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2、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试论霍桑实验的结论,并对其做一简要评论

梅奥和其学生所做的霍桑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说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

几点结论:

(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

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

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

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这些规范是在人际关

系中自发形成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

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缺陷在于其对实验的假设是不全面、

不完整的,而且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偏见。但是

霍桑实验有其积极意义,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

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

研究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活动的积

极性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的奠基石。从客观效果

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也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

动生产率,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裨益。

2、试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

社会交换论是与霍曼斯的研究工作有关,其思

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

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待业。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

性。人的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机发生

的交换活动。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有会涉及谋

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

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

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贬低了人类

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缺陷。另一方面,这个

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

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些观点对后来的

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

3、述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

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

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

因和动力;而某一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

取决于这种需要的需要层次序中的位置,以及低于

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

逐渐发展变化。当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

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升到较高层次的

需要。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

主观效果。

(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

或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和

教育在发挥作用。

(4)每个人都有具有七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时

期,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

程度不同而已。

在需要层次论中,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低层次

需要和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

的,高层次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级需要的实现与

个人形成有关联,这与传统心理中人兽不分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马斯洛把需要

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而提出了逐步实

现的观点,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间的

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指出人

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他的研究对象是经过选择

的特殊人物,这就使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同

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

重视不够。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

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不能把这个层次理论看成是一个绝对的模式。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论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因素。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是个

人同别人、个人与群体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影响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际影响。个

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

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2)个性

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

形成与发展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反映在个体心理

特征上。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

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

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加

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2、结合实际,论述态度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须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论述)

(1)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

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

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

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

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

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

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

个体具有有依赖性、自卑自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

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

群体保持一致。

(4)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

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

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

的态度。

(5)沟通信息法。这里的沟通信息主要有两种方

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

传递。

3、论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1)沟通者。沟通者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涉及

可信性(包括权威性和动机)、睡眠者效应(沟通的

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类似性(信息由一个与听

众相似的人来传递)。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它

说得在行(是一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

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一位听众喜欢的人,

都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

(2)沟通内容 A.利用情感:可能利用好感或恶感

来改变态度。

B.组织沟通:理解材料、论证、呈现材料的顺序、

引出结论的不同方式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改变。

(3)沟通对象。

A.与听众的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沟通

者与听众的观点在中等程度的差距上可以产生最大

的态度改变,但这一点也随可信性的增高而增大。

B、让听众承诺:公开讲述过的态度与私下保留的态

度更不容易改变,登门槛技术可以促进态度改变,通

过参照群体来承诺能促使态度改变。

C、个性因素:具有“可说服性”、自尊较弱的人的态

度较容易改变,个性和社会情景是相互作用的。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结合实际,论述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认知失调理论在

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1)心理治疗.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

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

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

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

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设计

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某种治疗是需要努力的,

就会增强治疗的效果。

(2)儿童教育。我们在不足障碍研究的部分中讲到,

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

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

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发我们,在儿

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

方法,否则其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转变儿童的消极

态度,而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更为有效。

同时,在诱导服从研究中,我们知道当完成于原有

态度相反的某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

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

态度。因此,在过分的充分理由存在的情景下,它可

能会破坏一种重要行为的内在价值。这在儿童教育中

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3)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

过分的充分理由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因此,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赖。

从决策后失调来看,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即选中商品的缺点和未选中商品的优点,同选中商品的优点和未选中商品的缺点之间产生失调。减少失调的一种方法就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精明的厂商和商品推销员会抓信这个时机,一旦顾客买了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法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为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4)决策。决策失调在其他很多条件下也存在。一个人在数个被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而且还常常把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决策升级”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对于这种现象的避免,认为可以让管理人员把开发一个项目或设计一个项目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这个项目交给另一个小组,这样就比较能避免“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论述印象形成过程是存在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2)新近效应。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也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优先效应起的作用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

(3)晕轮效应。通常,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晕轮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如教师对“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偏见。所以,“晕轮效应”值得我们警觉。

(4)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5)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关于这个现象的经典实验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实验。显然,在这个实验里,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的期望以某种方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 2、结合实际论述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

人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有人认为印象管理是“墙头

草”、“变色龙”、“伪君子“,认为人没有必要去控制他

人对我们的印象。其实不然,印象管理在人际关系中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

何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例如教

师。在家里可能是妻子、母亲,而在单位就是教师。

在学生面前就必须有为人师表的样子。她不可能采取

老师的角色对待家里人,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在进

行着印象管理,而且我们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影响

我们的公开形象。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

的提高。

其次,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

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尤其是当

别人对我们有所误解的时候,我们凭借印象管理,可

以纠正这种误解。

第三,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

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使我们针对形

形色色的环境作出恰如其分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但是也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善于掩饰,善

于见风使舵,以虚伪的面目欺骗人。这是对印象管理

的消极运用。因此,需要明白印象管理无所谓好坏,

好坏只是人们对印象管理的事实加上对于具体的人

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感情色彩而已。(可自己结合

实际进行论述)

第六章人际知觉

1、论述对人的归因偏见有哪些?

归因理论认为人是理性地、毫无偏见地权衡各

个因素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人们在复杂的环

境中不一定总是理性的,常常会歪曲信息,从而产生

偏见。

(1)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海德曾

经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

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他把这种现

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作“基本

的归因错误”。如我们看到一位学生迟到了,在冲进教

室的时候还弄翻了桌子,我们首先的反应往往是认为

这个学生粗枝大叶、莽撞。然而,他可能是由于家里

亲人生病送去医院而迟到,可能地很滑才撞到桌子。

但是人们常常不注意这些因素,而习惯于用行动者的

内在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影响行为的

环境因素。

(2)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

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

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

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

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

键。例如,如果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谈话中的

一个特定的人的话,那么那个人容易被知觉为在指导

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

(3)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研究表明,

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

息利用不足。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产生的原

因:一是基础概率信息的抽象性。人们喜欢相当具体、

生动的、比较独特的事情,而往往忽视非常抽象的、

空洞的、统计类型的信息;二是人们认为直接信息要

比抽象信息更可信,因此过分使用了独特的、具体的

和生动的经验,赋予它普遍的意义,而对一致性反应

信息利用不足。

2、结合实际,试述归因理论怎样应用于实际

(1)心理健康。我们在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

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

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

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如果个体

的问题处于归因的情况下,归因训练对心理健康是有

帮助的。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

因果的归因,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

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等。归因训练的另一个方法是

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

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评定员工过去成绩的

过程。在归因对绩效评价的作用在于:一是它影响了

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

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成绩效

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

效所采取的措施。在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中,也存在着

不少归因偏见,如管理人员对由于缺乏努力的下属和

缺乏能力的下属,前者提高工资的程度较小;管理人

员对于他们所喜欢的下属和不喜欢的下属,对前者会

作出更偏爱的归因。因此,归因在员工绩效评价上起

着关键作用,归因的研究对于如何改进绩效评价,消

除评价中的偏见,增进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

利或影响进行斗争,长期的不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

等都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

了在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在

对冲突“身不由已”的原因有研究中发现,归因要比引

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中的一个因素,

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

耐力,让病人把他们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其他外在刺

激,那么这些症状(如恐惧、焦虑)就会减弱或消失。

这种归因可以帮助个体渡过困境和缓解问题对自身

造成的压力。

(2)“错误归因”治疗。原理:即不主张用寻求隐

藏根源或重新学习的方法,而从认知的水平上去纠

正,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的归因,即令其

用某种错误的判断去替代那个真实的原因,从而使得

病人得到治疗,让其问题自动地解决。这种治疗涉及

伦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个体的痛苦体验,引

发不良的心理反应。

(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

是,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

知道为什么。这种解释直接关系到他的反应的强度和

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八章自我导向

1、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

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积极强化、消极强化

和厌恶形式的强化。

(2)选择强化的方式。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A

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达到促进的效果。B个

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可行,简便易行可操作性

强。C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

(3)强化方式的运用。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

一次比较令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而填补强

化与直接经验的空隙有:A利用视觉和记号,B利用

计划。

2、怎能样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概念的本义——指代获得更高层次的功

能和满足过程。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丰满人性的实

现,其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由低到高包括:(1)

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

尊重的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

我实现的需要。

他指出人的需要是逐层递进的,这种趋势表现为

个体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期望的人物,完成和自己能

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个体的自我实现过程是由低到高

逐步发展的,严格按照层次的变化而提高的。对于这

种理论的渐进性是值得肯定的,并可以与其他的理论

分类进行有效的整合。但是,在实际的现实经验中我

们也发现: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中需要的满足是可以超

越某一特定阶段而超前发展的,是可能不遵守层次递

进原则的。同时,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有时是一种理

论状态,人不可能真正地达到,因为我们的需求是不

断变化的,新的目标和愿望是在不断地产生和发展

的。人们自我实现的更多表现是在过程中的体验。

第九章人际影响

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

达的一种意见,如前段时间社会上对马家爵事件的讨

论。

(2)牢骚现象。牢骚是舆论的一种情绪表现形式,

当意见得不到采纳、某种状态得不到改善时,舆论就

会转化为牢骚。

(3)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

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

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4)社会助长和社会情化。有时,与他人在一起

能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但也有在群体中,个体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出现。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中,求助者经常表现出哪些特点?

(1)依赖性。利他行为的实质是一种对于处在需要帮助境地的人的一种反应,但是接受帮助的人的依赖性会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依赖可以是一种稳定的特点。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亲密关系意味着互相依赖和帮助的义务。人们往往赞颂帮助自己熟悉的人,同时,求助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获得帮助的概率。

(3)类似性。人们往往帮助那些自己相似的人。

(4)责任。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重要因素。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他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主要原因之一。

2、综合阐述利他行为的理论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E.O.Wilson)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利他行为,指出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即遗传获得的,而不必通过学习获得.进一步的解释是为了保存基因,两个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性越大,则当其中一个个体需要帮助时,另一个个体就越可能从事利他行为。

(2)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主要包括:

A社会责任规范。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责任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主动地进行帮助。

B回报规范(互惠规范)。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回报规范对维护稳定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少数人可以不受助人的回报规范所约束,这些人就是高度依赖性的人。

(3)学习和模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利他行为在先前受到过奖励,那么,这种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当利他行为在先前没有受到奖励或受到了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大可能发生。

A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的增加和减少,可通过把奖励或惩罚与利他行为的联结来办到。

B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利他行为本身不可以作为强化来源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C奖励和代价。每个人对伴随着助人或不去助人的消极和积极特征会作出权衡。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 D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学会。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情景因素。包括人际间的交往距离、交往频

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等。(2)个人特

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貌、才华和能力以及个性品质

等。(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

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都

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2、几种常见的人际吸引是如何解释人们的人际吸引

现象的

(1)强化理论。根据强化理论,人们喜欢给予我

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

(2)相互作用论。当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

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而且非常

乐意与对方交往时,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

系。这是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3)得失理论。这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

森提出的,研究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

好话并没有像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有

情形来得更吸引人、讨人喜欢。当交往中别人对自己

的评价有所改变时,更能影响自己是否喜欢那个人的

态度。

(4)相等理论。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报酬的相等

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人们希望交往中自己

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两个人之间关系的

建立、维持和发展,要看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

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来决定。即建立人际关系要看是

否能获利,是否有需要,从而决定自己的交往行为。

3、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以貌取人”的原因有哪

些?

第一,生活环境告诉我们,只有“漂亮”的人才值

得爱。

第二,人们常常以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会觉

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

第三,传统习惯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

好的品质,并非常自然地把一些好的品质加到漂亮身

上。第四,爱美是人的天性。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试论述影响合作有哪些因素。

(1)回报。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

而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但是个体是

否遵从回报规范则具有个体差异,这种因素对合作的

影响是复杂的。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对他人的特定的合作行

为,我们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去进行解释,我们决

定是否合作,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内在动机的归因,但

是,在某些情景中,我们本人的合作或竞争的行为也

会影响对他人的归因。对其他人的行为的解释有时也

反映出我们的动机。

(3)沟通。实现共同目标,有时要进行协调,有

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沟通可以促进合作

的进行,增加成员的团体认同感和合作的机会。

(4)威胁。轻度的警告可以促进合作行为,但是,

威胁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发生对双方都会蒙受

损失的报复行为。

(5)群体规模。当一件事涉及很多人时,个体很

容易想到,即使本人作出很小的努力,或甚至不作任

何努力,整个事情也能完成。群体规模与合作之间存

在负面关系。

(6)个人倾向。一个人是属于竞争型的或合作型

的个人特征也是影响合作的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10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 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 B.才华 C.能力 D.气质 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 B.亲密关系 C.类似性 D.责任 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7.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智慧树知道网课《人际关系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拉森(https://www.360docs.net/doc/7f7519118.html,rson)等人对人们时间利用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将近____的非睡眠时间中都是与他人在一起的。() A. 四分之三 B. 三分之二 C. 四分之二 D. 四分之一 2 【判断题】(2分) 从衣食住行,到对他人风度、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礼仪等,都存在着模仿。() A. 错 B. 对

3 【判断题】(2分) 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无意识的。()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分) 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不太容易受暗示。()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分)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男性比女性易受暗示。()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人是___,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离开了人类社会,人就无法正常生活,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A. 自然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社会人 2 【单选题】(10分)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___,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A.

一项专业技能 B.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C. 广博的知识 D. 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3 【单选题】(10分)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想要获得幸福感(Happiness),人类的头脑里需要5种必备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______;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A. 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 B. 良好的道德品质 C.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 【单选题】(10分)

最新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罗姆 B.马斯洛 C.亚当斯 D.修茨 2.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的态度功能是( )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3.发现“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心理学实验是由________做的。( ) A.威尔逊 B.尼斯贝德 C.雅可夫 D.罗森塔尔 4.“行为吞没场”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指出的。( ) A.罗特 B.戴维斯 C.海德 D.费斯汀格 5.习的性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 ) A.稳定 B.肯定 C.相反 D.以上都不对 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强化的主要方式?(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中性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7.我们喜欢让我们感到情感满足,心情愉快的人是因为( ) A.强化 B.相互作用 C.得失理论 D.吸引 8.提出利他行为的生物学理论的学者是( ) A.威尔逊 B.洛伦茨 C.拉塔内 D.亚当斯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10.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对于交往结果满意的程度可以用________表示。( )

A.抱负水平 B.比较水平 C.预期价值 D.效用-价值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 2.将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是集中型的沟通传递。( ) 3.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态度与日常生活中的态度含义大致相同。( ) 4.失调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紧张状态。( )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 6.自我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 7.反模仿的人并没有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8.我们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是因为强化。( ) 9.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 10.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形成的____________关系。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认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选择目标和____________。 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化 2.自我障碍 3.社会惰化 4.人际吸引 5.人际冲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2.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印象形成的整合模式。 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5.简述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2.试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二、选择题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 是(B)。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三、判断题 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 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 公式法)三种。 二、选择题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 再采取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包容型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题库 1、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1)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①教员——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②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③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等角色; ⑤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 (2)以前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由学生自己发挥 2、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认识活动受情感和意志的制约。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的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为又丰富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1)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①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②但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 ①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②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29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表现和亲和的对象。 30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 1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4.1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阶段是:_____阶段、接触阶段和_____阶段。 2.戴维斯认为人际关系中有四种交往模式,即_____型、集中型、_____型和流言型。 3.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_____实验、群体实验和_____实验组成。 4.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_____需要和_____需要。 5.社会测量法的结果可用矩阵表示法、_____法和_____法来表示。 6.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_____,第二是_____。 7.态度具有顺应功能、_____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功能。 8.凯利提出了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特异性、_____反应、_____。 9.印象形成过程包含三种成分,即行动者、_____和交往的_____。 10.人际的非言语沟通主要途径有:脸部表情、_____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产生最( )的态度改变。 A.大 B.小 C.多 D.少 2.失调程度与不一致的认知数及重要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对比 3.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属于( )。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4.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琼斯和戴维斯 B.凯利 C.韦纳 D.罗特 5.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 )理论的观点。 A.强化 B.对比 C.得失 D.相等 6.在群体压力作用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 )。 A.遵从 B.模仿 C.感染 D.从众 7.多人在一起工作,效率降低了,是( )。 A.社会助长作用 B.社会惰化 C.社会赞同 D.相互作用 8.成功与失败理论认为努力属于( )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4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双方相互地位,可把人际关系分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的________和彼此地位平等的________。 2.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________、________三种。 3.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认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4.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三种,即改变认知、________和________。 5.库利和________提出了印象管理的________理论。 6.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动态无声的,第二类称为________,第三类称为________。 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________,(3)扩展自我管理,(4)________。 8.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________。既在公开行为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________。 9.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有旁观者效应,________及________。 10.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二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而进入稳定的人际交往阶段属于( )。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合阶段 D.终止阶段 2.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流言型 B.单线型 C.集中型 D.偶然型 3.最有代表性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 A.强化理论和公平理论 B.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C.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 D.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4.新学期开始时,新同学常常会给老师带来( )的影响。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预言效应 5.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忧愁、厌恶 B.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厌恶 C.快乐、愤怒、悲哀、痛苦、惊奇、忧愁 D.快乐、悲哀、伤感、恐惧、厌恶、惊奇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9)

. 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罗姆 B.马斯洛 C.亚当斯 D.修茨 2.“我的儿子真是又聪明又可爱”,反映了态度的( ) A.社会性 B.具体性 C.协调性 D.情感性 3.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的一方看成是主动积极的,这种偏见称为( ) A.自我服务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行为中心偏见 D.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偏见 4.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称为( ) A.控制源 B.归因模式 C.自我定型 D.个性范式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_____的关系。( ) A.稳定 B.肯定 C.相反 D.以上都不对 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行为的方式是( ) A.计数法 B.日记描述法 C.计量法 D.轶事记录法 7.阿希范例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个体受到了______的影响。( ) A.群体性压力 B.社会性压力 C.规范性压力 D.信息性压力 8.我们喜欢让自己得到超过付出的人是因为( ) A.强化 B.相互作用 C.得失理论 D.相等理论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10.“冲突的螺旋式上升”产生的前提是( ) A.单方有权威胁 B.单方不妥协 C.双方有权威胁 D.双方不沟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 2.霍桑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与他的学生在1927-1932年间做的。( ) 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 4.认知失调程度随着差异性认知重要性的减少而增加。( )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 6.牢骚是群体舆论的一种心理表达形式。( ) 7.结群的需求是一种人类与高级动物才有的社会现象。( ) 8.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 9.归因偏见只是存在于少数人身上的现象。(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_____过程中形成的______关系。 2.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即______到______。 3.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______的______掌握。 4.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冲突的强度。 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化 2.隐含的个性理论 3.折扣原则 4.双重接近-回避型 5.社会两难情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2.简述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 3.简述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 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 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 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三种。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一、填空题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 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 (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 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 出决定后产生(失调)。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 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 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 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 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 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 (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 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 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 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 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 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 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 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 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 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 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 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 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 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 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 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 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 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 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 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 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 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 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 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 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 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 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 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 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 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 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 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 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 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 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 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 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 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 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 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 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 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 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 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 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 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 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 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 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 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 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 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 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 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 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 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 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 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 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 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 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 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 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 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 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 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 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 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 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 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 (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 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 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 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 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 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 (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 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 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 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 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 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 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 —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 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 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