淋在温度波动时的稳定性,放置时也不易融化。 在冰淇淋生产中,卡拉胶虽然不适合作为主稳定剂,但它在很低浓度下能作为很好的防止乳清分离的辅稳定剂使用。因为卡拉胶虽然会增加体系的黏度,但不能包容足够的胶以稳定体系。刺槐豆胶、瓜尔豆胶以及羧甲基纤维素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是较好的主稳定剂,然而它们具有相同的缺点,即在冰淇淋混合物中会导致乳清分离。所以加入卡拉胶能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卡拉胶应用于冰淇淋中应注意:一是可以添加少量淀粉填充,数量多了就有粉质感,口感不佳;二是卡拉胶用量较少,多用于老化后凝冻过程中。

食品工业的应用 卡拉胶稳定性强,干粉长期放置不易降解。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值≤4.0)卡拉胶易发生酸水解,凝胶强度和黏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性条件下,若卡拉胶在高温长时间加热,也会水解,导致凝胶强度降低。所有类型的卡拉胶都能溶解于热水与热牛奶中。溶于热水中能形成黏性透明或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溶液。卡拉胶在冷水中只能吸水膨胀而不能溶解。 基于卡拉胶具有的性质,在食品工业中通常将其用作增稠剂、胶凝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而这些卡拉胶的生产应用与其流变学特性有着较大的关系,因而准确掌握卡拉胶的流变学性能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品种 卡拉胶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理想”类型,分属于两大类: 凝胶型卡拉胶: 主要含kappa和iota成分的产品 增稠型卡拉胶: 主要含lamda成分的产品 钾离子可以特别促进kappa卡拉胶的成胶。在很低的浓度下便可促进凝胶的形成。由于水化时钾离子体积较小,可以嵌入卷曲结构并且中和部分硫酸基。这样,双链结构就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强度高,质地较脆的凝胶。

功能材料论文概要

软磁材料概述 摘要 软磁材料如今已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20世纪推进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的硅钢和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是随处可见的。人类使用人工生产的软磁材料是从100多年前开始的,软磁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金属及合金到纯铁软磁材料再到Si-Fe合金、又到铁系合金、而后又发展了非晶态和纳米晶软磁合金的过程。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是Si-Fe合金。 软磁材料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本文主要讲了用量最大的铁基软磁合金和非晶态及纳米晶软磁合金合金中比较常用的软磁材料以及他们的一些特性。 关键字:软磁材料、铁基软磁合金、非晶态及纳米晶软磁合金合金。

1.磁功能材料 磁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利用材料的磁性能和磁效应来实现对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转换、调制、存储和检测等功能作用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性材料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磁性材料已经用于机械、电子、电力、通宵和仪器仪表登领域。 磁性材料的种类繁多,按材料的磁特性和磁效应功能以及用途,将磁功能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半硬磁材料、磁记录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控形状记忆合金、磁电阻材料、巨磁阻抗材料、磁光材料、磁卡效应材料、微波磁性材料、磁流体以及复合磁性材料。 2.软磁材料的一般特性及分类 软磁材料为磁功能材料中使用的较早的一种,一般是强磁性的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物质,其的总体特点是:它的磁滞回线细长,磁导率很高,对于外加磁场具有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矫顽力低,一般低于100A/m,容易被反复磁化。性能优异的软磁材料,具有低的矫顽力、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起始磁导率、高的电阻率与低损耗等特点。以下两张表分别是一些典型的软磁性材料的矫顽力和起始磁导率: 表2.1 典型软磁材料的矫顽力 表2.2 典型软磁材料的起始磁导率

卡拉胶的交互作用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卡拉胶的交互作用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刘 芳,沈光林,彭志英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 要 对卡拉胶与电解质、食品胶和蛋白质等之间的交互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卡拉胶在食品工 业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 卡拉胶;交互作用;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arrageenan and electrolyte ,others food gels and protein.The main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f Carrageenan in food industry are also intro 2duced in details he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aking better use of Carrageenan.K ey w ords carrageenan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3  收稿日期:2000-06-18;修订日期:2000-06-28.作者简介:刘芳(1971年生),女,云南宣威人,博士研究生,主攻食品生物技术. 0 前 言 食品胶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来源有海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食品胶在增稠、乳化稳定、凝胶、保水、组织结构和结晶控制、成膜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卡拉胶是一类从红藻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多糖,始于爱尔兰。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化学学会将它正式命名为Carrageenan 。20世纪60年代Rees 等人[1,2]对卡拉胶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证实卡拉胶是由1,3-β-D -吡喃半乳糖和1,4-α-D -吡喃半乳糖作为基本骨架交替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根据半酯式硫酸基在半乳糖上连接的位置不同,可分为7种类 型,分别用希腊字母κ-、 μ-、ι-、ν-、λ-、θ-、η-来表示,目前在工业上生产和使用的卡拉胶主要为κ-、 ι-和λ-卡拉胶3种,其分子结构见图1。图1 3种主要卡拉胶的结构式 卡拉胶的反应活性主要来自半乳糖残基上带有的 半酯式硫酸基(ROSO 3-),它具有较强的阴离子活性,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多糖。商品化卡拉胶的相对分子质量随着所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显著性的差异,一般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5~106之间[3],卡拉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性能和用途有显著的影响。 卡拉胶性能优良,表现出优异的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同时与其它食品胶具有广泛的配伍性和协同增效作用,与蛋白质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和乳化稳定作用。因此,卡拉胶在食品、医药、日化及其它科研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虽然卡拉胶的生产历史比琼胶短,但目前卡拉胶的年产量已突破2.5万t ,超过琼胶产量1倍多。目前卡拉胶的市场需求量每年仍以5%~10%的速度递增[4]。 1 电解质对卡拉胶流变特性的影响 各种电解质一方面中和了卡拉胶半酯式硫酸基的负电荷,降低了卡拉胶与电解质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大分子的伸展性;另一方面加入的电解质降低了大分子的亲水性,使水化层变薄,导致水溶液的粘度下降,其中磷酸氢二钾和磷酸氢钙对水溶液的影响最大。 添加钾盐、铵盐、钙盐可大幅度提高卡拉胶的凝胶强度,而钠盐对该溶液的影响较小,只有高浓度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才能使卡拉胶的凝胶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一些具有螯合作用的钠盐,如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会螯合卡拉胶中的一些多价阳离子而降低卡拉胶的 食品添加剂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0(4)

7.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质

第一章 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质 主要内容:(1)液体的流动类型 (2)高分子熔体的流动特征 (3)影响高聚物熔体粘度的因素 (4)高聚物熔体弹性效应的表现 (5)高聚物熔体粘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内容:弹性效应的理解 掌握内容:(1)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 (2)高聚物熔体的流动特征及影响流动温度的因素 (3)影响切粘度的结构因素及外在因素 理解内容:(1)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机理 (2)高聚物熔体弹性效应的机理、现象及影响因素 了解内容:(1)高聚物熔体粘度的测量方法 (2)拉伸粘度的基本情况 §8 高聚物的基本流变性质 §8、1流变学的基本概念简介 一、流动的方式 1、速度方向 2、速度梯度方向 剪切流动 a 库爱特(拖流动) b 泊肃叶(压力流) 拉伸流动 速度方向平行速度梯度方向 二.流体的基本类型 γγ ? ==?=?=dt d dt dy dx dy dt dx dY dv 11 (1) 牛顿流体 στ=η·γ (η为常数) 熔体结构不变 (2) 非牛顿流体 表观粘度ηa = γ τ σ?

a. 胀塑流体 n k a γ γηστ? ? ==? γ↑ ηa b. 假塑性流体 στ=ηa γn (n<1) γ↑.ηa ↓ (剪切变稀) c. στ=σb + k γn 三.假塑性流体的基本特性 习题 1.名词解释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假塑性流体 胀塑性流体 Bingham 流体 零切粘度 表观粘度 熔融指数 第一法向应力差 挤出胀大 真实粘度 2.大分子流动是如何实现的? 3.大分子流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流体流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分别用τ-γ、η-γ、lg τ-lg γ、lg η-lg γ曲线示意图。 5.分析假塑性流体流动的η-γ曲线,并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给予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