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调研

关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的调研

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

按照自治区政协2008年调研工作安排,5月12日至20日,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牵头,自治区农牧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扶贫办相关人员参与的调研组,深入通辽市扎鲁特旗、奈曼旗、科左中旗、科尔沁区和赤峰市敖汉旗、松山区等地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10个产业化基地,20多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听取了两市及有关旗县的工作汇报,就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问题,提出仅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一、农牧业基本情况

通辽、赤峰两市现有耕地3020万亩,草原13729万亩,林地面积8259.4万亩,水资源总量68.73亿立方米。截止2007年底,通辽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3.5亿公斤,牲畜存栏达到1420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到49万吨,牛奶总产量达到56.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5.3万吨。

赤峰市2007年粮食总产达到61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731.8万头只,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7.68万吨、49.5万吨、58.32万吨,为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辽、赤峰两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调整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两地农牧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效显著。

(一)以水利为中心,加强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两市通过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农牧业机械化进程等有效措施,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截止2007年底,两市累计兴建水库、塘坝337座,排灌站113座,截潜流工程96处,机电井14.29万眼,各类渠道工程425处,修筑灌溉渠道2.7万公里,配置地埋灌溉管网

1.48万公里。发展农田草牧场灌溉面积1827

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58万亩,草牧场灌溉面积26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876万亩。基本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补充的农牧业水利灌溉工程体系。

(二)大力发展防灾避灾农牧业,提高和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通辽市把畜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以草业开发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为前提,加大推进棚舍窖(池)建设、畜种改良和设施畜牧业的建设力度,全市畜牧养殖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07年底,该市牛存栏167万头,羊存栏823万只,生猪存栏370万口,鹅饲养量达到2090万只。赤峰市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切入点全力推进。到目前,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6万亩,占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0%,增加值达到21.2亿元,占种植业增加值的39%。全市农牧民人均从设施农业中获得收入570元,占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5.5%。

(三)重视抓好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两市紧

紧围绕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重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走在全区前列。调研组重点对通辽和赤峰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两市通过扶持这些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呈现出产业集聚、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为当地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7年末,两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加工企业达到795家,实现销售收入380.9亿元,约占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的25%。辐射带动农牧户达到87.7万户,占农牧民总户数的60%,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获得的纯收入达到22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农牧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四)突出主导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推进。通辽市主抓领军型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玉米、肉牛、生猪、肉羊、白鹅、蓖麻等优势主导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赤峰市大力实施菜、肉、草、乳等重点产业专项推进,做到一个产业、一套

规划、一支队伍、一抓到底,推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严重不足。通辽、赤峰两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水利灌溉设施总量不足,基础保障能力不强,加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发挥较差。因此,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亟待加强,节水灌溉建设任务繁重。在通辽、赤峰两市,农牧业灌溉占到总用水量的86%以上,但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两市节水灌溉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43%,而且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有77%是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建设标准较低,田间工程配套差,只解决了输水过程的节水,田间灌溉浪费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条短。调研发现,通辽、赤峰两市还缺少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已有的龙头企业也存在辐射带动能力弱的现象,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集约化

程度较低,市场风险依然很大。同时,两地产业化投入严重不足,也制约着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农牧民收入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9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72元。而且农牧民增收主要还是依靠农牧业,工资性收入比重较小,远远低于全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平。

(四)林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通辽、赤峰两市林业产值虽然增长较快,但林业产业总量不高,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质量不高,单位面积产出量低;由于营林产值中生态林比重大,商品林比重较小,导致原材料供需矛盾突出;缺乏林业产业化带动企业,现有的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化市场体制不完善,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林业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

四、几点建议

(一)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继续把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专项推进此项工作。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共8页】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取得成效,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xx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量化指标均创新高, (二)企业态势运行良好, (三)项目储备晋级升档, 三、存在问题, (一)优势资源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二)基地建设分散、不稳定,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三)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 四、对策建议, (一)认真做好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地顺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意见》,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推动产业链

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进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二、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基本特征 (一)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 (二)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养殖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成立,位于XXX,总经理XX,注册资金48万元。公司距XX公路7公里,拥有一个养殖场,总占地40亩,建设温室猪舍7000平方米,厂房近700平方米,饲料库房300平方米,办公用房500平方米,及排水、供水等其他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102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6万元,年产生猪7300头。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取得承德市种猪生产认证,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猪2000头。2010年1月被河北省畜牧局认定为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 XXX有限公司采取“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上连XXX有限责任公司,下连产业基地和养殖农户,以促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和营销支撑为己任,实行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防病灭病,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分配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为公司成员和养猪户提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供销全程服务。公司重大事务、财务公开透明,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产权明晰、结构合理。 一、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科技养殖培训,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有机猪养殖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是养殖成功、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础。为把养殖技术传授到养殖户手上,转化为高效生产力,我公司长期聘请了5名经验

丰富的中、高级农牧师,举行定期培训,并有专职技术员9名,为14个行政村的650户养殖户提供常年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支持。公司全年为成员和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成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避免病害损失。避开了销售淡季出栏猪压圈的困扰,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改善了生猪品质。到市场需求旺季时,公司的批量出栏生猪大受京津唐客户欢迎。 2、建设高效营销机制,为养殖户提供营销支撑 市场营销是生态有机猪产业发展的关键,市场营销组成员常年奔波于京津唐主要客户之间,在销售的同时搜集需求信息,专业社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与成员签订购销合同,全部收购销售本社组织生产的生态有机猪产品,同时积极解决养殖户技术、资金、运输方面的难题,公司为成员和养殖户“一个示范带动,两个有效支撑”的全程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在XXX 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有温饱型向营养性、健康型、环保型转变。对生活所需猪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市场考察和食品检验监督部门认定,目前的猪肉质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危害人身健康。如猪肉颜色变淡、口味差,肌纤维粗,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如金属、激素、兴奋剂等达不到安全标准,广大消费者迫切需求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生产安全优质猪肉。为此,我们引进国家高新技术,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一、基本情况 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结合部,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21年,西汉时期,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即在今西宁市筑军事据点西平亭。西汉末年(公元9-23年)设臵西海郡。隋朝(公元581-618年)再次设臵西平、河源二郡。宋朝(公元960-1279年)设西宁州。“西宁”一词由此沿用至今。1929年正式建立青海省,省会设在西宁。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西宁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和墓葬群.1974年发现后通过7年艰苦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共发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文物就有17000多件。这1730座墓葬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属于新

石器时代,这4种文化类型延续时间长达1500年之久。 而1973年,全国最早发现著名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大通县上孙家寨村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经测定年代约为5000-58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珍宝,为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存。比乐都柳湾彩陶要早1000年.这是首次发现的直接描绘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是彩陶盆便作为举世无双的国宝而被国家博物馆珍藏。 彩陶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舞蹈纹彩陶盆

安徽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管理暂行办法 一、为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的指导、扶持与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联合体健康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5〕44号)精神,省农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粮食局、省供销社联合制定本办法。 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上紧密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联盟,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联合体有成员共同制定的联合体章程。 (二)联合体有围绕主导产业的联合体建设方案。 (三)联合体有文字契约。联合体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各成员之间以文字契约建立紧密的产业、要素、利益联接机制。 (四)联合体内各主体之间有品牌化运营实际内容。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紧密型衔接、标准化生产,实现联合体内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五)联合体有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的产品供销、作业服务等节本增效途径让利家庭农场和

专业大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共同出资建立风险基金的风险分担机制。(六)联合体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联合内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农户总收入增加,生产总成本降低10%以上,种植亩产比分散经营农户高10%以上,龙头企业收购原料溢价在3%以上。(七)联合体有明显生态效益。积极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大力实施种养复合循环利用生产方式。 (八)联合体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带动农户高于本县(市、区)同行业传统农户收入10%以上。带动新型职业农民认证比例和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比例逐年递增,“三品”认证个数和面积逐年增加。 三、省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标准。在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由省级(包括相当于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发起,至少有1个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个家庭农场共同发起。 (二)联合体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龙头企业 (1)龙头企业在产业化联合体中核心作用明显,积极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输送现代生产要素和创新经营模式,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带动农户收入高于本县(市、区)同行业传统农户收入15%以上或带动农户种养和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XX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一、理事会 理事会是本联合体的执行机构,对成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长和理事会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组织召开理事会并报告工作,执行理事会决议; 2.制订本联合体发展规划、年度业务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提交成员(代表)大会审议; 3.决定理事加入、退出、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 4.组织培训和各种协作活动; 5.接受、答复、处理监事会提出的有关质询和建议; 6.履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二、监事会 1.监督理事会对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本章程的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本联合体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本联合体财务稽核工作; 3.监督理事和经营管理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发现侵害本联合体利益行为时,有权要求理事会予以纠正,对造成本联合体重大经济损失的,提请理事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

按照章程规定,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4.向成员(代表)大会作年度监察报告; 5.向理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建议; 6.提议召开临时成员(代表)大会; 7.代表本联合体负责记录理事与本联合体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额)情况; 8.履行成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三、成员(代表)大会 由全体成员组成,是本联合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由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担任。 1.修改章程; 2.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3.决议成员增加或者减少; 4.审议批准本联合体的发展规划和年度业务经营计划; 5.审议批准本联合体理事会的年度业务报告; 6.决定本联合体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7.对本联合体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做出决议; 8.决定聘任本联合体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资格、任期等; 9.决定本联合体其他重大事项。 四、成员单位业务分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来源:原创| 时间:2014-08-08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整体运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 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 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 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 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 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目前,干部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完全做好,结构上的问题,品种品质上的问题,布局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顾虑重重;有的连我们基层干部也不完全清楚。具体体现为:市场还看不准,发展路子还不宽,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比较滞后。总体上还缺乏明确的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模仿外地经验和模式。要使结构调整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显得十分重要,就是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的内在原因是:农产品产量与农村劳动力“两个充裕”并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农产品转化加工率“两个过低”并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镇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以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结合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对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谈一些个人浮浅的看法,供今后在产业发展中参考。 一、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绿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展战略初步形成。我们立足镇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镇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镇棚栽业面积累计达到1180棚,年产鲜菜3500吨,大棚菜棚均收入稳定在 8100元以上,最高棚收入达到2.8万元。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5 万亩,累计发展各类舍饲养殖户100多户,建成养殖小区6个。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三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镇上设立了农综站、畜牧站,每个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四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建成4个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规模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镇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村与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部分村尚未建立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棚栽业和林果业主要集中在川道村,涉油村由于受观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困难,而且规模小。 二是经济效益不突出。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镇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乡镇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镇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镇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

农牧业产业化会议讲话

农牧业产业化会议讲话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呼伦贝尔绿色品牌,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2008年2月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要紧任务是,贯彻降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7年全市推 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安排部署2008年的工作。王市长将做重要说话,我们要仔细贯彻降实。依照会议安排,我就具体工作说几点意见。 一、2007年农牧业产业化经济运行事情 回忆2007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要紧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适时召开了全市产业化工作会议,分管副市长做了重要说话,会议仔细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及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2007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任务;二是将全市乳品格业宏观治理工作纳入农牧业产业化整体工作之中,为市政府草拟了一系列促进乳品企业壮大和扶持奶牛业进展的政策和措施。 (二)七大主导产业得到了快速进展。表现为乳产业显著增强、肉产业形势良好、粮油产业取得突破、马铃薯(蔬菜)产业进展迅速、饲草饲料产业步伐加快、林产业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增长优势明显、产业化基地别断进展完善。 (三)绿色品牌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已累计已签订商标使用权协议48个,经过oem贴牌完全摆脱呼伦贝尔天然绿色的农畜水产品有名无牌的历史。二是品牌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广播、电视、站、报纸等新闻媒体都宣传了“十大绿色品牌”,宣传专题片、光盘、画册都顺利发放到位。三是我们先后衔接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积极开展申报呼伦贝尔绿色、有机食品羊和牛奶的前期工作,取得积极发展。 (五)农产品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今年以满洲里口岸菜果仓储出口为龙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农产品出口量为30.7万吨,创汇额3245万美元,同比增长33.8%。江南皮草加工有限公司经过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裘皮加工出口呈现迅猛进展的势头,今年加工裘皮66460张,生产裘皮服装3400件,实现出口创汇310万美元。 (六)重点龙头企业的治理与监测工作全面展开。一是提交市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核确定了第五批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1户。二是开展了向自治区推举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预备工作,受理了申报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5户。三是对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了监测工作,经过动态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自身进展壮大。 全市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工作12次,在“呼伦贝尔农牧业信息站”公布产业化综合信息44条。 三、2008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安排 2008年按照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市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是乳业、肉业、粮油、马铃薯(蔬菜)、饲草饲料、林产、特色等七大主导产业。要实施“全面提升乳产业、粮油产业;加快扩张肉产业、马铃薯(蔬菜)产业、饲草饲料产业;创新壮大林产业、特色产业”的进展战略目标。 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全体同志上下一致做出艰巨的努力。2008年我们要紧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农牧业产业化调研

关于对乌海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 我市农业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作为全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和农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区居民收入,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有助于带动农区经济、促进农区居民增收,是新时期我市农业和农区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标志,近几年的经验表明,一 个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越高,现代农业发展就越快。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在自治区率先实施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区建设,逐步形成了以葡萄为主导,蔬菜、肉禽蛋为重点的农牧业产业化格局。产业化正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大形势的发展变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主要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因此,它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在发展初期,政府的积极组织、协调、推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发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启动作用,新的发展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树立四大理念。一是树立大产业理念。产业化概念的引入,使农业摆脱了封闭、分散、小打小闹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为此,必须把农业产业置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尤其要重视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基础和效益功能,拓展

2019年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障措施;

三是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协助引入技术,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体系。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引进外资发展龙头企业。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通过利用市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型进程。二是激活民资发展龙头企业。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牙市根据本地资源和商品流向,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集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不断扩大规模。 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主动与种养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收购等方式,确保了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特色产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领域。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20**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材料 一、联合体基本构成 (一)联合体主要业务 山东XX畜禽养殖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XXXX有限公司牵头,并由XXXX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 市XX种禽有限公司、山东XXXX有限公司、XXXX养殖合作社、山东XX 农牧有限公司、山东XXXX食品有限公司及众多养殖大户等协商成立,行业分布涉及XXXX市、威海市、青岛市、潍坊市等省内数个地市。联合体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禽养殖业为基础,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优化资源配置,互连互通,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增强联合体成员抗风险能力,保障联合体资产的增值增效。联合体业务范围涵盖种苗、仔猪、饲料、养殖、食品、销售、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 山东XX畜禽养殖产业化联合体是基于XX集团旗下种禽、种猪、饲料、食品等农牧产业链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建立的,从种苗、仔猪、饲料、食品到技术、销售,全程为养殖户提供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联合体在坚持降低养殖户风险,保证养殖户利润的原则下推出“公司+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由养殖户自备圈舍和养殖设备设施及人力,公司统一配送畜禽苗、饲料和药物并进行技术支持;达到出栏标准后统一销售,养殖户根据生产成绩获得相应利润,保障合作社与养殖户实现双赢。联合体

现存栏肉鸡量XXXX万羽,肥猪XXXX头,可实现年出栏肉鸡XXXX万羽,肥猪XXXX头,带动养殖户XXX余户。 (二)龙头企业情况 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山东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3月,主营业务为饲料研产销、种禽孵化、种猪繁育、养殖合作社及食品加工等,公司先后获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荣誉。为深化集群内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集群中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连接、拓宽集群辐射带动农户的增收渠道,公司依托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实施畜禽全产业链战略,先后联合种畜禽繁育、战略合作养殖合作社及经销商、屠宰、食品加工等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种畜禽繁育、畜禽养殖、饲料加工销售、食品加工一体化进程。公司先后与XXXX院、河南XXXX大学、山东XXXX大学、青岛XXXX大学等各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联合,掌握了饲料营养、畜禽育种、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多年来在饲料业务、种畜禽繁育及食品加工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分工情况 1.强化山东XXXX集团有限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营销网络,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强化供应链管理,制订养殖、服务和生产标准,示范引导合作社和养殖户从事标准化养殖,实行产养销一体化经营。

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管理办法

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7〕9号)、《XX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意见》(X产组〔2016〕X号)、《XX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X农组发〔2017〕X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我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的关联密切、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的新型组织形态。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第三条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县级联合体”)是指由在我县注册登记的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

各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在利益联接、要素联接、经营效益、带动农户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经农业农村局依照本办法规定程序认定的农业经营联盟。由农业农村局负责认定,农业农村局产业化办公室负责管理和日常监测工作。 第二章标准 第四条县级联合体认定管理工作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取动态管理、优升劣汰的机制。县级联合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成员共同制定的联合体章程,坚持自愿联合,民主管理。 (二)有主导产业,且有围绕产业发展的联合体建设方案、组织机构和分工。 (三)有稳定合理的联接机制。联合体内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成员之间以合同契约方式,建立起产业、要素、利益等方面联接机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的产品供销、作业服务等节本增效途径,让利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实现利益共享。 (四)有明显效益。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紧密型衔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实现联合体内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联合体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种植、养殖收益高于普通农户,成本低于普通农户。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赵泽红 沾益县农业局 655331 摘要:本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组织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并负责产品的推销,起到了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与农户的结合是所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农业合作经济,就是农户联合起来办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个企业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企业,或者综合经营的企业。公司是合作组织成员联合投资、共同拥有并民主管理的,可以说是“农户+公司”,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户+公司”;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中,公司是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休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是“公司+农户”。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做大,所联系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龙头企业与每一农户都签订合同,运作成本就会很高,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一个中介服务组织,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正因为这个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有众多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已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走上通过饲养“草原兴发羔羊”、“草原绿鸟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户+公司”中的公司,是农户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实行传统合作经济的原则,形成“共享、共担”机制。“公司+农户”中的公司,投资主体不是农户,完全采用合作经济原则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或低偿地向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确定保护价,包销农产品等,使公司与农户形成“共享、共担”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一直依靠烤烟、油菜等有限的支柱产业,而烤烟的指导性种植计划和指令性收购计划两种体制矛盾十分尖锐,油菜价格偏低。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及畜禽养殖等,而届时如没有相应的贮运、加工及营销企业的拉动,难免会出现种果园到毁果园等隐忧。谷贱伤农。某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或冷或热的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天台村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共和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共和镇地处牟定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30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1388户,总人口7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3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全面形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基本形成“五个一”的产业结构,即一粒粮、一株烟、一头畜、一棵菜、一片林。一粒粮,2007年,我镇推广种植了3.7万亩的优质米稻,完成县、镇两级水稻多样性栽培示范样板1万余亩,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头畜,2007年,我镇生猪存栏3.4万头,出栏3.3万头,共建成优质仔猪养殖示范村24个,共有母猪养殖户4550户,饲养母猪7449头,生产仔猪10.3万头,实现仔猪产值1388.6万元。一棵菜,2007年,种植荷兰豆270亩,种植大葱120亩;采取土地“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西瓜种植400亩,产量达1200吨,实现产值240

万元。一片林,我镇一方面是加快林改工作和发证进度,让农民早吃“定心丸”;另一方面是以此次林改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各林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在林上资源和林下资源上下功夫,寻求林业发展新突破。目前已在清河、中屯和军屯3个村委会种植核桃共2700亩,加快发展林上资源,同时,加强林业管护,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明确了“五个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即大春着力抓好烤烟、优质米稻栽培和良种繁育、商品蔬菜等,小春在压缩常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荷兰豆、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我镇将按照以上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我镇在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在优质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在种植业上,依托区位、水源、田块等优势,以种子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优质米稻栽培和水稻良种繁育、荷兰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内蒙古粮食产量实现“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九 连稳”的新形势下,内蒙古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下大力气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带动特色农牧业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农牧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 问题,制约着农牧业持续增长的难度,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 是产业体系的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尚未改变。二是优势产业布局局限,资源优势利用不足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滞后,品牌较少且知名程度较低,市场拓展有待大力加强。四是多数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向高利润、回报快的行业转移,破坏了产业体系的格局。五是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销售市场开发能力差。六是社会 化服务体系缺乏,配套设施落后。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牧民增收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抓住农 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即抓住联动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牧业生产、加工、销 售体系;通过农村劳动力及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以建立全产业链系统为保障,以促进农牧业增收为根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项目扶持、科技支持的原则,以农牧民种、养殖为基础,以企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合作化为纽带,从而形成优势农牧业产业集群,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长期优势产业的有效发展态势。 、夯实基础建设,整合资源优势 要转变观念,提升农牧民的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新型

农牧民,在家庭经营原有模式逐渐走向衰落的状态下,积极推动农牧业的产业化与农地、草场的集约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同时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 要通过“农牧区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 发展稳定的基础产业链,提高农牧业产前、产后、甚至产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如集中、规范的种植养殖;通过基地 形式,统一技术制度运用,统一产品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完成集中收购;通过龙头企业统一加工、储藏,采取代理或统开发市场的营销手段,既能保证产业化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又能实现批量销售。还可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于农牧户。 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通过基地建设、合作社等组织 形式,将各种扶持政策捆绑使用,实现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 共赢”。不仅要加大乳业、粮油业、羊绒业等主导产业的扩张规模,同时还应该壮大牛羊肉的产业链搭建。 、提升产业格局,打造产业集群 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在农牧业投入上,实行“三个持 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农牧业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牧业农村牧区的投入、持续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因此,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规模发展原则、企业与基地匹配原则、产业集群原则和品牌战略原则,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策略。 围绕乳业、肉业生产,继续加大养殖基地建设(包括羊 乳产业的基地建设),在现有规模养殖基础上,继续扩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进一步使养殖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围绕水果、蔬菜种植,可以打造 葡萄产业区、蔬菜生产加工区;围绕粮油加工,可以打造小麦、马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