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电刺激治疗SCS

脊髓电刺激治疗SCS
脊髓电刺激治疗SCS

脊髓电刺激治疗(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

发表时间:2010-04-28发表者:金毅 (访问人次:137)

自从远古时候人类就知道用电来治疗疼痛,早在1559年Dioscorides就报道使用海洋鱼雷(Marine torpedo)缓解持续性的头痛。1967年shealey首先通过锥板切开方法将电极置于脊髓背侧柱表面的蛛网膜下腔来刺激脊髓。随后到1975年,Dooley提出了经皮穿刺将电极置人脊髓背侧硬膜外腔的新方法。

早期的刺激系统主要是由射频驱动的接受器所构成。至70年代中期,Cordis公司生产出第一代以锂电池为动力的脉冲发生器。电极亦很快由起初的单极发展为双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初期Jose 曲Waltz和Neuromed的一个重要发明,即一种可经皮置人的四极电极,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使用外置传感器无损伤地随意调节已被植入的刺激器的刺激参数。

在70年代末期,SCS曾风糜整个欧洲及美国。医生使用SCS方法治疗包括几乎所有疼痛类型在内的成千上万名患者。不适当的患者筛选,置人装置的技术故障,加之医生经验的匮乏等因素当然导致无法令人接受的治疗结果。所以,在80年代以来,SCS方法一度处于低谷。直至最近十年以来,人们再次启用该方法治疗非恶性起源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神经生理机制

脊髓背侧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确切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大的脊髓传人纤维的激活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资料显示SCS的效果与电刺激所诱发的动作电位在脊髓背侧柱内向尾侧逆行传导从而激活脊髓背角内节段性脊髓活动有关,同时动作电位亦在脊髓背侧柱内上行传导并激活脑干内神经细胞,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的活动。在神经化学方面,动物实验提示刺激可诱发5-羟色胺,SP以及GABA在脊髓背角内释放。但动物实验证据在人体内尚未得到证实。

在临床上,当刺激电极位于距脊髓背面中线3mm之内时可产生最有效的刺激作用,但一般地说,只有当电极适位于中线时才能对中线结构(如下背部,臀部,会阴区)产生最佳刺激效果。电极放置距中线的距离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脊髓水平以及拟刺激的身体部位。如C2体节区及胸腹壁区可通过偏离中线放置的电极而很容易的获得刺激效果;上肢刺激可相当容易的来自于中线或偏离中线的外侧电极。如果需要产生双侧的刺激效果,电极放置应尽保级靠近中线。在下胸段脊髓,外侧放置电极可诱发下肢前部的刺激反应,而下肢后部的刺激反应则会来自于中线放置的电极。做作一个一般性原则,电刺激所诱发的刺激反应通常自置入水平向尾端扩展,偶尔向头端扩展;曾经有人在刺激中胸段时获得上肢的刺激反应,这是一个不恒定而且无法预期的效果。

SCS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疼痛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例如对癌痛治疗SCS并不十分有效,原因在于癌痛晚期时的过度的伤害性传人刺激。SCS对稳定的叮咬样及烧灼样疼痛有很好的疗效,但对发作性疼痛无效。

设备方面

电极

刺激电极有经皮放置型和平板型二种。目前的经皮放置型电极为4触点、8触点、16触点。一般使用1或2条8触点电极治疗肢体痛,而使用2或3条8触点电极,或者16触点电极去治疗中轴区疼痛。平板型电极需手术置人,需要很小的锥骨切除,目前多为8触点电极。在当代技术条件下,2种电极均十分安全有效。经皮步骤的优点在于无需手术开刀;在进行永久性植入之前,可以对患者进行筛选试验。同时,经皮放置的电极可以在硬膜外腔任意向前延伸并试验刺激数个脊髓节段。通过经皮插人多条平行电极,医生可以建造针对特殊疼痛部位的相应轮廓的刺激电场。

脉冲发生器和接受器

SCS系指通过置人的电极将方波脉冲传递至硬脊膜外腔刺激脊髓及其他神经结构。完全置入型脉冲发生器以锂电池为动力,并且被经皮遥感器所控制,一旦打开就不再需要患者输入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一个患者总是随身携带的小磁铁来控制开关及一定范围的刺激参数调整。电池寿命取决于使用方式及参数选择(电压、频率、波宽等),一般为2至7年。整个程序的调整需医生手里的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射频驱动

系统(RF系统)系由皮下置人的信号接收器及体外携带的镍硷性电池为动力的传感器构成。使用时需将传感器天线置于信号接收器表面的皮肤上,再与传感器相连接,这样就可以经皮传递刺激信号。目前在国外使用最多是可充电式的系统,可以经过皮肤对植入的脉冲发生器进行充电,在提高输出刺激参数的同时,大大延长了脉冲发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

置入技术

电极置人过程通常是在局部麻醉辅以静脉镇静剂条件下完成,偶尔亦需全麻。因为术中识别试验刺激所产生刺激反应在身体的确切分布范围以及运动刺激是确保治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所以需要患者清醒并能与医生完全配合。一般地说,只有当置入点在C1—C4髓节段或拟置入区曾有手术开刀病史患者才需在全麻下进行电极置入。

在进行电极置人时通常将患者置俯卧位。电极置人点至少要低于靶点水平2个脊髓节段以上,这样电极的硬脊膜外腔段就具有一定长度,有利于其位置稳定性及减少电极移位。临床上,对于下背部疼痛的电极置人点可选择在T12、L1、L2穿刺进针,而上肢靶点则需要在T4、5节段进行置人。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硬脊膜外腔。针尖穿过黄韧带时的触觉反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但有时也并非完全可靠。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一个低磨擦阻力的注射器(非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来识别阻力的消失。通过穿刺针导人Seldinger导丝,再在X光线下观察其行进方式及方位亦有助于识别其确切位置。

一旦确定电极已进入椎管,下一个目标是明确电极是位于硬脊膜外腔而非蛛网膜下腔。当电极位于蛛网膜下腔时,导丝行进时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并且可以向两侧很大幅度的摆动,而当导丝位于硬脊膜外腔时,唯有经过特殊操作才能使其向前行进。另外一个现象是当电极位于蛛网膜下腔时,使用极低的刺激强度即可诱发运动或感觉反应。

程序及电刺激参数

精确的SCS系统植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电刺激参数的调整及仔细的随访。在系统被置入后首先需要确定3个变量;识别阈,代表患者开始感觉到刺激反应的电压水平;耐受阈,代表患者感觉到刺激反应过强从而产生不愉快感觉或诱发运动收缩时的电压水平;可使用范围则是耐受阈与识别阈之间的电压差。宽的使用范围将给刺激参数的选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旦刺激器已经置人,工作量巨大的试验刺激工作即应开始,试验刺激的目的在于找到最佳的电刺激参数,并使刺激反应区能够充分覆盖疼痛区域,否则将很难获得疼痛缓解的治疗效果。

当理想的电极点与最佳刺激电压已被选定后,下一步应选择其他的电刺激参数。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应是刺激频率,尽管大多数患者选用频率20-1001-Iz,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个体之间有时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波宽会对电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时需耗时4-5个月时问才能找到适合特定患者的最佳刺激参数

并发症

SCS的最致命的并发症来自于置人过程中的神经根或脊髓损伤或椎管内血肿所造成的继发性脊髓压迫损伤。

电极移位通常发生于置人后数天内。目前通用的经皮电极的移位发生比率明显高于板式电极。

报道的置人装置的感染发生率为0.5%-15%。感染通常累及置人的脉冲发生器和射频接收器以及联结电极的导线,偶尔亦可累及硬脊膜外腔。感染可发生于置人后数天至数年内,表现为置人装置表面区皮肤的顽固性的红肿及压痛。对于这种顽固性感染的最终处置为完全取出置人装置并给6周的抗菌素静脉注射。

顽固性的脑脊液漏可发生于经皮或切开板式电极置人后,临床表现为头痛和脉冲发生器置人处的脑脊液积聚。简单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使用充分张力的腹带2-3周来压迫脉冲发生器及导线所经的路径。如果简单方法治疗无效则可将少许自体血注入椎管硬脊膜外腔以促进粘连发生或尽早行手术探查并修补漏口。

结论

自问世至今的25年历史中,SCS方法一直在缓慢但十分稳定的向前发展之中,伴随适应症筛选原则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之已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一个十分安全又可靠方法之一。当然,与其他的

治疗方法一样,SCS的效果还远不能说十分满意,而且它的长期效果尚很难确切估价。但无论如何SCS已经在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领域确立了它自己不可低估的重要地位

(功能性)电刺激

《低频电疗法》 见:南登崑主编.实用物理治疗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16-363 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①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热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最早用“电”来治病要追溯到公元前420年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公元前46年的古罗马医生Scribonius Largus,他们分别将一种放电的鱼(torpedo fish)给病人食用或放在病人患处来治疗头痛和痛风。1700年Dureney开始了用电流刺激蛙肌肉的生理实验。1831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明了感应电装置后,低频脉冲电流常用于治疗头痛、瘫痪、肾结石、坐骨神经痛,甚至心绞痛。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是“电疗的黄金时代”,电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多种低中频电疗法得到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首先是被称为“电疗之父”的D.B.Duchenne 出版了基于电疗的电生理学著作,第一次描述肌肉运动点。然后,1909年法国人Louis Lapicque最早使用“基强度(rheobase)”和“时值(chronaxie)”二词(直到今天仍在沿用)。1916年Adrian首次描述了正常肌肉和病肌的强度—时间曲线。1950年间动电疗法问世。但在随后的本世纪中期,由于生物化学、药理学的进展,电疗一度被临床医生冷落。直到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闸门控制学说和70年代对阿片肽(内原性吗啡样物质)的研究,电疗才又重新受到重视。60年代,高压脉冲电流和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开始应用。1968年我国晶体管低频脉冲电针机研制成功,使电针迅速在全国推广普及,并用于针刺麻醉上。同年,Shealy等根据闸门控制学说推出脊髓电刺激疗法,以后相继开展了中枢性电刺激(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尾核、脑垂体埋入电极刺激法)的研究。70年代,Long和Shealy发明了TENS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和音乐电疗也在同期开始应用。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开发了很多功能先进、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电疗设备,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及镇痛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得电疗尤其是低频脉冲电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概述 一、低频电流的分类及各参数的意义 ㈠低频电流的分类 1.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波等。 2.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 脉冲电流可以被调制,如图3-1-2。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波幅调制、相位调制、波宽调制、频率调制。还有一种较少见的浪涌调制(surge)或称为斜面调制(ramp),其原理见图3-1-3。可以用几种方式同时调制一个脉冲电流。 有两个概念与调制有关:列(train)和群(burst),在后面将会用到。一列脉冲波是未

脊髓电刺激疗法

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 脊髓电刺激疗法是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1943年Martin对脊髓痛以直流电的效果进行了观察,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闸门控制学说以后,Shealy等人发现对猫的脊髓后索给以50Hz的方波电刺激后,疼痛刺激被抑制,1967年开始临床应用,治疗6名病人,全部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或消失。当时他们是在全麻下切除椎板,将电极植入蛛网膜下腔。1971年以后,日本学者下地恒毅首先将电极改进为植入硬膜外间隙,取得了同样的止痛效果,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SCS在早期曾称为刺激镇痛疗法(stimulation-produced analgesia )。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10年以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成功率和长期疗效不断提高,该方法逐渐在西方国家推广。全国人口不足1千万的比利时,在1983年至1992年的十年间,共植入了700套SCS系统。截止到1994年,在欧洲治疗周围血管梗阻性疾病(PVD)的患者就超过了7000例。但该方法有创伤性,病人不易接受,故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一般把它作为各种顽固性、难治性或其它方法无效的疼痛症的最后一道保守治疗方法。 一、物理特性 与TENS相似。波型主要有单相方波、不对称双相方波等。频率一般在10~120Hz之间(早期的蛛网膜下腔刺激的频率可达100 ~500Hz,现已不用),波宽为0.1~1.0ms。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镇痛 1. 镇痛机制:SCS和TENS都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二者的镇痛机理相似。但对SCS的研究明显比TENS少。早期的研究证明SCS治疗后P物质(CCK、VIP、神经紧张素等)含量明显变化,而最近数年的的研究显示GABA能神经元高度参与了SCS的镇痛机制。 SCS所刺激的神经元(纤维)--脊神经背根、脊髓后角神经元、脊髓丘脑束与SCS的镇痛作用有关。Chandler认为SCS的止痛机制是降低了脊髓丘脑束中与细传入纤维相关联的神经元的活动,而SCS引起的感觉异常是因为激活了脊髓丘脑束中与粗传入纤维相关联的神经元。Hunter等观察到SCS能促进背角初级神经元和Ⅰa神经元的逆行性活动(antidromic activation),缩短运动神经元的潜伏期,增加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率。Meyerson等所做的小鼠单神经病试验发现,SCS刺激10~20min后,反射弧中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的阈值明显升高,

脊髓电刺激疗法

脊髓电刺激疗法 疗法简介 脊髓电刺激疗法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方法。 脊髓电刺激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植入患者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电极,植入腹部或臀部皮下的发放电脉冲的刺激器,以及连接两者的延伸导线。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电极传递的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脊髓外周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是一个微创手术。医生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穿刺或在脊柱上开一个小骨窗,将电极放到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特定节段,然后通过体外的临时刺激器观察刺激覆盖的位置以及疼痛改善的程度,并根据测试的情况调整电极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刺激状态。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清醒状态以配合测试。测试成功后患者会带着临时刺激器回病房,接受一个两到七天左右的测试期,观察疼痛和日常生活(如睡眠、行走等)的改善情况。若疼痛缓解良好且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则植入整个刺激系统(延伸导线和刺激器。)术后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会用体外程控仪对脊髓电刺激系统进行无创性的设置和调整,患者也可以用配置的病人程控器在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操作非常方便灵活。 病例选择 病例选择是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符合如下标准:患者的诊断必须适合这项治疗(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失效、排除显著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神经电刺激测试证明了疼痛的缓解。 让患者明白脊髓电刺激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疼痛而不是消除疼痛,疼痛减轻的程度为50%~70%,而且在治疗中十分需要患者的配合及参与,包括: 1﹒围术期疼痛强度评估表、示意图的填写及绘制; 2﹒术中电极的放置、刺激参数的设置等都是根据患者的描述完成的; 3﹒术后脊髓电刺激系统的操作、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治疗初期对一些活动的限制等都需要患者主动的配合及参与,在整个脊髓电刺激治疗中,只有患者的积极治疗意识及自我管理意识,才能使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脊髓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 使用脊髓刺激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慢性疼痛,最初由C. Norman Shealy等于1967年提出,并首次将刺激电极植入脊髓背柱治疗疼痛获得成功。当初该技术仅使用在某些不适宜手术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病例。从上世纪70年代起,SCS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随着硬膜外永久性埋植脊髓刺激系统的出现,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在疼痛临床受到广泛重视,近30多年来,对该技术的病理生理、适应证、预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SCS已成为当今临床疼痛领域里的一项重要镇痛技术。目前在全球每年有5万以上病例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 一、镇痛机理 关于脊髓刺激的作用机制有许多理论,包括门控机制的激活,脊髓丘脑通路的传导阻断,脊髓以上机制的激活,以及某类神经调质的激活或释放等。 1.门控机制 纤维的电刺激可逆行抑制被刺激的脊髓节段细纤维痛觉信息的接收。他们将这称为脊髓后柱刺激(dorsal column stimulation,DCS)。现在已知这种电刺激抑制痛觉的现象,不仅在脊髓后柱,在脊神经后根部以及脊髓的其它部位也有这种现象。故脊髓后柱刺激一词现已为“脊髓电刺激”(SCS)取代。β纤维传导的,同样也会聚、终止于脊髓的这个“门”。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对粗纤维信息的接收,如触觉和振动觉,将关闭接受细纤维信息的“门”,即对脊髓后柱的A- β纤维传入脊髓的。这些纤维终止于背角的胶质,即脊髓的“门”。同时,其它的感觉信息,如触觉或振动觉,是由粗大的有髓鞘 A-δMelzack和Wall在1965年发表了门控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外周,疼痛的“电-化学”痛性信息是通过直径较细的无髓鞘的C纤维,还有少量的有髓鞘的A-

脊髓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 应用脊髓刺激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治疗慢性疼痛,最初由C. Norman Shealy等于1967年提出,并首次将刺激电极植入脊髓背柱治疗疼痛获得成功。当初该技术仅应用在某些不适宜手术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病例。从上世纪70年代起,SCS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随着硬膜外永久性埋植脊髓刺激系统的出现,硬膜外脊髓电刺激在疼痛临床受到广泛重视,近30多年来,对该技术的病理生理、适应证、预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SCS已成为当今临床疼痛领域里的一项重要镇痛技术。目前在全球每年有5万以上病例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总有效率约80%。 一、镇痛机理 关于脊髓刺激的作用机制有许多理论,包括门控机制的激活,脊髓丘脑通路的传导阻断,脊髓以上机制的激活,以及某类神经调质的激活或释放等。 1.门控机制 纤维的电刺激可逆行抑制被刺激的脊髓节段细纤维痛觉信息的接收。他们将这称为脊髓后柱刺激(dorsal column stimulation,DCS)。现在已知这种电刺激抑制痛觉的现象,不仅在脊髓后柱,在脊神经后根部以及脊髓的其它部位也有这种现象。故脊髓后柱刺激一词现已为“脊髓电刺激”(SCS)取代。β纤维传导的,同样也会聚、终止于脊髓的这个“门”。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对粗纤维信息的接收,如触觉和振动觉,将关闭接受细纤维信息的“门”,即对脊髓后柱的A- β纤维传入脊髓的。这些纤维终止于背角的胶质,即脊髓的“门”。同时,其它的感觉信息,如触觉或振动觉,是由粗大的有髓鞘A-δMelzack和Wall在1965年发表了门控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外周,疼痛的“电-化学”痛性信息是通过直径较细的无髓鞘的C纤维,还有少量的有髓鞘的A-

脊髓电刺激治疗SCS

脊髓电刺激治疗(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 发表时间:2010-04-28发表者:金毅 (访问人次:137) 自从远古时候人类就知道用电来治疗疼痛,早在1559年Dioscorides就报道使用海洋鱼雷(Marine torpedo)缓解持续性的头痛。1967年shealey首先通过锥板切开方法将电极置于脊髓背侧柱表面的蛛网膜下腔来刺激脊髓。随后到1975年,Dooley提出了经皮穿刺将电极置人脊髓背侧硬膜外腔的新方法。 早期的刺激系统主要是由射频驱动的接受器所构成。至70年代中期,Cordis公司生产出第一代以锂电池为动力的脉冲发生器。电极亦很快由起初的单极发展为双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初期Jose 曲Waltz和Neuromed的一个重要发明,即一种可经皮置人的四极电极,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使用外置传感器无损伤地随意调节已被植入的刺激器的刺激参数。 在70年代末期,SCS曾风糜整个欧洲及美国。医生使用SCS方法治疗包括几乎所有疼痛类型在内的成千上万名患者。不适当的患者筛选,置人装置的技术故障,加之医生经验的匮乏等因素当然导致无法令人接受的治疗结果。所以,在80年代以来,SCS方法一度处于低谷。直至最近十年以来,人们再次启用该方法治疗非恶性起源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神经生理机制 脊髓背侧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确切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大的脊髓传人纤维的激活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资料显示SCS的效果与电刺激所诱发的动作电位在脊髓背侧柱内向尾侧逆行传导从而激活脊髓背角内节段性脊髓活动有关,同时动作电位亦在脊髓背侧柱内上行传导并激活脑干内神经细胞,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的活动。在神经化学方面,动物实验提示刺激可诱发5-羟色胺,SP以及GABA在脊髓背角内释放。但动物实验证据在人体内尚未得到证实。 在临床上,当刺激电极位于距脊髓背面中线3mm之内时可产生最有效的刺激作用,但一般地说,只有当电极适位于中线时才能对中线结构(如下背部,臀部,会阴区)产生最佳刺激效果。电极放置距中线的距离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脊髓水平以及拟刺激的身体部位。如C2体节区及胸腹壁区可通过偏离中线放置的电极而很容易的获得刺激效果;上肢刺激可相当容易的来自于中线或偏离中线的外侧电极。如果需要产生双侧的刺激效果,电极放置应尽保级靠近中线。在下胸段脊髓,外侧放置电极可诱发下肢前部的刺激反应,而下肢后部的刺激反应则会来自于中线放置的电极。做作一个一般性原则,电刺激所诱发的刺激反应通常自置入水平向尾端扩展,偶尔向头端扩展;曾经有人在刺激中胸段时获得上肢的刺激反应,这是一个不恒定而且无法预期的效果。 SCS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疼痛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例如对癌痛治疗SCS并不十分有效,原因在于癌痛晚期时的过度的伤害性传人刺激。SCS对稳定的叮咬样及烧灼样疼痛有很好的疗效,但对发作性疼痛无效。 设备方面 电极 刺激电极有经皮放置型和平板型二种。目前的经皮放置型电极为4触点、8触点、16触点。一般使用1或2条8触点电极治疗肢体痛,而使用2或3条8触点电极,或者16触点电极去治疗中轴区疼痛。平板型电极需手术置人,需要很小的锥骨切除,目前多为8触点电极。在当代技术条件下,2种电极均十分安全有效。经皮步骤的优点在于无需手术开刀;在进行永久性植入之前,可以对患者进行筛选试验。同时,经皮放置的电极可以在硬膜外腔任意向前延伸并试验刺激数个脊髓节段。通过经皮插人多条平行电极,医生可以建造针对特殊疼痛部位的相应轮廓的刺激电场。 脉冲发生器和接受器 SCS系指通过置人的电极将方波脉冲传递至硬脊膜外腔刺激脊髓及其他神经结构。完全置入型脉冲发生器以锂电池为动力,并且被经皮遥感器所控制,一旦打开就不再需要患者输入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一个患者总是随身携带的小磁铁来控制开关及一定范围的刺激参数调整。电池寿命取决于使用方式及参数选择(电压、频率、波宽等),一般为2至7年。整个程序的调整需医生手里的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射频驱动

脊髓电刺激疗法【VIP专享】

无明显并发症。

生活。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明确,疼痛VAS 评分:静 息时4分,爆发痛时10分。于2012-09-18在局麻下行脊髓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术中将电极头端置于颈4椎体水平,中线右侧旁开约0.5cm ,开始电刺激后右上肢疼痛减轻。给予调整刺激器参数,经5天测试刺激,患者右前臂及右手疼痛减轻,尤其是对患者影响较大的爆发性疼痛,程度能够减轻60-70%,频率减少约20-30%,右上肢发凉明显好转。于2012-09-25在局麻下行脊髓神经电刺激IPG 植入术,患者诉疼痛较前减轻,发作频率较前减少。VAS 疼痛评分:静息时4分,爆发痛时6分。可以忍受,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右侧肢体皮 温同对侧,较术前回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脊髓电刺激技术

脊髓电刺激术 脊髓电刺激术介绍 接受SCS治疗的患者都是已经忍耐慢性疼痛很长一段时间,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包括TENS(经皮电刺激)治疗失败的患者,他们渴望SCS的治疗,一些人甚至希望SCS能达到100%的疼痛缓解,彻底摆脱药物、解除理疗、使各种功能得以恢复。所以在实行SCS 之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理智、客观、现实地看待SCS的治疗十分必要。 病例选择是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符合如下标准:患者的诊断必须适合这项治疗(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失效、排除显著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神经电刺激测试证明了疼痛的缓解。 让患者明白SCS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疼痛而不是消除疼痛,疼痛减轻的程度为50%~70%,而且在治疗中十分需要患者的配合及参与,包括: 1﹒围术期疼痛强度评估表、示意图的填写及绘制; 2﹒术中电极的放置、刺激参数的设置等都是根据患者的描述完成的;

3﹒术后SCS系统的操作、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治疗初期对一些活动的限制等都需要患者主动的配合及参与,在整个SCS治疗中,只有患者的积极治疗意识及自我管理意识,才能使SCS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脊髓电刺激术的原理 1965年,提出了疼痛的闸门学说,这也是电刺激镇痛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电刺激产生的非痛觉传入冲动可以对痛觉细纤维的二级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可以减少从脊髓到脑干网状结构的多突触传入冲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在1967第一次报道了脊髓电刺激镇痛术,他经切除的椎板将刺激电极放在脊髓后柱的蛛网膜间隙内,电刺激脊髓后柱治疗慢性疼痛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1975年,报道了经皮穿刺脊髓电刺激技术,将电极穿刺植入脊髓后柱附近的硬膜外间隙,使手术的创伤更小,操作更为简便。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的镇痛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无论刺激电极放在脊髓前面、侧面还是后面,均能获得基本相同的镇痛效果。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刺激引起了脊髓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改变,或者是由于电刺激抑制甚至阻断了疼痛的某些传导通路。 脊髓电刺激术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置入装置相关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