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考试2004-2008对外汉语教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试题

一、

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含词汇)著作,并对其中你最了解的一部著作或论文做一简要述评。(20)

答:

1. 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

3. 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 邢欣著《现代汉语兼语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出版。

5. 李临定著《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6. 张伯江方梅著《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7. 刘丹青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3年出版

我比较感了解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此书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为广大青年学子撰写的教程,以阐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目的。内容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也适当地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这两大学派的研究思路,此外,还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就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教程》旨在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每一讲都紧密结合汉语实际,深入浅出,是一部理想的研究性教材。全书共分5章,分别为:第一章词类研究;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第三章范畴研究;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和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我认为全书写的比较好的是第二章和第五章。第二章,作者系统讲解了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5种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作者分别从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和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两个角度介绍了语言学中两种研究思路的起源、主要观点和对汉语的应用分析。

我所感兴趣的第二本书是刘丹青先生著的《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语序类型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国内近年的语言研究对此已有反映,但多局限于介绍和译述,鲜有专题性研究。而本书填补了我国语言研究的一个空缺。此书理论新颖,材料详实,不仅将国外语序类型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到国内,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的介词和语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具体论述哪些复合语言共性的结构原理,哪些无法纳入语言共性的类型框架,并作出相应的理论解释。Greenberg的语序类型学的研究大体上都以S、V、O或V、O及其相互的组合次序为参照点,对语序之间的蕴含关系、和谐关系等做出相应的解释。此书吸收类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介词和介词短语在语句结构中的位置为参考点考察汉语的语序和语言类型学的关系,总结语言的共性结构规律。根据统计分析,介词一般都处于介词短语和其所修饰的动词之间的中介位置,因而类型学家据此提炼出介词的共性结构原理:联系项居中原则。OV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前,由后置词联系PP与V,VO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后,由前置词联系PP与V,就是这种介词居中原则的典型表现形式。汉语是SVO 语言,介词短语应处于动词后,但先秦后降,本来多处于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却前置于动词,使介词离开了中介的位置,从而与介词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共性结构原理不一致。作者认为,语序类型的共性结构原则是

支配语言发展的一支杠杆,汉语介词短语的前移虽然偏离了这种共性原理,但由此产生了一种补偿手段,由主要源自名词的后置词和与此相关的框式介词起中介联系的作用维持介词的联系项居中的原理。这种演变是语言共性结构原理的体现。为了论证语言的这种共性结构的原理,作者重点调查了吴方言,做了个案研究。

二、

分析或论述下列相关的语法或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并用汉语或其他语言的实例来证明。(任选三题)(30分)

1、现代汉语句型研究及教学

答:句型,从字面理解看指句子的类型。但句子有语气、结构、语义、语用、语音等多种要素,从这些不同要素出发,都可以给句子分类。角度不同,所用标准、分类结果当然不一样。目前现代汉语句型研究主要涉及以下研究问题:

(一)句型的定义。高名凯先生的“句型”是指“依据人们对客观事物或所陈述的情景的不同态度而有的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并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区分“句型”、“句类”、“句模”三种分类,分别是从语气、谓语的性质、结构成分三个角度来给句子分类的。随着语法学的发展,人们对句型的认识也在变化。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明确区分句型和句类。范晓也认为不能把句型和句类混淆。

(二)句型划分与非句型因素。有些与句子有关的因素是不影响句型的划分的,比如:

1. 句子的语气和语调

2. 属于语用方面的因素,比如:省略句,倒装句,追加成份,独立成份,反复词格等

3. 句中同功能词语的替换

4.归纳句型不必考虑隐含的语义成份

5.深层语义结构不影响句型划分

6.句子的表达功能和作用

7.句子在句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句型与层次观。对于句型与层次及层次分析的关系,传统的句子成份分析法和结构语言学分析法有不同的看法。胡裕树先生认为研究和建立句型应着眼于“生成能力”,而不是着眼于不必要的细致的描写,因此,讲层次,是句子结构本质的体现,不仅仅是层次分析的问题,讲成分是把各成分放在不同层次中处理,讲中心是因为结构中心最能体现句子的结构特点,讲结构关系是因为句子是按一定结构关系构成的。

(四)各句子成分在句型系统中的价值。对传统的六大成份与句型的关系,是否是句型成份,在句型系统的地位,学界分歧很大。

(五)归纳句型的具体标准。目前归纳句型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类:

1.用成分名称

2.用构成句子或短语的词或短语的性质名称,如陆致极以核心动词为建立句型的中心环节,把句子分为单向核心动词句、双向核心动词句和三向核心动词句。

3. 用词类范畴加表示范畴之间的结构关系的符号来概括句型。

4.目前概括单句的常用方法是采用结构关系标准。

5. 陈建民先生《现代汉语句型论》一书中,取消单复句的划分,结合口语特点,以主谓组合状况,将现代汉语分为五种类型。

6.李临定先生从主谓宾、介词结构、语义、语义等多角度对句子进行分类。

区分教学重点,可采用对比分析,突出语言运用

句型,句类,句式

一、定义

结构成份表达语气表达特征

二、区别

三、联系

2、汉语与其他语言语法特点的比较

答:与印欧语系语法相比,汉语语法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语序是汉语里的重要语法手段。同样的语素,次序不同,构成不同的词,如“天明”不同于“明天”;同样的词,次序不同,组成不同的短语和句子,如“发展经济”不同于“经济发展”;句法成分的次序一般是固定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为了强调某一成分,有时改变正常词序,如“她慢慢地走来了”是正常词序,“她走来了,慢慢地”改变了状语的正常词序,强调动作的状态。

(二)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印欧语言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印欧语系语言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汉语却不是这样,几乎各类实词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

(三)在现代汉语里,音节多少影响语法形式,如有些单音节词不能单用,有些双音词要求后边也是双音词,有些双音词常常联合起来造成一个短语。

(四)现代汉语的简称多,特点突出。简称的形式有:两个(或几个)平列的修饰语共用一个中心语,如“文体活动”;用数字概括平列的几项,如“五讲四美”;简称的语法功能介于词和短语之间。

(五)汉语里的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六)词和短语结构不同,英语是以派生为主,汉语是以复合为主。比如:manu

(七)构型不一样,汉语构型简单,英语构型复杂。

(八)句法结构不同,汉语是主题突出,而普米语和日语却是主语和主题并重型。

下面就以英语和汉语为例,重点谈谈两者在句法方面的差异:

1. 英语句法的客观性和汉语句法的主观性例如:①.Three minutes’ delay will render it involuntary and ignominious.(Wuthering Heights)英语中是非人称作主语(delay),而在汉语翻译中却通常以人做主语,并译为“再耽搁三分钟,我就得赶你走,那样对你是很不体面的”。

2. 英语语序的灵活性与汉语语序的固定性例如:①.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she burst into tears. ②. She burst into tears when she heard the news.①和②两句中的时间状语可前可后,比较灵活,但译成汉语时通常为“(当)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突然哭起来”,如果我们要变换语序,那么通常需要添加连词,如“她突然哭起来,因为她听到了这个消息。”

3.英语词序排列的渐大性和汉语词序排列的渐小性

4. 英语的右分支结构和汉语的左分支结构。右分支结构指的是句法结构中的连接词和从属词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放在核心词的后面,左分支结构指的是句法结构中的连接词和从属词应该按照一定顺序放在核心词的前面。例如:“This is the fifth case of smallpox to occur in the village” 中的“smallpox to occur in the village”是一个典型的右分支结构,而翻译翻译成汉语却是一个典型的左分支结构“村子里出现的天花”。

5. 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例如:This is a credulous age, and the burden of knowledge that we now carry is partly responsible./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古诗中,虽然没有出现主语和连词,但在句子内部却隐含了一定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6. 英语的主语突出特征和汉语的主题突出特征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在句中占有重要地位,句子的宾语有时可以省去,但主语不能省去,并通常与句子的主题相重合。例如:The girl who answered the phone was polite enough./He is the man (whom) you have been looking for. 而汉语中很多句子没有主语或主语难以判断,但是却有明晰的主题。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

3、形式语言学派及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当代语言学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类型学。结构主义学者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系统,功能主义学者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基础,生成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语言的心理基础。当代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是跨语言的蕴涵共性问题,而生成语法学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两大流派为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学派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

语言观:形式学派的基本语言观是: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一种官能和一套装置。因此,研究语言就是要探求小的音义结合体如何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或者说,小的语言单位是如何组成为大的语言单位的。这就是要揭开人类所特有的这种语言能力、语言官能和语言装置之谜,以探究人类语言所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和造成各个语言差异的不同参数。

研究方法:形式语言学主要体现在研究观念上的“形式化”——这在方法论上表现为以演绎为主要手段和表述上的形式化,在表述的过程尽可能地使用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手段。比如借用数理逻辑符号或专门定义一些符号术语等。

形式学派,从其历史发展和研究侧重点,可以分为三大支派:结构主义形式学派、乔姆斯基形式学派和非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生成语法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

生成语法理论的标记为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其基本理念为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其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语言知识必定含有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共同特征,这种人类大脑中生而有之的普遍语法知识叫做普遍语法,其由原则和参数构成。原则是指适用于任何语言的高度抽象的语法知识,参数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普遍语法的目标是要确立对各种语言起作用的各项原则和参数值。生成语法的基本研究对象,已由语言能力研究,转向为语言官能(Linguistic faculty)研究。乔姆斯基把“语言能力”和“语言官能”区别了开来。就理想的说话人来讲,语言能力,指的是内在于其大脑之中的语言机制以及在特定的语言社团中习得的内在性语言知识。人类大脑中这套语言机制是与生俱来的,并在生理上表现为一种语言神经中枢。这样的语言神经中枢可以称为“语言官能”。

生成语法的研究适用于各种语言,对于研究语料的态度,关注于“不能说”的语料。

几个阶段:

1.古典理论阶段,第一语言模式时期,包括古典理论的规则系统

2.标准理论时期,包括初期、扩展和修正的标准理论。

3.原则参数理论时期,包括“原则-参数理论”的基本思想、管辖和约束理论、普遍语法的原则子系统(X-bar原则、题元理论( -theory)、格理论、管辖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界限理论)、

4.最简方案时期。

下面就最简方案展开探讨,1992年,Chomsky在内部刊物MIT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s 1上发表了《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一文。这标志了生成语法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最简方案”时期。

“最简方案”的基本思想:

1.它具有天赋性,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普遍语法原则的支配和调节;

2.它以模块(modular)的形式运作,每个模块掌管一定的语法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

3.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这种状态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所以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过程。

4.支配语言机制的普遍语法原则简单明了,它们不会因为说话者之间的差别而受影响。同时,普遍语法原则又蕴涵在自然语言中,既有高度的简洁性,又允许一定程度的差异。

5.人类语言之间的变异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语言中可见的部分,即词库中的语音的不同选择、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以及功能语类这三个方面的参数值。

最简方案的理论模式是对管约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与管约论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运算系统

4、功能与认知学派的理论及运用

功能学派的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学派相对的学派,功能学派是一个很大的流派,包括很多分支,其共同点是都主张从功能的角度对语言的结构进行研究。胡壮麟认为功能主义者有一些共识——语言是社会人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多层次的,语义内部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功能主义的基本宗旨是解释性的,重视对语篇的研究。功能学派最早来源于布拉格学派的奠基人马泰修斯的观点,功能句子观是布拉格学派对功能语言学的重要贡献,其认为一个句子除了可以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从功能的角度分为主位和述位。马认为主位是指在一个已知的语境中那些已经知道或者至少明显的、是说话人进一步深入交际的基础的信息。而述位则指说话者所陈述的关于话语出发点或和话语出发点有关的信息。主述位与主谓语不一定是重合的。(eg: This note was writen by William) 功能学派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代表,系统功能语法有两个特点:系统和功能。系统是一组可能的语义选择。系统语法的三个来源是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和弗斯的语言理论。弗斯认为语言与语境不可分,意思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系统指一定语境中的一组选择。韩礼德的功能语言思想主要受布勒(Buhler)和雅克布逊(R.Jakobson)思想的影响。系统功能语法的六

个核心思想为:纯理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种功能分别和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主谓系统相联系。概念功能描写句子的语义内容、交际功能描写说话者是怎样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对方从而达到交际效果的。语篇功能描写信息结构。)、系统的思想、层次的思想、语义功能的思想、语境的思想、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功能学派从广义上说,其研究范围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篇章语法、功能语法和篇章修辞学等等。

下面以语义功能的思想为例说明:这里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是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词汇语法的成分或结构只是它的表达格式。如:

The little girl broke her glasses at school

概念功能:动作者过程目标环境及物性

----------------------------------------

词汇语法:名词词组动词名词词组介词短语

这就将表达式和它所表达的语义清楚地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后对这里所涉及的每一个部分再进行具体的研究。

语言的认知学派主要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全新方法,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对当时盛行的转换生成范式的反动,转换生成范式追求语言的自足性。认知语言学基于人类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Ungerer/Schmid)。认知语言学实际上包括两个学派:形式学派和意义学派。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反对物理主义——行为主义,主张通过语言研究来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形式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乔姆斯基和Jackendoff等,而意义学派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包括以Lakoff为代表的,以概念研究和理解为基础的语义认知研究;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以意向研究为基础的认知语法研究和以语言为载体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这一观点通过对认知主体的身体构造和经验的研究来理解意义。Ungerer/Schmid认为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和路向:经验观(experientiual view)、凸显观(prominence view)和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类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他们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研究课题,可以具体化为范畴化、隐喻、意向和图式,这些都来源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基础。

我所感兴趣的是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特别是关联理论的研究。从语码论、模块论和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都为逐步为认知语用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关联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的形成。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为探讨语言形式和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把交际观视为一种明示——推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进行了传达和推理。话语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建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这就是认知语境,通常认为由百科知识、逻辑知识和语言知识构成,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在关联理论的观照下,话语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也就是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从而推导话语所传递的交际意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关联性是始终制约人类交际的基本因素,是一个常量。而语境则是一个变量,涉及到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等,总之,关联理论揭示了交际的认知状态。

5、语素、词、短语、句子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及区分方法

答: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语法研究中所使用的单位就叫“语法单位”,任何一种语法单位都是音义结合体。一般把语法单位分为四种: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的特点是它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音义结合体。比如“姐”,“铁路”。语素的功能有两个,一是用来构成词,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语素组”是包含在词内部的,作为词的组合成分的一种语素的组合。比如: 林荫道里的“林荫”,研究生里的“研究”。语素组不等同于词的组合,“语素的组合”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语素组。,由上可知,语素是词的“建筑材料”。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它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的特点是:1.能独立运用 2. 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词的两个特点使它与语素和词组相互区别。词的第一个特点,使词区别于语素,比如:“弟”(语素)和“弟弟”(词)(我有一个弟、

弟还在上小学)。词的第二个特点,使词区别于“词组”。比如:“白药”(词)和“白马”(词组)。汉语里的词,有两个功能:一是构成词组,二是有时能独立形成句子。比如:“你想吃什么?”“馒头”。,所以说词是句子的建筑材料。

词组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句法规则所组合成的比词大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比如“木头桌子”、“喝咖啡”等。词组的特点是一定能被分割为更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词组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构成更复杂的词组,“一张木头桌子”;二是单独形成为句子,比如:“你想买什么桌子?”“木头桌子。”。词组也可以看作是句子的建筑材料。

句子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子有两个特点:1.一定伴有句调,前后停顿可看作是一个完整句调的起点和终点,2 能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在交际中能成为一个基本的表述单位。句子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句子跟语素、词、词组这些语法单位的重要区别——语素、词、词组是静态语法单位,句子是动态语法单位。句子有主从句之分,从不同的角度,句子还可以分为复合句、并列句和简单句。句子可以由词或词组充当,句子是一个运用单位,而不是被用单位。词和词组是被用单位。

在汉语中,四种语法单位可以构成三个级别:句子——词、词组——语素。这四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如下图:P22 (陆俭明《汉语语法教程》)

关于语素、词、词组、句子的区分方法,上述已经提到。一是从定义和特点上区别。二是一些区分方法,比如:符淮青先生《现代汉语词汇》开篇提到的,单纯词——能否单说或作句子主要成分;多语素组成的语言单位——扩展法;虚词——剩余法等等。

6、语用学或应用语言学中的语用学分析方法

答:从研究语言到研究语言的使用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特征,研究语言及其规律的学科就是语用学。语用学是联系语境来研究语言运用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不同的学者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对语用学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它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含义。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理解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语用规则。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及其效果互动模式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

语用学起源于逻辑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但语用学这个术语却是美国符号逻辑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学理论基础》(Foundo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一书中首先使用的。在这本书中,莫里斯把符号学(Semeotics)分成三个部分:语形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他所说的“语用学”指的是对“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的研究。

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语用学在哲学领域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一时期的研究成就则归功于英国的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和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以及逻辑哲学家格莱斯(H.Grice)。他们分别提出了“言语行为”(奥斯汀)、“间接言语行为”(塞尔)和“会话合作原则”(格莱斯)这三个重要的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的发展还包括后来以萨克斯(H·Sacks)、谢格罗夫(E·A·Scheloff)、杰弗逊(G·Jefferson)为代表的会话分析理论,以及Sperber 和Willson 的关联理论。

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话题包括:指示和指示语、隐含、预设和衍推(蕴涵)、会话涵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关联理论等。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怎样准确地给它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一般认为,应用学科是相对于理论学科而言的。一门应用学科指的是把本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成果应用于任何其他领域,例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等。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应用语言学从广义上可以分为:语言教学、自然语言运算处理、语言规划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但是我们应该区分例如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区别)等等。从狭义上说,应用语言学一般指语言教学,特别是指外语教学。

桂师春先生曾对语用学或应用语用学中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语言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方法、观察方法、内省法和实验方法。语言使用中的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观察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下面以关联理论为例,探讨语用的分析方法。

(1)A.Do you want some coffee?

B.Coffee would keep me awake.

例中的B到底是想喝咖啡,还是不想?A需要明白B的用意。而要推断出B的用意,A就要根据话语的字面意思,同时结合语境,提出一系列的语境假设:

a.B does not want to stay awake.(B不想睡不着)

b.B does not want any coffee.(B不想喝咖啡)

c.B wants to stay awake.(B想熬夜)OR:

B wants anything that will keep her awake.(B想设法保持清醒)

d.B wants some coffee.(B想喝咖啡)

要从这些假设中确定B的暗涵义,A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性强的假设,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如关联不足,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

三、

论述本体教学与第二语言学教学的关系以及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10分)答:相同之处: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由第一语言的交际能力来推断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

的内涵。

②都是有意义的创造过程,因此都不需要脱离意义的机械性活动,儿童和成人尽管都用模仿这一手

段,但这种模仿是有意义的。

③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如迁移。语内泛化与语际干扰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属于迁移,

而且都是负迁移。

不同之处: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儿童;成年人)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没有基础,通过语言习得机制;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

③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自然环境中;课堂教学)

④学习的动力不同。(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动力各异)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自然习得,重内容轻形式)

从总体上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条件优于儿童,只有可塑性逊于儿童,所以不容易学习到地道的外语发音。

教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

①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发音)开始。

②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③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

有关第一语言教学的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先天论和认知论。

行为主义论即刺激——反映论,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指出: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它所强调的模仿和强化是有道理的,但不能全部解释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先天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先天论注重儿童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语言习得机制)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改变行为主义儿童被动模仿的观点,能解释为什么任何一个发育

正常的儿童,不需要任何系统的教育都能在3-5年的时间内掌握第一语言复杂的规则体系的主要方面,能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说出他从未听过的句子,能解释儿童为什么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首先这一理论是思辨的产物,无法证明儿童头脑中是否存在语言习得机制,这只是一种假说。先天论过于低估后天环境的作用。认知论以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自身与环境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与顺应。

有关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包括: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和克拉申的监控模式。

对比分析是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 拉多在1957年提出的。它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对语言进行静态分析。它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拉多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得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时,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强式假说)。对比分析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预测教学种可能产生的困难,但对比分析假说过于简单地看待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和迁移的作用。于是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应允而生。

中介语为学习者在特定的语言学习阶段形成的第二语言或外语知识系统,它具有过度性,自成体系而又不断发展,逐步向目标语体系靠近。中介语具有如下特点:1. 中介语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上都有所表现。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学习者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话语。可以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2. 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3. 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但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有正确的部分。4. 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不是一条直线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有曲折的,纠正了的错误,可能有规律地再现。

5. 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停滞不前,不再发展了,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特别是语音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介语的偏误产生的来源:

①语际负迁移:

②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过度概括):

③文化因素负迁移:

④交际策略的影响:回避、套用模式、认知风格、性格、求助权威、语码转换。

⑤学习环境的影响:课堂、教材、教师、社会环境(方言区)。

克拉申的习得假说包括:1. 学习与习得假说 2. 监控假说 3.可懂输入假说4. 情感过滤假说5. 自然顺序假说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有:1.语法——翻译法2. 直接法3. 阅读法4. 听说法 5. 程序教学和电脑辅助教学 6.视听法7.认知法8. 社团语言学习法9.暗示法和沉默法10.全身反映法11.功能法

四、

结合你的硕士论文或近期研究课题谈谈你对语言研究(或汉语某一方面研究)的主要思路、个人见解、主要理论框架以及论证方法及实例。(40分)

中国传媒大学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报考李如龙教授的考生答以下5题:

1、研究语言教育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20分)

答:语言教育问题和很多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语言学、教育学、认知科学、语言教学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语言教育以这些学科为其理论基础,从中不断发展。

1. 与语言学的关系,语言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现象,而语言教学的目标在于让人掌握语言,

两者密不可分。各种语言学理论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提高人们对语言和语言教学的认识,从而促进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本质和功能,以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语言教学的规律,为语言管理者制定计划和确定目标提供依据。Hawkins(1981)提出较为正规的语言教学大概始于19世纪初,而它的发展与语言学的研究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如传统语法、历史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交际能力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等对于语言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传统语法、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交际理论等观点对语言教学直接或姐姐产生重大影响。传统语法以希腊和罗马语法为基础,是20世纪现代语言学发端以前对语言的描写。它注重语言的正确性、规约性和优雅性。基于传统语法理论的教学方法就是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结构主义语言学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主张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刺激、反映和强化的过程,在此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视听法,比如《英语九百句》就是视听法的典型。转换生成语法是乔姆斯基提出来的理论,应用语言学尝试将转换——生成语法应用到语言教学去,如教学设计中将深层结构关系密切的句型放在一起等等。功能语言学试图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将语言的形式系统看作是实现语言功能的手段,在完成社会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社团语言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交际法以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从而产生如意念——功能大纲等等。除此以外还有受结构主义影响的全身反映教学法和沉默教学法。

2. 语言教育问题离不开与教育学的关系,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比如制

定课堂教学原则、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在语言水平测试中,还必须要大量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3. 与认知科学的关系。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从感觉的

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

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认知科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习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方面。

主流的语言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连接主义,特别是Siemens于2004提出的连接主义对语言的生态化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据,比如:理想化认知模型,基本范畴,原型,图式,幅射范畴、框架、概念整合等都对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关系。CALL的全名为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计算机辅助语

言学习),它是由CAI和CAL发展而来。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模式中,存在CAI,CAL,CALL 之分,但是随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倡导,把计算机只看成教学的辅助工具,很难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和效果。现阶段计算机的三大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得以实现并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的作用和功能正由“辅助”走向“正常化”和“主导”。CALL研究也呼唤着新的理论和研究模式的出现,连接主义理论的成熟和发展,为CALL的转型研究提供了契机。

5. 与文化学的关系。有人认为,第二语言教学对文化学、哲学和社会学也有所依据。

2、对外汉语教学如何更好地针对汉语的特点?(20分)

答:陆俭明先生认为,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从不同角度还可以分为以现代汉语语法为核心的教学派和以词汇为核心的字本位教学。汉语“字本位”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首创,旨在克服汉语研究中的“印欧语眼光”,解决由此产生的系列问题的一种学说。它把“字”作为汉语的基本单位,认为其是汉语中语音、语义、语汇、句法等各平面的交汇点。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以来,徐通锵、潘文国等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使得其理论著述渐趋丰富,也引起了学界的一定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更好地教学,应该首先理清汉语的特点。

1.语音上的特点: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音节分明,构词简单而又规律。

2.词汇上的特点: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优势;在双音节

词中,从构词上来看,合成词占绝对的优势;有丰富的四音节成语;汉语有量词和语气

3.语法上的特点:3.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3.2只要语境许可,句法成份,包括重要

的虚词,可以省略;3.3在汉语里,词类和句法成份是一对多的对应;3.4句子的构造规

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3.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

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3.6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

要手段。

针对汉语的特点,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语法、词汇和语音三个方面,从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等五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进行教学。一般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采用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在高级阶段进行必要的语法教学,从始到终贯彻文化教学。

以词汇英汉语教学为例,我们应该首先分析两者的特点,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尽量减少母语的干扰,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辅以大量的例证。

汉语的词汇主要以双音节和成语为主。在双音节词中,合成词占绝对优势。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重叠(爸爸),派生(桌子),复合(学习、聪明),而英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有:派生、复合、剪贴、拼缀、转换、首字母缩写等等,如果英语构词中与汉语重合部分,可以略讲,重点讲不同之处,比如爸爸等等。

3、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势和现状如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20分)

答: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势和现状,我们将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在重点进展方面,一是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二是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三是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今后,我们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兼采众长,摒弃其短,探索汉语教学的新路子。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近年来在研究中比较注重教和学的调查研究,注意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创造条件搞各种教学试验等科学的方法。四是研究领域正在拓宽。80—90年代,国外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已经不似70—80年代那样风靡一时,代之而起的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潮流所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五是研究成果十分可观。研究成果的特色为:一是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涉及到传统语法、

结构主义语法、功能语法等。二是体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特别是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形式与意义密切配合,交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深深地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三是结合汉语与外语的比较,深入发掘汉语的特点,渗透着理论的思考。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还表现在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视:建立汉语水平考试、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加强教材建设、设立对外汉语教学基金、国家大力扶持和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对外汉语的研究也面临很多不足,比如关于研究视角。从总体上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视角还略嫌偏窄,一个领域的各部门的研究也多有失衡。关于学术课题。在学术课题的选择上,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课题还没有被攻克。

对外汉语也面临广阔的前景及其相应采取的措施:

对外汉语教学的措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展开。视教学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学习汉语为了提高口语,我们应该采取视听法,加强训练;有的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我们应该加强综合教学,比如重新考虑课程设置;有的是为了商务目的,我们应该强化专业知识,比如专业词汇教学,专业口语教学等,除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宏、微观上采取以下措施。

1. 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对现代汉语的学科建设的支持

2. 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性研究

3. 加大教材的编写力度,提高质量,力争出精品教材。

4. 加强词汇教学和字本位教学。语汇及其教学研究将迈入新起点;最近,语言学领域新出现一个叫做“最小程序”(MinimalistProgramme)的新论点,这一论点将各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归结为其虚词成分和词汇方面的差异。

5. 学习规律的研究将出现新推进。目前世界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趋势是,以语言原则参数理论为基础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流。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研究必将在这一趋势影响下,展开新的研究未来。

6.对媒体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4、你对“中介语”理论有何了解和评论?(20分)

答:1. 中介语产生的背景:

1.160年代末以来,研究者不再只是注意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比较,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己产生的言语形式上。很多学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第二语言的目的语。

1.2.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塞林克提出了中介语理论。其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法,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有的学者认为中介语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真正开始。

2. 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为学习者在特定的语言学习阶段形成的第二语言或外语知识系统,它具有过度性,自成体系而又不断发展,逐步向目标语体系靠近。中介语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3.中介语的特点:

①中介语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上都有所表现。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

般特征和功能,学习者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话语。可以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②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

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

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但中介语不都是错

误的,有正确的部分。

④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不是一条直线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有曲折的,纠正了的错误,可能有规

律地再现。

⑤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停滞不前,不再发展了,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特别是语音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4. 中介语的偏误产生的来源:

①语际负迁移:

②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过度概括):

③文化因素负迁移:

④交际策略的影响:回避、套用模式、认知风格、性格、求助权威、语码转换。

⑤学习环境的影响:课堂、教材、教师、社会环境(方言区)。

5、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的比较?(20分)

答:1. 第二语言教学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这种提法非常好。

2.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迁移和文化迁移现象。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将母语中的语言规则用于外语的学习和使用中.语言迁移有正、负之分: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标语是一致的,那么母语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

文化负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有别于目的语的母语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负迁移往往会导致交际障碍、交际误解。可见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迁移和文化迁移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由于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本族文化的观念模式如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套用到所学的目的语文化上,从而发生文化负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社交语用失误。

3. 以英语为例,关于文化差异的比较问题。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yler),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所谓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曾将文化分成五类:生态学、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A思维文化是由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文化规约来认识和思考世界。例如: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 “The last straw”在汉语的意象里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或最后的希望”,但在英语的意象里指的是“由于负载过重,再压一根稻草也会被压垮”,指“一系列重压、打击下最终使人支持不住而垮下的因素”。

B习俗文化即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淀而形成的文化积淀。例如:On his way to church, Tony Blair was tomatoed. To be egged and tomatoed在英语国家里,将西红柿或鸡蛋扔向对方是给人难堪,使人狼狈,借以发泄对对方的厌恶、蔑视、不屑,是侮辱人的作法。而在汉语里却没有这种习俗用法。

C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积淀所形成的文化。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意象。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有巨大的影响,各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积淀下社会的、历史的痕迹。

D 地域文化是由所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差别而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取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比如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

E 宗教文化:即由于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在不同民族中表现为崇拜、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释、道、儒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玉皇”、“龙王”等意象。而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上帝”至高无上,主宰一切。

而在汉语中,也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兄弟”英语部分长幼,汉语却长幼有别。汉语中行为和事件分开,而英语却能和就和,比如KILL| 杀死人了。汉语中关系越近,越用简化词。“哥们——预设不是兄弟关系”。“您”体现一种等级距离,关系越远越用您,关系越亲近越不用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比较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并把文化差异落实到语言教学中。教学教学必须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统一起来,这不仅符合语言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信息社会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语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加目的语文化环境下的交际策略、交

际习俗、礼仪、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内容,既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语言能力、又有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报考邢欣教授的考生答以下4题:

1、综述现代汉语语法学发展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理论、著述、人物及讨论的主要语法问题,并针对你所

熟悉的某一理论或著述谈谈个人见解。(20分)

答:1.汉语句法分析理论。其主要著作为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在著作里,作者系统讲解了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5种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

2. 三个平面理论。其主要著作为胡裕树《现代汉语》教材;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张斌(文炼)先生著作《现代汉语语法探索》等,三个平面理论指句法、语义和语用。其宗旨在于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应全面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区分开来,又相互兼顾的结合起来,使句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三个平面理论既是一种本体论,又是一种方法论。

3. 结构主义语法分析。其主要著作为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丁树声,《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1980),《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该理论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对汉语语法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

4. 传统语法分析。传统语法以《马氏文通》为代表。《文通》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语法学现

代化的开端和研究中国语法学史的逻辑起点。《文通》贯通古今中外,是综合多种分析策略的复杂而深刻的近代型语法范式和语法研究范式,包含了相当广泛的现代语言学观念、要素以及其他我们尚未认识的语法思想和实践。

5. 配价语法理论研究。其代表作为:袁毓林的专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沈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配价理论研究范围广泛,比如“三价”

问题研究等等,了解题元理论、论元结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如何去解释一些汉语语法现象,这无疑可开阔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深入研究配价问题。

6. 生成语法理论。其代表作有:邢欣《现代汉语兼语式》;沈阳著《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徐

杰著《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程工《语言共性论》;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

7. 语言类型学研究。其代表作有:刘丹青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

8. 标记性理论: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标记”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重要

的概念,它描述语言中对立但不对称的现象.其应用范围广泛,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则表现出标记

理论的强解释力。

9. 语法化理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词、表语法功能的成份这

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其主要代表作为吴福祥主编《汉语

语法化研究》

10. 韵律句法学理论。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韵律句法学是研究韵律与句法之间相互作用的

一个分支学科。

我所感兴趣的理论是类型学,代表作为刘丹青先生著的《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语序类型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国内近年的语言研究对此已有反映,但多局限于介绍和译述,鲜有专题性研究。而本书填补了我国语言研究的一个空缺。此书理论新颖,材料详实,不仅将国外语序类型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到国内,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的介词和语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具体论述哪些复合语言共性的结构原理,哪些无法纳

入语言共性的类型框架,并作出相应的理论解释。Greenberg的语序类型学的研究大体上都以S、V、O或V、O及其相互的组合次序为参照点,对语序之间的蕴含关系、和谐关系等做出相应的解释。此书吸收类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介词和介词短语在语句结构中的位置为参考点考察汉语的语序和语言类型学的关系,总结语言的共性结构规律。根据统计分析,介词一般都处于介词短语和其所修饰的动词之间的中介位置,因而类型学家据此提炼出介词的共性结构原理:联系项居中原则。OV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前,由后置词联系PP与V,VO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后,由前置词联系PP与V,就是这种介词居中原则的典型表现形式。汉语是SVO语言,介词短语应处于动词后,但先秦后降,本来多处于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却前置于动词,使介词离开了中介的位置,从而与介词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共性结构原理不一致。作者认为,语序类型的共性结构原则是支配语言发展的一支杠杆,汉语介词短语的前移虽然偏离了这种共性原理,但由此产生了一种补偿手段,由主要源自名词的后置词和与此相关的框式介词起中介联系的作用维持介词的联系项居中的原理。这种演变是语言共性结构原理的体现。为了论证语言的这种共性结构的原理,作者重点调查了吴方言,做了个案研究。

汉语句法分析理论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三个平面理论范晓《三个平面的句法观》

结构主义语法分析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

传统语法分析《马氏文通》

配价语法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生成语法刑欣《现代汉语兼语式》

类型学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研究》

标记理论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

语法化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

韵律句法学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

小句中心说刑福义《小句中心说》

2、从20世纪至今,汉语语法研究形成了多样化格局,主要的理论有功能学派、认知学派、生成学派、语

法化理论等。还有一些国外的理论(如三个平面、小句中枢等)。请你结合一种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分析或论述汉语语法中的某一具体现象(如句型、短语、句法成分、词类等),并用实例证明之。(30分)答: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小句中枢说理论。此理论是著名语言邢福义于1995年提出来的。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小句主要指单句,也包括和单句相当或基本相当的分句。小句中枢说肯定了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的中枢地位。小句有三律,成活律——包容律——联接律,了解小句三律,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系统中小句中枢地位的认识。小句三律的基本公式为:

成活律:1. 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小句成型

2. 句子语气+可成句构件语法单位+意旨的有效表述=小句生效

包容律:1. 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

2. 小句—句子特有因素—短语常备因素=合成词

联结律:1. 小句联结+小句分句化=复句

2. 小句直接间接联结+句子集群化=句群

邢福义先生1997年进一步对句子进行分解,提出了小句的中枢地位和句管控概念,用成活律、包容律和联结律将语用和语法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成活律指小句成为独立句子的规律,相当于句类。

包容律揭示小句的结构层级,相当于句型。而联结律是指小句的语篇功能。小句中枢说的语法观最核心的部分一是对句子作了更细的分析,区分出小句的三种功能:独立成句功能(成活律)、句子结构功能(包容律)、形成语篇功能(联结律);二是提出了联结律,将句子分析扩大到语篇分析,区分出语篇中联结小句和独立小句的不同。而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完成从“句法分析”到“超句法转折”,从结构到话语的过程。

关于小句中枢说的理论及其应用,《汉语学报》编辑部曾专门编辑成书,并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比如,姚双云在《汉语学报》2005.04期曾探讨过小句中

枢理论的应用与复句信息工程。下面就该理论应用于汉语语法的歧义问题进行探讨。

汉语中存在大量歧义的句子,歧义的消解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篇章、语境、句法因素等。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赋予小句的中枢地位符合汉语的世纪情况,小句上联复句、句群,和语篇、语境密不可分,下联词、短语,对词和短语的使用具有控制力。以小句的观测点可以解决部分歧义问题。

例如:“研究报告”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前者是动词性的,后者是名词性的。若从静态的角度考虑,这个短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做动词短语时,表达了一种动作行为,做名词短语时,指称了一种事物。但“研究报告”入句之后,则只有一种含义。请看:小王正研究报告呢。/ 小王看到了研究报告。例一中“研究报告”受到“N+D+X”格式的管控,只能充当句中的谓语。

是动词性成份。例二中“研究报告”受到“N+VP+O”格式的管控,只能充当谓语动词“看到”的宾语,是名词性成份。

为什么同一个短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会有不同的分析呢?因为短语是静态的,句子是动态的,静态单位只是动态单位的构件,静态的构件入句后呈现出复杂的动态特征,不管句子构件的动态特征是如何的复杂,进入具体的句子或篇章后,在语境的规约下,它的特征总是具体的、稳定不变的。

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教材编写、水平测试等都会反映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实

例谈谈你将怎样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30分)

答:陆俭明先生认为,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语法教学在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教学的内容应该从三方面来考虑:汉语本身、汉语和母语在语法上的异同、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语法毛病。需要重点讲述的语法有:汉语有英语没有,而英语学生又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对是非问句的回答)、虚词、常用的同一句式的比较。陆俭明认为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即教学,到一定阶段进行带总结性的但必须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教学,其次采取点拨式教学法。

除上述陆俭明的观点外,我认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语法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 : (1) 教学语法研究 ,即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学需要而开展的语法研究; (2) 教学语法体系研究 ,即研究为教授外国人汉语而制定的语法体系及其相关问题; (3) 语法教学研究 ,即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语法的策略、原则、方法、模式 ,以及语法习得研究、语法点难易度研究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语法教学策略研究包括,强化词语教学 ,淡化句法教学。杨惠元(2003),语法教学应该走“语法词汇化”的路子。吴勇毅 (2004),语法点的“零教学”。

2. 语法教学的方法研究。教材中语法解释的基本方法: ①对语法规则的表述用文字描述;②也可以利用图表或线性序列公式来表述。

语法练习的方式主要有 :①机械性练习(如跟读、重复、替换、变换、扩展等); ②有意义的练习(如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解释、复述、讨论等); ③交际性练习(如自由会话、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扮演角色、写应用文等) 。

课堂上语法教学的方法有:

①情景化教学(利用人、利用事物、利用动作);

②生成式教学(扩展生成、紧缩生成) ;

③对比教学 (汉外对比、汉语内部对比) 。(周小兵等,2004)

3. 语法教学模式探讨。陈贤纯《谈语法教学》(1991) 一文对把语法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句型、短难句、长难句。从基本句型到短难句 ,再到长难句 ,是语法教学的三个层次 ,如此清清楚楚地迈出这三步,语法教学才有足够的覆盖面。而我们现在仅仅走了基本句型这一步。

4. 语法教学实例研究。何宝璋(2003) 结合理论探讨而进行的语法教学实例。比如:表示完成的“了”的课堂教学:

第一 ,列出表完成的“了”的三种不同形式:

A. 主—谓(动词) —了(他来了) ;

B. 主—谓(动词) —简单宾语—了(他唱歌了) ;

C. 主—谓(动词) —了—数量词—宾语(我看了两个电影) 。

第二 ,讲解如何对含有表示完成的“了”的句子进行否定和提问。

第三 ,不可以用表示完成的“了”的情况 :习惯性动作 (我每天学习中文);非动作性动词(喜欢、有、在、是) 等等。在课堂展示前后都向学生申明:表示完成的“了”,跟英语的过去时不一样。

5. 语法点难易度研究

6. 语法习得研究。比如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习得过程》(1997)

尽管语法研究取得了重大成绩,毫无疑问 ,现有的研究领域还需要继续深化 ,语法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我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1) 着眼于国际汉语教学大发展的新形势 ,加强对现有语法教学模式的总结和评估 ,探索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新模式。(2) 加强对汉语语法习得难度和习得顺序的研究 ,这类研究成果对语法教学和教材编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3) 在汉语口语语法和书面语语法研究的基础上 ,尝试分设口语语法课和书面语语法课,以增强语法教学的针对性 ,拓展语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4)加强语法教学基本问题的专题研究 ,如语法术语的使用问题、(5) 在现有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实例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别的语法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技巧(6) 开展海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模式的调查和评估 ,探索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语法教学的可行模式。

4、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编写或汉语水平测试(HSK)试题编写的具体设想,并设计一课或编写

3道试题。(20分)

答: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人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标准化考试。它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研制和开发的。HSK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HSK的标准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所谓标准化是对考试的全过程都实施标准化,包括试题编制的标准化、考试实施的标准化、阅卷评分的标准化以及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HSK在每个环节上都做了严格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考试的误差。HSK的试题编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测试人群不同设置不同的难度和等级,比如:初中高等。我认为HSK的试题编写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以考查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对外汉语的运用能力为主,同时也适当地考察掌握基本词汇、常用语法结构和汉字等语言项目的熟练程度。

2. 既要评估对汉语的领会能力(主要是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要评估对汉语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口语和写作能力)

3. 分立式测试项目和综合式测试项目相结合。为保证测试信度,题型以属于客观性测试的多项选择题为主;从测试的效度考虑,也采用了一定的主观性试题。

4. 试题来自世纪生活中的语料,避免人为编造的不真实性语言。主义试题选材的广泛性。

5. 试题的难易度有较大的难度,增加区分性,以适应不同专业对汉语水平的不同要求。

6. 全部试题都用汉语表达

7. 注重试题设计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和对比度

题目设计:

阅读理解题:现在大部分家庭中,1 教育孩子的常常是妈妈。比如,到学校开家长会的大部分是母亲;平常和老师保持2、检查孩子作业、关心孩子学习的也大都是母亲;更不用说3 孩子生活了。有关教育专家严肃地指出: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健康地成长,既需要母亲也需要4。两者只能互相补充而不能互相5,在这个问题上做父母的不该再有什么分工。

【1】A.负责B.服务C.包括D.完成

【2】A.联系B.联合C.交际D.督促

【3】A.影响B.提高C.改变D.照顾

【4】A.兄弟B.姐妹C.老师D.父亲

【5】A.代表B.代替C.替 D.换

有些人吃药不用水,把药放进嘴里就干吃下去,这样做当然很简单,但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6】他们吃药不用水的原因是:

A. 减少麻烦

B. 没看说明书

C. 身边正好没水

D. 太着急了

语法题:选择正确的句子

【7】A. 我收到来自北京一封的信

B. 我收到一封信来自北京的

C. 我收到来自一封北京的信

D. 我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

中国传媒大学 2006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

从现代语言学流派来看,主要的流派有形式语法学派和功能认知语法学派,这两个学派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请按照以下小题的要求,用汉语实例综述这两个学派之一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任选一题)。(20分)

答:当代语言学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类型学。结构主义学者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系统,功能主义学者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基础,生成语法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语言的心理基础。当代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是跨语言的蕴涵共性问题,而生成语法学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问题。

现在一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两大流派为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形式主义学派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形式学派的基本语言观是: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一种官能和一套装置。因此,研究语言就是要探求小的音义结合体如何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或者说,小的语言单位是如何组成为大的语言单位的。这就是要揭开人类所特有的这种语言能力、语言官能和语言装置之谜,以探究人类语言所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和造成各个语言差异的不同参数。形式语言学主要体现在研究观念上的“形式化”——这在方法论上表现为以演绎为主要手段和表述上的形式化,在表述的过程尽可能地使用不同于对象语言的元语言手段。比如借用数理逻辑符号或专门定义一些符号术语等。形式学派,从其历史发展和研究侧重点,可以分为三大支派:结构主义形式学派、乔姆斯基形式学派和非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生成语法理论主要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代表。

生成语法理论的标记为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其基本理念为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其与生俱来的那部分语言知识必定含有世界上所有自然语言的共同特征,这种人类大脑中生而有之的普遍语法知识叫做普遍语法,其由原则和参数构成。原则是指适用于任何语言的高度抽象的语法知识,参数反映了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普遍语法的目标是要确立对各种语言起作用的各项原则和参数值。生成语法的基本研究对象,已由语言能力研究,转向为语言官能(Linguistic faculty)研究。乔姆斯基把“语言能力”和“语言能力”区别了开来。就理想的说话人来讲,语言能力,指的是内在于其大脑之中的语言机制以及在特定的语言社团中习得的内在性语言知识。人类大脑中这套语言机制是与生俱来的,并在生理上表现为一种语言神经中枢。这样的语言神经中枢可以称为“语言官能”。生成语法的研究适用于各种语言,对于研究语料的态度,关注于“不能说”的语料。生成语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古典理论阶段——

第一语言模式时期,包括古典理论的规则系统 2.标准理论时期,包括初期、扩展和修正的标准理论。3.原则参数理论时期,包括“原则-参数理论”的基本思想、管辖和约束理论、普遍语法的原则子系统(X-bar 原则、题元理论( -theory)、格理论、管辖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界限理论)、最简方案时期。

下面就最简方案展开探讨,1992年,Chomsky在内部刊物MIT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s 1上发表了《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一文。这标志了生成语法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最简方案”时期。“最简方案”的基本思想:1.它具有天赋性,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普遍语法原则的支配和调节;2.它以模块(modular)的形式运作,每个模块掌管一定的语法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3.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这种状态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所以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过程。4.支配语言机制的普遍语法原则简单明了,它们不会因为说话者之间的差别而受影响。同时,普遍语法原则又蕴涵在自然语言中,既有高度的简洁性,又允许一定程度的差异。5.人类语言之间的变异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语言中可见的部分,即词库中的语音的不同选择、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以及功能语类这三个方面的参数值。

最简方案的理论模式是对管约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与管约论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运算系统

1、形式学派以生成语法为代表,请说明生成语法管约论或最简方案的主要内容,并说明空语类和X阶标理论(X—bar)的分析步骤和层次。

答:20世纪80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管辖和约束理论“时期。该理论包含X-杠理论、格理论、主位理论、界限理论、管辖理论、约束理论和控制理论。尽管除了主位理论的其他各项都已在扩展标准理论中有所涉及,但管约理论进一步发展和补充了扩展标准理论的讨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是一个组合性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整体来说由两大系统构成,即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下面是乔姆斯基提出的“管约论”模式。

词库

基础部分

句法

管约论模式转换部分

语音形式部分(PF)

解释部分

逻辑式部分(LF)

以上每个部分都各有一套规则,从而构成“语法”的规则系统。其中,基础部分生成的是“D-结构”,而转换部分生成的是“S-结构”。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

一、这里的“D-结构”也就是原来的深层结构

(一)避免被理解为“生成语义学”的“深层结构”概念;

(二)在管约论中“深层结构”的地位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不再负责语义解释等。

二、“S-结构”并不等于TG阶段的“表层结构”,而是比TG阶段的“表层结构”抽象得多。

不过,无论什么性质的规则,都必须在普遍语法原则的限制之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作。

此外,与标准理论相比,“管约论”模式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把词库从句法部分分离出来。这在后来的最简方案中又被否决了:在最简方案中,句法部分包含词库和演算系统。

“原则-参数”理论假设人类的语言机制的核心部分存在着一部适用于全部人类语言习得的语法,称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这部普遍语法有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一是人类语言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系统”,另一个是供不同类型语言或具体语种选择的“参数值”(Parameter Value)。或者,换个角度说,普遍语法的“原则系统”决定了人类语言的共同本质,而参数值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人类语言的具体变异及其限度。

普遍语法中有两种性质的原则。一是总体原则,二是具体原则。

总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解释原则:允准原则:投射原则

具体的原则系统由7个子系统构成,即:X bar理论、题元理论、格理论、管辖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和界限理论。

管约论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新方向,那就是语言中的“空语类”。

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1995)一书标志着生成语法理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最简方案的基本设想: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专门掌管语言的或者说可以赋予人以语言本能(Language instinct)的机制或官能(Linguistic faculty)。这种机制具有如下特点:1.它具有天赋性,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先天机制,受普遍语法原则的支配和调节;2.它以模块(modular)的形式运作,每个模块掌管一定的语法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作用。3.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这种状态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所以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过程。4.支配语言机制的普遍语法原则简单明了,它们不会因为说话者之间的差别而受影响。5.人类语言之间的变异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语言中可见的部分,即词库中的语音的不同选择、音义结合的任意性以及功能语类这三个方面的参数值。

最简方案的理论模式及其与管约论的比较:

运算系统

同管约论相比,最简方案出现了如下一些显著的变化:1. 管约论时期离散的分析模式被废弃,D-结构和S-结构这两个分析层次被取消2. 在管约论时期作用至关重要的管辖概念也被废弃,由它所解释的事实被其他几个经过改造了的概念所取代。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考试2004-2008对外汉语教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试题 一、 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含词汇)著作,并对其中你最了解的一部著作或论文做一简要述评。(20) 答: 1. 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 3. 邢福义著《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 邢欣著《现代汉语兼语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出版。 5. 李临定著《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出版。 6. 张伯江方梅著《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7. 刘丹青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3年出版 我比较感了解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此书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为广大青年学子撰写的教程,以阐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目的。内容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也适当地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这两大学派的研究思路,此外,还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就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教程》旨在拓宽语法研究的视野,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每一讲都紧密结合汉语实际,深入浅出,是一部理想的研究性教材。全书共分5章,分别为:第一章词类研究;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第三章范畴研究;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和第六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我认为全书写的比较好的是第二章和第五章。第二章,作者系统讲解了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5种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作者分别从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和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两个角度介绍了语言学中两种研究思路的起源、主要观点和对汉语的应用分析。 我所感兴趣的第二本书是刘丹青先生著的《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语序类型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国内近年的语言研究对此已有反映,但多局限于介绍和译述,鲜有专题性研究。而本书填补了我国语言研究的一个空缺。此书理论新颖,材料详实,不仅将国外语序类型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到国内,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的介词和语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具体论述哪些复合语言共性的结构原理,哪些无法纳入语言共性的类型框架,并作出相应的理论解释。Greenberg的语序类型学的研究大体上都以S、V、O或V、O及其相互的组合次序为参照点,对语序之间的蕴含关系、和谐关系等做出相应的解释。此书吸收类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介词和介词短语在语句结构中的位置为参考点考察汉语的语序和语言类型学的关系,总结语言的共性结构规律。根据统计分析,介词一般都处于介词短语和其所修饰的动词之间的中介位置,因而类型学家据此提炼出介词的共性结构原理:联系项居中原则。OV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前,由后置词联系PP与V,VO型语言的介词短语几乎都在动词后,由前置词联系PP与V,就是这种介词居中原则的典型表现形式。汉语是SVO 语言,介词短语应处于动词后,但先秦后降,本来多处于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却前置于动词,使介词离开了中介的位置,从而与介词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共性结构原理不一致。作者认为,语序类型的共性结构原则是

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

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 语言学(20分) 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 (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 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 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 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 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

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 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也可以用相同、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这些 都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表现。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 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任何人都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和可能,而只能被动地接受。 2002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8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 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2.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3. 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 转换生成语言学。 4.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教学理论和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

2005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学部分 1.汉藏语系 2.语音的社会属性 3.义素 4.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即音和义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自然形成的。这正是形成人类语言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原因。 5.词组合成句子时,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都是句子结构里的___________,而这些位置上可能出现的次要到有关局合理去选择,这种聚合就是___________。 6.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什么交际工具?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7.什么是地域方言?以汉语为例,说说地域方言的差别。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 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 _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 __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_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_______。 17.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8.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准确度 19.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一类的教材属于_______。 A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B 语言技能类教材 C 语言知识类教材 D 文化知识类教材 20.强调在第二语言教学忠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排斥机械性训练,主张“发现式学习”的 教学法流派是_______。 A认知法 B听说法C 直接法 D 功能法 21.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22.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______。 A喜欢和讨厌 B 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 C 动机和态度 D 沉思型与冲动型 23. ______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A对比分析 B 偏误分析 C 中介语 D普遍语法 24.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水徐,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 这类教材属于______的教材。 A结构型 B 功能型 C 结构——功能型 D功能——结构型 25.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 ______等。 A 普通语法假说 B 内在大纲假说 C 中介语假说 D输入假说 26.“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广义上将,包括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学 习效果分析、测试与管理等。狭义的“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的是______,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A 教材编写 B 学习效果分析 C 语料分析 D 教学与学习 三、术语解释题

历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及答案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学_______ 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教学目的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行为主义__________。 11. ___课堂教学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化石化_________" 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目的语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 __成绩测试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交际工具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交际能力_。 20XX 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评分的客观性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__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________和____认知心理学____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_初中等___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_11级__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语言习得机制___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_认知方式_______。 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学习的成果_______。 8.___言语交际能力______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和。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的教学。 3、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和。 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构成的。 6、记忆分为记忆和记忆两种。 7、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两部分。 20XX

对外汉语试题及答案

对外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A.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B. 强调对汉字的学习和运用。 C. 重视文化背景的交际能力培养。 D.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答案:B 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下列哪项属于语音教学的内容? A. 词汇学习 B. 语法规则 C. 发音练习 D. 阅读理解 答案:C 3.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和应用。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C. 强调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D. 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学习。 答案:B 二、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中国菜(Chinese cuisine)被誉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面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中国的面食种类繁多,有著名的北京炸酱面、陕西的油泼面、四川的担担面等等。 中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而闻名于世。川菜以其麻辣的特 点享誉全球,有许多著名的川菜,比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而广 东菜则以清淡、鲜美而著称,粤菜的代表有著名的烧鹅和上汤白切鸡。另外,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菜系,如湖南菜、浙江菜等,都各具 特色。 中国菜的特点之一是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追求色、香、味的完 美结合。在烹饪过程中,注重火候的把握和调味料的使用,以保证菜 品的原汁原味。另外,食物的形状和造型也非常重要,许多中国菜在 摆盘时都非常注重形象美观。 中国菜的追求并不仅仅在于满足食欲,更强调了一种文化的表达和 交流。通过品尝中国菜,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下列哪种食物在中国菜中不常见?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单项选择题] 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A.80年代初 B.80年代中 C.80年代末 D.70年代末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是一门学科的看法,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语言学家的支持,形成了会议的共识。 [单项选择题] 3、LAD假说中LAD的意思是()。 A.语言学习规律 B.语言习得机制 C.语言辅助机制 D.语言进步机制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 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 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 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5、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A.听说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听说法是以强调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 [单项选择题] 6、结构、()、文化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A.语义 B.语音 C.功能 D.语法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7、一般来说,在留学生课程中,()是主干课程。 A.综合课 B.听力课 C.阅读课 D.口语课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8、“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属于()。 A.略读 B.跳读 C.精读 D.泛读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9、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模参照测试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题库及答案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说,这一假说内涵之一是对学习者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公式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i+1 【解析】克拉申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在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语言结构的水平,即稍稍高出他目前的语言水平。 2.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 【解析】教育学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3._______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的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答案】语法翻译法 【解析】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

能力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是: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④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⑤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4.教师和________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叫作教学过程。 【答案】学生 【解析】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阐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原则以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提到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指的是_______的教学原则。 【答案】循序渐进 【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中“陵节”意为“超越限度”;“孙”通“逊”,意为“顺”。这句话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该句表明教育必须依循知识的深浅层级与学生理解力的发展程度,逐渐向前推进,而不能过早教授那些学

对外汉语教学法测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法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题,每小题1分,共36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 C )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 A 教材B教学过程C教案D教学方针 2.( B )是教师与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 A教材B课堂教学C教案D教学方针 3.( D )学习者善于思考,致学细致,对问题多做权衡和评判,成绩优良。 A激动型B冲动型C冷静型D沉思型 4..对外汉语教学倡导(A )的即哦啊学宗旨。 A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B以学习者为重心,以教师为主导 C以学习者为中心 D以教师为主导 5.教学过程中的五大环节是(A ) A复习功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 B导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 C复习旧课,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 D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和课堂练习 6.(B )是对教材内容如何落实到学习者的思索和考虑。 A教案撰写B教师备课C组织教学D考试 7.( A)是把头脑里酝酿的东西行之于书面。 A教案撰写B教师备课C组织教学D考试 8.(C )把业已确定的教案付诸实施。

A教案撰写B教师备课C组织教学D考试 9.( C)是汉语学习的入门课程,一般附在精读课的初始阶段。 A词组教学B语法教学C语音教学D篇段教学 10.阅读课分为精读课和泛读课,( A )侧重于知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 A精读课B泛读课C语法课D语音课 11.阅读课分为精读课和泛读课,(A)侧重提高学习者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A精读课B泛读课C语法课D语音课 12.听说读写四种课程,( C )最具综合性。 A听 B说 C读 D写 13.以图片实物、表情体态或影视录像来解释词语的方法叫做( A ) A直观法B定义法C关联法D联想法 14.置对象于相应的事物中,通过归纳、概括,从而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叫( C ) A直观法B定义法C关联法D联想法 15.(A )是利用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来教学语法的一种方法。 A图示法B演绎法C归纳法D对比法 16.(D )的目的就是要对学习者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和生词、语法点的'传授、消化和巩固。 A语音教学B语法教学C词汇教学D篇章教学 17.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觉得某个问题有提出来的必要临时发问的方法叫( B ) A关联法B随机法C连环问D提示问 18.泛读的本质特点在于( D ) A快速浏览B猜测C跳跃D快速浏览、猜测和跳跃 19.处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泛读水平较低,篇幅不宜过长,以(D )字为度。 A200 B400 C600 D300 20.已有相当基础,以800-1500字的学习者为(C ) A初级阶段B中年级C高年级D低年级 21.下面是承接性话题的是( D)

对外汉语教学论试题

一、填空 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3、汉语水平考试的缩写是() 4、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外语教学) 5、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6、记忆分为 (长时 )记忆和( 短时 )记忆两种、 7、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 (言语交际技能) 构成的。 8、.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 四个步骤。 9、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10、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分析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 二、选择 下面不属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的是 汉语词缀数量极少汉语句式丰富 汉语词汇丰富汉语音节中乐音比较多 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基础汉语课本》.《基础汉语》.《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 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初级汉语课本》、《基础汉语课本》、《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对比分析、中介语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面部表情、服装打扮、体势语、手势 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划分出来的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教学手段 .课程类型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等。 普通语法假说内在大纲假说中介语假说输入假说 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普遍语法 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 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分立式试题理解性试题 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听说法直接法认知法功能法 三、简答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 基础理论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 (时间:120分钟) 考试说明 1.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笔试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此试题为基础理论测试,内容涵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理论。 2.试题包括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和论述五类题型,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全部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并保持字迹清晰。 5.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听从主考的指挥。 一、填空(25分,每空1分。) 1.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___________”和“课内课外相结合” 的实践性原则。 2.20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层面的应用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教学原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3.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___________、话语能力和___________。 4.对外汉语教学范围内的文化教学内容包括___________、基本的中国国情和___________。 5.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听说法强调以___________为主要训练方式。 6.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语言原则,称为 ___________。 7.第二语言习得有一个自身的进展轨迹,是按其___________所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 行处理,因此,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语言的内化过程。

8.克拉申认为通过___________获得的语言不能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 第二语言只能靠___________。 9.幼儿在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这 段时间被称为___________。 10.学习策略大体上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1.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和目的语社团的热爱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___________。 1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___________,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13.汉代的___________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揉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建立起一个以 ___________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 14.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一切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的___________的主张。 15.儒学在清代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归向经学,注重训诂和考据,被称为___________,代表 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的推理方式是___________。 17.在时间观上,大多数西方文化充分意识到过去、现在、将来,将重点放在将来,这属于 ___________时间观,而佛教徒认为历史循环式的发展,属于___________时间观。 二、单项选择(20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的是()。 A.教学目的 B.理论基础 C.教学性质 D.教学环境 2.下列选项不属于任务大纲的特点的是()。 A.以语言结构为中心 B.注重交际目的 C.刺激教学过程 D.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以下教学法强调用母语进行教学的是()。 A.阅读法 B.语法翻译法 C.自然法 D.听说法 4.下列对外汉语教材中属分科型的是()。 A.《实用汉语课本》 B.《汉语教科书》 C.《基础汉语课本》 D.《初级汉语课本》 5.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先天条件和素质而进行的测试是()。 A. 学能测试 B.诊断测试 C. 水平测试 D.成绩测试 6.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

中国传媒大学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一、填空题(1′×30) 1.孔子重视“礼”这种生活礼仪、制度、规范,尤其重视丧礼和“”。 2.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天是生命创造之源,所以说君子应该“”。 3.根据老子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 4.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和无为,提出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他说“若水”,水因为不争,所以能在低处凝聚力量, 5.比萨斜塔位于。 6.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发飙了胡适的《》,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信号。 7.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薄伽丘、达芬奇等。 8.孙子谈用兵,认为给敌方以大规模毁灭性杀伤和打击乃是最下策,能用外交、政治、心理威慑等手段取得胜利,才是上策,这就是“”。 9.禅宗发轫于六朝,至隋唐而趋于成熟。是它的主要代表人物。10.“”,禅宗强调生命体验的直接性,现代社会网络等媒介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自己去感受真实世界的心却迟钝了。水的味道,水的冷暖,水给人的感觉,只有喝水的人自己知道。 11.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分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是。 12.世界上早期的文字主要有三种,,埃及人的图画文字和汉字,这三种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13.中国著名的大学复旦大学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旦”字的下面一横画意思是。 14.又称产业革命,是机器工厂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 15.19世纪70年代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为导火线,爆发了争霸欧洲的战争。16.在中医看来,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中,有直行和横行的部分就是,它们上下左右贯通起来就是人的生命体的隐藏系统。 17.京剧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 18.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19.中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个圆形、立耳、深腹、三足的。 20.中国古典音乐名曲《》表现的是,秋天江畔,生机鼓吹,云飞云远,雁影参差的清幽境界。 21.中国古代文人所说的琴棋书画,棋指的是。 22.乾隆皇帝在故宫三希堂珍藏的三件宝贝,分别是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23.早期的中国画被称为,就是对色彩的强调。 24.自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这段时间,中国水墨画进入发展的成熟期,尤其流行用山水呈现心灵境界,被称为“”。 25.《三国演义》中的三个突出人物被称为“三奇”“三绝”,其中“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是。 26.西方游览者发现,中国园林中没有西方庄园中常见的雕塑,或许就是一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填空(1×10’): 1.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其中语言要素教学包括___、____、____和____;言语技能教学包括:__、__、__、__。 3.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 4.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上,应采取____ 、____的态度。 5.HSK全称是“_______________”,是为_______________学习者制定的,。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编写和评估教材最主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六个空要再答系统性和知识性) 9.从学科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______________能力指的是_____和______。 14.练习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_______,阅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是作为语法翻译法对立面出现的教学法,产生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地是:____________。代表人物是________。其语言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 17.功能法产生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地是:______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____。 18.儿童掌握母语的方法是____。 19.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 20.认为语言学习有一定的最佳年龄,过了这个年龄就很难掌握语言,且越早习得外语就越能掌握好外语,而且儿童在习得外语上比成人习得的成效要好,速度要快的学说是_________。 21.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22.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文化的接受过程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3.大写字母文化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 24.社会语言学家_____提出了_______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5.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语言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26.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是由______提出的。 27.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五个空再答知识性)。 28.广义的教学法指的是__________,狭义的教学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9.按照_____________划分,作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划分的。 29.___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30.语言交际能力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31.记忆分成________和_______两种。 32.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两部分。 3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__、__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言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34.美国语言学家________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语言学习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 35.对语言学习而言,冲动型和沉思型是两种不同的________。 36.言语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掌握的_______和_______的能力。 37.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强调_______。 38.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9.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 语言学(20分) 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 (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 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 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也可以用相同、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这些都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表现。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任何人都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和可能,而只能被动地接受。 2002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8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 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语言学与教学理论部分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试卷真题 语言学部分 一、术语解释题 1.汉藏语系 2.语音的社会属性 3.义素 二、填空题 4.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即音和义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自然形成的。这正是形成人类语言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原因。 5.词组合成句子时,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都是句子结构里的___________,而这些位置上可能出现的次要到有关局合理去选择,这种聚合就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6.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什么交际工具?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7.什么是地域方言?以汉语为例,说说地域方言的差别。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 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__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_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7.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8.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准确度 19.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一类的教材属于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母语教学/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王还/邓懿/吕叔湘/周祖谟 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基础汉语》/《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 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 听说法/直接法/认知法/功能法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