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

(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

(三)整体考点研究

(一)文言文阅读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

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仍是备考重点。连贯,传统题型,抓住几个“一致”的原则 (陈述对象、句式特点、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语体风格、气氛格调等一致)。主观题,注意新旧题型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

生活化的体现。

(六)作文

从高考实际出发,建议“主攻议论文,兼顾记叙文”。注意分清文体,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上加强指导。作文训练要有序列性。材料作文仍是主体,但选取的作文训练材料要丰富多彩。名言类、新闻类、歌诗类、寓言类、关键词类均要训练,注重思辩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根本,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容县中学高三语文组2018年高考备考对策从今年高考的特点看,新考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通过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为必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1.把握考核目标和考核内容,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今年开始,高考考核目标更加明确,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考核内容上,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厘清语文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弄清自己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掌握语文知识系统,我们要营造能力提升的氛围,为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2.要特别注重加强答题速度的训练。

今年高考“增加了阅读量”,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答题速度,答题速度具体表现为阅读速度、思考速度和作答速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整体改善自己的做题习惯,加强答题速度训练,否则,将难以适应新的考试改革。

3.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的基础。

“小、多、活、宽”是现代考试模式下基础知识的考查特点,知识点小,题目多,考查方式灵活,考查内容宽泛,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复习范围必须宽泛并且细致,尤其要注意传统文化知识和语言交际技巧等这些新增的考点。复习基础知识,一定要注意量的积累。具体方法上,学生可以以一本复习材料为核心,全面解决这本材料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要以真题为导引,在高质量的真题当中提高“题感”。

4.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需要学一点逻辑知识,了解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组成推理的一些基本的逻辑规律,掌握一些理性思维的方法,不一定要学生死记逻辑概念,但要将逻辑知识融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还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学会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看到事物的矛盾性,学会寻找事物的规律性,学会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判断推理,要学会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思维的活跃度,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0-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②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③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 ①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②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③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②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③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①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莼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用意是为了表明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③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此次考试卷结构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就连文言文阅读也出的是课本上的原文,因此试题难度并不高。 二、成绩情况总结: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基础题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内容,靠的是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和积累,这说明大部学生对基础的不够重视,读书也不够认真外,基础不牢固。 ( )现代文阅读,在答题上扣题不紧,读题不仔细,不能够紧扣文本内容来解答,不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不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差。 ( )文言文翻译就是课文中的原文,但是得分不够理想,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扎实。 ( )名句名篇默写得较好,这说明在老师的狠抓下,学生还是能够去学,去学得扎实一些的。 ( )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比上次月考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老师们再考试前强调的效果不错。 ( )学生的对题目的解题方法不够明确,审题不够细致。由于审题不细致丢分的现象也很突出。 四、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措施: ( )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各人所长,集中各人优势,使每节课重点、难点更突出,授课效果更好。 ( )从课堂 ?分钟要成绩,抓好早晚读,每次早晚读都给学生定下明确的目标。 (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用足用好教材,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包括字音、字形的掌握、语境义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渗透、内容的整体把握、文体特征的强调等等。

(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每堂课目标明确集中,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精练,真正让学生学中有所悟,练中有所得,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 )今后在出检测题时要贴近高考,体现出学生的能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期待着下一次考试,我们高一的成绩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今天,我谨代表我们语文组就汇报到这里,有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高二(下)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整体评价: 这套试题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偏易水平,但也有些题学生做得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略显紧迫。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又兼顾基础知识的检测,做到了文学性与现实性、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有助于进一步感悟语文学科教与学、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高二学生更加精准地确立学习目标,也利于调动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是一份令师生比较满意的试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 整体答题情况一般,选择题做得较好,没有出现全部选错的情况,获满分的极少。主观题作答较好,多数学生能按点回答,眉目清楚,层次分明,语言概况整体较好,失分主要在于没有密切结合文本,有效信息筛选不全面,部分学生概括能力较差,文章可以读懂,但概括不出关键信息。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答错题号的现象,少数同学没有养成分点答题的习惯,笼统答题增加了评卷老师找得分点的难度,容易让评卷老师产生疲劳。多数同学是摘抄文中句子作答,有语言表达不完整现象。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的答题上;极少数同学在做主观题时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表态不清,甚至有自相矛盾现象。 (二)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选择题正确率不是很高,学生在断句、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和文段内容要点的掌握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文言文基础知识相当欠缺,以致于阅读古文显得困难重重,花费时间太多,答题方法也很欠缺,在翻译时,很多同学没有养成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推测句意的做题习惯,书写马虎,语句表达不连贯的现象较严重。 2、诗歌鉴赏题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的一个弱点,丢分较多,一些同学弄不懂诗句意思,意象、意境的把握不到位,诗歌情感理解出现偏差,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够全面。 3、古诗文默写 此题答题情况较好,获满分的学生较多,也有零分者。得零分者有两种情况,一是留空;一是全写了,但是句句都有错别字。 (三)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 能拿满分者甚少,可见基础普遍不够扎实。语言运用题方面,概括归纳能力不足,有些答案逻辑不通、语病连连,还需要加强。 (四)写作 此次作文,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审题和立意方面的难度不大。 几大亮点:1. 考生写作文时能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细节能融入文中,使文章亲切自然,感染力强。部分学生文笔不错,语言优美,主题鲜明,思想健康,文思活跃,独辟蹊径,结构严谨自然。2.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规定的文章字数,立意深远,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条分缕析,逐层深入,挖掘深意。3. 离题作文很少,低分作文较少,但是一般化作文较多。 不足之处:1. 取材基本相似,文题开阔却视野狭窄;2. 立意肤浅,缺乏深度和新意,千人一面,思想性不够;3. 部分作文内容之间毫无关联; 4.学生拟题能力差,别字较多;5. 不少学生审题不准确、观点不够鲜明,有些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平淡、字体不工,或不能完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作文卷面不够整洁,有些学生无论叙事还是议论还停留在初中水平,思路含混不清,文章毫无构思可言,下笔随意,没有很好审题,出现了偏题的文章。 四、今后教学措施: 针对此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并切实贯彻新课标理念,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精讲多练,夯实基础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和基本技能不熟练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新授课阶段务必使学生把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牢固,并在习题课中使学生能灵活正确地运用。 2、培养习惯,强调规范 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处理问题没头没尾,解答过程不够完善,解答不规范。所以在今后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作文加强学生字面的功夫,每天坚持练字,锻炼认真答卷的能力,平时加强作文阅读训练,坚持小文章作文,锻炼学生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全面的意思。 3、加强辅导,高效课堂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听讲,作业难完成。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与个别辅导,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一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下语文月考质量分析总结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月考成绩概况 本次语文月考,人均76分,及格86人,最高分106分,最低分22分。高分段人数少,差生面积较大,优秀率为零,及格率偏低,总体成绩不够理想。二、试卷评价 本次月考试题,题型与近年高考相仿,与教材关系密切,难易适中,结构规范。试题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考察,题型稳定,切近高考,切近教材,考查的测重点突出,没有偏题难题,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答卷情况 通过答题情况及得分对比分析看,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 2、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作业、练习落实不到位。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四、月考暴露出的教学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授和训练不够。【从学生的试卷来看,古代诗文阅读,对文言文关键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准确,成语运用判断不准即是明证;客观性选择失分严重,说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差,不能仔细阅读,不能审清题干要求,不能仔细深入探究比较,只是读了大概,凭印象和语感作答,没有一定的把握度。】 2.教师教学知识落实不力。【如古诗默写出现空缺、关键字错写说明学生识记不牢固,小说阅读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 3.不够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语言文字运用,成语积累较少,病句辨析找不到病根失分明显,语言连贯题填写虚词弄不清逻辑关系和层次,不能按要求仿句,作文在选材和立意上比较一

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王笑语 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有问题,多数学生能够感觉到与初中现代文阅读有明显区别,难度加大,且需要理解和概括提取信息的地方较多。而且在文本类文章的考核中,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学生在这一板块中得分少。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了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诗歌主题。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多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涵盖了本册课本主要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普遍失分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日常积累做得不扎实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与组织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依然能力欠缺。 7 作文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二考试后的思考 试卷难度并不大,可是大多数学生成绩并不很理想,这说明学生学得还不扎实。需要老师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扎扎实实学习,打好基础。从9班和10班学生成绩看,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这次月考,从中找到差距,从而制定学习目标。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认真对待这次月考。作文及主观题大片空白,能看出来是没有思考或是胡乱写了一通就敷衍了这次考试。从监考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待考试的态度。所以端正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现在比多讲几道试题也许重要的多。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

(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

(三)整体考点研究 (一)文言文阅读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 的积累。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 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 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仍是备考重点。连贯,传统题型,抓住几个“一致”的原则 (陈述对象、句式特点、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语体风格、气氛格调等一致)。主观题,注意新旧题型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生活化的体现。 (六)作文 从高考实际出发,建议“主攻议论文,兼顾记叙文”。注意分清文体,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上加强指导。作文训练要有序列性。材料作文仍是主体,但选取的作文训练材料要丰富多彩。名言类、新闻类、歌诗类、寓言类、关键词类均要训练,注重思辩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根本,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容县中学高三语文组2018年高考备考对策从今年高考的特点看,新考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通过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为必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

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及2010年高考复习建议 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杨彩根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总体而言,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是一份值得充分肯定的试题。 这份试题,结构、题型与分值与前两年基本一致,难易比例基本合理,题意表述严谨清晰,情境设问规范科学,着眼于语文素养,凸显了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注重对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考查,有较明显的区分作用,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错误,较好地控制了评分误差,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具有注重基础、重视积累、回归语文本位、引导性较强的鲜明特色。这些命题指向必将引导高中语文教学从长期存在的重技巧训练而轻能力培养、看重课堂“小语文”而忽视社会“大语文”、不愿从“根本”上下功夫而热衷于剑走偏锋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中摆脱出来,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 具体来说,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用活用足教材,命题取材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纵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其命题材料与教材或读本有着一定的联系,有的完全来自课本或读本,有的与课本或读本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有的源自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字音题和“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题的语料完全取自课本自不待言,就连语序题的语料也完全取自高中第五册《孔孟》第一自然段;词语题中的词语均来自课本,只是换了新的语境而已,语病辨析题的选项有的跟课文也密切相关;句式转换题的内容是对高中第六册王力《语言与文学》第三节的概括;诗歌鉴赏题是由高中第二册《说“木叶”》一文中“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引申而来的。 科技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朱光潜的《谈美》,讲的是艺术家如何创造艺术,与高中第五册《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何其相似;再说朱光潜的文章几乎每册读本都有,考生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的是清初江西籍散文家魏禧的《卖酒者传》,一者选用本土作家的作品,言本地之事,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二者考生在初中学过了魏禧的《大铁椎传》,对魏禧散文的风格较熟悉;三者清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清代散文语言相对“浅易”,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均是从教材中迁移出来的,难度不大。 文学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散文《木车的激情》,文章赞颂孔子及其弟子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 文章的背景材料考生并不陌生,因为高中第五册有《孔孟》一文。 作文题要求考生对巴黎兽首拍卖会中蔡铭超的行为谈看法,这是一篇要求考生就蔡铭超的行为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属于评论性议论文的范畴。这道题虽然遭到了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反宿构、反套作方面确实起到了极为明显的作用。考生之所以感到不好写和写不好,是因为在平时语文教学中习惯于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味片面地训练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对评论性议论文未予以重视,其实高中第五册就有“社会生活评论”写作训练专题,只是被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给忽略了。 (二)重视“双基”,注重积累,突出对考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第四题 13题,文言文翻译 (1)彦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谕,令赴朝谒。(3分) 译文: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3分。“奉表待罪”“慰谕”“谒”各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句中重要的实词不能根据语境准确地翻译出来,而是很随意地译出大意,如把“慰谕”译成“告诉”“下旨给他”等。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彦超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4分) 译文: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4分。“斥去”“服用”“俭约”各1分,“仆妾之冗食者”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翻译时句式落实不到位,题中的“仆妾之冗食者”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很多同学不能在译文中体现。 ②译文不通畅,“咸遵俭约”应译为“都遵循节俭的原则”,不少同学不能补充出句子的中心词。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3)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3分) 译文: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3分。“衰朽”“乞骸骨”各1分,“臣之愿也”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重要文言知识积累不够,如:“乞骸骨”,在《张衡传》中学习过,很多同学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臣之原也”是判断句,有不少同学没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对重点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差。 14题,诗歌鉴赏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4分,“高远明净”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不清,很多同学没审清本题的落脚点是对景物特点的概括,竟答成了情感基调。 ②答题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小标号,没有步骤,只是笼统地写感受。 ③鉴赏性的词语匮乏,答题时表述不够准确。如对于画面特点的概括,不少学生用了“美丽”“诗意”等笼统的词语。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意识不强,题中明确要求“联系全诗”,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联系诗中的具体诗句去分析情感。 ②答题时缺乏步骤,没有序号标注,得分点很容易隐于纷杂的卷面中。 ③对诗歌整体把握能力不够。从试卷上呈现的答案看,不少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住这首诗歌,竟出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对朋友的思念”等不准确的情感判断。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加强训练,增强学生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形成答题模式;准确理解诗意,掌握答题术语。 15题,名句名篇默写 学生答卷存在问题: 书写不规范、潦草,字迹不清,识记不牢,错别字多,几乎每一句都会有错别字。((1)也—者;鹃—娟;(2)齐—其;(3)夙—素,砧—毡、拈;(4)义—亦) 该题多数学生得3~4分。 建议: 名句名篇要强化背诵,更应重视书写,写规范,写正确,重在抓落实,坚持不懈。 第五题 16题,参考答案:③⑥①④②⑤(4分。答对3项得1分,4项得2分,全对得4分)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套测试主要考查了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试卷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水平,但也有些题目本校学生做的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有些紧迫。整体来看,题目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格率在69%左右。 二、试卷分析及学生情况: 1.选择题 选择题属客观性题目,整个测试情况如下表: 题号答 案 正答 率% 答A人数 占的比% 答B的人数 占的比% 答C的人数 占的比% 答D的人数 占的比% 1 B 34.1 1.4 1.9 62. 2 34.1 2 B 51.1 7. 3 21. 4 51.1 19.5 3 C 70.0 3.2 24.1 70.0 2.2 4 D 83. 5 5.1 4. 6 5.9 83.5 5 D 53.2 6.5 22.7 16.8 53.2 6 C 74.9 8.6 7.8 74.9 8.1 15 B 27.6 54.6 27.6 8.9 7.3 16 A 71.1 71.1 9.2 8.9 10.3

17 D 32.2 18.9 34.3 13.2 32.2 上表可以看出各题的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有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且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所以这六道题目的得分率比较高。15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但正确率只有54.2%,有20%的学生选择了A,说明对“拍手称快”这一词语不理解;16题是语病题,这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平时练习的重点,但正确率只有36.1%,说明学生对于语文语法还是没有掌握;17题考查的是上下文衔接、语意连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选A的只有67.4%,明显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这一部分的客观题,充分暴露出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平时练习的也出错,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强化。 2.古代诗文阅读 本次期末考试的古代诗文阅读题目,整体上难度不大,但学生也有失分情况。 首先,文言文阅读题目是截取必修二中的课文《鸿门宴》中的原文,是学生学习过并应该掌握的。从两道翻译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一题明显比第二题答的好,但都是大意能写出来,个别词语像“因”、“举”、“不胜”有50%的学生没有能翻译出来,还有“因击沛公于坐”这一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能准确的翻译出来。总体来看,翻译题目的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 其次,古代诗歌阅读的这首词虽然没有注解,作者范成大学生也不太熟悉,但诗歌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可以理解。在第8小题答题中,很多学生都能答出来“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但这次考试首次要求 90 分钟来完成试卷,对某些学生的确由一定难度。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况作一些分析。 一、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掌握情况还较好,大面积学生都 能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但这次考试高分与低分相差较为明 显,这可能与知识掌握和考试时间短有关。 二、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背一背、读一读、写 一写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语言应用 能力、体验感悟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三维原则,特别注重语 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背一背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读 一读部分其次,写一写完成得较差。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 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 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如第16 题要求回答“春风肆虐

给作者带来怎样感受?”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个感受。写一写部分完成较差, 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 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 较短有关。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非常完整,逻辑条理非常严 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 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三、反思与经验总结 1、狠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 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 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 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 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 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 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 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 的文章,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武汉市2014届高中9月调考语文质量分析 洪山区语文高考指导小组 为了便于高三老师明天(周一)评讲试卷,我把高考指导小组同志们的质量分析整理后发给你们,仅供老师们参考。 质量分析主要是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赋分标准、答题情况及主要错误、备考建议。 文言文翻译 一、赋分标准 12.1 具翻译为“全部、详细、都、全”给1分,翻译为“具体、一一”不给分。 以翻译为“把、将”给1分,翻译为“来、被、让、使”或没译不给分。 语意符合语境给1分,如“闻”,译为“使他知道、使他听闻、使他听说”或者“报告给他(皇帝、武帝、官府”均可给分。 语序颠倒不扣分,省略句式没有译出不扣分。 12·2 西翻译为“向西”,有活用现象,给1分。 无所:翻译为“没有什么、什么”给1分, 语意正确与否的关键扣最后一句话“无所不至”,至:不能翻译成“到”,因为不符合语境,结合语境可译为“没有什么不发生”“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干不出来”。

官:译为皇上、朝廷、官府等均可,不扣分;人情,没有译古今异义,译成人之常情,没扣分。 12·3 遣:翻译成派,派遣给1分。 执录:翻译成关押、逮捕、扣留等给1分。 语意正确给1分。 13 断句划线超过1处,扣1分,多2处,扣2分,多3处,0分。 对1处给0.5分,但四舍五入,实际给1分,依次类推。 二、得分与失误情况分析 12.1 人均1.17分,只能扣住“具”。失分原因是看不懂,所以乱译,扣不住点“以”,语意不同。 12.2 人均0.83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看不出应该活用为“向西”,或者不知道文言文单音词应该变成双音词。难的翻译不到,如“至”。 12.3人均0.82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如“遣”译成“派遣”时写错字、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执录”的意思,无积累。 13 人均2.13分,较好,因为读得懂,而且四舍五入,立足给分。 三、备考建议 1扎实落实课本,积累各种文言现象,要有清泉活水,才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根本。 2立足课本,选取课文中经典句子,有意识培养、锻炼提升学生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报告(梁经旭)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简评 本次语文试卷题型包括基础知识题、古诗文阅读题、阅读题、语言表达题、作文题等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题型与高考稍有不同,总体难度不高。 二、成绩统计 人数 班别7 0分 以下70- 79分 80- 89分 90- 99分 1 00分 以上 参 考人 数 及 格 人 数 最 高分 最 低分 平 均分 8 1 1 13 8 6 1 3 9 7 1 11 6 1 7 7 1 1 1 9 16 14 4 1 5 4 5 1 05 2 4 7 3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题,重点考了字音的考查,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别,句子衔接。涉及到的考试能力要求包括: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这一大题难度不大,学生一般能答对2题以上,最好的是全部答对。 第二大题是第二大题是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三部分。文言文阅读节选自《隋书》,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等综合能力。从答题情况看来,这一题也答得

较理想,4道选择题中学生普遍能答对2—3题,还有同学拿到满分。8分的翻译与断句题最高拿了6分。诗歌鉴赏比较简单,考的是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学生能体会人物的情感,对画面的描述也比较到位,6分的题目较多同学能得5分。默写题都是出自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学生基本能背出来,但错别字依然比较严重。 第三大题、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第一篇阅读学生在选择题方面做得较好,但问答题基本没得分。本人认为这是这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且出得不够理想,不是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而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第二篇阅读考的是新闻,这道题非常契合必修五的内容,但学生对专业术语把握不够,且不能很好理解题目要求,体现出理解能力偏低。 第五大题是语言表达题。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趋向,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从答题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从中体现出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表达能力较差。 第六大题是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本以为这是学生比较容易写的一个话题,但实际情况却不断提醒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任重道远。在写作中,离题、错别字、语言不通顺、立意不深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今后教学建议 1、针对学生答卷上出现的问题,要重视、要分析,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和学生一起制定改进提高的目标,要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会提高得分。

高三语文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 四市一模语文试卷严格按照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语音辨析、成语使用、设置情境写排比句、压缩语段概括要点、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提示性命题作文。文科加试题考查了文言语段的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名著阅读和材料分析鉴赏。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考查成语使用,选用了中国足协严厉处罚涉赌球队的材料,春节黄金周刚流行的新游戏、美国和中国在金融行业的较量、90后青年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都有所涉及。12岁的徐州少年主动照顾患病的母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可贵的爱心,以此为材料命制的一道情景写句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会引发考生长时间的思考,又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此外,文学类文本“另一片天空”、论述类文本“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和作文“眼光”都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和预测结合 模拟试卷既要有模仿性,即紧跟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又要有预见性,能够预测当年试卷的些微变化,起到一定的前瞻性,对考生有所启发、思考,提高考生的应试备考能力,提高得分。本试卷的语音辨析没有完全按照09高考试题的模式命制,而是考查了两组多音字和两组形近字(去年高考全部考查多音字),这样至少考查面广了一些。压缩语段,去年高考时一句话压缩,而且选用材料大多采用科技类较多。本试卷采用著名作家严文井有关寓言的形象描述,要求考生既要压缩内容进行概括,还要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转述,与高考命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去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96分,无锡市均分102分。本卷经过200份试卷的抽样统计,均分为100.85,难度高于去年高考。因为一模考试有一个检测、诊断功能,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

高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此次考试卷结构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就连文言文阅读也出的是课本上的原文,因此试题难度并不高 二、成绩情况总结: 全年级成绩的宏观情况: (1)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基础题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内容,靠的是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和积累,这说明大部学生对基础的不够重视,读书也不够认真外,基础不牢固。 (2)现代文阅读,在答题上扣题不紧,读题不仔细,不能够紧 扣文本内容来解答,不能够准确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不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较差。 (3)文言文翻译就是课文中的原文,但是得分不够理想,学生的文言基础不够扎实。 (4)名句名篇默写得较好,这说明在老师的狠抓下,学生还是能够 去学,去学得扎实一些的。 (5)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比上次月考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老 师们再考试前强调的效果不错。 (6)学生的对题目的解题方法不够明确,审题不够细致。由于 审题不细致丢分的现象也很突出四、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或措施:

(1)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各人所长,集中各人优势,使每节课重点、难点更突出,授课效果更好。 (2)从课堂40分钟要成绩,抓好早晚读,每次早晚读都给学生定下 明确的目标。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用足用好教材,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包括字音、字形的掌握、语境义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渗透、内容的整体把握、文体特征的强调等等。 (4)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每堂课目标明确集中,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思精练,真正让学生学中有所悟,练中有所得,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5)今后在出检测题时要贴近高考,体现出学生的能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期待着下一次考试,我们高一的成绩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今天,我谨代表我们语文组就汇报到这里,有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 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 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 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川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迅速的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 一、回顾这四年来的职业生涯,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参与了新疆库车县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的野外测绘和放线工作、点之记的编写工作、1:2000地形地质图修测、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提交成果 《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普查报告》已通过评审。 2、参与了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项目的室内地质资料编写工作,提交成果为《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现已通过评审。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8—9日) 试卷分析报告 一、古文翻译第7题——阅卷人: 第一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以”:认为;“或”:或许;“执”:坚持;“乃”:才,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以”误译为“以……为由”或“因为”。“或”误译为“或者”。“执”:误译为“执行”。 2、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执不奉旨”误译为“坚决执行不遵循皇帝的旨意。” 解决方法: 1、注意掌握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提倡语感阅读,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第二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谓”认为;“大臣在禄位者”定语后置,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尤其;“审”:清楚,明白,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审”误译为审理、审查。“谓”误译为告诉,说。 2、典型句式把握不准确,没有译出定语后置。 3、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不审可得在此诏不”误译为“没有审理清楚就在诏书中颁布吗?” 解决方法: 1、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二、诗歌鉴赏8、9题—— 第8题—— 评分标准:比喻手法1分,分析2分,对比手法1分,情感2分。答对偶和借景抒情结合学生的分析,如果恰当,也适当给分。 存在问题:1、艺术手法答错,比如托物言志,拟人,……。 2、答题不规范。答出手法,不做分析或分析不清楚 3、艺术手法不全面,只答比喻或是对比。 4、分不清手法,就将知道的手法全部写上,有的多达5种 应对措施:1、还应继续加强诗歌复习的讲解和练习,注意总结规律,教育学生仔细审题,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2、强化规范答题的思路,基础极差的学生,可以给他答题的模式,让他严格按照模式去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