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浅谈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浅谈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浅谈北京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摘要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走近天坛,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对天坛建筑和祭祀文化的解读,浅谈天坛中蕴含的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观念。

关键词:天坛,天人合一,回音建筑,天坛建筑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历经明清两代近500 年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国家的存亡兴旺和上天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的场所、以一定的形式寻求上苍的庇佑,以实现江山永固和风调雨顺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天坛便是承载这一形式、完成这一目的的场所。通过对天坛的解读,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

一、天坛与祭祀文化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 南面围墙略低,方形。这是传承“天圆地方”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1天坛建筑群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 米,宽30 米,长360 米的“丹陛桥”连通。

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制度、设施都受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宇宙观思想的制约。同样,天坛建筑从形制到祭天时的供品也无不出自古人对“天”“地”的理解。除了整体布局喻意天圆地方以外,古人称祭天坛为“圜丘”(音圆通圆),祭地坛为“方泽”。明清祭天时的供品“苍壁”也依天圆之意,苍通青,为天的颜色; 璧是中间有孔的圆形扁平玉器,玉是石之精,石是天地之精。敬献“苍壁”为祭天时必备的礼仪,象征将人们创造的财富呈报于皇天上帝,故祭天典礼也称作“苍壁礼天”。2

祭祀文化中所蕴涵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此宇宙观下形成的和谐、敬天、尊祖、重农、崇尚自然等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时期、不同阶层。

二、天坛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具体化。西汉的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学说做过系统的阐释,他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芡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惧,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3这是说,天意是仁慈的,当上天发现人世间的管理出现失误时,就会施放出一些自然灾害、异常天象等来提醒君主改正错误。因此,当这些现象出现时,君主必须反躬自省,认真检讨自己施政措施的不足,改弦更张。如果君主对上天的一再告诫置之不理,上天就会降下严厉的惩罚措施。天人感应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说天与人相通,天根据民意来治理人事。这种思想的发展就导致了天人合一学说的诞生。董仲舒对天人合一学说有细致的说明:“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

1《易经系辞上传》开篇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里,高低尊卑不具有任何道德善恶的价值判断,

而只是一个各就其位、各当其所的科学表述。因为不如此则天下大乱矣。(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北京: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 年4月版,第10- 14页。)

2武裁军:《天坛导游手册》,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3

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从上而已。……是故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4这是说天和人是相通的,因此人要顺应天意,谨守名分,不要做有违天意的事情。

《周易·系辞上》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易》中将天、地、人并称“三才”,以自然为“一大生命”,人事为“一小天地”,而将两者对应。老庄哲学同样强调天道与人道两者的统一,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在古人的认识中,作为人造物和人活动场所的建筑,其空间构造就理所当然地必须与宇宙空间同形同构。则“天人合一”的天道自然观,成为中国古代“案城域、辩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的基本理念;“象天法地”的构造观成为中国建筑从选址、布局到形制、结构营造的基本原则,建筑成为宇宙,自然的缩影。

(二)天坛建筑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念

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中,百姓敬天、敬土,把土地当成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因而在中国人眼里,自然界的山川湖泊、日月星辰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是神;历代帝王也要举行祭天、地、日、月和风神、雨神、雷神等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中国的哲学、美学、艺术的诸方面成就,在建筑中最集中、最辉煌的体现,便是北京的皇家建筑。

这个古老传统的建筑形式也蕴涵着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北京城中南、北、东、西四方向分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两代为祭祀天地日月而建设的。天坛建筑原名“天地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作为祈天敬神的宗教性建筑,天坛以圆形为基本造型,以蓝色为基本色调,利用地形有意将主体建筑抬高突出,并且围墙很低,目的是想营造出一种天人相接的氛围。天坛的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也是原始自然崇拜在后来社会文化中的一种延伸的表现。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手法,在建筑艺术上表现“天”的神圣、崇高,把“天”具体化,达到了祭祀建筑的特定要求和最佳效果。天坛的“形象”是天坛产生自己独特美感的基本要素,是古人“意境”造园,“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之作。所以,天坛其文化最深远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把古代人对“天”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当时的帝王皇帝就已经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其治国策略中去了。

(三)天坛回音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

天坛位列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能产生声学现象的古迹奇多,有圜丘坛,以及皇穹宇建筑群落中的诸多声学现象。

圜丘坛最上面一层的圆形“天心石”,又称“太极石”,取中国哲学太极是万物本原的宇宙观思想,象征天下归宗,九九归一。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四面八方立即会传来回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象征一呼即起,百应回鸣。所以,

4

天心石还有一个名称叫“亿兆景从”。“亿兆”者即天下苍生,“景”古通“影”,“从”即从属,以此营造出一种人“天”遥相呼应的理想对话氛围,寓“向天询问,即刻回应”之意。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与祈谷坛之间的轴线上,是存放皇天上帝神版的殿宇,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 年)。这里声学现象众多,有回音壁、“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对话石”等。回音壁是环绕皇穹宇院落的围墙,人对墙说话,声波沿着光滑的圆形围墙连续反射,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殿正前方的第一、二、三块大石板,站在石板的中心,只要用力击掌,就能听到前后左右传来相应的一、二、三次回音,因而得名。“对话石”是皇穹宇殿前甬道中的第18块石板,1993年被发现。站在该石板上轻声说话,在距此36米远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的人虽受配殿阻隔看不到对方,也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声音,好像面对面说话一样,故称“对话石”。这一现象在第17、19、20 块石板上同样存在。但如果离开这个36米等边三角形的对话点,对话则无法进行。

利用科学的声学原理,古人把这些众多的声学现象安排在祭天的圜丘坛和专门供奉皇天上帝以及众多天神牌位的皇穹宇建筑院落之内,寓意是深刻的。通过这些声学建筑,寓示在浩浩苍穹、渺渺宇宙之中,与天和者,天亦与之相和,君子言行“之所以动天地也”。并暗示来者只要用心,就可以借用古人的智慧去探寻那幽玄而恒远的宇宙,进入“天垂示于人、人拥入蓝天”的文化意境,表现出的是中国“天人感应”的思想及“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境界。

三、“天人合一”观念的现实意义

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帝王的辉煌与荣耀早已成为过去,而一座世界瞩目的美好园林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步入其间,空气清新,芳草葱郁,树木繁茂,花儿艳丽,加上祈年殿的雄浑和回音壁的美妙,无不让人深深感动,仿佛心与自然贴近,人与天际交融。古人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天坛中得到了实现。

古人祈求“天人合一”,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加以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相统一。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古人可以通过建筑来昭示自己的理念,表达这种追求。“以史为鉴”,探寻这种理念和表达对于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平衡发展的今天,徜徉在天坛松柏环抱的天地自然气息中,重新审视中国古老的祭天仪式,感悟天坛建筑背后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能给我们诸多的理论和实践的启示,这应是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正深刻的意义所在。

天坛分析空间构成及坛庙意义

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 1中轴线布局 2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 ①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 孤兀 ②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 离主体 ③主建筑与环境 ④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 ⑤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落于绿色之中, ⑥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祈年殿、皇穹宇) ⑦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象西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也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积极层层渐收的三重檐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四、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 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 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天坛建筑的核心特色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人 们相信“天”是至高无尚的主宰。天坛就是为现实帝王与天的特殊关系而修建的,为 了能表达天坛建筑的这一特性,天坛在设计意匠上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 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形”、“色”以及“数”的象征。 1“形”的象征:既表现为建筑基址的整体平面形状,也表现为各种建筑单 体的平面形状。天坛基址平面接近方形,但两重墙北端的角均做成圆弧形,这是体现 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单体而言,天坛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物,如: 圜丘、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平面皆为圆形,屋顶形式则是为圆攒尖,这些都是以平面 和空间造型来象征“天”的意象的。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 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2“色”的象征:如明代祈谷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顶的上、中、下檐分别 用青、黄、绿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与万物。清重建时将三檐均用蓝色琉璃瓦,只取 其象征“天”的意象。再如另外一个单体建筑皇穹宇亦为蓝色琉璃瓦攒尖顶,有同样 的寓意。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3“数”的象征:这一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天坛的主要建筑中,圜丘与祈 年殿是主体。圜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 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层直径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1×9丈=9丈,中层直径3×5丈=15丈,地层直径3×7丈=21丈,全符合阳数。台阶、栏杆的数量均取九的倍数。坛面用艾叶青石,中心是一圆石,圆心外有九环扇面形石块,每 环的石块亦为九的倍数。即,9×1,9×2,9×3……9×9。中层、下层也是如此。除了 坛面外,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也全是九的倍数,据说,这是九重天的象征。 祈年殿为三重台三重檐金色宝顶蓝色琉璃瓦攒尖圆殿,檐柱12根(12时辰)承下檐,金柱12根(12月)承中檐,同时两者又是24节气,加上井口柱4根(四季)承上檐,这样就为28星宿。结构布局合理。它的造型由层层收进的屋檐、攒尖顶构成的外观给人一种强烈向上与天接近的感觉。它的室内空间很高、彩画绚丽,东西配殿各九间,有矮墙围成院落,也是应阳数之极数。 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浅述明清天坛建筑风格及其思想

浅述明清天坛建筑风格及其思想 摘要: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 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天坛作为皇帝祭天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和理念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筑技巧和建筑思想珠联璧合的结晶。 关键词:天坛建筑风格天人合一 一、考察经过 一下北京西站,在乘坐出租车去往酒店的路上,看着北京城的蓝天白云让本来就很欢喜的心情变得更加雀跃起来,路边不管是豪华的商业建筑还是古老地道的四合院,都感受得到琉璃瓦的气息,十足的京城味。安顿好行李之后,已是下午四点多,和同学一道在附近的胡同里找吃的,在一条名为鹞儿胡同的地方,和同学转悠了一会儿,见识了真正的胡同,有人力三轮车,红色的小木门,穿着白色背心遛狗的大爷,地道的北京儿化音,还有老北京酸奶、五角钱的老北京冰棍、豆汁儿和油条、嚼劲十足的老面馒头,各种甜食糕点……,一条小小的胡同,让我们见到了老北京人民生活的真实场景。在这条胡同的尽头转了弯,又是一条比较宽阔的巷子,能容得下出租车穿行,又陆续穿过了几条胡同,发现虽然巷子多且都互相连接在一起,但并不是毫无章法,因为这些巷子几乎都是横平竖直的。在北京问路,如果是问年纪大一点的老爷爷或是老奶奶,他们大都会告诉你往北走或是往南

边去,这着实让我们一些南方来的同学找不着“北”。北方人一般用东西南北来辩方位,而南方人一般讲前后左右,北方多平原,视野开阔;南方多山,地形蜿蜒曲折,这也算是一个由地形原因引起的文化差异吧。 吃完饭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正式开始了为期七天的考察。第一站,理所应当的是故宫,之后的六天里,我们分别参观了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国子监、夫子庙、清华大学、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定陵)、天坛、南锣鼓巷、毛泽东纪念堂、人民大会堂等地方。参观故宫,让我领略到了皇家建筑的雄伟、富丽堂皇以及在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在景山,爬到最高点向南俯瞰整个故宫,雄浑壮阔的故宫呈现在眼前,心中顿生豪迈之情;颐和园和圆明园都是著名的皇家园林,不过,在欣赏今日美丽的园林风光时,也为当初慈禧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的奢侈而感到愤怒,当亲眼在圆明园看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那幅残留的大水法时,心里的怒火仍然难以消减,然而,更让人难过的是,看到圆明园里那么多商业建筑,那么多的商铺,心里不觉得一阵发酸,虽然能理解这是充分利用资源,不过,心里总觉得那些商铺就像一个巨大的疙瘩,搁在心里不舒服。国耻不能忘,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遗忘了历史;国子监和孔夫庙博物馆紧挨着,一为当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一为祭祀先师孔子的地方,体现了我国自古代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到了北京,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长城!清早驱车前往八达岭长城,一看见如巨龙般蜿蜒在山间的长城,就兴奋不已,迫不及待的想要攀登上去,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

天坛建筑设计特色

天坛建筑设计特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 1中轴线布局 2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 ①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 ②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离主体 ③主建筑与环境 ④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 ⑤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落于绿色之中, ⑥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祈年殿、皇穹宇) ⑦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象西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也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积极层层渐收的三重檐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四、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 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 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tid=525340&fromuid=952210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天坛建筑的核心特色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尚的主宰。天坛就是为现实帝王与天的特殊关系而修建的,为了能表达天坛建筑的这一特性,天坛在设计意匠上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形”、“色”以及“数”的象征。 1“形”的象征:既表现为建筑基址的整体平面形状,也表现为各种建筑单体的平面形状。天坛基址平面接近方形,但两重墙北端的角均做成圆弧形,这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单体而言,天坛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物,如:圜丘、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平面皆为圆形,屋顶形式则是为圆攒尖,这些都是以平面和空间造型来象征“天”的意象的。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2“色”的象征:如明代祈谷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顶的上、中、下檐分别用青、黄、绿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与万物。清重建时将三檐均用蓝色琉璃瓦,只取其象征“天”的意象。再如另外一个单体建筑皇穹宇亦为蓝色琉璃瓦攒尖顶,有同样的寓意。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3“数”的象征:这一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天坛的主要建筑中,圜丘与祈年殿是主体。圜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层直径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1×9丈=9丈,中层直径3×5丈=15丈,地层直径3×7丈=21丈,全符合阳

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 坛》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 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 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妃),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师讲解: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北京四合院 2、中国古代建筑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故宫的总体规划 (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师总结: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天坛建筑设计特色

1中轴线布局 2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 ①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 ②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离主体 ③主建筑与环境 ④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 ⑤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落于绿色之中, ⑥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祈年殿、皇穹宇) ⑦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象西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也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积极层层渐收的三重檐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四、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 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 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 &fromuid=952210 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天坛建筑的核心特色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尚的主宰。天坛就是为现实帝王与天的特殊关系而修建的,为了能表达天坛建筑的这一特性,天坛在设计意匠上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形”、“色”以及“数”的象征。 1“形”的象征:既表现为建筑基址的整体平面形状,也表现为各种建筑单体的平面形状。天坛基址平面接近方形,但两重墙北端的角均做成圆弧形,这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单体而言,天坛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物,如:圜丘、祈年殿及皇穹宇等,平面皆为圆形,屋顶形式则是为圆攒尖,这些都是以平面和空间造型来象征“天”的意象的。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 2“色”的象征:如明代祈谷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顶的上、中、下檐分别用青、黄、绿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与万物。清重建时将三檐均用蓝色琉璃瓦,只取其象征“天”的意象。再如另外一个单体建筑皇穹宇亦为蓝色琉璃瓦攒尖顶,有同样的寓意。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 3“数”的象征:这一手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天坛的主要建筑中,圜丘与祈年殿是主体。圜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层直径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1×9丈=9丈,中层直径3×5丈=15丈,地层直径3×7丈=21丈,全符合阳数。台阶、栏杆的数量均取九的倍数。坛面用艾叶青石,中心是一圆石,圆心外有九环扇面形石块,每环的石块亦为九的倍数。即,9×1,9×2,9×3……9×9。中层、下层也是如此。除了坛面外,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也全是九

浅谈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浅谈北京天坛建筑中体现的天人观念 摘要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走近天坛,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对天坛建筑和祭祀文化的解读,浅谈天坛中蕴含的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观念。 关键词:天坛,天人合一,回音建筑,天坛建筑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历经明清两代近500 年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观念的一个缩影。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国家的存亡兴旺和上天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一定的场所、以一定的形式寻求上苍的庇佑,以实现江山永固和风调雨顺是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天坛便是承载这一形式、完成这一目的的场所。通过对天坛的解读,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内涵。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天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 一、天坛与祭祀文化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 南面围墙略低,方形。这是传承“天圆地方”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1天坛建筑群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 米,宽30 米,长360 米的“丹陛桥”连通。 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制度、设施都受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宇宙观思想的制约。同样,天坛建筑从形制到祭天时的供品也无不出自古人对“天”“地”的理解。除了整体布局喻意天圆地方以外,古人称祭天坛为“圜丘”(音圆通圆),祭地坛为“方泽”。明清祭天时的供品“苍壁”也依天圆之意,苍通青,为天的颜色; 璧是中间有孔的圆形扁平玉器,玉是石之精,石是天地之精。敬献“苍壁”为祭天时必备的礼仪,象征将人们创造的财富呈报于皇天上帝,故祭天典礼也称作“苍壁礼天”。2 祭祀文化中所蕴涵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此宇宙观下形成的和谐、敬天、尊祖、重农、崇尚自然等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时期、不同阶层。 二、天坛建筑与“天人合一”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具体化。西汉的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学说做过系统的阐释,他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芡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惧,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3这是说,天意是仁慈的,当上天发现人世间的管理出现失误时,就会施放出一些自然灾害、异常天象等来提醒君主改正错误。因此,当这些现象出现时,君主必须反躬自省,认真检讨自己施政措施的不足,改弦更张。如果君主对上天的一再告诫置之不理,上天就会降下严厉的惩罚措施。天人感应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说天与人相通,天根据民意来治理人事。这种思想的发展就导致了天人合一学说的诞生。董仲舒对天人合一学说有细致的说明:“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 1《易经系辞上传》开篇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里,高低尊卑不具有任何道德善恶的价值判断, 而只是一个各就其位、各当其所的科学表述。因为不如此则天下大乱矣。(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北京: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 年4月版,第10- 14页。) 2武裁军:《天坛导游手册》,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3

天坛建筑声学现象的新解释和新发现

天坛建筑声学现象的新解释和新发现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学校(150086)施滨刚 北京天坛建于16世纪,它以宏伟庄严的建筑风格著称于世,更以其奇特的声学现象享誉世界。关于这些声学现象的科学说明最早见于1953年2期《科学通报》上的汤定无先生文章中,40多年来,我国教科书和科学普及杂志上都以此为根据去说明天坛“回音壁”、“三音石”等的声学现象。最近,黑龙江大学的俞文光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贾陇生教授及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的付正心等6位科学工作者、用现代实验仪器和测试手段到现场进行多次的实验和考查,对我国这些古老建筑的声学现象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进行了新的说明和解释。这里介绍他们对天坛“回音壁”、“三音石”回声的研究和提出的最新解释。 1 三音石 多年来很多教材上写到“三音石是回音里内圆心,是甬道上从皇穹宇的台阶向南数的第三块石头,站在这块石头上击一下掌,可以听到三次甚至更多次击掌回音声;这是由于击掌声被圆形围墙多次反射回来的回声而产生 的.”(图1)这也就是汤定元先生对三音石的解释.按此解释不难得出三声回声的时间和声强的特点。三音石到回音壁的距离是32.5米、声音发出到回音壁墙壁面反射周的回声,每次走过的都是65米,因此,回声的时间特点应是三声回声时间间隔相等的;回声的声强特点,应遵守球面波的衰减规律,三声回声应一声比一声弱.但是近年来俞文光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用仪器测得的结果却不是这样的.仪器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O波是开始实验击掌声的记录,图中1’、1、2、3、4都是回声时间和强度的记录。

始就递减的,而是强、更强、弱。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俞文光教授的解释是:图中标号1’和1的合成为第一个回波,这是击掌后103.7毫秒记录到的回波,此波走的路程是34.88米,离三音石一半路程(38.88米)的反射物就是东西配殿(东西配殿的前墙到三音石中心距离为17.30米),所以可以认定第一个回波是由皇穹宇的东西两个配殿的墙和墙基反射回来声音形成的,标号2是第二个回波.它才是由回音壁墙面第一次反射声音汇聚而成的,由于声音的会聚这个回声强度最强;由记录数据知道:它是击掌后191毫秒记录到的回波,此波走的路程应是64.5米,反射物离发声中心距离应为32.13米,而回音壁的半径为32.50米,所以认定回声由回音壁墙面第一次反射声音,反射面很大,反射强度就最强。标号为3的回波是由回音壁墙面第二次反射的声音汇聚而成的;学生们看看数据表就会得到这个结论.标号为4的回波是由回音壁墙面第三次反射声音汇聚而成。只是因为声强太小,人耳无法听到而已。 2 二音石和一音石 俞文光教授他们不但对三音石的成因做了科学的测试和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还科学地解释了“一音石”和“二音石”两个新声学现象,所谓“二音石”是“三音石”北面的那块石板,在其上击掌会有两声回音,仪器记录如图3,图中标号为1的回波是二音石的第一个回声,是击掌后100毫秒听到的回声,根据计算声波所走路程约34米,这个回声显然是由东西配殿壁墙面反射回来产生的;图中标号为2的回波是二音石的第二个回声,是击掌后380毫秒所听到的回声,其路程约为130米,它约为回音壁圆墙半径32.5米的4倍,据科学工作者分析, 声音走的是O 2CDO 2 的三角形,即从O 2 点出发经C处墙面反射到对面的墙面D处反 射回到O 2 处,恰好走了约等于4倍半径路程,这就是二音石的回声机理。

浅析从北京天坛建筑组群营造史所折射出的礼仪文化变革

一九绻隸计智罐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66----------- doi:l0.3969/j.issn.l673-1093.2019.07.019 浅析从北京天坛建筑组群营造史 所折射出的礼仪文化变革 文/高鸣飞常梦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450000) 摘要: 一部中国建筑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一部中国政治史。北京天坛作为中国目前现存的唯一完整的祭天建筑组群,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以来,一直沿用至清末。在逾500年的天坛建筑族群营造史中,建筑本身几经更迭。从大祀殿营建到大享殿营建再到更名祈年殿,从北京天坛建筑的改变所折射岀的是从“洪武初制”到“嘉靖改制”等祭天仪礼文化的变革乃至靖难之役、“大礼议”之争等政治、社会的变革。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以及不同史地维度的对比,以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五年(1750)等时间节点上的重要变化,探究天坛建筑组群500年的营造历史与明清两代政治事件发生礼仪文化变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天坛;营造;礼仪;变革 【文章编号]1673-1093 (2019)07-0066-04 【中图分类号1TU259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 高鸣飞,男,就读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收稿日期12019-05-18 【修回日期)2019-05-230引言 北京天坛建筑组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并一直沿用至清末。天坛组群也因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整个天坛建筑组群营造史,每一次大规模改建、扩建、重建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改变有关。反映到天坛这一祭祀建筑上便是祭天礼仪的变革。 1天坛建筑组群营造历史及礼仪政治变革综述明清两代天坛建筑组群的营造主要有三个历史阶段: (1)明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至建文四年(1402)攻入南京,改元永乐。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北京南郊仿南京大祀殿形制始建天地坛,沿用“洪武定制”,合祀天地。 (2)明正德十六年(1521)朱厚媳以藩王身份入继北京,克承大统,改元嘉靖,是为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引发“大礼议”之争,嘉靖三年(1524)爆发“左顺门事件”,嘉靖九年(1530)改天地合祀为天地分祀,分别修建圜丘、方泽。嘉靖十九年(1540)始建大享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享殿、皇乾殿建成。

对北京古建筑天坛的调查报告

对北京古建筑天坛的调查报告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有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都,珍贵的文物数不胜数,说它的古建筑是这座城市最有价值的不动产,应该没有人反对。长城、故宫、天坛、十三陵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筑,在那里人们可以瞻仰往日皇家的威仪。但是,一些不太被人注意的古建筑,也包含了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让人回味不已。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辽、金、元、明、清王朝古都,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938年作为辽代的都城起,历以辽、金、元、明、清各朝代,至今已具有1000多年的建都历史。在作为都城的漫长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帝王及其谋臣们为了维护帝王统治,使帝王江山永固、国运长久,对古都北京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建设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建筑,力图通过完善的都城建设,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目的。特别在明清两代,古都北京的城市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威严,同时也更加具有神秘色彩,使古都北京具有强烈的首都特点。如今,历史上那些朝代已经过去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和古迹,为后人研究古人的都城规划设计思想,提供了实物依据。 北京古城分为内城外城两部分,今人称为凸字形城。凸字城的北边部分称为内城,建城较早,它是在明朝初年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照明初都城南京城和明朝中都(安徽凤阳)的设计方案建设起来的。凸字形南边部分叫外城,建城较晚,它是在明朝后期嘉靖年间建设起来的。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建筑。 祭祀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祭天活动最为隆重。古代中国人为了表达对天的敬畏,专门建造了用于举行祭天典礼的祭坛,明清北京天坛就是祭祀建筑的典型代表。 天坛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祭祀天、地、日、月是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习俗,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据史书记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早在周代,祭祖天、地、日、月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战国时期秦始皇曾在威山(山东荣城成山角)祭日,在莱山(山东掖县)祭月。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西汉成帝年间在当时的都城长安城南郊曾修建“天地之祖”以祭天地,修建“东君祀”以祭日。魏晋南北朝时有春分东郊朝日,祭祖天地神,至今遗名尚存。明朝两代皇帝修建大型专用建筑祭祖天、地、日、月。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至今我国有些地方的民间仍保留在春节祭祖“天地之神”的习俗,可见我国祭祖天地日月的习俗渊远流长。祭祖天地日月是我国古代国家的盛大典礼之一,是帝王统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历代皇帝都极为重视。而且古代的帝王将天坛建在北京内城的正南方、将地坛建在正北方、日坛建在正东方、月坛建在正西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