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地理学课程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本课程的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植物地理学》(武吉华等2004)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 绪论

A.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地位与作用

B. 植物地理学的相关学科

2. 植物与环境

A. 植物分类及主要类群

B. 植物进化与地球演变

C. 植物生活与环境: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干扰因素

3. 重要生物地理学过程

A. 扩散与生物入侵

B. 地理替代(vicariance)、物种形成、进化与灭绝

C. 植物群落演替

4. 植物区系地理

A. 植物分布区类型及植物分布图

B. 植物区系分析

C. 植物区系区划

5. 植被地理

A. 植物群落与植被制图

B. 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C. 陆地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

6. 理论与实践

A. 岛屿生物地理学

B. 驯化植物地理学:人类与植物地理

C. 指示植物地理学

D. 湿地植物地理学

E. 全球变化与植物地理学

三、考试要求

植物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植物和植被地理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而变化的基本规律,目的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和植被资源可持续经营、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自然资源勘探等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学、植被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驯化植物地理学等。植物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植物学(包括植物分类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包括古植物学),以及气候学、土壤学、地质学、遗传学等学科。

要求考生掌握植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绘制植物分布图并能描述全球主要植被类型、植物地理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植物引种驯化及其生态风险,了解植物地理学的重要发展前沿、动态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并具有运用植物地理学知识分析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名词解释要求准确,简述题要观点明确,论述题要论点正确、论据充分。

四、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30分)

2. 判断题(20分)

3. 选择题(30分)

4. 简答题(30分)

5. 论述题(4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

武吉华, 张绅, 等(2004). 植物地理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成本会计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成本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成本属于:() A. 资产价值的计量 B.收入利益的分配 C.所耗价值的补偿 D.取得利益的依据 2 .下列项目中哪项不是成本核算原则:() A. 货币计量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3. 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材料费用是指:() A. 生产产品领用的外购材料 B.生产车间管理 领用的材料 C.辅助生产领用的材料 D.行政部门管理领用的材料 4. 待摊费用按月摊销时,应记入:() A. “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B. “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 C. “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 “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 5. 下列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无关的方法是:() A.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B.厂部管理用设备的计价方法 C.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D.机器设备的计价方法 6. 如果企业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产品 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可以:() A.按定额成本计价 B.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C.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 D.按定额加工费用计价 7 .企业存货盘亏(减盘盈)损失,应当计入:()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 8.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工人的劳动保险费,应当计入:() A.管理费用 B.应付职工薪酬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9. 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

2018春季西交《成本会计的》在线作业

西交《成本会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基本生产车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记入的账户是( )。 . .“基本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 “营业费用” 正确答案: 2.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如果半成品完工后,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半成品入库时,应借记( )账户,贷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 “库存商品” . “在产品” . “制造费用” . “自制半成品” 正确答案: 3. 采用约当产量法,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 原材料是陆续投入的 . 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 . 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 . 原材料按定额投入 正确答案: 4.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中各成本项目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 )。 . 定额成本法 . 定额比例法 . 约当产量法 . 固定成本法 正确答案: 5. 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立应按照( )。 . 生产批别 . 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 . 生产车间 . 成本项目 正确答案: 6. 下列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 . 品种法 . 分批法 . 分步法

. 分类法 正确答案: 7. 区别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 成本计算日期 . 成本计算对象 . 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正确答案: 8. 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 )账户核算。 . 基本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9. 下列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 . 直接材料 . 外购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10. 下列关于停工损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停工损失中的原材料、水电费、人工费等,一般可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确认后直接计入停工损失 . 停工不满一个工作日的,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 由于自然灾害等引起的非生产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应取得赔偿的停工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 1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首先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直接分配,这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 )。 . 直接分配法 . 代数分配法 . 交互分配法 . 计划成本分配法 正确答案: 12. 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分批法 . 分步法 . 分类法 . 定额成本法 正确答案: 13. 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 )。 . 计划成本分配法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1.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 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由于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有序结构,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故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 ?耗散结构:位于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在外界能量流或物质流的维持下,通过自组织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 2. 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属于耗散结构系统,在于: 1).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2). 所有生态系统都远离热力学平衡态; 3).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二、等级理论(hierarchy theory ) 等级理论是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系统理论。 通常,等级是一个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而复杂性常具有等级形式。一个复杂系统由相互关联的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又由各自的亚系统组成,往下类推直到最低层次。 所以,等级系统中的每一层次都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每一级组成单元相对于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性,而对高层次则表现出从属性或制约性。 基于等级理论,复杂系统可视为由具有离散性等级层次组成的等级系统。 解析:高等级层次上的生态过程(如全球植被变化)呈现大尺度、低频率和慢速;而低等级层次的生态过程(如局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化)为小尺度、高频率和快速。 不同等级层次间相互作用,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制约作用在模型中可表达为常数,而低层次提供机制和功能,其信息常以平均值的形式来表达。 等级系统结构:分垂直和水平两种。前者指等级系统层次数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后者指同一层次上亚系统的数目、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 层次和整体单元的边界称为界面。界面对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具过滤功能。界面是系统组成成分相互作用差异最大的地方。 三、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异质性——用来描述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空属性的动态变化。其中,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间维变化即为动态变化,而生态学的异质性通常是指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1. 景观异质性的意义 定义: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意义:决定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力和景观生物多样性。 2. 景观稳定性 景观是由异质的景观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构成的系统,景观要素间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和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影响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制约着景观的整体功能。 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可提高景观对干扰的扩散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干扰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 3. 景观格局

植物地理学(整理)

第一章 1.物种P6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P6 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 3.植物的命名原则P8 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 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 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 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第二章 1.植物区系P26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世界种P30 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3.成对种P35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 4.替代种P35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5.生物入侵P71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P29 (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 (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37-42 (1)气候演变 (2)地形变化 (3)板块运动 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P45-46 地理成分(根据生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来划分的。) 发生成分 迁移成分 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的。)生态成分

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套)讲解学习

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废品损失 2.直接生产费用 3.制造费用 4.成本的经济实质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半成品实物的转移是一致的。 2.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3.不可修复废品是指不能修复,或者此类废品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4.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费用,都必须是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但不一定都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5.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6.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类别,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且能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 7.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8.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9.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费用)定额比较稳定、准确,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10.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日期 B.成本计算对象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在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 A.全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B.全部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C.全部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D.有直接计入费用也有间接计入费用 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C.各月末没有在产品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趋势-应俊生

植物学通报1997,14(增刊):13~17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趋势 应俊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CONTENTS AND TRENDS IN PHYTOGE- OGRAPHICAL STUDIES Ying Tsun-shen (I 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93) 植物地理学是以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古植物学、生态学、地史学和地理学等为基础,研究植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科学。自洪堡得(Humboldt)于1805年发表 植物地理学引论 至今,植物地理学已经历了所谓描述(Descriptive),叙述(narrative)和分析(analytic)阶段。现按其研究内容的侧重点简述如下。 植物区系地理学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格局、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阐明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演化历史的科学。力图阐明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发生发展、植物区系关系以及特有现象及其解释。在植物地理学中,植物区系的起源和间断分布格局的解释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 迁移说(migratory theory) Heer(1868)根据北极地区化石植物区系分析,首先提出了这一学说。后来得到了Hook-er、达尔文、Asa Grey和Engler等学者的支持和发展。这一假说认为,在过去地质时期,北极地区生长着现在仅见于温带或亚热带的木本植物,是各植物区系起源的始生中心。由于气候变化,北极地区始生区系以三条路线自北极向南传播迁移。一是经欧洲到非洲;二是经亚洲和马来西亚到大洋洲;三是经北美洲到南美洲。Hooker和达尔文曾提出以前可能存在过南极大陆,后来在南极大陆范围内发现的化石植物区系,证实了南极大陆的存在,并证实南极也发生过气候变化。南极起源的植物区系因气候变化的影响曾自南向北迁移,从而北极起源说为两极陆地起源假说所代替。 (二) 大陆漂移说(continental drift theory) 大陆漂移说是奥地利著名地球物理学家Weg ener于1912年首次提出,1915年著有 海陆的起源 一书。他主要根据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资料阐明世界海陆的变化,该学说的主要论点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有关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思索.pdf

一、管理会计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从历史上看,管理会计的实务发展先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从实务上看,如果我们把管理会计看成是内部报告会计的话,那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前的会计基本都是管理会计。根据史料记载,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是“东印度公司”,如果我们把1494年11月1日意大利著名数学家LucaPacioli所著的《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潘序伦先生翻译为《数学大全》),其中第三部分是簿记(葛家澍教授翻译为《簿记论》以下用此名)作为会计学开始真正成为一门学科(郭道扬,2008)的话,那么自1494年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1601年的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里,会计实务基本上是管理会计,为内部管理者(基本也是所有者)服务的会计。对于管理会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根据余绪缨教授(1999)的分类,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会计的重要特征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的执行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实际上是成本会计,即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即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强调执行和把事情做好。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发展到帮助企业预测,进行短期和长期决策,甚至应用很复杂的数学模型(比如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网络规划模型等)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分析,强调先把事情做对,然后再把事情做好。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发展起来的创新管理会计阶段。这个阶段以RobertS.Kaplan为代表,以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ABCandABM)和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适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新型的基于战略的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为核心。该阶段重新审视了管理会计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摆脱了与管理决策相关性越来越差,远离管理实践的复杂数学模型,构建了一系列实用易懂的现代管理会计新方法。 二、关于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 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前很多教科书与相关文献都不讨论,或者讨论不清楚。许多新版的西方管理会计教材都把现代管理会计目标表达为“帮助企业价值增值”。比如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关于管理会计定义以及由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RobertS.Kaplan,Banker,Atkinson&MarkYoung四教授合著的《管理会计(第3版)》中为管理会计所下的新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这里对于现代管理会计目标的阐述归结一点就是帮助组织提供价值增值。胡玉明教授认为:“21世纪的管理会计应是为企业(组织)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信息系统”(2000)。胡玉明教授的定义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的新认识,即认为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企业创建其核心竞争能力。那到底现代管理会计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我们还是从管理会计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主要问题是主要的商品都很匮乏,大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主要矛盾是生产不出来,这个时候管理会计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后来,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生产能力大大超过需求,生产什么才是顾客需要的决策问题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核心问题,因此决策会计成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是国内竞争,也体现在国际竞争,去年来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是一个明证;其次是变化越来越快;再就是顾客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时代,是顾客说了算的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断地繁荣发展,必须设计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渠道,开展富有成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快速地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尽管管理会计信息不能保证这些至关重要的活动取得成功,但是匮乏和扭曲的管理会计信息将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高效的管理会计系统通过及时而准确地提供信息,将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用顾客价值的最大化换来企业价值的持续最大化。因此,现代管理会计作为主要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管理信息支持的信息系统,应该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这个观念适合任何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组织,营利性企业组织的顾客是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消费者;非营利的组织,比如学校顾客是学生,医院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政府所服务的公民或者居民,即使是祠庙和教会等民间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就是它的信徒。没有顾客的组织终将消亡。有顾客的组织必将存在。组织的顾客越多,这个组织就越兴旺。一个企业组织,只有服务好它的顾客,让顾客满意,使它的顾客价值得到增值,才能使企业价值得到增值,使股东价值得到增值。当然,对于企业价值增值可以继续用财务指标,比如经济增加值EVA来衡量,也可以用非财务指标,比如核心竞争能力指标来衡量。 三、关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学科属性 余绪缨教授(1999)曾阐述过现代管理会计的学科属性,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学科属性是信息科学的一个组织部分。我们认为,这个论断依然成立。因为现代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和现代管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现代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现代会计学仍然是一个信息学科。财务会计学为组织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其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为组织内部利害关系人提供其决策有用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这一点国内外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已经形成一个基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引言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是自然环境的有机部分. 2.生物膜:地表上下100m的区域,生物繁衍最集中的范围. 3.植物有机体占生命有机体的99%。 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类群 1.生物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进化、应激性 2.植物繁殖的三种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植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4.植物的分类原则:自然分类法(林奈) 5.植物界六大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6.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局限在一定区域的生物类群。 7.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各群在在空间上互有间 断即为种群。 8.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的现象。 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 10.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和环境 生态: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形式或者总体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塑造、改造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指某一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 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植物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 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3.生态因子分类(简述)

4.环境胁迫:当环境中某种生存条件出现异常变化,便会抑制植物生命活动或威胁植物生存,这种 现象成为环境胁迫。 5.干扰:动物啃食、寄生、风、火、土壤侵蚀等部分或全部地破坏植物的现象,称为干扰。 6.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限度,就成为这种植物的限制 因子。 二、生态因子的作用(简述) ①综合作用:1)不可替代性2)互相作用(各生态因子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②主导因子作用:所有因子不变,某一因子的变化引起生态关系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最低量定律: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中,数量上接近临界最低的一个,限制着植物的产量; 2)限制因子作用:在某一程度上起主导作用,不同时空条件下,限制因子不同,会变化; 3)生态因子三基点:最高点、最低点、最适点; ③补偿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生态因子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 ④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植物不同阶段的作用不同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任意生态因子直接和间接影响植物生长。 三、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考点) 1、适应:植物生活在变化的环境中,它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反映出的所发生的变异,使其能 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增强抵御不利条件的能力。 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适应与不适应是相对的;3)适应的结果——产生进化。 进 趋同适应:来自不同地方的植物在同一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变异 化趋异适应: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生存进化 适弹性(可逆)【如驯化:在环境定向压力下植物发生的生态幅变化】 应塑性(不可逆,基因已被改变) 2、适应忍耐力(耐性范围) 能力需求性 3、生态类群(型):同一生境下,对某一生态因子而言,不同种群的习性 一样、适应相同的植物组合。 4、生态型:长期受不同环境因素影响,植物在生态适应的过程中,发生群体间的变异与分化,形 成生态学上互有差异的个体群,并在遗传性上被固定下来,这种种内不同种群称为生态型。 5、生态差型:同种内不同生态型的适应特征呈连续变化的现象。 第二节光照条件 【光对植物的影响:光强、光质、光周期】 一、光强 1.光强与光合作用 需求性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

植物地理学复习提纲 引言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植物的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 植被地理学:是研究各地区的植被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 1、原核植物分门:细菌、蓝藻门 2、苔藓植物分纲:苔纲藓纲、 特征:1,植物体有两种形态:叶状体、茎叶体;2,没有根的分化,只有假根;3,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而附在配子体 3、蕨类植物分纲:1裸蕨纲2石松纲3水韭纲4木贼纲5真蕨纲。 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胚珠裸露,种子裸露;2全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乔木;3具颈卵器构造,有些种的精子还具有鞭毛(苏铁);4具多胚现象; 裸子植物分纲: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买麻藤纲和红豆纲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种子包在果皮之内;3具有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5多种传粉方式;6生长和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性。 被子植物分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 1.漆树科:芒果、人面子、盐肤木 2.梧桐科:苹婆 3.棕榈科:鱼尾葵、棕竹、王棕、假槟榔、金山葵、短穗鱼尾葵、蒲葵、瓶子椰 4.马鞭草科:黄树梅 5.大戟科:海南珊瑚、蝴蝶果、重阳木、乌桕、月下珠、一品红 6.千屈菜科:大花紫薇、紫薇 7.五加科:鹅掌柴 8.榆科:朴树 9.天南星科:白蝶芋 10.紫草科:福建茶 11.锦葵科:朱槿花、彩叶扶桑 12.百合科:沿阶草 13.海金沙科:海金沙、红千层、白千层 14.无患子科:龙眼 15.桑科:小叶榕、大叶洒金榕、金钱榕、柳叶榕、构树、橡胶榕、无花果、菠萝蜜 16.菊科:蟛蜞菊、三叶鬼针草、小飞蓬 17.莎草科:香附子 18.禾本科:红花酢浆草、黄花酢浆草、细叶结缕草、黄金挂绿、观音竹、佛肚竹 19.伞形科:雷公根 20.车前科:车前草 21.桃金娘科:番樱桃、番石榴、铁仔葡萄 22.苏铁科:苏铁 23.茜草科:雪茄花、龙船花 24.鸭跖草科:蚌花 25.夹竹桃科:鸡蛋花、黄蝉花、黄花夹竹桃 26.海桐花科:海桐花 27.蔷薇科:桃花、枇杷 28.爵床科:小驳骨 29.百合科:麦冬 30.杜英科:高山望、圆果杜英

成本会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 A.成本预测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废品损失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外购动力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 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 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 A.实际消耗量计算 B.实际产量计算 C.约当产量计算 D.计划产量计算 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 A.分步法 B.分类法 C.定额法 D.品种法 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 A.成本报表 B.损益报表 C.销售报表 D.资金报表 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 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 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 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 A.燃料及动力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 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 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 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 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11.基本生产成本按 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B.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 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

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管理类全套经典课件

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管理类全套经典课件资料包集《宏观经济学》资料包集合(PPT讲稿+案例+课后答案)主用教材:N·格里高利·曼昆的 .3che./viewthread.php?tid=384&fromuid=1000 PPT讲稿《西方经济学》经典PPT课件(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 .3che./viewthread.php?tid=3056&fromuid=1000 PPT讲稿《统计学》课件复旦大学 .3che./viewthread.php?tid=8218&fromuid=1000 复习材料《基础会计学》复习PPT课件 .3che./viewthread.php?tid=393&fromuid=1000 PPT讲稿《会计学》完整PPT课件 .3che./viewthread.php?tid=802&fromuid=1000 PPT讲稿初级会计学,PPT经典课件包 .3che./viewthread.php?tid=564&fromuid=1000 PPT讲稿统计学(贾俊平第三版) .3che./viewthread.php?tid=5308&fromuid=1000

资料包集《财务管理》资料包大集合(PPT讲稿,word材料,各部门资料) .3che./viewthread.php?tid=352&fromuid=1000 PPT讲稿《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3che./viewthread.php?tid=457&fromuid=1000 PPT讲稿《财务管理学》经典PPT课件 .3che./viewthread.php?tid=353&fromuid=1000 PPT讲稿《西方经济学》优秀PPT课件 .3che./viewthread.php?tid=336&fromuid=1000 文档资料西方经济学(大纲)+西方经济学资料精华版 .3che./viewthread.php?tid=469&fromuid=1000 文档资料讲义·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37 .3che./viewthread.php?tid=1477&fromuid=1000 辅导书籍成本会计学电子书(推荐) .3che./viewthread.php?tid=1314&fromuid=1000 文档资料《微观经济学》讲稿WORD版(高鸿业) .3che./viewthread.php?tid=372&fromuid=1000 PPT讲稿《微观经济学》PPT一整套 .3che./viewthread.php?tid=1579&fromuid=1000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试卷类型:A卷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2.层片与层次 3.照叶林与硬叶林 4.优势种和建群种

植物地理学终极版

植物地理学复习总结 引言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影响 1.植物生产氧气,维持生物正常呼吸作用,在大气中可形成臭氧层。 2.植物生产有机物,供生物作为食物。 3.改变水体的理化性质,参与湖泊、沼泽的发展演化。 4.植物残体参与岩石的形成,产生含煤、石油的岩层。 5.依靠植物加快土壤的形成,植物使分散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营养元素向土壤中集聚。 6.植物影响地表水分循环和热量平衡,因而影响各地气候形成,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7.植物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 8.菌类完成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转化。 1.植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生物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植物群落:由于空间的有限性,属于同种或不同种类的大量个体毗邻生长,彼此之间必然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同时和周围环境也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些个体经过竞争、适应、淘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各式植物组合。 第一章 3.植物分类原则:人们根据植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门别类,排

列顺序,形成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 4.同物异名:同一植物由于地区不同,语言不同,往往有不同名称。(马铃薯,土豆) 异物同名:同一名称指不同植物(白头翁) 5.种的命名方法:双名法属名(拉丁名词)+种加词(拉丁形容词)+命名人(正体) 6.有性生殖:a同配生殖 b异配生殖C卵式生殖D接合生殖 7.世代交替:同(异)型世代交替:在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构造基本(不)相同。 8.苔藓的配子体(n)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蕨类植物孢子体(2n)远比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 9.苔藓的孢子体分三部分:孢蒴(孢子囊),蒴柄,基足 10.蕨类的幼胚暂时寄生在配子体上,长大后配子体死亡,孢子体即行独立生活。 11.种子植物形成种子和花粉管。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12.裸子植物孢子体: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数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枝条常有长短枝之分。木质部一般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 13.裸子植物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裸子植物种子:胚(2n),来源于受精卵,是新一代孢子体;胚乳(n)来源于雌配子体;种皮(2n)来源于珠被,是老一代孢子体。大多数裸子植物都具有多胚现象。

10月自考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0月自考成本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出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多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分类法在按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计算产品系数的情况下,按系数比例分配费用的结果与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费用的结果()。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结果相同 D、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更加准确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3、以下所列费用项目,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A、原材料费 B、机器设备折旧费 C、车间设备修理人员工资费 D、机器设备动力费 4、按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的14%计提的福利费支出应计入()。 A、应付福利费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如果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这种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6、企业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比较均衡,应选择的一种月末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7、材料费作为直接生产费用,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均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不涉及生产类型,因而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可以应用。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 A、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 D、以便于掌握各类产品的成本水平 10、企业大量生产一种产品,领料时使用限额领料单和超额领料单,以便控制材料的日常消耗,月末,在确认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限额法 B、切割法 C、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目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目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1、应计入营业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的支出有()。 A、运输费 B、广告费 C、销售机构办公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