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校本教材..

竹竿舞校本教材..
竹竿舞校本教材..

河桥中学校本课程

竹竿舞(2010——2011年度)

竹竿舞的由来

在黎族竹竿舞又叫“打柴舞”、“跳柴舞”。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课外链接: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竹竿舞的道具和服装

一般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平地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现在跳竹竿舞,多是娱乐,对杆的要求并不统一。敲杆与垫架的长短粗细完全可以根据条件自己选择。人数也没有固定的,少则几个,多则上万。

复杂的竿

课外链接

印度东北部某部落曾创造了一

项集体竹竿舞世界纪录,10780

名村民随着精心设计的舞蹈动

作起舞,欢庆夏季的到来。

农历三月三,万人竹竿舞。

如果跳舞者不熟练

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

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

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

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

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

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

如而博得姑娘。

竹竿舞的服装

竹竿舞来源于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欢庆隆重的场合中进行的。所以,都是穿着本民族隆重的节日盛装。

今天,竹竿舞已经不仅仅只是少数民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凡是节庆场合都可以借热闹的集体跳竹舞来活跃气氛,但是为了体现效果,服装仍然是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

各民族的“竹竿舞”

1、黎族竹竿舞(打柴)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欢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谷场上跳这种舞。

舞时,两边各蹲4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各种美妙动作,舞蹈颇为热烈,引人入胜。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竹竿舞也叫,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之为“男女混合打跳”。过去,“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跳柴”原

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现在,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2、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

时演出。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3、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

主要聚居区,两县的佤族人口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中国境内的佤族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段。在这一地段里,山峦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

傣族服饰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

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

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

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

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

傣族泼水节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

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

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4、畲族竹竿舞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解放后,改称为“畲族”。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名族服饰,跳竹竿舞。且、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畲族服饰

竹竿舞的节奏跳法

“竹竿舞”中,男舞者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而女舞者多用向左右两则横挪微颠及动作幅度较小的“开荒地”为基本舞步,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较清晰地展现出来。

传说以往跳“竹竿舞”,男,

女舞者共需三十六人,场面宏大,较为壮观。以后由于参舞者减少,现已缩减为四男四女起舞。

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

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的节奏和敲法

节奏

一、一合二分

二、二合二分

三、一合三

四、二合三分

五、三合三分

六、合分合分合分分分

七、分合分合分分合

敲法

开:两两相对蹲下或坐着,两手各握一竿,双竿分开,同时敲打地上的圆竹筒。

合:双竿并拢并敲打圆竹筒。

竹竿的提法

开:竹竿分开约和肩同宽,向下敲打圆竹筒。合:竹竿往内推靠,我握竿时不要夹到手

跳法

一、一合二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开

跳法:1、敲者合竹竿,跳者做好准备

2、右脚踩入竿内

3、左脚踩入竿内

4、右脚向外跨出竿外,左脚随之

二、二合二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开开

跳法:1、两脚分开站立准备好,竹竿在胯下

2、两脚原地垫一步

3、跳起并踩入竿内

4、两脚在竿内原地垫一步

5、跳出竿外两脚分开,竿在胯下

三、一合三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开开

跳法:1、敲者合竹竿,跳者做好准备

2、右脚踩入竿内

3、左脚踩入竿内

4、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5、左脚向外跨出竿外

四、二合三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开开开

跳法:1、左脚支撑,右脚脚尖前点地

2、左脚支撑,右脚脚尖前点地

3、右脚踩入竿内

4、左脚踩入竿内

5、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五、三合三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合合开开开

跳法:1-3、原地左——右——左踏步

4、右脚踩入竿内

5、左脚踩入竿内

6、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5、左脚向外跨出竿外

六、合分合分合分分分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合开合开合开开开

跳法:1、右脚提起成脚尖点地

2、右脚升入竿内点地

3-4、重复1、2动作

5、右脚踩入竿内

6、左脚踩入竿内

7、右脚向外跨出竿外

七、分合分合分分合的基本跳法

竹竿的敲法:开合开合开开合

跳法:1、右脚伸入竿内点地

2、右脚提起成脚尖在竿外点地

3-4、重复1、2动作

5、右脚踩入竿内

6、左脚踩入竿内

7、右脚向外跨出竿外,左脚随之

大家来跳竹竿舞

一组器材多人跳法

1、同组竹竿内可以两两相对不同脚跳

2、同组竹竿内可以多人同方向搭肩同时跳

3、多副竹竿可以多人向圆心手拉手跳

动脑筋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节奏和跳法,可以从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队形、组合的变化,编创更多有趣的跳法。

竹竿舞教学总结

竹竿舞教学总结 《竹竿舞教学总结》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总结 竹竿舞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忙碌充实的一学期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全校老师的帮助下,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学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把下一步的工作做的更好,现做总结如下: 竹竿舞教育是以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有人把竹竿舞称为形体艺术、********。在万物之中,人在运动中的美是最让人动心的,所以还有人把竹竿舞艺术称之为美的艺术。竹竿舞还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竹竿舞对青少年身体成长、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按照本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要成绩 1、通过竹竿舞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范文TOP100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竹竿舞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竹竿舞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竹竿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竹竿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2、学生参与竹竿舞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3、学校在竹竿舞训练上的投入还不够大。 4、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5、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本次活动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现在热情高、干劲足。有竞争、有合作交流,充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平日里,许多学生都有强烈地想多了解一些竹竿舞知识的愿望,不少学生会对的竹竿舞知识感兴趣,平时的那些竹竿舞迷们更是喜欢围着老师问个不停。今年我校田径运动会上竹竿舞兴趣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三:《校园阳关体育实践研究》《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王黎明 一、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主动教育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构建新知,发展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学校体育改革步伐已是当务之急。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其中对体育活动及其学科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积极探索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体育活动 二、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在课程结构、标准、管理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等全方位的改革。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老的需求。本课题研究力求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现有条件,根据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总课题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我校的体育活动内容。 三、研究内容 1、阳光体育的制度建设,完善评价、运行、保障机制。 2、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阳光体育锻炼。 4、开发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5、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传统项目。 6、阳光体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阳光体育的制度建设。从保障机制入手,建立“阳光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德育校长主要负责,带动大队部、教科研室、体育组、班主任、社团等部门,将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德育活动、体育运动等有机整合起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对整体活动进行引领与管理。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完善评价方法,以成果展示和日常活动效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

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现代舞:街舞 三、教学对象: 水平四(八年级) 四、教材分析 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

能力。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六、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通过多年的体育课训练,身体锻炼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 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

小学音乐-竹竿舞-教学设计

竹竿舞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哼唱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 2.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音乐参与到活动《竹竿舞》中来。 教学难点:教会节奏并配合。 3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图片导入 (1)学生观看竹竿舞的图片。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你们谁知道竹竿舞呢? (2)老师简介竹竿舞。 师:(请你说)说的真好,老师帮大家总结下: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自娱性舞蹈。竹竿舞的种类多样,最常见、又简单的是两边各蹲四个人,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按节奏张合敲打,舞者随着竹竿的

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蹋,做出各种动作,当一对灵巧的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趣味性很浓。 活动2【讲授】2.学唱《竹竿舞》 (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根据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说一说这首乐曲的节拍、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生听(师竹竿节奏声势)请生回答。(点开谱表) 师:出示节奏卡1:这组节奏谁会读呢? 请生回答 师带生操练节奏 配乐操练节奏 (2)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竹竿舞》。 师:跟老师一起学唱《竹竿舞》(带唱谱表)。 师:用“啦”哼唱。加上伴奏。 活动3【活动】3.学跳竹竿舞 师:想学跳竹竿舞吗? 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 师:跳竹竿舞分击竹的动作和跳舞的动作。 ①击竹的动作:开击,双手打开以竹竿击地发声;合击,双手合拢以竹竿相碰发声。 师请生尝试。

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纪实材料

教育科研活动纪实材料 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的具体指导下,2017年我校教育科研活动蓬勃开展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做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教导处组织、协调全校的课改工作,制定课改的整体规划。 2.以学区活动为支点,全力推进集体备课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节省时间,减轻压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以学区活动为支点,大力实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由主备人主持,其他教师为辅备教师,积极参与讨论。 3.突出中心工作,狠抓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配齐教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2)以常规教学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加强非考学科,尤其是英语、音、体、美、劳学科管理。开展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改革,数学作业采用小卷方式进行作业改革。

(3)加强常规教学的检查工作。制订了《庆余小学备课细则》《庆余小学常规教学制度汇编》《庆余小学作业检查细则》,年组负责人对教师教案、作业进行不少于三次的检查,加强常规课堂教学的检查,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副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随时对教师课堂进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结合学区活动,每学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作文观摩课”“同学科同年组同步汇报课”“低年级识字示范课”“高效课堂展示课”等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多名教师参加了省、市、县级各类优质课、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基本功比赛,获得了白城市“名教师”“教学新秀”“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市级“教师基本功整体优秀校”、“白城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校”。 (5)以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为根本,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参观观摩、座谈交流、征文演讲等形式,使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中展现职业情操和精神追求,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体验成功,围绕“中国梦”主题开展了各项活动。 4. 坚持德育首位,强化养成教育 (1)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使学生养成良好

《竹竿舞》教案

竹竿舞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特点,尝试看图谱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2、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教学准备: 竹竿、鼓、竹竿舞音乐《跳竹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跟着音乐熟悉竹竿舞。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 1、观看表演。 提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舞吗?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跳舞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竹竿舞? 2、听音乐。 提问:那我们先来听一听竹竿舞的音乐,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二、学习竹竿舞。 1、看图谱,学习动作。提问:你能看懂吗?请你说说图谱上的意思?请你来学一学。 2、看图谱,在地面贴好的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3、教师敲鼓,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刚才小朋友学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来跳一跳。 4、学生听音乐,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三、看整体学习。 1、学习铃鼓动作。 出示图谱,铃鼓的声音我们可以做拍手的动作。 2、教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师:现在我们要看着图谱,听着老师的鼓声,把铃鼓的动作一起来做一做。 3、听音乐,在静止的平行线上练习。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4、在静止的竹竿上练习。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像竹竿一样的线上跳了竹竿舞,你们想不想在真正的竹竿上去试一试啊? 5、教师敲鼓,在活动的竹竿上练习。师:小朋友刚才看到的竹竿舞,竹竿是怎么样的?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在敲打的竹竿上跳竹竿舞呢? 6、听音乐,跳竹竿舞。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四、活动延伸。 其实今天我们只玩了一种竹竿舞的跳法,下次我们再来玩玩其他的跳法,好吗?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我们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一、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生文明素质的最终体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是个人品质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转化成自身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其一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正是学生走向社会,历练性格的开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我校一直以来都精心策划,组织以下活动。 1、运动会。每年两次,春期球类,秋期田径,有集体项目,球、拔河、接力跑;有个人项目,高、跳远、乒乓球、跳绳,学生全员参与,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学校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有开幕闭幕式,有奖牌奖状,还有拍照献花。既锻炼了学生体质、意志,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由于坚持不懈,学校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被上级教育部门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生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也夺得过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艺术节。也叫才艺展示周,每期一周活动,学生根据个人特长自由报名参加,项目有书画、歌舞、戏剧、手工制作、故事演讲,学校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组织评委认真评议,评出校园十佳歌手、书画标兵、故事大王、优秀演员。在这些常规的、大型的群众性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人才。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二百多人获过奖,学校连续几次获优秀组织奖。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我校的节目也十分出彩,多次代表县参加市比赛,2006年,课本剧《对课》获市金奖,莫杨娇同学获独唱金奖,2007年,蒙玉婷也获市独唱金奖,莫杨娇获银奖,还被评为才艺双十佳演员,模仿秀节目《昨天、今天、明天》也获银奖,学校次次都评为先进集体。 3、经典诗文朗诵。朗诵中华经典美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素质,还可以陶冶情操。我校对此项活动十分重视,把它定为校本课程,

竹竿舞校本教材

河桥中学校本课程 竹竿舞(2010——2011年度)

竹竿舞的由来 在黎族竹竿舞又叫“打柴舞”、“跳柴舞”。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课外链接: 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

竹竿舞的道具和服装 一般竹竿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平地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现在跳竹竿舞,多是娱乐,对杆的要求并不统一。敲杆与垫架的长短粗细完全可以根据条件自己选择。人数也没有固定的,少则几个,多则上万。 复杂的竿

课外链接 印度东北部某部落曾创造了一 项集体竹竿舞世界纪录,10780 名村民随着精心设计的舞蹈动 作起舞,欢庆夏季的到来。 农历三月三,万人竹竿舞。 如果跳舞者不熟练 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 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 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 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 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 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 如而博得姑娘。

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校本研发求实效课程文化显特色 ——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十余年,课改研究是我市十五、十一五基础教育科研的重点,立项数、省教学成果获奖数都位居前列,“校本人本、实事求是”是其显著特点。近年,我市中小学立项进行的课程研究与时俱进,在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文化建构、课程特色建设等方面又有新的进展。 一、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进展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①。纵览我市近年课程改革研究的立项课题,其突出特点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高原期、攻坚阶段的突出问题,聚焦本校的实际问题,将实践的理性改进与先进理论的实践紧密结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文化重建紧密结合,师生的差异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紧密结合,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紧密结合。可简括为: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线,以课程文化建构为主题,以课程特色彰显为主旨。 (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线,研究更加务实。 基于学校,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每个学校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因而校本课程开发路径、策略各不相同。近年我市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务实,因地制宜,各显神通。 有的学校立足本校已有基础,遵循课程建构理论,尊重儿童认知规律,着力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同构共生。如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承担的《“活教育”课程的分类建构与实践》,以生活为轴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通过主题沉淀式建构和常规教学式建构的方式,建设以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页课程为框架体系的、充满生活色彩和幸福感的学校活教育课程。他们开发了雏鹰起飞操、健康活力操、英语绕口令操、校园集体舞、户外趣味益智活动等生命健康课程,星期二英语午会、英语绕口令操天天见、英语百合学院等英语生活课程,整合家庭、社区、学校资源的种植园、厨艺、陶艺、科创节等生①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我们来跳竹竿舞(三年级)

我们来跳“竹竿舞”教案 白河县小学艺体项目推进会授课 卡子小学体育教师-----夏永生 一、教学背景: 竹子在我们学校周周围可谓片地都有,可谓就地取材,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为背景,以日常所见的“竹子”为实物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美丽的民俗文化,通过运动参与达到身体健康、愉悦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的目的。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体育运动,目前以黎族、苗族的最为常见。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趣味性很强的健身活动,不受场地器材的局限,现已遍布大江南北,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为了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深入挖掘竹竿的健身功用,传承灿烂的民俗文化,我校把“竹竿舞”教学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内容。 二、教学课题:《我们来跳“竹竿舞”》 三、教材分析 《我们来跳“竹竿舞”》,是在学校全面推进减负高质的形势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及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文化艺术实施纲要》中提出体育课要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少数民族——黎族的传统活动项目《竹杆舞》来进行课堂教学。竹竿舞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竹竿舞的竹竿可就地取材;学跳竹竿舞的动作简单,音乐的节拍律感强、欢快激情。动作从跳竹竿、击竹竿和学习舞曲节拍开始,

到配合舞曲跳简单单付的竹竿舞,到跳多付竹竿,配合上肢动作;配合舞曲在竹竿内、外跳舞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特点与需求;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反应、创新、探究、互助能力。将音乐、舞蹈体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并下载这方面的资源教学学练,本人在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动作和方法,本节课我把把此项内容引进课堂教学,来丰富一下小学体育课教学。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懂得跳竹竿舞的作用,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 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竹竿舞》的韵律节奏和跳跃方法,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合作互助、自主探索、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韵律节奏,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 难点:节奏、竹竿的敲击声和脚步动作和身体协调的配合。 组织与教学方法; 1、组织:分组轮换法 2、教法:技术整合法、循序渐进教学法、观察法、练习法、对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

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 江西省南康中学授课教师:邓文娟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本课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放式教学作为设计课的基本思路,力图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整堂课中自始自终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改善。通过自我展示、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和自控能力、以及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为了在教学中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本课选择了练习中的具有特色的“竹竿舞”和游戏“障碍运棒拼字跑”作为教材内容。 本课“竹竿舞”教学,在此之前,我班的任何一位学生都没接触过“竹竿舞”。刚开始来教的时,想按照自已的教学目标做为要求,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但是发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并不是以学生为主,倒是觉得整堂课都是教师在教,在说,学生动起来的能力几乎没有。。。。一堂课下来,出现了几个问题,打竿的学生累,且节奏不明显。跳竿的学生不动,怕。不好意思。。。我一看这情况,开始着急,不停的叫女生过竿,胆大,但是毫无意义,能过的,敢过的也就是几个。。。我发现情况不对,叫所有的学生停下,问清楚问题所在。收集好同学的情况,我先叫同学们回去,自已回来也对教案进行改动,并把时间加长至90分钟。。同样,在星期三这班上体育课时,我事先调好一堂课,让这堂体育课为连堂体育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并为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打竿时没有这么无聊而去提供充足的优美的音乐。在有充分的上课时间后,我先是让学分四组,每组8—10人。每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担当小老师,组织本组学习及纪律。我作为教师,就是巡示指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而且课堂顺序也井井有条。。。。在开放的教学内容上,本课以竹竿舞为基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和手段,让学生自主练习,以满足自主学习,自我发挥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体验。在开放的组织形式上,本课后来又采用以小组组合创编、分散型的自主练习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竹竿舞的认识,不去限制学生的创编潜力,学会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在“障碍运棒拼字跑”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这些游戏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还是由教师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互帮互助,自主参与呢?我选择了后者,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互相启发、共同来完成教师所说的字体,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所摆字体的位置是否合适,怎样去

关于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2011】21号

雷家店镇教育总支 关于加强全镇中小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也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环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质量意识,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的要求,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教育规划纲要》为依据,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素质培养、文化艺术熏陶与身心健康发展、技能培训与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引导学生思想结合、知行并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结合镇域实际,全镇实施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教育、美育与德育、智育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能力为重。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能力培养。加强体育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着力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加强说话教学,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终生发展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3)特色见长。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改革办学模式,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和中小学生特色培养,让学校达到“三特”建设目标: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让广大学生达到“六个一”的特长目标:掌握好一项体育技能,写好一手字,画好一幅画,唱好一首歌,跳好一支舞,说好一口标准普通话。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成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舒永朝 副组长:胡绪民夏光辉陈林 成员:陈文炳汪涛吴跃徐卫东吴明主

竹竿舞教程

竹竿舞 温塘学校2015年3月

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温塘学校校园竹竿舞简介 我校的校本课程《竹竿舞》,旨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达到让学生“在运动中参与、在运动中快乐”的宗旨;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真正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采用的黎族《竹竿舞》发掘了课程资源的优势,在教学中以民族体育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并参与民族体育运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又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民族体育运动的深刻内涵的认识了解,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二、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

术活动,又是一种健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在2002年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众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该项目体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 三、竹竿舞的运动特点。 集体性,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健身性,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甚至是中老年身心健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 四、跳竹竿舞的价值。 第一,培养了合作能力。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校园集体舞好朋友单元教学计划与教案

校园集体舞《好朋友》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校园集体舞《好朋友》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无论从教学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都十分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享受美、体会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成功”的愉悦感受。 二、教学容: 校园集体舞——《好朋友》 三、教材选择: 我校坚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在严格执行1—2年级开设4节体育课,3—6年级开设3节体育课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实际,创建了低年级“3+1”、中高年级“2+1”的体育课程总量模式。即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加入一定时量的体育校本课程时数,“1”即为特色项目教学课。学校把“校园自编操”和“东风东路小学体育游戏校本教材”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经常结合教学容,采用我校自编的校本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大大丰富了学生体育教学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校园集体舞《找朋友》是属于轻快跳跃型的舞蹈,它运用了孩子们易于掌握的跑跳步,具有活泼、动感、充满热情的风格,伴着游戏的模式在不断交换舞伴中相互交流,寻找欢乐,增进友谊。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授课班级男生的数量相对较多,体育运动技能各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对校园集体舞这项运动比较喜爱。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本人采用有别于专业性的教法,以基本舞步的教学为主,对动作进行简化,采用由浅入深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着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树立能够学会的信心。 五、单元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树立审美观念。 2.学习校园集体舞《好朋友》的四个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好朋友》组合动作,并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校园竹竿舞校本教材

精心整理 小学校本课程 竹竿舞 第一章竹竿舞的简介 (4) 第二章竹竿舞的准备 (6) 第三章竹竿舞的打竿技术 (7) 第四章竹竿舞的跳法…………………………………………………

第一章竹竿舞的简介 一、竹竿舞的起源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 ,将给 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二,促进了身体的协调发展。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 第三,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

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 最后,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跳竹竿舞的准备 一、器材场地二、人员 三、音乐 竹竿舞是一项节奏感较强的体育活动,因此在背景音乐的选取上,应首选那些 节奏感强,符合打竿节奏的音乐。例如:开开合合这一节奏的背景音乐就可以选择《跳起来》、《咚巴拉》等。 第三章 竹竿舞的打竿技术 一、 基本技术训练 1.节奏感的培养 )跟着节拍做拍手动作 2)听音乐并伴有跺脚和跳跃动作,从而为掌握打竿节奏打下基础。 2、基本姿态(坐)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击竹者3-5对人,位于细竿的两端,左右人的间距宽于一臂,双系跪地,臀部后坐,相对的两人执一对竿。 3、竹竿的握法 一手握一竿。击竿时,两手前后稍错开,以两竹竿相碰对时,不碰手为度。 4、击竿 竹竿长3米,两根较粗的纵放垫底,上面 横放8至10根,两根 一组。 击竿者8至10人,分立两边,每人左右手各握一杆

竹竿舞教学案例

《竹竿舞》教学案例 妙西小学:孙海明教学背景: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为背景,以日常所见的“竹子”为实物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体验美丽的民俗文化,通过运动参与达到身体健康、愉悦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的目的,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并学会控制竿的操作。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法、跳法、敲竹竿的节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发展学生灵活、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在体验竹竿舞的乐趣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创新精神。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调动情绪。 师播放《最炫民族风》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最炫民族风”。 师:这首歌同学们应该都很熟了吧,是不是一听到这首歌就心潮澎湃啊! 生:(杂声):我一听就很激动;我一听就想动…… 师:待会儿我们就在这首音乐下来跳《竹竿舞》。 师: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乘着这个时机我立刻说:“我们都欣赏过视频中的竹竿舞了吧!有没有人注意过他们握竿的手势?” 生:(杂声):我没仔细观察,只看他们跳了;好像就只是将竿握紧吧;…… 师:出示挂图。看看跟你们记忆中想的一样吗? 生1、跟我想的不一样,我还以为全握紧就好了原来他是半握的。 生2抢着说,他大拇指还朝前面的,没握到里面去。 师:嗯,同学们这次观察的很仔细,他这个握法与我们平时不同就是打竿时保护我们的手指,不容易弄伤我们的手指。好,1、3排同学向后转,2、4排同学前平举伸直你们的手臂,跟着老师一起来握竿并一起在音乐声中打一下竿,让竹竿跳舞吧。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音乐声中做开开合合的打竿动作,适当的来调整学生的音乐节奏。二、身心准备,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竹竿跳舞已经跳累了,待会儿就是我们正式上场跳舞了,不过在跳舞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个热身,身体活动开了,才不会在跳舞中受伤。 教师讲解绕竹竿跑跳的路线及跳法,特别强调跑中的间距问题,注意安全。(学生在花样跑跳中尽情的热身,并在此过程中对于下面学习跳竿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中学特色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中学特色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源自特长师资,特色出自于教师个性。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是形成特色学校的基础。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设计师,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外,还必须有明确的治校思路。 二、健全组织与制度,保障特色创建工作。 学校成立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行政领导、体育组、教研组、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领导小组经常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做好阶段性小结。学校建立体育教师及各类竞比赛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保证体育工作有序、创新开展。 学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并严格执行,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制度为学校体育特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体育组的各项制度考评是学校的教师考评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管理,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领导班子,学校找准发展的突破口,以推进体育特色校为着眼点,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建体育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和完善了体育教师上课制度、训练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制度等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学校为把开展体育特色工作落到实处,将创建体育特色工作纳入到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及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经过一年多努力,学校体育工作内容丰富、成绩突出。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2名,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经常专门组织他们在一起集体教研,学习体育教材的新大纲,探究国家对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等等,为增强他们的业务指导,学校订购了相关的比较前沿的体育杂志和报刊,在学校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依然支持和鼓励体育教师外出拓宽视野、参观学习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省市区级以上的优秀课和论文评选。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重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较好地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了良好的学校体育团队,确立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体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能注重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竹竿舞

授课教师:王利强 单位:石家庄市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 性别:男 教龄:七年 授课年级:水平三五年级 指导教师:高俊霞 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跳竹竿”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其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充分考虑到此项运动的特点:舞者在敲动的竹竿中来回跳动穿梭,人、声、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水平二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韵律操和舞蹈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三舞蹈教学中要体现民族舞蹈的特点,不仅要形象的模仿,更要了解舞蹈的精神,通过 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发展学生灵活性、协调性、模仿能力、记忆力和激发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表现力,能初步的表现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它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将民族民间“竹竿舞”引进体育课堂中,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灵敏、耐力、协调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挥弹跳力。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将其作为教学的载体。游戏“救护车”让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于学习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对愿意表现和展示自我有很高的愿望和热情。竹竿舞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她们的身心特点,动和美的结合。通过竹竿舞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编、自创、自演、自导的快乐。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竹竿舞的常识,基本跳竿和打竿的节奏。 2、技能目标:通过竹竿舞发展学生的灵活性、模仿能力和下肢的弹跳素质, 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和学生的协调能力。

竹竿舞心得

亲身体会的竹竿舞 大家冒着寒冷的冬季每天下午蹲在校园的一角,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在移来挪去的竹竿上小心翼翼地跳过来跳过去,真有点像如履薄冰。哦!原来是在跳竹竿舞,呢!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进行的,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四米多长的竹竿做垫架,垫架上横放着八根手腕打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同的双手各持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的变化多样,有坐、蹲、站三种。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搅合着及为动听。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还要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敏捷的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及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这种感觉更显示出同学们之间默契心灵的合作。 竹竿舞来源是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黎族人民都要聚在一起跳竹竿舞,并且往往是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现在竹竿舞却在各个领域开始流行,外国人称这是一种稀罕的健美操。 时间像水轮一样,转的飞快只顺不逆。翻开台历一看,这一年即将在这寒冬腊月中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元旦晚会也将拉开帷幕,听说我们院对这一次元旦晚会非常重视,在大家的忙碌的筹备中,今年的元旦晚会一定会比往年的隆重。我们班为了展现才艺一口气报了两个节目,并且还及显示出名族特色《竹竿舞》与《又唱浏阳河歌舞伴》。我就是跳竹竿舞的一员,我分配的角色是双手各持竹竿尾一端,有规则的碰击在像腿粗一样的垫架上,击出有节奏动听的碰撞声,让一对对年轻漂亮姿态多端的舞者随着动听的竹竿与音乐的节奏声瞬间敏捷的进退跳跃跳出竹竿。而且还要展现出当代年轻人青春活力的体魄与风格,还要一对对的舞者在相互摆动的竹海里摆出优美动人各式各样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摆着各式各样动作手拉手相互顺利的走出”竹海”时,大家就会高声欢呼着或吆喝着,好像在说:瞧,他们两……让我们持竿者笑的合不拢嘴。如果有一对对的舞伴没有顺利成功的相互手拉手的走出竹海时我们持竿者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以迅雷掩耳的速度把他们的腿夹住,让让他们痛不欲哭,这种场合极时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展现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格,更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每天在广阔的操场上冒着寒冬冷风吹打,进行着无数次的训练,反反复复的把每个动作及细节做到位,一直坚持着绝不放弃的信念。当那天,我们终于听到了这两个节目全过了,并且表演的非常突出。那天学院组织节目验收,我们班舞蹈人员个个表现突出精神饱满,斩五官,过六将终于赢得了这一次元旦盛会演出的名额,尤其是我们班演唱《又唱浏阳河歌舞伴》的那些女生表现更突出,让学院领导拍手赞赏,那么高的音调,居然被她唱的与著名的歌手宋祖英没差两样。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大家一起高兴的活蹦乱跳,即将等待的就是庆2011年元旦晚会我们上演的节目。 2010年12月29晚,元旦晚会正式在在体育馆拉开帷幕,盛会开始了,烟火燃放使得整个体育馆灯光辉煌。出席本次庆2011年元旦晚会的领导有院校长杨可以、党委书记肖荣庆及其全院师生。在晚会节目比赛中,各个系争相出彩,大家不仅演唱出了才艺,还体现出了现代大学生的风格,尤其是基础科学系10401班跳的《又唱浏阳河歌舞伴》与具有名族特色的《竹竿舞》跳得非常出色,也显示出我们对少数名族的重视,还体现出了少数名族的淳朴民风,他们身穿着红衣锦,色艳而不俗,更在此基础上的新意不穷,还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也展现出来了。 在这激情的一刻,在这辞去旧年迎来新年的一瞬间,在这炫目多彩的节目中。我们高兴,我们欢呼。最终,我们班的两个节目以全院的节目相比我们夺得了第一,第二名。当, 听到这消息我们全班人兴奋了,终于每天冒着寒冬的冷风练习不是白费的了,还有那些组织人员们为了想着节目花费了多少个夜晚,多少分钟,多少秒珍贵的时间全不是白费的,终于又一次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