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10题))1.D 2.A 3.A 4.A 5.A 6.A 7.A 8.B 9.B 10.B 1.社会主义时期是

A.民族消亡的时期

B.民族同化的时期

C.民族融合的时期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ⅴ

2.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共同因素

A.在不断增多ⅴ

B.在逐渐减少

C.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

D.正在消失

3.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特点、民族差异

A.长期存在的时期ⅴ

B.迅速消失的时期

C.迅速扩大的时期

D.越来越多的时期

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A.增强ⅴ

B.减弱

C.消失

D.淡化

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A.增强ⅴ

B.减弱

C.消失

D.淡化

6.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

A.增多ⅴ

B.减少

C.淡化

D.没有

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

A.增强ⅴ

B.减弱

C.消失

D.没有

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原因

A.有毛泽东主席的领导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ⅴ

C.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D.市场经济的建立

9.第一次做出对各民族“

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表述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ⅴ

C.邓小平

D.江泽民

10.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表述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领导人是

A.江泽民

B.胡锦涛ⅴ

C.温家宝

D.回良玉

二、多项选择题(10题)1.BCD 2.ABCD 3.ABD 4.ABC 5.ABCD 6.ABC 7.ABD 8.ABC 9.ABCD 10.ABC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的途径有

A.民族革命

B.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政治制度,即政治革命ⅴ

C.废除各民族内部旧的经济制度,即经济革命ⅴ

D.原来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各个民族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ⅴ

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有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ⅴ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共同因素增多的政治和社会原因ⅴ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ⅴ3.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有

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B.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C.有利于民族自决

D.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是ⅴA.民族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ⅴ

B.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ⅴ

C.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

D.民族不平等的政策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领域有

A.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方面

B.风俗习惯方面

C.心理素质方面

D.宗教信仰方面

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有A.产业结构ⅴ

B.生产方式ⅴ

C.生产力水平ⅴ

D.改革开放

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有

A.历史原因ⅴ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ⅴ

C.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

D.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ⅴ

8.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科学判断和理论观点反映了A.社会发展规律ⅴ

B.民族发展规律ⅴ

C.社会主义的本质ⅴ

D.各民族发展方向的多样化

9.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D.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

10.国家关于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的安排有

A.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中央派小型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B.民族自治区逢十周年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新华社发消息ⅴ

C.自治州、自治县的庆祝活动,中央或有关部门相应派代表前往祝贺并发贺电ⅴ

D.大宴宾客,馈赠贵重礼品

三、判断对错(10题, Aⅴ代表判断正确,B代表判断错误)

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2.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既不能忽视,也不能人为扩大,而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促进各民族发展进步。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5.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的实际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状况等,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

6.毛泽东同志把“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看成“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7.邓小平认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

8.周恩来认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

9.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

10.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

四、材料题(1题,每题5小题)

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金炳镐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176164.html,/GB/49150/49152/8920760.html)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奋斗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指民族交往和民族矛盾状态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它是由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的,也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方式和途径相联系的。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关系基本特征各有特点。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民族政策”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通过、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然没有明确揭示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却已经提出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等相关要素,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党中央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它是在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的。1979年6月,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邓小平的讲话和198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即在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即“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些提法完全否定了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到“文革”时期广泛流行并绝对化的“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观点,使人们解除了在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民族关系认识上的思想羁绊,解放了思想,从而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论述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了国际国内、历史和现今的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与经验。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历史上(党章和宪法)第一次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有了共识,还具有了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依据,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确立。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的重要要素,并把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中的互助原则也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要要素。

平等、团结、互助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各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各民族互助并共同奋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从而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此,“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正式表述。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个社会政治制度之上的各民族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平等团结关系、经济互助合作关系、文化共存繁荣关系、社会和睦协调关系。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趋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主要的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联系中所处的地位、状态以及权利和义务。因此,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最基本的原则,是对我国社会民族关系特征或内容的一个简练的表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内容和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必要条件;民族互助是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和谐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1982年,党章和宪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明确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后,党和国家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学术研究的成果,一般都使用这一提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民族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和学术文章中,对这一表述提出了几种补充意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83年4月,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座谈会上,有人提出了补充“合作”的观点。认为从汉语词义上讲,“合作”比“互助”更进一步,各民族之间不仅要互相帮助,而且要相互合作。因此,在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中加上“合作”,更切合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1985年10月,第三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加上“竞争”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范畴引进了竞争原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情况。因此,加上“竞争”将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1986年9月,有学者在全国民族理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增加“合作”、“竞赛”的观点。1986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连芳在《民族团结》1986年第6期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法的一点意见》,提出补充“共同繁荣”的内容。认为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民族关系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这就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包括民族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共同富裕和文明。增加“共同繁荣”这一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更能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和奋斗目标。此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的文件中、国家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对有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表述,除了平等、团结、互助以外又提到“友爱”,而且对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排列和表述顺序也不同。

上世纪90年代,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新提法,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200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也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民族关系上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前提。“和谐”是党中央在把握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一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关系中加入“和谐”也有着鲜明的指向性。现阶段各类与民族关系有关的矛盾持续存在,并正在成为或将要成为我国民族关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它们的解决也将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和谐”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更加完整。“平等、团结、互助”已经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但将“和谐”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提出,则使这种民族关系有了一种有序的结构性要求。“和谐”以承认差异、多样性为前提,讲究相互关系的合理调处,讲究不同个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利益调适。“和谐”要素的提出,是对我国各民族文化、利益多元性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对在共同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各民族和睦、协调、合作等统一性的强调。因此,和谐不是对平等、团结、互助的取代,也不是对它们的重复,而是对这些要素的补充和完善。

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ⅴ

B.平等

C.团结

D.互助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A.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民族关系ⅴ

B.是在我国各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的ⅴ

C.劳动人民间的关系ⅴ

D.平等、竞争、合作、繁荣

3.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有

A.和谐不是对平等、团结、互助的取代,而是对这些要素的补充和完善。

B.“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民族关系上的必然要求。

C.民族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

D.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并不需要完善和发展。ⅴ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A.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ⅴ

B.在2005年5月27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ⅴ

C.由胡锦涛提出ⅴ

D.由温家宝提出

5.民族和谐是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

B.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前提

D.党中央在把握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五、阅读分析题(1题,每题5小题)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陆兵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176164.html,/jjps/t20060227_558838.htm)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民族地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应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办法,建立新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全局,而且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不好,全国新农村建设任务就不能全面完成。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举措。只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才能确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大好局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和迫切。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一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困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弱。目前,全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民族地区不少地方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全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不少地方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二是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更为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更为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更为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更低、差距更大。三是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不少农民居住在偏远山区和边境地区,居住比较分散,生存环境比较恶劣,自我发展能力比较低,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四是民族地区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比较大。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较大,相当数量的农民受

教育的程度低,普及现代文明和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任务更重。从这个情况看,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现阶段民族工作,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没有减弱。二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正在实施新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更明,发展势头更猛,开放开发的力度更大,后发优势日显,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实力和财力将不断增强。三是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心情十分迫切,决心很大,信心很足,积极性很高,社会氛围很好。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和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切实得力的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够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向前进。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要以点带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民族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强,财力有限,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宜全面铺开,应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选择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开展新农村建没试点,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以推进,力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引导和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就广西来说,从2006年开始,我们将以点带面,分层分批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自治区将重点抓好南宁市周边武鸣县等区域整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市、县也分别选择周边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率先把中心城市(镇)周边的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在具体工作中,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

民族地区应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广西将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在巩固发展糖料蔗等传统农业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桑蚕、烟叶、速生林、中药材等新的农业优势产业,尽快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基地,着力提高农业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依托县城和中心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和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要有新改善

民族地区应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广西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用前些年实施边境地区和东巴凤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以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面貌要有新变化

民族地区应把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广西将搞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村庄整治,着力推进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将把村庄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地结合起米,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将积极推广“恭城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生态家园,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农民素质要有新提高

民族地区应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广西在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将结合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等,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利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建设新农村的本领。

乡风民俗要有新风尚

民族地区应把倡导新风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广西将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整治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积极倡导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同时,注重保护、挖掘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注意保存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形成健康向上的新农村社会新风尚。

乡村治理要有新机制

民族地区应把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广西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村庄整治、科教兴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移风易俗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将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各民族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将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增加投入、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应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工业,火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更加注重工农结合,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以加速发展工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支撑工业加速发展,形成工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民族地区肩负着推进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自我发展能力低,国家在重大工业产业布局、项目核准、建设用地等方面应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民族地区,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工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应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增强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加快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建立增加投入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应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整合使用各类支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发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促进各类银行扩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贷款,促进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格局。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低,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类专项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应向民族地区倾斜,扶持民族地区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立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应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重,难度大是由于

A.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B.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突出

C.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D.民族地区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比较大

2.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是

A.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现阶段民族工作

B.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C.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D.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大,信心足,积极性高,社会氛围好

3.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需建立的长效机制有

A.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B.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C.建立增加投入的长效机制

D.建立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4.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

A.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全局,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局

B.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C.才能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确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D.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大好局面

5.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ⅴ

B.衣食不愁

C.城市化

D.加快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三、判断对错(10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四、材料题(1题,5小题)

1.A 2.ABC 3.D 4.ABC 5.ABCD

五、阅读分析题(1题, 5小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

民族学 期末复习

2014年民族学期末复习 一、1.结合1913年斯大林[2005年我国]提出的民族定义谈一谈你的理解?(第二章)(P10) 答: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1、构成民族的六要素:①共同历史渊源。它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族体渊源等。②共同生产方式。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的总和。③共同语言、它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④共同文化。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⑤共同风俗习惯。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⑥共同心理认同。它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 2、民族六要素理论的特点:①针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资本主义民族或现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四特征理论相比,视野更加宽阔,更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从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可涵盖现今的绝大多数民族。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血统、宗教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民族的地缘条件、生产方式、文化等诸要素。③与国外民族理论中强调文化、心理等要素的民族定义相比,更加注重历史渊源,生产方式,更加合理地确认诸要素的整体性和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3、构成民族六要素的理论,具有内容宽泛丰富、涵盖面广、适用性大,表述通俗、易于理解、便于运用,归纳科学、符合实际、简明扼要的特点。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①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②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③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这重要影响。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第三章P23) 答:三种途径即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途径。 1、雅典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是在内部的经济发展和外地人这个因素的作用下自然发展起来的,它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 2、在罗马,人数众多的、站在罗马氏族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的胜利,炸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旧的氏族制度,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制度;氏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而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罗马民族。 3、德意志人是通过武力征服罗马帝国地区并与被征服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的。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普遍形式,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融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加强、心理融通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心理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部落具有的两重性,即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中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即一个是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个是以地域和财产的基础的地域组织——国家。民族和国家是同一历史时期产生的,国家的产生有其迫切性,民族也相随而来,而且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这些是指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民族(原生形态民族)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政策是()。 A.和平赎买 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6.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企业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7.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 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而奋斗 9.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0.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4-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及民族关系 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A.中央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5月)2.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改革开放的开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 二、多项选择 1.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D.思想领域 2.民族关系的内涵(内容)涉及到民族共同体的: A.利益 B.权利 C.意识 D.情感 3.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 A.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

B.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 C.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D.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有: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5.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 A.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 B.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 C.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 D.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 6.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 A.民族分裂势力 B.宗教极端势力 C.暴力恐怖势力 D.民族主义 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3.“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5.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四、名词解释 民族关系 五、简答题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绪论: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 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在长期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P1 2.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内容:中央十二条P1 3.中国民族的特点:P2-4 (1)民族人口特点: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P3 (3)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一般说来,汉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并建立起较先进的工业体系,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杂居,伙同汉族聚居地区相联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地汉族水平P3 (4).不同的社会形态:①封建制度②封建农奴制③奴隶制④原始公社制P4 4.民族观: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P23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一、民族的基本特征(填空或名解):①共同历史渊源②共同生产方式③共同语言 ④共同文化⑤共同风俗习惯⑥共同心理认同(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相同的心理特质)心理认同—精神纽带P31-32 二、民族类型的划分: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依据P35 ①从自然属性的角度(民族特征发展成熟程度)分为:形成中的民族或形成初期的民族、发展中的民族; ②从民族社会属性(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也是民族划分的基本历史类型 三、民族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P36-37 区别:①民族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是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②民族与宗教有各自产生发展的规律 民族的产生与发展基于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与宗教的产生发展直接联系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 联系:①有些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 ②有些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最后识别的一个民族是:基诺族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2.学时学分:40学时 3.开课对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 4.课程类别: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少数民族预科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预科生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 三、课程各章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总体要求】 本课程教学,总体上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民族政策的教育;进行全面的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良好的运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观察和分析以及解决实际民族问题能力的教育和训练。 [各章具体要求及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一、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 四、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要了解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新中国历代领 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识别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民族概念的定义和民族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要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六个特征的理论;掌握民族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深 入领会中央提出的“有些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的论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

概况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民族都摆脱了民族压迫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发展的阶段,在发展中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都融入整个社会,共同性大大增多,成为一种自然历史趋势。但各民族的特点将长期保持与存在,只有在阶级、国家消亡之后,才能逐步实现自然的民族融合。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 (一)关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西方的说法大多受宗教影响,认为是上帝制造和安排的。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长期深入美洲印第安人中,对其历史、社会、部落组织、婚姻、习俗等进行科学的考察,写出了多部著作,其中《古代社会》具有突出的科学价值。马克思非常重视这部著作,认真阅读并写了详细摘要。恩格斯在马克思研究基础上,根据摩尔根书中提供的详实材料,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古代氏族社会与民族和私有制、阶级、国家起源的规律。这部著作贯穿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规律研究的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日益增多,掠夺财富和奴隶的战争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实力,亲属部落或邻近部落结成地域联盟,对立的阶级与国家逐步形成。在这一长期过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逐步发展成以地缘关系结合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产生了,这就是“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 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也称人种,是由人的体肢形态上的某些共同的遗传特征为标志,属于生物学范畴。一个种族可以包括很多不同的民族。民族也不同于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代表国家的是统治机构。 民族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几种社会形态的变革,也从古代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民族压迫造成的强制同化,或者多种因素形成的自然同化,使得一些民族消失了,或者由一个或几个民族中分化出来一部分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而逐步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全面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与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属于各民族共同的因素越来越多,但是各民族的特点与文化、观念等会长期保持和发展下去。这是一个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自然发展过程。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 ·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 ·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法律执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负责人、订立对外条约等权力。同时它又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某些职能。 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 (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至此党中央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三个层次的领导体制。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体 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经济利益,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度,以确定其政治统治权的。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工具。 ·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在国家本质与国有形式的关系即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 体服务。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 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 的。 ·君主立宪制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 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两种形式。 ·决定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制还是制合制的 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历史传 统、民族问题和宗教因素等。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为哪几种形 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 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 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 复合制(联邦制)两种形式。 (2)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 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 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 关、一个中央政府。 (3)联邦制,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 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二、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制度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通 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三、中国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 展共同繁荣的需要。 (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 完整的保证。 (5)我国的单一制形式基于历史和现实的 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节当代中国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政府职能变化是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 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 二、国家机构的分类 ·自国家产生以后,任何国家其国家职权 主要分为三部分:议事立法权、行政管理 指挥权、司法权,并依此设立三大国家机 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有一院制 和两院制两种基本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一般由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 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机构 的一部分,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三、中国国家机构概况 ·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可 以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 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 家检察机关。 ·中国国家军事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军事委员会,它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 机关。 四、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议行合 一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 ·自由选择是选举的关键,选举与自由、 民主相联系,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 和组成部分。 ·选举程序包括建立选举机构、选区划分、 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计 票方法、确定当选等。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根据选举实践,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第二部选举法,分 别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 进行了四次修正。 ·第四次修正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 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大代 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 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第二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籍的人是否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权只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年龄条件 的限制,必须年满18周岁才享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二是政治条件的限制,被剥夺 政治权利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选举的平等原则 ·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表现在“一人一票 制”上。 ·《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 大代表、市级人大代表、县级人大代表中 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 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四、秘密投票的原则 ·我国选举法规定了投票的四种类别:“选 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 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 以弃权。” 第三节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中国县级和县级以下(县、乡两级)人 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选举法》第7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 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 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的选举。 二、选区划分 ·县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120名,每5 000 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三、选民登记 ·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是: (1)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后新满18 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 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 (2)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 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 (3)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4)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 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 ·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利: (1)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2)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 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 行使选举权利的; (3)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 (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5)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选民登记后,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日的 20日以前公布选民名单。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按选 区提名产生:(1)按选区推荐候选人。(2) 确定代表候选人。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 当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公布。(3)介绍代 表候选人。 ·《选举法》规定可以提名代表候选人的: (1)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 独推荐代表候选人;(2)选民10人以上联 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五、投票选举和当选 ·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 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 少的顺序,按照选举法规定的差额比例, 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 ·另行选举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 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1/3。 第四节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 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代表由解放军单独组织选举产生,代表 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 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可以增加1 名代表,直辖市每2.5万人可以增加1名 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 000名。 三、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 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提名、酝酿代 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天。该级人民 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代表介绍代表候选 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 团体和代表,也可以在代表小组会议上介 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是在选 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选举法》 规定的比例,可以进行预选。 第五节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监督、 罢免 一、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保障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可以组成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如对本级或 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 察,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 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 ·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1)代表在 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 不受法律追究。(2)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非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 委会许可,可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3) 对代表参加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 保障;在其执行代表职务时,所在单位按 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 他待遇。 ·人大代表的义务有: (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 家秘密,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 督。 (3)密切联系群众和原选举单位,听取和 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罢免及人大代表 的辞职和补选 1.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原 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2.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 上联名,对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 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 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罢免要求应当 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 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书面提出申 辩意见),县级人大常委会将罢免要求和申 辩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3.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有两种 方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 时,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 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代会闭 会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 任会议或者常委会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 可以向常委会提出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 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 代表有权在主席团会议和大会全体会议上 或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申 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席团 或主任会议将申辩意见印发会议。 4.对县、乡级代表提出的罢免要求由县级 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对县级 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或主 任会议提请全体会议表决。 5.罢免人大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 式。罢免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须经原选 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由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人代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 代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或者须经该级人 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依法被 罢免的代表,如果在人大担任职务的,其 职务也被相应撤销。 第五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选民或代表依 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 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 组织其他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 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制度相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和广泛的代表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 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 主人。 3.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 国家机关,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权力机关 的决定得到迅速执行,人民的意志得到有 效实现。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 任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 位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 力,它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 (2)中央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 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由全 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组 成。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立法 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 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 过。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 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1)会 议准备工作;(2)预备会议;(3)全体会 议;(4)代表团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 ·主席团会议决定下列事项:(1)副秘书 长人选;(2)会议日程;(3)表决议案的 办法;(4)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日期;(5) 其他需要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事项。 ·立法程序:(1)提出议案;(2)审议议 案;(3)表决与通过;(4)公布。 ·选举或决定任命的程序:(1)候选人提 名;(2)候选人介绍;(3)选举或者决定 任命。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 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 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 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 单。 ·国务院总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 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 任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 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 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5年,与全国 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委员长、副委员长连 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 广泛的权力,一共有21项职权,可以归纳 为5个方面:(1)立法权;(2)决定权;(3) 任免权;(4)监督权;(5)行使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权可分为工作监督 和法律监督。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委员长会议 2.常务委员会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合议制机关,实行集 体讨论、集体决定的集体领导制度。规定 由委员长主持常委会的工作,召集常委会 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 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过半数出席,才能 举行会议。常委会委员除因病或者其他特 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会议。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的程序(立 法程序) 1.提出议案包括法律案。 ·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 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有:委员长会议;国务 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 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2.审议议案。 3.法律草案的审议。 4.对议案的表决。 5.公布。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他国家机关实行 工作监督的程序 1.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的程序。 2.提出质询案的程序。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 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 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 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 六、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办公厅。 3.工作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工作 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 成。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有法 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香港特 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委员会。第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专门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宪法》第70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 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 华侨委员会和全国人大认为需要设立的其 他专门委员会。 ·十届全国人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共设立了9个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 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 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 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议案;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3.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 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 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各 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和规章,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 提出报告;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质询案, 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的 时候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 5.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 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第一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 律地位、组成、任期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国 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权 1.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即地方立法权。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有: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 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根 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 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 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规。 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使审议、决定、 任免、监督等15项职权,可以归纳为下列 5个方面: (1)在本行政区域,保证宪法、法律、行 政法规以及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 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 行。 (2)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情。 (3)组织国家机关。 (4)监督权。 (5)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 行一次。经过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 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 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大 常委会召集。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1)预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三章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教学目的】了解“民族”概念和形成的时间、条件。熟悉民族形成、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认清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含义。 【教学难点】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班级】会计审计1305;网络1301;应用1301 ;五年应用1301;自动化1301;酒店管理1301;会计审计1306;物流管理1301;五年汽检1101、1102、1103 【教学时间】9月23日——9月26日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2、列宁对民族概念的理解 列宁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对民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地域、语言、心理、生活条件是民族的特征。 3、斯大林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民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认真总结、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最后写成《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概括性地提出了较科学和完善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理论基础---马、恩、列关于民族特征的论述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客观依据---欧洲、俄国民族情况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现实目的---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民族理论特点:1.继承性、发展性2.科学性、完整性3.针对性、批判性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5月民族工作会议上的民族定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1、民族的构成要素 共同历史渊源: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族体渊源就成为无本之水,如果没有地域渊源就成为空中楼阁。(民族从哪里来) 共同生产方式:在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经济关系。解放初,采集、渔猎、狩猎经济类型——(鄂温克、鄂伦春等);游牧、畜牧经济类型——哈萨克、蒙古、藏族等)。 共同语言: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比如:藏族有藏语、彝族有彝语……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共同文化: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共同的风俗习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二形成的习惯叫做“风”,由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做“俗”。所以,风俗习惯包括了风土人情、情趣、禀性、礼仪、节庆等内容。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 共同的心理认同:共同心理素质指一个民族的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这是一种比较抽象、复杂、微妙却又可以体会和观察到的精神现象。 2、民族与其它共同体的区别 (一)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与种族的形成均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压迫与种族歧视相互交织。在同一种族里可以包含不同民族;一个民族里面可以包含不同种族。民族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标志是各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和经济生活的文化特征;而种族则体现了人的生理属性,划分的标志是肤色、毛发、面容、遗传基因等生理特征。落过着游牧生活,以“黑车白帐”为家,逐水而居 举例子: 家谱 原台湾光复致敬团后人祭黄帝陵 纸币文字 闽南语 蒙古长短 三少民族酒 老乡 美国 四种人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的最高目标,坚持这一立场,实现这个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用和光荣职责。 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时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判断和理论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这是由民族发展规律决定的 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社会现象,有一个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民族要充分发展之后才会消亡,民族消亡是指全世界所有民族经过两便,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共同体会议主席团客观事物而不复存在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要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渐消失,最终所有人类融合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整体的历史过程。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只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成熟后,才能走向消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民族远未充分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时期。民族作为客观存在,

其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时期,这个过程表现为民族的繁荣发展。 为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联系的目标,也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但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鸸需要有一个艰巨的过程。 (二)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民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社会的发展最终决定民族的发展。 民族从产生到发展、消亡的总的一般的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过程相适应的。因此,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表现为两个平行的过程,后者受前者制约,某个民族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社会总体发展限度。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民族的发展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时期,由于废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社会主义会议作为一簬崭新的人类文明,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趋向。因此,随着社会主义时期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 、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 ) 2 、民族理论是研究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的学科。 ( ) 3 、在一个统一国家里,只要有多民族存在,就必然产生民族问题。 ( ) 4 、要解决民族问题,历代国家政权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 ) 5 、民族问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 ( ) 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对象不包括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 ) 7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 8 、中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具有本国的特殊性。 ( ) 9 、本学科既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也研究现实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 10 、本学科只研究国内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不研究世界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 1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不强的学科。 ( ) 二、选择题 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对象是 ( ) A.民族和民族问题 B.民族政策 C.宪政问题 2.民族理论不回答()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A.一般、具体 B.具体、一般 C.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3、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 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B.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 C.某一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章民族 一、选择 1、孙中山先生认为民族是由五种力构成的,这五种力是 ( ) A.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 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2.1913年,斯大林在()一文中提出了民族概念。 A.《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B.《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 C.《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3、民族的特征包括()。 A.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B.相同体质 C.相同文字 4.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A.官场文牍语言B.民众的口头语言 C.仅仅是民族内部成员交流工具 4.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民族的 A.共同语言特征 B.共同心理素质特征 C.共同经济生活特征 D.共同地域特征 5、识别民族的主要标准是() A.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B.共同服饰、共同体质 C.共同宗教、共同文字 6、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的发展可分为()种类型。 A.3 B.4 C.5 二、填空 1.目前所能查到的最早使用“民族”一词的例证,是中国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在()提出的。 2.在中国出现(介绍)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名) 三、思考: 1.斯大林民族的定义。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和宗教有什么不同 2.我国关于构成民族要素的理论。 3.民族与宗教的联系 4.民族识别的依据. 5.个人恢复更改民族成分的条件是什么? 第三章民族发展 一、单选 1.民族发展的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治力的发展 C.阶级斗争 D.民族精神 2.民族结构的核心要素是( ) A 政治结构B经济结构C文化结构D意识结构 3、民族同化有两种情形,是() A.国家政策B.自然同化、强制同化C.民族战争 4.在民族发展中,“异源同流”现象属于 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 5.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血缘关系废驰的原因是()A.私有制的产生 B.小家族的游离C.奴隶的使用 6.最初民族形成的标志是()A.部落联盟的建立 B.国家的产生 C.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7.民族形成的多种途径有() A.从部落发展到民族、几个民族融合为新民族、从氏族部落飞跃为民族、种族通婚 B.民族战争 C.国家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