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的三种治疗方法

胃息肉的三种治疗方法

胃息肉的三种治疗方法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激光法、内镜治疗、高频电凝切除法等。为了让患者朋友更好的了解这三种疗法,广州肠胃专家将详细给大家讲解关于这三种胃息肉的治疗方法。

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术前应尽量抽吸胃内液体,小于0.5cm 的无蒂息肉应首选前端球形的电凝器或电热活检钳电凝灼除。

激光法: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活检孔导入的光导纤维照射病变部位,通过光能转变的热能,使其组织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目前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广州军区机关医院胃肠科拥有最先进的治疗设备和专业技术,对胃息肉的治疗丰富的临床经验。该院采用的"内镜无创疗法" 是治疗胃肠息肉最流行、最快捷、最方便的手术,不仅操作简单、病人花费低、并发症少,而且无痛苦等诸多优点,通过治疗,可以一次清除,病人不用担心反复发作,更不用担心传统疗法中息肉反复,"一茬又一茬,一次比一次凶猛"的现象发生。如需要了解更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欢迎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217-588。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 (2)超声内镜; (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中医辨证论治胃癌

关于胃癌中医是如何认识的? 胃癌属于中医学的“反胃”、“噎膈”、“胃脘痛”、“痞满”、“呃逆”、“积聚”等病证范畴。 胃癌的发病原因甚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脾胃受损或先天禀赋不足,后 天失于调养,邪毒乘虚而入等有关。胃癌多方面的发病原因,产生不同的病理机制: 1、气滞由于忧思恼怒,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为病。 2、血瘀血随气行,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条达,日久必致瘀血凝滞,日积月累,瘀结成块而 形成胂瘤。 3、痰凝饮食失节,长期饮酒,过食油腻,损伤睥胃,或脾胃素虚,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凝结而为痰,痰湿凝聚而成胂块。 4、湿聚饮食、劳倦、情志不遂,影响脾胃或睥胃素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而使水湿停留, 继而又可影响气血的运行而成肿瘤。 5、正虚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凝聚体内,日久而致肿瘤发生。 在临床上,上述病因病机往往是兼夹或互相交叉出现的,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 为因果的。肿瘤患者大都出现虚实夹杂,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 胃癌是生长在胃组织上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而多发的癌肿,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中年以上。以40~60岁之间最为多见,尤以40~50岁之间为发病高峰,平均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其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整个病程经过短,预后更为严重。一般胃癌病人男性远较女性 为多,男女比例为3~5:1。 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慢性萎缩型胃炎、胃息肉、残 胃炎等)和癌前状态(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护理查房胃息肉

2015年11月教学查房 时间:2015年11月16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主持人:于林琳 主讲人:李明 查房题目: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查房目的:1.了解胃息肉的定义 2.熟悉胃息肉的分类及诊断 3.掌握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4.掌握胃息肉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参加人员: 内容: 于林琳(主管护师、科护士长): 各位同事中午好,今天我们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11月份的教学查房。今天教学查房的题目是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由李明同志为大家讲解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查房。 侯庆(护师): 各位同事中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次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为大家阐述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希望各位同事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这次教学查房的教学目标分为四个1.了解胃息肉的定义2.熟悉胃息肉的分类及诊断3.掌握胃息肉的临床表现4.掌握胃息肉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今天我们进行的是11月份的教学查房。我们今天选择的病历消化科、姓名:周士荣,男性,51岁。入院诊断:腹痛待查,是一位自觉上腹不适2周入院的病人。 李明(护士):您好,我叫李明,是负责您这次检查的护士。今天想了解一下您的病情,希望你能配合,以便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请问您的姓名 周士荣(病人):很高兴见到您,我叫周士荣 李明(护士):周先生,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您的病情,请您告诉我,今天,您感觉哪儿不舒服 周士荣(病人):我老觉得胃不舒服,吃不下饭,恶心

李明(护士):您第一次有这种症状是什么时间 周士荣(病人):从2周前开始,现在逐渐加重。 李明(护士):请告诉我,您还有其他地方有无不适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过去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能想起引起这样症状的一些原因吗 周士荣(病人):不记得了。 李明(护士):您的饮食情况怎么样 周士荣(病人):现在吃的很少。 李明(护士):您的睡眠怎么样 周士荣(病人):还好 李明(护士):您对有些事感到过担心吗到医院看过吗 周士荣(病人):我只是担心这个病是什么,是否很严重,但因工作忙,一直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 李明(护士):这个病影响您的工作吗对您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周士荣(病人):工作方面还好,就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到医院看 李明(护士):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会面,我想了解您过去的健康情况 周士荣(病人):好的。 李明(护士):您过去的健康情况总的来说怎么样 周士荣(病人):还很好。 李明(护士):您对什么东西过敏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正在服用什么药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有什么特殊嗜好吗比如烟酒方面 周士荣(病人):抽烟。 李明(护士):抽烟多长时间经常性吗抽烟量有多少 周士荣(病人):抽烟10年,经常,一天1-2包。 李明(护士):结婚了吗

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马永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方法对96例胃内镜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 上皮化生合并其它胃炎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逆转,对改善胃肠症状,恢复胃肠功能,防治胃癌的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疗效显著。 关键词:脾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平衡疗法;复方中草药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035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3)-01-0074-03作者单位:陕西略阳县人民医院中医一科(略阳724300) 所谓平衡疗法就是中医对脾胃疾病辨证治疗的方 法。它包含着阴阳平衡,脏腑生理功能的平衡,气、血、津、液的平衡,五行与脏腑关系的平衡。在治则方面包含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津液,顺应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调整脏腑功能等内容。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萎缩改变和腺体细胞的炎症反应。属中医学 “胃痛”、“痞满”、“嘈杂”、“反胃”、“吞酸”、“呕吐”、“泄泻”、烧心等脾胃病范畴。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病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25 40岁16例, 41 50岁32例,51 60岁39例,61 75岁9例,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27年。同时在胃镜检查中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其它胃炎49例,合并胃下垂、胃十二指肠溃疡38例,合并胃癌9例。诊断标准:以2003年9月大连《慢性胃炎专题研 讨会制定,同年12月在上海最后定稿胃炎分级》。中医以长期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灼热,食欲减退为主 症,伴恶心呕吐、吞酸、嘈杂、消瘦乏力、腹泻、贫血、营养不良为次症作为临床自定义标准。同时应与其他胃炎、胃息肉、胃癌相鉴别,主要依靠胃内镜、胃组织细胞学检查确诊。 疗效判定标准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2 中医学观点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属中医“脾胃病”范畴。其病因多端,病理变化复杂,病机主要有: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脾胃失和则胃脘胀痛,嗳气,打饱嗝,嘈杂等症。《沈氏尊生书·胃痛》曰 :“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术性暴且正克也。”②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 伤。”饥饱无常,恣食生冷,寒积胃脘,损伤脾胃之气, 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嘈杂等症。或 过食辛辣肥甘,饮酒过度,酿生湿热,蕴结于胃,损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出现胃脘胀满疼痛,灼热,吞酸嘈杂,进食后胃痛更甚,恶心呕吐,大便溏泻或便秘乃痞满之症。③脾胃虚弱,劳倦内伤,胃阳不足,胃纳滞呆,脾失健运,胃失温养而发疼痛,痞满,泄泻等症。正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中谓:“脾胃久虚之人,胃中 塞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④外感暑、湿、寒、热,内伤脾胃,水饮内停,酿生湿热,毒邪犯胃,损伤胃腑或肝 郁脾虚,运化失常所致胃痛,痞满、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证。⑤久病多瘀,胃络不通,失于荣养或肝郁气结,横逆犯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胃脘多出现隐痛、刺痛、胀痛、灼热痛,上腹部胞胀感,嗳气等症。⑥久病气血亏虚,虚热内生,灼热耗津,胃阴不足或久病多瘀,瘀久化热或肝气久郁,郁而化火,灼伤胃阴,胃络失于润养而发胃痛,口干口渴,咽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 3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不适,胀满疼痛每因情志不舒易发病,嗳气、打饱嗝、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舌边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呕,方选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柴胡、白芍、郁金、香附疏肝解郁,制半夏、陈皮、茯苓、生姜降逆止呕,枳壳、香橼、佛手理气止痛,食欲不振加白术、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以健脾胃消积滞,开胃进食,胃痛甚者加三棱、莪术、延胡索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消食导致滞法:适用于食积内停,上腹部不适,胀满疼痛,压之痛甚,嗳腐吞酸,厌食,食后腹胀、恶心呕吐多吐出不消化的食物,口臭、肠鸣腹泻,或肛门灼热,舌红,苔黄厚腻或苔白厚腻,脉浮弦而滑。治疗: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理气止痛。方用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方中莱菔子、神曲、山楂配大黄、消食导滞,制半夏、 · 47·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3.Vol 28.1

中医验方

一位中医归纳的秘验方 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临床多年读过的医书不下几百本,初是兴奋,继是失望,拿到临床验证,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难得有一效。至此才体会到贤人说得,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涵义。写书人沽名钓誉的多,一大厚本书,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那么几句真言,或者三两个方子,却要故弄玄虚,洋洋洒洒,叫读者大海捞针。正如朱良春老中医所言:老生常谈,文献综述,小题大做,言之无物,读之徒然浪费时间,甚感乏味。更为可憎的是一部分著者之书,东抄西剽满篇胡言乱语,贻误学者。全不知为医者操人性命者,假言假语害人误命也。为此。为了不误人子弟,直取书中精华,特将多年临床检验有效而且经得起重复的部分效方,整理如下,供学生及有志于发扬国粹,振兴中医者运用。下列方子带有专病专方性质,不需详细复杂的辨证,只需简单的汤方辨证对号入座即可。(注:药理方释免解请谅之) 【必效方】 1、乌发丸: 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 生牡蛎30克、枯矾60克、黄丹30克研粉外用。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

胃息肉是什么原因

胃息肉是什么原因 胃息肉是什么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发病机制: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系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

变率更高。 胃息肉预防预后 预后: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勿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即手术治疗。 预防: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胃息肉治疗方案 1.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 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1)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一般电流频率在300khz以上,输出功率为30~80w。术前应尽量抽吸胃内液体,小于0.5cm 的无蒂息肉应首选前端球形的电凝器或电热活检钳电凝灼除。使用电热活检钳时,应先将其头部咬持轻轻提拉后灼除,对于有蒂及大于0.5cm 的无蒂息肉应尽量选择圈套器切除,但也可用球形电凝器或电热活检钳分次灼除。对有蒂息肉应将圈套器套于蒂上并尽量保留残蒂1cm 左右后通电,以避免组织灼伤过深而致穿孔。对于无蒂息肉灼除时应先以高渗盐水或1∶10000 肾上腺素溶液注入息肉基底部1~2 点,每点ml,以免圈套切除时损伤肌层及浆膜层,然后用双活检管道内镜先以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摘要】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围。主要症状以胃脘疼痛、脘腹胀痛、嗳气呃逆或口苦,泛吐清水。胃脘痛的特点是时而隐痛,但痛无定时。伴胃中灼热、嘈杂感。脘腹胀痛以上腹痞满,但食后更甚,嗳气则舒。慢性胃炎现代医学专指胃而言,中医学则论胃及脾,脾与胃相并而论。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胃病,临床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与慢性肥厚性3类。由于溃疡病、胃息肉与胃癌等都可并见慢性胃炎,彼此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对慢性胃炎的研究,对于防治上述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分型辨证治疗 1.1肝胃气滞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1.2脾虚胃热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1.3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1.4胃阴不足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益胃汤。 2偏方治疗胃炎方剂——清中消痞汤 2.1组成: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2.2功能: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

胃息肉资料

胃息肉资料 、胃息肉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 的隆起病变。 (二)发病机制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 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 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 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 部分息肉 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 1%- 2% 2. 腺瘤性息肉系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 息肉的10%-25% 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 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 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黏膜

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 30%- 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 2cm 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m 度者恶变率更高。 、既然我们知道了病因,那胃息肉怎么预防? 腹部疼痛 上腹部疼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 脏器的病变, 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黑便 便血或黑便可称为黑 便、便后滴血或鲜血便,血可与粪便混或不混, 主要视出血部位 高低、出血量多少而定。黑便提示出血部位较高 (离肛门远 ) 。不 论哪一种出血,都说明 病变处血管有破裂,轻者为痔核、肛裂 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 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 也可为腹腔 项检查结果。 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 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 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 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 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 呕血少见。 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诊断: 可达 或黏膜损伤,重者可能是息肉、炎症、溃疡或肿瘤。 腹痛 腹痛 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 其病因复杂, 多数 外器官病变所致, 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 详细分析病史及各 胃息肉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 可脱入幽门管或 指肠, 而出现幽门

胃息肉的分型

息肉的分型向来比较多和杂,现总结一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胃息肉的分型规范和比较统一的息肉的分型基本状况息肉分型目前用较多二字来反映是客观的,应用上难以统一来形容是现实的。总体上的分型有:按大体形态学或组织学、病理、病生、病变性质等。目前国内外较多的是Morson 的组织分类,即: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四类。根据息肉数目多少分为多个与单发。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按山田和中村的分类,以胃息肉为例,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将其分为四型,I 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隆起的起势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显的蒂部。中村按息肉的形态和组织学改变的不同将其分为Ⅲ型:Ⅰ型最多,一般直径不超过2cm,有蒂多数,也有无蒂,表面比较光滑,呈颗粒状、乳头状或绒毛状,色泽与周围粘膜相同,也可呈暗红,多见胃窦部,此型与腺瘤性息肉相当。Ⅱ型:多见胃窦部与胃体交界处,息肉顶部常发红,凹陷,是由于反复的粘膜缺损,再生修复而形成,合并早期胃癌最多,组织学改变与Ⅰ型不同;Ⅲ型:呈平盘状隆起,形态与Ⅱ a 早期胃癌相似,此型相当于Ⅱ a 亚型异型上皮灶。同时尚有与结肠息肉相类似的由肠上皮而来的乳头腺瘤,癌变率较高,中村认为可列入Ⅳ型。山田和中村的分类分型无论在国内外、过去和现在一直被人们应用,说明了该分类分型的科学性、实用性。使诊断能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部位、性质、病程,对指导诊断治疗用药及其它有效合理的手段选择、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估

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胃息肉的分型习惯性和随意性的息肉分型状态无论在临床和各种病案及有关各种报告上还是各种学术期刊上,只要注意观察均可见各种各样的术语表述其分类型。这一问题不是术语表达问题,更不是应用方法问题,而是概念问题,我们认为概念不能混淆,矫正和统一是必行的。 (三)胃息肉的分型根据经验分型息肉分类分型无论何种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客观地反映疾病、为能解除疾病提供根据,本着这一原则,有人认为前人较多分类分型虽能反映疾病,但对指导临床运用内镜诊断和治疗息肉有较大的缺陷。息肉的大小已被较多学者认为是有无恶变的依据之一,息肉发病部位均在管腔,而管腔解剖直径较小而恒定,除此息肉在现代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多采用内镜这个工具,而内镜的管腔外径又小于脏器解剖内径,鉴于上述情况,用大、小型、特大型息肉分型,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型,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以及内镜管腔直径的限制,息肉大小有否内镜治疗适应征,均有必要,故将其分为小型、大型和特大型。 胃息肉的临床分型 胃息肉按临床分类,最常采用Mings 分类法分为再生性胃息肉及肿瘤性胃息肉两大类。 第一类为再生性胃息肉即为增生息性肉,发病较常见,其比例约76%~90%。分布于胃内的部位不定,多数倾向于发生在胃炎的部位。多发性占多数,直径平均1cm,其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息肉由指状细长的嵴和高分化类似于幽门腺上皮被复的扩张腺窝组成。不规则的腺窝呈分支

刘万里教授治疗胃息肉切除术后的中医证治经验总结

刘万里教授治疗胃息肉切除术后的中医证治经验总结 摘要: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并有临床症状复杂、不易根除、易复发、易癌变等特点。刘万里教授师从于单兆伟教授,他对胃息肉 及胃息肉切除术后的诊治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胃息肉以脾胃虚弱为本,痰、气、瘀为标,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诊治胃息肉术后患者,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刘万里;胃息肉;中医药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良性隆起性病变 [1];近年来胃息肉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其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 吐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屏障 损伤等有关[4-6]。胃息肉常见的技术手段有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R)、氩离子凝固术等[7],但存在术后复发率高、症状改善不明显等情况[8];中医药辩证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预防癌变等方面 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刘万里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胃息肉的病因病机、辨 证论治及潜方用药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心得。 一、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息肉并无明确的诊断及描述,临床多根据症状多数“胃脘痛”“痞满”“嘈杂”“积聚”等。刘万里教授认为胃息肉病位在胃,与肝、脾、肺、肾等有关,以脾 胃亏虚为本,以痰、气、瘀为标。胃以脾胃虚弱为本,病因常有外感六淫、饮食 不节调等,导致脾胃受损,水液代谢失常,停聚中焦而生痰;痰湿已阻碍气机, 久而导致气血运化不利、内生血瘀,或情志失调,忧思伤脾,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总而言之,胃息肉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二、辨证分型论治 刘万里教授认为,根据胃息肉的病机特点,其治疗以健脾益气为基础,兼以 化湿祛痰、活性行气的治法。目前胃息肉并无公认的证型分类,刘万里教授根据 临床患者的发病特点,将胃息肉病大致分为下列几种证型: 1)脾胃虚弱证:表现为胃脘不适,脘腹满闷,或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神疲 乏力、气短少言,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益气: 四君子汤加减。 2)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胃脘隐痛,或胃脘不适,得温缓解,绵绵不休,四肢 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不温,大便稀溏,畏寒怕冷,舌质淡白,苔薄,脉沉细弱;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黄芪建中汤加减。 3)气机阻滞证:表现为胃脘胀痛,痛无定处,或胃脘胀满,两侧胁肋部不适,情绪不畅后加重,嗳气反酸,嗳气后缓解,胸闷不舒,舌质红或淡红,苔白,脉 弦滑;治以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内蕴证:表现为胃脘痞闷不舒,或有胃脘灼热,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恶心欲吐,或呕吐涎沫,肢体困倦,或口淡不可,小便不利,舌质淡,舌体胖大 或边有齿印,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滑;治以黄连温胆汤和二陈平胃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表现为胃脘不适或胃脘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加重或夜间加重,面色晦暗,唇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明显,苔薄,脉细涩;内镜下表现:胃黏膜变薄,血管显露,呈暗红色,质地脆,可见瘀 斑或陈旧性出血,胃壁僵硬,蠕动差,息肉呈颗粒状增生,表面可见血管。治以 活血化瘀,理气和中: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三、单味药物用药心得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镜学》(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外临床、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胃镜发现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镜学》(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外临床、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

编码。 2.符合胃息肉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潜血; (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 (2)超声镜; (3)结肠镜检查 (4)胃放大染色镜。 (七)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可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

运用中医四法诊疗胃息肉

作者单位: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科[张月涛(硕士研究生)二谢晶日] 作者简介:张月涛(1992-),女,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 方向:中医药治疗消化及代谢性疾病研究三E?mail:1542519242@https://www.360docs.net/doc/8212700398.html, 通信作者:谢晶日(1955-),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 师三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消化及代谢性疾病研究三E?mail:taosuiyueqi@https://www.360docs.net/doc/8212700398.html, 运用中医四法诊疗胃息肉 张月涛 谢晶日 【摘要】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胃癌癌前疾病之一,目前首选内镜下手术切除对胃息肉的根治效果尚不理想三疏理二祛湿二消散二理中 四法”,是在临证诊治胃息肉疾病时,分析并借鉴古人经验为基础,就胃息肉气郁湿阻二痰瘀互结的发病机制总结的治法三笔者临证运用以上四法辨治胃息肉病,收效良好三 【关键词】 胃息肉; 疏理法; 祛湿法; 消散法; 理中法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11.025 胃息肉是指发生于胃黏膜或(和)黏膜下层向胃内突起的局限性二隆起样病变[1],其形状以蒂或藚状为多见,临床多以上腹部疼痛二脘腹胀满二食欲不振等不适为主要症状三 胃息肉属于胃癌前疾病中仅次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疾病 [2] ,据其存在恶变的风险,西医多以内镜下手术切除的方 式治疗,但由于目前西医尚未提出十分明确的胃息肉发病机制[3],手术切除此种治疗方案存在术后高复发率,还会增加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4] 三中医药治疗本病经验丰富,通过 传统中医学理论,在辨证论治的特色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调治,疗效肯定,复发率低[5]三笔者从以人定法,以法定方,以量辨证加减的角度治疗本病疗效良好三故笔者不惴愚钝,今将 四法”辨治胃息肉的经验与体会整理如下,愿与同行共同探讨三 1摇气郁湿阻,痰瘀互结为病机关键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以胃脘部胀满为常见症状,重则以攻撑疼痛连及两胁多见,依其症状可将本病归属于中医 胃脘 痛” 痞满”等病证中三 息肉”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对于其成因和形成过程,‘灵枢四水胀“有曰: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瘀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三”即寒邪侵袭胃肠,导致气滞血瘀郁结于内所致,但古代文献中并无对胃息肉病机进行专篇论述三近年来随着胃息肉的检出率及部分类型恶变率[6?7]的上升,当代医家对其发生机制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增加,如魏睦新认为胃息肉病机为脾胃虚损,湿停痰生,中焦气滞,进而血脉不畅,产生瘀血,湿与瘀互结所致[8]三而陈妍等[9]总结各医家临床经验认为情志失调二饮食不节二感受寒湿二脾胃虚寒使中焦水湿不化而形成病理产物痰浊湿邪,进而导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是胃息肉形成的主要机制三此外,魏玉霞等[10]则总结牛兴东教授经验提出胃息肉的形成机制为脾胃虚弱,浊毒内蕴,久积而成三探其病机,古有外邪克伐使脉络不通,瘀血内阻;今有指出正气弱使痰湿内停胃腑,但不论是外感或内伤,终致中焦本虚,虚则生病理产物,湿邪生痰浊停,气滞血瘀,壅滞中焦久发为息肉三 总结古代前辈理论经验并结合‘金匮要略“的 肝脾同治”思想[11],笔者认为精神刺激二饮食不当二劳逸过度,久致中焦阴阳失衡,脾胃弱,肝气强,气滞湿阻,致横逆犯胃,水湿不运,胃络受阻,血行不畅,痰瘀互结而成本病三因此气郁湿阻二痰瘀互结是本病病机关键所在三本病病位在胃,但正如叶天士所云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发病之所”以及‘素问四至真要大论“曰 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本病还与肝相关三当代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生理和病理阐述

胃癌中药方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肿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癌类之首位。这种胃粘膜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条件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过咸饮食,亚硝胺与黄曲霉素等致癌因素,及慢性细菌感染、胃切除术后某些胃部疾患(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恶性贫血、遗传因素等有关。中医将其归为“反胃”、“胃脘病”、“心腹痞”等范畴,并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瘀毒内阻、胃热伤阴、痰湿凝结、气血虚弱等各种类型。宜辨证施治。本病早期可无症状,也偶有食欲减退,嗳气或上腹部不适,易与胃溃疡相混淆,缺乏特征性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和进—‘步检查,包括粪便匿血检查、胃液分析、胃肠道X线造影检查、胃脱落细胞检查,以及必要的胃镜检查,可以发现上腹疼痛加重,隐痛或钝痛出现,疼痛节律性改变,呕吐、食欲减退或消失,体重下降,疲乏无力,柏油样便等等。晚期可见恶液质流出,贫血,全身性浮肿。明显的阳性体征多为病程较晚期的表现,如上腹肿块,压痛,肝大结节,黄疸腹水,左锁骨上淋巴节肿大等口根据以上症状可作若干检查确诊胃癌。 1.核桃树枝煮鸡蛋治胃癌 [配方] 核桃树枝30厘米长(约食指粗),鸡蛋2个。 [制用法] 将核桃树枝截为8-9段,水煎好,去渣,用此水再煎煮鸡蛋2个。分2次将鸡蛋吃下,连续服用,直至病愈。吃鸡蛋后如不吐,继续服用就会有效。如吐则无效,应停服。 [功效] 用治胃癌。 2.蜂蜜醋矿泉水治疗胃癌

[配方] 矿泉水50毫升,蜂蜜20克,醋30-40毫升。 [制用法] 将3味按比例配制成饮料,每日饮用。 [功效] 抗癌。适用于胃癌。 3.醋炒黄豆芽治疗胃癌 [配方] 黄豆芽50克,醋适量。 [制用法] 将黄豆芽洗净,用醋熘至熟。佐餐食用。 [功效] 解毒散淤。适用于抵抗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副反应。 4.党参仙鹤草治胃癌 [配方] 党参15克,生白术10克,仙鹤草30克,生薏仁30 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英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石见穿18 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益气健脾,消瘕散结。用治胃癌。 5.生黄芪生梨根治胃癌 [配方] 生黄芪20克,苡仁20克,煅瓦楞20克,喜树果30 克,云苓20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女贞子20克,生梨根60 克,焦楂15克,神曲15克,白英4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白蚤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枸杞12克。

如何正确诊断胃息肉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如何正确诊断胃息肉 胃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 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发病机制: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实验室检查】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其他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内镜下可见息肉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cm。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线检查 X 线钡餐检查表现为充盈缺损,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诊断】 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 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胃息肉很少有阳性体征,合并炎症时上腹部可有压痛,出血多者有继发性贫血表现。 X 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X 线胃钡餐透视显示胃腔内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边界整齐清晰,表面平整的充盈缺损,多数在1cm 左右大小,有蒂者可见其移动。胃镜检查对诊断实属必要,镜下可见胃壁黏膜上有圆形或半圆形隆起,一般小于2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呈正常黏膜象或呈鲜红色,质地柔软,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部分息肉呈菜花状表现,其表面或有糜烂或有溃疡。菜花状息肉和体积大于2cm 者有恶变之可能,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分为增生性和腺瘤性两种,后者癌变率较高(30%~%),因此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胃息肉布晓敏病历分析

胃息肉病例分析 汇报人:布晓敏 时间:2017-08-02 [病历摘要] 现病史:男性 47岁农民已婚主因“腹胀半年余”,于7.31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偶伴腹痛,多于饭后出现,不伴恶心,呕吐等不适,于2017-02-08就诊于我院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提示“胃息肉”,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并嘱患者择日行息肉切除术,此次为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大致正常,体重减轻约4kg.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20余年,1包/日,无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史。 入院评估:ADL 95分防跌倒 0分防压疮 2分身高152cm 体重 45Kg 查体:T 36.2℃ P 71次/分 R 19次/分 Bp106/65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1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胃镜(2017-02-09 我院):1.胃息肉: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十二指肠球炎;胃镜活检:(胃窦)增生性息肉。腹部超声(2017-02-08 我院),脂肪肝;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 [分析过程] 以上是该病人的一般情况和一些阳性的检查化验,根据以上情况,我们的医生是如何评价和诊断该病人的呢? 该病人的初步诊断和整体的治疗是这样的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初步诊断) 2.诊断依据 ①胃息肉①②③胃镜示:胃息肉,慢性非 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③十二指肠球炎 二鉴别诊断 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2.Garnder综合症 3.胃癌 4.胃淋巴瘤 三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了确诊应该做的检查) 1.胃镜 四概念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

护理查房胃息肉

护理查房胃息肉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2015年11月教学查房时间:2015年11月16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主持人:于林琳 主讲人:李明 查房题目: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查房目的: 1. 了解胃息肉的定义 2. 熟悉胃息肉的分类及诊断 3. 掌握胃息肉的临床表现 4. 掌握胃息肉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参加人员: 内容: 于林琳(主管护师、科护士长): 各位同事中午好,今天我们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11月份的教学查房。今天教学查房的题目是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由李明同志为大家讲解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查房。 侯庆(护师): 各位同事中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次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为大家阐述胃息肉的相关知识及护理,希望各位同事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这次教学查房的教学目标分为四个1. 了解胃息肉的定义2. 熟悉胃息肉的分类及诊断 3. 掌握胃息肉的临床表现4. 掌握胃息肉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今天我们进行的

是11月份的教学查房。我们今天选择的病历消化科、姓名:周士荣,男性,51岁。入院诊断:腹痛待查,是一位自觉上腹不适2周入院的病人。 李明(护士):您好,我叫李明,是负责您这次检查的护士。今天想了解一下您的病情,希望你能配合,以便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请问您的姓名 周士荣(病人):很高兴见到您,我叫周士荣 李明(护士):周先生,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您的病情,请您告诉我,今天,您感觉哪儿不舒服 周士荣(病人):我老觉得胃不舒服,吃不下饭,恶心 李明(护士):您第一次有这种症状是什么时间 周士荣(病人):从2周前开始,现在逐渐加重。 李明(护士):请告诉我,您还有其他地方有无不适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过去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周士荣(病人):没有。 李明(护士):您能想起引起这样症状的一些原因吗 周士荣(病人):不记得了。 李明(护士):您的饮食情况怎么样 周士荣(病人):现在吃的很少。 李明(护士):您的睡眠怎么样 周士荣(病人):还好 李明(护士):您对有些事感到过担心吗到医院看过吗

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人体的构造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总是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肠胃疾病是我们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胃息肉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出现这样的疾病有很多人总是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有的时候寝食难安,那么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时进行调整,其中中医治疗胃息肉有一定的效果,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胃息肉: (1)桂花心粥:粳米,桂花心克。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早晚餐服用。 (2)鲜藕粥:鲜藕适量,粳米,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3)桔子蜂蜜饮:橙子,蜂蜜,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饮。 (4)枸杞藕粉枸杞,藕粉。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 (5)桔皮粥:鲜桔皮,粳米。先将鲜桔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早餐食用。 上面就是对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在出胃息肉的时候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但是值得至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疾病虽然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治疗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个期间需要我们进行坚持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另外平时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比如粥或者面条之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