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

【答题指导】

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赏析名句

【答题指导】

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2.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

(1)写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题步骤】

品味句子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有什么表达技巧,指出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或者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

【答题格式】

析诗义+找特点+绘画面+表感情例2(2017年毕节12题5分)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尾联中的

“最爱”“行不足”等词语可以看出诗歌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但没有惋惜之情。

【答案】C

(2)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3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意理解和赏析。作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颈联中,“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春勃勃生机。

理解意境(描述画面)

【答题指导】

1.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2.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答题步骤】

1.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要有诗意。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只答“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格式】

画面+氛围+情感

例3(2016年毕节12题5分)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无论一个朝代兴盛还是衰亡,最终受苦的都是百姓。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怨恨

(2)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的作用。(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作用的理解。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起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据此可作答。

【答案】①“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怒”,气势强盛、猛烈、发怒;②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

把握诗词情感(主旨)

【答题指导】

1.常见思想感情。

2.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

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答题步骤】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答题格式】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品味炼字

【答题指导】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老友的怀念之情。

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词值得注意:

1.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2.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3.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答题步骤】

1.揭示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特点。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

“×”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赏析表达技巧3

【答题指导】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构(构篇)方式。主要有对比、前后照应、开篇点题、重章叠句、卒章显志、以小见大、过渡、详略、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

结情、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

3.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

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

【答题指导】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整、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

诗句+点明语言特色+形成的艺术特色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 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及答题技巧都在这里了,收藏了! 【答题指导】 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 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赏析名句 【答题指导】 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2.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

(1)写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题步骤】 品味句子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有什么表达技巧,指出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或者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 【答题格式】 析诗义+找特点+绘画面+表感情例2(2017年毕节12题5分)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尾联中的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5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

【精品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 (一)“诗眼”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

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XXX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XXX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XXX喻酒;XXX、XXX指怀才不遇之人;XXX、XXX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施展阐发诗歌感情色采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考点透析: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1、赏析词语和句子。2、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3、理解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真题回放 (14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6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 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13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2年连云港)(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3分)

考点详解一、赏析词语和句子. (一)赏析词语 •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技巧: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阔”更好. (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比“失”好。 演练(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 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参考答案:“见"是无意中看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适和恬静的心境。 例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参考答案:“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二)赏析名句 •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语言要优美.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 题型示例一: 2009年河南中考真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2。在下阕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遣冯唐"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射天狼”表达作者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二: •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 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其含义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古诗文(包括诗、词、歌)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关键词: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情感: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词句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思路与要点: 1. 把握中心内容 【方法指导】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必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2. 句子理解与欣赏 【方法指导】 (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2)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3)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表明的观点或志向等。 (4)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5)把握语言风格。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代表人物:陶渊明。③绚丽飘逸: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代表人物:李白、李贺。④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代表人物:王维。⑤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⑥粗犷豪迈:意境恢弘阔远,积极向上。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⑦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⑧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代表人物:杜甫。 3. 遣词用字、词意推敲 【方法指导】 (1)注意诗句中的动词。答题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①这个字(词)是什么意思,或指出该字(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窍门

语文专题:古诗词鉴赏窍门 一、考点盘点 诗词鉴赏主要考点有: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概括诗词曲大意,体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3、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从遣词用语、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语句的含义。 (2)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主要是描写、抒情、议论,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区别。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3)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手法有比兴、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 (4)谋篇布局的技巧。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谋篇布局。懂得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能够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掌握诗词曲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等。 备考时首先要注意理解内容,对古诗词句意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其次要注意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再次要注意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二、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三、品鉴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中考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常见题型 (一)“诗眼”炼字型 (二)名句赏析型 (三)表达技巧型 (四)语言特色型 (五)情感赏析型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⑵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⑶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⑷某宇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周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 (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

[全]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 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断”字在句中是隔绝的意思,准确地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表达了诗人思家的二、名句赏析类 诗句有三种类型:1.写景;2.抒情;3.言理。 如果是写景:诗句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景致优美,让人心怡; 如果是抒情,诗句借景抒情,表达了xx的思想感情,情真意浓; 如果是哲理,诗句蕴含了xx的哲理,给人的启示和思考等。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烘托了诗人……感情。抒情方法答题格式二: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主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解说),抒发了……情感。 修辞类答题格式三: 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表达了诗人……情感。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答:诗句形象的描写了沉掉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的景象。蕴含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附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附练习答案)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考点解读 一、题型归纳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1品味炼字类 题型一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考策略 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1)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2)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 (3)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 (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2017·岳阳)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题目。(2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汇总,掌握了,这类题不再丢分!

中考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汇总,掌握了,这类题不再丢分! 初中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一、第一种模式【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3、诗词节奏的划分。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 (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 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 (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如

最新中考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格式】——词(或——字)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