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进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会(mea)成立于1998年9月4日,首任会长为斯特雷特,林文刚当选副会长,保罗·莱文森当选执委会顾咨询.依照媒介环境学派对自身得定位:“旨在从媒介环境得角度看文化、技术和传播.”①然而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得历史不仅限于此.

波兹曼认为,第一次使用“媒介环境”一词得学者为麦克卢汉.而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之后,开始公开使用“媒介环境学”一词,并致力于将媒介环境学发扬光大.

学者何道宽将媒介环境学历史分为三代: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学派先驱,第一代代表人物有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第二代代表人物有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

三代媒介环境学代表人之间均有直截了当或间接得师承关系.笔者将他们之间得关系如表1所示.

表1是从师承关系和学术派不上看媒介环境学进展过程中,各个时期代表人之间得关系.除此之外,媒介环境学派得理论进展进程也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得过程.

一、媒介环境学前史:触发灵感

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媒介环境学派先驱,他们并不属于传播学学者,然而对媒介环境学思想得产生具有重要作用.wWwC 格迪斯和芒福德均是都市规划理论家,他们在研究都市与人得关系中,发觉了都市是如何在无形之中塑造人得思维,从而妨碍历史得进展进程;沃尔夫和朗格均属于语言学家,他们在比较两种语言差异中,发觉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并不只是承载信息得中介,还决定使用语言者得思维方法.他们得共同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于聚焦了环境与人之间得关系,这奠定了媒介环境学兴起得基础.芒福德得观点对后来媒介环境学得奠基者麦克卢汉妨碍颇深.

二、媒介环境学得第一时期:开创新思路

这一时期要紧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路易斯·福斯戴尔等,和先驱们相比,他们明确了媒介得定义,同时也更加专注于媒介与人关系得探讨,媒介环境学正式在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得一笔.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闪耀得“双子星”,其思想观点引发了巨大得关注与讨论.他们得要紧思想观点见表2:

三、媒介环境学第二时期:选取研究重点

和第一时期得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相比,第二时期得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均是选取了媒介环境学中得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时期进行研究.尼尔·波兹曼表达了对电子媒介得抗拒和对印刷时代得留恋与推崇,而詹姆斯·凯利则是坚持主张把传播当文化进行研究.他们将第一时期学者得研究结论细化深入,以获得更进一步得结论,具体得思想观念见表3:

四、媒介环境学进展第三时期:回忆过去、展望以后

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第三时期得领军人物.其中莱文森和林文刚是波兹曼得弟子,均属于纽约学派.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马歇尔·麦克卢汉得亲孩子,是多伦多学派得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对象更贴近时代进展趋势,着眼于最新科技对人得改变和妨碍.这一时期得要紧思想观点见表4:

笔者由上得出以下结论:

一、媒介环境学派要紧由两大学派组成: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其中多伦多学派在奠基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建立了媒介环境学差不多得理论框架,而纽约学派在创建媒介环境学会和使其发扬光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得作用.

二、学派得重要代表人物之间保持着比较直截了当得师生关系.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几乎都有师承关系.

三、媒介环境学得思想来源有四个方面:沃尔夫和朗格得语言相对论,格迪斯和芒福德得都市生态学,对格迪斯妨碍较大得芝加哥社会学和伊尼斯与麦克卢汉本来得专业—英国文学批判.这四个方面为媒介环境学得诞生起着重要得预备作用.

四、从理论上看,第一代得理论可归结为大而全,伊尼斯关注了媒介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得关系,麦克卢汉关注了媒介与人得关系;第二代在第一代得基础上,选取重点进行研究,波兹曼重点研究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之间得冲突与彼此得优劣,凯利重点关注传播仪式功能;第三时期是回忆过去、展望以后,将理论与现实状况相结合,完善学派得时期.莱文森得创新点相对较多,提出了“媒介补偿论”等观点.总之,真正有创新点得依旧是第一代——伊尼斯和麦克卢汉,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眼前一亮,一种从没有过得考虑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和第三时期均是在原本理论得基础上进行更加精确得讲明.

媒介环境学的人文主义

10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 2000 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June 16–17, 2000 Neil Postman 1 AM , of course, honored to have been asked to give the keynote address at the first convention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I must assume I have been judged an appropriate person to do this, not merely an available one, and I thank the organizers for that. But what is ap-propriate is not always the best. Jacques Ellul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but he is dead, and even worse, spoke French. McLuhan is dead. So are Eric Havelock and Susanne Langer. I don’t mean to compare myself to these great scholars. They are, after all, the Abraham, Moses, David,and Esther of media ecology,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they were Jewish, but to say that their work gave form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media ecology. I know they are here in spirit,but if any one of them could have stayed long enough to be here this evening, it would have been the best possible start for the association. I should add here, on the question of who would be best to give this address, that there are a half dozen or more young people, some of whom are graduates of the Media Ecology Program at NYU and some of whom are not, who have taken the idea of media ecology farther than I have and who, without much argument, could do a better job than I. Nonetheless, I am not a bad choice, because along with Christine Nystrom and Terence Moran I helped to organize the first graduate program on the planet that chose the phrase “Me-dia Ecology” to signify a university course of study. And so I should like to begin by saying what we meant by using that term, and I do this without the intention of imposing our meaning on you. OU may be surprised to know that our first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was guided by a biological metaphor. You will remember from the time when you first became acquainted with a Petri dish, that a medium was defined as a substance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If you replace the word “substance” with the word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would stand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edia ecology: A medium is a technology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that is to say, it gives form to a culture’s politic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habitual ways of thinking. Beginning with that idea, we invoked still another biological metaphor, that of ecology. In its origin the word had a considerably different meaning from how we use it today.As found in Aristotle, it meant “household.” He spoke of the importance to our intellectual equanimity of keeping our household in order. Its first use in its modern meaning is attributed to Ernst Haeckel, a German zoologis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He used the word as we do now, to 1 Neil Postman is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Paulette Goddard Professor of Media Ec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Steinhardt School of Educ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East Building, 239 Greene St, 7th Floor, New York, NY 10003. I Y

传播学重要学派——媒介环境学最精确概况

媒介环境学 名词解释 先驱的奠基人: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技术哲学 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芒福德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 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艾吕尔: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麦克卢汉: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 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继承芒福德——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伊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第二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 波斯曼: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 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 莱文森: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 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研究推向哲学层面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理论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 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魔弹论): 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 3、魔弹论的缺陷 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 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限效果论: 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 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 3、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6、舆论领袖的特征 人数不多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有单一型和综合型 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 3、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8、创新扩散理论 9、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 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 4、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 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1942—1945,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

网络媒介发展史

中国网络媒介发展综述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中国传统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肆进军网络传播领域,商业网站同时也发布新闻。网络媒体的发展呈现风起云涌之势。 一、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简史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因特网的国家。 1997年5月,网易公司在广州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提供新闻与资讯服务的门户网站。次年2月15日,搜狐网成立。同年11月30日,四通利方公司与美国华渊资讯公司合并,宣告成立新浪网。 1997年11月,网友老榕一篇题为《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迅速走红,成为互联网传播史上的奇观,并引起传统媒体的广泛报道。中国互联网在内容传播上的威力开始显山露水了。 1999年2月,新浪网推出“科索沃战争专题”报道。当时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是,由于政府还没有制定有关网络新闻登载的规则,新浪网除了向新华社等国内媒体购买稿件,还向法新社等国外媒体购买了内容。该专题创立了24小时滚动播报的先例,形成了早期互联网新闻的报道模式。 200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条例》。这是中国政府有关商业网站从事网络新闻业务的第一个正式规定,是当时门户网站新闻运作的主要法律依据。 2000年12月27日,新浪网首先获得登载新闻资格。随后,搜狐、网易分别在2000年12月29日及2001年2月15日获得登载新闻资格。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将新闻登载权授予民营商业网站。 2000年4月13日,新浪登陆纳斯达克,网易、搜狐紧随其后。这一年,中国互联网泡沫由顶峰走向破裂。 2002年8月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指出,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经过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开展互联网出版活动。《规定》还指出,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除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有确定的出版范围,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章程,有必要的编辑出版机构和专业人员以及有适应出版业务需要的资金、设备和场所。 2003年3月20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被收容并遭殴打致死。该事件被传统媒体曝光后,网络媒体积极介入,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促使有关部门侦破此案。 2004年2月3日至18日,新浪、搜狐和网易先后公布了2003年度的业绩报告,分别实现了1.14亿美元、8900万美元和8000万美元的全年度营业收入,以及3100万美元、3900万美元和2600万美元的全年度净利润。中国门户网站首次迎来了全年度盈利。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_郑燕

DOI:10.15981/https://www.360docs.net/doc/8113364394.html,ki.dongyueluncong.2014.04.033 东岳论丛Apr.,2014Vol.35No.4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Dong Yue Tribune )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 郑燕1,陈静2 (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浙江宁波出版社,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我国对媒介环境学的关注是从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引进和讨论开始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媒介技术应用上趋于同时化,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媒介环境学研 究的发展轨迹进行追溯还原,回顾学界对西方媒介环境理论的学习、引介和模仿的历程,对国内学者的媒介环境学 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大数据的媒介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审视媒介演化理论和媒介技术生态观念的影响,为媒介环 境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学术思考。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波兹曼;莱文森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4)04-0176-05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诞生 在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文化批判学派,他们关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于传播媒介本身的研究则长期被忽视。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 学者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各有偏向,这往往决定社会整体的偏向性,所以,社会主导媒 介的更迭极易引起社会的震荡。英尼斯的传播思想直接启迪了麦克卢汉,他首次将传播技术看作社会 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论断,“这一理论将传播置于人类文化和思想形成 过程中的首要地位。”①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这是媒介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意义的一步。此后,这一学派在多伦多和纽约薪火 相传,到70年代以后日趋活跃,沃尔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也是其中代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多半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登场,有保罗·莱文森、兰斯·斯特雷特、约书亚·梅罗维兹、林文刚、德里克·德克 霍夫、埃里克·麦克卢汉等,他们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在这一研究群体中,保罗·莱文森在麦克卢汉 媒介延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信 息技术绝不是人类社会系统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 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 介,人的能动性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 介,都是一种补救性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也就是人类 的技术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媒介进化三阶段”等理论 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 [作者简介]郑燕(1973-),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陈静(1978-),女,浙江宁波出版社副主任编辑。 ①Derrick de Kerckhove,Mcluhan and the Toronto School of Communic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71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 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媒介环境学

林文刚的相关理论 媒介环境学是由尼尔·波兹曼创建。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 林文刚在其文章中阐述了媒介环境学的主要特点,引文如下: “媒介作为环境”(或“环境作为媒介”)这一概念包含了三个媒介环境学领域中相互连结的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之一 媒介环境学假定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地方时并不是 中性、透明或无价值的渠道。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physical structures) 和符号结构(symbolic structures) 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解码的过程中扮演着解释和塑造性的角色。就这个可探讨的层面而言,媒介的符号形态限定了该媒介所能代表信息的代码特征,例如“模拟符号对应数字符号”(analogic vs. digital symbols),也限定了将符号整合在一起的结构,例如“命题结构对应表象结构”(propositional vs. presentational structures)(Langer, 1942; Nystrom, 2000)。同样,媒介的物质结构涉及到技术的特征,而技术则传递代码和进行编码、传输、储存、恢复、解码和传播信息的物理要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因为它定义了媒介环境学一种最基本典范的独特性,认为正是媒介的结构决定了信息的本质。例如,小说读者常常对根据小说而改变的电影深表失望。一种解释也许认为电影的编剧、导演、制作人或者演员并不胜任改变工作。虽然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但媒介环境学的第一个理论命题说明,这种解释是一种误导,因为将这两种媒介(小说和电影) 所“包含”的内容视为同样的信息毫无意义。而这一命题表明,小说和电影体现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符号和物质结构或形态。因此, 纵使它们可能基于同样的来源(小说中的故事), 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分别向受众(读者和观众) 传递的是两套不同的信息或者说“现实”。 理论命题之二 作为第一个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同样假定每一媒介那套专门的物理和符号特征为其带来了一套偏倚或倾向(biases)。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参考一套由尼斯纯(Nystrom)所做的理论归纳: 由于不同的符号形态(symbolic forms)编译出不同的信息,而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符号形态,所以它门便具有不同的理性或知识(intellectual)和感性(emotional)偏倚。 由于不同的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s)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获得性(accessibility),所以它门便具有不同的政治偏倚。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复习进程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王安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制订了“互联网+”的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开拓自己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渠道。本文综合已有的文献,对自媒体的特点及发展进行概括分析,同时对概念的模糊点重新进行界定,提出了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并强调了对于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自媒体发展信息传播 一、自媒体的概念 作为网络世界的新兴事物,自媒体(We Media)也成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2003)认为自媒体是普通人民通过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提供和分享新闻和事实的途径,是可以发送各种心情及事件的载体,如各种微博、论坛、社区、博客和推特(Twitter)等,民众可以通过这些载体自我发布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早在上个世纪,传播学家McLuhan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随后美国新闻学会(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Shayne Bowman(2003)与Chris Willis (2003)两人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于“We Media”下了十分谨慎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这份报告认为“We Media”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模式,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2016)将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DIY”。代玉梅(2011)认为,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都可以实现“节点共享”。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We media)重点还是在“We”,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来说,自媒体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者对于新闻和事件的整体性、把握性、及时性要强于他传播。 (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来自于社会底层,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对于事件的解读和间接更公平、公正,人人都有话语权。 (三)普泛化 只要拥有数字终端,并且有网络连接,自媒体能保证每时每刻向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

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派进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会(mea)成立于1998年9月4日,首任会长为斯特雷特,林文刚当选副会长,保罗·莱文森当选执委会顾咨询.依照媒介环境学派对自身得定位:“旨在从媒介环境得角度看文化、技术和传播.”①然而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得历史不仅限于此. 波兹曼认为,第一次使用“媒介环境”一词得学者为麦克卢汉.而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之后,开始公开使用“媒介环境学”一词,并致力于将媒介环境学发扬光大. 学者何道宽将媒介环境学历史分为三代: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学派先驱,第一代代表人物有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第二代代表人物有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 三代媒介环境学代表人之间均有直截了当或间接得师承关系.笔者将他们之间得关系如表1所示. 表1是从师承关系和学术派不上看媒介环境学进展过程中,各个时期代表人之间得关系.除此之外,媒介环境学派得理论进展进程也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得过程. 一、媒介环境学前史:触发灵感 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媒介环境学派先驱,他们并不属于传播学学者,然而对媒介环境学思想得产生具有重要作用.wWwC 格迪斯和芒福德均是都市规划理论家,他们在研究都市与人得关系中,发觉了都市是如何在无形之中塑造人得思维,从而妨碍历史得进展进程;沃尔夫和朗格均属于语言学家,他们在比较两种语言差异中,发觉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并不只是承载信息得中介,还决定使用语言者得思维方法.他们得共同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于聚焦了环境与人之间得关系,这奠定了媒介环境学兴起得基础.芒福德得观点对后来媒介环境学得奠基者麦克卢汉妨碍颇深. 二、媒介环境学得第一时期:开创新思路 这一时期要紧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路易斯·福斯戴尔等,和先驱们相比,他们明确了媒介得定义,同时也更加专注于媒介与人关系得探讨,媒介环境学正式在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得一笔.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闪耀得“双子星”,其思想观点引发了巨大得关注与讨论.他们得要紧思想观点见表2: 三、媒介环境学第二时期:选取研究重点 和第一时期得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相比,第二时期得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均是选取了媒介环境学中得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时期进行研究.尼尔·波兹曼表达了对电子媒介得抗拒和对印刷时代得留恋与推崇,而詹姆斯·凯利则是坚持主张把传播当文化进行研究.他们将第一时期学者得研究结论细化深入,以获得更进一步得结论,具体得思想观念见表3: 四、媒介环境学进展第三时期:回忆过去、展望以后 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第三时期得领军人物.其中莱文森和林文刚是波兹曼得弟子,均属于纽约学派.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马歇尔·麦克卢汉得亲孩子,是多伦多学派得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对象更贴近时代进展趋势,着眼于最新科技对人得改变和妨碍.这一时期得要紧思想观点见表4: 笔者由上得出以下结论: 一、媒介环境学派要紧由两大学派组成: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其中多伦多学派在奠基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建立了媒介环境学差不多得理论框架,而纽约学派在创建媒介环境学会和使其发扬光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得作用.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多种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三是确立版权保护制度;四是脱离了精英文化的羁绊,实现了文化生产的大众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总之,在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媒介在舆论宣传、文化生产、科学普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由于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此阶段的媒介技术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束缚。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完成了产业机械化、电气化改造进程,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媒介产业仍以人力、畜力和半机械为主,大型高速设备尚未普及,总的来说,此阶段的媒介技术体系仍以半机械化为主要特征。 二、现代媒介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50-1984年) 建国后,媒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这一阶段的媒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生产技术更新相对缓慢,且发展不均衡。在技术创新方面,受科技能力、工业发展水平和政治局势等因素的限制,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但仍有局部突破。

传媒产业发展历程

传媒产业发展历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报业的多元化经营走到今天,前后累计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真正进入发展时期,就在近十来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而2003、2004年则是大见成效之年,从多种经营到集团化,再到跨媒体经营,构成产业近期发展脉络。而此后,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传媒经营势必更成潮流。 多种经营阶段:集体呛水 1978年,《人民日报》等多家首都新闻单位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针,希望通过适度自主经营而获得一些经济收入,媒介市场化再次提出。财政部批准了他们的报告。根据当时的政策,报社属于事业单位的限制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经营所得一部分可以用于增加职工收入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也可以用于改善报社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装备。 恢复报纸广告经营活动,是这次市场化进程一个重要标志。1979年1月28日,上海的《解放日报》率先刊登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第一则广告。广告重回报纸版面,报业获得了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利器。 80年代后,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80年代初期,出现了报业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和广播电视业的建台热。1985年,首次提出报刊的自办发行。如果将发行视为报纸这种特殊商业的流通过程,自办发行可以看作是报社对报纸这种商品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进行的变革。这是媒介向产业经营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而自此后越来越多的报纸对自办发行的积极尝试则是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景观。1988年,中华全国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成立。1987年,国家科委编制的我国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了“中国信息商业化产业”中,从而使报业产业特性得以初步建立。1988年3月,《关于报纸、期刊、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出台,有力推动了报业改革的进程。同时,1991年的报业扩版热持续到1993年。 199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了《报纸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公示具有法人资格的报社“可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活动”。多种经营从立法的角度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正式取代了“副业”的概念。进入90年代,多种经营从起步进入发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报社纷纷开办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经济实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业广泛的多种经营活动,是中国报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尝试,有人比之为“早春激情”下的“集体试水”,结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做“热情高,干劲大”,收效甚微。大部分报社的经营活动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那个年代的“集体试水”,总的来说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媒介发展历史简述

媒介发展历史简述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从未停止过。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传播文化等,而这些语言文字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传播工具的实现,由此出现了媒介。媒介的最早的定义出自《旧唐书·张行成传》,《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的总称,一般又称为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口语传播阶段、文字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其中,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又可细分为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信息媒介、未来媒介等。 依据每个时期媒介的发展,媒介传播都有其特点。 (1)口语传播阶段,主要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语言媒介,主要指个人在人际传播中使用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又称口语,口语传播专指传播者(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听话人)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无声语言,也有人将无声语言传播称作非语言传播。它主要是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参与交际活动的一种不出声的伴随言语,分为默语和体语。 (2)文字印刷传播阶段,主要为印刷媒介,是印刷类传播媒介,它是借助大量复制,快速显现的印刷技术而进行的图形和文字传播手段,它可以用于小团体范围和人际传播,但主要属于依赖大规模印刷技术的大众传播手段。它是以文字、图片形式将信息印刷在纸张上所进行的传播。例如报纸、杂志、传单、招贴、书藉等。主要特点为1.文字为主,图像为辅,详略自知,可深可浅。2.反应敏捷时效性强,报道新闻优于书刊。3.版面容量伸缩灵活;板式多样内容广泛。4.在阅读时间、地点、速度和版面内容上,受众有选择自由。5.即可综合化又可大众化。6.易于保存,携带方便、可反复查询。7.订阅为主,受众稳定。8.市场准入门槛低,受众消费支付小。 (3)电子传播阶段,主要为电子媒介,其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电脑和网络。1.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符号的传播媒介,是最先普及的大众电子传播媒介,它以声音为传送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广播的优势在于:传播迅速、覆盖面广;通过口语、音响传播,较生动,有现场感;机动性强、鼓动性大;成本低廉,普及率高。在公共关系及传播活动中,如果要追求短期内的轰动效应,优先选择的媒介应当是广播。 2.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递声音和活动图像的传播媒介。优它真实感强,结合了图、文、声、色四种因素。其次电视的娱乐性强、可以同步传送、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再次电视信息传播快速且真切,并有直观的艺术性。3.多媒体电脑是指通过增加配置而集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功能于一身的电脑。优势在于集计算机,文字处理机、报纸、广播、电视、电话、录音、录像、传真等多种媒介功能于一体,传出速度快,信息量大。 4.电影。电影的优势在于取材广泛,无所不包;内容形象、生动、具体、表现手法多样,可虚可实,老少皆宜,雅俗共赏。5.录音和录像是利用电子录制设备对声音和声像的保留。携带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单。 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又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信息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电子传播技术的

媒介生态学

媒介生态学 1)媒介生态学考察媒介传播如何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感觉以及价值观。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推动还是阻碍了我们的生存机遇。这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带给人们特定的思考、感觉以及行为方式。这些规范经常是不正规并隐晦的,更多的隐藏在我们的错觉中。媒介环境学就是要把这些规范变得清晰。媒介环境学就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来研究。 在方法论上,媒介生态学也独具特色,即采用“隐喻”的方式。隐喻的核心就是用人们熟悉的内容来指称不太熟悉的内容,隐喻的方式并不能建立因果模型,也不能建立相关模型,甚至算不上严格的理论,但隐喻的方法在研究中也有重要地位,因为他可能提供一种洞见,提供一种分析的视角。 2)理论命题 假定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时并不是中性、透明、无价值的渠道。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和符号结构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编码的过程中扮演着揭示和塑造性的角色。 假定每一媒介那套专门的物理和符号特征为其带来一套偏倚或倾向。 媒介会促使各种不同的物质的、感知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果关系,它们与媒介独特的内在偏倚有关。这一命题直接谈到媒介环境学主要典范的关注点,即技术和文化的关系,并通过此环节来探究传播技术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因果关系。 1968年波斯曼首次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作为一种环境结构,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波斯曼提出的媒介生态是我们理解和想象事物的框架。他提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我们思考、感知、谈论和表现身边的世界时,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而是处于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中。认为媒介的真正影响在于营造了一个人们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借助他们才能赋予世界意义。 波斯曼还在麦克卢汉的“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的基础上提出,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往往不只有一种媒介的代码和语法。不同媒介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媒介环境。因此媒介共存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互动产生新的合成环境,也是媒介生态学关注的问题。 媒介生态学弱化了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决定论色彩,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媒介格式对符号编码、解码的影响。媒介环境就像墨镜,它并不决定人们看到什么,但是会影响人们看到的世界的色调。和麦克卢汉不同,波斯曼在对媒介影响的讨论中,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和道德评价,他更关注媒介技术是否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民主,他对电子媒介的评价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他的理论中有梭罗追求自然、恢复传统生活的乡愁,也有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技术理性的反思。媒介可能是这些不良后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人类媒介的发展史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尊敬的院系领导、老师: 您好!我叫×××,我来自×××。现就读于×××。2009年我很荣幸成为我校的一名学生,在激动与兴奋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大学生活,在这一年里,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妥善处理好工作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我现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现将本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一、思想情况 我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不断的鼓励和帮助身边的同学积极参加社团及学生会活动。与他们一起探索人生的意义,关注国际国内的发展,为自己的前途和就业铺好道路。 二、工作情况 我身为学院学生会干事,在工作期间始终以服务同学为宗旨,为学院学生会尽心尽力,工作中力求进取,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有错就改,接受和采纳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利益面前,我坚持以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绝不以公谋私,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三、学习情况 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并不能使我满足,我知道自己跟优秀生的差距还很远,很多方面还要进一步学习完善。学生以学习为主,因此为了不影响学习,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问老师,问同学,相互请教、讨论、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我一直认为,既然是学生,那就要把学习搞好。因为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对得起自己。我不喜欢半吊子的学习。为了学习,我放弃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 四、实践情况 在大学时光里,我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志愿活动,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做兼职,在这些活动中,使我锻炼了能力,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生活情况 在生活中,我节俭朴素,由于父母均为农民且年迈故劳动力少无固定收入,家庭难以支付我的上学费用,上学一直以来都是靠着政府和亲戚的援助。虽然我是贫困生,但我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与同学间沟通较好,很多有困难的同学都愿意寻找我的帮助。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