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3.专业三:会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顾问:袁玉平(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副总经理)

戴桂荣(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张珍花(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博士)

费金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

组长:朱益湘(学校商贸部主任)

副组长:陈国锋(学校商贸部教务科长)

组员:张金超(镇江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爱民(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丹阳分所会计师)

巢敏、张宏、许娟、杨春凤、袁春花、殷雅琴、杨先华、

宦正东、朱仙娥、刘晔、吴琦琼(学校教师)

(1)需求论证

①产业背景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我国新的各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制度陆续出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每个单位至少配置1-2名会计人员,会计人才遍布各行各业,会计既是企业的后援支持,又是公司运营的关键。会计职业前景广阔。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隶属镇江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沿江开发带,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全市拥有上市企业8家,现有中小企业10000多家,每年还新增一定数量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均需要大量熟悉会计业务、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近年来丹阳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对会计专业类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政府同时加强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使我市会计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空间,除了正规学历教育,会计教育还拓展到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会计教育方式也从面对面的课堂教育拓展到网络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②社会需求

根据镇江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2012年6月的数据统计,丹阳地区人力资源需求为29890人,求职人数仅为15206。从人才招聘情况看,营销、管理、行政、外贸、财务等专业的需求较为旺盛。从2012年某月召开的专场人才招聘集市上获悉,当天进场的86家用人单位中,共发布招聘岗位数为1132个,其中,财务类占14.5%。人才市场供求前10位的专业中,财会类专业排在第五。因此,培养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人才,是我校会计专业服务丹阳地方经济的重要任务。

据2009、2010、2011年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统计,我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出纳、稽核、资本基金核算、工资核算、总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等岗位的工作。近三年来丹阳市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每年约有1700多人,具体的就业岗位需求结构如下图:

图3-1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比例结构图

广泛的市场需求为会计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也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现有基础

我校会计专业创办于1982年,是学校的老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镇江市示范专业,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及专业内涵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现已形成“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组织会计”两个专业方向,与市场营销专业形成商贸专业群。

A.课程改革基础: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市场营销》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项目课程教程。现有课题研究中省级课题3个,镇江市级课题16个,校级课题4个。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师生共获得一、二、三等奖19个。

B.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会计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22人,外聘专业教师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高级职称13人,占59%,“双师型”教师20人,占90.9%,镇江市学科带头人1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人、丹阳市教学骨干6人。原专业负责人巢敏现为镇江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财经商贸中心组成员。在专业负责人巢敏的带领下,2010年经丹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丹阳市巢敏名师工作室,使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专业负责人陈国锋为丹阳市教学骨干,镇江市财会中心教研组组长,丹阳市招投标采购评审专家,丹阳市天顺贸易有限公司外聘财务顾问。

C.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现有校内实训基地1个,主要有2个会计模拟实训室、2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2个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1个银行模拟实训室、1个收银实训室、1个学生创业超市,实验实训设备总值为298.7万元。校外实训基地9个,主要有大亚集团、恒宝集团、肯帝亚木业、沃得集团和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业;华地百货集团、欧尚超市等大型零售业,除此以外,还有如金陵(丹阳)饭店、水中仙国际大酒店等大型餐饮业。

④存在问题

随着丹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结构已较难适应学校教学和社会培训的需要,现有实训设备的功能及数量也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大量会计人才的培训需求,为此本专业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硬件、软件的投入。

(2)建设目标

①总体目标

本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吸引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建设,构建“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以会计工作岗位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培养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仿真会计实训基地。建成江苏省中职品牌专业,带动相关商贸类专业群的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对会计人才需求。

②具体目标

年度

第一年

内容

开展会计专业五年制办学学制的调继续会计专业五年制办学学制的探

研,探索“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索,滚动修订“工学结合、岗证融

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开发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完成岗位(群)团队,完善课程对接岗位的课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能力分析,初步构建课程对接岗位系;修订完善3门核心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建设的课程体系;制订3门核心课程标建成校级、市级精品课程各1门、准,开始建设校级、市级精品课程3门校本教材;完善专业教学资源

各1门、2门校本教材;构建专业库;完善“教、学、做合一”教学

教学资源库;继续探索多元立体化模式;完成多元立体化评价模式的

评价模式。

继续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2位骨划,发挥巢敏名师工作室作用,培干教师,并加强其在专业建设、课师资队伍建设

养1名专业带头人、2位骨干教师,程改革等方面实践探究力度;完善

初步建立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比例达

伍;聘任6名兼职教师,占专任专95.7%;聘任7名兼职教师,占专

业教师比例20%以上,建立考核制任专业教师比例30%以上,完善考

度;双师比例达91.3%,研究生比核制度;研究生比例不低于21%;

例不低于18%。建设一支优秀教学完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团队。

构建校企共建合作运行机制,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合作深度融合的运行

行业参与新建1个校内实训室、3机制,新增1个校内实训室、3

个校外实训基地;丰富教师实践经个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为地方中小

验;初步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企业提供会计培训服务;推行“双

探索并试行“双导师制”顶岗实习导师制”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完善

管理模式,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提升实

理平台,加强实习管理。习管理效果。

(3)建设思路

坚持以镇江及丹阳区域需求调研为依据,以行业发展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优化专业结构为手段,以会计工作岗位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探索“教、学、做合一”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化、立体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以名师为引领,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技能竞赛、课题研究为抓手,建设一支“专家型”、“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立健全校企共建合作运行机制,以校企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创新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和校际辐射能力。

(4)建设内容

①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A.构建“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面向财经管理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

会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借助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力量,广泛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并对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与地方知名企业合作,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将企业需求、行业需要、岗位能力、考证要求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学历(毕业证书)+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知识(专业理论)+技能(职业实践)”,“实训室(校内实训)+企业(校外实习)”的职业教育特点,提高学生专业理论与综合实践能力,构建“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继而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下:

工学结合、岗证融通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基本素养职业基本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会计从业资格

企业文化课程

会计软件应用

其他

校内分岗位实训校内阶段实训

图3-2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为了满足岗位对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实行“一专多证”毕业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普通话、计算机等职业素养证书;珠算、会计从业资格、财务软件应用等会计类证书。

图3-3会计专业学生获取证书图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广泛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定“工学结合、岗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和水平,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B.探索“课证一体”课程体系

依据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对会计专业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解,在此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融合职业标准、考证知识点,对接会计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健康文化素质德育

质课程军训、礼仪、书法

体育、心理健康

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

素质培养

渗透始终

基础会计

企业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出纳岗位实务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财务管理实务

系技

纳税申报与会计处理实训

素质拓展专业拓展就业指导银行会计管理会计

拓展课程岗位迁移

3-4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C .建设精品课程

根据会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精品课程建设方 案,启动精品课程的建设。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会计职业道德与规 范、职业标准、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内容,引入课程标准,进行课 程内容设计,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开发《会计综合实训》校级精品 课程和《成本会计》市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表

级别

课程 市级精品课程

《成本会计》 校级精品课程 《会计综合实训》 陈国锋 D .建设教学资源

本着开放、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联合行业企业,引入职业 标准、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企业元素,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共 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支撑教学资源库运行的数据中心软硬件 平台、面向应用和服务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依托学校教学资源库平 台,着重开展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素材的建设,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 的建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交流。

积极开发“课程对接岗位”的项目化特色校本教材。打破学科框 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使教材内容与组织形式能真正反 映工作岗位与社会实践的需要,体现理实一体教学改革特点,培养学 生的职业素养。共编写特色校本教材 5 本。

特色校本教材编写计划一览表

序号

参与教师 巢敏、杨春风、杨先华等 陈国锋、王腊萍等 1

2

3

4

5 陈国锋、许娟、殷雅琴等 张宏、朱益湘、周建平等 徐永辉、张忠云等 《会计书法》 E .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针对会计专业真实岗位实习难 度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 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按“能力本位,学生主体, 任务训练”的教学要求,通过仿真模拟实训方式,切实做到理论实训

一体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过程对接会计岗位需求的教学效果。

根据会计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确定“五会、五能”的技能教学目标,实行“三阶双轨递进式”的技能教学模式。

“五会、五能”的技能教学目标——“五会”是会用小键盘盲打、会珠算、会点钞、会书写会计文书、会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五能”是能编制和装订会计凭证、能登记账簿、能编制会计报表、能分析会计报表、能进行纳税申报。

“三阶双轨递进式”的技能教学模式——“三阶”是经过专业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阶段,“双轨”是指会计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两方面能力相结合的训练。

图3-5“三阶双轨递进式”模式图

为了让学生所学技能与会计岗位实践接轨,实行分阶段实习,时间上由长到短,内容上由浅入深,具体安排如下:

熟悉各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

综合掌握会计核算技能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真实岗位技能

F.构建“多元化立体式”人才评价模式

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多方参与下,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及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进行学生互评、自评、教师(师傅)点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采用书面考试与现场技能考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引入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完成省级课题《中职专业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性研究》的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案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案 鉴于我专业会计教学中依旧存在着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会计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粉笔”的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语言教学没能达到运用的目的;会计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针对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对策。 一、总体原则: 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应转变把会计考试看作是会计教学的终点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教学内容必须从知识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手做账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地位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 (二)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会计教学内容包括传授会计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识别审核原始凭证技能,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能力等,其目标是通过会计的理论教学把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经济业务处理能力培养起

来,并最终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并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1、调整课程设置 (1)教学法课中将加大实践内容,突出教学技能的训练,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增加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 (2)建立和完善实习要求和评分标准,在写好实习报告、课堂设计、标准教案之外,增加会计教师企业社会实践的调查。 (3)增设最能体现师范性特点的课程,如试讲。同时,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拓宽知识能力领域,如增加《会计实训》课程的课时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更新教材 更新学生上课教材,由于会计准则的更新使得大部分的教材不能及时满足需要,所以在教材选定方面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并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更加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其它课程的教材也要相应更新。 (三)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向改革方法要质量一定的教学目的总是要求一定的教学方法为其服务。当前,制约会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可以说,如果不能大面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就很难有指望。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会计教学的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会计专业建设计划规划.doc

会计电算化精品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知能兼备,德业双馨”的会计人才培养要求,以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建立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双线培养的院内外实践教学机制,构建符合会计职业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会计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采取专职教师“顶岗实践”和兼职教师“项目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具有优秀专业带头人、品质优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的教学团队;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工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精品专业。 (二)具体目标 1、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多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珠算证书”,鼓励部分学生报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 2、建设领先的实训基地 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在现有的院内实训室和院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构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2个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和2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将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校内外实训内容、体系和考核有机结合的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满足学生中期、毕业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培训、横向课题及专业技能研发、教学案例收集的需要,成为全省高职院校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3、培养德优技精的师资队伍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最新)

会计手工账实训室 发展规划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会计手工账实训室发展规划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预通知”的要求,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应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持续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我系提出重点建设会计专业申请,特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会计专业建设基础 (一)区域人才需求 会计专业是山西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社会认可度高,人才需求旺盛。全国虽有10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山西省也有30多万从业人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这一数字也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社会呼唤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学生除对口就业之外,还能胜任商贸、物流、营销、经济管理、文秘、行政事务、文化教育等职业岗位,专业拓展较广,毕业生适应能力强,一专多能,就业面广。会计专业生源充足,学生、家长、社会对该专业充满信心。 会计专业是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面广的专业。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专业建设基础 1、符合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以“特色引领”为重点的要求 会计专业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探索政行教介企“多主体”专业建设、校介企“三主体”人才培养、“双证书”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富有成效,专业建设特色突出,社会声誉好,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足,深受社会欢迎,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能起到特色引领作用。 我系会计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 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始办于1991年,是浙江省高职院中最早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办学20年来,我专业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其中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本企业的骨干,甚至走上了领导的岗位。凭借优异的教育实践表现,我专业在2005年被学院首批确立为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学院立项为院级示范建设专业,2010年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 依托行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我院是浙江省供销社举办的省财政全额拨款公办高职学院,在会计专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与省社及其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具备坚实的发展平台。企业为专业教师及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岗位;教师为企业提供课题研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经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业务培训。双方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效果显著。 在学院正确领导下,会计专业能紧跟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发展中形成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办学实力,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实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群建设方面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软性教育资源与硬性教育条件的发展也都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当前会计专业在校生为673人,2011级新生报到率为98.82%,连续三年双证通过率达到95%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毕业生起薪在2400元以上。所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深受社会欢迎。 1、实训环境 本专业拥有电子化实训室、会计分岗位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纳税大厅、信用管理实训室、模拟证券交易大厅、太保实训基地等7个校内实训室,配备用友软件、福思特会计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软件、信用评估软件以及证券投资、模拟银行业务操作等专业软件,设备总值达365万元;拥有中瑞江南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浙江省兴合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等15个校外实习基地。以上条件基本能满足学生观摩、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要求。 2、师资队伍

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根据《湖北财税职业学院专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战略部署,为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我院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会计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高于7%的比例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供求关系不断改善,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向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而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的载体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从湖北省的具体情况来看,会计发展的状况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大企业需要大量的企业信息化人员,包括会计人员。而武汉市是湖北省经济增长龙头,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上千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生产型企业、业务性公司发展很快,急需大量的会计操作人员。另一方面与大行业配套发展的一些小型民营私企公司需要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基层会计人员,而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老龄化,职称、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类中介机构的逐渐壮大,会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会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二)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据调查湖北省现有各类企业28万余家,按年均增长5%计算,未来3年湖北省将新增各类企业近4.5万家,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类中介机构的逐渐壮大,由此带来的新增会计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18万人。这说明我省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特别是那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会计人员,会计人才的培养大有前途。 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决策型人才。财务总监岗位需要决策型会计人才,财务经理岗位需要分析型会计人才,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要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目前,我省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需求量大,近90%的企业需要适应出纳与会计基层岗

会计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八:会计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本项目立足浙江中小企业,面向全国旅游企业,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导向,打造“课证训一体化”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推进机制,构建“三心三力”职业素养隐性课程体系和基于岗位能力和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证书+行业证书”的职业证书体系,校企合作开发岗位培训包和证书培训包以“教学拍档”为抓手,打造一支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专业带头人共同领衔,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为主体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满足教学、培训、竞赛和社会服务需求的校内外实训中心以课题研究、职业培训、成人学历教育为主的社会服务项目通过本项目建设,形成一套可供全国高职院校借鉴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2.量化指标 (1)招生规模每年保持在300名左右; (2)确立7家合作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实验室建设、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3)建设好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4门; (4)建设省重点教材1本校企合作开发体现实操性的专业特色教材3本开发2个岗位培训包,3个证书培训包; (5)建成“ERP沙盘模拟实训室”1个、“会计手工实训室”1个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2个新增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4家; (6)引进或者培养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各1名,引进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3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每年进企业锻炼2个月以上的教师至少达到3人次参加国内外培训与会议不少于5人次每年承担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不少于2项; (7)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拍档”的教学团队结构优化建设,企业兼职教师库人数不少于6位,兼职教师或双师型教师实际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为50%新增至少6对校企“教学拍档”; (8)成立旅院财务咨询工作室; (9)毕业生签约率达90%,就业率达到98%。 3.内涵指标 (1)“课证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指标 “课证训一体化”即课程设置与学生证书的获取和实训能力的提升三者紧密相联,融为一体即各门专业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积极为各类考证做准备《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电算化考证》为学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准备《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为学生获取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做准备《会计电算化》为用友ERP认证做准备同时,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73637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73637

东营区职业中专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必须不断提高学校的学科教学与科研水平,以适应教学与生产需要,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实力,与时俱进,培养出与时代及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的会计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和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就今后几年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特提出以下具体方案: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继续积极探索和完善“会计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化双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侧重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大学生对职业能力自我培养的弊端,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依靠学院培养与学生自我培养的特色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岗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主线,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使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教育、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衔接,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具体讲,“双培养模式”包括: (1)学生综合能力自我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以“做一名合格的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依托,以“闻、见、

练、战”相结合的四层次手段为保证,以成功心理激励为关键,结合学校培养,实现综合培养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学院综合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思维模式,突出“是什么、如何做”;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立体化课程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三形态课堂体系为依托,以四层次教学手段为保证,以双循环学习体系为关键,综合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成本计算、审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成为素质高、能力强、上岗快的合格财会职业人。 ①课堂模块(三形态): 第一课堂 + 第二课堂 + 第三课堂 为基础为依托为关键 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社会课堂 (理论学习)(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实训) 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一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形成了课堂特色。第二课堂作为校内的实训课堂,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课堂通过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及时、密切,最终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②教学模块(五手段):案例+情景+互动+实训+导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突出案例、情景和互动教法,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高职-会计专业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十月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建设基础 一、发展契机 依据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按照动态调整、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有机结合、质量与效益统一的原则,围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特色,大力推进会计等专业建设的精神,我校会计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吉林省特色产业群的逐步完善,对高水平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三年内,会计专业人才有较稳定的社会需求。 为保证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会计专业通过人才市场调查、企业走访、毕业生回访、专家与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将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校企的结合,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会计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立足吉林、面向全国。 二、专业定位 会计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我省“十二五”规划内容相衔接;坚持专业特色发展与学校整体层次提升相衔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发展潜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东营区职业中专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案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必须不断提高学校的学科教学与科研水平,以适应教学与生产需要,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实力,与时俱进,培养出与时代及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的会计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和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就今后几年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特提出以下具体案: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继续积极探索和完善“会计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化双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侧重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大学生对职业能力自我培养的弊端,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依靠学院培养与学生自我培养的特色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岗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为主线,对专业教学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使教学容和职业资格教育、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衔接,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具体讲,“双培养模式”包括: (1)学生综合能力自我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容是:以“做一名合格的财会职业人”为中心,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依托,以“闻、见、练、战”相结合的四层次手段为保证,以成功心理激励为关键,结合学校培养,

实现综合培养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学院综合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综合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容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如做”的思维模式,突出“是什么、如做”;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立体化课程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三形态课堂体系为依托,以四层次教学手段为保证,以双循环学习体系为关键,综合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成本计算、审计等面的职业能力,成为素质高、能力强、上岗快的合格财会职业人。 ①课堂模块(三形态):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第三课堂 为基础为依托为关键 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社会课堂 (理论学习)(校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实训) 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一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形成了课堂特色。第二课堂作为校的实训课堂,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课堂通过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及时、密切,最终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②教学模块(五手段):案例+情景+互动+实训+导师。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教学手段与法的改革,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突出案例、情景和互动教法,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结合专业技能课进行实践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导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绍兴市职教中心校园网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业务围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全面提出了德、智、体、美的详细要求。 1、德育: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制 观念,具备良好的体魄。 2、智育: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素质;加 强学生学习再生能力。 专业职业技能是指: (1)珠算达到普通3级 (2)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3)计算机取得省二级证书 3、体育: (1)有健康的身体,具备基本的健身知识,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的情绪 4、美育: 有正确的审美观、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知识结构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2. 能力结构 (1) 具有从事具体行业会计工作的能力。 (2) 具有熟练的珠算、点钞、计算器操作等技能。 (3) 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两类: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总学时为1 378学时,占总学时的42%;专业课程总学时为1 872学时,占总学时的58%。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为989学时,实践教学课时为883学时,二者之比为1︰1.12;第五、六学期全学期为专业综合实习课程。 (二) 课程的教学要求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经济法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5. 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会计专业代码 620203 学校名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0827 学校举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湖南省(省份)长沙市(地市)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一一年九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政策支持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2010年8月18日)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强化总会计师地位和职能、健全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会计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发挥会计行业协会、学会职能作用。 (2)《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 《决定》首次提出建设“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法治湖南”、湖南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绿色发展是最具持久力和后发力的发展方式。湖南积极实践中央决策,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使湖南成为绿色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家园”的“绿色湖南”的总目标。扶持了一批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先进绿色企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一批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湘菜、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创建了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把生态网络从城市拓展到城市郊区和山区森林、农田果园、江河湖泊等。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居住环境等统统向绿色发展看齐。 近年来,湘菜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8大菜系中,湘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大幅向前跃升,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涌现了一批知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原辅材料基地。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省餐饮业逆势上扬,3.8万多家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650亿元,增长了19.6%。湖南省的湘菜产业2011年即将进入1000亿产业集团。 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多数在湖南省内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6.5%,初次就业对口率达到85%,从事第三产业企业的会计和出纳岗位工作。 2.行业人才需求 (1)会计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大 据人才招聘等网站统计数据,会计人才需求名列人才市场需求前十名。每个行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均设置会计岗位,会计岗位人才需求总量大。近十年内,我国会计政策历经两次大的变革,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应用手段不断强化,会计人员处于新老交替的更换期,伴随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会计、审计从业人员需求量只增不减。 (2)行业企业需要 根据湖南省中小企业局统计资料显示,我省中小企业2007年为10.9万户,到2010年增长

会计实训室建设方案

会计实训室建设方案,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方案 宜宾市工职校郭静宜 一、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实训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对课堂理论作出科学的验证或展开演绎,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通过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作风。 (一)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目前,中职学校实习经费普遍不足,而且受到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学生通过实验,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二)会计模拟训练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会计模拟训练实验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全面地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的要求 (一)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提高会计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这是在校内实验室里以一个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代表性会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及其相应的核算工具,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形式。模拟实验方式与校外实习方式比较,更具有经济、省时以及便于对实习内容按教学要求进行再加工、再设计的特点。因此,在实训中将理论课有关的内容密切结合实训现场的实践操作,既从理论上解决“学”的问题,又在现场操作上解决“做”的问题,用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模式组织教学,是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二)以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体系建设为重点。 (1)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以软硬件建设为基础。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反复进行论证和修改,明确实验室建设原则,即技术先进、结构合理,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服务于教学。 (2)会计模拟实验实训以教学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是实验实训教学过程的核心。在建设好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软硬件的前提下,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的构建与实训开展的具体实施 (一)会计模拟实验实训室的构建。 (1)建设仿真实验实训场地。一个仿真实验实训室应主要配备财务部门,同时简要配备仿真企业的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企业主要部门,以及外部仿真企业的开户银行、所在地税务机关、公路或铁路运输企业、与仿真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对方企业及其开户银行等。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1、专业:会计 2、专门化方向:会计电算化方向、制造业企业会计方向、商业企业会 计方向、事业单位会计方向、银行会计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一)入学要求(招生对象)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为三学年。(弹性学制二至四年)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在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一线从事会计核算、理财及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有报考会计初级职称的能力。 规格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与素养:

1、职业通用能力,主要包括: (1)阅读与撰写财经文件能力; (2)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3)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 (4)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专题发言的能力; (5)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会计制度及财经法规理解运用能力; (2)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中英文处理能力; (3)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能力; (4)记帐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能力; (5)日记帐、明细帐、总分类帐等会计帐簿的登记能力; (6)出纳与记账核算能力; (7)职工薪酬计算、费用成本计算能力; (8)税费计算与申报能力; (9)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能力。 3、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 (1)过硬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健康的体魄。 (3)健康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开拓的创新精神。有良好的竞争、创新意识。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最新)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 o—年-一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预通知”的要求,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应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持续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我系提出重点建设会计专业申请,特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会计专业建设基础 (一)区域人才需求 会计专业是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社会认可度高,人才需求旺盛。全国虽有10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黑龙江省也有30多万从业人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这一数字也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社会呼唤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学生除对口就业之外,还能胜任商贸、物流、营销、经济管理、文秘、行政事务、文化教育等职业岗位,专业拓展较广,毕业生适应能力强,一专多能,就业面广。会计专业生源充足,学生、家长、社会对该专业充满信心。 会计专业是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咼,就业面广的专业。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二)专业建设基础 1、符合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以“特色引领”为重点的要求 会计专业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探索政行教介企“多主体”专业建设、校介企“三主体”人才培养、“双证书”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富有成效,专业建设特色突出,社会声誉好,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足,深受社会欢迎,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能起到特色引领作用。 我系会计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 才。 2、办学特色鲜明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近几年来《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出台和实施,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更高,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需求也会更大。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间的贸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结算更加频繁,使会计工作处于重要地位更为突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会计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手段更加现代化。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几年来对市场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证实正是如此。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必须不断提高学校的学科教学与科研水平,以适应教学与生产需要,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实力,与时俱进,培养出与时代及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的会计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结合市场调研的结果和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就今后几年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特提出以下具体方案:(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财会专业教师4人,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为更好办出专业特色,适应教学形势,计划每年安排1-2名专业教师分赴有关高校参加相关课程的进修和企业兼职进行岗位实践,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2-3年内,再引进和培养2名双师型的教师,强化专业教师力量,优化整体教学实力,打造出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专业教学需要。 (二)改革和完善教学工作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本专业的培养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革和完善教学工作,为其他专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针对目前的学生素质等具体情况,要及时改革教学方法,更新观念。在专业课教学中,更应注重现场教学,注重“真刀真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取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归纳、比较、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如《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可采取先让学生以演讲或讨论的形式,获取感性认识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辅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调查、学习、参观,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也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求老师走出校门,下基层单位锻炼,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好相关知识技能,以便手把手的教学生。 (五)结合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的目标 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提出,这样,针对性强,容易实现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必需毕业生更符合生产一线的要求;够用的原则,毕业生更符合生产一线的要求。 (六)进一步沟通对口就业渠道

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所在部门:经济贸易管理系 负责人: 教务处印制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建设总论 财务管理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单位都离不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加上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就更多地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财务从业人员有1200万人左右,不过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只占20%。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经过人才需求调查,在未来三年内,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有较稳定的社会需求。 作为技术性很强、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值。对任何经济实体来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无疑将有利于其经济工作的开展。从四川省情况看,会计从业人员有37万余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约占20%左右;从会计人员总量上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少,似乎已接近饱和状态;但从学历层次及职称结构看,四川省会计从业人员仍有较大需求缺口,尤其是高学历层次的财务管理人员需求更大。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及建设目标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的是企业理财环境,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它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更多地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主要是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这些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经济的严峻挑战。新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经济越发展,簿记越重要”。所以,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时代的特点,进行适应新经济特点的财务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会计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1、专业:会计 2、专门化方向:会计电算化方向、制造业企业会计方向、商业企业会计方向、事业单位会计方向、银行会计方 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一)入学要求(招生对象)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基本学制 1

基本学制为三学年。(弹性学制二至四年)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在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一线从事会计核算、理财及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有报考会计初级职称的能力。 规格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与素养: 1、职业通用能力,主要包括: (1)阅读与撰写财经文件能力; (2)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3)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 (4)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专题发言的能力; (5)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会计制度及财经法规理解运用能力; 2

(2)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中英文处理能力; (3)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能力; (4)记帐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能力; (5)日记帐、明细帐、总分类帐等会计帐簿的登记能力; (6)出纳与记账核算能力; (7)职工薪酬计算、费用成本计算能力; (8)税费计算与申报能力; (9)小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能力。 3、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 (1)过硬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健康的体魄。 (3)健康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开拓的创新精神。有良好的竞争、创新意识。 四、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 3

会计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一、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 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中、小型企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2、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 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 3、专业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应用、 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经济法、统计原理、基础会计、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 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国家税收、出纳实务等。 ⑵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 感和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⑶在校期间取得“三证”,即计算机操作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和职业资格证。 职业资格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营业员等。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文化基础课总学时为1378学时,占总学时的42%;专业课程总学时为1872学时,占总学时的58%。专业课程中,理论

教学课时为989学时,实践教学课时为883学时。第五、六学期为专业综合实习。 (二)教学要求 1、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 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 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 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 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 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 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引导学生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 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