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优化设计整理

汽车的优化设计整理
汽车的优化设计整理

汽车造型

1.汽车造型和汽车设计的关系?那个包括范围广?

造型强调的是成型,设计强调的是构思。汽车造型是汽车设计的先行环节之一,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融会贯通,通过熟练的技艺体现在产品形态上。造型和设计是一对孪生儿,由于产品有实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密不可分。创造性是它们共同的精髓。

汽车设计涵盖范围广。

2.汽车造型发展阶段?推动发展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一百多年来,汽车造型的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流线型汽车,船型汽车,楔型汽车到现在的复合型汽车; 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

3.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大师?

宾尼法利那(Pinifarina)、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lGN)、博通(Bertone)、意迪雅(I.DE.A);乔治亚罗(Qugetto Giugiaro)、Nucc Bertone、波尔舍、

4..汽车造型工作方法流程

产品规划、二维设计、三维设计、样车试制

5.为什么要制造缩小比例模型?作用(4个作用)

1)是造型构思的延续2)比效果图的三维空间感更强3)是模型的前期试验品4)是选型的重要依据

6.车身主要曲线曲面在汽车造型哪个阶段确定?为什么?

7.什么方法时汽车获得动感?

使汽车的外形与运动物体的外形相像;使汽车具有活泼流畅的线条和光顺的车身表面;强调

水平划分线和削弱垂直划分线;运用不同色彩或不同质感的对比方法。

8.汽车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9.使配色更好用哪个配色系统?怎么使色彩搭配协调的配色方法?

奥斯特华徳系统(配色系统有孟歇尔系统、奥斯特华徳系统、CIE系统);使色彩搭配协调的方法有:减少一种色彩的面积;加入白色,使色彩变淡;加入黑灰色,使色彩变暗,用白、灰、黑、金、银等色镶边,作调和过渡;两种色彩交接处用邻接色(在色相环或色度图中亮色之间的色彩)隔开

汽车安全

1.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及各体系作用)

欧洲的NCAP、日本的JNCAP、中国的C-NCAP、美国的IIHS;

2.评价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的两种测试方法?为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100%重叠率的刚性固定壁障碰撞和40%重叠率的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因为正面碰撞交通事故中有不同的碰撞重叠率,其中伤亡较高的区域出现在30%~40%重叠率和90%~100%重叠率之间;首先是速度,在c_ncap中100%全宽碰撞的车速是50km/h,而40%偏置碰撞的车速是56km/h,其次是障碍物,100%全宽碰撞的障碍物没有吸能结构,碰撞的全部能量都是车体吸收,而40%偏置碰撞的障碍物具有吸能结构,碰撞的能量分别由车体和障碍物分担吸收;最后就是撞击角度了,就是40%偏与100%正的区别。

3.儿童乘坐机动车有什么建议?

不要将儿童放置在前排;避免孩子自行上下车;购买儿童安全座椅;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4.新型安全带技术?举两个例子

动态锁止舌片技术、充气式安全带

5.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五种以上)

ABS防抱制动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四轮转向控制技术、卫

星导航与车距控制系统;轮胎气压报警装置。

6.安全气囊工作原理及组成?

当安全气囊ECU判断为发生碰撞时,立即发车点火指令引爆点火器,点火器引爆时产生大量热量使充气剂(叠氮化钠)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氮气是气囊充气;安全气囊组成有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的ECU、安全气囊组件(充气装置和气囊总成)。

1.什么是造型?造型分为哪几种?

1)造型是塑造形体2)分为“实用的造型”只具有实用价值而不对人产生精神感染,如齿轮和螺钉。“精神的造型”:只对人产生精神感染而没有实用价值,如绘画和照片。“综合的造型”:既有实用价值,又对人产生精神感染,如服装、汽车。

2.什么是设计?它有哪两重含义?

设计强调构思。

双重含义1设计者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以确定产品的形态;

2设计者还需要以恰当的手段反映自己的构思,从而使制作者了解并执行设计者的意图。

3.造型和设计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造型强调成型,设计强调构思。

联系:

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融会贯通,通过熟练的技艺体现在产品形态上。造型和设计是一对孪生儿,由于产品有实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密不可分。创造性是它们共同的精髓。

4.试述汽车造型的地位。

汽车造型是汽车设计先行环节之一,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汽车具体形象。提交数字化的外形模型,是科学与艺术技巧高度融汇交织的结晶。是促进汽车销售的重

要竞争手段。

5.对汽车造型有哪些主要要求?

1)造型应使汽车具有完美的艺术形象。2)造型应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3)造型应使汽车车身具有良好工艺性4)造型应保证汽车良好适用性。5)造型应考虑各种材料的装饰性。

6.汽车造型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有哪些要求

1.富于创造性;

2卓越的实施表现力;

3较宽的知识面;

4良好的协作精神。

7.轿车造型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哪5个阶段

1、马车形造型

2、方箱形造型

3、流线形造型

4、三箱形造型

5、楔形造型

8.举例说明方箱式汽车造型的特点。

亨利福特1908推出的T型汽车,外形方正,车身各部界限明显,车灯、门铰链、备胎等

在外,前翼板踏脚板后翼板连一起并占据了汽车的左右两侧。

9.什么是流线型造型?举例说明其特点。

例如甲壳虫,发动机罩前部倾斜,前后翼板与车身紧贴,前大灯、备胎等隐于车身内,前挡风玻璃分成侧面倾斜的左右两块,这种圆滑的造型称为流线形。

10.什么是三箱式造型?由谁首创了什么车型?其造型有什么特点?

由美国设计大师雷蒙娄威首创的斯蒂贝克轿车。

客舱前移位于发动机和行李箱中间,

头和尾

的长度几乎相当,使汽车的侧形前后对称,明显地形成发动机乘客舱行李舱三部分。为三箱造型。

11.什么是楔形造型?其造型有什么特点?

1)减少汽车头部侧视投影的面积同时增加尾部侧视投影的面积,不但具有较小的空气阻力,还可以提高汽车空气动力稳定性,这就是楔形造型。

2)头部前端低矮、腰线前低后高、尾部保持较大的高度并向上翘。符合楔形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12.试分析二战后汽车设计造型的两大流派。

1) 欧洲: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简朴,汽车设计要求紧凑实用 2) 美国:生活较富裕,汽车设计追求宽松考究。最后以欧洲派的获胜表明:汽车真正的美在于形体的简朴和明晰,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浮夸和华丽饰件的堆砌。

13. 电动汽车有何优缺点?电动汽车有哪三种类型,试比较其优缺点?

优点:节能环保。缺点:动力性差,续航里程短,充电迟缓,前期投入大。 1) 蓄电池式电动车 2) 复合动力式电动车:采用内燃机发电机组和蓄能飞轮双动力双动力源,空气阻力系数低。

3) 燃料电池式电动机:汽车上部布置和造型不受限制。 14. 举例说明客车和货车造型的发展趋势。

车地板低,车头削尖,曲面圆滑,空气动力性能极好,是客车造型发展趋势。例如德国尼奥普兰。

把载货汽车相互分割的驾驶室和货箱的形体统一起来,练成空气动力性能良好的平顺整体,是货车造型的发展趋势。例如英国雷兰德。 15. 高级轿车区别于普通轿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高级轿车区别于其他轿车的重要特点是主座在后排,车主不驾驶汽车而需要聘任驾驶员,有的设两排座位,有的设三排座位,有的还将中部加长,在驾驶员与乘客之间设有隔离板,汽车的结构,性能和造型要求极高,车内设施豪华奢侈。

24产品开发计划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可行性分析?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1)车型定位,可行性分析,设计任务书

(2)可行性分析包括使用调查、市场情况、企业的技术条件、工艺分析、成本核算等,也就是预测该种车型是否符合需要,对比竞争企业的同类车型的情况,分析企业的技术工艺

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生产规模,能否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3) a对产品技术指标的描述,其中写明对汽车的车型、各个主要尺寸、主要质量指标、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各个总成的型式和性能等具体要求。 b实际开发进度时间表

28汽车造型项目的任务有哪两种?分别加以说明(1)局部造型(现生产车型改型)

局部造型是对一些结构和装配方式相对简单的零部件造型加以修改。例如,对汽车的面罩、保险杠、前照灯、前翼板等少数几个外部或内部零件更改造型,不会投入太多资金,也不会改动许多生产程序和管理环节。可以说,局部造型以及相关的结构修改乃至生产调整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一个成功的局部造型,能使车型具有新颖的面貌,不失为一种对市场快速反应的好方式。

(2)整车造型(换代造型)

对正辆汽车进行造型,实现产品美感的全面升级,使其艺术面貌发生质的飞跃,以期待对顾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感染,推动市场销售。整车造型是对全车外形和室内的全新设计,涉及重新开发的部件很多,任务的工作量很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也较多,而且整车造型的成功与否对企业至关重要,将影响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时间内产品的竞争力,因而必须做好做精。

29什么是“动态报废”和“年度车型更新”?这两项产业政策有什么重要作用和影响?(1)动态报废:指汽车从出厂至报废的全过程中不是经历一个车主,而是经历多个车主。年度车型更新:使汽车每年更新换代,并千方百计的对那些高收入者(2)造成这样的压力: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和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每隔2~3年(甚至一年)将自己的汽车折旧,换成时髦的新车。

(3)这样在美国就形成了兴旺的旧车交易市场,更促进了各类汽车的交易,特别是新车的销售。那些不断淘汰旧车并购买新车的殷实用户竟是美国的新车销售量翻了一番,经济效益

十分可观。小公司陆续关门倒闭,剩下的三大汽车公司几乎完全垄断了美国的汽车工业。 30初步设计包括哪些步骤?

1) 汽车总布置设计与车身总布置设计 2) 效果图

3) 缩小比例模型

31、什么是汽车总布置设计和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总布置设计是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和主要尺寸,提出整车总体方案,规定各部件的参数和具体要求。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把人员和货物安排在恰当的位置。

32、什么是平台化和模块化?制造整车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与其下属各级供应商的供货关系及组织管理是怎样的?

平台化和模块化是采用为数不多的构造模块拼成尽可能多的各种车型,将各种构造模块选配组合,纳入特定的汽车平台之中。一级供应商向负责装配整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模块,二级供应商向以及供应商供应分模块和零件。构成严密组织,推行统一的产品信息管理。 33、什么是构思草图?绘制构思草图应注意哪几点?构思草图是速写画,用来记录造型师的灵感。绘制构思草图时注意以下三点:1)、不能与现有车型相同;2)、不能与自己画好的图样相同;3)、草图的数量不能太少,每小时画4~5张,每天画30~40张。 34、什么是彩色效果图?彩色效果图与构思草图的关系是怎样的?彩色效果图是较为完整地表达汽车造型效果的绘画。彩色效果图是从大量构思草图中筛选出来的优秀的方案。进一步绘制成的正规效果图,需要有正确的透视投影的严格的比例关系,并且较好地表达汽车质感。 35、试述缩小比例模型的分类。

缩小比例模型按尺寸分为1:10和1:5两类;按材料分为造型泥模型、石膏模型和仿真模型三种。

36、试述缩小比例模型的作用。

1)是造型构思的延续2)比效果图的三维空间感更强3)是1:1模型的前期试验品4)是选型的重要依据

37、了解缩小比例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工具。

缩比模型的制作方法:先将白色塑料泡沫贴在骨架上,并用刀削成所需的形状,然后把烘箱加热成胶状的油泥,抹在泡沫的上面,直至所需的厚度。毛坯做好后,移到雕塑台上精雕细刻,力求尺寸和比例正确,曲线和曲面圆滑流畅,制成造型师中意的车型。

工具:1)雕塑工具:刮铲工具、成型雕刻工具,刮平修光工具、烘箱2)测量工具:雕塑台、其它测量工具(钢尺、直角尺、内外卡尺、画针盘、高度尺等)3)三维坐标测量仪:计算机操纵队数控测量工具。

加题:1、轿车的正投影图通常采用1:5或1:10的比例,大客车通常采用1:20的比例。 2、绘制透视图稿时,视点的高度最好选1.5米或1.6米。视点太高(俯视),看到顶部较多,太低(仰视),底部较多,均不理想。

3、若需要表达汽车的侧面,可选30度左右;表达正面,60度左右;同时表达正面和侧面,45度左右。

40试述1:1胶带图的作用

(1)胶带图的是造型方案从效果图的平面状态过渡到模型的立体状态间的桥梁。(2)另一作用是进行造型的可行性分析

42为什么需要绘制1:1效果图?什么是等大尺度感?

与缩小比例效果图相比,全尺寸效果图具有等大的真实尺寸感,可以更真实而准确地反映整车的造型效果,有助于造型师更进一步深入推敲,为制作全尺寸模型提供更细致而准确的依据。

等大尺度感:是指与人体相称的感觉

43试述1:1外部模型与缩比模型的关系,为什么说造型构思应在缩比模型阶段成熟?(1)缩比模型不能代替全尺寸模型,因为缩比模型没有等大尺度感。(2)在1:5模型上无法得到等大的尺寸感。因而,有必要强调:与此例类似的许多造型缺陷,是无法在1:5模型上检查出来的。(3)1:1模型不适于整体造型的反复修改,这种整体造型的修改只能在1:5模型上进行,而且汽车上的主要曲线和曲面的形状应该在1:5模型上基本确定,即整体造型构思应在1:5模型上基本成熟。

缩比模型和全尺寸模型各有各的用处,互有分工;缩比模型用于整体造型的修改试验;全尺寸模型用作局部试验,除了把整体曲线和曲面修饰得更完善外,还可对缩比模型无法表达的细部再进行深入的修改推敲。 45.试述1∶1内部模型的作用。 1、验证内部造型效果;

2、验证内部尺寸。 46.试述1∶1内部模型的制作要点。 1、模型的空间构架通常用木材搭成,然后安装各个部分(模块):亦即包括仪表板

和转向盘、门内护板、座椅、顶篷、地板等主要部分; 2、这几个主要部分需要单独制作; 3、1:1内部模型和1:1外部模型的制作同时进行,互相对照。 49.传统的汽车造型有什么缺点?在汽车造型过程中,对曲线和特征点的测量,需要用手工在图面、模型、样板之间多次反复转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延长了设计开发的周期。况且,每次目测和手工操作都会有误差,经过图面、模型、样板的多次测量转换以后,设计精度就不易保证。 50.什么是现代化汽车造型的关键?汽车造型的关键工作是向后续环节提交汽车车身的数字化外形模型,使得结构设

计、工程分析、冲模制造等环节有了依据而提前启动并逐步开展。 55.什么是逆向工程?举例说明逆向工程在汽车造型中如何应用。逆向工程:把实物或实体模型转化为数字化模型的过程。应用:用三维坐标测量仪快速扫描的方法获得实物或实体模型的型值点阵数据,然

后用计算机再现实物或实体模型的形状,乃至设计和分析其结构。 56.什么是并行工程?并行工程对现代产品设计开发有何重大影响?并行工程:产品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是采取串接式,而是采取同时并举方式。影响:使后续环节提前执行很有必要,可以缩短开发周期,使产品迅速投放市场从

而提高企业灵活应变的能力,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有利的地位。 57.什么是敏捷制造?需要哪些主要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敏捷性?敏捷制造: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要生存并扩大其竞争优势,必须对快速变化甚至是无

法预测的外部形势做出敏捷反应,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模式。为了实现敏捷性,企业必须在设计、制造、管理等许多方面走向现在化,才能提升

自己的实力。

58.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有何特点三维图形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来生成沉浸式交互环境,形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世界,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利用自身的功能和一些设备,对所产生的虚拟世界进行浏览和交互式考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特点: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和实时性。 59.试述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概况。 1、设计。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取代一些实体的设计制作环

节。采用虚拟现实的建模的外形设计,节省人力物力,可提供多种方案、颜色,并可修改缩短造型周期。造型方案确定后的建模数据可直接用于车身结构设计、冲压磨具设计等后续环节。采用虚拟技术可以设计出汽车的各种零部件乃至装配出铮亮虚拟的样车。 2、试验。可以把虚拟的样车放置在“虚拟试验场”进行各种实车试验仿真,预测

出汽车的各种性能。可改变汽车的结构和参数重复上述实验,并可对比各组测试结果进行分

析研究,用虚拟的碰撞试验代替试车的碰撞试验,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 3、制造。应用虚拟技术对各种加工过程进行仿真。 4、产品广告和漫游。用虚拟现实或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产品广告效果逼真,可现

实产品的外形、内部结构、装配和维修过程、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工作性能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产品介绍,广告效果很好。 60.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这种存在的认识和理解,是主观反映。61.为什么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标准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

既然人的审美态度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那么,由于人的社会地位和经历各不相同,因而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见解也因人而异。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对客观事物没有审美标准。由于人生活与社会之中,这种因人而异的审美个性又必然属于社会的共性之中,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为一定的共同倾向性和一致性。因此,对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以及特定的人群,总会有相近的或共同的审美标准。

62.什么是整体感?试述统一与变化的辨证关系。做到整体感需要克服什么?

整体感:整体统一是艺术创作的首要法则,一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为了使局部统一,各个局部必须相互关联和呼应。

统一与变化的辨证关系:提倡统一并不是忽略变化,更不是千篇一律。单调的色彩不和平淡的造型不能表现明确的主题,不可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只有抑扬顿挫,分清轻重缓急的乐曲,鲜明多彩,分清明暗层次的绘画,生动活泼,凹凸进退有分寸的造型,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鼓舞的作用。

需要克服:1、各个局部平均对待,一律深入刻画——必然形成多中心或竞争,造成模糊和紊乱;2、对某个次要部分过分强调,造成喧宾夺主离题万丈;3、明知这个部分会影响主题,与主题无关,但又舍不得删掉,特别偏爱,形成多余和繁琐。 63.试述“重复”的艺

术手法的要点。形象的重复与再现,能使艺术品各部分产生联系和呼应,达到统一。

重复不一定是精确的重复,精确地重复不都是理想的,因为没有变化,很难避免单调和不活跃。因此,多数艺术品并不希望总是出现完全相同的单调重复,而是采用有变化的重复,使各部分既有变化又有联系,既多样又统一。重复的手法,还可以使重点得到加强,或使意义明显,主题突出。 64.试述“主调”的艺术手法的要点。大凡艺术创品都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因此,必须突出某

一艺术形象,使他充分被表现出来。在突出主调的时候,对艺术品的其他部分也不可忽略,应使这部分围绕这个主调进行变化,烘托出主题。这样,就可达到分清主次,分清重点和陪衬的效果,或者说形成了兴趣中心或吸引中心。

有主有次,有重点又有陪衬,寓意及其深刻,获得既多样又统一的艺术效果。

任何创作,最忌讳的是形成两个均势的成分。当我们正在感受着两种对视觉具有同样吸引力的东西时,我们不能获得什么明确的印象。这两种等强成分互相矛盾,势均力敌,必然导致主次不分,主题不明确的紊乱现效果。由此可知,在造型时,采取简单等分的方法,不是很理想的。

65.什么是对比?为什么艺术创作需要鲜明的对比?

对比是差异较大。

艺术创作中的对比,就是轻与重,缓与急,强与弱,明与暗,虚与实,大与小,高与低,曲与直,方与圆。。。,它们是出于同一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

对比,是突出主题的重要艺术技巧。必须使矛盾的双方做鲜明的对比,艺术品的主题才能明显而突出。

66.什么是调和?调和与统一有何不同?

调和:调和是差异较小,是对比的反面。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绝对的。

不同:一种看法,认为鲜明的对比很难统一,这是不对的,鲜明恰当的对比正好能突出主题,而使艺术作品更为完整,更为统一。另一种看法,认为调和就能统一,甚至把调和与统一等同起来,这也不对。调和是指两个局部相互比较而言,统一是指整体效果。一味追求调和,忽略对比,就很难使艺术创作生动活泼,反映不出一定的思想内容,也就达不到统一的效果。

71.什么是黄金分割?试述黄金分割比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黄金分割是古典装饰理论中划分已知线段成两段的最佳方法。

尺寸的多样性兼有形状的统一性,形状的多样性兼有尺寸的统一性。 74.斐波那契数列有何性质?在艺术造型中怎样应用?

答:性质: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数列愈是向后,其相邻两项的比值愈是接

近黄金分割比值。 75.贝尔数列有何性质?

贝尔数列的每一项等于前项两倍与再前项之和,其各项的数值是:

1,2,5,12,29,70,169,408……。 76.什么是均衡?获得均衡的方法。

均衡是指艺术形象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在艺术品各部分的分布情况,亦即配置得当,恰如其分。对于物体造型,均衡就是形体的各部在人们视觉上感受到的相互关系。均衡决不是主次不分,一律平均对待,要力求避免如此。对艺术品各个部分进行均衡配置的方法:首先应确定艺术品的中间位置,然后在中间位置的周围恰当地安排其他艺术形象。应该指出,中间位置不一定是图形的中心,而是艺术品中某一突出的最具有吸引力的位置。 77.什么是稳定感?造型稳定与力学稳定的区别。稳定感是指造型物体具有不倾倒的感觉,亦即给人安详,轻松的心理感受。形状的上小下大,

色彩上轻下重以及低矮的物象,常常给人以稳定感。在力学上也可知道,重心低和支承面积大的物体稳定性较好。稳定感与力学的稳定性有相同之处,然而稳定感所强调的是一种视觉

感受,与力学的原理不尽相同。

78.什么是对称?为什么对称的物象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对称是指艺术形象相对于某一中间位置的重复。对称的现象在自然界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所以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79.试述汽车造型获得动感的几种方法。强调水平划分线的方法。

①使汽车的外形与运动物体的外形相像。②使汽车具有活泼流畅的线条和光顺的车身表面。

③强调水平划分线和削弱垂直划分线。强调水平划分线的方法:在汽车的侧面镶上水平的装饰条;在汽车侧面的覆盖零件上刻出前后直通的浮雕线;用两种色彩水平地划分车身侧面。

80.为什么汽车的腰线在侧视图上不能画成直线?轿车的腰线在汽车侧面造型上有重大意义。如果在侧视图上把它画成直线,则看起来是下凹

的。这首先是由于车身上半部线型的影响——特别是放射式窗立柱的影响而造成的错觉,其次是因为人眼的位置比腰线高而且车身中部比头部和尾部较宽所造成的透视效果。因此,正确的轿车腰线设计应是中部略为拱起的。 81.试述车身线条组织的几种方法。

①在车身上采用重复的形样和线条。②把线条组织起来:放射式的,相互平行的,相互垂直的,曲率相等的,几何形状相似的等等。③在车身上采用比例曲线。应用:在艺术造型中,这个数列的前面各项比值得到广泛应用,如2:3,3:5,5:8,8:13等等,

但数列的后面几项的比值不用(因为已与黄金分割比值几乎相同)。

82.有意识的去组织车身表面的明暗关系的两个关键是什么?

答:1.使车身表面各个区段具有不同的倾斜度以承受不同点光照量;

2.使成身表面具有不用的曲率从而具有不同的聚焦能力。 90.试述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各有什么特点?

答: ①色相:色相是色彩类别的名称。②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③纯度是指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程度。

91——95只需记住三个色系的名字:孟歇尔系统奥斯特华德系统 CIE系统 97、什么是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配合时,调和是指差异较小,对比是指差异较大。也就是说,色立体或色度图中,相邻近的色彩差异较小而易于调和,远离的色彩差异较大会形成对比。

98、如果色彩不调和,可采用的措施?答、(1)减少一种色彩的面积;

(2)加入白色使色彩变淡(称为淡调);(3)加入黑灰色,使色彩变暗(称为破调);(4)用黑、白、灰、金、银等色镶边,作调和过度;

(5)两种色彩交接处用邻接色(在色相环或色度图中两色之间的色彩)隔开。 100、人的色彩视觉由哪三个因素组成?答、(1)照射到非发光体上的光线的特性;(2)非发光体本身吸收反射的特性;(3)人的感觉器官。

101、什么是色彩的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对人的色彩视觉有什么影响?答、色彩的同时对比,是人对人对某一种色彩的视觉由于人眼的视野中有其他色彩刺激物而产生的变化,可能有时涉及色相,有时涉及明度,有时涉及纯度,但这种变化更经常的是涉及所有这三方面。影响:人的色彩视觉的同时对比,是神经活动相互诱导的结果,亦即我们看到的色彩是力图向着增大他本身与诱导刺激物之间差别的方向变化的。色彩的先后对比(又称连续对比)是人眼收到某种色彩刺激物作用后观察的色彩所产生的变化。影响:例如注视红色物体以后再将视线移到白色表面,所看到的是青绿色。可以这样来解释:受到红色刺激后,眼睛对红色光的感受性就迟钝了,于是我们便较少的看到红色的光线混合到视野中。

102、为什么红色制动灯最合理的设计是大面积的横向长方形?

答、大量试验表明,在增加灯光的照度时,红色光的可见度是增长较其他光来得慢;可是在

增加灯的面积时红色光的可见度增长却是较好的。此外,长方形的红灯的可见度比圆形和三角形红灯的可见度更佳。由此可作出结论,汽车后部的红色制动灯最合理是采用大面积的长方形灯。

103.试述人眼的色彩视角界限,在车身设计中如何应用?答:人眼对红光和绿光的水平和垂直视觉都较小。如果将信号灯布置在人眼对该种色彩的视角界线附近,就可能被人眼忽略,这将会很危险。与此相反,像霓虹灯一类五光十色的刺激源则应布置在这个界限之外。 104.什么是色彩透视?为什么大雷雨后的景物特别清晰?

答:物体与人眼的距离越远,其固有的色彩越不明显,发灰发暗—这种现象称为色彩透视。物体与人眼之间间隔着一层空气,这层空气不是绝对透明的(夹杂着尘埃),就是色彩透视的成因。在荡涤尘垢的大雷雨后,景色特别清晰。 105.人对色彩的视觉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人对色彩的视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受到到噪声、气味、服药、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下,色彩视觉会产生变化,人眼对各种色彩的可见度亦随车速的提高而下降。

106.色彩给人的心里感觉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答:色彩给人的心里感觉是指寒冷感(冷热感)、进退感(远或近)以及象征感。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人的视觉与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复杂联系。

107.汽车色彩设计的主色调主要考虑那几个方面?

答:主要考虑汽车的用途和级别、气候及地理条件、城市与道路的美化。 108.汽车室内色彩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室内各部分的色彩设计毫无疑问要服从汽车整体的主色调。由于室内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和乘客休息的地方,色彩不宜太鲜艳,通常纯度都比较低。第五章:汽车造型整体方案确定后,还要对许多局部和细节进行造型,这其中包括构成车体本身的一些功能和附属部件。局部造型是整个造型过程中一个较重要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

作用。一个造型方案的好坏或成败,不仅取决于整体造型,还取决于局部造型的水平。局部造型是整车造型的延续和发展,和整体密不可分,也是大局的细化,既体现了整体设计的思想精髓,又在细节处拓展出各种不同的思路。一个优秀的方案是远看整体,近看局部,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觉层次,每走进一步都会有吸引视觉的新细节展现,丰富了汽车造型的内涵。

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结构拓扑及尺寸优化设计研究

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结构拓扑及尺寸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凭借高能效、低污染的优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潮流。但是很多新能源汽车只更换了动力系统,却依旧沿用传统汽车的车身结构,然而使用电动机替换发动机且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就一定会导致车身载荷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在结构设计上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必须要改变车身结构设计。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被大大简化,这也为车身结构轻量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所以,加强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结构和尺寸优化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而结构拓扑技术成为实现上述设想的重要技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结构拓扑;尺寸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在迅速增加,由燃油汽车造成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凭借其能效高、噪音低、污染少等优势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当前阶段,对整车结构的拓扑优化相关研究较少,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整个车身设计的研究成果更是缺乏。在汽车整车概念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依据新能源汽车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对白车身结构进行设计,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材料利用率,更好地实现轻量化设计。 1 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随着学者们的不但探究,现在的拓扑优化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均匀化方法、水平集法及变密度法等,且从这些方法中又演变出很多新形式。 1.1 均匀化方法 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众多方法中,均匀化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拓扑结构材料划分成众多单胞微结构,确保单胞的尺寸、形状参数和材料的弹性模型密度呈现出线性关系,这样单胞尺寸的变化就决定了微结构的有无。通过对形状参数的优化,可以影响设计区域的密度分布情况,从而最大程度提升结构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的性能。 对均匀化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其中理论研究更多在微结构模型中应用,而实际应用更多的应用在均匀化模型中[1]。微型结构模型的理论研究侧重于对方形结构掏空、挖洞的理论探究,均匀化模型实际应用则主要是指对三维连续问题、多工况二维平面问题等的探究。 1.2 变密度法 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中,变密度法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方法,它是材料描

汽车车身课程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电动游览车车身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学院: 学校: 日期:

目录 1.摘要 (3) 2.设计任务书 (4) 3.方案分析及选择 (5) 4.设计步骤 (6) 4.1车身主要尺寸的分确定和基本外轮廓的草图设计 (6) 4.2车身轮廓的细节处理 (13) 4.3.对车身进行着色处理 (19) 4.4车身的整体效果图 (20) 5.设计心得 (21) 6.参考文献 (22)

1.摘要 车身是汽车的三大总成之一,其生存周期约为底盘的三分之一。车身的更新速度较快,因此车身设计对新车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计算机辅助技术已渗透到汽车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CAD技术已成为汽车造型设计的常规手段。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程序,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美学、空气动力学和人机工学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计中,本人的任务是根据观光车车身的布置特点,完成车内布置及三维造型。通过查找现有车型的参数及座位的布置,利用CA TIA画出车内布置的三维图中,并进行相应的渲染。达到设计一款外形流畅美观,具备实用性的电动游览车。 关键词:车身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CA TIA,电动观光车

2.设计任务书 学年学期: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15-17周 学时周数:3周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程序,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美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一下车身尺寸参数完成电动观光车车身造型设计任务,达到以下要求: 车体宽度小于2m 车体高度小于2m 可供月15到18人乘坐 最高时速40KM 允许坡度15°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XX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学院:X 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X年XX月XX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内容: 1.零件图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1.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4 2前轮 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1422mm 整备质量1060kg 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60% 最高车速180km/h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30km/h) 5.6m 最小转向直径11m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N·m/rpm 2.对转向系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顺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目录 序言 (4) 第一节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4) 一、转向盘 (4) 二、转向轴 (5) 三、转向器 (6) 四、转向梯形 (6) 第二节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7) 一、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7)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9) 三、设计目标参数及对应转向轮偏角计算 (9) 四、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0) 五、齿轮轴结构设计 (12) 六、转向器材料 (13) 第三节齿轮齿条转向器数据校核 (13) 一、齿条强度校核 (13) 二、小齿轮强度校核 (15) 三、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8) 第四节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21) 一、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1) 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横拉杆上断开点的确定 (24) 三、转向传动机构结构元件 (24) 第五节参考文献 (25)

轿车车身功能尺寸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轿车车身功能尺寸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曾贺胡敏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金隼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以“2mm工程”为代表的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在整个汽车领域的应用和全面推广,已经使得全球的整车制造水平在过去的20年中整体提升了一个台阶。但随着汽车构造越来越复杂以及客户对汽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汽车企业都已逐步认识到,整车质量的形成不仅与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与包括产品设计在内的其他许多过程、环节和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全部纳入到质量管理中,并保持系统、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整车的高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而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设计质量又是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功能尺寸这 一过去仅用于生产制造阶段,监控车身 尺寸偏差的工具被逐步扩展应用到了产 品设计阶段。所谓功能尺寸(Functional Dimension)就是指“从一般产品尺寸特 征中选择出来的一部分反映产品重要功能而且必须保证的尺寸”,它是由德国大众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并全面推广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整车尺寸检测控制方法,功能尺寸在车身尺寸偏差控制方面有着“直观、效率高、与整车质量表现关联性强”等特点。 目前,国内企业在车身尺寸偏差监控方面,应用的功能尺寸控制标准主要是直接从国外引进,或者是工程师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经验而定义的,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是针对功能尺寸从设计到验证再到应用的完整开发流程。但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加,以及自主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开始运用功能尺寸这一工具对设计进行优化,功能尺寸的设计开发也因此得到了各个整车企业的重视。 车身功能尺寸系统概述 1.车身功能尺寸的分类 功能尺寸按照不同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产品功能尺寸、基准功能尺寸和控制功能尺寸三大类。 (1)产品功能尺寸,是指为了保证下一级装配质 量而在上一级零件、分总成、总成上规定的功能尺寸, 是从整车性能要求中分解出来的对各总成、分总成和 零件的关键特征的相对公差要求。通过产品功能尺寸 的定义,可确定总成、分总成和零件的设计目标,驱 动总成或分总成中所有零件的结构关系、定位策略、 工艺过程、公差要求等的设计。 (2)基准功能尺寸,是指为了保证产品功能尺寸, 而在下一级的分总成、总成上对上一级的零件、分总成、总成的基准提出的公差要求。实现基准功能尺寸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汽车产品设计和制造

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倒车雷达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倒车雷达设计 学生姓名XXX 班级机制1001班 学号201021xxxx16 日期2013.07.01—2013.07.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兴旺,汽车的数量大幅增长,随着汽车的增多和停车位日趋紧张,泊车成为很多车主头痛的问题,这时倒车雷达就成了汽车的好助手。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比较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后方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了倒车的安全性。超声波测距法是常见的一种距离测距方法,本文介绍的就是利用超声波测距法设计的一种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控制系统核心部分就是超声波测距仪的研制。 设计通过多种发射接收电路设计方案比较,得出了最佳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各个单元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组成系统电路的芯片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对超声波传感器的选用经过了仔细的思考,并详细的说明其功能和作用原理。文章介绍了系统系统的软件结构,通过编程来实现系统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1引言 (2) 1.1背景 (2) 1.2设计的要求和难点 (2) 2总体方案设计 (3) 2.1 系统构成图 (3) 2.2 工作原理 (3) 3硬件设计 (5) 3.1 超声波发射与接收电路 (5) 3.1.1 发射电路 (5) 3.1.2 接收电路 (7) 3.2 ADC0832转换器特点与接线图 (9) 3.3 传感器型号及说明 (12) 4软件设计 (13) 4.1 系统流程图 (13) 4.2 编程程序 (15) 5设计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怎样把汽车优化设计

汽车设计 目录 前言 1、轿车车身 2、轿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 3、导流板与扰流板 5、汽车档风玻璃 6、汽车档风玻璃2 8、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 9、轿车车身上的三大立柱车身外型设计的两对矛盾汽车风阻的五个组成部分汽车外形的演变 车身要紧构件 轿车的面漆 汽车的噪声 轿车的降噪措施 汽车的色彩 汽车内饰件的材料

内饰件与模块化 汽车木质内饰件 电动玻璃升降器 电动座椅 现代轿车座椅的要求 车顶盖 轿车的门 车用塑料燃油箱 轿车的仪表板总成 轿车的前照灯 以后的轿车大灯 汽车内的雨刮器 现代轿车音响 氙灯——一种新型的前大灯人机工程学与汽车设计 现代轿车设计概况 “优化设计”与轿车产品 材料疲劳——汽车安全的大敌塑料在汽车内的应用

镁合金在汽车内的应用车用材料的新进展 汽车铝质材料 纳米技术和汽车 车用钢板 新型车身材料 绿色浪潮与汽车 汽车信息化 网络汽车 蓝牙技术与汽车 汽车移动影院与信息化Wi-Fi与汽车 车载燃料电池 混合动力汽车 汽车保险杠 安全气囊 轿车内的安全带

前言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确实是它的外型,外型是否讨人喜爱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商的命运。在全球各大汽车企业中,汽车造型工作差不多上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接领导。因此除了汽车公司自己的设计队伍,还有一些独立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司,如闻名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设计公司[ www.italdesign.it]、意大利博通设计室[ www.bertone.it] 等等。 ....好,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是依照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的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尽管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时期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汽车造型设计需要你掌握哪些知识? ....汽车造型要紧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设计师需要明白得车身结

4.车身(车门)课程设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ANSYS的轿车车门建模 及有限元分析 班级0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现代汽车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第1章车门结构及其简化模型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现代轿车普遍采用的整体式车门,前门门体。简化的车门模型是一种假设,对这一假设进行基于ANSYS的有限元分析,检验该车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是否满足各项技术性能的要求,为车门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1.2简化原则和步骤 原则: (1)尽量减小建模的复杂度; (2)尽量不引起结构的刚度改变。 步骤: (1)将对于结构刚度影响较小的附件除去,减少的重量用施加的力补上。 (2)简化复杂结构。 1.3 车门结构及其简化模型 车门系统的组成:门体、车门附件和车门内饰件。 门体包括:内板、外板、加强板、抗侧撞梁、门框等,如图2-1所示。 图1-1 门体结构 A-内板总成 B-外板总成 C-前门体总成 1-外板 2-内板 3-前、后玻璃导轨 4-上、下铰链加强板 5-抗侧撞梁 6、7-内、外板加强板 1. 内板(如图1-1中2和图1-2中3所示) 作用和要求:内板几乎是所有车门附件的安装体,是车门的重要支撑板件。为了保证车门附件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和车门周边的密封间隙要求,车门内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材料和制造:一般采用0.7~0.85mm的薄钢板拉深成形。内板周边需冲压出凸边、加强肋或使用加强板焊于母板上。 简化:

内板J平面上需冲压出各种形状的凸台、窝穴、手孔和安装孔等。较大的孔一般会安装上其他装置,刚度并没有因为开孔降低很多,所以这里,直接将孔除去,为了加强J面的刚度,做了一个内凹。 采用厚度为1mm碳钢板。简化后的内板如图1-3所示。 图1-2 内板、J平面和窗台截面 1-车门外板 2-内、外加强板 3-车门内板 4-窗框 a-玻璃厚度 b-腰线到玻璃的距离 c金属到玻璃的距离 d-腰线上的点 e-内饰板厚度 f-内腰带梁截面宽 a) 内侧视图 b) 外侧视图 图1-3 内板简化模型 (2)外板(如图1-1中1和图1-2中1所示) 作用和要求:外形和制造的表面质量必须符合车身造型的要求;轻量化和侧面碰撞安全性又要求车门外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材料和制造:由厚度为0.65~0.85mm的薄钢板冲压成形。 简化:采用厚度为2mm碳钢板。简化后的外板如图1-4所示。

车辆工程 汽车优化设计论文

优化设计在汽车中的应用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车辆工程三班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性能竞争转向性能、环保、节能等多元综合竞争。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是二十一世纪汽车工程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热点。 随着国内汽车研发水平的提升,优化设计已经逐步应用到整车开发过程当中。本文结合在整车开发中的优化设计经验,对几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简单介绍,从而使大家对优化设计有更直观的认识。

关键词 汽车优化设计实践 目录 一、摘要 (1) 二、现代最优化设计简介 (3) 三、优化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4) 四、CAE在汽车冲压件生产工艺中的优化应用 (5) 五、优化设计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中的应用 (6) 六、总结 (6)

一、现代最优化设计简介 1.1最优化设计概念及最优值 最优化设计是在现代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根据最优化原理和方法,综合各方面的因索,以人机配合方式或用自动探索的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选出在现有工 程条件下的最好设计方案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实践证明,最优化设计是保证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减轻自重或体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有效设计方法,同时也可使设计者从大量繁琐和重复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使 之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造性的设计,并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最优化设计方法己陆续应用到建筑结构、化工、冶金、铁路、航空、造船、机床、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以及电机、电器等工程设计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设计上的“最优值”是指在一定条件(各种设计因素)影响下所能得到的最佳设计值。最优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同于数学上的极值,但有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表示。概括起来,最优化设计工作包 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将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转变为数学模型。建立 数学模型时要选取设计变量,列出目标函数,给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采用适当的最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例如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问题。 1.2设计方法的分类 在工程优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优化设计、优化试验和优化控制三个方面。根据优化问题的不同特征,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有无约束分:无约束优化问题和有约束优化问题; (2)按设计变量的性质分: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和带参变量;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1) 纵置钢板弹簧的已知参数 序号弹簧满载载荷静挠度伸直长度U型螺栓中心距有效长度 1 19800N 9.4cm 118cm 6cm 112cm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5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新能源汽车特拉斯车身结构材料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特斯产车身结构材料分析报告

目录 1.车身结构的组成构件 (5) 1.1汽车结构件 (5) 1.2汽车加强件 (5) 1.3汽车覆盖件 (6) 1.3.1发动机盖 (6) 1.3.2翼子板 (7) 1.3.3保险杠 (7) 1.3.4车顶盖 (7) 1.3.5车门 (8) 1.3.6行李箱盖 (8) 2.97%全铝车身,实现极致轻量化 (8) 2.1全铝车身简介 (8) 2.2特斯拉Model S的铝合金结构件 (9) 2.2.1悬挂系统采用镂空锻造铝合金 (10) 2.2.2罕见的铸铝横梁 (11) 2.2.3汽车覆盖件 (11) 2.2.4铝合金制轮毂 (11) 2.3全铝车身“鼻祖”——奥迪ASF车身主要参数 (11) 3.关键区域的高强度钢应用提高乘员安全 (12) 3.1高强度硼钢加固 (12) 3.2汽车防撞梁 (13) 4.特斯拉其他材料使用情况 (13) 5.投资建议 (13) 6.风险提示 (13)

图目录 图1汽车结构件示意图 (5) 图2汽车加强件示意图 (6) 图3汽车覆盖件示意图 (6) 图4发动机盖结构示意图 (7) 图5发动机盖与前翼子板结构示意图 (7) 图6汽车前后保险杠示意图 (7) 图7汽车车门结构示意图 (8) 图8奥迪A8全铝车身 (9) 图9汽车“白车身”——结构件示意图 (9) 图10特斯拉全铝车身 (10) 图11特斯拉Model S悬挂系统 (11) 图12奥迪A8(D5)车身结构材料示意图 (12)

表目录 表1奥迪A8系列白车身重量 (12) 表2特斯拉MODEL S前后防撞梁强度表(MPa) (13) 表3特斯拉MODEL S其他关键构件所用材料 (13)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载货汽车汽车动力总成匹配与总体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日期:2104/12/1

题目: 设计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20t 的重型货运汽车。 整车尺寸:11980mm×2465mm×3530mm 轴数:4;驱动型式:8×4;轴距:1950mm+4550mm+135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1000kg 公路最高行驶速度:90km/h 最大爬坡度:大于30% 设计任务: 1)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 驱动桥、车轮匹配和选型; 2) 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估算,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绘制车辆总体布置说明图;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将从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传动系各总成的选型、整车性能计算、发动机与传动系部件的确定四部分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1.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1.1发动机的选择 1.1.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转速的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设计要求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是90km/h ,那么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该大于等于以该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即: )76140 3600(13max max max a D a a T e u A C u f g m P ?+??≥ η (1-1) 式中 max e P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T η——传动系效率(包括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参考传动部件传动效 率计算得:95%95%98%96%84.9%T η=???=,各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1-1; 表1-1传动系统各部件的传动效率 部 件 名 称 传动效率(%) 4-6档变速器 95 辅助变速器(副变速器或分动器) 95 单级减速主减速器 96 传动轴万向节 98 a m ——汽车总质量,a m =31 000kg (整备质量11 000kg,载重20 000kg ); g ——重力加速度,g =9.81m /s 2 ;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测得,在车速不大于100km/h 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常数。轮胎结构、 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见表1-2。取0.012f =。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轮胎种类 滚动阻力系数 中重型载货车用子午线轮胎 0.007-0.008 中重型载货车用斜交轮胎 0.010-0.012 轻型载货车用子午线轮胎 0.008-0.009 轻型载货车用斜交轮胎 0.010-0.012 轿车用子午线轮胎 0.012-0.017 轿车用斜交轮胎 0.015-0.025 D C ——空气阻力系数,取D C =0.9;一般中重型货车可取0.8~1.0;轻型货车或大客车0.6~0.8;

汽车的优化设计整理

汽车造型 1.汽车造型和汽车设计的关系?那个包括范围广? 造型强调的是成型,设计强调的是构思。汽车造型是汽车设计的先行环节之一,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融会贯通,通过熟练的技艺体现在产品形态上。造型和设计是一对孪生儿,由于产品有实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密不可分。创造性是它们共同的精髓。 汽车设计涵盖范围广。 2.汽车造型发展阶段?推动发展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一百多年来,汽车造型的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流线型汽车,船型汽车,楔型汽车到现在的复合型汽车; 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 3.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大师? 宾尼法利那(Pinifarina)、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lGN)、博通(Bertone)、意迪雅(I.DE.A);乔治亚罗(Qugetto Giugiaro)、Nucc Bertone、波尔舍、 4..汽车造型工作方法流程 产品规划、二维设计、三维设计、样车试制 5.为什么要制造缩小比例模型?作用(4个作用) 1)是造型构思的延续2)比效果图的三维空间感更强3)是模型的前期试验品4)是选型的重要依据 6.车身主要曲线曲面在汽车造型哪个阶段确定?为什么? 7.什么方法时汽车获得动感? 使汽车的外形与运动物体的外形相像;使汽车具有活泼流畅的线条和光顺的车身表面;强调

水平划分线和削弱垂直划分线;运用不同色彩或不同质感的对比方法。 8.汽车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9.使配色更好用哪个配色系统?怎么使色彩搭配协调的配色方法? 奥斯特华徳系统(配色系统有孟歇尔系统、奥斯特华徳系统、CIE系统);使色彩搭配协调的方法有:减少一种色彩的面积;加入白色,使色彩变淡;加入黑灰色,使色彩变暗,用白、灰、黑、金、银等色镶边,作调和过渡;两种色彩交接处用邻接色(在色相环或色度图中亮色之间的色彩)隔开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学习

(汽车行业)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与结构分析学习

2004.11.17from:《汽车超级读本》 0.汽车的基本构造 汽车壹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系和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等组成。按燃料分发动机有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俩种;按工作方式分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俩种,壹般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发动机是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壹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四行程柴油机和汽油机壹样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的过程。但和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汽油机是点燃,柴油机是压燃。 冷却系:壹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俩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壹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化油器:是将汽油和空气以壹定的比例混合为壹种雾化气体的装置,这种雾化气体叫可燃混合气,及时适量供入气缸。 汽车的底盘: 传动系: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和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壹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用是支持全车质量且保证汽车的行驶。 钢板弹簧和减震器:钢板弹簧的作用是使车架和车身和车轮或车桥之间保持弹性联系。减震器的作用是当汽车受到震动冲击时使震动得到缓和。减震器和钢板弹簧且联使用。 转向系: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节、转向节臂、横拉杆、直拉杆等组成,作用是转向。 前轮定位:为了使汽车保持稳定直线行驶,转向轻便,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前轮、转向主销、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壹定的相对位置,这就叫“前轮定位”。它包括主销后倾、产销内倾、前轮前束。前束值是指俩前轮的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的差值。制动系:机动车的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制停车的效能。 手制动器的作用:手制动器是壹种使汽车停放时不致溜滑,在特殊情况下,配合脚制动的装置。 液压制动构造: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分泵、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油管等机件组成。 气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空气压缩机、气压表、制动阀、制动气室、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气管等机件组成。 电气设备: 汽车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仪表、照明装置、音响装置、雨刷器等组成。 蓄电池:蓄电池的作用是供给起动机用电,在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转时向发动机点火系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电机发电充足,蓄电池能够储存多余的电能。蓄电池上每个单电池都有正、负极柱。其识别方法为:正极柱上刻有“+”号,呈深褐色;负极

车辆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_第1章

第1章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1.1 概述 ● 1.2 优化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数学模型 ● 1.3 多元函数的基本性质 ● 1.4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 1.5 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1.1 概述 ●优化设计的概念? ●优化设计是20 世纪6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 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的设计方法,人们就可以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 ●传统设计方法只是被动地重复分析产品的性能,而不是主动地设计产品的参数。 作为一项设计不仅要求方案可行、合理,而且应该是某些指标达到最优的理想方案。 虽然设计中的优化思想在古代设计中就有所体现,但直到直至20 世纪60 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优化设计才有条件日益发展起来。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 ●现代化的设计工作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凭借经验或直观判断来确定结构方案,也 不是像过去“安全寿命可行设计”方法那样,。而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一些精确度较高的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法等)进行分析计算,并从大量的可行设计方案中寻找出一种最优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用理论设计代替经验设计,用精确计算代替近似计算,用优化设计代替一般的安全寿命的可行性设计。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 ●近年来,优化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汽车零部件的优化设计, 各系统的优化匹配等在近十几年也有很大发展,各种减速器的优化设计、万向传动和滚动轴承的优化设计以及轴、弹簧、制动器等的结构参数优化等都得到了广泛研究。 另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过程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洁合起来,使设计过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问题示例 图为由两根钢管组成的对称桁架。A处垂直载荷P=300000N,2L=152c m,空心钢管厚度T=0.25c m,材料弹性模量E=2.16X107N/c m2,屈服极限σs=70300N/c m2。 求:在满足强度条件和稳定性条伴下,使体积最小的圆臂直径d和桁架高度H。

车身结构加强件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在车身结构加强件上的应用 杨明戚为民赵俊杰 艾联(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优化设计在车身结构加强件上的应用 杨明戚为民赵俊杰 (艾联(中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利用一个公开的整车模型,先对其进行侧面撞击分析,然后添加本公司的结构加强发泡以改善其局部结构强度。通过Altair公司的OptiStruct软件对结构加强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设计状态。 关键字:侧面撞击,OptiStruct Abstract:Applying one public whole vehicle model, operates the MDB analysis, and then adds our company’s structure strength foam to improve the part structure. Using the OptiStruct of Altair Company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strength foam and achieve the best design effect. Key words: MDB, OptiStruct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日益普及,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引起普遍的关注。研究表明,到2020年,交通事故引发的疾病及伤害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前十大原因的第三位。然而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因侧面撞击导致死亡的接近30%。与汽车的其他方面撞击相比较,汽车侧面吸能结构件较少,一旦受到来自于侧面的撞击,将严重危机乘员的生命。 目前,普遍的方法是从约束系统匹配和提成车身整体结构安全性两个方向入手。本公司的结构加强件就是从提高车身局部强度入手来解决侧面撞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经验上我们会在车身比较薄弱的地方添加本公司的加强发泡,但是这样无法控制添加量和添加位置,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利用Altair公司的OptiStruct结构优化模块可以分析出最佳的填充方案。 2 Optistruct优化方案 2.1 有限元模型 本文利用一个public 模型来做一些研究性的工作,首先利用LS_Dyna完成侧面撞击的分析,找出车身结构薄弱的位置。

某商用车白车身结构疲劳寿命分析与优化设计

某商用车白车身结构疲劳寿命分析与优化设计 作者:湖南工业李明李源陈斌 摘要:本文基于应力分析结果,采用有效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利用专业耐久性疲劳寿命分析系统MSC.Fatigue 对该型商用车白车身进行S-N 全寿命分析,得其疲劳寿命分布与危险点的寿命值。采用结构优化、合理选材等方法,提高白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白车身;有限元;静态分析;疲劳寿命分析;优化 前言 在车身结构疲劳领域的国内研究中,1994 年,江苏理工大学陈龙在建立了车辆驾驶室疲劳强度计算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车辆驾驶室疲劳强度研究方法[1]。2001 年,清华大学孙凌玉[2]等首次计算机模拟了汽车随机振动过程。2002 年,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王成龙[3]等应用FATIGUE 软件的分析,结合疲劳台架试验,探讨了疲劳强度理论在汽车产品零部件疲劳寿命计算中的应用,提出了提高零部件疲劳强度的方法。2004 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靳晓雄[4]等人提到进行零部件疲劳寿命预估,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和可靠的材料疲劳数据是必需的,另外获得准确的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道路输入载荷也非常关键。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理论分析的多,对局部零部件研究的多,把车身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很少。 本文以某型商用车疲劳寿命仿真分析及优化提高为内容,研究中,首先对白车身结构几何进行网格划分;之后使用MSC.Patran/Nastran 对白车身结构进行静态仿真;然后导入MSC.Fatigue 对白车身结构进行疲劳寿命仿真。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优化结构、合理选择材料等,提高白车身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与动态疲劳寿命。 1 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疲劳寿命计算需要载荷的变化历程、结构的几何参数,以及有关的材料性能参数或曲线[4]。 图1为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疲劳寿命分析流程。

汽车课程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14060301 学号 2011040603007 姓名付超 指导教师刘刚 2015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汽车形式的选择 .............................................. 1 1.1汽车参数 ..................................................... 1 1.2汽车轮胎的选择 ............................................... 1 1.3驾驶室布置 ................................................... 2 1.4驱动形式的选择 ............................................... 3 1.5轴数的选择 ................................................... 3 1.6货车布置形式 ................................................. 3 1.7外廓尺寸的确定 ............................................... 3 1.8轴距L 的确定 ................................................. 3 1.9前轮距B 1和后轮距B 2 ........................................... 4 1.10前悬L F 和后悬L R .............................................. 4 1.11货车车头长度 ................................................ 4 1.12货车车箱尺寸 ................................................ 4 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 (5) 2.1发动机最大功率max e P .......................................... 5 2.2发动机的最大转矩max e T 及其相应转速T n .......................... 5 2.3选择发动机 ................................................... 6 第三章 传动比的计算和选择 .......................................... 8 3.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0i 的选择 ................................. 8 3.2变速器传动比 g i 的选择 (8) 3.2.1变速器头档传动比1g i 的选择 ................................. 8 3.2.2变速器的选择 ............................................. 9 第四章 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 9 4.1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 10 第五章 动力性能计算 ............................................... 15 5.1驱动平衡计算 (15)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 分析与设计 计算说明书

目录 一、任务说明 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2.问题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 1.导向机构及转向梯形布置方案分析与优化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参数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数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考虑导向机构非线性特征的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弹簧刚度、减震器阻尼参数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悬架导向机构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受力分析与阻尼参数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双横臂悬架下摆臂结构的强度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全浮式半轴计算及轮毂轴承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车身骨架优化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汽车车身骨架优化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技术) 班级: K汽车071 学号: xxxx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迄日期: 2011.2~2011.6 设计地点:工程实践中心 _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Optimal Design of Automobile Body Frame By Ji Jianke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Chen Ruwen Department of Vehicle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e, 2011

摘要 汽车主要承载结构是车身骨架,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减轻车身骨架的重量对整车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拓扑优化是近年来结构优化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也是结构优化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越野车2046虚拟车身为研究对象,采用壳单元建立该车的车身骨架的详细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有限元分析计算。根据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同时充分考虑实际的装配和性能要求,完成越野车2046车身骨架的重新构建。对优化后的车身骨架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其动、静特性参数与原模型作比较。研究表明,经拓扑优化后的车身大骨架各项特性参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可得出结论,在实际工程研究中,基于有限元的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车身骨架设计方面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强的优势。 关键词:车身骨架设计;有限元;拓扑优化;ANSYS

ABSTRACT The main bearing structure of an auto is body frame.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tiffness and strength,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 vehicle body frame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the forefront issues and hot issues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t is also the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of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Basing on the virtual body of 2046 SUV, the detaile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shell elements. The stiffness and modal characters of the skeleton-type body are gained qualitatively through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in order to test and verify the design. The preliminary layout of the SUV 2046 body skeleton was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opology optimization in fully consideration of other practical assembly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arameters of optimized body frame a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original desig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topologically optimized body frame a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research the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FEM is feasible on the design of vehicle body structure. And has a strong advantage. Keywords:Body frame design, Finite element,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method, ANS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