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作用。

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经济运行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故障的自动控制保护装置。

2、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功能?

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功能主要有:

(1)配合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2)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3)保证电能质量,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

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类型?

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自动操作型和自动调节型。而自动操作型又可分为正常操作型和反事故操作型。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AA T装置有何用途?

答:备用电源和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是在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或设备投入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使负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对AA T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AA T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备用电源或设备才能投入;

(2)工作母线突然失压时AA T应能动作;

(3)AA 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

(4)发电厂用AA T装置运行方式应灵活;

(5)应校验AA T动作时备用电源过负荷情况;

(6)备用电源投于故障时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

(7)AA T装置动作过程应使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尽可能短。

3、为什么要求AA T装置只能动作一次?

答:当工作母线发生持续性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上发生未被出线断路器断开的持续性故障时,备用电源或设备第一次投入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备用电压或设备断开。此后,不允许再次投入备用电压或设备,以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因此,AA T 装置只能动作一次。

4、简述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含义。

答:明备用方式是指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不运行,处于停电备用状态,只有在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才投入运行的备用方式。

暗备用方式是指两个电源平时都作为工作电源各带一部分自用负荷且均保留有一定的备

用容量,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承担全部负荷的运行方式。

5、指出图1-1中AA T装置典型一次接线属哪种备用方式,故障时如何将备用电源投入?答:图1-1中(a)、(b)、(d) 一次接线属明备用方式,(c)、(e)、(f) 一次接线属暗备用方式。故障时的动作过程如下:

(1)图1-1(a)中,T1为工作变压器,T0为备用变压器,1QF—4QF为断路器。

正常情况下,断路器1QF、2QF闭合,T1投入运行;3QF、4QF断开,T0不投入运行,工作母线由T1供电。

故障情况时,如T1发生故障,T1的继电保护动作,使1QF、2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3QF、4QF迅速闭合,使工作母线的用户由备用变压器T0重新恢复供电。

(2)图1-1(b)中,T1、T2为工作变压器,T0为备用变压器,1QF—7QF为断路器。

正常情况下,断路器1QF、2QF闭合,T1投入运行;6QF、7QF闭合,T2投入运行;3QF、4QF、5QF断开,T0不投入运行。母线Ⅰ由T1供电,母线Ⅱ由T2供电。

故障情况时,如T1发生故障,T1的继电保护动作,使1QF、2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3QF、4QF迅速闭合,使母线Ⅰ的用户由备用变压器T0重新恢复供电。如T2发生故障,T2的继电保护动作,使6QF、7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3QF、5QF迅速闭合,使母线Ⅱ的用户由备用变压器T0重新恢复供电。

(3)图(d)中,工作母线和备用母线每组有两个断路器。

正常情况下,备用母线上的所有都断路器断开,由工作母线及工作母线断路器进行供电。故障情况时,对应故障工作母线的断路器断开,对应的备用母线的断路器闭合,使故障线路恢复供电。

(4)图(c)中,T1、T2为工作变压器(互为备用变压器),1QF—5QF为断路器。其中3QF为分段断路器。

正常情况下,断路器1QF、2QF闭合,T1投入运行;4QF、5QF闭合,T2投入运行;3QF断开。母线Ⅰ由T1供电,母线Ⅱ由T2供电(与图b相似)。

故障情况时,如T1发生故障,T1的继电保护动作,使1QF、2QF断开,然后AAT装置动作将3QF迅速闭合,使母线Ⅰ的用户由T2供电。(T2发生故障的动作过程类似)(5)图(e)中,正常情况下,1QF、2QF、4QF、5QF闭合,分段断路器3QF断开,母线Ⅰ、母线Ⅱ分别由L-1和L-2供电。故障情况时,如L-1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动作将1QF、2QF断开,AAT将3QF迅速闭合,母线Ⅰ的用户由L-2恢复供电。

(6)图(f)中的接线主要应用在中小容量发电厂和变电所,高压则为内桥接线(3QF 为桥接断路器),正常情况下两条线路和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QF、2QF闭合,3QF断开。故障情况时,1QF或2QF断开,3QF内桥断路器自动投入。

6、AA T装置有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AAT装置由低压起动和自动合闸两部分组成。

低压起动部分的作用是:当母线因各种原因失去电压时,断开工作电源。

自动合闸部分的作用是:在工作电源断路器断开后,将备用电源断路器投入。

7、试简述图1-2中AA T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接线特点。

答:(略)

8、AA T装置低电压起动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值如何整定?为什么?

答:(略)

9、AA T装置中的闭锁继电器延时返回时间值应如何整定?为什么?

答:(略)

10、AA T动作时间一般是越短越好,但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略)

11、微机备自投有哪几种应用方式?

答:(略)

12、并联切换和串联切换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何优缺点?

答:并联切换指的是切换时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是短时并联运行的。其优点是保证厂用电连续供给,缺点是并联期间短路容量增大,对断路器的断流容量有一定要求。切换时要注意两电源之间的差拍电压和相角差。串联切换也称为断电切换,指的是一个电源切换后才允许投入另一个电源,其优点是断路器的断流容量较小,缺点是断电时间较长。(优缺点与并联切换相反)

13、什么叫快速切换?厂用电快速切换有何优点?

答:快速切换是指在厂用电母线的电动机反馈电压(即母线残压)与投入电源电压的相角差还没有达到电动机允许承受的合闸冲击电流前合上备用电源。厂用电快速切换的优点是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在安全值内,且厂用电失电时间短,保证了厂用电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动重合闸?输电线路装置自动重合闸的作用是什么?

答:当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或其它非人工操作而跳闸后,能够自动的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自动装置称为自动重合闸。

输电线路装置自动重合闸的作用:(1)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停电的次数;(2)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3)纠正断路器误动;(4)与继电保护相配合,可加速切除故障。

2.试述自动重合闸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答:自动重合闸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1)采用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方式起动。

(2)手动跳闸或通过遥控装置跳闸,或手动合闸于故障线路时,继电保护把断路器断开后,重合闸不应动作。

(3)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

(4)重合闸动作后能自动复归,准备好再次动作。

(5)能与继电保护动作配合,加速保护动作(前加速或后加速保护)。

(6)当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而不允许实现重合闸时,应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闭锁。

3.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对电力系统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会使电力系统再一次受到故障冲击,对系统稳定运行不利,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的振荡,降低系统稳定性。另外,由于在很短时间内断路器要连续两次切

断短路电流,从而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恶化。

4.自动重合闸的启动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重合闸的启动方式通常有由不对应启动和保护启动两种。

不对应启动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可纠正断路器误碰或误跳,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缺点是当断路器的辅助接点接触不良时,不对应启动方式将失败。

保护启动方式的优点是可纠正继电保护误动作引起的误跳闸。缺点是不能纠正断路器的误动。

5.根据图2-1所示的重合闸装置原理接线图,试说明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重合闸装置如何保证只重合一次?

答:(详细见课本P.28 (3))

6.输电线重合闸有哪些闭锁条件?

答:(略)

7.什么是重合闸复归时间?整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重合闸复归时间就是从一次重合结束到下一次允许重合之间所需的最短间隔时间(在电气式重合闸中即电容C上电压从零充到KRC电压线圈动作电压所需的时间)。

复归时间的整定需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1)重合到永久性故障时,由动作时间最长的保护切除故障,重合闸不应再动作;(2)保证断路器切断能力的恢复,重合成功后,复归时间不小于断路器第二个“跳闸——合闸”的间隔时间。

8.双电源线路上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特殊问题?为什么?

答:在双电源线路上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必须考虑两个特殊的问题,即故障点断电时间问题和同步问题。

对于故障点断电时间问题,因为当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两侧的继电保护可能以不同的时限跳开两侧的断路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侧的断路器都跳开后,故障点才完全断电,所以重合闸应加较长的延时,即考虑要故障点断电时间问题。

对于同步时间问题,因为当线路发生故障,两侧断路器跳闸后,线路两侧电源之间电动势夹角摆开,甚至有可能失去同步。所以,后重合侧重合时应考虑是否允许非同步合闸和进行同步检定的问题。

9.在检无压和检同步三相自动重合闸中,当处于下列情况会出现什么问题?

(1)线路两侧检无压均投入。

(2)线路两侧仅一侧检同步投入。

答:(1)在检无压和检同步三相自动重合闸中,当线路两侧检无压均投入时,会造成非同步重合闸,从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因此,线路两侧的无电压检定是不允许同时投入。

(2)在检无压和检同步三相自动重合闸中,当线路两侧仅一侧检同步投入时,否则断路器闭合瞬间可能在系统中产生冲击电流,或在断路器闭合后系统产生振荡。因此,同步检定不能只投入某一侧,必须是线路两侧的同步检定都投入。

10.什么是非同步自动重合闸?其有何特点?

答:(略)

11.双侧电源线路非同步自动重合闸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略)

12.试述检定同步的工作原理。

答:(见课本P.37)(略)

13.什么是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什么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各具有什么优点?

答: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是指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首先无选择性瞬时动作跳闸,而后借助自动重合闸来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

自动重合闸后加速是指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首先保护有选择性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一次重合。若重合于瞬时性故障,则线路恢复供电;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则保护装置加速动作,瞬时切除故障。

前加速保护的优点:(1)能快速地切除瞬时性故障。(2)使瞬时性故障不至于发展成永久性故障.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3)使用设备少,只需装设一套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

前加速保护的缺点:(1)断路器1QF的工作条件恶劣,动作次数增多。(2)对永久性故障,故障切除时间可能很长。(3)如果重合闸或断路器1QF拒绝合闸,将扩大停电范围后加速保护的的优点:(1)第一次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2)保证永久性故障能瞬时切除,并仍然是有选择性的。(3)和前加速保护相比,使用中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荷条件的限制。

后加速保护的的缺点:(1)每个断路器上都需要装设一套重合闸,与前加速相比较为复杂。(2)第一次切除故障可能带有延时。

14.什么是综合重合闸?综合重合闸装置能实现哪几种重合闸方式?

答:在设计线路重合闸装置时,把单相重合闸和三相重合闸综合在一起考虑,即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而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综合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装置,称为综合重合闸装置。

综合重合闸可实现四种重合闸方式:综合重合闸方式、单相重合闸方式、三相重合闸方式、停用方式(直跳方式)。

15.与三相重合闸比较,综合重合闸有哪些特殊问题需要考虑?

答:(见课本P.43—45)(略)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何谓并列?发电机并列操作应遵循哪原则?

答:电力系统并列操作一般是指两个交流电源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互联操作,也叫同步操作、同期操作或并网。

并列的原则是:(1)并列瞬间,发电机的冲击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2)并列后,发电机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

2.并列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答:并列的方法有准同步并列和自同步并列两种。准同步并列的优点是并列时产生的冲击电流较小,不会使系统电压降低,并列后容易拉入同步。自同步并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

并列速度快,在系统发生故障、频率波动较大时,发电机组仍能并列操作并迅速投入电网运行,可避免故障扩大,有利于处理系统事故。

3. 准同期自动并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并列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何后果?

答:并列条件应为: (1)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的幅值相同; (3)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的相位相同,即相角差为0; (2)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的频率相同。

不满足条件(1)时,会产生无功分量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的电动力会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当电动力较大时,有可能引起发电机绕组的端部变形;不满足条件(2)时,产生有功分量的冲击电流,合闸后发电机与电网间立刻交换有功功率,使机组转轴受到突然冲击,这对机组和电网运行都是不利的;不满足条件(3)时,断路器两侧出现脉动电压,如果发出合闸命令的时刻不恰当,就有可能在相角差较大时合闸,从而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此外,如果在频率差较大时并列,频率较高的一方在合闸瞬间会将多余的动能传递给频率低的一方,即使合闸时的相角差不大,当传递能量过大时,待并发电机需经历一个暂态过程才能拉人同步运行,严重时甚至导致失步。

4. 准同期自动并列的实际条件是什么?

答:(1)待并发电机电压幅值与系统电压幅值应接近相等,误差不应超过±(5%~l0%)的额定电压;(2)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应接近相等,误差不应超过±(0.2%~0.5%)的额定频率;(3)并列断路器触头应在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位差接近零度时刚好接通。合闸瞬间相位差一般不应超过±10°。

5. 何谓滑差?何谓滑差频率?何谓滑差周期?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待并发电机和系统间的角频率差d G S ωωω=-称为滑差角频率,简称滑差。待并

发电机和系统间的频率差d G S f f f =-称为滑差频率;滑差电压从0~2π变化的一个周期称为

滑差周期d T 。d T 的长短反应了待并发电机和系统间的频差大小。d T 短表示频差大;反之d T 长表示频差小。滑差周期与滑差和滑差频率的关系为:21d d d

T f πω== 6. 什么叫同步点?

答:电力系统中把可以进行并列操作的断路器称为同步点。

7. 同频并网和差频并网的特征是什么?

答:同频并网的特征是:并列前同步点断路器两侧电源已存在电气联系,电压可能不同,但频率相同,且存在一个固定的相角差。

差频并网的特征是:在并网之前,同步点断路器两侧是没有电气联系的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在并列前往往不是同步的,存在频率差、电压差。

8. 自动准同期装置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自动准同步并列装置主要由合闸信号控制单元、频率差控制单元、电压差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

合闸信号控制单元的作用是检查并列条件是否满足,当待并机组的频率和电压都满足并列条件时,合闸控制单元就选择合适的时间发出合闸信号,使并列断路器的主触头接通时相

角差接近于零或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只要这三个同步条件中有一个不满足要求,就闭锁合闸。

频差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当频率条件不满足要求时,进行频率的调整。当发电机频率高于系统频率时,发减速命令;当发电机频率低于系统频率时,发增速命令。

电压差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当电压条件不满足要求时,进行电压的调整。当发电机电压高于系统电压时,发降压命令;当发电机电压低于系统电压时,发增压命令。

9.什么叫整步电压?整步电压有何特点?

答:将脉动电压中频率较高的部分滤掉,得到脉动电压的包络线,并经整流后,得到脉动电压的包络线的下半部分,这是一个包含同步信息量的电压,称之为整步电压。

整步电压的特点是:(1)整步电压随相角差δ周期变化;(2)整步电压随时间t周期变化,当δ从0°~360°变化一个周期时,脉动电压也变化一个周期,也是整步电压的周期;(3)整步电压的最低点反映了电压差的大小。

10.何谓恒定越前时间?何谓恒定越前相角?

答:在恒定越前时间式准同步并列装置中,并列装置在δ=0°之前提前一个不随频差、压差而变化的时间发出合闸命令,该越前时间称为恒定越前时间。

在恒定越前相角式准同步并列装置中,并列装置在相角差δ=0°之前一个固定的相角下发合闸命令,该越前相角称为恒定越前相角。

11.并列操作时,如断路器的主触头不在δ= 0时刻闭合会出现什么情况?准同期并列装置是如何保证断路器的主触头在δ= 0的时刻闭合?

答:并列操作时,如断路器的主触头不在δ= 0时刻闭合会产生的冲击电流。并列时相角差δ越大(0°~180°范围内),产生的冲击电流也越大,δ=180°时,冲击电流最大。

通过合闸信号控制单元检查并列条件是否满足,若并列条件满足时,在δ=0之前以恒定越前时间提前发出合闸命令,使并列断路器的主触头接通时的相角差δ=0。

12.并列断路器合闸脉冲的越前时间应怎样考虑?

答:(略)

13.简述微机自动并列装置同步条件检定的原理。

答:(详细见课本P65)(略)

14.ZZQ—5型自动准同步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的作用是什么?

答:(略)

15.ZZQ—5型自动准同步装置的频差单元是如何判断并列时的频差是否符合要求的?

答:(略)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

1.何谓励磁系统?

答:(略)

2.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维持发电机端或系统某点电压在给定水平;(2)实现并联运行发电机组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4)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5)对水轮发电机组在必要时强行减磁。

3.对同步发电机的自动调节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励磁系统应具有足够的调节容量、励磁顶值电压、电压上升速度、强励持续时间、电压调节精度与电压调节范围,应在工作范围内无失灵区,应有快速动作的灭磁性能。

4.何谓励磁电压响应比?何谓强励倍数?

答:通常将励磁电压在最初0.5s内上升的平均速度定义为励磁电压响应比,用以反映励磁机磁场建立速度的快慢。

强励倍数是在强励期间励磁功率单元可能提供的最高输出电压与发电机额定励磁电压之比。

5.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类型有哪些?其励磁方式有哪两种?

答: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类型有:直流励磁机系统、交流励磁机系统和发电机自并励系统。励磁方式分为自励方式和他励方式两种。

6.画出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哪些晶闸管为共阳极组,哪些为共阴极组?

答:(略)

7.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在什么条件下处于整流工作状态和逆变工作状态?整流和逆变工作状态有何作用?整流和逆变工作状态有何作用?

答: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控制角α在0°<α<90°时,三相全控桥工作在整流状态;当90°<α<180°时,三相全控桥工作在逆变状态。

整流状态主要用于对发电机的励磁;逆变状态主要用于对发电机的灭磁。

8.简述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答:(略)

9.可控硅自动励磁调节装置由哪些环节组成?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可控硅自动励磁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差环节、测量比较环节、综合放大环节、移相触发环节和可控整流环节组成。

调差环节的作用是在励磁控制器的发电机电压测量回路中,附加一个与发电机电流成比例的电压,使测量比较单元感受到的电压随发电机无功电流的大小而变化,从而获得调差系数。通过改变的调差系数,以保证并列运行机组间无功功率能合理地分配。

测量比较环节的作用是测量发电机电压并将之转变成直流电压,再与给定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得出电压偏差信号。

综合放大环节的作用是将电压偏差信号及其他辅助信号进行线性综合放大。

移相触发环节的作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成触发脉冲,用以触发功率整流单元的晶闸管,达到调节励磁的目的。

可控整流环节的作用是在触发脉冲的控制下将机端三相交流转变为励磁所需直流。

10.励磁调节器的辅助控制功能有哪些?辅助控制与正常情况下的自动控制有何区别?

答:(略)

11.对励磁调节器静态特性调整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略)

12.何谓调差系数?两台并联运行的发电机,为使无功负荷按机组容量分配,调差系数应有什么要求?

答:调差系数δ是指无功电流由零增加到额定值时发电机电压的相对变化,δ用以表示发电机外特性曲线下倾的程度。调差系数δ的大小表征了励磁控制系统维持发电机电压的能力大小。

由于两台正调差特性机组并联运行时,无功负荷分配与调差系数成反比。因此,两台并联运行的发电机,为使无功负荷按机组容量分配,容量大的机组,其调差系数取小些(即发电机外特性曲线平坦一些);容量小的机组,其调差系数取大些(即发电机外特性曲线下倾大些)。

(或:要求各机组无功电流变化量的标幺值相等,并联运行的两台发电机有相同的调差系数。)

【分析】可用P122 图4-54 两台正调差特性机组并联运行来分析说明。

设发电机G1的容量大于发电机G2的容量,要使无功负荷按机组容量分配,调差系数取值应与机组容量值成反比,则G1的调差系数为δ1应小于G2的调差系数为δ2,即δ1<δ2。

正常运行时,发电机端电压U G1=U G2=U S,发电机G1所带的无功电流为I r1, 发电机G2所带的无功电流为I r2。

当系统无功负荷增加时,系统电压的发生变化,电压偏差为△U,发电机端电压变化为U G1=U G2=U S1,这时发电机G1所带的无功电流为I’r1,其无功电流增量为△I1 = I’r1—I r1;发电机G2所带的无功电流为I’r2,其无功电流增量为△I

2

=I’r2—I r2。从图中分析可知,发

电机G1所带的无功电流增量△I

1大于发电机G2所带的无功电流增量△I2,即△I

1

>△I2。由

于G1容量大于G2容量,G1应比G2多带一些无功负荷,使无功负荷能按机组容量分配。

由此可见,两台正调差调节特性的发电机并联运行,当系统无功负荷波动时,其电压偏差相同,调差系数较小的发电机组承担较多的无功电流。所以,要使无功负荷按机组容量分配,调差系数取值应与机组容量值成反比。

13.调整调差特性平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何使调差特性平移?

答:调整调差特性平移的主要目的是:使发电机平稳投入或退出运行,在运行中平稳转移无功负荷,不引起对电网的冲击。

调整测量比较环节中的电位器RP可以实现外特性的平移。调整电位器阻值增大时,

外特性的平行上移,即发电机投入运行,所带负荷逐渐增加;电位器阻值减小时,外特性的平行下移,即发电机退出运行,所带负荷逐渐减小。

【分析】可用课本P120 图4-50外特性平移与机组无功关系的特性图来分析。

14. 根据图4-47的调差环节接线图,写出调差环节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关系表达式,并画出1cos =?与0cos =?的矢量图,分析调差环节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影响。

答:(参考课本P119-120)由调差环节原理接线图可知,调差环节输出电压a U ' 、b

U ' 、c U ' 与调差环节输入电压a U 、b U 、c

U 间有如下关系: a a c b b c c a U U I R U U U U I R '?=+?'=??'=+?

cos 1?=与cos 0?=的矢量图:

当cos 1?=时,各相为纯有功电流,由图(a )可见,电压a U ' 、b U ' 、c U ' 虽较a U 、b

U 、c U 有变化,但幅值基本不变(即△abc 的面积与△a ’b ’c ’的面积基本相等),故认为调差环节不反应有功电流变化。

当cos 0?=时,各相为纯无功电流,由图可见,输出的线电压三角形仍为正三角形,

(但△a ’b ’c ’的面积大于△abc 的面积,)其大小随无功电流增长而增大。输出线电压L

U '与输入线电压L U 的关系为L

L L U U RI '=+,反应无功电流变化。 由上面分析可知,调差环节输出的控制电压只反映无功电流的变化,而不受有功电流变化的影响。

15. 什么叫强励?什么叫继电强行励磁?

答:强励是指发电机电压出现大幅度下降时,把发电机转子的励磁电流迅速增大到最大允许值。

把发电机励磁回路中的磁场调节电阻R C两端用继电器接点短接,使发电机励磁电流增大,对发电机实行强励的方法称为继电强行励磁。

16.灭磁的含义是什么?对自动灭磁装置有何要求?灭磁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略)

17.励磁系统为何要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PSS的作用是什么?

答:由于常规的励磁调节器是按电压偏差比例调节,而且励磁控制系统存在惯性,因此在长距离、重负荷的电力系统中,励磁系统会减弱系统的阻尼能力,即降低发电机的阻尼转矩(负阻尼效应),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坏,从而引起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为了保证励磁控制系统维持电压稳定的基本功能,又能消除负阻尼效应,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励磁系统常采用PSS来达到这一目的。

PSS的作用是产生正阻尼转矩,抵消励磁控制系统引起的负阻尼转矩,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18.微机励磁调节器有何特点?其匹配方案有哪几种?

答:(略)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1.电力系统自动调频的任务是什么?对调频系统有哪些要求?

答:电力系统自动调频的任务主要是对系统的频率进行监视,及时调整发电机的出力,使系统的有功功率达到新的平衡,保证系统频率在规定范围内。此外,在满足频率质量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如何使发电成本最小,即按经济原则在电厂和机组间分配有功负荷,以达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调频系统应有足够的调整容量、调整精度和调整速度。

2.电力系统为什么分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有什么区别?

答: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的频率调整可以通过频率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实现。当系统负荷发生保护时,系统中各发电机均按自身的静态调节特性,不分先后同时通过各自的调速器系统进行调节,即一次调频。当负荷变动较大时,一次调频结束时的系统稳态频率可能偏离额定较大。如要使频率回到额定值附近,必须移动静态调节特性,即改变调速系统的给定值,即通过二次调频来实现。

一次调频是通过调速器调节系统来实现,其调节结果是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曲线不变,调整结束时系统的额定频率值偏差较大,属于有差调节;二次调频通过调频器调节系统来实现,其调节结果是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曲线平移,调整结束时系统的额定频率值偏差很小或趋于零,可实现无差调节。

3.电力系统调频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对调频厂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答:调频电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频率的二次调整。调频厂一般是带系统计划外的负荷。

对调频电厂的选择要求是:应有足够的调整容量,并且有足够快的调整速度。一般来说系统中有水电厂时应选水电厂作调频电厂,没有水电厂或水电厂不宜作调频电厂时(如洪水期),则选中温中压火电厂作调频电厂。在一个系统中如果一个调频电厂的调整容量不够时,则可选择几个调频电厂,并规定它们的调整频率范围和顺序。

4. 什么是电力系统集中式联合调频?集中式联合调频有何优点?

答:集中式联合调频是从全系统的角度确定各调频机组的调节量,其主要过程是:将系统中各发电机组的实发功率、系统各线路潮流、各节点电压等由各厂站端的远动装置送到调度中心,形成实时数据库,调度中心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按预定的数学模型和调节准则确定各调频电厂或调频机组的调节量,并通过远动通道把调节指令发送到各厂站调频机组的控制器,使各调频机组按指令执行有功功率的调节。

其优点是:维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保证电能质量,易于实现综合优化控制,使系统的潮流分布符合经济、安全等原则。

5. 何谓电力系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答:当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也将随着改变。这种有功负荷随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6. 何谓负荷频率的调节效应?

答:当系统中有功功率失去平衡而引起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也参与对频率的调节,有助于系统中有功功率在新的频率值下重新获得平衡,这种现象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

7. 发电机机组间的有功功率分配与其调差系数有何关系?

答:有功功率的增量与调差系数成反比,调差系数小的承担较大的有功功率增量,调差系数大的承担较小的有功功率增量。

8. 调速器通常分为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略)

9. 某电力系统中,与频率无关的负荷占30%,与频率一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40%,与频率二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15%,与频率三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15%。求系统频率出50Hz 下降到47Hz 时,负荷功率变化的百分数及负荷调节效应系数*L K 。

解:频率降为47Hz 时,*47/500.94f ==

得:23*0.30.40.940.150.940.150.940.933L P =+?+?+?≈

*10.9330.067L P ?=-=

**.*0.067 1.117(5047)/50N

L L L L N f P P K f P f ??=?==≈??-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

1. 试说明电力系统低频运行的危害性。

答:(略)

2. 电力系统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作用是限制系统频率的下降。当电力系统出现较大的功率缺额,频率急剧下降时,动用备用容量往往来不及有效地制止频率的下降,须在电力系统中设置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按频率下降的程度自动切除部分负荷,以阻止频率的下降。

3. 何谓电力系统频率的动态特性?

答:电力系统由于有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系统频率发生变化,频率从正常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值所经历的时间过程,称为电力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

4. 简述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工作原理。

答:首先确定系统事故情况下的最大可能功率缺额,以及接入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相应的功率值。然后将该总功率按负荷重要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按照不同的频率整定值动作,分级按顺序地切除负荷,直到频率回升到恢复频率的允许值范围内。

5.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最大功率缺额如何确定?

答:在何确最大功率缺额时应考虑系统发生最严重事故,出现最大可能的功率缺额时的情况,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由于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是针对事故情况的一种反事故措施,并不要求系统频率恢复至额定值,一般希望它的恢复频率r f 低于额定值,约为49.5~50Hz

之间,所以接到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最大可能的断开功率.m ax s P ?可小于最大功率缺额

.m ax V P 。当系统负荷.L N P 、系统最大功率缺额.m ax V P 已知后,只要系统恢复频率r f 确定,就可按式.m ax *.*.m ax **1V L L N s L P K P f P K f -??=

-?求得接到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功率总数.m ax s P ?。

6. 系统发生功率缺额后,为要恢复发生功率缺额前的频率值,应切除多少负荷功率(假设发电

机组出力不变)?

答:(略)

7.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为什么要分级动作?

答:由于接于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总功率是按系统最严重事故的情况来考虑的。然而,系统的运行方式很多,而且事故的严重程度也育很大差别,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都要求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能作出恰当的反应,切除相应数量的负荷功率,既不过多又不能不足,只有分批断开负荷功率采用逐步修正的办法,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因此,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采用分级动作。

8.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首级和末级动作频率应如何确定?

答:(略)

9. 何谓级差?级差强调选择性和级差不强调选择性有何差别?

答:(略)

10.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为何要设置后备级(特殊级)?

答:为了防止第i 级启动切除负荷以后,系统的频率稳定在既低于我们希望的频率恢复极限值 ,但又不足以使下一级动作的频率值上。为消除这种现象,要设置后备级,经延时后切除部分负荷功率,以便使频率能恢复到允许的限值以上。

11.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误动作?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略)

12. 微机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设置有哪两种模式?请说明这两种模式如何应用?

答:(略)

13. 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稳定性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略)

14. 假设某系统发电机的出力保持不变,负荷调节效应系数K L* 不变,投入相当于10%负荷或者切除相当于10%负荷的发电机组,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稳定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略)

15. 某电力系统总负荷12500=?N L P MW ,出现功率缺额2500max .=V P MW ,负荷调节

效应系数5.1=*L K 。求下列情况下的结果:

(1)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求系统的稳定频率?

(2)如果希望系统的稳定频率为48.5HZ ,求应切除多少负荷?

解:(1)*.250050 6.6671.512500L N L L N P f f K P ??==?≈?? (Hz )

系统的稳定频率为:50 6.66743.333f ∞=-= (Hz )

(2)*

5048.50.0350f -?== .m ax *.*

.m ax **

2500 1.5125000.032028.811 1.50.03V L L N s L P K P f P K f -?-???==≈-?-? (MW ) 接入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功率总数为2028.8MW 。

答: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系统的稳定频率约为43.3Hz ;如果希望系统的稳定频率为48.5HZ ,应切除的负荷为2028.8MW 。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故障录波器?

答: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自动记录电力系统中有关电气参数变化过程,以便于分析事故原因和研究防止对策的自动装置。正常情况下,故障录波器只进行数据采集,一般不启动录波,只有当发生故障或振荡时才进行录波。

2. 微机故障录波装置有哪些优点?

答:微机故障录波装置的优点:1)便于准确、及时地分析事故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找到事故真正原因,以制定反事故措施;2).为查找故障点提供依据;3).积累运行经验,提高运行水平。

3. 故障录波装置的启动条件有哪些?

答:(略)

4. 故障录波装置的数据记录方式有哪些?

答:数据记录方式分两种:分时段记录方式及不定长录波。其中不定长录波又分非振荡故障启动及特殊启动方式。

5.微机故障录波装置在记录数据时,为何要分时段并且各时段有不同的采样频率?

答:(略)

6.故障录波器的结构模式有哪两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答:分散式结构和集中式结构。

分散式结构是目前先进的、流行的结构,其优点有:(1)模拟量和开关量的信号调理部分全部置于各数据采集单元机箱内部,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在继电屏柜内;(2)多个数据采集单元通过以太网或者现场总线和分析管理单元相联,采样通道可以灵活配置。

集中式结构的优点有:(1)模拟量、开关量分别处理后再送至CPU插件,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易实现多CPU结构;(2)多CPU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某个CPU的损坏不会影响到别的CPU;(3)总线不外引,加强了抗干扰能力;(4)使装置的容量可灵活配置。

7.分散式故障录波装置如何进行同步对时?

答:装置配置内置的GPS接受电路,接受同步脉冲信号进行对时。

8.对故障录波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略)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饱和差、相对湿度、露点、饱和水汽压。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简述臭氧、二氧化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4.如何用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5.已知气温和饱和差,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第二章辐射能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P)、太阳高度、可照时间、日照时间、直接辐射、大 气逆辐射、大气之窗、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为什么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是长波辐射?为什么说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量的来源? 3.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计算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总辐射、反射率、 大气透明度? 4.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5.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论述植物和太阳辐 射的关系。 6.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哪些? 7.写出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章温度 1.名词解释: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生物学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2.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解释公式中各项的意义。 3.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4.土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规律?它与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有何差异? 5.近地层气温的铅直变化规律。 6.简述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逆温对农林业生产有何影响? 7.界限温度的概念,5个界限温度在林业上的作用。 8.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简述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 2.道尔顿定律、蒸散的概念。 3.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 却方式下产生的? 4.辐射雾、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5.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 用来表示什么? 6.简述降水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7.从你所学知识说明植物与空气湿度的关系。

最新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冬季北半球的对流层东部环流的最主要特点是在中高纬度以极地低压(或极涡)为中心地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2、在极地环流圈和哈得来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称为间接环流圈,亦称为费雷尔环流。 3、在7月份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高层有明显的反气旋中心,分别在北美、波斯湾和青藏高原。 4、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取决于云层厚度,而云的厚度,又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 5、我国华北及江淮地区有些低压在大陆本来没有很大发展。但是当他们东移入海后,又可再度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因为海上的摩擦力影响比陆地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暖海上非绝热加热影响所致。 6、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和地形)和地面摩擦。 7、寒潮的中期过程是以北大西洋脊和北太平洋脊的发展为开始,而以东亚大槽的重建为结束。 8、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 9、下图中为T-lnP图,其中A为抬升凝结高度,B为自由对流高度,C为层结曲线,D为状态曲线,E为对流上限。

10、西太平洋副高是由动力因子而形成,属于暖性高压,Hadley环流是最主要的成因贡献者,脊线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11、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由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和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三个基本因子组成。12、所谓的振荡是指大气环流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来说东亚季风环流和热带季风环流均具有显著的准双周周期振荡。 13、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空水汽平流和热量平流的差异。即高层冷平流,低层是暖平流,或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更明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 A、气压场 B、温度场 C、风场 D、湿度场 答案:B 2、大气环流的最终能源来自 A、下垫面 B、水汽相变 C、太阳辐射 D、感热 答案:C 3、寒潮中短期过程的关键系统是 A、北大西洋高压脊 B、北太平洋高压脊 C、极地低压 D、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 答案:D 4、在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等压面高度,在槽后脊前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等压面高度。 A、正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B、负涡度平流降低正涡度平流升高 C、负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D、正涡度平流降低负涡度平流升高 答案:D

《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076)《心理测量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一、解释 1.测量:按照一定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2.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3.量表: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用以测量某种事物以确定其数量的连续体。 二、填空 1./ 2.无论是物理特性的测量,还是精神特性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参照点)和(单位)两个要素。 3.量表可以分为(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级水平。 4.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典型行为测验)。 5.以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考查被试对于指定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或技能掌握程度的测验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三、单项选择 1.心理测量的参照点是(①)。 ①人定零点②绝对零点③人定零点和绝对零点④不能确定 2. 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②)。 ①类别量表②等级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率量表 3.狭义的心理测量是指以(②)为工具的测量。 ] ①调查②测验③实验④口试 四、判断分析 1.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 分析: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无法直接测出,只能通过个人在活动中(具体讲就是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间接推断人的某种精神特性的状况。 2.由于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因而在应用中只能使用等级量表适用的统计方法。(×) 分析:虽然心理测量属于等级量表,但在应用时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①假设量表上的单位是相等或近似相等,其前提是常态分布的假设;②把测验分数转换到一个有相等单位的量表上,即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这样就

可以使用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 3,在对心理测验进行区分时,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分析:由于测验的编制者给要测量的特性所下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因而区分测验时不能只看测验的名称,而应主要看编制者的目的和测验的实际内容。 五、简答 1.心理测量的特点是什么 & 答案要点: ①心理测量没有绝对零点,只有人定零点。 ②心理测量的单位不一定相等。 ③心理测量是间接测量。 ④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 ⑤心理测量只能测出欲测心理特性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不能测 出其全部。 ⑥心理测量强调客观性。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心理测量的功能。 答题要点: ~ ①理论研究功能:收集研究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实验分组。②应用功能:选拔人才、人员安置、心理诊断、描述评价、心理咨询。③要有实例。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答题要点: ①论点:避免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神化心理测验,二是认为心理测验 无用。②应有的认识与态度: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心理测验尚需完善、要严肃慎重对待心理测验。③要有实例。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编制 一、解释 1.测验的标准化:在心理测验中,误差因素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使测验情境对所有人都相同或相似来完成的,进行这种控制的过程就称为测验的标准化,它包括测验内容、实施过程、计分方法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标准化。、 } 2.双向细目表:是编制测验的计划表。详细说明测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及其水平,以及它们在整个测验中所占比重。它是确定测验题目的内容、覆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预防医学》(版)复习思考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修改版) 一、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 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健康促进 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 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

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思考 题答案要点 第1章 1.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理论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以资源配置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资源配置和公平分配而发生的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规律性。 具体来讲,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如下含义:(1)研究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如何使资源配置趋向合理,以便发挥其更大的效用;(2)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等;(3)研究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体制问题,即研究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要素,包括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4)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问题,包括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则、市场经济运行的场所和规律、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5)研究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包括市场经济的开放效应、对外开放的方式与途径以及WTO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等;(6)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市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2.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解决四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问题: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基本解决了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两大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是解决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化”。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_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B.知觉C.感觉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1.简述仓储的概念、基本功能与主要功能。 (1)概念: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 ●仓储是物质产品生产的持续过程,仓储也创造产品的价值; ●仓储既包括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括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与控制的过程; ●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 ●仓储的对象:必须是实物动产。 (2)仓储的基本功能:创造物品的时间效用 (3)仓储的主要功能 ①储存功能②保管功能 ③加工功能④整合功能 ⑤分类与转运功能⑥支持企业市场形象的功能 ⑦市场信息的传感器⑧现货交易的场所 2.简述仓储对现代物流的贡献与作用。 (1)仓储对现代物流的贡献 ●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 ●调节物品的供求 ●生产需要 ●营销的需要 (2)仓储对现代物流的作用 ●仓储是现代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仓储能够保证进入下一环节前的物品质量 ●仓储是加快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 ●现代仓储树立了一种全新观念:库存是一种负债和浪费 3.什么是仓储管理?仓储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现代仓储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1)仓储管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存储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包装、分拣、整理等活动的经营管理。 —主要功能:通过对货物储存管理,创造货物的时间价值。 —辅助功能:货物包装、货物分拣、货物整理、货物简单装配等 (2)原则:效率原则、服务原则、效益原则 (3)特点: ●运用“零库存”管理的基本理念 ●实施整合化管理的策略:把社会的仓储设施,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批发商, 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 ●实现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2012.12-1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65℃,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通常以γ表示)、饱和水汽压(p16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E)、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U)、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td)、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成为饱和差d)。 2.气候与天气的不同有哪些?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为 天气。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②空气以水 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含量极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臭氧: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时,臭氧层的存在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生存起了保护作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他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将会导致温度上升,并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水汽:形成各种凝结物如云、雾、雨、雪、雹等,水汽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潜热,引起大气湿度变化,同时引起热量转移,对大气运动的能量转移和变化,地面及大气温度、海洋之间的水分循环和交换,以及各种大气现象都有着重要影响。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气溶胶粒子:使大气能见度变坏,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地面及空气温度。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如何用饱和差、露点温度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饱和差表示实际空气距离 饱和的程度d=E-e d>0未饱和露点温度:t>td时,表示空气未饱和;t=td时,表示空气饱和;t<td时,表示空气过饱和。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P16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示)、 2.大气透明系数(P大气透明系数是表征大气透明度的特征量,是指透过一个大气质量的透射辐射与入射辐射之比。)、 3.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以h表示)、太阳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用S表示)、总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用St表示)、大气逆辐射(投向地面的这部分大气辐射

系统解剖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系统解剖学 复习思考题 (供医学各专业使用) 大理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前言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了这本《系统解剖学复习思考题》,并附有参考答案。本书可供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及预防医学等本、专科学生用,也可作为报考硕士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大理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教师编写,仅供内部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识者批评指正。 杨新文 2007年2月8日

目录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4 内脏学复习思考题------------------------------------------------20 脉管系统复习思考题---------------------------------------------35 感觉器复习思考题------------------------------------------------47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62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75 内分泌系统复习思考题------------------------------------------88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参-------------------------------------------94 内脏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08 脉管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19 感觉器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27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34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43 内分泌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54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2、骺线 3、翼点 4、胸骨角 5、椎间盘 6、肋弓 7、骨盆 8、鼻旁窦 9、足弓 10、腹股沟韧带 11、腹直肌鞘 12、板障 13、颅囟 14、肌腱袖 15、骶角 二、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平均 = (T02+T08+T14+T20)÷4。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 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3. 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 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 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 (1) 时,最低温度出现 (2) 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 (3) ,最冷月在 (4) 月。 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 (5)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6) 。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 (7) 。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 (8) 。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 (9)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10) 。 4.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复习要点及思考题答案(计)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复习要点及思考题答案(计)

各位:根据掌握要点认真复习,后面附有作业题答案。 第1章掌握要点 1.1.1节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1.1.3节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3节嵌入式处理器 1.4节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看课件,有补充的内容) 补:1.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2.嵌入式系统调试常用的基本方法 3.交叉编译和交叉调试 4.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2章掌握要点 2.1节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2.3.1节 ARM和Thumb状态 2.3.2节 RISC技术 2.3.3节流水线技术 2.4.1 ARM存储系统 2.4.2 Cache:写通、写回、读操作分配cache、写操作分配cache、工作原理、地址映像 2.4.3节 ARM存储系统 补充: (见课件) 1. ARM简介:ARM的命名方式、5种变形

2.理解片内Flash的3种编程方法。 3.理解ARM7芯片存储器存储空间分布。(8个bank,每个bank32MB)第3章掌握要点 3.1节ARM编程模式:处理器模式、处理器工作状态、寄存器组织、 异常中断 3.2节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 3.3节指令系统:掌握和熟练应用课件所讲的指令、可编程序段 第5章掌握要点 5.1节键盘接口:行扫描法原理、掌握编写驱动程序 5.2节 LED显示器接口:理解工作原理,掌握编写驱动程序 5.5.1节 UART异步串行接口:异步通信格式、接收的4种错误类型、初始化、发送程序、接收程序 第1章作业题答案: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第一种,根据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 ?第二种,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 用计算机系统。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