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西方经济学(本)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经济学”(本科)(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其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会计、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会计理论研究和管理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和从事金融、会计和管理岗位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即要注重对经济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的运行,以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丰富经济理论。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具体要求,请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进行。

三、需求者分析

1.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在财经类本科专业招生的总数中,财经类的毕业生占80%;非财经类的毕业生为占20%;而在财经类的毕业生中约有30—40%的学生在专科阶段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

在职学生98%;非在职学生2%;

从目前的招生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在经济岗位上工作,应该说具有较

好的文化素质、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职成人学习,工作、家庭、学习三者矛盾突出,因此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别化的趋势,以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成为必然。

成人学习有70—80%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外语知识薄弱。

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薄弱。

2.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在财经类的毕业生中约有30—40%的学生在大专阶段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因此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没有经济学的基础;即使在大专阶段学过“西方经济学”,也或由于时间过长而淡忘;或其他原因而使其经济学的基础薄弱。

非财经类的毕业生占总数的20%;不但没有经济学的基础,也没有学习经济类专业的基础。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全国各地电大的硬件支持与学生的学习条件有较大差异。

各地电大辅导教师尤其是地区级电大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一部分兼职教师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电大远程教育的规律与教学设计。

四、教材设计说明

我们这一次教材的重建依然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为前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本着专科与本科两个层次一体化设计为原则,即专科与本科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简单重复的原则。涉及到本课程,我们是按照学校的总体原则,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是以大专阶段已经学过“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前提进行的,是对专科《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在内容的编排上为了更好的相互衔接和避免简单的重复,我们采取了“西方经济学”教材论述过的,在本课程内容的编排与取舍上进行了技术上的调整,即“西方经济学”教材阐述比较完整的内容,在本课程中我们没有过多重述,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拓展。由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并没有过分强调体系、结构上的完整与一致,这正是我们在编写基础所进行的新尝试,这种尝试是否适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规律,还需

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一次教材的重建,我们注意克服上一版教材中出现的大专、大本内容衔接不够、内容偏深、不便于自学等缺欠,但由于水平所限、学生信息的不完全、专家的不同看法,这样的设计,可能还没有达到你期望的目的,我们希望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您的教学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你的意见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我们相信经过你我的努力,我们会编写一本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教材来的,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此次“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的重建,是与“西方经济学”(专科)课程的重建一起进行的。为了实现教学设计目标,在教材建设过程中,两课组成一个课程组,课程组对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明确了专科、本科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对教学资源的编制达成了共识。

第一,两课教学大纲的编制统一设计,并在一个研讨审定会上进行讨论;作到教学内容界定明确,定位合理;两课都分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第二,学术水平:专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定位在初级水平,主要介绍西方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定位在初级“西方经济学”偏高水平上,注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理论部分,向中级“西方经济”学靠拢。

第三,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以全国高校本科“西方经济学”统编教材(高鸿业、厉以宁、黎诣远本)为依据,在阐述深度、内容广度和总字数上要适当低于统编教材。

第四,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强调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增强科学性。

第五,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不怕与专科的“西方经济学”内容的重复,要在分析上下工夫,不仅要分析是什么,重点放在为什么上,并用数学进行实证分析;在如何借鉴上下工夫。

第六,对于拓展的内容两课可以共享,如网上的资料室、学术动态、学术报告厅等内容。

五、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1.西方经济学(专科)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导言,讲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与宏

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论,长期中的宏观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货币与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等。

2.西方经济学(本科)的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理论、财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对外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为突出重点,避免简单重复,专科与本科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上方面作到八点原则:

第一,微观经济学中,将大专层次教材中的供求理论、弹性理论(2、3章)合为一章,生产理论和成本效益(5、6章)合为一章,便于作到一般知识从简,重点阐述重点问题;

第二,对于效用理论和市场理论(4、7章)等章,虽然章名称和大专教材一样,但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新知识,并把重点放在某些问题的分析上,如效用理论对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比大专教材加深了,同时把重点放在第三节消费者选择上;

第三,为突出重点深入分析,把大专教材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章(16章)分为两章,财政理论和政策和货币理论和政策,保证了分析更加全面深入,而不重复;

第四,改变大专教材中,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过于简单和分散的状况,将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为三章,重点加以阐述,构成本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五,为给宏观经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国民收入核算作为宏观经济学首章加以全面阐述;

第六,除1、6、7、8、12章外,各章有1-2各综合反映各章内容的计算题,通过计算帮助学生加深对本章内容的全面理解;

第七,每章后加一个简要小结,正确总结本章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重要内容的掌握;

第八,每章有3-5个小案例或重要问题小结,每章有10个左右旁白指出本章中的关键问题及深入思考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主要问题的理解。

宏观经济学按国民收入核算、三个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建立学科体系。

六、教学媒体

1.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72,4个学分,一学期开设。

2.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侯荣华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第2版),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辅助教材是《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第2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把握重点、解答难点、进行作业练习等。

3.音像教材:22讲电视课。电视课由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荣华教授主讲。讲授方法主要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主要内容:

音像教材一览表

序号题目主要内容

表现

形式与方

间(备

注)

1 西方经济

学的内容与方法(第一章)

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内容及分析

方法

授、图表

5

0分钟

2 价格弹性

理论(第二章)

点弹性和弧弹性,价格弹性理

论,需求收入理论,供给价格弹性理

论和价格弹性的应用(蛛网理论)

授、动画、

5

0分钟

3 消费者选

择(第三章)

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确定性条

件下的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条件下

的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多方面的选择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授、动画、

5

0分钟

4 一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第四章)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

形状,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报酬递减

规律,合理投入区

授、动画

5

0分钟

5 长期成本

曲线

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6 完全竞争

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五章)

完全竞争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

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

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及供

给曲线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7 完全垄断

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五章)

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完全垄

断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垄断

条件下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条件下

的价格歧视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8 生产要素

价格均衡和均衡工资决定(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

本,生产要素的供求曲线,生产要素

的供求均衡,劳动供给,均衡工资的

决定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9 一般均衡

理论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七章)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

优标准,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效用

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最大化

授、动画

5

0分钟

1 0 市场失灵

及对策(第八

市场失灵及原因,公共物品,外

部性,科斯定理

授、动画、

5

0分钟

章)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1 1 国内生产

总值的含义与计算(第九章)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支出法、

收入法、生产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GDP与名义GDP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2 消费函数

和投资乘数(第十章)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二者的关

系,其他消费函数理论,投资乘数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3 三部门国

民收入决定(第十章)

均衡收入及条件,三部门均衡收

入条件,图示法、公式法决定国民收

入,国民收入变动条件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4 IS—LM曲

线模型(第十一章)

投资函数与投资边际效率,产品

市场均衡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5 总需求与

总供给模型(第十二章)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总供

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模型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6 失业理论

与通货膨胀(第十三章)

失业及种类,通货膨胀含义与类

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

胀,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财政政策公共财政政策特征及智能,财政讲5

7 手段分析(第

十四章)政策内容及政策工具,政府购买、转

移支付和税收乘数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0分钟

1 8 财政政策

效应分析(第十四章)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政

策整体效应与挤出效应,IS—LM曲

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财政

赤字与公债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1 9 货币理论

分析(第十五章)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现代货

币主义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与乘

数,货币供给的因数分析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2 0 货币政策

及效应(第十五章)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2 1 开放经济

中国民收入决定(第十六章)

均衡条件,图示法、公式法决定

国民收入,对外贸易乘数,对外均衡

曲线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2 2 经济增长

理论与模型(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指标,哈罗德

—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外

经济增长理论和内容

授、动画、

结合中国

实际讲解

5

0分钟

总复习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授、字幕、

图表等

5

0分钟

总计1

150分

钟另外还有6讲专题讲座。

4.直播课堂:本学期安排2次直播课堂节目,就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热点问题做适时指导。

5.网上教学辅导:在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6.电话答疑:省电大责任教师电话:。

7.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主要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七、教学及其实践环节

1.自学。即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收看电视课、直播课堂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强调自学是远程开放教育和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小组讨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性、个别化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讨论的作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经验,提出问题大家相互探讨,遇到困难相互鼓励。本课程的学习建议多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同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3.面授辅导。即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辅导时间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本课程的性质,本着提高学习质量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适度安排(在对以前的教学过程的调查中发现,个别电大在安排本课程辅导时间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的特点进行,辅导教师赶到内容多且难,辅导难度大,学员感到辅导少影响学习效果,意见很大,请各地电大注意);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直播课堂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习时怎么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

4.形成性考核。西方经济学实行网上形考,比重:六次,共计50分,占总成绩的50%。

形式:一次综合性思考题(微观部分,10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题,

(宏观部分,每次10分),一次案例分析题(宏观部分,10分)。一次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经济问题讨论题(10分),两次基于网络的开放式阶段测验(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各一次,每次5分,计10分)但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

5.教学研讨。由省电大组织试点电大的有关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既要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讨,必须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6.社会调查。在建议各地电大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形式安排1次题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或根据当地情况自行拟订题目的社会调查,要求学员写出2000字的调查分析报告。

7.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考核,注重教学、学习过程,后者为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运用"形成行考核测评系统",终结性考试运用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他们的比例为各占50%。

八、教学建议:

根据本实施细则的“教材设计说明”,省电大建议各地电大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过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教学过程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前提。针对我们对学员素质的了解和对本课程的理解,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1.各地教师、学员在教学和学习前,应仔细阅读本实施方案、教材前言与每章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辅导教师应对照“西方经济学”(专科)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提出复习与预习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对教材、对学员作到心中有数。

2.对于在大专阶段已学过“西方经济学”的学员,在教学前要要求学员复习相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为学习本课程准备预备知识。

3.对于在大专阶段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的学员,即可以按照专业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在开课前进行集中补课;也可以在学习本课程每一内容前,补充与该内容相关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为学习本课程准备预备知识。

总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辅导时间、作业等的安排上,应从学员、学

校实际情况出发,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四类基本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才能;理解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均衡分析、边际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了解微观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早期的微观经济学、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定与确立、发展和演变。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选择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难点是将初学者引入经济学的思维范式,理解经济学分析的前提条件。 主要教学内容:(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生产;(2)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 学的关系;(5)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别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和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解需求和供给规律、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和供给水平的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掌握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掌握利用均衡分析经济现象 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供求的含义、供求定理、均衡价格,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难点是各种弹性的概念、分类及计算。 主要教学内容:(1)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2)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3)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均衡产量、均衡价格、蛛网理论;(5)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偏好、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基数效应、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的基本概念;理解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和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的关系;掌握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偏好公理的基本原理;理解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掌握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和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学会运用效用与消费者均衡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预算约束线的含义。难点是需求曲线的推导;不同类 型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1)消费者偏好;(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约束线和消费者均衡 条件;(4)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生产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生产技术、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7.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

西方经济学辅导班讲义绝对经典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 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性问题引起的,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概念。稀缺性是指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所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稀缺性。 由稀缺而产生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如何将稀缺性的、竞争性的和生产性的资源在现在和将来、在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这是关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就是说,在可供选择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哪些种和生产的数量是多少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太多,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减少。社会是以怎样的次序和什么样的机制来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二,如何生产即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物品是用蒸汽还是用水力或原子能发电多用劳动少用资本和土地,还是恰恰相反生产是大规模还是小规模怎样区别一种生产方法是高效率的还是低效率的第三,为谁生产即社会总产品以何种尺度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和家庭谁得什么得多少为什么穷人仅有一点点,而富人拥有的太多这种分配是公平的吗 由稀缺性而引起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能否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需要和技术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和劳务这是关于经济效率问题。“经济”这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效率、节约和避免浪费。作为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经济学研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满足,或以同样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如果社会能以更便宜的方法生产,这意味着这个社会将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得到更大的满足。 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每个经济社会都面临很多经济问题,但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年代——的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便产生了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产生了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与稀缺性进行斗争的一门学问。 ;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并没有摆脱稀缺性,这是事实。但是,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问题吗第一,事实上,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潜在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反映了人还没有充分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还不具备利用无限资源的充分知识。第二,不能把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商品经济)的特定阶级(资产阶级)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之心当作既定存在的事实,或者当作自然的合理的现象,而以各种手段刺激或助长其无限膨胀。人的需要不仅仅是个生理的范畴,还具有社会的内容。道德、理想追求、教育、文化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因此,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矛盾的关键在人本身,在于人的智慧、能力的解放。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经济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这些单个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由于这些决策是市场上或通过市场进行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西方经济学教学辅导

《西方经济学》教学辅导(5)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G r o s s N a t i o n a l P r o d u c t G N P)是指一国居民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理解这一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G N 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 N P; 第二,G N P是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而不是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三,G N 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四,G N 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二、GNP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最终产品法) 用支出法核算G N 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 N P。 用支出法计算G N P的公式: G N P=C+I+G+(X-M) 2.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3.部门法(又称生产法) 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NP。这种方法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五个基本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G N P)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净值(n e t n a t i o n a l p r o d u c t N N P) NN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 NNP=GNP-折旧 3.国民收入(n a t i o n a l i n c o m e N I) N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NP-间接税 4.个人收入(p e r s o n a l i n c o m e P I) P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5.个人可支配收入(p e r s o n a l d i s p o s a b l e i n c o m e,P D I) PD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西方经济学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所组成。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和提高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其他经济学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至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采用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同时参考国内外最新优秀经济学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学会运用理论分析身边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越来越重要。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使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对)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对)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c)。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 )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c )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

《西方经济学》单元辅导(1)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重要概念。 经济学家把选择概括为三个相关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第二,如何生产。 第三,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2011年第10卷第19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9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 □徐敏丽 杨 帆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需求, 据此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敏丽(1973 ),女,山西永济人, 江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杨帆(1989 ),女,安徽天长人, 江南大学国贸专业硕士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专科学生的必修专业基 础课,而且在经济类研究生入学中,很多学校将它列为学生报考的可选择的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生入学初试、复试几乎都要涉及的基础课。西方经济学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内容复杂,流派众多,分析抽象,模型较多的课程。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如何精准地把握内容,掌控取舍,讲究艺术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需求的调研2010年,我校西方经济学课题组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32份。各类数据统计结果表明:64%的学生希望能将西方经济学开设为微观、宏观,并设立初级和中级供同学们选择。多数本科生认为西方经济学课收获较多的是得到了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则显得较为薄弱。89%的学生认为掌握了基本理论与知识,而仅有36%的学生认为能够做到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及经济政策。因此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内容,70%的学生希望以实用为主,能更多理 解与掌握我国经济政策与运行情况。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80%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安排课时紧张,相对教学较多的教学内容,以至于教学的内容被压缩,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独创性的建议, 51%的学生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很高而学校提供的平台较少这一现象提出希望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中能给自己一定的发挥空 间。对于多媒体教学,73%的学生认为较好,但依然有52%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教学信息量多,记忆不深刻,师生互动 性差,容易疲劳。对于目前经济学考核方式,73%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增加平时的考核,对于期末考 试的成绩权重应该弱化。还有70%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应选取案例分析、师生角色互换、课堂讨论、教学讲授等方法。 针对以上的调研,学校已经逐步实施课程改革。到2012 年我校财经类本科生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将改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课程,课时各为40课时。西方经济学面 临的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的情况将得到缓解,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依然存在。我校财经类大多学生在高中属文科类,许多学生提起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就发怵,如果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知识融合起来那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而经济学是一门大量使用数学、计量、统计工具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因此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听觉模态。口语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意愿,同时还应该具有口头转述与概括能力。口语课上,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音频或是没有字幕的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刚刚所听到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这也是通过听觉模态把听说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良好途径。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在口语课堂上的应用,对于增添课堂乐趣,提高课堂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使得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多模态教学引入课堂提供了技术条件。多模态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途径。但目前多模态理论在外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 多模态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理论将会日趋成熟和完善,实践性将更强,这对于外语教学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 ].外语电化教学,20072.胡壮麟.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 演示竞赛的语篇分 析[ J ].外语电化教学,2006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20094.刘芹,潘鸣威.多模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非言语交际能力研究初探[ J ].外语电化教学,2010· 761·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3》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A19020240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3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开课学期:3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关于一国国民经济总量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的学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 推荐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书目: 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萨级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下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多恩布什、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改革》、〈财贸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消息报》、《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杂志。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绪论(2学时) 本绪论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4学时) 本章主要阐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 第一节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四、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一国某年的名义GDP为1500亿美元,当年的实际GDP为1200元,则GDP平减指数等于() A、125﹪ B、150 ﹪C、100﹪D、180﹪ 2、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投资() A、50亿元 B、500亿元 C、450亿元 D、540亿元 3、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均衡的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4、引起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政府消减国防开支 B、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C、实际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D、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在IS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减少会引起() A、y增加,r上升 B、y增加,r下降 C、y减少,r上升 D、y减少,r下降 6、若支出乘数为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亿美元 A、左移10 B、右移10 C、左移20 D、右移20 7、()将导致LM曲线向右移 A、交易货币需求减少 B、投机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给增加 D、货币供给减少 8、税收增加将使(),利率(),收入() A、IS曲线右移提高提高 B、IS曲线左移降低降低 C、IS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D、LM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9、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0、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时应()政府开支,()税收 A、衰退增加消减 B、高涨增加消减 C、高涨增加提高 D、衰退减少消减 11、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意图是()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十六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十六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失业率: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 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人口数 3.摩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更换工作、找新工作。 4.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5.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 6.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特点:即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7.周期性失业:因经济萧条或衰退时,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 8.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9.自然失业率:无货币因素干扰,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他包括:自愿失业、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他与国民收入无关,与制度有关。4%-6%为正常范围。 10.奥肯法则:GDP每增长3%,失业率下降1%。或若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会导致GDP低于潜在GDP2%-3%。奥肯法则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到。 11.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12.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包括:所得税、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财政制度。但是他的作用有限,只能调节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不能改变其方向。 1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经济繁荣时用紧缩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扩张财政政策,以保证稳定总需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问题:财政预算。 14.补偿性的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15.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现实收支平衡而影响政策的制定。 16.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而不用每个年度都保持平衡。 17.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的预算盈余。BS*=ty*-G-TR 18.法定准备金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央行规定商行必须留一个比例金额用于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 19.超额准备金率: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这个比率叫做…… 20.基础货币:银行借以货币扩张的基础。等于通货加法定准备金加超额准备金。H=Cu+Rd+Re 21.再贴现率:商行向央行贴现/借款的利率。也就算和央行向商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的利率。 22.公开市场业务:央行以货币购买债券,从而增加货币存量;或卖出债券减少货币存量的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word版本

精品文档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三、货币市场 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 两部门经济中: 1、货币需求 Y=(α+i)/(1-β)= (α+e-dr)/(1-β) r=(α+e)/d-(1-β)y/d IS曲线 2、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m=ky-hr实际货币量 则有y=hr/k+m/k R=ky/h-m/h LM曲线 精品文档

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1.MULTIPLE CHOICE. Choose the one alternativ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or answers the question. (1 point each,40 points total)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parts of the business cycles? 1) _______ A) inflation and recession B) peak and potential GDP C) real GDP and potential GDP D) recession and expansion 2) Macroeconomic policy tools include 2) _______ A) unemployment policy and inflation policy. B)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C) monetary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D) fiscal policy and unemployment policy. 3) Fiscal policy involves 3) _______ A) the use of interest rates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GDP. B) the use of tax and money policies by government to influence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 C) the use of tax and spending policies by the government. D) decreasing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economy. 4) Fiscal policy might be used to increase long-term growth in real GDP by 4) _______ A) motivating an increase in investment. B) encouraging saving. C) reducing unemployment. D) Both answers A and B are correct. 5) When U.S. imports exceed U.S. expor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s 5) _______ A) a decrease in potential GDP. B) a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C) inflation. D) an international deficit. 6) The largest component of income is 6) _______ A) proprietors' income. B) corporate profits. C)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D) net interest.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ransfer payments is included in GDP? 7) _______ A) veteran's benefits B) welfare payments C)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D) none of the above 8) Net domestic product equal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inus 8) _______ A) depreciation. B) net exports. C) inflation. D) investment. 9) U.S. investment is financed from 9) _______ A) private saving,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s and borrowing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