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应用

紫外线应用
紫外线应用

紫外线应用

引言

紫外线(UV) 技术最初是用来确保城镇自来水的完全消毒。自

40 多年前该技术推出以来,现在已经应用于全球范围内许多行

业包括制药企业的消毒、TOC(总有机碳的含量)降解、臭氧和氯胺分解以及生产工艺用水的余氯脱除。水是制药过程中用量最大的物质,在更多严格标准的驱动及日益复杂工艺要求下消毒技术已被采用。

药品生产一般都是由几个工艺段组成,在不同阶段之间本身也可能遭至微生物污染,而紫外线消毒可以被用作为有效的保障,从而确保药品在各个工艺段之间不会发生变质。

紫外线安装典型阶段是在活性碳过滤器之后或RO 之前,或者将紫外消毒及TOC 降解系统设置于精处理单元。活性碳过滤器后面加上合适紫外消毒系统或RO 处理单元之前装一个合适紫外线消毒系统将杀灭进水中99.9% 的细菌。

紫外消毒技术

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低压及中压。

低压系统紫外线输出单色光谱(254 纳米波长),而中压系统输出多色光谱紫外线(波长介于240 – 310 纳米之间)。

紫外线通过打断微生物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腺嘌呤和硫胺分子,使其无法继续繁殖。微生物因而可在不使用化学药

品的情况下被杀死。尽管254 纳米是有效消毒波长,但脱氧核糖核酸能最有效地吸收的波长为265 纳米的紫外线(见图1)。

了解这些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差异是设计具有杀菌效果好、效率高的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基础。总体来说,低压系统最好用于小流量、间歇性系统,而中压技术则更适合高流速水体消毒。

紫外线系统的安装

紫外设备可以安装在超纯水系统的各种位置(见图2)。安装或改造现有管道和容器相对简单,可实现最低程度的生产扰动和最小的占地要求。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唯一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工作是每12 个月更换一次紫外灯管,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一旦安装完毕,处理工厂就可以每天24 小时运作,无需停机对系统进行日常卫生维护和消毒。

有效验证

紫外线剂量可通过3 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计算:

紫外线剂量= 紫外线强度X 停留时间X 水的透光率为确保紫外线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每个工艺参数都需要加以测量。许多紫外监测器都有可调电位计,简单操作即可进行的重新校准。这使测量值即可以是相对值也可是绝对值。监测器的探头应密封,并根据已有的标准进行校准。每只灯管和监测器都应该有提供检测数据的能力,以确保杀菌紫外线灯光输出(以watts/cm-2 为单位进行测量)的测量,而不是通过估算。对于监控器(以

mw/cm-2 进行测量)同样如此。通常监控摄像头可能无法进行

现场调节,那么这些摄像头应该交还给制造商,由其根据检测要求进行重新校准。

每个灯泡应该有唯一的序列号及光谱合格证书。这种标准做法是为了能够进行测量而不是根据推断,紫外线剂量以mj/cm-2 表示,每个灯泡都配有专用监控摄像头。只有那些采用优良生产工艺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记录水体所接受紫外线的剂量,并且监测验证过程中能包括任何紫外线故障的记录,同时显示日期和时间,并可对故障记录进行永久性的保存。

TOC降解

最近的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线(200 纳米以下)分解水中有机分子的效率很高,特别是低分子量的污染物。海诺威(Hanovia) 用PFW(纯净水)回路进行的实验表明,200nm 以下波长的紫外线通过两种方式降解TOC:一种方法是通过直接的光解作用,即由紫外线能量破坏有机物内的化学键;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光解水分子,产生带电荷的OH- 自由基,由这些自由基来攻击有机化合物。

脱氯

许多制药工厂的供水都来自城市供水,游离氯已被广泛用来保持水体的持续消毒能力,这一做法已有50 多年的历史了。当氯投入到水中后,就会与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棕黄酸和其它有机物质,形成三卤甲烷(THM) 化合物。由于部分THM 已被证实在相对较低的浓度下会导致动物患上癌症,因此监管机构,如美国

环境保护局(USEPA) ,已设定饮用水最高污染物的含量标准(自1979 年以来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规定,最高含量为100 单位每10 亿(ppb) )。

此外,由于氯气的特性,可能损害精密的工艺设备,如反渗透(RO) 膜和离子交换(DI) 树脂,因此一旦氯气消毒功能实现后必须将其消除。

至目前为止,脱氯最常用的两个方法为颗粒活性炭过滤器或另加中和化学物质,如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GAC 过滤器,因为多孔结构和丰富营养环境,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滋生场所。脱氯化学品,如亚硫酸氢钠,通常仅仅在反渗透膜前加注,也会成为细菌的孵化器,造成膜的生物污染。此外,处理这些化学品时存在的危险,并且由于人为错误所致过量或不足都会存在危险。

现在,紫外线作为一种有效的脱氯替代方法越来越普及。它没有GAC 或中和化学物质的弊端,同时能有效地减少游离氯和氯化合物(氯胺),所形成的副产品也容易被驱除。

波长在180 纳米至400 纳米之间的紫外光会产生光化学反应,分解游离氯,使其形成盐酸。分解游离氯的峰值波长范围介于180 到200 纳米,而分解的氯化合物(单、双和三氯胺)峰值波长范围为245 纳米至365 纳米。单独通过紫外系统就能成功地分解达5ppm 的氯胺和脱除达15ppm 的游离氯。

脱氯所需的紫外线剂量取决于氯的总含量、游离氯与化合氯的比例、有机物的含量和目标浓度。去除游离氯常用剂量要高于一般消毒剂量30,000 微瓦-秒每平方厘米(mw-s/cm2) 15 至30 倍。采用紫外线脱氯另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可实现高效紫外线消毒,TOC 降解并可提高整体水质。

最近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制造厂安装Hanovia 公司的紫外线脱氯设备。在此之前采用的是亚硫酸氢钠脱氯。紫外线设备安装在两层反渗透膜前,并且该系统在安装后不久就进行了试运行,数据显示反渗透膜的清洗频率剧减——从平均每月八次到每月只需两次——每年可节省70,000 美元。反渗透膜的停机维护次数也大大减少。

―我们很高兴采用了海诺威(Hanovia)紫外系统,‖该公司的一位工艺工程师评论说。―自从安装紫外线系统后,我们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工厂由于反渗透膜污染而停产所造成的停产情况,也大为减少。紫外线提供了高标准的脱氯效果,而且避免了所有化学物质或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的缺点。‖

结论

紫外线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工具,可以确保纯净水回路在最高微生物污染标准下运行。其好处是多方面的安装容易,占地面积小;维修简便,可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作为一种非化学处理方法,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产品不会有意外的残留物、颜色和气味。

由于具备独立的跟踪监测能力,现在根据绝对标准进行强度校准后,便可对紫外线剂量进行准确测量,而不是根据计算推断。此外,数据记录确保了操作结果的可测量和证明,而不是简单臆测。它也被一些世界顶级制药厂商成功地运用于TOC 降解、余氯和氯胺脱除.

医药行业用水

制药工业符合GMP认证的纯化水设备

·水质符合2000版药典标准和GMP中的各项规定

·设备全自动运行和有条件的全自动处理程序(如反冲洗、再生、酸洗、消毒程序)

·单体和管道设备符合GMP的要求(如后端处理设备如杀菌器、膜滤、终端水箱、管路均采用316L材料,预处理设备的管路采用UPVC管材)

纯化水水质标准:

电阻率:≥0.5MΩ.CM,电导率:≤2μS

氨≤0.3μg/ml

硝酸盐≤0.06μg/ml

重金属≤0.5μg/ml

典型医药用纯水制备工艺流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

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

用水点推荐新工艺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设备-中间水箱-中间水泵-

离子交换器-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

-用水点传统工艺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 系统-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用水

点新工艺

典型的纯化水制备系统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制备纯水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它操作工艺简单,除盐和除热源效率高,又比较经济。《美国药典》从19版开始收载此法,为制备注射用水的法定方法之一。

机制:反渗透是渗透的逆过程,是指借助一定的推力(如压

力差、温度差等)迫使溶液中溶剂组分通过适当的半透膜从而阻留某一溶质组分的过程。

饮料食品用水系统

国家"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某些指标如下表中所示。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是用于检测自来水经预处理、除盐、灭菌、消毒后才能制得合格的饮用纯净水。工艺流程:

源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过滤器→反渗透(超滤膜)→紫外线→精密过滤器→自动灌装机

工艺说明:

多介质过滤器:用无烟煤、石英砂过滤介质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净水专用果壳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度、异味、余氯、并使余氯低于0.1mg/L。

精过滤器:采用5μm熔喷滤芯,去除水中的微粒,以保护超滤膜。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快速的灭菌剂,可将成品水中的细菌、病毒完全杀灭。

设备规格:有产水量为0.25-10m3/h多种规格的设备。

以我国

多数城市自

来水为设计依据,最近研究开发的二级反渗透制取纯净水新工艺,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该工艺技术已经在许多著名的纯净水制造企业中被采用,如娃哈哈、康师傅、维维、正广和及养生堂等,系统能长期稳定和24小时连续运行。制造的纯净水透明度极高,口感极佳,细菌控制安全、稳定。

电子工业超纯水

电子超纯水一般工艺流程:

(水质符合美国ASTM标准,电子部超纯水水质标准

(18MΩ*cm,15MΩ*cm,2MΩ*cm和0.5MΩ*cm四级)

●预处理-反渗透-水箱-阳床-阴床-混合床-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制混床-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预处理-一级反渗透-加药机(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正电荷反渗膜)-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制混床-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应用场合

·半导体材料、器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

·超纯材料和超纯化学试剂;

·实验室和中试车间

·汽车、家电表面抛光处理;

·其他高科技精微产品

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的正确使用紫外线灯的适用范围是用于室内空气和对物体的表面及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紫外线灯是将消灭于外环境中,切断传染病的,阻断的散布,从而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主要用于。 1、紫外线灯的悬挂高度。应垂直悬挂,离地面2-米处。 2、紫外线灯的范围使用,杀菌紫外线灯内面发出的线是c波,其波长范围为200-27 0nm,杀菌的中心波长为。在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可杀灭所有微生物。但是,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其照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且仅在照射到的表面上才能发挥杀菌作用。目前我国现在生产的种类主要有这几种:功率在15w、20w、3 0w、40w 目前我们用的最多是30w紫外线灯,要求是每面积达。 3、每支紫外线灯灯管累计时间为1000小时,超过1000小时的,应及时更换新的。新更换的要注明更换时间,并重新累计使用时间。 4、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紫外线灯每次消毒的时间应为30-60分钟。因此要掌握紫外线消毒灯存在问题和使用方法,正确安装和使用紫外线灯,杜绝或减少紫外线灯消毒的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表面的清洁,一般每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摄像机的介绍及其应用

紫外摄像机的介绍及其应用 [热点技术] 阅读数:585 录入人:admin 日期:2008-6-5 14:35:43 新型紫外技术是继激光探测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探测技术。因此,紫外摄像机的开发研究对于现代国防和人民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早在50年代,人们即开始了对紫外探测技术的研究,因为它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电子器件的灵敏度低,一直未能很好地发展。直到90年代,日本开发出雪崩倍增靶(HARP)摄像管、使得紫外摄像器件获得了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合适的光谱范围,因此而获得广泛地应用。但HARP靶摄像管本身体积大、功耗大、工作电压高,所以由它组装的紫外成像系统的体积也较大,而且功耗和成本高,因此限制了紫外成像系统的应用。基于这种情况,在紫外探测技术领域,人们一直在开发和研究能满足应用需要的固体紫外摄像器件,现已取得了成功,目前已应用有紫外CCD摄像机与GaN基紫外摄像机。 近几年,固体紫外摄像器件在皮肤病诊断方面有着独特的应用效果。如在检测诊断皮肤病时可直接看到病变细节,并可用它来检测癌细胞、微生物、血色素、白血球、红血球、细胞核等,其检测不但迅速、准确,而且直观、清楚。在军事上,它主要用于紫外告警、紫外通讯、紫外/红外复合制导和导弹跟踪以及监视天空、研究远距离星体等方面。 由于紫外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而它又叫做“黑光”,因为它可以引起某些材料在黑暗中发光。因此,这种紫外摄像机除在军事与医学领域很有用外,它还在公安刑侦、纸币与证件等防伪检测等方面均有很好地应用(研究曾在纸币防伪中应用)。下面就介绍一下目前已应用的两种紫外摄像机,它们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以及紫外探测与成像应注意研究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等。 一、紫外CCD摄像机 1、紫外CCD 一般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为100nm~380nm,而常用的硅衬底的CCD是接收不到的,因为它的波长范围为400nm~1100nm。由于CCD是MOS型结构器件,SiO2栅介质和多晶硅(Poly-Si)栅对紫外(UV)光子均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因此,CCD用于UV光子的探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UV光子几乎不能到达硅衬底。为了避免UV光子在CCD表面多层结构中被吸收,目前采用以下的方法: 在CCD表面淀积一层对UV光子敏感的磷光物质,并通过适当选择磷光物质,将紫外信息转换成与CCD光谱响应相对应的波长。这种磷光物质可以选择晕苯。当用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辐射激发时,晕苯即发出荧光,其波长在可见光谱的绿光波段,峰值接近500nm。因此,CCD可以接收,它在覆盖晕苯(即在CCD表面淀积一层磷光体)前后的光谱响应如图1所示。 采用深耗尽CCD方法。即采用轻掺杂、高电阻率衬底,使CCD栅下的耗尽区扩展至硅片背面,由背面入射的

高中物理-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

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 电磁波 与机械波类似,电磁场存在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不好理解,毕竟,看不到摸不着,不能像水纹波那样感触、观察到。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 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当其能阶跃迁过辐射临界点,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此阶段波体为光子,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 电磁波谱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包含众多成员。电磁辐射由低频率到高频率,将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些不同的电磁波,构成了电磁波谱。 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波长380~780nm)。 电磁辐射量与温度有关,通常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或粒子都有电磁辐射,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观察到。 频率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按照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构成的家谱,就是电磁波谱。 频率由高到低,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 通常意义上所指有电磁辐射特性的电磁波是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而X射线及γ射线通常被认为是放射性辐射特性的特殊粒子。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有部分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电磁波谱大家族 根据频率由低到高,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含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 显然,其中的可见光是对人体无害的,多晒太阳,反而有利于健康。 无线电(含微波)其实就是收音机的电波,更是和健康扯不上关系。 红外线生活中的应用是电视机的遥控器,显然对健康无影响。 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影响的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须知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须知 紫外线灯在空气消毒方面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餐间等场所。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紫外消毒的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光子的能量破环水体中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的DNA结构。主要是使DNA中的各种结构键断裂或发生光化学聚合反应,例如使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使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它致病体丧失复制繁殖能力,达到灭菌的效果。 现将使用学校有关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指南制定如下: 一、严格要求,规范配备和安装 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安装使用紫外线灯的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和安装。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无特殊需要,一般不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安装要求: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2米以上,并加开关盒盖,在盒盖上要贴上醒目的警告标志,不能仅简单地写上“紫外线灯”字样。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幼儿园都要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保健医生、保育员以及食堂有关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1、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要求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每天消毒时间。每周对灯管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清洁工作。 2、加强对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操作。 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要制订出相应的规范的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三、紫外线灯使用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 (1)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a)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灯消毒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灯管距离工作地面小于2m。 b)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UV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UV紫外线灯(30W紫外灯,在处的强度>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2)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具体要求: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用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杀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000μWs/cm2)。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红外线和紫外线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红外线和紫外线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 人类认识光从太阳开始,我们发现在雨后,会出现彩虹,太阳光并不是单色白光。 太阳光其实是一种电磁波,它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各不同,导致波长各不同,很多情况下,我们用波长来分类各种电磁波。 我们根据波长,将太阳发出的电磁波进行的分类,分成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 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紫外线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人类眼睛是看不到的。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太阳光谱的紫端外侧,存在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底片感光,这个意外让人类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自然界的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 290nm 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而紫外线是10nm~400nm,所以只要290nm~400nm长波紫外线可以进入地球。 紫外线根据波长还可以进行分类,例如:

紫外线(UV)消毒.

紫外线(UV)消毒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 3 紫外线杀菌灯工作原理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紫外线灯使用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1545紫外线灯使用制度 UV lamp us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制定的目的 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更好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并加强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安全使用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百合花幼儿园各班级、食堂、保健室及其他使用紫外线消毒场所。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消毒的使用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详细记录消毒时

间和消毒人。(食堂熟食间每天紫外线灯消毒) 2)对每支紫外线灯建立使用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每次消毒时间、累计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姓名等。每支灭菌用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超过800小时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灯管。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4)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3、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每1-2周用酒精棉球(95%)擦拭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无尘土、无油污。 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和损害。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必须关严门窗,人员全部退出,消毒时不对人直接照射,避免引起损伤。 3)消毒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 4、未按规定安全使用紫外线灯造成意外伤害者,依照情

紫外线及应用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医用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已被美国环保署(EPA)所证明的有效消毒净化方式,紫外线通过阻止DNA的复制, 从而断绝有机体的繁殖, 来达到净化的作用。医用紫外线杀菌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因此使细菌, 病毒等无法侵害免疫系统,253.7nm波长的紫外线具有高效的灭菌能力.。在一定时间和UV辐照度的作用下, 可有效杀菌,紫外杀菌灯被广范应用于空气, 各类材质表面, 水或其它液体的消毒。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它是一种光波,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划分为A,B,C,D四种不同波段,其中UVB 灯管,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主要应用于医疗,老化测试,光谱分析等,UVB紫外线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皮肤病光疗管,紫外线保健灯、植物生长灯发出的就是使用特殊透紫玻璃(不透过254nm 以下的光)和峰值在300nm附近的荧光粉制成。 光疗就是应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见光线和不可见光线防治疾病的方法。光疗主要有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 红外线作用于人体主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镇痛、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及干燥渗出性病变。 紫外线作用于人体,光能量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有消炎、止痛、抗佝偻病的作用,常用以治疗皮肤化脓性炎症和其他皮炎、疼痛症候群、佝偻病或软骨病等;波长310-313nm范围的紫外线称之谓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集中了紫外线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部分直接作用皮肤患处,同时过滤掉对皮肤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线,副作用小,作用于皮肤角质层,起效时间短,见效快。目前已在各大医院广泛用于银屑病、白癜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玫瑰糠疹、斑秃、副银屑病、皮肤慢性溃疡、蕈样肉芽肿等疾病的治疗。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紫外线消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 一、紫外线杀菌要求 1、杀菌使用的紫外线是C 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杀菌 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 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灯。 2、要求用于杀菌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

温度为0℃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 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杀菌紫 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470μW /cm 2 30W)功率≥(70%(功率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的时间 <30W)10000H。的时间,应不低于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 和空气均可采用君睿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 因此杀菌消毒时必须使杀菌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 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 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 -- 4、紫外线杀菌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 会影响杀菌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杀菌消 毒时间,用于空气杀菌消毒 时,杀菌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 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关于学校用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紫外线消毒灯在空气消毒方面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餐间等场所。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现将有关指南制定如下: 一、严格要求,规范配备和安装 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安装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和安装。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无特殊需要,一般不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安装要求: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2米以上,并加开关盒盖,在盒盖上要贴上醒目的警告标志,不能仅简单地写上“紫外线灯”字样。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各学校、幼儿园都要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保健医生、保育员以及食堂有关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1、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要求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每天消毒时间。每周对灯管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清洁工作。 2、加强对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操作。 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要制订出相应的规范的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三、紫外线灯使用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 (1)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灯管距离工作地面小于2m。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 >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八年级物理《红外线和紫外线》同步练习

八年级物理《红外线和紫外线》同步练习 1.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 A.区域①能升温,区域③能识币 B.区域②能升温,又能识币 C.区域③能升温,区域①能识币 D.区域①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光谱上,红外线在红光之外,紫外线在紫光之外 B.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都是红绿蓝 C.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 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好处 3. 电视机遥控器前端有一发光二极管,为了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按下不同的键时,它可以发出不同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4. 关于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B.声呐——利用次声波探知海底深度 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5.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温度高,则向外辐射出的红外线多 B.为了促进骨骼的生长,人体需要照射极大量的紫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 6. 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可见光,能被肉眼看到 B.红外线能使荧光粉感光,能用来鉴别真伪钞票 C.医院常用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来杀菌 D.在卫星遥感技术中利用紫外线进行高空拍摄 7. 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已被人们所利用,下面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 B.可以利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 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 D.可以利用红外线来识别伪钞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9. 下列关于“看不见的光”应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 B.我们看见验钞机发出紫色的光,那就是紫外线 C.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 D.臭氧层能大大的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1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经常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人体的温度,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光 D.紫光 11. 下列器具工作时,应用了紫外线的是() A.家用烤箱 B.验钞机 C.电视机遥控器 D.浴室取暖灯 12. 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紫外线(UV)消毒(一).

紫外线(UV)消毒(一)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

红外线紫外线

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红外线 ◆什么是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红外线的物理特性 (1)通过辐射传导热能;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可使物体快速被加热;不被大气所吸收,因此不产生浪费;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潮湿、温度高低等); (2)热效率高:在加热的过程中没有化学损失和物理损失,在热传递过程中热能损失少利用率高,浪费少 ◆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开关 红外线开关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红外线开关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探头,当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时,灯关闭;人体通过挡住红外线时,灯开启。被动式红外线开关是将人体作为红外线源(人体温度通常高于周围环境温度),红外线辐射被检测到时,开启照明灯。还有常见的红外感应龙头也是用了这种原理。 2.医疗保健 在红外线区域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是4 μm~ 14 μm波段,它有着孕育宇宙生命生长的神奇能量,所有动、植物的生存、繁殖,都是在红外线这个特定的波长下才得以进行,因此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生育光线”。远红外纺织品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精密陶瓷粉经特殊加工制成,具有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和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什么是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解析:在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中,能引起人们肉眼视觉的是0.76~0.4微米(7600~4000埃)波段的电磁波,即人们能看见的光线,称为可见光。太阳的可见光呈白色,但通过棱镜时,其可见光的不同波长可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其中红光波长为0.76~0.62微米,橙光为0.62~0.59微米,黄色为0.59~0.57微米,绿色为0.57~0.49微米,蓝光-靛光为0.49~0.45微米,紫光为0.45~0.39微米。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光为白光。 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人眼看不到,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来察见发射这种光线的物体。所以在光学上,光也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亦称红外光,在电磁波中,波长比红光长,在光谱中它排在可见光红光的外侧,所以叫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5~1000微米,是介于红光和微波(一般指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段的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按波长的差别,大致可分为三个波段:0.77~3.0微米为近红外区,3.0~30.0微米为中红外区,30.0~1000微米为远红外区。红外线不能引起视觉,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通过云雾等充满悬浮粒子的物质时,不易被散射,还有显著的热效应,容易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它的内能,使物体变热。红外线的应用极广,可用以焙制食品、烘干油漆、医疗、军事、摄影、通信、遥感探测、找矿等许多方面。 紫外线,亦称紫外光,在电磁波中,波长比紫光短。在光谱中,它排在可见光紫光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40~0.04微米,是介于紫光与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人们看不见它。可见光能透过的物质,对于紫外线的某些波段却能强烈的吸收。紫外线有很强灼伤性。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通过大气层时,波长0.28微米以下的紫外线,几乎全被吸收,只有很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但对人类和动物已无危害,并对杀菌、消毒能起到一定作用。科研部门常用电子激发方法人工制取紫外线,用于新型光源、分析矿物、油类品质、金属探伤、诱杀害虫、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症等。 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的,所以也叫伦琴射线,通称爱克斯光。其波长约为0.0020~0.000006微米(20~0.06埃),是大致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波长很短一种电磁辐射。X射线穿透力很强,它能透过可

紫外线杀菌灯在水处理中的运用

紫外线杀菌灯在水处理中的运用 --一、应用中的一般常识 1、应用领域的分类 ----紫外线杀菌灯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水处理(water treatment)从处理对象分,它包括废水处理、城市供水处理、饮用水处理、纯净水处理、养殖场水处理;从原理上分,有消毒、杀菌、光分解降解及其它光化反应;从使用紫外线杀菌灯的方法来分,有直接把灯放入水中,称为浸没式;紫外线灯放入套管里使用,称为过流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过流式的方法。) ----紫外线杀菌灯在水处理主要应用它的杀菌功能,比如过流式的设备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经水泵产生压力的一定流速的水流流过能透紫外的石英套管外围,紫外线灯产生的254nm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杀菌。其特点是水流流速很快,一般在石英外套流过的时间为不超过1秒,因此要求杀菌灯的紫外线强度是很高的,一般要求在表面强度超过30000uw/cm2。要产生如此高的紫外线强度,需选用高强度大功率的紫外线杀菌灯。如果仍然想通过延长时间来提高消毒效果,那么一般选用较长的灯,做较长的设备,或在不锈钢外壁上处理成涡流旋转式结构,来延长水流过的时间。 ----对于高档产品,过流式消毒方法不仅要配较复杂的结构;还有复杂的控制系统,如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水温监测系统,消毒时间累积,紫外线灯监控、故障报警、自动声光报警等系统。此外,过流式设备对环境与处理对象也有要求,如水的温度、水的透明度对消毒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紫外线杀菌灯工作时表面最

佳温度为4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紫外线输出效果;水的透明度越差,紫外线越易被吸收,利用率就越低。 ----与过流式相比,浸没式结构简单。紫外线杀菌灯直接放在水中,这种方法可用于流动的动态水,也可用于静态水。这种处理方法要注意灯管有可能由于意外情况发生破裂;长时间处理,灯管表面会被水中藻类等污染物覆盖,将严重影响紫外线透出。对不同对象的水体进行消毒,主要要了解水质变动情况和水对紫外线的透过率。在水处理,除消毒杀菌外,紫外线灯还用于光催化反应,但目前只停留在试验室研究阶段。 2、产品的一般设计 ----对设备的设计,除了相关结构和电控部份设计之外,一项重要指标是消毒效果,消毒效果我们一般用紫外线辐照剂量来衡量,即254nm紫外线辐照强度×照射时间。辐照强度可以根据外套管离灯管表面距离来测试强度,处理时间要根据水流量、水压力、进水管尺寸来定,也可实测。理论上,照射剂量要达到30000uw.s/cm2,剂量越高,对细菌杀灭率越高。 ----实际上,照射剂量在系统工作时是很难测试的,主要是水体在设备中流过的时间往往难以估计和测试(这还和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有关),所以通常用水流量和紫外线灯功率的比例关系来衡量消毒效果。 ----水流量一定,则需要一定总功率的紫外线灯,但总功率一定,还有多种选择方案。如果选择总功率600瓦的紫外线灯,可选择30只20瓦的灯,也可选择20只30瓦的灯,还可选择6只100瓦的灯等。即使单只灯功率一定了,灯的长度还不一定。可选择较短的高强度灯,也可选择较长的高效率灯。具体设计时,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 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 湿度为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3.7nm 紫 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W /cm 2。普通30W 直 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 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 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 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W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 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 低于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 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

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 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 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 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 ~40 ℃,温度 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 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 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 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 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 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 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 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 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 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 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三)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

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紫外线灯的适用范围是用于室内空气和对物体的表面及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紫外线灯是将 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散布,从而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紫外线消毒灯,主要用于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的悬挂高度。应垂直悬挂,离地面2- 2.5米处。 2、紫外线灯的范围使用,杀菌紫外线灯内面发出的线是c波,其波长范围为200-270nm , 杀菌的中心波长为253.7nm。在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可杀灭所有微生物。 但是,紫外线的穿透力极弱,其照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且仅在照射到的表面上才能发 挥杀菌作用。目前我国现在生产的种类主要有这几种:功率在15w、20w、30w、40w目前 我们用的最多是30w紫外线灯,要求是每立方米面积达1.5w。 3、每支紫外线灯灯管累计时间为1000小时,超过1000小时的,应及时更换新的。新更换的要注明更换时间,并重新累计使用时间。 4、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紫外线灯每次消毒的时间应为30-60分钟。因此要掌握紫外线消毒灯存在问题和使用方 法,正确安装和使用紫外线灯,杜绝或减少紫外线灯消毒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灯注意事项 (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⑵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 C 或高于40C,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⑶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 如果是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请务必佩戴LUV-40紫外线防护面罩!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特点?高效率杀菌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成, 而对传统氯气及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线的效果一般需要20分钟至一小时的时间。?杀菌广谱性紫外线技术在目前所有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是最高的。它对几乎所有细 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无二次污染由于紫外消毒技术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 此它不会对水及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由于九十年代对紫外线 核心技术的完善,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仅消毒效率是所有消毒手段中最高的,而且其运行维护 简单,运行成本低,可达每吨水4厘或更低,因此,其性价比是所有消毒技术中最高的。它 既具有其它消毒技术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又具有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在千吨水处理水平,它的成本只是氯消毒的1/2,是加氯脱氯消毒的2/5,更只有臭氧消毒成本的1/9。即使在十万吨处理量水平,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也远远低于其它消毒技术。?连续大水量消毒九十年代末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