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i 28 K 39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达尔文C.道尔顿D.牛顿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铁丝B.硫粉C.蜡烛D.红磷

4.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该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

6.下列给物质加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B.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7.生活中常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B.吸附C.加热煮沸D.过滤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空气质量的是 A .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报告 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 .使用清洁能源

D .植树造林

10.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 +

C .H 2O

D .2H 2

11.下列现象中,主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石蜡熔化

B .纸张燃烧

C .食物腐烂

D .铁生锈

12.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B .26

C .30

D .56

1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 .氯Al

B .锌ZN

C .锰Mn

D .钠na

14.钛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22

B .核外电子数为 48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15.下列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

B .

C .

D .

16.某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其原因是

①它的沸点低 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③它难溶于水 ④它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7.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收集呼出气体样品(不考虑其中的水蒸气) 用吸管向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缓缓吹气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

C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水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22 Ti 钛 47.87

氧气

蒸气的含量

18.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

D.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

19.下列关于水受热沸腾、水蒸气遇冷凝结实验(如下图所示)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让分子从静止开始运动

B.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距离增大

C.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体积增加

D.实验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0.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能够反映出元素之间规律性的关系。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同一竖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呈现递变性,对

应的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依据这些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

B.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S

C.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00

D.硒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珍贵文物。

21.(1分)下列展品制造时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A. 用岩石打制石器

B. 用泥土烧制青瓷烛台

C. 用玉石雕刻玉印

22.(1分)人们在火药研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烟雾弹。烟雾弹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以掩藏行踪。

请写出一种可以作为烟雾弹主要成分的物质:。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3. (2分)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从微观角度说明理

由:。

24.(2分)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1)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5 P

16 S

32.06

17 Cl

35.45

33 As

74.92

34 Se

78.96

Br

79.90

(2)打开食品包装袋,会闻到食物的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水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25.(3分)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2)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3)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

26.(3分)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1)上述流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设备是(写出其中一种)。

(2)实验室中模拟水处理时,欲吸附污水的颜色,可向其中加入(填物质名称)。(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 用淘米水浇花

B. 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C.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 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

27.(3分)土壤渗滤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降低污水中氮、磷等元素含量的污水净化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氮元素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

(1)氮气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硝酸态氮中氮元素为+5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以硝酸态存在的是(填序号)。

A. NaNO

2 B. KNO

3

C. NH

4

Cl

(3)最终,污水中的氮元素部分被植物体吸收,部分转化为。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为人们服务。

28.(1分)月饼、老婆饼、杏仁酥等糕点包装中常有一小袋脱氧剂(如右图),用以消耗氧气,从而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用作脱氧剂的物质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是。

29.(3分)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会发生(填序号)。

A. 物质变化

B. 能量变化

〖科普阅读理解〗

30.(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杨骏等,有删改)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

3

)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

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

2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用图示表示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填物质名称)直接转化生成的。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填序号)。

氧原子

A. 8:00~10:00

B. 10: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

〖生产实际分析〗

工业上制取氧气有深冷法与变压吸附法两种。

31.(2分)深冷法的原理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填序号)。

A B C D

氧气液态液态气态气态

氮气液态气态液态气态

(2)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

32.(2分)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33.(1分)分析下表数据,与深冷法相比,变压吸附法的优点是。

项目变压吸附法深冷法

最大产量(m3/h)3200 20000

产品气含氧量(%)93~95 99.5~99.8

工作表压强(kPa)-70~40 460~750

温度(℃)0~40 -109~-190

产每立方米氧气耗电量

(kW·h)

0.40 0.50~0.65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4.(5分)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右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写出两点)。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

(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①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填序号)。

②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基本实验〗

35.(2分)下表呈现了2种常见的错误操作,请写出正确操作。

序号(1)(2)

错误操

闻气体气味取用固体

正确操

36.(4分)实验室中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仪器①中盛装的药品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反之,则会导致水到吸入试管中。引起倒吸的原因是。

37.(3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的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水杯(带盖子)用以收集氧气,有的同学从药店买了过氧化氢溶液。

(1

)除了自带仪器外,还需向实验室借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A B C D E F

(2)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他们发现土豆块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其作用可能是。

〖实验原理分析〗

38.(6分)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

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

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

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填序号)。

A. 密闭容器的容积

B. 温度

C. 气体的量

〖科学探究〗

39.(7分)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

4

)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I

图1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II 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

烟,

焰心处有可燃

性气体

III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

(2)补全实验II 的实验现象:。

(3)实验III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4)依据实验III,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的推论

是。

【反思与评价】

(5)实验III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右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右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3的优点是。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40.(4分)某饮用矿泉水1000 g中的成分如右图所示。

(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种元素。

(2)在偏硅酸H

2SiO

3

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偏硅酸H

2SiO

3

中,求算硅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4)某同学喝了500 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钾元素的质量为 mg。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A D C B B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D B C C B D

21.(1)B

22. 红磷(或磷、白磷、P)

23. 混合物空气由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

24.(1)化学性质稳定(或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25.(1)氢气 + 氧气水(2)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2

26.(1)粗格栅(或细格栅、超细格栅)(2)活性炭(3)C

27.(1)单质(2)B (3)氮气

28. 能与氧气反应(或能吸收氧气)(答“吸附氧气”不得分)

29. (1)Ca(OH)

2

(2)化合反应(3)AB

偏硅酸H2SiO350 mg

钾K+ 5 mg

钠Na+10 mg

钙Ca2+10 mg

镁Mg2+ 5 mg

点燃

30. (1) (或 ) (2)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和氧气 (3)D (4BD (5)少开私家车(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1.(1)B (2)供给呼吸(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2.(1)物理变化 (2)AC 33. 生产条件容易达到(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4.(1)由两种元素组成,含有氧元素(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NO 2、SO 2 (3)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4)① BCA ② 34

35.(1)用手扇闻气体 (2)左手水平拿好试管,用镊子/药匙取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在慢慢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到试管低端

36.(1)试管 (2)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或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3)试管冷却后,管内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导致水倒吸入试管中

37.(1)ACF (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水杯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 (3)催化剂

38.(1)活塞回到刻度5处,静止 (2)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3)试管冷却后,活塞静止时停在4处 (4)红磷燃烧放热,玻璃管内气体温度升高,管内压强大于大气压 (5)ABC (2分,少选1个,得1分) 39.(1)蜡烛火焰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2)白烟燃烧

(3)检验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还有氧元素(2分,各1分) (5)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0.(1)7 (2)1:24 (3)

(4)2.5

加热 点燃

加热

二氧化锰

点燃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化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 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3.“”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初三化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期中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C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C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2.(2016·雅安)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 ,数据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 A .厕所清洁剂:1 B .白醋:3 C .牙膏:8 D .肥皂水:10 3.(2016·重庆)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C ) A .汽车表面喷漆 B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 .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4.(2016·怀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 .C +O 2=====点燃CO B .NaOH +H 2SO 4===Na 2SO 4+H 2O C .CaCO 3+2HCl===CaCl 2+CO 2 D .C +2CuO=====高温2Cu +CO 2↑ 5.(2016·成都)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D .将10 g 氯化钠溶于100 g 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6.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 和B 不可能是( D ) A .HCl 和NaOH B .CO 2和NaOH C .H 2SO 4和Fe 2O 3 D .H 2SO 4和BaCl 2 7.现有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加入10 gNaCl B .加入水5 g C .蒸发掉50 g 水 D .加入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 8.伍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该合金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该骗局。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D ) A .硫酸铜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盐酸 D .硝酸钠溶液 9.(2015·株洲)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D ) A .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B .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 .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 .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10.为了验证Zn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 > Fe > Cu 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D ) A .将Zn 、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B .将Fe 、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C .将Zn 、Fe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 4溶液中 D .将Zn 、Cu 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 4溶液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海淀区2020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 A A D B A B C B 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 C D D C D D C D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评阅非选择题时请注意: ●若无特别说明,每空1分。 ●文字表述题中加点 ..部分为给分点 ......,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方程式中的产物漏写“↑”或“↓”不扣分。 ●化学专用词汇若出现错别字为0分。 21.(2分) (1)化学性质不活泼(或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点燃 (2)木炭+ 氧气二氧化碳 22.(3分) (1)混合物 (2)肥皂水 (3)a 23.(4分) (1)16.00 8 (2)O2H2O 24.(3分) (1)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或过氧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原子个数比为2:4:3)(2分)(2)化学

25.(7分) (1)2 (2)将CO 2高效率转化、方法的能耗和经济问题 (3)阴离子 (4)其他条件相同时,用缺O 2-磁铁矿分解CO 2,350℃时CO 2的分解速率 (或效率)高于290℃时的(2分) (5)缺O 2-磁铁矿 (6)BD 26.(5分) (1)NaCl (2)B (3)氯化钠 + 水 氢氧化钠 + 氢气 + 氯气 (4)氢元素、氯元素(2分,各1分) 27.(4分) (1)+1 (2)能溶于水 能与氯气反应 (3)氯气有毒,会污染环境(或损害人体健康) 28.(3分) (1)有错误,试剂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 (2)有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3)正确 29.(4分) (1)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氧气不易溶于水 (3)生成黑色固体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30.(4分)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2)A (3)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通电 点燃 二氧化锰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初三期中化学试卷

初三期中化学试卷05.11.6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 B、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于填充气球 D、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下列对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化合物,且是一种氧化物 B、它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7.5 D、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4、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 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煤气做燃料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铁制成锅 6、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 B、无磷洗衣粉

C、无铅汽油 D、无氟冰箱 7、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CO和CO2 B、O2和CO C、N2和O2 D、CO和H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电池工作时释放电能 B、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C、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9、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11、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可以降低着火点 B、散热的速率快 C、木柴是可燃物 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C、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如果不注意规范操作,往往造成实验异常。学校化学小组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出现了下列现象,其中属于正常现象的是 A、苗苗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 B、明明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现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C、晓晓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插入水中的导管口冒出气泡 D、浩浩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破裂

2018-2019海淀初三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 化学 2018.11 学校 姓名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 注 意 事 项 1.本调研卷共8页,共38道小题,满分80分。调研时间90分钟。 2.在调研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调研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调研结束,将本调研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H 1 C 12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10B.氮气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2.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Fe C.O D.Al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硫粉C.木炭D.红磷 5.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氟单质B.氟原子C.氟分子D.氟元素 6.下图做法中,没有 ..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A. 晾衣服 B. 装纱窗 C. 捞饺子 D. 沥茶水 7.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11 C.23 D.12 8.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2O2 B.O2 C.2O D.2O2-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10. 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氮气和氧气的是 A.观察颜色B.闻气味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D.加入澄清石灰水 11.下列现象中,主要和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冰雪消融B.纸张燃烧C.食物腐烂D.钢铁生锈12.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氢气③表示1个氢原子④表示1个氢分子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A.氮气N2 B.过氧化氢H2O C.二氧化碳CO2D.氯化钠NaCl 14.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 ..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硬度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可燃性1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N2、O2等能比较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D.N2、O2混合后各自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16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 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长征5号运载火箭中采用了液氢-液氧发动机,根据信息回答17-19题 17. 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和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 B.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 D.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18. 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放出大量热,是火箭的动力来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 法不正确 ...的是 一定条件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刀耕火耨 C.釜底抽薪 D.百炼成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铁离子 D. C.铁元素 A.铁分子 B.铁单质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解决人民饮水安4 )全问题,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过吸附作用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BA.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有利C.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 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SO5、过硫酸铵【(NH)8224) 元素的化合价(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2 D. +4 C B.+6 . A.+7 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低的后熄灭,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 6、)由此可看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A .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C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 和质量很小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D、是可裂变核元素,在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2.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3.“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4.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 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 D.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人教版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卷

人教版上册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4.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 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7.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 B.NaCl C.HClO D.KClO3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1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1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2016.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Cl 35.5Ca 40 Fe 56 Zn 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属拉丝B.甲烷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石油C.海水D.蒸馏水 3.下列空气成分中,常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起防腐作用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A B C D 5.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B.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C.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下列物质中,不能 .. 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花生油D.酒精 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B.2O2C.2O D.O2-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AgNO3 B.碳酸钾KCO3 C.氧化镁MgO2 D.氯化铁FeCl2 9.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 10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11.某花圃的花卉缺乏磷元素,应施用的化肥是 A .23K CO B .3KNO C .CO(NH 2)2 D .()242Ca H PO 12. 电热水壶用久后,内壁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A .酱油 B .白醋 C .食盐水 D .水 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石墨作铅笔芯 C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D .用铜丝作导线 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 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1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1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A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 .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17.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A 滴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2.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 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7.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针对我校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得分率及通过率 符合哈尔滨市试题题型和难度要求,试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具备较好的层次与区分度。 二、答题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 1、基础知识扎实,知识掌握准确 从统计结果看第1、2、6、10题得分率和高超过了90%,第3、4、5、7、8、9、13、14题得分率比较高,超过了80%。这些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试题将双基的考察置于问题情境中。试题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生成问题,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例如:第34题B到C 过程中气球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图示信息提炼出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信息的获取,再结合理化知识来解释A到B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意审题、思路清晰,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第31题第(1)增大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供给燃烧充足的氧气,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烟囱上安装净化过滤装置,建议有的同学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脱硫没技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第35提连接成一个五角星,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希望,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现了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第29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魔术中的奥秘,体现了学生具有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的结合能力,并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一个化学变化发生的实质过程。 4、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第36题:表格部分 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试卷中的第15题和37为计算题,第15题的难度不大,通过率为57%,第37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性,通过率为25.7%,体现了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的过程计算、综合司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答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北京市海淀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2014-2015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化学20XX年11月13 日 考 生 须 知 1. 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3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 试题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4. 请使用黑色字迹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河水结冰C.岩石粉碎D.木炭燃烧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空气B.液态氧气C.蔚蓝海水D.澄清石灰水 4.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工业用水应该循环利用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C.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大量用水D.水被严重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 6.我国在大气污染物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项目不属于 ...其基本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PM2.5 7.下列图标中,表示爆炸品的标志是 A B C D 8.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

A.O B.2O C.O2D.CO2 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H2C.H2O D.H2O2 10.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原子核显正电性D.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1.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A.沉降B.吸附C.过滤D.蒸馏12.氧化锆(ZrO2)纤维是一种耐火纤维材料,其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2 C.+2 D.+4 13.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 A.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B.用药匙取少量氯化钠,尝一尝味道 C.若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是清洁燃料B.液氮用做制冷剂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 1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液体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出液体的体积1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7.下列物质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钠 NaO B.氯化钠KCl C.碳酸钙CaCO3D.氯化铝ALCl3 18.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点燃 A.镁+ 氧气氧化镁B.乙烯+ 氧气二氧化碳+ 水 加热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