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各部分习题

自然地理学各部分习题
自然地理学各部分习题

《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库

绪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当代地球科学关注那些前沿领域?

2、试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3、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有哪些主要的分科?

4、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所要回答的

问题。

第一章(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

响。

2、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3、列举出四个关于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简明例证,埃拉托色尼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圆周长度的?提出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的证据是什么?什么叫大地水准面?

4、通过地球两极横切地球所得的剖面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什么叫地球的扁平率?用什么

样的分式可近似地来表达这一扁平率?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什么叫大圆?怎么可以得到一个大圆?什么叫小圆?列出大圆的六种特征,大圆有何重

要的实用意义?

7、什么叫经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怎么组成的?列举出经线的一些特点。

8、什么是纬线?纬线是怎样构成的?列举出纬线的一些特征。

9、经度的定义是什么?经度通常是怎样表示的?试举例。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

午线是在何处?在赤道上经度是1度的长度是多少?在纬度60度处是多长?在极地处又是多长?

10、纬度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表示纬度?试举例。纬度1度的长度是多少?从赤道到两极纬

度的长度是变更的吗?变化有多大?为什么?

11、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12、试描述和解释傅科摆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什么?你能否根据傅科摆来测定你所在的纬

度?为什么?

13、什么是地球公转?有哪两种方法可以计算一年的长度和起点?我们的历法系统是用哪一

种方法?这种历法的一年有多少日?为什么这种历法必须定期校正才能与我们现在的历法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14、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15、地球的轨道是什么形状?什么是近日点?什么是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

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

16、试描述地轴与地球轨道相倾斜的情况。什么是倾角?这种角度全年中是否有变化?

1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18、地球内圈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中六大圈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以河流为例,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

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球表层系统。

20、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述陆地和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21、试比较地球与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和外层行星的表面环境。地球的表面环境在哪些

方面对生命特别有利?

第二章(地质基础)复习思考题

1、试描述地球的内部构造。给出每一区域的大约范围。地核是什么材料组成的?

地核是什么自然状态?地幔的物质组成是什么?

2、大陆地壳是由什么岩层组成的?大洋地壳由什么岩石组成?给出大陆地壳的大约厚度。

3、试描述上地幔的软层或软流层圈。为什么在该层中强度低?岩石圈有多厚?

什么是岩石圈板块?为什么岩石圈板块能在软流圈上活动?

4、大陆在全球面积上占多少百分比?大洋盆地占多少百分比?大洋盆地的底是

什么深度?用真实比例尺画一个直径为6.4m的大圆,珠穆朗玛峰看起来有多高?

5、地质年代表中应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什么是前寒武纪时代?前寒武纪时代

后的几个代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造山运动?新生代划分为什么单位?

6、根据地质年代历史和地质过程,大陆的两个基本部分是什么?在山脉生成中

涉及哪些过程?试定义构造运动。

7、什么是地震波?为什么地震波传播方向和速度的数据可以作为地球内圈划分的依据?

8、什么是地壳均衡原理?如何解释地壳厚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和地表负重与释

重情况下地壳厚度的变化?

9、人们只能直接观测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而地下深部的样品目前还没

有能力取得,我们怎样推测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呢?

10、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方面的特点。

11、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12、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

1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14、什么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哪些板块?简述板块边界基本类型的应力

性质及地质、地貌和构造活动特点。

15、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6、中国地块在全球板块构造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由此推测中国地震带的可能分布。

第三章(气象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

1、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2、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大气中臭氧存在的环境效应或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阳

伞效应”?

3、为什么说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

4、大气垂直结构及分层的依据?

5、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为什么低纬对流层顶高,而高纬对流层顶

低?

6、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有何变化?为什么?平流层中空气运动特点?为什么?

7、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 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 太阳辐射穿过

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

8、为什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9、什么是太阳常数?一般数值是多少?

1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特点是什么?

11、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蔚蓝色?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

晚的红日。

12、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13、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1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什

么是温室效应?

15、什么是辐射差额(净辐射)?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

16、什么是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为何γm<γd?

17、什么是大气层结、大气层结稳定度?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18、什么叫逆温?逆温的成因类型有哪些?逆温对天气及大气质量有何影响?

19、地面与大气、大气与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什么叫潜热?

20、为什么日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而不是正午12时?为什么我国大部分地区

的年最高气温在大暑而不是夏至?年最低气温在大寒而不在冬至?

21、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有哪些?

22、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是什么?什么叫温度距平?

23、什么是积温?活动积温?

24、什么是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露点?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

25、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冰晶效应?

26、霜和露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什么是雾凇和雨凇?各是怎样形成的?

27、霜与霜冻是一回事吗?

28、雾可以分为哪几种?各自的形成原因?

29、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了解各类云的主要特征、各类云与

什么样的降水相联系?

30、降水的成因类型?人工降雨原理?

31、全球降水带的分布特征?什么是降水变率、湿润系数、干燥度?

32、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对气压有什么影响?

33、什么是气压系统?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34、什么是气压梯度和气压梯度力?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35、什么是白贝罗风压定律?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

36、什么叫地转风,梯度风?

37、什么是热成风?热成风与温度场的关系如何?

38、画图并说明经向三圈环流及与其相对应的近地层行星风系,纬圈气压带的形

成和分布。(行星风系构成及成因)

39、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40、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大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1、什么是季风?说明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

42、什么叫局地环流?绘图并说明什么是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43、什么是气团?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分为几类?冬夏半年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哪几

种?

44、什么是锋?锋面特征是什么?

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锋可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定义及特点?

45、比较冷锋(第一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

46、什么是气旋与反气旋?比较二者的不同点。

47、什么是锋面气旋?

48、冷空气活动和寒潮是否是一回事?寒潮经过地区出现哪些天气现象?

49、什么是台风?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说明台风的结构以及台风云系和

天气分布的主要特征。

5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位置的变动有何联系?

51、何谓梅雨?试述梅雨出现的季节、地区及其天气气候特征。

52、试述中国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如果这种移动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将对中国的气

候产生何影响?

53、什么是龙卷风?

54、天气与气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55、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56、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它是如何形成的?

57、什么是小气候?城市小气候的特点?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热岛环流?它们

是怎样形成的?

58、什么是沃克环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何谓ENSO循环?试述其发生规

律,形成原因及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59、高大山脉对气温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高大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60、青藏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61、山地降水量随坡向和海拔高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62、世界气候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它们的分类依据和指标有何区别?其优缺

点有哪些?

63、柯本气候分类的基础与划分界线的主要指标是什么?气候带或气候型的界线

是怎样划分的?

64、比较下列气候类型的异同:(分布、气候特征、成因)

温带季风与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干湿季气候、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沙漠气候。

65、高山气候特征?高山自山脚至山顶垂直气候带的分异与由赤道至极地天文气

候带的分布在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上有何联系与区别。

66、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冰期与间冰期?

67、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哪几种?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对气候造成怎样

的影响?

68、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试举三个实例加以说明

69、为什么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试就城市气候

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说明之。

第四章(水文学)复习思考题

1、水的特性有哪些?它们有什么自然地理意义?

2、地表系统中水的主要贮存库有哪几个?为什么说淡水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自然

资源?

3、如何理解水资源的概念?

4、世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5、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6、中国水资源的突出问题及解决途径?

7、绘图说明水分循环的概念、类型。阐述水分循环的意义?

8、何为水体循环更替期、主要水体循环更替期比较。

9、从水分循环的意义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来看,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水量平衡原理表述及表达式。

11、理解并写出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全球及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水量平衡研究

的意义是什么?

12、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叙述全球年平均蒸发量分布的特征及其可能原

因。

13、叙述各纬度带年平均降水、蒸发、径流和它们的全球与南、北半球平均值分

布特点及其可能原因。

14、海洋水体的空间组成及各自特点(洋、海、海湾、海峡)?

15、海水的化学成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营养元素)?丰度和盐度的概念?

海水组成的恒定性?

16、世界大洋表层平均盐度?影响大洋表层盐度的因素?大洋表层盐度的地理分

布规律?

17、世界大洋表层温度分布规律?海水冰点与盐度的关系?

18、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19、海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哪些?

20、波浪的成因及类型?试述浅海区波浪与深海区波浪的差异。

21、什么是波浪余摆线理论?什么是波浪的折射作用?

22、什么是“海啸”、其成因、多发区域及时间?

23、潮汐的概念、成因?潮汐日、月、年变化特点及原因?

24、什么叫温盐环流?温盐输送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它对于海洋中的物质循环

有何重要意义?

25、洋流的概念、成因、类型(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世界大洋表层洋流

理想模式和实际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6、解释“厄尔尼诺(El Ni?o )与拉尼娜(La Nina )”现象。

27、为什么说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简要说明海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8、河流定义?河流分为几段?上中下游的水文地貌特征?

29、水系\流域的概念\什么是分水岭与分水线?干流与支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

水系类型\水系特征值(河长、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

30、什么是外流河(外流流域)与内陆河(内陆流域)

31、河流纵剖面?落差和比降(计算)

32降雨径流形成过程(4个阶段)\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差异性.

33、径流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4、叙述洪水与枯水径流特征。

?河流水情要素——

35、水位概念、两种基面、几个特征水位、水位过

36、程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各表示什么?

37、流量概念,瞬时流量、平均流量、径流总量及三者关系?径流深度(计算)。

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年内变化——枯水期、平水期、汛期;年际变化幅度的表示方法:离差系数Cv值的计算公式及其水文意义是什么?影响因素?)

38、什么是层流与紊流?畅流期河流断面流速的分布规律?

39、河流泥沙三种类型?5个相关指标概念及关系:含沙量、侵蚀模数、输沙率、

输沙量(计算)、水流携沙能力。

40、解释“凌汛”现象

41、河流水化学特征

42、河流补给类型及各自特征。

43、湖泊概念、各种分类(尤其成因分类)

44、水库结构\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5、沼泽特征及重要生态功能(价值)

46、冰川概念\形成过程\冰川类型及特点\冰川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7、雪线概念\影响因素\高度分布特点(不同纬度、不同坡向)

48、岩石的水理性质有哪些?

49、土壤水的主要形态有哪些?土壤有效含水量与土壤质地有什么关系,为什

么?

50、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与排泄方式有哪些?

51、什么是达西线性渗透定律(或达西定律)?

52、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哪几类?试对比说明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1.河流袭夺:

2.正地形:

3.波浪变形:

4.牛轭湖:

5.逆地形:

6.冰劈作用:

7.混合溶蚀作用:

8.气候地貌:

9.溶沟与石芽:

10.石河、石海:

11.大陆架:

12.溯源侵蚀:

13.侵蚀基准面:

1.下图说明的是哪种地貌形态的形成机制,分别对各个阶段进行描述。

4.标出下图河流阶地的级数和成因类型。

6.

7.下图为多年冻土的地温结构剖面图,请注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tp:

a:

h2:

h1:

b:

1、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经过近100多年的发展,地貌学形成了哪些分支学科?

3、浅谈地貌学的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地貌的发生和发展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共同塑造的结果?举例说明。

5、什么叫内力地质作用?简述主要的内力地质作用过程,并举例说明内力地质

作用与地质构造地貌形成的关系。

6、举例说明构造地貌的三个等级?

7、海底构造地貌类型?

8、什么是方山、单面山、猪背岭?什么是丹霞地貌?

9、什么叫外力地质作用?岩石物理分解是通过四种什么方式来进行的?在崩解

过程中岩石节理起什么作用?

10、什么是风化作用?包括哪几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分别解释之。

11、为什么说风化作用是一切外力地质作用和地貌过程的先导?什么是球状风

化?试描述残积物并说明它们在环境中的意义。

12、试描述人类作为地貌营力的作用。人类活动是如何产生新的地形的?

13、叙述主要外力作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及相应地貌形态的形成。

14、下图显示三个不同的边坡地质地貌结构,请分析哪一个边坡最稳定,哪个最

不稳定?为什么?(归纳不同稳定程度的边坡与其内部软弱面产状的关系)

15、试分析崩塌与滑坡的异同,哪些条件易于引发它们的

产生?怎样防治这两种自然灾害?试描述大的块状滑

坡的形态和运动特点。

16、简述冲出堆与洪积扇在形态和成因上的异同,在什么

样的天然物质条件下休止角决定地面坡度?

17、什么是泥石流?试描述形成泥石流的物质条件和泥石流的形式。

18、影响坡面侵蚀(或片状侵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试描述河流侵蚀过程,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基岩河槽磨蚀产生什么样的

地形?

19、什么是溯源侵蚀?

21、河流搬运泥沙有哪三种形式?试区别悬移质和推移质。什么样的作用过程引起了沉积物颗粒在河流中悬浮?

22、试以几条主要河流为例来说明气候、植被和土壤母质是如何影响河流泥沙沉

积量和年输沙量的?

23、试解释“河流均衡剖面”的概念、描述均衡河流的特点,均衡河流纵剖面的

标准形式是什么?

24、侵蚀基准面是什么?试解释一条均衡河流的剖面在其总长度中为什么永远不会低于基准面?

25、什么是河流裂点、河流袭夺。

26、什么是洪积扇?冲积扇?

27、试描述泛滥平原上冲积河流形成的各种地形和一河曲到下一河曲的河流横断面变化。什么是曲流冲刷?什么是浅滩、深槽、岩槛、壶穴?天然堤是怎样形成的?

28、弯曲型河床是如何发育演化的?

29、分叉型河床是如何产生的?

30、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以及沉积作用各有什么规 律?河流沉积物(冲积物)A C

B

具有什么特点?

31、河漫滩的沉积结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河漫滩与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特点?河流阶地的类型及成因? 32、论述单向横向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貌意义。

33、河口地区是如何分段的,河口地区的水动力特点

怎样?

34、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冲积平原的形态特征与物质结构的研究对农业生产和地下水的探测

具有重要意义?

35、哪些条件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漏斗、

竖井、落水洞、地下河在发育过程中有何联系?

36、名词解释:石芽、溶沟、Karst 漏斗、伏流、盲流、

峰林、石钟乳、石笋、石幔、边石堤。

37、石芽(或峰丛)、峰林、孤峰在形态上有何差别?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8、溶洞是如何形成的?洞穴与潜水面之间有什么联系?什么是石灰华?什么是

落水洞?

39、试描述喀斯特景观。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40、喀斯特地区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及其对喀斯特发育的制约作用.

41、分析地下多级溶洞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42、什么是冰碛物?

43、冰川地貌与冰缘地貌的区别?各自有哪些类型?分别加以解释。

44、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45、冻融作用的原理如何?试描述北极苔原的融冻情况,融冻作用怎样促进永冻

层的存在?

46、风沙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简介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的区别,分析沙漠化的特征和危害?防治风沙移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7、说明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雅丹地貌是如何形成?什么是风蚀蘑菇、风蚀柱?说明其形成条件和过程。

48、戈壁是如何形成的?

49、绘图说明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50、黄土有何性状特征?黄土“风成说”理论?

51、黄土沟谷地貌主要有哪几类(塬、梁、峁、切沟、冲沟、坳沟、黄土Karst )?

各有何特点?为什么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52、简述海岸地貌主要类型的成因和特征。

53、阐述海蚀地貌发育的基本进程和类型(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洞、海蚀阶

地、海蚀拱桥、海蚀柱)

54、简述松散沉积物海岸平衡剖面的形成。简述水下均衡剖面理论。

55、海岸带泥沙的纵向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

A B 区

56、波浪折射及其地貌意义。

57、简述滨海带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的特点?

58、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几种类型?

59、试解释W.M.戴维斯所发展的剥蚀循环的最初概念。何谓“准平原”?以河流地貌为例说明地貌演化阶段。

60、怎样评价戴维斯模型与彭克模型?简述地貌发育过程的均衡模型。

第六章(土壤)复习思考题

1、成土因素有哪些?

如何正确理解地表化学元素迁移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2、为什么SiO2/R2O3可以反映土壤或风化壳元素迁移的强度?促使原始风化壳发生区域分异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地球化学屏障在土壤形成和风化壳分异过程中的作用。

4、什么是土壤肥力?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的肥力意义。什么是土壤的腐殖质化过程?

5、土壤的基本组分有哪些?什么样的组分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土壤质地和结构对土壤肥力有什么影响?

6、什么叫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试述土壤酸碱度的肥力意义。

7、什么叫土壤胶体?它如何实现土壤的供肥和保肥功能?解释盐基饱和度的概念。

9、何谓土壤水分有效性?对于某一土壤来说,为什么有效水分含量不是常数?

10、为什么湿润、半湿润和干旱地区的土壤pH不同?简述土壤E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1、简述各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试述土壤形成的一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

12、土壤自然剖面包括哪些基本层次?各层的特点如何?

13、观察描述你所在地区的土壤剖面并查阅有关资料,鉴定它属于何种土壤类型

14、试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试述世界十大土壤类型(土纲)的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向与问题。

15、土壤圈是如何形成的?简述土壤在地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生态系统)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其结构与功能?

2、简述水热条件和海拔高度与植被分布之间关系的一般模式。

3、如何根据需水量对植物进行分类?试举例说明之。植物如何损失水分的?是描述蒸腾过程和植物减少水分损失的适应性。

4、为什么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特征指示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5、与湿-干循环相联系的植物适应性是什么?于什么气候类型有联系?

6、风对植被的型式和形状有什么影响?

7、什么是气候影响临界温度以及物种分布有关的生物气候学规律?试举出两个生物气候界限的例子。什么因素可以使生物种不受它的生物气候界限的限制?

8、根据各生态因素与生物的关系,在生物引种驯化过程中应考虑哪些生态因素?

9、举例说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植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10、解释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从热力学角度看,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对于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意义?

11、解释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的概念,分析全球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12、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转化的基本特征和“十分之一定律”的含义。

13、解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储存库、周转率、周转时间的概念,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图解模型。

14、简述碳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海洋和生物群落影响大气co2含量及其季节波动的机理与限度。

15、简述氮循环的主要生物、化学作用与过程,并说明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影响的主要表现。

16、简述磷循环的过程及其非闭合的性质,并说明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17、什么叫大地女神假说?它在解释地球表层环境形成与变化方面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1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9、什么是生活型?说出七种生活型并描述之,试举出每一种生活型的例子。

20、试说明大小、成层现象、覆盖度和周期性是如何应用于植被结构描述的简述陆地生态系

统主要类型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和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环境背景。

21、什么是生物群落?简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在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

22、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特征有何异同?

23、热带稀树草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有何异同?

24、岛屿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25、何为生态系统植物生产潜力?怎样计算农作物生产潜力?

26、试描述生态演替过程。什么是原生演替、次生演替、顶级演替?演替包括哪些阶段?试以沙丘演替和藓沼演替作为例子来加以描述之。

27、什么是老农田演替?试描述典型的老农田演替的各个阶段。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简答题答案整理

Short-answer item Year 2001 1. 简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答: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纬度带内,在海洋条件下和在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具有显著地差异。前者称为海洋性气候,后者称为大陆性气候。区别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指标很多,最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1)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较小。由于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的大,因此在夏季的时候气温没有内陆那么高,冬季的时候没有内陆那么低。另外,海上的云量一般也比陆地上多,风速较陆地答,这也能减少海上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2)海洋性气候区的最冷月(2月)和最热月(8月)均比内陆落后一个月。 3)春温与秋温差值,气候学上通常以4月和10月气温分别代表春温和秋温,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缓和,春来迟,夏去亦迟,春温低于秋温。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急剧,春来速,夏去亦速,春温高与秋温。 4)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的多,其一年中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而以冬季为较多。气旋雨的频率为最大。降水的变率小,大陆性气候以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5)海洋性气候的大陆度比大陆性气候的大陆度小。 2. 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共有3种类型 1)拉张型边界:又称分离型边界,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它是板块生长的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基性、超基性岩浆涌出,并伴随有高热流值及浅源地震。如大西洋中脊、东非大裂谷等。 2)挤压型边界:又称汇聚型边界,主要以岛弧-海沟为代表。在西太平洋这种类型最为典型,如日本岛弧-海沟。这里是2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对冲的地带。还有像喜马拉雅山系这样的地缝合线型边界。当两个大陆型板块汇聚时。由于发生碰撞而褶皱成巨大的山系。 3)剪切型边界:又称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是岩石圈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转换断层就属于这种性质的边界。 3.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是怎样分类的,并各举一例说明。(用我国的湖泊) 答:依据湖泊与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常属非排水湖。如我国的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以冰川补给为主,由于没有径流流出,故其盐分比一般的湖要高,因而形成咸水湖。外流湖以河流为排泄水道又称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海洋。如我国的洞庭湖、鄱阳湖等,洞庭湖有河流径流流入,又有径流流出,经长江最后注入到东海。 4.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学 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为综合地理学;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部门地理学,例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2.综合自然地理学 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3.自然环境 答:自然环境是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综合体。其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然环境或原生自然环境,即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

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另一部分是人为环境或次生自然环境,即那些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干扰的方式和强度,而其本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无论是人为环境还是天然环境都属于自然地理环境。 4.经济环境 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则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二、简答题 什么是地理环境? 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2)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诸方面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题(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

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

自然地理学课堂练习题

一.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陆海拔高度与海沟深度差别悬殊 3.岛屿与海沟近乎对应分布 4.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亦在地表进行。 5.固、气、液态物质共存于地表,并相互转换 6.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7.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8.地球表面存在复杂的物质分异 9.地表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克拉克值, 矿物,岩石,层理,节理,断层,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丰度: 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克拉克值: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 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养龟立铁盖,那甲美,哈哈)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层理:是指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节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节理面的性质叫节理. 节理和断层:岩石因所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则叫断层。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构造圈 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过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三.试述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与构造、主要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结构岩浆冷却速度:慢快; 结晶:粗细; 显晶质:熔岩较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 →伟晶(>10mm ) →粗粒( 5 ~10mm ) →中粒( 2 ~5mm ) →细粒(0.2 ~2mm ) 隐晶质:(显微镜下可见)熔岩较慢冷却形成 玻璃质:岩浆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的结构 斑状结构:岩浆冷却速度先慢后快 ◆构造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题: 1.环境 解析:P1。 2.波尔兹曼统计熵 解析: 统计熵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Boltzmann)运用统计物理学理论,在研究系统热力学几率过程中首先建立的概念,它说明了热力学熵在微观方面的统计学意义。统计熵是对热力学熵的微观上的统计解释.也可以这样理解某个宏观状态的熵等于波尔兹曼常量乘以相应微观状态数的对数。熵是混乱度的量度,与某个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状态数越多,它的混乱度就愈大,熵也越大。系统的有序和无序反映的是系统可能出现的微观状态数目的多少,微观状态数目越多,表明系统越无序,反之,系统则越有序。 3.干湿度地带性 解析:即经度地带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以中纬地区较明显。因在一般情况下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解析:p62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大气圈)和(岩石圈),而后出现(水圈), 再后出现了(生物圈),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土壤圈)也产生了。 2.土地分级单位自下而上可分为(相)、(限区)和(地方)。 3.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 4.综合自然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5.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的底界)。 解析: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但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А.Г.伊萨钦科的观点,即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所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概括起来,А.Г.伊萨钦科划定边界的依据有三个方面: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在上、下边界处显著减弱; ②太阳能的作用在上、下边界内显著;③生命物质在上、下边界内集中存在。而在具体的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6.(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解析: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的就是负反馈。控制系统有一理想状态或调整点,在这个点的附近,系统保持着稳定状态。负反馈能制止或扭转某种脱离调整点的趋势,使系统回到调整点来。正反馈与之相反,反馈结果加剧了系统偏离调整点的趋势,使其脱离原状态。正反馈可以引起“雪球效应”,最终使原系统瓦解。 三、单项选择题: 1.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C )。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2.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C )是最主要的动因。 A.空气 B.水 C.生物有机体 D.土壤 3.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 下列的哪一项( B )。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4.形成地貌基本格局的能量因子不包括是( D )。 A.太阳能 B.地球内能 C.潮汐能 D.生物能 5.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D )。 A.自然大区 B.自然地区 C.自然区域 D.自然地带 四、简答题: 1.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解析:p29 2.地区性的表现有哪些? 解析:地区性是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地区性是由海陆分布带来的经度省性与大地构造—地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整理 题型: 填空题1分*16=16分名词解释3分*7=21分作图题6分*3=18分简答题6分*6=36分论述题9分*1=9分 二○一○年十二月

绪论 ★1·地球表层的空间界限: 大多数学者: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底部,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岩石圈的沉积岩部分,整个水圈和生物圈,共十几千米。 ★2·地球表层的特征:P40-41 1 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主要发生在地表。 2 固液气三态并存于地表,且相互转化。 3 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生物,土壤层)--这是 负熵增长的表现。 4,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地球 1·天体的概念 广义的天体 宇宙间各种物质客体通称天体,表现为多种存在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弥散在空间;另一部分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称为积聚态天体。通常将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天体在内的宇宙物质,统称为天体,而不包括电磁波。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运动特征、显著特点 3·日地距离:1.496×108 km,一个天文单位。 ★4·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由此形成地球上的温度带。这是地域分异规律得以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 ★5·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版本一: 地球的大小适中。如果太大,超过太阳质量的0.07,则产生热核反应,演变为恒星;如果质量太小,则无法吸引大气,不会产生大气圈,地球就会像月球一样,不会孕育出生命,而且将会被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击得千疮百孔。 版本二:地球的巨大质量,可以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自然地理学题库

自然地理学习题库 绪论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地球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当代地球科学关注那些前沿领域? 2、试述现代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3、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事件和过程可以区分为哪几种事件尺度?为什么自然地理学注重研究中间尺度的事件和过程?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有哪些主要的分科? 5、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所要回答的问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2、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3、列举出四个关于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简明例证,埃拉托色尼是怎样测量地球的圆周长度的?提出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的证据什么? 4、通过地球两极横切地球所得的剖面是什么样的几何形状?什么叫地球的扁平率?用什么样的分式可近似地来表达这一扁平率?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什么叫大圆?怎么可以得到一个大圆?什么叫小圆?列出大圆的六种特征,大圆有何重要的实用意义? 7、什么叫经线?地球仪上的经线是怎么组成的?列举出经线的一些特点。 8、什么是纬线?纬线是怎样构成的?列举出纬线的一些特征。 9、经度的定义是什么?经度通常是怎样表示的?试举例。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是在何处?在赤道上经度是1度的长度是多少?在纬度60度处是多长?在极地处又是多长?10、纬度的定义是什么?怎样表示纬度?试举例。纬度1度的长度是多少?从赤道到两极纬度的长度是变更的吗?变化有多大?为什么? 11、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12、试描述和解释傅科摆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什么?你能否根据傅科摆来测定你所在的纬度?为什么? 13、什么是地球公转?有哪两种方法可以计算一年的长度和起点?我们的历法系统是用哪一种方法?这种历法的一年有多少日?为什么这种理发必须定期校正才能与我们现在的历法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14、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对地球表层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15、地球的轨道是什么形状?什么是近日点?什么是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 、试描述地轴与地球轨道相倾斜的情况。什么是倾角?这种角度全年中是否有变化?16. 17、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18、地球内圈分为哪几层?简述各层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19、简述地球表层系统中六大圈层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以河流为例,说明地球表层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地球表层系统。 20、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简述陆地和海底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21、试比较地球与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和外层行星的表面环境。地球的表面环境在哪些方面

东师《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2017秋17春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有明显界限限定的自然综合体是() A. 相 B. 地方 C. 限区 D. 自然区 正确答案: 2. 单独地划分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然后将两类不完全的区划单位进行交叉,可获得()。 A. 自然区域 B. 综合单位 C. 单列系统 D. 双列系统 正确答案: 3. 下列关于大洋表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洋表层是大洋表面以下100m深的范围 B. 海洋绿色植物的集中带 C. 大洋的基本生长部分 D. 海洋动物最集中的水层 正确答案: 4. 自然地理系统起连接作用的组成部分是() A. 水分 B. 大气 C. 岩石地形复合体 D. 土壤 正确答案: 5. ()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中对干扰反映最敏感的因子,也是人类与自然合作水平是否融洽的标志。 A. 气候 B. 植被类型 C. 径流量 D. 土壤 正确答案: 6. 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是() A. 水分

B. 大气 C. 有机界 D. 土壤 正确答案: 7.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是人为干扰,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并不会变动过大,或是变动后自我调节,逐步恢复原状态,我们称之为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发展性 C. 稳定性 D. 有序性 正确答案: 8. 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 地表的水平衡被破坏 B. 改变了生物界的平衡 C. 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D. 加速了化学元素的迁移 正确答案: 9. 平地上开垦的耕地与林带的组合属于哪种典型的自然地理结构() A. 棋盘式结构 B. 水平式结构 C. 交错式结构 D. 镶嵌式结构 正确答案: 10. 下列解释中,关于自然区划单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异质的合并 B. 是同质的归纳 C. 是不同等级异质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分布区 D. 自然地理区划单位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17春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地球内部水平联系方式有() A. 机械迁移 B. 物理过程 C. 化学过程

自然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 2.生物多样性: 3.流域:

4.气候变化: 5.垂直地带性: 6.地质循环: 7.净辐射:

8.地转流: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 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2.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4.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5.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6.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7.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8.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二.简答题60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陆+P洋=E陆+ E洋。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地理学思想史考试思考题复习题-完整版--

一、地理学、地理学史、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 从概念来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地理学史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学发展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历史,以探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全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历史,是世界地理学史或称地理学发展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该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学史。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地理学史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地理学,其历史有自己的独特性。地理学史有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可以结合研究,也可以分别研究。1、地理发现史;2、地理图籍史;3、地理学思想史 地理学思想史它是人类对其居住地球表面认识的历史,是地理学学说(包括假说和预测)的发展史。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联系与区别: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理学思想史则是地理学史的一部分,研究地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相应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史,它不能说是一门科学,而是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相应思想。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人文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包括对农业、工业、贸易和运输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以便于对地理现象直观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学史是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是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内容主要包括: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