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考点一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5年13考)

(2015天津、福建、重庆、浙江、江苏;2014新课标、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海南;2013全国大纲卷、广东……)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的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 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 基因 操作水平 DNA 分子水平 原理 基因重组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 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或生物

类型 供体 提供目的基因 受体 表达目的基因 本质 目的基因在受体体内的表达 优点

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DNA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

作用:割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作用特点:专一性,即限制酶可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错位切:产生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

平切:形成平末端

2.DNA 连接酶

常用类型 E·coliDNA 连接酶 T 4DNA 连接酶 来源 大肠杆菌 T 4噬菌体 功能 连接黏性末端

连接黏性末端或平

末端

结果

都缝合磷酸二酯键,如图

3.载体

(1)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质粒的特点????

?

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1.下图为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的关系,据图回答:

(1)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相同吗相同。 (2)DNA 连接酶起作用时是否需要模板不需要。 2.探究载体所具条件的意义

条 件 意 义

稳定并能自我复制 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

扩大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

位点

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便于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

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综合考查

导学号(经典高考题)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 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AATT C……G

G……CTTAA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 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DNA 连接酶和________DNA 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等相关酶的分析比较

名称作用部位

作用底

作用结果限制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切成两个片段

DNA连接

磷酸二酯键

DNA片

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

子DNA聚合

磷酸二酯键

脱氧核

苷酸

DNA DNA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

碱基对之间的

氢键

DNA

将双链DNA分子局部分解为两条长

链RNA聚合

磷酸二酯键

核糖核

苷酸

将单个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

末端

(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如图甲可选择PstⅠ。

②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如图甲不能选择SmaⅠ。

③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甲也可选择用PstⅠ和Eco R Ⅰ两种限制酶(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

(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相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②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限制酶SmaⅠ会破坏标记基因;如果所选酶的切点不是一个,则切割重组后可能丢失某些片段,若丢失的片段含复制起点区,则切割重组后的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

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Ⅰ(G↓AATTC)和Sau3AⅠ(↓GATC)。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已知一双链DNA分子,用限制酶Ⅰ切割得到长度为120 kb(kb:千碱基对)片段;用限制酶Ⅱ切割得到40 kb和80 kb两个片段;同时用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切割时,得到10 kb、80 kb和30 kb 3个片段。据此分析该双链DNA分子结构及酶切位点情况为( )

下列关于载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载体与目的基因结合后,实质上就是一个重组DNA分子

B.对某种限制酶而言,载体最好只有一个切点,但还要有其他多种酶的切点

C.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

D.载体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对其进行切割

考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应用(5年24考) (2015新课标Ⅰ、福建、天津、四川、海南、江苏;2014新课标、天津、广东、重庆、

北京、山东、江苏、海南;2013新课标Ⅰ、福建……)

1.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应用

技术名称

应用

植物基因工程 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抗病转基因植物和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动物基因工程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的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基因治疗

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其表达产物发挥作用,从而治疗疾病,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

1.观察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分析每一步骤的操作程序

1

获取目的基因—????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 技术扩增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组成

??

?

??①目的基因

②启动子

③终止子

④标记基因

3

将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细胞

—方法

??

?

??①植物: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

法、花粉管通道法

②动物:显微注射技术

③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

4

目的基因的

检测与鉴定

??

?

?

?

??

①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

基因的有无

②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

转录

③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

因的翻译

④利用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检测重

组性状的表达

2.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3.探究基因治疗与基因诊断的不同点

原理操作过程进展基因

治疗

基因表达

利用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

胞中,以表达出正常性状来治疗

临床

实验基因

诊断

碱基互补

配对

制作特定DNA探针与病人样品DNA

混合,分析杂交带情况

临床

应用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的考查

导学号(2015·四川卷)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1)过程①需用同种____________酶对含Bt基因的DNA和Ti质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

②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________培养基。

(2)过程③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过程④仅获得大量的根,则应在培养基中增加________以获得芽;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________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

下图表示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Ⅰ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要DNA连接酶

B.过程②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目的基因Ⅰ的碱基序列是已知的

D.若某质粒能与目的基因Ⅰ重组,则该质粒和目的基因Ⅰ的碱基序列相同

下列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

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

B.转基因生物基因组D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

(2014·天津卷)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2015·福建卷)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请回答:

(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________限制酶进行酶切。

(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单个载体自连、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HⅠ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第________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________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考点三蛋白质工程、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及生物武器(5年6考) (2015新课标Ⅱ、海南;2014重庆;2013广东、江苏……)

1.概念理解

蛋白质

工程

具体内容

别称第二代基因工程

目标生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种新的蛋白质

原理

由于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改造,必须从基因入手

基础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手段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关键技

基因工程

基础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结果改造了现有蛋白质或制造出新的蛋白质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基因表达→产生需要的蛋白质。

3.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1)安全性问题

①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等。

②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③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①需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②制定政策和法规,最大程度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4.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的种类(连线)

(2)生物武器的特点

①致病力强、传染性大,②污染面广、

危害时间长,③难以防治,④具有一定的潜伏期,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探究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

区别

预期蛋白质的功能→设计预期

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

序列→推测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

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

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

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要的

蛋白质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

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结

生产自然界中没有的蛋白质生产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

联系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因为对现有蛋白质的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都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实现

蛋白质工程的考查

导学号(2015·全国卷Ⅱ)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氮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改造。

(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________基因或合成________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进行鉴定。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2.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

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或重组形成新病

毒;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

⑤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经典高考题)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2015·海南卷)在体内,人胰岛素基因表达可合成出一条称为前胰岛素原的肽链,此肽链在内质网中经酶甲切割掉氨基端一段短肽后成为胰岛素原,进入高尔基体的胰岛素原经酶乙切割去除中间片段C后,产生A、B两条肽链,再经酶丙作用生成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大量生产胰岛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合成前胰岛素原的细胞是________,合成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________。

(2)可根据胰岛素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编码胰岛素原的____________序列,用该序列与质粒表达载体构建胰岛素原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再经过细菌转化、筛选及鉴定,即可建立能稳定合成____________的基因工程菌。

(3)用胰岛素原抗体检测该工程菌的培养物时,培养液无抗原抗体反应,菌体有抗原抗体反应,则用该工程菌进行工业发酵时,应从________中分离、纯化胰岛素原。胰岛素原经酶处理便可转变为胰岛素。

巧辨基因工程操作基本工具的8个易错点

(1)限制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2)限制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理化条件,高温、强酸或强碱均易使之变性失活。

(3)在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时要求用同一种限制酶,目的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4)将一个基因从DNA分子上切割下来,需要切两处,同时产生4个黏性末端。

(5)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6)限制酶切割位点应位于标记基因之外,不能破坏标记基因,以便进行检测。

(7)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与细胞膜上物质运输的载体不同。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DNA分子,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膜载体是蛋白质,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8)基因工程中有3种工具,但工具酶只有2种。

规避与基因工程操作有关的7个失分点

(1)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不是随意的:基因表达需要启动子与终止子的调控,所以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的部位。

(2)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只有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没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3)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4)转化的实质是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

(5)一般情况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但有时可用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这样可避免质粒和质粒之间、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

(6)不熟悉标记基因的种类和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筛选、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见的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发光基因(表达产物为带颜色的物质)等。

(7)还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DNA片段)≠起始密码子(RNA);终止子(DNA片段)≠终止密码子(RNA)。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在体外进行。

(2015·重庆垫江一模)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取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是否成功还未知。图1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2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________。

(2)若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甲,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具备复制原点、启动子和终止子外,还应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4)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目的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和________。

(5)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将EPSPS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假设EPSPS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但植物F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5年13考) (2015天津、福建、重庆、浙江、江苏;2014新课标、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海南;2013全国大纲卷、广东……)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的别名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基因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基本过程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或生物类型 供体提供目的基因 受体表达目的基因 本质目的基因在受体体内的表达 优点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 ? ??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 作用:割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作用特点:专一性,即限制酶可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结果 ? ? ?错位切:产生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 平切:形成平末端 2.DNA 常用类型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 来源大肠杆菌T4噬菌体 功能连接黏性末端连接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结果 都缝合磷酸二酯键,如图 3.载体 (1)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质粒的特点 ?? ? ?? 能自我复制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1.下图为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关系,据图回答: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相同吗相同。 (2)DNA连接酶起作用时是否需要模板不需要。 2.探究载体所具条件的意义 条件意义 稳定并能自我复制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数量可扩大 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可携带多个或多种外源基因 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综合考查 导学号(经典高考题)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AATT C……G G……CTTAA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DNA连接酶和 ________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作用部位作用底物作用结果 限制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切成两个片段 DNA连接酶磷酸二酯键DNA片段将两个DNA片段连接为一个DNA分子D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DNA DNA酶磷酸二酯键DNA将DNA片段水解为单个脱氧核苷酸 解旋酶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NA将双链DNA分子局部分解为两条长链R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核糖核苷酸将单个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单链末端 (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一) 1.基因工程是指在______通过人工“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的______和重新组合,然后______受体细胞并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产生人类需要的____________的技术,又称为________技术。基因工程是在______水平上操作、改变生物的______________的技术,包括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在受体细胞内的______和______等过程。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第一种限制酶从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并纯化。 (2)作用:每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且在特定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3)切割结果:大部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切开DNA双链时,切口处两个末端都带有由若干____________组成的单链,这种单链被称为______末端。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C.一种生物的基因转接到另一种生物的DNA分子上,属于基因工程的内容 D.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获得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定向地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__。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只使用Eco RⅠ相比较,使用Bam 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 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案

一、教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专题1《基因工程》的第二节,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教学内容多,难点多,最好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尽量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初步把握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 (2)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哪些?(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3)运载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自我复制或者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

考点一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5年13考) (2015天津、福建、重庆、浙江、江苏;2014新课标、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海南;2013全国大纲卷、广东……)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二、DNA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作用:割断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作用特点:专一性,即限制酶可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结果??? 错位切:产生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 平切:形成平末端 2.DNA 连接酶 都缝合磷酸二酯键,如图 3.载体 (1)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质粒的特点????? 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特殊的标记基因 1.下图为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的关系,据图回答: (1)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的作用部位相同吗?相同。 (2)DNA 连接酶起作用时是否需要模板?不需要。 2.探究载体所具条件的意义 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综合考查 导学号67241264(经典高考题)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 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 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AATT C ……G G ……CTTAA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除可用EcoR 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 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___DNA 连接酶和________DNA 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限制酶、DNA 连接酶、DNA 聚合酶等相关酶的分析比较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案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专题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教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专题1《基因工程》的第二节,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教学内容多,难点多,最好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尽量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初步把握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 (2)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哪些(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3)运载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自我复制或者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 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基因工程的工具

第一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基因工程概述 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和基因工程的工具 学习目标 ⑴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含义 ⑵简述基因工程诞生历程 ⑶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 ⑷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 ⑸说出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特点 课前导学 一、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1.理论基础 (1)艾弗里:证明了。 (2)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 (3)尼伦贝格等破译了。 2.工具基础 (1)酶:和、逆转录酶。(2)载体:等。 3.发展 (1)1973~1976年为。(2)1977~1981年为。 (3)1982年以后为。 4.诞生:科恩等将两种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并首次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创立了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子手术刀” (1)功能:只能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特定部位的之间的断开,从而切割DNA分子。 (2)作用结果 ①产生黏性末端:通过错位切,在两条链的部位切割形成。 ②产生平口末端:通过平切,在两条链的部位切割形成。 2.DNA连接酶——“分子针线” (1)功能:把DNA分子这把“梯子”的扶手连接起来。 (2)结果: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分子,并通过的连接,形成______________分子。

3.载体——运载工具 (1)功能:将导入受体细胞。 (2)种类:质粒、以及一些。 (3)质粒:来自于细胞中的一种很小的分子,是最早应用的载体。 质疑探究 1.切断和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分别有哪些? 2.原核生物中限制酶有何意义?细菌是如何防止自身DNA被限制酶降解? 3.在基因工程中,为什么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如EcoRⅠ)切割两种DNA分子呢?P12实践中的图示切割后的片段可以连接成几种DNA分子? 4.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不同生物的DNA能够重组? 5.不同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同吗? 6.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7.作为载体应具备什么条件? 8.天然的质粒都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

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这节课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第一专题第一节第二课时。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通过模拟DNA重组过程,将具体的操作程序有机联系起来,加深对这一程序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针对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与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练习起来;在模拟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生成问题,引导学生依据载体的特点,按照相似性原理,选择和建立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剪”与“连”等操作,并分析操作结果。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重点: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 难点:载体的特点及应用 2.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但这些基本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发挥作用,是非常抽象的内容,仅仅靠学生的想象,很难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同时,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更乐于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对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 3.教学条件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而言,需要如下教学条件:电脑,投影仪,彩色复印纸,剪刀,双面胶。 教学目标 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掌握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一系列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探究和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利用教学多媒体,自制教具,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解决每一程序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 教学手段:PPT,自制教具,投影仪等综合教学辅助工具。本节课模拟探究的是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所以将教材提供的碱基序列加以调整,用彩色打印纸打印,如图: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设计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人教版选修3专题1基因工程中第2节内容,本节是《基因工程》专题的核心,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节,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 对于基因工程,学生接触得很少,文字描述中会感到抽象,为此,教材中采用形象化得呈现方式简述了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例如,基因文库中把基因组文库比作国家图书馆,而把cDNA文库比作某市图书馆,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教材处理中还呈现主干,割舍枝杈,将非主干内容以《生物技术资料卡》、《拓展视野》等方式呈现,做到有主有次。 2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掌握DNA重组技术所需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及基因工程载体所需条件等知识,具备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节的基础;而且经过一年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基因工程一节对学生来说难点较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变成简单的死记硬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教师引导下适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概念图等生物学语言归纳结论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⑴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化了基因工程 ⑵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3.2 能力目标 ⑴学会运用概念图总结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⑵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⑵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4.1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4.2 教学难点 ⑴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⑵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5 教学整体思路 采用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首先引用基因工程案例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其次采用分步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各个步骤的原理、方法和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概念图将所学的知识从整体上再次整合。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材题目参考答案】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思考与探究(P7) 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略)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答: 2和7;4和8 ;3和6;1 和 5;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 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可以将外源入侵的DNA降解掉。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 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即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DNA分子。是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去。这些供目的基因插入的限制酶的切点,还必需是在质粒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这样才不至于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2)载体DNA必需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或整合到受体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 的复制而同步复制。(3)载体DNA必需带有标记基因,以便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4)载体DNA必需是安全的,不会对受体细胞有害,或不能进入到除受体细胞外的其他生物细胞中去。(5)载体DNA分子大小应适合,以便提取和在体外进行操作,太大就不便操作。实际上自然存在的质粒DNA分子并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都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水寨中学生物自主探究学案 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课时:2课时年级:高二编号6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1、什么是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哪些?运载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以上问题可以不展示 (二)讲授新课 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那四步? 2、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为什么要有目的基因的获取这一步骤? (2)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要建立基因文库?怎么建立的?

(4)如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5)为什么要建立cDNA文库?如何获取cDNA? (5)PCR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什么? (6)如何获取引物? (7)请你用文字和箭头描述PCR技术扩增的过程? 3、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单独的DNA片段能不能稳定遗传? (2)参考课本P11页图1—10基因表达载体模式图,在学案上绘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并标出其组成部分。并了解什么是启动子、终止子?他们位于哪里?有什么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1、作为基因工程的表达载体,只需含有目的基因就可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 2、完成教材P11页的“寻根问底” 第二课时 4、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为什么要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而不是在外界培养让其维持稳定和表达?(2)什么是转化?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方法是哪种?(结合示意图,了解农杆菌转化法的基本过程) (4)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要用到什么技术? (5)早期的基因工程为什么选择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

(完整版)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次生物练考题 命题人:王娜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5、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D. 同一种DNA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I,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序列,切点在G与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7、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8、右图所示为限制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9、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 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 的比例上 10、基因治疗是指:() A.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恢复正常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T A G G C C A T T A C C G G T A ① G A T A T G C A T A T 15N 14N ② ③ … … …

人教版选修三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案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严谨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那些,各自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2.我们所学过的育种方法有那些?其中基因工程育种有那些优点? 导入:通过基因工程的概念我们可知,我们能够应用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征,但是无论是DNA重组技术还是转基因技术都需要找到对我们有利的目的基因,我们该如何去寻找目的基因哪,目的基因又将如何连接到载体上哪,以及如何将载体导入受体?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思考1.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苏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可以作目 的基因。可是要在浩瀚的“基因海洋”中,找到特定的目的基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呢?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 、 新课教学: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 构建基因文库的目的:为了在不知目的基因序列的情况下,便于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 基因组文库:含有一种生物的所有基因。 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含部分基因,可由mRNA反转录而来。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原理:DNA双链复制 原料:模板DNA;RNA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离子 方法:DNA受热变性解旋为单链、冷却后RNA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DNA 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合成互补链。 特点:指数形式扩增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目的基因: 2.基因表达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驱动转录基因 载体的组成终止子:位于基因尾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来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选修三】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练习题及答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三次生物练考题 命题人: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①② ③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5、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D. 同一种DNA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I,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序列,切点在G与A 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7、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T A G G C C A T T A C C G G T A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案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课标要求】 1.简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本节重难点】 重点: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难点:(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学习过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简述 ①目的基因的; ②的构建; ③将目的基因; ④目的基因的。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作用的因子。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1)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2)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3.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可以从中分离出来,也可以用合成。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①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 文库类型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 文库大小 基因中启动子 基因中内含子 基因多少 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②从基因文库中得到目的基因,可以根据一些信息,如根据基因的、 基因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以及基因的等特性。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①PCR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是的缩写。

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前提: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 ④条件:DNA模板、。 ⑤扩增过程: a.变性(℃):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接连为单链b.退火(℃):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c.延伸(℃):在的作用下进行延伸 Taq酶的特点是。 PCR技术与DNA复制的比较: PCR技术DNA复制相 同 点 原理 原料 条件 不 同 点 解旋方 场所 酶 结果 (3)化学法直接合成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知识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基因工程突破了 ,实现了不同种生物间的 。 2.不同生物基因能拼接在一起的理论基础是DNA 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 , 并且都遵循 。 3.外源DNA 能在受体细胞表达的理论基础是 。 4.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 、 和使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 。 5.DNA 连接酶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 和 。 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 既能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 6.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 、 、 。 7.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的别名: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结果: ;优点: 、 、 。 8.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1)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①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②DNA 双螺旋结构和 的确立;③ 的破译。(2)技术发明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①基因转移载体和 相继发现; ② 技术的发明;③DNA 体外重组得到实现, 获得成功。(3)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完善: ①1980年,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鼠。1983年,世界第一例 培育成功,基因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②1988年 的发明,使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9.基因重组的三种主要类型(1) :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 间的交叉互换。(2) :减数第一次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的自由组合而组合。(3) :转基因生物因外源基因导入而获得的新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10.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 中分离纯化出来的。(2)功能:能够识别 的某种 , 并且使每一条链中 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断开。(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11.DNA 连接酶作用:将 “缝合”起来,恢复被 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 12.运载体(1)作用:将 送入细胞中。(2)作为载体具备的条件:①具有一至多个 ,供 ;②携带外源DNA 片段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后, ,或 。 ③具有 ,如: ,供重组DNA 的 和 。另外,对受体细胞 ;载体DNA 分子大小应 ,以便提取和在体外进行操作,太大就不便操作。 13、质粒是一种裸露的、 、独立于 之外,并具有 能力的双链 DNA 分子。含有质粒的生物有 和 。 14.结合DNA 复制的过程分析,限制酶和DNA 解旋酶的作用部位分别为 、 15.下图所示过程是 酶作用的结果,该酶识别的碱基序列 及切点 是 ,这体现了该类酶具有 特性。 16.DNA 连接酶与DNA 聚合酶的比较 17.酶的作用部位图解: (1)作用于a(磷酸二酯键)的酶有: (2)作用于b(氢键)的酶: 18.不同DNA 分子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 ;同一个DNA 分子用不同限制酶切割,产 生的黏性末端 ;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如果 则可以相互重新配对连接。 19.细胞膜上的载体与基因工程中的载体的区别:(1)化学本质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化学成分是 ;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可能是物质,如 ,也可能是生物,如 等。(2)功能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功能是 ;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 。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操作程序练习题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操作程序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面哪项不具有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征() A.GAATTC B.GGGGCCCC C.CTGCAG D.CTAAATC CTTAAG CCCCGGGG GACGTC GATTTAG 2.EcoRI和Sma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其识别序列和切割点(图中箭头处)分别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均由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 B.SmaⅠ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用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连接效率一样 D.细菌细胞内限制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 3.下列DNA片段能够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的是 A.①和⑤ B.①和⑤、②和④ C.①和③ D.①和③、④和⑥4.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 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5.下表是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目的基因供体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载体受体 A质粒 限制性 内切酶DNA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 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基因 的生物DNA连接酶 限制性 内切酶 质粒大肠杆菌等

6.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 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 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 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GATCC -,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8.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9.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11.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 分子上有3 C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 内切酶 DNA 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 连接酶 限制性 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 的生物 质粒 线性DNA 分子的酶切示意图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案

专题一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教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专题1《基因工程》的第二节,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教学内容多,难点多,最好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尽量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初步把握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落实预习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 (1)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 (2)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有哪些?(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3)运载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自我复制或者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基因工程》的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练习题

1.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 、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 、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 核苷酸序列 C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下列四条DNA 分子,彼此间具有粘性末端的一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基因工程是DNA 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 、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 连接酶 D 、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 .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5、下列关于DNA 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C.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D. 同一种DNA 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6、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I ,能识别DNA 分子中的GAATTC 序列,切点在G 与A 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7、下列有关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 .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 分子 T A G G C C A T T A C C G G T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