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与重点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13、与重点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13、与重点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与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殷飞、方老师家长反映很多问题,比如一谈到沟通就问要不要给教师送礼老师会不会嫌家长烦?其实老师的内心也会忐忑,会担心家长对老师不理解(不理解老师的工作、想法、教育观念)。家校双方都会存在担忧,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家校沟通”有个很重要的特点:为了孩子沟通。

1、我们为什么和老师沟通?正因为我们中间有一个孩子,有孩子的纽带,我们才会有缘分和老师交往。这种缘分的凝结点就是孩子,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毫无疑问,孩子的成长确实需要我们沟通,因为孩子成长是环境的产物,而这个环境又不仅仅是物质环境,更多的是心理的环境(与谁交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孩子的精神世界等同于人的物理世界一样的话,我们获得了什么那就是我们如何与成人沟通。如果孩子在家里和家长沟通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老师接手孩子也会感受出来。

方老师:同样一个班级,不同家长养育不同的孩子。有些孩子收拾书包很有条理,有些孩子抽屉邋遢如垃圾箱。我会利用家访的机会看看孩子的房间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一致性,学校和家庭是一致的。

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老师也会主动找家长。同理,家长遇到问题,也应该和老师反馈。老师接手的孩子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家庭培养数年的孩子,突然要打开一扇门送到集体中去,家长也会焦虑。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会发生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配合老师?

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总肯铅笔、撕橡皮,家长需要及时向老师反馈。所以,为了家庭理解孩子在小学的发展状况,家庭和老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家长说:“这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其实家长表达的是一种信任,不是不管孩子。若干年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给家长的感觉是“老师关注我家孩子。”

但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不一样了,第一反应是“老师很烦!”“老师这样说是不对的。”所以现在我经常和老师讲如何与家长沟通。因为现在人受到的教育不一样。现在很多家长都读过书懂教育。现在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长有时候看家庭教育书比老师还多。很多老师只会教育的技能。家长要注意,当你发现和教师交流时候,很多教师不一定懂孩子。很多时候,老师不是不尊重你孩子不懂教育,只是从他的角度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家长认为的强多了。老师认为“我讲这句话孩子不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把孩子放在群体中教育,孩子可能会有情绪的低落,但是对他进行教育有情绪变化的时候也不是坏事,但是要有教育的跟进。但我们家长肯定是不希望看到孩子哭的,看到孩子哭就觉得孩子受伤害了。而其实孩子有时候需要一些刺激,需要一些影响,甚至需要一些在集体中的环境。你看,一个孩子在集体中被说的一句话和老

师被单独讲一句话的感受不一样。如果这句话放在集体环境中,孩子不觉得是羞耻;但如果你单独和他讲,他的感受可能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说的“孩子的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不一样”,当然和孩子每个人的心里感受不一样。比如:我小学三年级时候喜欢玩书,妈妈把我的书放在黑板上面展览,我当时不觉得羞辱反而会有强烈的自豪,只要别人在人群中看见我,我都开心,甚至故意捣乱让别人关注,有些孩子甚至会自己做坏事,目标就是希望老师关注。

现在有一种状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判断有差异。家长眼里看到的孩子是个体,和你有一种情感依恋的状态;教师看到的孩子是集体中的孩子,有集体心理需要的孩子。

老师对于孩子的做法、心理会有影响,但影响有多大需要家长认真评估,否则就会草木皆兵,甚至做出过激的事情来。有些家长特别焦虑,特别在乎孩子丝毫的变化,比如孩子说“妈妈我累死了,我饿了”家长就怀疑学校不给孩子吃饭。事实是很多孩子在学校吃饭吃不好。

什么情况下需要和老师沟通?孩子在集体氛围中受到的影响和收到的教育,是不是都是有问题的?孩子在集体和个体教学过程中受到的同样行为对心理影响是不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打问号的)

2、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和教师沟通?

(1)相识的初期(刚开学):要主动和老师表达,比如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状况等。你给老师信息越多,老师越少误解你的孩子。你越坦诚交流,老师越愿意和你沟通。

当我们先把孩子送某一个环境后,孩子对老师是陌生的,老师对孩子也是陌生的。

方老师:刚开学时候开全班家长会,相互做简单沟通。个别教师会有意识去了解家庭。①有家长会主动去找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期待交流,老师也愿意交流,这位家长会直接反映自己的焦虑——“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幼儿园时候没亲自带孩子,对孩子又很严格)②也有家长会回避老师,比较保守。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也是基于自己正常人际交往的通则一样,有些家长比较擅长沟通、真诚,有些家长羞涩、保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当我们敞开自己的时候,别人也会对你敞开)。无论什么个性的老师,当我们相遇,老师会对家长进行评估,老师发现在这位家长比较开朗的也愿意把孩子情况和他反馈。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坦诚、开放,是双方的。

(2)融洽性的沟通:表扬、认同老师。感情的融洽。

方老师:家长也可以影响、塑造老师。老师面临几十个家庭,每个家庭都不一样。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候,你把心态放地很真诚,就算我送一个东西给你也是很真诚的。从情感上去关怀,比如我刚工作的时候,我QQ挂在线整晚,有一次我收到某位家长的邮件:“虽然你是孩子的老师,但你也很年轻,看到你为了工作那么忙碌很辛苦真感动,要保重身体。”当时我看完很感动,就是纯粹的关怀。老师都渴望情感的关怀。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情感交流是最重要的。鼓动、激发家长向老师表达感激、关心之情。老师的方法可能不一定科学,但家长一定不要吝啬对老师的表扬。

也有家长怕表扬老师被其他家长认为是怕马屁,怎么办?表扬的方式不一样,要客观表扬。比如:学校开运动会,一位妈妈进不来在外面看,运动会一结束就在群里发:“今天我在围墙外面看到的不是一场简单的运动会,我看到校长跳绳时候全校同学齐声数数;我看到的是当我们班级最弱小的孩子跑到终点,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猛扑过去抱着孩子。。。。”用白描的方式,让很多家长看完都能感动。

殷飞老师分享:当所有家长都给孩子们拍照片的时候,我会走在老师背后给老师拍照片,我发现老师像老鹰护小鸡一样一直跪在地上。我会把照片放到群里、放到网上、年终时候交给校长,这就是沟通。老师也特别渴望自己做的点滴给家长看到、并得到你的肯定。

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不一样,但我依然肯定你的付出和努力,你肯定教师的行为就是在强化他。

家长对老师的行为是有期望的,希望老师多关心自己的孩子,那你就需要强化和塑造老师。即使我们的观念不同,但影响老师、影响家长、影响孩子都是同样的道理,要夸奖对方激发对方。举例:“老师你对孩子这么好,上次他咬铅笔你没在全班讲和他私下讲,他好感动都哭了。老师特别照顾我的面子。”

【举例】有位家长很有智慧,孩子回来反应说老师不关心自己,问妈妈:“为什么老师一点都不关心我?一整天都没看我一眼。”这位家长专门去学校感谢老师:“老师谢谢你。你昨天摸了我们家儿子头,我家孩子回来很高兴,说老师喜欢我。”强化老师的行为。

(3)问题解决式的沟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有一定难度。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基础上,相互坦诚不会误解的就好办。

一开始就要和老师充分、主动沟通,不要等有问题再去沟通。

根据孩子表现沟通。比如如果孩子回来说“我不喜欢老师。”家长千万不要随便指责老师,要不要指责孩子。问清楚具体原因,更不能大而化之。孩子和你反应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一定看到或感受到了什么。老师对其他孩子凶,孩子也会紧张。家长接孩子回家后,一定要耐心听一听孩子的感受,用心记录下来。可能老师教育不得当、也可能孩子对老师的理解有偏差,不管谁的问题,家长首先要用心观察。

【举例1】一年级孩子回家说不想上学,因为老师一天都没有看他一眼。

分析:家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不当回事,要找契机和老师接触。如家长要主动多送孩子去学校,学校有活动多去做义工,家长要主动创造条件和老师接触、巧妙表达孩子对老师关心的渴望。

【举例2】高二学生逃学,家长第一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从孩子幼儿园到高中所有的问题反映给老师。但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很难管教。

分析:家长不敏感,对孩子的话不敏感、对教师的话不敏感,这种不敏感会埋下祸根。孩子很有意思,他想这个老师对他好,但你们没有关心他也就这么长大了。如果错过了孩子教育最好的阶段,就很难弥补。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不是不可调和、也不是无解的。我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和国外不一样,中国家长对教师都是尊重的(儒家)。欧美国家有制度通道,鼓励家长表达,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靠老师的自觉。现在说择校不如择师,择师比择校难多了,进校后换老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学校会考虑教师和教师间的关系和学校的管理)。目前为止,教育制度不健全的时候,家长要主动参与到教育中去,帮助孩子和学校改造老师。好家长培养好老师、培养好学校。

4、根据教师的反馈判断尽量要敏感,不要让教师产生误解

当教师向家长反馈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第一时间不要辩护,首先要仔细听。

方老师:关系融洽的基础上,什么话都好说,双方不会误解。举例来说,我们班级有孩子坐不住,当我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会先观察孩子,我发现其实家长比我更了解孩子,这个孩子在家里也坐不住。有一次我对家长反馈说:“我今天特别高兴,今天孩子整堂课都死死地盯着我。”当我向家长传达这个信息时候,家长能意识到孩子平时是坐不住的,我婉转地和家长表达了意识。孩子回家反馈正向信息给孩子,这个孩子和我的关系就特别好(他经常抱着我,哪怕我批评他几句他也愿意听我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指责和批评,批评很难影响一个孩子,你需要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去肯定他。一个孩子来自一个家庭,父母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有时候老师不要单纯说“你家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表达“我通过一个行为、通过一个努力、发现了孩子一个变化”如此反馈。

殷飞:遇到好老师要碰运气,但如果我的老师和我反应“你们家孩子不行的,上课又坐不住了”,怎么办?作为家长,我得到的启发是,我们的对象是“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家长要去协调这个关系。当老师和你反馈问题的时候,家长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和孩子反馈问题?比如:接到老师反映孩子问题的时候(可能他不懂教育),家长要学会协调孩子和老师的关系,维护好老师的形象,可以和孩子把老师的话反过来说:“老师可关心你了,老师说你进步了,老师说你今天比平时少咬铅笔几次,你今天上课注意力比以前好多了。”也许孩子行为不会马上编号,但最起码你给孩子传达了积极的信息。”当我们接受积极信息的时候,你一定会激情飞扬的。

比如:成人也喜欢收到积极暗示。“你今天怎么了,满脸尘土?”“你今天满面红光啊!”

一定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孩子,我今天遇到你们老师了。老师说你今天怎么回事,上课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啦!老师说你紧紧盯着他一堂课啊!”这个孩子以后盯着老师的几率一定会越

来越多。我们教育孩子是一个过程,关键看你放大什么,你放大他积极的能量、还是放大消极的包袱?

无论遇到怎样的老师,一定记住,我们的目标是积极塑造、影响老师。

我在中学做老师,经常请孩子到我宿舍吃饭。我妈妈作为老教师觉得我管不好孩子,她觉得老师不应该笑。(老教师也曾经给年轻的方老师传授经验,建议第一次见到学生不应该笑)其实就是教育观念不同,这样的老师不是不负责任,只是观念不同。

教师有2种,一种从从儿童个体角度、懂儿童心理、积极一点的,另一种从方便管理角度、比较容易出成绩。像方老师一样愿意对孩子露出笑脸的。当家长接受可老师对孩子反馈信息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保持敏感,不要给老师感觉你没有任何反应;也不要当着老师的面三方在场打孩子(这样的家长素质不高,孩子心中会与你们敌对)。

每个家长看到孩子被老师批评都很难受,都希望孩子马上能改好。从这个角度说,

老师反映你家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反应,最起码孩子想关心你的孩子、向你表达对错;方法以后再说,但这种关注家长一定要敏感。

5、不同沟通的内容,家如何与老师沟通?沟通内容一般包括具体事务、教育的观念。

具体事务的沟通:今天作业多少、带什么东西。一般具体事务好沟通,发个信息就行了。我们鼓励具体事务性尽量不要麻烦老师,问问其他家长就行。老师各种事务太多、各种评估检查验收、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什么时段、什么方式与老师沟通,老师比较愿意?方老师:孩子放学后、老师下班前1个小时这段时间可以沟通。白天上下午上课时间最好不要打扰,下班后最好也别打扰,每个人都有私生活。(真的有需要联系,白天给老师发一条信息约具体时间)

教育观念的沟通:尽量不通过短信(容易产生误解,哪怕你是笑着发,老师会以当时的心境看,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一样)。实在没空和老师接触的,可以写一封具体的、长篇的文字或邮件。

【举例】高二孩子一直班级第1名,有一次只考了第3名,老师无心说的一句话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回家后心情低落,讲了自己的感受。这对父母晚上研究了一夜,考虑不方便和老师当面讲,怕给老师是感觉兴师问罪。于是他们半夜拿信纸翻来覆去写了一封信,首先表达老师多年来对孩子的关心和感激,最后带了一句表达孩子回家因为老师一句无心的话,对数学失去了信心。爸爸第二天请假找孩子不在的时间把信交给老师。对老师说:“老师,我怕你忙没有时间沟通,我就写了一段文字给您。”老师接到家长一笔一画写的信,认真阅读。家长后来发现一个月内孩子都晚走1小时,原来这个老师免费给孩子补了一个月的课。老师感受到了家长的用心,也用心对待孩子。

6、不同类型教师,该怎么沟通?坦率、开放的老师好谈(但也需要注意尊重);保守、敏感的老师难谈;

遇到保守、敏感的老师,怎么沟通?怎么启动沟通?——尊重、坦率、真诚是必须的。

【举例】有一个40多岁的音乐老师,不苟言笑,对孩子严格,遭到很多家长投诉,固化了保守、敏感的教育风格。孩子回来都说不喜欢音乐课。校长也很难讲老师,因为教师行业没有标准的对错。

有一天孩子对妈妈说:“今天老师对我笑了一下。”妈妈感觉教育的机会来了,第二天请假专门去见老师,老师第一反应是抵触(老师对职业的倦怠和烦躁感):“干嘛,你什么事?”妈妈:“你就是王老师啊,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是某某班学生家长。我早就想来拜访您了,您能进一步讲话吗?”把老师请到外面单独交流:“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音乐来说就是灵魂的灵魂(对副科老师的重视)。我们家特别在意音乐,这是重中之中,我们家特别重视。昨天我家孩子回来特别兴奋,她上了这么多年学,最希望得到一个老师的认可,就是你,音乐老师。我们在外面有学音乐,但外面老师说再好也没有用,因为他们没有学校老师的地位在。你讲一句话、对她笑一下,她就特别兴奋,对我们说昨天老师对我笑了一下,我们老师要求特别高不随便表扬人。我们家女儿特别感谢你,昨天晚上回家谈钢琴、练声比以前更认真,比以前练习时间多了一倍。”从此以后,孩子回家表示音乐老师对她特别的器重。家长用智慧帮助孩子赢得了一位老师,再保守、敏感的老师也渴望家长的认可和表扬。

人性最根本的是渴望被认同、被尊重、被关心,保守的老师,只要你用心不触犯他的尊严,你真心关心他,他也会感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不是教师,我们不要试图去扭转老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他们的身份、角色也不会被你去扭转。但家长可以帮助老师微调。微调讲究艺术,家长要有启发。

就算孩子特别讨厌老师,孩子内心也是渴望老师的认同和关心的。家长要抓住机会去引导,我们的目标不是改变孩子或老师,而应该是改变孩子对老师的判断、老师对孩子的判断,从而形成新的关系。我们的功夫应该花在改变关系上,而不是改变某个人、某个观念身上。不管你是什么人,我用我的关系、对你的表达、和你的状态和智慧,把我们的关系营造好。就算老师对孩子用了不恰当的行为,家长也要用智慧去化解孩子和老师的关系。

【举例】有一位40岁的女老师提出“只要这个孩子在,我就不上课。”(我们有这样的老师,但遇到这样的老师不是不能调和关系)。家长花半年时间通过校长想和老师打好关系都没有效果,最后家长通过保安的关系帮助老师推车、买菜、摘菜,老师后来知道是受这位同学父母之托,最后家长和老师把话说开、家校双方努力一起推动了孩子的成功。

提醒: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行为处事方式和对教育的理解,老师不是圣人,但每一个家长也要去琢磨,当我们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也要花点时间在孩子和老师的关系上。关系很重要。

7、几个教育的艺术:

(1)最重要的原则:不管什么事,不要动不动就找老师的领导。越级汇报要不得,老师会觉得“你不信任我”。

(2)家长主动找老师交流的时候,交流的问题不要太笼统、尽量具体化。

方老师:家长总问我“我家孩子怎么样?”老师很难回答。如果家长问:“老师,孩子上课怎样啊?”“我家孩子在家作业有拖拉的现象,请问老师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我就会更加关注这个孩子的这个方面。

你关心什么,老师才会关注什么。如果你关注孩子注意力,老师会上课特别注意你家孩子注意力的问题,会注重喊孩子回答问题。只要家长反映孩子具体问题,老师会额外关注孩子。与老师交流的方向很重要,内容一定要具体,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反应给老师。

(3)家长被动与老师交流时,你要重视、认真倾听,尊重老师,鼓励老师正向的循环。

越是被老师找的家长,家长越不愿意找老师。其实老师更希望这些家长来交流。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再去找老师交流,老师是更欢迎的,这是学校教育的需要,发现孩子的问题。老师只能看到孩子在集体成长中的问题,而孩子真正的成长在个体成长、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多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里的状态,老师是很乐意的。

当老师主动找你反馈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听完老师的话,不要急着反驳。如果你急着为孩子辩护,老师也就不愿意和你交流。如果你给老师鼓励,倾听她、尊重他,也许老师会有更多的话和你说,就能鼓励老师正向的循环。

(4)把对老师的“建议”转变成“期待”、转变成“理解”、转变成“感激”。

转变成“理解”、“感激”:“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谢谢你,谢谢你,我们一起来努力。”

教育孩子或家校沟通的根本是什么?方法、技巧都有基础,是建立在人性的、尊重的、合作的、为了孩子好的基础上。教育的根本是“孩子的发展”。我们所有和教师沟通的目标都不是改变老师、改变家长,而是要改造孩子的关系、孩子成长的环境。我们要重视环境,因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我们要更重视孩子身理、心理、人际的环境。

如何理解“适应环境”?不要放手孩子去“屈从环境”,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要帮助孩子

孩子还年幼,还不能处理那么多成人的关系,他需要我们去帮助他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适应环境不是一个简单的“屈从于环境”。尽管我们孩子未来面对的社会环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人、充斥着一些不公平,孩子可能会有误解,但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处于年幼的阶段,他能够、处理的问题是有限的,他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处理地横好。这个情况下,希望家长帮助孩子去应环境,而不是“屈从环境”。

教育的根本是孩子,同样的环境,孩子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好比老师给几十个家长开家长会讲话,家长感受不一样,有的家长觉得老师讲得很好、有些觉得老师讲得不怎么样。同样的环境,解释不同、感受不同、孩子获得的成长也不同。请家长注意,当老师和你反应孩子问题的时候、或者老师做的有不到位的时候,家长要注意怎么引导孩子去解释?一切的教育都在于自我的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对你家孩子的影响和进行的教育,根本都是你孩子接受这些信息后对自我的评级、自我的教育。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当然渴望遇到好老师,能懂孩子、懂家长、愿意主动与家长打交道、能耐心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但家长一定要搞清楚,教育的根本是“孩子”,是孩子对所受到的任何教育行为和环境的理解,所以在不同环境中(逆境中),有些人感受的是力量、有些人感受的是屈辱。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到正向的力量,这就考验家长的智慧。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老师都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期望所有的家长在你的孩子面前都是“最会保护孩子的家长、最理解孩子的家长、能帮助孩子子拨云见日的家长”,能帮助孩子无论面对什么环境都能看到“积极的意义”。谁都不能描述中国,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中国形象”,这就是不同人心境看到的不同状态。

教育的根本是“孩子”、“孩子对我们教育的理解”,孩子的理解来源于谁?这些理解来源于我们学校,更多来源于我们家庭,怎么让我们孩子去理解老师、理解所受的环境和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

中职学校家校联系之我见

中职学校家校联系之我见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雷建斌一、中职学校家校联系重要性 现代中职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一名中职学生的成长单靠学校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一体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无数事实证明,家校联系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中职学校家校联系不紧密,基本上没有形成家校联系的常态机制,没能对中职学校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中职学校家校联系的问题 中职学校家校联系往往是比较不受重视的。一方面家长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家长思想上不重视,较少主动与学校联系,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并不强烈。有时即使中职学校老师要求家长来校交流或参加活动,家长也以种种借口推脱不来学校。在我执教生涯中遇到这样一个家长,因其小孩在学校行为规范不良,我主动联系家长来校共同协商如何帮助其小孩转变行为规范,但家长一直以种种借口不来学校。后来家长

来校了,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只要我的孩子在学校不出事就好,学习好不好不要紧”,把中职学校当成幼儿园了。中职学校周末回家家长对其完成作业情况督导一般也很糟糕,甚至是没有督导。曾经有个学生和我说,他周末不爱回家,因为家长都在忙周末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在家,无聊透顶。 另一方面学校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学校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成立家长学校等家校联系的平台与工作机制,即使有成立家长学校也只是举办一、两次的讲座之类的活动。学校常常是以期末成绩册的形式与家长联系,没有更多的内容与形式加强与家长联系,家校联系是处于一个松散、随机的状态。 三、中职学校家校联系的内因 家长重视家校联系内因:1、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希望能从学校及时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更好学习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以及较好的向学校表达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与家校联系。 2、学生在学校表现优秀或表现极差,荣誉感或危机感都能促使家长重视家校联系。但中职学生一般从初中开始学习成绩就不理想、行为习惯就不规范,不少家长已不对孩子抱有太大希望,甚至是完全失去希望,只是因为孩子年纪还小让其在中职学校安全度过三年时光,多少学一些技能。 学校重视家校联系的内因:1、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切实共同帮助学生成长,尤其是学习成绩

优秀班主任家校沟通经验心得体会

优秀班主任家校沟通经验心得体会 首先,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爱。第一节课,我就开班会,讲我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平等,感受到是我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我接受他们,这样学生也会接受我。接下来创建和谐的气氛,处处让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爱。 我首先爱我班的郑X同学,让全班也爱她,帮助她。平时和孩子们相处做到:多聊天、多抚摸、多表扬、多笑。我班有“小辫子、小眼镜儿、段博士、黄博士、徐科学家、姐妹花、超级助手”等,这都是我对孩子们的称呼。让他们看到一个亲切、和善、慈爱、有趣的老师。这样学生也会把他们的爱送给我。 我们还要让家长知道我们爱他的孩子。和家长交谈以表扬孩子为主。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坐不住,真调皮呀!”我就告诉他们:“我最喜欢调皮的孩子,他们都很聪明、活泼,孩子的天性就是这样的。”还有家长说:“我孩子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际,将来怎么办呀?”我就说:“没事,别担心孩子的将来。我儿子也是这样,可是现在工作了,完全不一样了。半年就跑了海南、深圳、郑州、苏州几个城市。”这样打消家长怕老师不爱他的孩子的顾虑。我去家访时,一个家长说:“X老师真爱孩子,那天下大雨,X老师穿红裙子与几个没有家长接的孩子站在门口等家长,全校就你一个老师这样做。”

还有个家长说了这样的话:“那天在十五冶开展环保活动,看到X老师摸每个孩子们的头,和孩子一起开心地做酵素,看得出X老师是真的爱这些孩子。”和家长交流一定要记住倾听、理解和尊重。我们要倾听家长的心声,不能一言堂。 我与家长交流首先是倾听他们为什么会去找校长,他们有什么要的希望和要求。知道了家长的心声,我更加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将心比心”这个词很重要。我会对家长说这样的话:“真亏了你!”“你真不容易!”“你真了不起,我养一个孩子都累,你还养两个或四个”。你若这样说了,家长也就会这样说:“我一个孩子都头疼,老师X个,真辛苦!” 与家长交流一定要尊重他们,千万不能端架子,把家长也当作自己的学生。其实他们很多人都很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比我们优秀。我们少一些吩咐,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建议。把家长当朋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家长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和他们共同探讨对其孩子的教育。爱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老师爱学生和家长,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爱。当心与心贴近,那么什么事都好商量,什么事都好实施。 其次,让家长认同自己的价值观、教育观。家长只有认同了教师这个人,认同你的价值观、教育观,才会积极配合教师老师的工作,

班主任关于家校沟通的心得 我们是同事

班主任关于家校沟通的心得我们是同 事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我管管他,我的孩子听老师的话!” 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家长和老师配合好,才能教育好学生。说老师是教育者,其实家长也是教育者! 新生入学,在每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

是你的孩子!”在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父母,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害了你们的孩子,你们已经对孩子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一番事业,这首先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作为教师我的身份很特殊,因为我即使许多学生的老师,又是一个儿子的爸爸。但无论是教师还家长,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为我这双重身份,让我比起非职业教师的家长来说,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谓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作为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演讲稿:家校合力 共话教育

家校合力共话教育 班主任这份工作繁、杂、细,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而且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单靠班主任自己是完成不了的,他离不开和搭班教师的合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更离不开对班上孩子各方面的常规教育。 过去的一学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工作,作为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可爱,但是也代表了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一年下来总结自己的班主任收获,有欢笑也有汗水。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班上的一名特别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他成绩特别优秀,但是行为习惯比较差:排队时不是站在队伍外,就是在队伍内推挤同学。下课时总是去招惹别的孩子,要不然就去破坏别的孩子的游戏。上课也总是坐不住,在下面做小动作。经常听到的就是同学们的告状声:“老师,他又来推我了……”最严重的一次是他把我班上一名患有糖尿病的孩子推到墙上撞到了头部,送到医院缝针。每次我总是把他叫到身边耐心的给他讲道理,他也是答应的很快,可是效果总是不明显。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他的问题,我进行了调查,经过了解我发现他的这些习惯和家庭教育有关。他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管教。教育方法相对简单粗暴,每天就关心他的生活,如有犯错就用打骂解决。为此我和他的父母通过电话交流,希望他们配合我进行管理,并商讨出了教育措施:1、父母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2、尽量避免用负面语言批评教育孩

子,特别是棍棒教育。3、让他体验成功。从那以后,我在班上会抓住他的每个闪光点,对他进行表扬。让他帮助别的同学学习,同学们也渐渐开始喜欢和他玩。我发现他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知道他身上还有坏习惯在反复,我以后的任务还有很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那么你就不要企图用某些断然的、闪电式的、异乎寻常的措施,一下子让孩子心里结的冰融化。”我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统一目标,互相配合,教育才能更好的进行。

家校沟通之我见

家校沟通之我见 学校与家庭都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者就是班主任,而家庭就是家长,班主任与家长构建畅通的沟通桥梁,能整合双方的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光有学校教育是不够,学生在家中应得体规范,虽然现在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是高、要求很严,但由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时间等因素制约,会出现教育的空白,从而导致有些学生明明在学校里很乖,但一回到家就变样,家长也只是听之任之。对此,我认为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来访、短息、电话交流的机会指导家庭方法,两者联手设计教育方案,让家长也参与到对学生在学校的管理中来。 一、充分利用校讯通,加强互动。校讯通是一种促进“家校互动,协同教育”的新生事物,如果利用好了,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开展学生工作。我们平常在使用校讯通,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群发短息,二是发送个性短信。 1、群发短信,主要是群发通知、作业等,在群发短信时可在作业信息中增添本次作业的目的、注意事项及辅导方法,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将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等信息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以便做好在家的辅导工作。 2、个性化短信是家长所期盼的,如学习评价、德育评价等。但个性化短信也给老师带来了挑战,要做好这项工作,老师需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或许老师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做到。其实,每天总会有学生在学习状态、情绪、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会有变化。每天选择几个学生发送,一月下来,平均每位家长都能收到一两条这样的个性短信。这类短信让家长欣喜、感激,相信家长也会全力配合老师,协同教育孩子,形成教育合力。 二、主动电话联系家长,拉近家校距离。对每位学生家长,我们需要定期互通电话。但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班主任还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应采用不同方式的沟通方法。 1、对于素质相对较高的家长。要尽可能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要求,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许多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是很有方法的,记得有一位学生家长,对于如何引导孩子专业技术的学习、怎样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父母谈的头头是道,我便他的经验讲给其他学生家长听,屡试不爽,大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里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有些学生家长都在外地打工,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放任不管了,除了定期给学生一定生活费基本上一年和孩子见一面,这样的学生容易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懈怠,纪律观念淡

家校沟通案例教学文案

东营小学 从教三十余年来,我经常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常常家访。 我一旦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 07届的班级中,有个叫刘强的男生,他性格略显内向,不合群,拖拉作业,打游戏机,上课不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全班倒着数。我试过谈话、批评都没有效果,于是我就进行家访。 开始,我来到刘强家时,刘强很害怕,怕家长了解情况后责骂他。然而我家访绝不是单单“告状”,而是和他们沟通。了解刘强在家的有关情况,和其家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帮助刘强的最佳方案。刘强不怕了,向我敞开了心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强变了,坏毛病改了许多,学习也有所进步。 上中学后的刘强还常常和我联系、谈心,把握当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刘强的案例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这种成功的体验我还有很多很多。 我有时候也约一部分家长抽时间到学校来,让他们和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对孩子们的教育,这样拉近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级的作业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书信和家长会是班主任常采取的沟通方式。但是无论班主任采取哪种方式,都得真诚、实际,不能只流于形式。 我本人特别欣赏案例中的老师在对待书信问题上特别细心,他分阶段来写信,不同阶段写的信内容还有所不同,他写了三种信,比方前面是汇报信,邀请家长来参加跟学生共同教育的探讨,中间是加强联系,最后是对学生成绩做一个汇报,分三个阶段,而且还特别用心设计了家长会,颁发各种奖项给不同的家长等,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但是对于刀枪不入的学生,还不能单纯的采取一种书信形式,还得与学生形成共识,让学生也参与到联系当中。 另外,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对话班主任的”栏目里我还欣赏王春风老师的做法,她同样是用

班主任关于家校沟通的心得我们是同事

班主任关于家校沟通的心得我们是 同事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我管管他,我的孩子听老师的话!” 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只有家长和老师配合好,才能教育好学生。说老师是教育者,其实家长也是教育者! 新生入学,在每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

知识、性格特征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在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父母,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害了你们的孩子,你们已经对孩子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一番事业,这首先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

2020年中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与协同育人”专题网络培训学习心得1859

家校共育网络培训心得 家校共育是伴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这样说:“给我一打健 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外铄论,同时也在说明人的发展主要依 靠外在力量,教育孩子要趁早。家校结合,把孩子所出现的学习生活问题尽早解决,最起码可以大问题化小,小问题化了,让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下面就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及我个人的实践就家校共育 的理论与实践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1、家校共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 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想提高学校教育的效果,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家长素养等,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2、家校合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校联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4、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做出教育的误区,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

13、与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与小学班主任谈“家校沟通” ——殷飞、方老师家长反映很多问题,比如一谈到沟通就问要不要给教师送礼?老师会不会嫌家长烦?其实老师的内心也会忐忑,会担心家长对老师不理解(不理解老师的工作、想法、教育观念)。家校双方都会存在担忧,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家校沟通”有个很重要的特点:为了孩子沟通。 1、我们为什么和老师沟通?正因为我们中间有一个孩子,有孩子的纽带,我们才会有缘分和老师交往。这种缘分的凝结点就是孩子,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毫无疑问,孩子的成长确实需要我们沟通,因为孩子成长是环境的产物,而这个环境又不仅仅是物质环境,更多的是心理的环境(与谁交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孩子的精神世界等同于人的物理世界一样的话,我们获得了什么?那就是我们如何与成人沟通。如果孩子在家里和家长沟通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老师接手孩子也会感受出来。 方老师:同样一个班级,不同家长养育不同的孩子。有些孩子收拾书包很有条理,有些孩子抽屉邋遢如垃圾箱。我会利用家访的机会看看孩子的房间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一致性,学校和家庭是一致的。 为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老师也会主动找家长。同理,家长遇到问题,也应该和老师反馈。老师接手的孩子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家庭培养数年的孩子,突然要打开一扇门送到集体中去,家长也会焦虑。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会发生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配合老师? 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总肯铅笔、撕橡皮,家长需要及时向老师反馈。所以,为了家庭理解孩子在小学的发展状况,家庭和老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家长说:“这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其实家长表达的是一种信任,不是不管孩子。若干年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给家长的感觉是“老师关注我家孩子。” 但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不一样了,第一反应是“老师很烦!”“老师这样说是不对的。”所以现在我经常和老师讲如何与家长沟通。因为现在人受到的教育不一样。现在很多家长都读过书懂教育。现在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长有时候看家庭教育书比老师还多。很多老师只会教育的技能。家长要注意,当你发现和教师交流时候,很多教师不一定懂孩子。很多时候,老师不是不尊重你孩子不懂教育,只是从他的角度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家长认为的强多了。老师认为“我讲这句话孩子不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很多老师认为,把孩子放在群体中教育,孩子可能会有情绪的低落,但是对他进行教育有情绪变化的时候也不是坏事,但是要有教育的跟进。但我们家长肯定是不希望看到孩子哭的,

最新家校联系记录15篇

家校联系记录15篇 家校联系记录(一): 时间:xx月xx日 学生:xx 联系方式:面谈 工作资料及学生近况: 孩子在校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写作业字迹潦草,偷工减料。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男孩子到了逆反期,母亲管不住,父亲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孩子看样学样,以暴制暴。 家校联系记录(二): 时间:2017年3月 形式:面谈、电话 学生班级及姓名:xx 班主任:xx

事由:xx申请走读(原寄宿),家长不太同意,杨在家闹脾气,并以不读书相威胁。 交流过程: 开学前几天,我接到xx妈妈的电话,电话告知xx寒假期间,脾气暴躁,要求走读(杨原为寄宿生,且高二需要上晚自习),如果妈妈不一样意,他就不读书了。杨妈妈很无奈。他担心孩子走读会影响其成绩,毕竟家距学校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上下学确实会花费不少时间,并且此刻还是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 为了妥善解决这件事。我提议与杨妈妈和孩子面谈。 报名第二天,母子二人来到学校。杨妈妈告知还是无法说服孩子寄宿,只得妥协。我又询问孩子为何想走读?孩子说,一是不太喜欢学校。因为在学校,他有一种被;监控;和;束缚;的感觉;二是作业太多,走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

完成作业。 研究到杨同学曾因病休学一个学期,虽上学期病愈后到校,但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且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和行为容易波动。强制要求其住校可能会适得其反,加剧其反抗心理。不利于其成长与学习。所以,我与学生及其家长达成共识:允许学生先走读两周,看看学生的适应情景。但也约法三章:1.上学不得迟到;2放学必须先回家。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3.无论做没做完作业,必须在10::30之前睡觉。如果学生做到了这些,两周后还是坚持回家,那就允许他走读一学期。 效果:学生遵守了约定,且情绪稳定,学习状态也有所恢复。 感悟:当学生出现某种问题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要做的,首先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忙孩子分析利弊得失,并且引导他们做出选择,自我承担后果。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各退一步,给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家校沟通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家校沟通 严慧芳 2014年7月28日我参加了桂林市优秀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习,通过十天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到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达到协调关系,通力合作,共同育人的目的。家校沟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家校沟通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家校沟通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很大促进作用家校沟通是树立学校形象和师德品牌的最有效途径。 家校沟通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尊重原则和协作原则。家校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对“溺爱型”家长要重说服,对“放纵型”家长要重事实引导,对“打骂型”家长要重劝告,对“隔代”家长要重尊重,家校沟通的主要途径一)通信联系,“家长联系本”不等于“作业记录本”,“个性留言”优于“群发”。开展家校沟通要进行家访,家访时要注意捕捉家访时机,还要能够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要定时开家长会,家长会可采用: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示式、专家报告会、联谊式。如果有必要进行临时性会面,要理性对待,慎重其事,端正态度;专心聆听,了解感受;表示理解,肯定用心;心平气和,表达关心。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合作关系,与学生家长之间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家长与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其实是一致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自然就应该紧紧联结在一起,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 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要杜绝世俗的功利色彩,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严守师道,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做出榜样;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以过硬的工作来赢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从而获得家长对班务工作的支持,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服务、协作关系,并能使这种关系健康地朝前发展。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学生家长与班主任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班主任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或一起研究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时,决不能居高临下地用命令的口气,而要用商量、征求意见的口气。班主任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在实际与学生家长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影响自己对学生或学生家长的评价;不能因为一件事情的看法或处理方法不同,而把学生家长看扁、看死,进而不能公正地处理好其他的事情;更不能因

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家校沟通能力

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家校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和谐与平等的沟通,有了沟通就容易彼此理解,有了理解就便于双方的步调一致、协同努力。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有效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友好的伙伴关系,家校之间的合作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家校协同教育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他们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沟通的桥梁,他们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加强班主任交流沟通能力的修炼,提升实践智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呼唤和学校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将“班主任家校沟通”作为班主任育德能力校本培训的项目之一。 一、了解沟通现状,找准沟通切入点 对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能力的培训,首先需要立足学校实际,了解班主任家校沟通的现实状况。我们从班主任与家长主动沟通次数、沟通话题、沟通时机、沟通方式、沟通效果等五个方面了解情况,并对部分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状况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沟通意识不强;沟通话题单一,以反映学生问题居多,缺少为家长提供专业帮助;沟通艺术缺乏,不善于倾听,以居高临下、教育、命令、责备的谈话方式为多;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缺少对班级特殊学生表现、个别家庭需求的关注和了解。其中,班主任在沟通中缺乏对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对于家长来说是最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反感。 二、探究实际问题,把握沟通重难点 针对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现实问题,我们将对诸位班主任培训的重点锁定为:学会研究学生、掌握沟通策略、善于自我调节。 1.学会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我们采用了“理论研读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班主任增强责任意识,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研究学生。这里向班主任推荐一些相关书目,如《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班主任工作漫谈》、《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建议》等,要求诸位班主任自学研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升理论素养。同时,要求班主任建立“班级学生档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班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家庭状况等,作好全面记录;关注问题学生,多采用赏识教育,作好跟踪记录;特别关注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有异常行为表现的学生,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迅速、准确地掌握情况,适时引导,作好随时记录。每学年班主任交班时,做好“班级学生档案”的移交工作。通过建立“档案”、翻阅“档案”、分析“档案”,促使班主任掌握班级情况,熟悉每位学生。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在家长面前把问题分析得确切有据、合情合理,语言表述时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唤起家长积极合作的意愿,达成教育共识。 2.掌握沟通技巧 家校沟通需要技巧,只有掌握了适宜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强沟通的实效。家长学历、素质、职业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班主任合理运用方法策略,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在培训实践中,我们采用“问题讨论法、菜单点击法、案例引领法、技能培训法、行为跟进法”等多形式培训,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即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在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实现平等对话;掌握恰当的沟通策略,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能正视差异、充分准备、

家校联系制度

家校联系制度 一、制定家访制度。 1、班主任每学年要对1/2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两年内对全班学生家庭普访一遍。 2、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各班制定家访计划,要求普访15人,重点访2~3人,重点访以两次以上(含两次)计。 3、第18周前(含18周)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加奖。 4、期末交家访记录,学校德育处存档保存。学校对各班家访记录进行检查,并对受访学生进行座谈、抽查,凡在检查中发现一例弄虚作假的,扣除全部奖金。 6、家访工作与期末评先、年终考核挂勾。 二、设立家长开放日制度。 每学期确定一天向家长开放,欢迎家长进校进课堂参观听课。并召开家长座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每班每生设立家校联系本。 联系本主要记录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与生活情况,作为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桥梁。 四、设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五、聘请校外辅导员。 六、班主任向家长与学生公布家庭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方便学生、家长与老师的联系。

家校联系制度 为了促进教育多元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营造同一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面、全程教育,特制定家校联系制度: 一、学校成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每班两名家长组成。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是家校联系的常设机构。 二、目的: 1、沟通意见:增进学校与家庭间相互了解与合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提升教育效能。 2、培养感情: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亲睦感,联系师生情感,促进家长、学生、教师间的合作。 3、掌握情况: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生活情形,作为辅导学生的参考。 (2).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家庭教育的情形。 4、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正确认知与行为。 (2).指导学生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实施内容: 1、成立“澄江九中家长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等代表组成。其职能是研究家长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和家教实践中的问题,协调、组织与指导家长学校的工作。学校涉及学生收费等相关事务的实施由家长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实施。 2、开办家长学校,发挥主渠道作用,做到家长学校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重视教学过程,讲究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至二期家长学校培训班,由学校统一向家长做相关知识培训,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科任教师向家长说明学生在校情况并解答家长的提问,与家长加强沟通和联系。各教师不得缺席,除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家校沟通案例

家校沟通案例 东营小学 从教三十余年来,我经常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常常家访。 我一旦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 07届的班级中,有个叫刘强的男生,他性格略显内向,不合群,拖拉作业,打游戏机,上课不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全班倒着数。我试过谈话、批评都没有效果,于是我就进行家访。 开始,我来到刘强家时,刘强很害怕,怕家长了解情况后责骂他。然而我家访绝不是单单“告状”,而是和他们沟通。了解刘强在家的有关情况,和其家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帮助刘强的最佳方案。刘强不怕了,向我敞开了心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强变了,坏毛病改了许多,学习也有所进步。 上中学后的刘强还常常和我联系、谈心,把握当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刘强的案例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这种成功的体验我还有很多很多。 我有时候也约一部分家长抽时间到学校来,让他们和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对孩子们的教育,这样拉近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家校沟通案例 三年级的作业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书信和家长会是班主任常采取的沟通方式。但是无论班主任采取哪种方式,都得真诚、实际,不能只流于形式。 我本人特别欣赏案例中的老师在对待书信问题上特别细心,他分阶段来写信,不同阶段写的信内容还有所不同,他写了三种信,比方前面是汇报信,邀请家长来参加跟学生共同教育的探讨,中间是加强联系,最后是对学生成绩做一个汇报,分三个阶段,而且还特别用心设计了家长会,颁发各种奖项给不同的家长等,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但是对于刀枪不入的学生,还不能单纯的采取一种书信形式,还得与学生形成共识,让学生也参与到联系当中。 另外,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对话班主任的”栏目里我还欣赏王春风老师的做法,她同样是用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搞好家校合作,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关键人物。 班主任学校教育家长支持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的一致性,学校就必须对家庭给予积极地影响。我们认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学校里与每个学生,家庭经常接触的教师,同时他们也是最了解学生的教师,所以他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理应发挥较大的作用。 一、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那么我们就有沟通的机会和希望,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奋斗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校时间我会

尽心尽力地教育好孩子,在家时间请你们尽力而为,但你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成长。” 二、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上门时不要盛气凌人,好像自己是来传“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好像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已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 3.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精选家校沟通案例

XXX小学 从教三十余年来,我经常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常常家访。 我一旦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 07届的班级中,有个叫刘强的男生,他性格略显内向,不合群,拖拉作业,打游戏机,上课不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全班倒着数。我试过谈话、批评都没有效果,于是我就进行家访。 开始,我来到刘强家时,刘强很害怕,怕家长了解情况后责骂他。然而我家访绝不是单单“告状”,而是和他们沟通。了解刘强在家的有关情况,和其家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帮助刘强的最佳方案。刘强不怕了,向我敞开了心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强变了,坏毛病改了许多,学习也有所进步。 上中学后的刘强还常常和我联系、谈心,把握当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刘强的案例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家校合作,这种成功的体验我还有很多很多。 我有时候也约一部分家长抽时间到学校来,让他们和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对孩子们的教育,这样拉近了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级的作业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书信和家长会是班主任常采取的沟通方式。但是无论班主任采取哪种方式,都得真诚、实际,不能只流于形式。 我本人特别欣赏案例中的老师在对待书信问题上特别细心,他分阶段来写信,不同阶段写的信内容还有所不同,他写了三种信,比方前面是汇报信,邀请家长来参加跟学生共同教育的探讨,中间是加强联系,最后是对学生成绩做一个汇报,分三个阶段,而且还特别用心设计了家长会,颁发各种奖项给不同的家长等,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但是对于刀枪不入的学生,还不能单纯的采取一种书信形式,还得与学生形成共识,让学生也参与到联系当中。 另外,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对话班主任的”栏目里我还欣赏王春风老师的做法,她同样是用

家校联系记录

家校联系记录 时间:2008年2月26日 联系方式:面谈 学生姓名:韦春、张丽丽 联系内容:家长工作太忙,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关注不够,希望家长针对孩子即将毕业的情况,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关注其成长。 程昌家长:这次程昌的数学成绩只有85分,相对于她自己来说这样的成绩就是不够的,这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就是不专心,喜欢动一些别的东西.其实程昌就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如果在学生在花一些工夫,成绩上一定会有进步的. 宋昌骏家长:这次昌骏的数学成绩97分,在班级里还就是可以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很不错的.这个学期昌骏学习相对于上个学生进步就是很大,她自己学习非常的认真,对于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就是个很不错的学生,很有潜力,希望继续加油! 胡益家长:从这次月修回来,胡益的进步还就是很大的,数学已经上了轨道,现在有了上个学期的劲头,这次数学成绩97分就是很不错的,应该继续努力,特别就是对于文科方面应该更加的重视,语文与英语相对比较还就是弱了些. 叶德州:德州的学习态度还就是应该再改正些,英语老师反映有时上课的时候不就是很专心,甚至在睡觉.但就是,各个老师都公认德州就是个很聪明的学生.理科的成绩还就是比较的突出的,数学有100分,在考试之前自己就很自信.但语文的成绩不就是很理想,如果以后要有更大的进步,还就是要更加严格的要求的自己. {三} 询问孩子刚开学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教师如实地反映了情况,肯定了孩子的进步,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家长表示愿意和老师共同合作,教育好孩子。 最近孩子上课总就是走神,这样会直接影响着学习,我晚上给家长打了电话,希望家长在家里多多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 到我家询问孩子最近的表现,老师向家长反映了一些情况,其中很客观的说出了孩子的优点及不足,希望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好好培养。家长对孩子也就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表示会配合老师好好让孩子成长。 最近孩子不爱学习,比较贪玩,学习也有些退步,向家长反映一些情况希望家长在家里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的速度太慢,效率不高,这样的话,影响它的学习与生活,为了让孩子有所提高,教师特意找到家长与其商量要怎样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与速度。 孩子的姐姐结婚,昨天没来上课,教师特意写了一份纸条让孩子教予家长,希望家长以孩子的学习为重,没有重要的事情尽量不让孩子请假,并且叮嘱家长关注孩子落下的课。 昨天孩子的家长没给送饭,我给孩子钱买的饭,家长到校还教师钱,教师没要,家长表示感谢。最近孩子不爱学习,上课走神,可下追跑打闹,给家长打电话,与家长头痛要严格要求孩子的日常行为,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孩子没有母亲,很可怜,家长伤心的与教师交谈,希望教师在学校里多多关注孩子,多给孩子一些爱,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很感动,表示一定会做到。 家长在家里玩牌,不能关注孩子的学习,还影响她的学习与生活,我想应该打电话与她交流,经过交谈,家长表示,会抽时间照顾孩子,不会再玩牌了。 教师觉得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经过同学们的同意,决心发展她成为班委,与家长交流要怎样培养孩子好好成长。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完整版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个难题。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那么多的家长,无论班主任怎么做,家长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要求我们班主任去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以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矛盾。下面我就自己做班主任以来的一些经验教训对“如何与家长联系沟通”谈谈看法。一、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因此,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那么我们就有沟通的机会和希望,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奋斗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校时间我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好孩子,在家时间请你们尽力而为,但你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成长。”二、尊重家长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第一原则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许多教师是爱学生的,但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说话会不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如果你想得到一

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这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三、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本学期,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四.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班主任在对家长介绍学生情况时,不可以漫不经心或是毫无根据地对其子女做出能力和行为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尊重、不客观的评价,都不会被家长疏漏或遗忘,而只有伤害家长的感情,使他们为此而惑到伤心。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假如教师在家长过多列举学生不好的方面,会严重挫伤家长的自尊心,造成一种“无药可救”的印象。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是一种极不合理,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我们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