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前沿技术

无线通信前沿技术
无线通信前沿技术

移动通信是近几年通信各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从全球的视角来分析移动通

信的发展态势。

移动通信是近几年通信各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全球GSM运营商联盟统计,2003 年底GSM用户已达到9.7亿,其中新增用户1.8亿,共占全球新增用户的80%。又据移动通信的另一组织CDMA发展组织(CDG)宣布,2003 年全球CDMA新增用户4200多万,增长率达29%,用户总量突破1.88亿。

在系统技术层面上,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 2G )和第二代半移动通信( 2.5G )技术已发展成熟;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技术也在日益发展完善,形成了以欧洲宽带码分多址(WCDMA)、美洲cdma2000和中国TD-SCDMA为代表的几大技术阵营;而且,后3G 技术的研发也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些试验成果。

在系统应用层面上,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骋淹顺鍪谐。 壳案鞴 毡椴捎?2G 或2.5G 系统,并正在向3G 系统过渡。

从2G 向3G 过渡

2000~2004 年是移动通信系统从2G 向3G 过渡的重要阶段。如果说2G 的发展是由用户需求牵引的话,那么3G 的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发展来引导消费的。通过几年的发展、演变,目前由2G 向3G 过渡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技术演进途径,即GSM—GPRS—WCDMA和cdmaOne(IS-95)一cdma2000,其中GPRS为2.5G 。

在向3G 过渡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现有的网络投资并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是首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已建的2G 网络,保护用户业务的连续性,这就要求新建的3G 网络必须与第二代网络有很好的后向兼容性。

目前GSM从技术成熟度、运营商数量、厂商支持广泛程度、用户数量等方面在全球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系统,为WCDMA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WCDMA最初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2001 年10月NTT DoCoMo公司在日本首先开通了基于WCDMA技术的3G 服务一一FOMA,可是该系统业务的发展并不如之后KDDI在日本运营的cdma2000 1x系统。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发展还有待成熟,成本过高,而且3G 手机不能与日本第二代手机PDC手机互通。在欧洲,3G 的发展也受投资过大和不能与GSM兼容的影响而一直不能走上正轨。为了顺利地过渡到WCDMA系统,GPRS系统商用速度加快,目前全球上百家运营商已开通了GPRS业务。同时,通信制造商积极开发WCDMA手机,降低手机成本。到2004 年1月底,已经发放了120份WCDMA牌照,签署了89份商业部署合同,21个网络投入商用,WCDMA用户大约有350万,推出的新型业务包括视频会议、高速数据、多任务。WCDMA系统在未来的3G 市场上将占居有利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的cdma2000标准在开发之初就考虑到与现有的IS-95网络兼容,在商用后便取得了成功。在日本FOMA业务开通不久,cdma2000系统在日本、韩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地先后开始商用。2002 年1月韩国又在全球率先启动了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2.4Mb/s的cdma2000 1x EV-DO系统,使cdma2000技术标准势力进一步得到巩固。预计2006 年cdma2000lxEV-DV系统将投入商用。cdma2000系统由于能很好地与第二代系统CDMA兼容,使得该系统一开始商用就获得了成功,用户发展很快。到2003 年底,cdma2000

用户占所有3G 用户的97%。全球近40%的CDMA用户在使用cdma2000网络。目前,cdma20001xEV-DO用户的数量为440万。

中国大唐电信自主研发推出的TD-SCDMA技术标准虽然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已获得国际电联的批准,成为三大技术标准之一,但由于起步晚,要取得市场发展,还需标准尽快产业化。2003 年,TD-SCDMA的国际影响在这一年中进一步扩大。TD-SCDMA 技术论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会员已经达到420家。而且TD-SCDMA论坛正式成为3GPP 市场代表伙伴,使TD-SCDMA技术能够有更多机会被世界所认识,这对TD-SCDMA技术的传播以及产业化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TD-CDMA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中国3G 的发展将由市场来确定。

超3G 技术的发展

当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还在发展时,下一代移动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始。ITU已将3G 之后的移动通信技术定义为超3G (Systems BeyondIMT-2000),目前有些国家称为4G 。1999年成立的ITU-R的WP 8F 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3G 未来发展和超3G 的研究。在2001 年10月日本举行的第六次会议上讨论提出了“IMT-2000未来发展及超

IMT-2000的远景框架及总目标(IMT-VIS)该文件定义的目标数据传输速率为:IMT-2000的未来发展在2005 年左右实现最高约30 Mb/s的速率,而超3G 在2010 年左右在高速移动环境支持最高约100 Mb/s的速率,在低速移动环境达到1Gb/s速率。

WP 8F 提出的超3G 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

●高速数据传输,根据移动速度支持各种传输速度( 3km /h~100Mb/s,60km /h~20Mb/s,250km /h~2Mb/s,500km /h~xMb/s);

●以lP为基础的无线接续,支持QOS;

●各系统(IMT-2000、WLAN、BW A、卫星、广播)之间无缝的业务支持,并支持全球漫游;

●支持多重模式、支持对称/非对称业务。

Systems Beyond IMT-2000的含义及数据速率达到100Mb/s的概念,在2002 年10月的会议上被通过。

超3G 的概念可称为宽带(Broad 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技术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另外,将努力确保投资成本减少,未来的通信费用降低。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以及中国都已先后开始了超3G 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日本先行起步

日本政府希望日本能够在超3G 的国际标准方面占有领先地位,为此,日本政府在2001 年1月发布的“e-Japan战略”计划中,规划在2005 年前制定4G 核心技术标准,并使之在2010 年普及。同年5月日本总务省官员表示,政府与主要移动通信企业已为4G 技术拟定了基础计划。6月15日,日本信息通信审议会专门委员会完成了4G 标准提案。

该提案将4G 的实用期定在2010 年。IMT-2000的最大数据通信速度为2Mb/s,4G 则将速度提高到了100Mb/s。另外,通过统一终端的标准,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终端的合同运营商。

日本的4G 研发以NTT DoCoMo为主。2002 年年初NTT DoCoMo公司宣称,他们将投入4G 无线分组数据传输技术的研发,并开始着手构建初始的实验网络。4G 网络的实验基地位于东京的横须贺市技术开发园,包括实验的基站和移动终点站。2002 年10月,NTT DoCoMo在室内成功地进行了4G 传输试验,下行和上行传输速度分别可以达到

100Mb/s和20Mb/s。在此次传输试验中NTT OoCoMo采用的接入方式为该公司自行开发的可变扩展因数一正交频分码分多路复用(VSF-OFCDM)方式。这种方式像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一样采用多载波,使用与CDMA相同的扩散处理来增大容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通信服务来改变时间方向与频率方向的扩散率。这样,就可以在类似热点的孤立区域,通过降低扩散率来优先增大容量,而在手机的多单元环境下,能够提高扩散率、增加容量。

2.韩国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

韩国政府已计划投资125亿韩元开始发展4G 移动技术,并决定在2010 年之前再增加15%的资金。

2002 年3月,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成立了4G 远景协会。对于4G 移动通信系统,ETRI将其定义为是一个高速无线传输技术(高层系统技术)、热点移动传输技术(低层系统技术)、数据网络移动系统技术和世纪业务的通信系统。低层系统技术是支持高速、低成本的热点地区的移动Internet接入业务。低层系统技术目前的一个后选方案是高速移动Internet系统(Hmi)。高层系统技术是支持高速、大范围的移动Internet接入业务。

为了实现该远景计划,ETRl计划2002 ~2007 年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和开发,2008 ~2011 年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和开发。其中,高层系统试验平台预计2003 ~2005 年达到100Mb/s的传输速率,2006 ~2007 年之问加强系统整合;至于低层的高速移动Internet系统(Hmi)预计在2003 ~2004 年达到100Mb/s的传输速率,2006 ~2007 年超过100Mb/s的传输速率,2008 ~2010 年达到1Gb/s的速率。

目前,韩国政府和商业团体正在从事制定4G 通信标准工作。韩国电信、KTM通信、SK电信、LG电子和三星电子五大公司已组成了专门研究小组。三星在伦敦还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Seri。

3.欧洲强调系统融合

在欧洲,超3G 研究活动是以欧盟的信息社会技术(IST)研究计划为中心来进行的。欧盟的研究活动是4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都会制定一个框架研究计划。第六框架计划(FP6)的有效期是从2003 年到2006 年。欧盟已经将超3G 的研究列入政府支持的计划中。在FP6中,IST被列作优先支持的项目,有总额为36 25亿欧元的经费支持。在IST中,超3G 移动和无线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了最先获得了9000万欧元的预支经费,占总预支经费的80%。

2001 年8月由欧洲主要厂商发起成立了无线世界研究论坛(WWRF),现该论坛已向全球发展,对ITU的工作影响较大。

欧洲国家一般认为,超3G 是一种可以有效地使用频谱的数据通信技术,并且一定是以IPv6为基础的,网络上的所有单位都有自己的IP地址。通过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IPv6就可以把现有的各种不同的网络融合在一起,比如超3G 网络将会融合卫星和平流层通信

系统、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各种蜂窝和准蜂窝系统,无线本地环路和无线局域网,并且可以和2G 、3G 兼容。

4.美国研究移动装备无线访问Internet技术

美国希望把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进行扩展,从而演进为4G 基础。

美国AT&T公司已经在实验室中研究4G 技术,其研究目的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A T&T推出的4G 通信网络的实验,可以配合目前的增强型数据率传输服务(EDGE—Enhanced Data for Global Evolution)进行无线上传,并通过0FDM 技术达到快速下载的目的。A T&T称,大约还需要5年,这项技术才能发布。

5.中国也启动了开发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步伐

中国在成功推出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后,于2002 年也正式启动了开发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步伐。中国科学技术部已经在国家“ 863” 计划中将超3G /4G 的研究作为战略研究重点领域之一,称为FuTURE计划。

作为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2002 年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手攻克4G 的核心技术——全IP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它的数据传输速率是3G 移动电话的50倍,能同时传输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尤为重要的是,它融合了Internet技术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这有别于3G 完全脱离现有基础而另建一个网络系统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3G 面临的带宽利用率低、建网和运营成靖摺⒂没 褂贸杀靖叩任侍狻?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在破解技术难题的基础上,正致力于建设覆盖半径两公里的实验网,向产品技术实用化迈进,并开始与运营商、网络厂商、终端设备厂商寻求合作,4G 手机实验产品的诞生指日可待。

6.超3G将经过较长的发展期

目前国际上有关超3G 移动通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基本需求、核心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超3G 移动通信的实用期预定在2010 年开始。这符合移动通信技术每10年产生一代新体制的发展规律。

如同3G 系统与2G 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样,4G 系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取代3G 系统,更不可能跨越3G 系统而直接投入应用。制定一个全世界统一的超3G 标准需要耗费5~7年的时间,而现有的2G 系统在未来的5~7年内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3G 系统是不可替代的。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3694290.html,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作者:周颖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4G技术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十三五”时期下,我国4G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并逐渐朝向5G通信技术方向延伸,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各大通信运营商近些年纷纷建立5G通信试点城市,在2020年实现部分地区普及。5G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移动网络的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5G移动通信含义,分析5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探究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移动通信不断发展背景下,移动网络使用费用逐渐降低,提升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性。在2012年移动终端数量首次超过PC端,截止到2018年12月末,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动移动通信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1]。在4G网络全方位普及背景下,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我国华为集团首次研发出5G移动通信技术,并在2020年逐渐推广使用(当即还处于试点阶段),实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再次突破。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主要是朝向5G方向发展,加强5G通信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5G通信技术阐述 5G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上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Gb/s,比4G网络传输速度高出百倍。如一部2G电影可以在8s之内完成下载。相比2G、GPRS(2.5G)、3G、 4G技术,5G技术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上四种通信网络系统都是采用单一技术框架,而5G通信技术是上述四代技术结合,从而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峰值速率,让5G移动通信网络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作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5G网络弥补了前代通信技术的漏洞与弊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移动网络的追求,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5G网络势必会实现全面普及。 2 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大规模MIMO 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端MIMO系统使用多个天线,首先可以有效提升无线链路频谱效率。MIMO系统提出了多用户理念,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量(比基站同时服务于相同时频块用户天线数量更多),用几百个天线同时为千万用户提供服务时,频谱效率理论上可以提升5~10倍,小区边缘用户也可以享受到理想的吞吐量[2]。再次,每个用户信号通过预编码处理降低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0) (201109版) 一、培养目标 能熟练运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独立主持本领域的科研工作,具备开拓前沿创新性研究的科研能力。能熟练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具备工程科研项目的领导能力,可组织和实施本领域的实际技术工程项目。具备一定教学能力,可从事本领域的教学授课、实验课程组织实施等教学活动。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与系统设计 2.CMOS模拟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专用芯片设计 3.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 4.现代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5.微电子器件与工艺 三、学制和学分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学分≥16。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选修1-2门由研究生院公布的非本一级学科开设的博士生公共选修课。 四、课程设置

五、中期考核 综合考试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综合考试的规定和程序执行。 六、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第三学期完成,文献阅读量不少于50篇。 七、学位论文 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发表论文 达到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具体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1200) (201109版) 一、培养目标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独立主持本领域的科研工作,具备开拓前沿创新性研究的科研能力。能熟练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具备工程科研项目的领导能力,可组织和实施本领域的实际技术工程项目。具备一定教学能力,可从事本领域的教学授课、实验课程组织实施等教学活动。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三、学制和学分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学分≥16。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选修1-2门由研究生院公布的非本一级学科开设的博士生公共选修课。 四、课程设置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信息安全及其前沿技术综述 一、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定义 (1)国内的回答 ●可以把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沈昌祥) ●计算机安全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教科书)●计算机信息人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着力于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和人员安全维护。安全保护的直接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安全保护的关键因素是人。(等级保护条例) (2)国外的回答 ●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S7799) ●信息安全就是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保护。(教科书)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 (3)信息安全的发展渊源来看 1)通信保密阶段(40—70年代) ●以密码学研究为主 ●重在数据安全层面 2)计算机系统安全阶段(70—8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研究 ●重在物理安全层与运行安全层,兼顾数据安全层 3)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阶段(>90年代) ●开始针对信息安全体系进行研究 ●重在运行安全与数据安全层,兼顾内容安全层 2、信息安全两种主要论点

●机密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 未经授权的人。 ●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 ●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 (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 二、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 信息、信息处理过程及对信息起支持作用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都是重要的商务资产。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保持竞争优势、资金流动、效益、法律符合性和商业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组织及其信息系统和网络面临着包括计算机诈骗、间谍、蓄意破坏、火灾、水灾等大范围的安全威胁,诸如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入侵、DoS 攻击等手段造成的信息灾难已变得更加普遍,有计划而不易被察觉。 组织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意味着更易受到安全威胁的破坏,公共和私人网络的互连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大了实现访问控制的难度。

电力电子技术的产品、技术和前沿动态

电力电子技术的简介、产品、技术及前沿动态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产品;回顾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应用;介绍了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电子、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 如今,公认的是“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因为在保证相同的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 使用电力这种优质能源最清洁、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以下将对若干电力电子技术的产品,发展历史,以及前沿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一、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现在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它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及其控制三个方面,与以信息处理为主的信息电子技术不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功率变换。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产品 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种类繁多、行业应用范围极广,主要包括三大类产品:变频器、电能质量类产品以及电子电源产品。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下面具体说一下其的应用领域。 1、一般工业 工业中大量应用各种交直流电动机。例如,很多交流电机都广泛采用电力电子交直流调速技术来提高调速性能。一些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大型鼓风机等近年来也采用了变频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有些不调速的电机为了避免起动时的电流冲击而采用了软起动装置,这种软起动装置也是电力电子装置。 2、交通运输 电气化铁道中广泛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机车中的直流机车中采用整流装置,交流机车采用变频装置;直流斩波器也广泛用于铁道车辆;车辆中的各种辅助电源、蓄电池的充电也应用了电力电子技术;此外,一台高级汽车中需要许多控制电机,它们也要靠变频器和斩波器驱动并控制。飞机、船舶需要很多不同要求的电源,因此航空和航海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3、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直流输电其送电端的整流阀和受电端的逆变阀都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交流输电也是依靠电力电子装置才得以实现的。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都是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系统,电力电子装置还可用于防止电网瞬时停电、瞬时电压跌落、闪变等,以进行电能质量控制,改善供电质量。

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应用

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车载雷达、遥感技术、机顶盒、自动化电器、掌上电脑、MP3随身听等,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以下几种应用: 一、“舌头驾驶系统”助残障人活动 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一种使用微小磁铁进行控制的小仪器,这种米粒大小的仪器可以植在人的舌头下,肢体残疾的人士只需要动一下舌头,就能够轻松地驾驭自己的轮椅甚至操作电脑。这套装置将可协助脊椎神经受到重创的严重残疾人,重新过着以往丰富、活跃及独立的生活。 还有霍金的轮椅装置、盖茨的家、电子骨骼服装、GPS、眼睛打字、电子耳、公交卡收费系统、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亚轨道太空飞机“山猫”号、形形色色的“记忆”商品,等等,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二、手机越来越“聪明” 这两年,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调教”,手机正在将“多功能集一身”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令“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心脏病人的“求救器”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研究人员日前就为手机增添了一项新功能:为高危心脏病患者发送求救信息。 IBM公司介绍说,新系统的核心是只有一盒口香糖大小的无线电信号转发装置。这一装置采用了可进行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的“蓝牙技术”,可与便携式心跳监测仪和手机配合使用。当使用者心跳达到“危险”水平时,这套系统能自动拨打一个预设的手机号码,以短信息的方式发出心跳数据。 (2)用手机遥控你的家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下属的移动电话系统公司新近开发出“手机遥控居家系统”。它将为终日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解决不少后顾之忧。 利用这种系统,用户离家外出后,可使用手机通过因特网照顾家中的各种事务,如开关窗户和照明灯、监视人员出入等。如出现问题,家中设备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向主人报警。 三、可对话的车

汽车电子前沿技术介绍

汽车电子前沿技术介绍 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正在逐渐由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着高速增长的机遇。在国外,电子系统已占到一辆普通轿车总成本的30%,在高级轿车上比例更高,在国内,中高级轿车电子装置的配置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汽车电子业总体上还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大研究投入的力度。汽车电子技术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现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汽车电子设备主要采用分立电子元件组成电子控制器,并开始由分立电子元件产品向集成电路产品过渡;第二阶段则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和8位微处理器开发汽车专用的独立控制系统;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设备广泛采用16位或32位微处理器进行控制,控制技术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该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 线控技术DBW 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正向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5~10年里,传统的汽车机械操纵系统将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信总线与高性能CPU相连的电气系统。如汽车将采用电气马达和电控信号来实现线控驾驶、线控制动、线控油门和线控悬架等,采用这些线控系统将完全取代现有系统中的液压和机械控制。 在新一代雅阁V6轿车上采用的DBW就是新技术之一。DBW是

线控油门的英文缩写,也可称之为电控油门,即发动机的油门是通过电子控制的。传统的油门控制方式是驾驶员通过踩油门踏板,由油门拉索直接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开合程度,从而决定加速或减速,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动作之间是通过拉索的机械作用联系的。而DBW将这种机械联系改为电子联系。驾驶员仍然通过踩油门踏板控制拉索。但拉索并不是直接连接到油门,而是连着一个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将拉索的位置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汽车的大脑ECU(电子控制器),ECU将收集到的相关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命令至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再发送信号给油门作动器,从而控制油门的开合程度。也就是说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的动作之间是通过电子元件的电信号联系的。虽然从构造上来看,DBW比传统油门控制方式复杂,但油门的控制却比传统方式精确,发动机能够根据汽车的各种行驶信息,精确调节进入汽缸的燃油空气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状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用线控技术的优点很多,比如使用线控制动无需制动液,保护生态,减少维护;质量轻;性能高(制动响应快);制动磨最小(向轮胎施力更均匀);安装测试更简单快捷(模块结构);更稳固的电子接口;隔板间无机械联系;简单布置就能增加电子控制功能;踏板特性一致;比液压系统的元件更少等。 CAN总线网络 随着电控单元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

通信技术类岗位

通信技术类岗位 前言: 通信是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的行业,其在现代生活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无须赘述。中国的通讯事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整个行业正处在技术更新换代的大变革之中。2009年0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合增加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通信的3G时代正式到来,3大运营商在3G市场的竞争也正式开始。3G 时代刚刚到来没有几年,就有报道称4G牌照将在2013年内发放,可见通信事业发展之快。 发展通信事业离不开专业人才,在技术领域尤其如此。无论是生产商还是运营商,都需要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单位提供的具体工作,从研发、运营到维护、监理,层次丰富,内容多样。 一下子有这么多的选择都堆到面前,还没有什么求职经验的你是不是会疑惑到底该何去何从?有疑惑不要着急,请你先看看本文中的相关介绍,先对工作的内容、要求和可选的单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看完本文能够让你对这方面的职位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进而对你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些许的帮助,那么小编就心满意足了。

通信(技术类)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通信(技术类)工作的具体职位是非常丰富的,从软件到硬件,从开发到运营,从设计到测试,从施工到监理,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每一项工作有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官方网站上公开招聘的技术类职位就分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管中心、网络维护、网络监控、支撑、项目管理、其它等这些大类,每一个类别下面还有多条详细的具体岗位,分类细致,多种多样。 总得来说通信(技术类)工作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从流程上讲可以分为研发、测试验证、技术支持和业务运营、维护等方面。名称的话有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维护岗位、监理员等等。可以说,无论你学习的是那个相关的专业,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应聘的职位,得到学以致用的机会。下面介绍几个各大企业单位都会涉及的岗位供各位参考。 软件开发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工作的对象可以包括通信相关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也可以是网络系统、通信协议方面的开发或是数据库和公司的分析系统等等。这些岗位的对象不同,但都是为通信系统服务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技术要求是比较全面这些工作需要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阅读精选(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本专业重视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较强,曾获得国际数模大赛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重大比赛中均取得了较本专业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签约率到达100%。每年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40%以上。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工作适应潜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电子公司、通信公司都欢迎本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会为将来的发展带给更雄厚的知识资本。另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还能够自主创业,从事计算机、IT行业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近代电子材料、固态电子器件、光电子技术等,以及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红外技术、红外物理、电介质物理、物理化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光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领域、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潜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子材料、光器件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或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信、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阅读精选(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潜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潜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学院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潜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电子商务前沿讲座

一论述? 1.你认为移动电子商务有哪些应用? (1)银行业务:移动商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个人财务管理,从而了解自己的财务信息。 (2)交易: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即时性,所以用户可以迅速了解网上信息,非常适合玩股票的人们。 (3)(3)订票: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预定机票,车票或入场券等主要业务,还可以在网上核查票证的有无,并进行购票和确认。 (4)(4)购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并进行购物。 (5)(5)娱乐: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收听音乐,还可以订购、下载或支付特定的曲目,并且可以在网上与朋友们玩交互式游戏。 (6)(6)无线医疗:医疗产业的显著特点是每一秒种对病人都非常关键,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可以作为进行治疗的场所,而借助无线技术,救护车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同医疗中心和病人家属建立快速、动态、实时的数据交换,这对每一秒钟都很宝贵的患者十分重要。 (7)(7)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一些行业需要经常派遣工程师或工人到现场作业。在这些行业中,移动MASP将会有巨大的应用空间。MASP结合定位服务技术、短信息服务、WAP技术,以及Call Center 技术,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2.谈谈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应发展哪些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使用人群变得更加大众化、服务更加个性化,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移动支付、是一种灵活、高效的电子商务。这样,它的模式也应该有别于传统的电商模式。 O2O模式算是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把线下商务机会与移动互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筛选服务,在线支付、结算,也可以先体验、再结算。O2O模式与传统的电商模式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闭环“,它可以全程跟踪用户的每一交易和满意程度,即时分析的数据,随时调整营销策略。随着模式越来越成熟,O2O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将会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出现了多种分类方式。传统上通常根据用户类型和市场细分的分类方式可以将移动商务模式分为B2B、B2C和C2C等,但此分类难以具体分析移动商务模式的运行过程。根据服务的特征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4种移动商务模式,即语音通讯、SMS服务、移动运营商整合的WAP服务和移动办公服务。还有研究把移动商务模式分为移动通讯、基于定位的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员工支持。此外,还有根据产业链主导进行分类。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按产业链主导方主要分为五类。模式一:互联网企业核心模式。模式二:移动运营商核心模式。模式三:平台集成商核心模式。模式四:运营商银行联盟核心模式。模式五:银行核心模式。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移动运营商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摘要 WCDMA作为3G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WCDMA从概念向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全球主要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跟踪和研发基于WCDMA技术的3G网络产品。本文对WCDMA的组网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组网结构和组网模式。BSC6900是BSC6000、BSC6810后的新一代控制器产品,是华为公司Single RAN解决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业界领先的多制式、IP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融合UMTS RNC 和GSM BSC业务功能,有效满足移动网络多制式融合发展的需求;BS3900为华为GSM新开发分布式基站,实现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独立安装,其应用更加灵活,广泛用于室内、楼宇、隧道等复杂环境,实现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对BSC6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以及DBS3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组网;3G;BSC6900;DBS3900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一、WCDMA移动通信网组网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1.WCDMA发展进程 WCDMA是IMT一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从基本意义上来说,WCDMA版本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和业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WCDMA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渐趋成熟,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组织完成。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五个版本,即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和3GPP R7,前四个版本已经完成并终结,目前正在进行R7版本的制定工作。不同版本间的功能划分并不是绝对和清晰的.而是按时间进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划分.不一定某个功能必须在某个版本中完成,在修改版本时应遵守向后兼容的原则,各版本的演进时间如图所示 2.WCDMA 组网要求 为了打造综合价值最大化的WCDMA核心网络,在组网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核心网综合成本最优原则。对于3G网络的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从长期、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规划的网络应该满足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的原则,具有清晰的全IP演进路线,避免后续网络频繁调整;能够进一步融合移动固定业务能力,便于向NGN演进。 (2)建设3G网的版本选择。随着3G牌照进一步后续.3GPP R4版本标准已经成熟,各个厂家基于3GPP R4版本的设备也进一步成熟,作为3G核心网建设的关键环节,起点版本的选择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采用3GPP R99还是3GPP R4进行组网,主要取决于网络建设时间、多厂家供货环境的形成和网络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根据目前网络情况,核心网的结构又有3GPP R99、类3GPP R4、全TDM一3GPP R4结构、全IP 3GPP R4结构和混合3GPP R4结构等多种选择。 (3)现网资源的整合。3G核心网建设应保证对现有网络的影响最小,对传统移动运营商应能保证GSM/GPRS设备的再利用,并考虑现有电路传输网络、分组数据网络和信令网的共享、利旧还是新建.短消息业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uus)、智能网(IN)业务和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争l 台的弛问瓯综合考虑以上几个问题,做好核心网规划,同时在3G网络建设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吸取2G网络的建设经验.避免2G网络中现有的各种技术和应用弊端,从而建设一个高质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3G核心网络是完全有可能的。 3.WCDMA R99组网结构

5G通信建设工程技术前沿报告(2018年)

的标准化进展 (2) 界主要国家5G发展情况 (3) 展现状 (8) 国政府积极推动5G发展 (8) 内运营商正积极进行5G技术研究、试点验证及商用部署 (9) 国移动的5G技术研究及商用准备工作 (9) 2.中国电信的5G技术研究及网络发展情况 (10) 3.中国联通的5G技术研究及商用准备工作 (11) 四、技术预见 (13) (一)国际技术预见 (13) (二)国内技术预见 (14) 1.5G核心网云化技术 (14) 2.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 (15) 3.5G上行覆盖增强技术 (15) 4.分布式数字室分、小微基站 (17) 5.5G语音解决方案:VoNR部署前,EPSFallback+VoLTE (17) 6.5G网络智能运维和智能优化技术 (18) 五、工程难题 (19) (一)国际工程难题 (19) (二)国内工程难题 (19) 1.网络云化带来的规划和运维挑战 (20) 2.网络演进、高密度组网、多天线、多业务等带来的规划和建设难题 (20) 3.高频率、高功耗、大带宽给基站建设带来的难题 (21) 4.5G网络数据采集和处理面临挑战 (27) 5.5G网络发展给仿真软件平台建设带来挑战 (28) 6.信息化和互联网+加速勘察设计平台的应用 (29) 六、政策建议 (30) (一)技术政策建议 (30) 1.少走弯路,尽早部署5GSA网络 (30) 2.降低建网成本,鼓励共建共享,并加强5G网络共享相关技术研究30 3.尽早开放低频重耕用于5G部署 (30) 4.鼓励并推动5G节能技术研究 (31) (二)产业政策建议 (31) 1.大力发展5G芯片、终端产业,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5G终端类型. 31 2.大力推动基于5G的个性化业务 (31) 3.必要的强制性法令,强力努力推动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3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比较了分别以日本、美国和欧洲为主提出的W-CDMA、CdmaOne和TD-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IMT-2000 1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2000/FPLMTS系统要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电联于1995年提出了IMT-2000/FPLMTS的评估标准,对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较详细的要求。 IMT-2000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球范围设计的高度兼容性; MT-2000中的业务与固定网络的业务兼容; 质量; 机体积很小,具有全球漫游能力; 用的频谱为 885MHz~2025MHz,2110MHz~2200MHz(共230MHz) 1980MHz~2010MHz,2170MHz~2200MHz(限于卫星使用) 动终端可以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也可固定使用; 线接口的类型应尽可能得少,而且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从而可以看出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用户终端可在全球范围内几个不同的系统间实现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这就对无线接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ITU已对IMT-2000的测试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表征IMT-2000系统的最低限度的参数,包括:支持的数据率范围,误码率要求,单向的时延要求,激活因子和业务量模型。 根据ITU的要求,目前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已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以日本DoCoMo公司为首提出的W-CDMA;美国Lucent、Motorola 等公司提出的CdmaOne;欧洲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提出的TD-CDMA。总体来说,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区别

精心整理看职业分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当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设计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开发计算机硬件,当电路设计工程师 中兴 计师开发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为各类硬件设备“量身”开发软件外,还可以在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后,主持策划一些大的系统开发,如中国联通打造的CDMA网络。毕业后有去外企的,比如西门子、朗讯;有去国企的,比如国家无线电测量中心、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的,比如华

为、联想、中兴,还有去小公司做研发的。 与张斌工作环境不同的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诗剑进了创维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创维彩电厂。最初是在生产第一线流水线上做最基层的工作,不久就被调到技术组做生产线技术员。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比,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它 顾客、维修单开立、对外宣传以及维护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物理电子+机械电子+微电子+光电子的统称,偏重后两者,对应的是IC产业,即集成电路,简称芯片。芯片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器件,相当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脑细胞,承担着运算和存储功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源头。可

以说,在血缘关系上它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当亲近,有很多交融之处,甚至可以把它认为是后者的子专业,术有专攻,学有更精、更深。毕业生就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在电子方面,可以做电路设计工程师,有线无线都能上手;在信息方面,可以做电信工程师;在计算机方面,搞软硬件开发都在行。 相关的专业,就像是三胞胎一样,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如它们的工作领域交叉,对学生的数学、物理、英语基础要求都很高。然而它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地方,从它们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便可看出。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着重点在于“电子”,它的学习范围是物理电子、光电

电力前沿技术

电力行业热点应用及前沿应用技术 目前的电力行业前沿或热点技术就我目前所认识的参考有关资料,大致情况向同事们介绍如下:以便同事们有必要时与电力部门生技部门的、管生产的、要研究课题的交流交流。 1、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电力行业及其它行业对大功率高电压的电子元器件期盼很久,这方面任何一点突破都会带来行业新的发展变化,大功率、高电压、可关断、可控、双向可控、价格这些方面的某一个方面的突破,都可以对电力行业来带很大的变化。 如大功率、高电压;大功率、低价格的突破将带来调、变、配、用电方式很大的变化,目前常见的变电站可能不存在,模块式组合变电站可能会出现。无触点开关的大量应用将带来控制、维修方式方面的极大变化。目前这方面的发展仅初步能应用于10kV等级设备。 2、智能电网 在上述技术及其它技术的基础上精密控制串联电感或电容达到缩短电气距离从而增加电网的稳定性,精密控制节点无功补偿及电压,从而达到精密控制有功无功潮流分布的目的。 3、已在实施的数字化变电站 由于光PT、光CT的发展,使原来分布式一对一的PT、CT接入方式变为光纤通信的总线式,这样带来测量、控制、综自系统的相应变化,甚至带来变电站建设样式的巨大变化、如模块组合式、可变多桥联式,将使配网智能化和需求侧管理变得很容易。 4、智能的基于云计算的需求侧管理 基于对重要用户需求侧管理逐步实施,其大量的数据将被发掘,并提供大量的及时增殖服务。 5、已在实施的调配一体化。 以前,由于传感器、通信及远控技术和设备的制约、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维

修分得较细,不便管理、对及时快速响应及可靠性、安全性都有影响。真正实现配调一体化,将有赖于传感器、通信及远控设备的发展,基本不存在技术制约,近几年会很快发展,唯一有点制约的是采用那种合符经济效益的可靠的通信,及可靠的远方操作设备,主要是现地可靠的操作电源。 其它较详细的介绍如下。 (愿意与有能力有兴趣的同事合作,把它做成PPT,用于针对电力系统某些人员的讲座) 1 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发电装置(Distributed Generation)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 MW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这些电源由电力部门、电力用户或第3方所有,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等。 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IC)、微型燃气轮机 (Micro tur_bines)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Fuel 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与“小机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 应用背景 由于公众对输电线路可能产生的电磁影响的忧虑,开辟新的线路走廊越来越困难。例如,北美和西欧许多国家已决定一般不再兴建新的输电线路。于是,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的分布式发电装置便成为一种替代方案。其次,与大电网配合,分布式电源可大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可在电网崩溃和意外灾害(例如地震、暴风雪、人为破坏、战争)情况下,维持重要用户的供电。加拿大魁北克省1997年冰雪灾造成输配电线路灾难性破坏,引起大面积停电,许多重要用户长期不能恢复供电。人们认识到,如果能有与电网配合的分布式电源在运转,供电可靠性将会大大地提高,一些灾难性后果是可以避免的。 对供电网难以达到的边远分散用户,分布式电源在技术经济上具有竞争力。此外,发展电动车电源是研究发展分布式电源的重要推动力。 1.2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Micro Turbine),是功率为几千瓦至几十千瓦,转速为96 000 r/min,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工作温度500 ℃,其发电效率可达30%。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其技术关键是高速轴承、高温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见,电工技术的突破常常取决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1.3燃料电池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 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第一讲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方面的内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压缩感知理论框架、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领域和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陈老师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这些先进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相关理论在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郑州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 第二讲未来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 穆晓敏讲课的主要内容有:当前频谱利用现状、静态频谱分配的瓶颈及解决方案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工业4.0、

DT时代等相关内容。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式产品 文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文老师所创建公司研发的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最早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军事、户外运动、人体检测等。苹果手表、微软手环和谷歌眼镜是当前最热门的智能穿戴设备,国内也涌现出大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像小米手环等。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电话,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第四讲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

(1)、你所了解的集成电路产业,你对集成电路产业中测试领域的认识。请收集这一产业的技术现状、产品情况、主要企业、经济效益和今后发展等情况写一篇综合分析报告。 (2)、你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 (3)、你对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有何计划?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 技术现状: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当代,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逐渐取代其他产业成为第一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不仅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对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科研、教学、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水平先进、应用广泛的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科学研究领域,并在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际上了也争得了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差距更大。这既有历史、体制、技术、工艺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也有各个层次所需专业人才短缺的原因。核心技术仍然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短板。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以进口为主,国产集成电路自给率较低。 中国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当前的竞争中压力巨大,预计并购将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赶超国外的有效方式。通过并购,集成电路上游可以快速提升相关技术,中下游制造和封装环节有望通过并购形成竞争外企的规模优势。在产业资金与政策支持下,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在本土以及海外的并购趋势将增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 年全球前25 家半导体企业的营收占整个行业的比重达到72.1%,比2013 年的69.7%高出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