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 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 知觉与个体决策

知觉与决策

学号:N3110360319 姓名:徐殷然 班级:特许经营管理3班成绩: 知觉与个人决策 西蒙曾指出:“管理就是决策”。而个人决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绪与情感、情景以及周边群体(如家庭、朋友、组织)的影响。由此看出,想要做到好的管理,做出好的决策,必须要考虑、研究知觉这一问题。 我们研究知觉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总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这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简单的说, 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现实本身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四个特性:理解性、相对性、整体性、恒常性。 知觉过程还受个性倾向性的影响。需要和动机对知觉过程有制约作用。布鲁纳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贫富不同家庭的儿童(10岁)为被试,要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估计各种硬币,以比较儿童的金钱价值与知觉的关系。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对硬币面积的估计都有夸大的倾向,但贫困儿童组的夸大倾向远超过富裕儿童组。这一结果说明了需求强度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和解释他人的活动是一项很繁重和辛苦的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更易于管理,个体发展了很多技术手段。它们常常很有价值,能够使我们迅速的做出正确的知觉,并为预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但是,它们也不是绝对安全可靠的,有时也会使我们陷入麻烦之中,了解这些捷径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它们可能带来的失真。 选择性知觉---人或事物的突出特点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我们无法关注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因而只能进行选择性知觉。 晕轮效应---当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 投射作用---如果我们假定别人与我们相似则很容易判断别人,因此主观上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再对其进行知觉,这种作用称为投射。 对比效应---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面试,对面试者的评估可能由于他在面试中处的位置而呈现不同结果。 刻板印象---当依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判断某人时,我们使用的捷

知觉、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案例:李茜的经历? 参考答案:(1)由于受某些知觉规律的影响,知觉可能发生某些偏差。在本题中,路博达对李茜能力的知觉偏差主要属于定性效应,即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得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也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在案例中,路博达对李茜的能力认识受到了其对“女性”、“亚洲人”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进而使他产生了对李茜的能力不强、不令人放心的错觉。这种错觉促使他在工作中把李茜“当小孩子对待”、“对她特别不放心”、并让其他职员承担更多责任,这些行为都使得李茜无法在工作中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工作锻炼自己,并且由于给与的晋升机会较少而抑制了李茜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工作潜力的发挥。? (2)知觉偏差主要包括知觉防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定型效应等。知觉偏差对组织绩效的损害主要体现在组织对人员进行招聘、甄选、及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方面,由于对人员的认识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到组织的绩效:?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存在,管理人员往往容易根据对人员某一时间点或某一时期的认识而推而广之,形成对员工的整体认识,进而做出了不准确的判断。?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知觉主体对一个人的特点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

之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由于这种知觉偏差的存在,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认识往往容易“以偏概全”,不能够对员工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评价。? 对比效应? 当刺激物与环境或者与知觉的其他目标形成鲜明对比时,这种由对比形成的差异往往被人为夸大,这就是对比效应。由于对比效应的存在,使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认识受到了其和别的员工对比结果的影响,这也影响了对员工的客观评价和认识。? 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使知觉过程对信息的选择和对知觉对象的解释都会偏向知觉主体预期的方向。即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评价受到了其对员工期望的影响。? 定性效应? 定性效应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也就是所谓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定性效应使管理人员不能客观地对员工进行认识和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将员工进行归类,并将对某一类事物的评价加入对员工的评价中。? 为了提高组织内知觉的准确性,在人员招聘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对考评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知觉偏差的存在,并告知其避免这些偏差发生的方法;采用科学的考评和评价标准,注重考评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尽量采用量化的考评工具,减少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个体决策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比如有一束光照到面前的时候,我看见这束光,是因为这束光真真正正存在的,直接作用于我的眼睛,然后我感觉到了,所以直接的意思是说我们真的看到了真的听到了真的嗅到了,这个东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 知觉同样是物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不同的是增加了个人的信息加工,掺杂了主观思维、主观判断在里面,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比如,面前有一个苹果,颜色红,形状圆形,闻起来香甜,摸起来光滑,那么这个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滑度就是它的属性,当单独提出红色的时候,红色就是它的个别属性。曾经有一道题说,“我看到一个苹果”这种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并不是仅看到它的颜色或它的形状,而是把它的颜色形状味道还有滑度等等所有的整天属性放在一起才得出了它是一个苹果这个结论。因此,“我看到一个苹果”属于知觉。 知觉的四个特性不作重点,了解即可。 1、知觉的选择性图片解释:如果我们的知觉选择这个老头老太太的话,那么除了这个老头老太太之外的所有东西就成为了知觉的背景,老头老太太是对象。(中间的瓶子、弹奏乐器的人、门中间的人) 2、整体性图片解释:线条不完整,但我们仍然能从整天上知觉它,可以看出一个小孩和一条小狗在奔跑。 3、理解性:比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具有相关知识经验) 4、恒常性:比如一个人穿还是没穿大衣,我们都能知觉出都是同一个人。外在条件变化,我们的知觉仍能安装惯常的思维方式感受它。如图,不管门关着还是开着还是虚掩,我们都能知觉出它就是门。 知觉者的影响:课本上的例子易懂P142

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2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近因效应 4、个性 5、态度 6、激励 7、群体 8、组织 二混合选择(每题2分,合计20分) 1、三种经营价值观包括______ A.社交中心型 B.最大利润型 C.存在主义型 D.企业价值最大化 E.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2、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前了解今后可能要发生的情况的方法是_____ A.描述性研究 B.因果性研究 C.现场调查 D.现场实验 E.预测性研究\ 3、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_____ A.新奇与熟悉程度 B.兴趣 C.需要与动机 D.个性 E.经验和知识 4、群体可分为_____ A.正式群体 B.亲缘型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爱好型群体 E.非正式群体。 5、墨迹测量是由_____提出的? A.卡特尔 B.韦伯 C.赫兹伯格 D.罗夏克 E.)高夫。 6、态度是由下面哪些部分构成的_____ A.个性部分 B.认知部分 C.情感部分 D.行为部分 E.经验部分 7、关于态度的理论可分为_____ A.态度形成理论 B.态度改变理论 C.)态度的发展理论 D.平衡理论 E.学习理论。 8、ERG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下例哪几种______ A.生理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关系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E.爱的需要。

9、领导活动的三因素包括_____ A.调节 B.计划 C.领导者 D.被领导者 E.环境。 10、组织变革的动力与压力包括_____ A.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劳动力素质的变化与提高 D.工作生活质量的变化 E.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大量涌现。三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32分) 1.简述群体冲突的定义及冲突的解决方法。 2、简述知觉归类的内涵及其分类。 3、简述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理论要点和作用。 4、简述领导的定义及领导权力的内容。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您对组织变革必须性与重要性的看法。 五案例题(14分) 案例:有的日本企业为了控制企业中的情绪,化解员工的消极情绪,采用“泄气室”的方法进行情绪管理。所谓泄气室是给员工提供一个让其发泄情绪、表现不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的场所。它一般分成几个区,进行逐层作业,分别组成了三种情绪疗法: 幽默疗法 宣泄疗法 倾听疗法 在刚进门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哈哈镜做屏风,这用的是“幽默疗法”。满心怒气的员工一走到门口,在哈哈镜上看到自己扭曲的形象,难免禁不住笑开了口,特别是看到盛怒之下“变形”的脸,不免自嘲。这有利于高度紧张的缓解。 转过屏风,有一个用塑胶做的总经理的塑像,旁边放着一个大棒。员工可以取下大棒向总经理塑像任意挥打,以泄私愤。这用的是“宣泄疗法”。在异常愤怒之下,人有很强的攻击倾向,这时积蓄了很大的能量,冲昏头脑,使人丧失理智。这股能量不宣泄掉,人难以恢复理智。这时人变得不可理喻,无论怎样给其讲道理,都是苍白无力的。宣泄疗法就是把人聚集的恶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组织行为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27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让员工较快进入角色。这是利用知觉偏差中的() A、第一印象 B、定型效应 C、对比效应 D、晕轮效应 2、“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头发长,见识短”这些说法,是犯了知觉偏差中的()。 A、首因效应 B、定型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3、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这是社会知觉类型中的()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知觉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明知觉具有() A、对比性 B、适应性 C、相互作用 D、相对性 5、一个人心理和行为反应灵活、活泼开朗、善于交际,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的气质类型偏向()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知觉的分类为() A、对人的知觉

B、人际知觉 C、自我知觉 D、空间知觉 E、角色知觉 2、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整合组织对象的原则包括() A、学习律 B、闭锁律 C、接近律 D、相似律 E、连续律 3、传统的体液气质分类说将气质分为() A、淋巴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E、抑郁质 4、奥地利心理学家A . 阿德勒认为性格可以分为() A、外向型 B、内向型 C、独立型 D、理智型 E、顺从型 5、根据发生的速度、强度、持续性和对人的影响程度,情感可分为()

川大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完整版

川大组织行为学第二次 作业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你的得分: 97.0 完成日期:2013年08月30日 14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 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 ( C )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 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 B ) A.梅奥 B.马斯洛 C.赫兹伯格 D.泰罗 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B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知觉与个体决策)【圣才出品】

第6章知觉与个体决策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什么是知觉★ 1.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指,个体为了给自己所处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其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非常重要,因为人们的行为以对现实的感知而不是现实本身为基础。

这个世界是人们感知的世界,这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 2.影响知觉的因素 影响知觉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知觉者、知觉对象或目标、知觉情境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如表6-1所示。 表6-1 影响知觉的因素 考点二:人际知觉:对他人做出判断★★ 现在我们回到与组织行为关系最密切的知觉概念的应用上来——人际知觉,或者说人们对彼此形成的知觉。 1.归因理论 当我们观察人时,总是试图解释他们的行为。而我们对个体活动的知觉和判断,受到我们对其心境的假设的影响。 (1)归因理论的概念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试图解释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这取决于我们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当我们观察某种个体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

部原因引起的。 (2)内因和外因 ①内因导致的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 ②外因导致的行为是指个体因为情境因素而被迫采取的行为。 (3)三种决定因素 ①区别性(distinctiveness),区别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②一致性(consensus),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就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 ③一贯性(consistency),不论时间怎样变化,此人是否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注意:这三种决定因素表现高就是外因,相反则是内因) (4)基本归因错误和自我服务偏见 ①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②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是指个体和组织还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如运气或同事)。人们还倾向于把模糊性的信息当作恭维,乐于接受积极反馈,抗拒消极反馈。 2.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1)选择性知觉 ①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征都会提高人们对它产生知觉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不可能接纳自己见到的所有内容,只有那些能够对我们产生刺激的事物才能让我们留下印象。 ②选择性知觉能使我们“快速阅读”他人,但同时也有信息失真的风险,因为我们看到

组织行为学二章

4.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效应(优先效应,首因),对陌生人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熟人。对比效应与我相似的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定型效应(定势)投射效应预测者的知识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1、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的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3、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4、定型效应或称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定型效应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但在很多情况下定型效应是一种社会偏见。 5、投射( Projection)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性称为投射。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

6、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 7、知觉防御(Selective perception)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此外,还有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四.归因理论 1.涵义 2.基本问题 3.常用四种归因及影响 4.归因错误 5.准确归因的三个因素 1.涵义归因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 1958)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经过美国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一种行为改造理论 2.基本问题认识原因: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合理推论: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持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3.常用四种归因及影响Weiner维纳197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分析行为的成功或失败时常作四种归因:个人努力程度,个人能力,任务难度,机遇。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影响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内因,不会增强今后努力与持续性行为。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

川大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7月08日11点44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 B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 ( A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B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D ) A.荣格 B.阿德勒 C.麦迪 D.弗洛依德? 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 异的人属于:( )。? ( C ) A.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天才 D.才能? 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 ( C ) A.理智型 B.情绪型 C.意志型? D.中间型 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 征,这种知觉属于:( )。? ( B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

第五章知觉与个体决策

第五章知觉与个体决策 1. 知觉(perception):也称为“认知”、“认识”。 1.1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它们都是心理活动,知觉比感觉复杂,彼此交织在一起,统称为知觉活动 1.2 定义:知觉通常是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由于知识经验的作用,经过人脑的加工,对 客观对象做出直接解释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 2. 影响知觉的因素 3.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是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对人的心理、行为及特性进行推断和判断的过程 3.1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社会知觉是以一般知觉为基础的,同时又包括了一般知觉中对人的直觉 1)知觉的对象不同 知觉的对象是自然的人,是纯客观的对象,被视作类似客观世界中客观物体那样的对象。社会知觉的对象是社会的人,或者社会的对象,因此社会知觉在认识社会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各种社会因素对这个社会人的影响。 2)所处的环境不同 知觉是在客观的环境中进行的,而社会的直觉是在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3)包含的内容不同

知觉属于低级的认识过程,而社会知觉不仅包括了低级的部分,还包括高级的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知觉实际包括了对人的整个认知过程。 4.社会知觉偏差 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们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知觉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具体表现为: 选择性知觉:作用于个体感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不可能感知到所有的事物。一般说来,人们首先感知那些有助于满足他们需求的刺激以及过去给他们带来益处的刺激,而忽视那些给他们带来不愉快的事物。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以便产生清晰的直觉,这就是选择性知觉。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 4.1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面试中,进门打招呼,微笑,起身后把凳子推进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4.2 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或月轮效应,是以个体的某种特征为基础,而推断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情况,进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其本质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效应,对某种品质或特征的评价影响到对其他方面的评价。 如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典型的写照 迈耶?罗斯柴尔德家族 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 热情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实际---------判断为:精明幽默有人缘富有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