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的六种历史形态

世界文明史的六种历史形态
世界文明史的六种历史形态

世界文明史的六种历史形态

人类社会发展有基本相同的轨迹与规律,这种规律性就表现于世界文明的历史形态,文明的历史形态不等于社会历史形态,例如,农业文明是一种文明的历史形态,它的社会形态可能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等。但是文明形态与社会历史形态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要注意的是,文明的历史形态是指世界主要文明一定阶段的典型模式,但是,这种形态不是每一个文明都必须具有的,也不是世界文明的主要体系发展中都必须全部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两点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在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中就会看到,东西方文明所经历的历史形态恰恰不是完全相同的。

比如说,资本主义就是一种社会历史形态,这种形态对于西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学者们一直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从中世纪之后的经济发展来看,中国与欧洲同样有发达的经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在17世纪之前可能比欧洲有更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但是,为什么欧洲进入了资本主义而中国一直是封建国家?有的学者如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理论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保守内容影响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但是,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在其《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的序言中却发表了另一种看法,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为什么发端于西欧而不是中国,对此学术界已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讨论。中国和西方的许多知名学者参与了。我曾两次讨论这一问题,一次是在《现代世界体系》的第一卷第一章中(最早成文于1970年);另一次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一文中,此文发表在《评论》杂志第15卷第4期、1992年的秋季号的第561-619页(距第一次已有20年了)。在这篇简短的序言中,我不可能再次展开这一话题。

但是,请充许我对于这关键性的问题略述几点看法:第一,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一种危险的麻醉药,在整个历史上,大多数文明,尤其是中国,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在最为虚弱的时刻对它屈服了。我们从此都在承受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阶段,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必须经历。换言之,它不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途,工业文明可以有各种形态,未必非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工业文明,所以它也不是文明史的必须阶段。东方的国家中,除日本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经历这样的阶段。印度这样的国家虽然经历殖民主义,但并没有过真正的资本主义。同样,阿拉伯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美洲文明(除新兴国家如美国外)也没有与西方资本主义完全相同的社会历史阶段,这是文明差异所形成的。我们的目

的不是制定一个世界各种文明必须具有的公式,也不是以某些固定的社会历史模式来规定世界文明,而是从中发现有共同特征的历史形态与历史规律性。特别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以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来检查其他文明。有的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进行了庸俗的解释,把人类社会发展简化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更为不妥的是把这种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公式,强加于世界各民族文明之中。这种见解近年来已经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行了深入批判,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有关论述,主要是关于世界文明历史特性的重要观念,它证明马克思主义从不以一种简单化的态度来对世界文明史。总之,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所必经的,而社会类型却是由根据各自文明特点来决定的,而不是社会类型决定文明形态。总之,社会形式不等于文明形态,一般来说,文明形态大于社会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文明形态的作用更为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文明形态。我们认为,世界文明史在各种文明体系中有不同表现,在不同民族文明中也各有特性,但是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主要有六个大的发展阶段并由此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历史形态:前文明时代1、前文明时代:这是文明的准备阶段,人类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以后,野蛮与蒙昧中与自然和人类自身进行斗争,争取物质与精神的自由。这一阶段以人类意识产生、简单语言与思维活动开

展,原始宗教产生等为主要标志。人类的直立行走,工具制造则是文明产生的物质准备。从考古学的历史时代划分,大约从旧石器之前到中石器时代之前。渔猎文明时代2、渔猎文明时代(文明过渡时期):以中石器时代为典型形态的时段,这是人类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阶段,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形式上就是渔猎采集阶段。人类有了早期的精神与自我意识,包括原始宗教、道德伦理、社会组织意识等。以渔猎采集活动为主要生产方式,人种与部族划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表现出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程度较高的文明战胜较低文明,促进了文明进化。农牧文明时代3、农牧文明时代(文明共同体的形成):从大约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了所谓的“农业革命”,到16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之前为止,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真正文明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农牧文明”。在这一文明之中,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大多数国家经历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创造了自然所不曾供给于人类的新物质,保证了人类群体的社会需要。这种新物质带给人类体质与精神的进化是文明的真正价值。农业社会中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了自然界原本所没有的物质产品。粮食与手工业产品的产生,发达宗教与人文信仰的确立,使人类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类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独立发展,民族国家与家庭的建立,满足了人类自身的精神与物质需要,这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成果。相当重要的是,

在农牧业生产的时代,世界文明体系其实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这一体系形成的标志不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的世界一

体化,而是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换,各个主要文明共同体的形态,这是世界文明体系的真正实现。工业文明时代4、工业文明时代(世界文明体系形成):从欧洲的工业革命开

始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性形成,时间上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期,由于这一时期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也可以称为“工业文明阶段”。这一社会中,西方资本主义成为重要的

社会形式,但封建社会依然存在,甚至一些不发达民族仍然在保持着原始民族的生活。环球航线开通,各民族文明特别是东西方之间的大规模交往形成。早期全球化进程启动,西方学者的“世界文明”概念开始形成。也有人认为,文明时代

就是工业文明形成的时代,这种看法与我们的看法有所不同,也是一种相当有影响的观点。

现代科技文明时代5、现代科技文明时代(后工业文明阶段):从20世纪中期开始,直到今日方兴未艾。其中主要是高科

技发达以后所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所以也可以把这个时代称为“科技文明时代”。美国科普作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等人并不是杰出的思想家,但是他们所指出的这样一个事实却是十分重要的: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知识与信息作为产业,其作用与价值已经预示着一个中心的转换,传统工业的“大烟囱时代”的中心地位已经为这种新经济形态

所取代。其实早在20世纪中期这种转变已经开始,所以我

们以这阶段为独立的文明发展阶段。多元文明时代6、多元文明时代(多元和谐文明阶段):和谐文明是未来文明的模式,用“和谐”来概括未来时代的特性,主要有以下所指:人

与自然的和谐存在,就是生态和谐,科学技术过去的目的是征服自然,现在成为以探索自然生态利用为主要目标,所谓生态科学成为科学的主流。其实在当今社会中这一发展趋势已经初露端倪。和谐另外的内容包括人与宇宙空间的大和谐,人类在开拓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中,必然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地球人类能在宇宙发现其他人类或是高等动物,将会产生地球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系。另外,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也是未来文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世界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性,这种和谐性建立于自我与他人,个性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基础之上。一定程度上,文明的和谐最终取决于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联系,只有个体的精神自由才可能有民族文明之间的统一性。东西方文明,古代文明传统与当代文明革新之间的和谐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未来社会中,不同的历史阶段仍然存在,初期是以文明谐和为主要标志,多元文明的平等关系建立是重要进程。其次则是人类对于宇宙空间与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为中期,地球自然资源与人类存在的自然限度是这种探索的推动力。直到人类存在的精神与自然本体的统一。在科技文明中,仍然

是社会生产力发达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形态,这一形态的不足之处正在显露出来。科学与技术与人类精神之间有极大的差异,科学只是人类精神的创造,而不是人类精神本身。黑暗力量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但是,是否会像有的西方学者所预测的那样,将会出现一个“黑暗时代”呢?这里主要是指以某些宗教或恐怖势力所统治的时代,并且是世界性的。我们将对于这个问题从世界文明的历史进行分析,从中世纪到法西斯主义的历史经验来研究它。重要的不是断言其发生或是不发生,而是审视它是否具有引导历史的必然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世界文明形态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表述为:世界文明是从蒙昧与野蛮中产生,其过主要历史发展阶段与形态基本相同,在农牧业社会中分化为不同的文明共同体,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主要文明类型。从16世纪起,近代工业化社会中,东西方文明开始大交流,开始了文明逾越,20世纪中期兴起的科技社会使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全球化”进程。未来文明将会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时代。世界文明经历了从分到合,从合到分的历史。这种文明历史形态划分有什么意义?它与其他一些历史形态划分有什么不同?文明历史形态模式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受到一个时代文明研究成果的制约。存在过多种多样的时代划分原则,如以婚姻家庭形态、父权母权制来划分等,或是以宗教、神话来划分。文明历史形态划分最早的希腊人,曾经用黄金时代、白

银时代等来划分,这是早期的感性形态划分。我们所参考的以生产形态划分则是一种近代以来获得各界所普遍认同的

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与生产工具为标准是不同的,罗马时代的哲学家卢克莱修斯·卡鲁斯(约公元前99-前55年)曾经写过一部长诗《物性论》,其中首次根据生产工具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形态,主要分为三个时代: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最有意义的是,他还提出了最早的人类生产时代──采集生产──的存在。但是这种划分形态对于关注社会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对于人类进步的考古学等可能都是有效的。如中国学者郭沫若与美藉华裔学者张光直等人对于青铜时代的研究,都可以说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代表。但是,对于人类文明史这样的宏大叙事来说,这种研究的实用性就成为一种视域的局限,单一的考据研究与社会发展理论之间的脱节是明显的。因此,我们需要跨文化视域与思维方式的新型研究。19世纪之后,比较科学的划分模式出现,德国学者爱德华·哈恩(1856-1928)所提出的三阶段划分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分为:狩猎时代、畜牧时代和农耕时代。哈恩的划分法中有相当的缺陷,如他认为人类确实存在采集生产时代,但是这种生产主要是妇女从事,男人则以狩猎为主。同时他认为人类生产不同时代划分是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

产生的。虽然如此,从跨文化的社会生产的共同模式来思考,已经成为重要的当代观念。所以,我们并不是完全以生产工

具的进化为原则来划分历史形态,因为生产工具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类文明实质上的变化,虽然它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采用了以文明形态来划分,这种形态划分,避免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划分模式所形成的生产工具中心视域的局限,同时也不同于以家庭、婚姻等生活形态划分父权制、母权制等划分,而是建立一种以文明历史进步的整体性为中心的划分,这种划分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的中心是文明本体,这是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保持了文明研究的中心线索的连续性。基本廓清了文明发展的线索,这是我们的历史形态划分最重要之处。我们再对其他一些学者的历史形态论进行比较,更可以看出我们的文明形态论的主要特点。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与世界文明史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年)在《世界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人类共同所具有的特性看成是文明的核心,而文明史就是人性产生与形成的历史。他把文明史划分为四个时代:1、史前时代。也叫普罗米修斯时代,这个时代中文明开始萌生,开始制造生产工具,有了语言,火的发明,人类群体形成与宗教产生,但这时的人类尚处于文明社会之前,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2、古代文明。这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三大文明区域,第一是两河流域、埃及与地中海文明,第二是雅利安印度河文明,第三是中国黄河文明。这一时期文明主要表现为农业灌溉有组织地

进行,国家与帝国产生,民族形成等。雅斯贝尔斯重视文字的发明,重视艺术的作用,认为只有历史才使人真正成为了人。但是,即使如此,人类精神仍然没有得到最后的确立,没有精神就没有人性,没有人性就没有文明。3、轴心期文明。这是雅斯贝尔斯所创造的一个概念,以后被广泛采用。轴心期是人类文明的关键转折。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希腊、中国、印度、波斯和巴勒斯坦等古代文明发达的地区,几乎同时发生了精神转折,人类的人性得以发扬。这是一个时间段,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而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这一转折对于人类历史是不朽的,长期影响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4、科技时代。时间是从15世纪开始,经过17-18世纪的准备,到20世纪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欧洲文明作为科技文明的代表成为世界的中心,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二是开启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史从此开始1。其他一些学者如伊东俊太郎的《比较文明》:人类革命、农

业革命、都市革命、哲学革命和科学革命。从某些方面看,也会使人感到与我们的历史形态划分有相近之处。笔者认为,文明史有不同阶段这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区分不同历史时代,而是如何建立一种历史联系方式,如何用一种历史主义的观念来看待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只有发现历史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历史阶段划分才是有意义的,才可

能揭示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否则就只是一个历史年表。雅斯贝尔斯的理论比起伊东俊太郎的历史划分来说显得更有

理论体系性,因为他毕竟找到了一个中心即“人性”。这个中心线索一定程度上比起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绝对精神来说

显得具体一些。另外,与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划分也更多一些历史感。但它的阿喀琉斯脚踵仍然存在,这就在于人性是一个过于抽象也过于宽泛的概念。如果以人性为历史形态划分依据,首先要说明人性是什么。这就要提出一个为各个历史时代都承认的人性标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人性,本身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与文明概念并不等值。人类从蒙昧野蛮中进化,固然与人性有关,但人性的历史并不等于文明的历史。更为难以令人理解的是,轴心期这个概念与人性的关系也不清楚,甚至可以说没有直接关联。我们可以反诘雅斯贝尔斯,如果说新石器时代是人性转折最充分的时代难道不同样可以吗?如果从人性转变角度来说,新石器时代可能更为典型,远胜过轴心期。所以伊东俊太郎等人就另列了“人类革命”一个阶段来,这就与雅斯贝尔斯完全相悖了。纵观文明形态划分,笔者认为,唯一的原则是回归到文明观念本身。只有文明本身才能作为文明历史形态的依据。我们把文明进化的历史用文明体系这个唯一准则来说明,才能说明它的内部联系。我们的历史形态划分是根据统一的历史线索来进行的,这就是社会文明程度。从史前文明到过渡文明,再到采

集渔猎、农业、工业、科技社会这一历史进程中,先分后合,多元分化与融合不断进行,社会文明程度是其中心线索。伊东俊太郎先是以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革命”,继而又转向社

会生产,以后又用“哲学”“都市”等不同标准来划分文明史,前后不统一,没有法则,这就无法揭示其内在联系。回归文明史自身,就意味着以系统与辩证的观念来看待文明史,所谓系统性就是一种整体观,并不是说非要划分某几种大体系。从汤因比到伊东俊太郎等学者,都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模式,这算得上体系吗?这只是一种形式划分,有体系之名而无体系之实。任何真正的体系都是在历史上发展的,并且只在历史发展中存在。如果说他们的努力还是一种认真的尝试,而另外一些人的作法就显得荒诞了,如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等人的社会结构之类的学说就是这一类了,这是一种完全摒弃历史观念的社会结构分析,他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认识阶,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唯一的共时模式,没有历史,没有主体作用,甚至连社会客体本身也没有。真正的体系性就是揭示文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参契”与“独化”关系,所谓“参契”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概念,即参同契异,也就是文明发展中的辩证矛盾关系。所谓“独化”也是借用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词,指不同文明的独立性与独特性,任何民族文明都是唯一的,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不重复的。文明的生灭如同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进化一样,一旦

消失就无可再造。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形态体系,如同生物自身的体系一样,这种体系只能适合于一定的环境,恐龙与猛犸象等古代生物由于失去了适合于生存的环境而灭亡,但是,同样一些上古时期的生物却适应了环境,生存下来,古代文明的兴亡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才是真正把世界文明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结构与体系来看待,正如阿尔都塞所指出,这种辩证矛盾关系不同于黑格尔所说的“扬弃”,阿尔都塞在《为

马克思辩护》一书中指出,马克思学说的辩证矛盾与黑格尔的辩证矛盾是不同的,黑格尔的辩证矛盾最后归结为对立面的同一性(identité),而马克思则主张“相互作用性”1 我们认为,比较文明的新辩证论的理论基石就是强调相互作用性。在历史领域里,在“人的科学”之中,体系性的建构仍然是可

能的,瑞士学者皮亚杰虽然不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是一位杰出的、有真知灼见的科学家,对于福柯等人的批判却是有力的,他认为:皮亚杰因此,把富科的结构主义称为

没有结构的结构主义就并不过分。他从静态的结构主义中保留了所有消极的方面:对历史和发生的贬低,对功能的蔑视,而且迄今还无人可与之匹敌也否定了主体本身,因他认为人很快就要消失了。至于积极的方面,他的结构只不过是些用形象表现的式,而不是必然以结的自身调整来达成守恒的转换系统。2 福(富)科的《考古学》近年来在中国

走红,受到许多批评家们的推崇。不过笔者仍然推荐大家读

一读皮亚杰对这本书的批判,福科,这位自称为结构主义的理论家却连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都不懂,这也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物了。东方与西方,世界六大主要文明体系之间都存在互相依存与互相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一种辩证关系,所以系统观念与辩证是合一的。文明史的发展中,每一种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与逾越,正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才使文明能以进步。西方文明早在希腊罗马时代就与波斯、埃及与两河文明之间有大量交往。犹太人在希腊的神学活动对于希腊罗马宗教有重要影响,来自东方的基督教永远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柱石。从中世纪开始,西方对于东方的征伐就是这种文明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蒙古人的西征,奥斯曼帝国、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的西进,同样是文明的交流。在这种文明间的辩证联系中,各文明本身也得以进步。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言》,尤来寅等译,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1页。1参见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7-55页的有关论述。1参见阿尔都塞《为马克思辩护》(Althusser,Pour Marx, Paris , Maspero , 1965)中的有关论述。2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5页。原创文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方汉文学术公众号:Fanghanwenxueshu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 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科学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植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第一次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产生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批判地吸收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批判地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科学技术发展史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如何? 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结构的。它蕴涵着问题的指向,即科研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问题的指向是指问题的现状和性质,求解目标是指求解的方向和要求,应答域是指在问题的论述中所确定的域限,并假定所提出问题的解必定在这个域限之中。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广应用的过程。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入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因此,善于和勇于提出科学问题,用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旧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提出大跨度、综合而复杂的重大交叉科学难题就显得更有意义了。 问题是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从已知出发提出问题进而探求未知的过程,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标志。问题的提出,问题不断的解决、不断的再生,表示科学的前沿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表示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地从已知向未知推进。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有哪些区别? 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目的。相反,技术是应用科学。技术涉及使用工具以及研究特定科学的知识。技术与设计的综合有关。虽然科学涉及理论和研究结果,但技术却非常关注过程。技术必须使其流程正确地在应用科学领域取得进步。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科学涉及观察和实验,而技术则涉及发明和生产。工具及其生产的发明是技术的方面。 科学是“知识和实践活动,包括通过观察和实验系统地研究物理和自然世界的结构和行为。科学可以称为系统知识库。科学是对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科学涉及观察和实验。科学更关注分析。科学涉及理论及其发现。科学这个词被解释为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知识的系统,以便阐明自然现象。 区别: 1. 科学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各种观察和实验收集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的有组织的方式。技术是用于不同目的的科学定律的实际用法。 2. 科学只不过是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则将科学知识付诸实践。 3. 科学对于获得有关自然现象及其原因的知识非常有用。相反,技术可能是有用的或有害的,即技术既有利也有祸害,如果以正确的方式使用,它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如果它被错误地解决了使用,它可以导致整个世界的破坏。 4. 科学仍然是不可改变的; 只增加了进一步的知识。相反,技术变化很快,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前的技术不断改进。 5. 科学强调发现,就像事实和自然规律一样。与技术不同,重点放在发明上,例如开发最新技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 6. 科学是研究自然和物理世界的结构和行为,创造前提。相比之下,技术涉及将这些前提付诸实践。 7. 科学关注的是分析,演绎和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基于设计的分析和综合。 8. 科学用于预测,而技术简化了工作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试述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宿迁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礼记·王制》记载:“作左道以惑众,杀;作奇器异服奇技淫巧以疑众,杀;行 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杀。”到了战国时,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从以上变化可知 A.社会风俗决定思想变迁 B.政权聚散影响思想发展 C.学术自由推动思想多元 D.军事争霸导致思想争鸣 2.东汉《论衡·谴告》中说:“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 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也。”材料表明作者 A.主张奉道家为正统 B.融合阴阳五行思想 C.宣扬君权神授理论 D.反对天人感应学说 3.宋代一学者治学气魄宏大,提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的观点。由此可知,他认为 治学应 A.抛弃儒学经典 B.挖掘本心明道 C.力求格物穷理 D.强调经世致用 4.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 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5.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由于他们的书面文字基于字母系统,欧洲人能够 比中国人更有效地开发这一技术。他们书面文字中的字母很少,这使批量生产变得十分经济”。材料中的“这一技术” A.早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欧洲 B.成为摧毁欧洲城堡的有力武器 C.促进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 D.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6.有一副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充分体现了中国某一艺术形式的特 征。这种艺术形式是 A.国画 B.书法 C.京剧 D.文学 7.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到“(今)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面对此 局面,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方面的社会改造方案。但他在书名的“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两字。由此可推断该作品 A.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B.宣传“师夷长技”思想 C.深受现实政治局势影响 D.主张积极推行社会革命 8.陈旭麓认为:“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 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开始兴起 B.“夷夏观念”遭到否定 C.“中体西用”付诸实施 D.传统文化内容得到延伸 9.右图是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 会上对“民生主义”作出的新说明。他解释说:“本党同志 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 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此之真意,则新旧同 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便可打消。”孙中山意在 强调 A.国共两党有共同诉求 B.国共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C.民生主义是最高目标 D.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 10.“(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一发表,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而且在全国各个政党和广大民 众中,如同拨云见日,使人们豁然开朗,连蒋介石也深表佩服”。“这篇文章” A.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正确预见中日战争走势 C.明确中国革命步骤问题 D.提出建立联合政府设想 11.我国在1952—195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专业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 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一做法 A.符合当时国情需要 B.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C.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12.有人评论中国一项科技成就:“它的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答: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新的事实,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这一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进行艰难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在这30年的探索中,虽然其中也有许多曲折和困难,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仅表现在它成功地解决了新阶段提出的历史任务,而且还表现在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回答了什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关全局的基本问题,进行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回答了“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2)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论,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论述,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形态,是没有阶段可分的。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正处在而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阶段。 3)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新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社会制度本质特征的思路,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分配制度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突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一切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标准。 4)提出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场革命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状况进行深刻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自己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某种条件下它的某些环节、实现形式、具体制度和方法也能“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去解决,而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动力。得出了改革是一场革命的结论。 5)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 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为解决国家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邓小平对世界和平和与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 2、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课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严肃的崭新课题,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及其问题(精)

世界文化史第七章近代西方文化的發展及其問題 一、單選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 ( ) 1. 俄國彼得大帝在位時,曾定下「鬍鬚稅」,規定留鬍鬚的男子繳納。由時代的特色,我們可推知他此舉的主要用意為何?(A)希望俄人脫擺以往被蒙古人所統治時的形象,積極向西方學習(B)國家財政的困窘 (C)他本人喜歡留鬍,因而不希望其他人跟他有類似的外型(D)留鬍鬚與希臘正教的教義不合。 ( ) 2. 維也納會議後,歐陸的政治局勢大致是如何?(A)大多已實行民主政治(B)大多已進入工業革命時期(C)保守主義成為大多數國家政府思想的主流(D)「改革國會」成為各國在野黨的主要訴求之一。 ( ) 3. 以下史事的發生「並未」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的有:(A)拿破崙帝國建立(B)啟蒙思想的備受質疑(C)保守主義的勢力高漲(D)浪漫主義運動的失敗。 ( ) 4. 「人生而自由,然而在人類社會中,人卻處處受到束縛……人應該追求深刻的內心經驗……」關於這段話,較貼近以下哪種主張?(A)自由主義(B)浪漫主義(C)馬克斯主義(D)保守主義。 ( ) 5. 以下對話發生於18世紀:A:「這本小說真是感人,在這種情形下仍如此愛著對方,真令人讚嘆……」; B:「真是苦戀呢!女主角最後選擇了別人,所以他竟然犧牲性命來展現他對感情的態度……」,依此推 測,此本小說的風格所展現的時代精神趨向於何種思潮?(A)自由主義(B)保守主義(C)浪漫主義(D) 寫實主義。 ( ) 6. 影片《一曲難忘》描述一位波蘭鋼琴家,強烈地期待波蘭能重新得到自由,他不為沙皇的屠夫(按:波蘭總督)演奏,離開祖國到巴黎去時,帶了一把波蘭的泥土。而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了籌錢資助祖國 爭取獨立自由,一場場的演奏會,終於使他的生命燃燒至盡頭。這位偉大的作曲家的作品揉合斯拉夫民 族的熱情憂鬱和法國人的華麗纖細。他應是哪一風格的作曲家?(A)古典主義(B)印象主義(C)浪漫主 義(D)現代樂派。 ( ) 7.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領導人之一的拉法葉將革命爆發的「第一現場」——巴士底獄的鑰匙寄給何國政府,以表達他對此國之前表現的肯定?(A)英國(B)美國(C)俄國(D)中國。 ( ) 8. 「遠洋航行者大多是海員,商人或亡命之徒」;「享樂主義什麼都不管,製造出一批遊手好閒的人」。兩句話各有何的特色或彼此的關聯?(A)前者造就了後來的美國,後者則為20世紀初西方世界的亂象之一 (B)前者指「大西洋時代」來臨的背景,後者意味著海權時代的到來(C)前者促進了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後者則為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D)前者為浪漫主義時期的特色,後者則為受啟蒙時期影響而產生的 社會現象。 ( ) 9. 三位學者對於社會的看法,甲主張「齊頭式的平等」,乙主張「競爭起點的平等」,丙主張「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以上三者,何者可謂是社會主義者?(A)甲(B)乙(C)丙(D)以上皆是。 ( )10. 「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位領袖」,這樣的口號,顯示出怎樣的思想內涵?(A)極右的法西斯主義(B)右派的自由主義(C)極左的共產主義(D)右派的保守主義。 ( )11. 與達爾文同時期的學者,有些不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猿猴中的一支,但是他們卻被稱為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主要原因為何?(A)他們都是人文學者,對生物學有所排斥(B)他們都是虔誠的猶太教徒(C) 他們利用「生存競爭」的說法將帝國主義的侵略合理化(D)他們利用「物競天擇」的說法將破壞自然環 境的舉動合理化。 ( )12. 印象派的畫家,如何因應照相機的問世?(A)以抽家的手法構圖(B)畫家每一年只創作一幅作品,以量的限制提升本身的價值(C)以寫生入手,但從光線、色彩變化的律動中創出新意(D)向中國的水墨畫取 經,強調意境而不重形似。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2 (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 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 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 三、氏族文明的兴衰 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 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 三、文化艺术的萌芽 考核要求: 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 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 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 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 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 第二章西方文明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1、使学生充分理解西方古典文明。 2、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3、使学生准确掌握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4、使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 5、使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明。 6、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教学时数:18学时

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辨析科学与技术的关系_王树松

第22卷第4期高师理科学刊Vol.22No.4 2002年11月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 c College University Nov.2002文章编号:1007-9831(2002)04-0100-03 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辨析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王树松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通过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分析,认为科学与技术关系是由相互独立到相互作用,形成/技术科学化0和/科学技术化0的历史过程,并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逻辑的分析、概括、总结. 关键词:科学;技术;历史;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久有争议的问题./在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0[1]因而,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0[2],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出发,考察科学转化为技术的演进历程,对今天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上,在近代中期以前,科学与技术几乎是并行发展的,即使有着某些相互影响,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0的序列关系,只有到了近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有了/科学)))技术)))生产0的序列关系.本文试图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考察/技术科学化0与/科学技术化0中体现的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近代科学和技术是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兴起的 在西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动因.14,15世纪,意大利、德、法、英、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新兴资产者为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生产技术和有探索自然物体属性和自然力活动方式的科学.同时,资产阶级为了加速和扩大资本原始积累、开拓新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远航探险.在16世纪初,发现了从西欧到印度的航路和美洲大陆.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鼓舞了人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其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14~16世纪末,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倡导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口号,以反对宗教和颂扬人文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大大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扬和科学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为标志,自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实验科学的兴趣,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近代技术兴起,来源于一些偶然的经验发现,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几乎和科学没有关系.18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的原始积累已使资产者获取了大量的金钱,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和分工的扩大造就了一批熟练工人,在技术改进上积累了经验,在这些条件具备更充分的英国开始了一场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工具机,首先是纺织机的革新开始的.由于工具机的革新要求,瓦特对蒸汽机进行改进、发明和应用,使英国工业革命进入第2阶段.同时使工具机、动力机和传动机三者构成近代的机器系统,导致了火车、轮船的发明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推动了 收稿日期:2002-09-28 作者简介:王树松(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

[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 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 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 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 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 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专题16测试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1.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答案】C 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C 【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不是现代物理学,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与材料中的宇宙运行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说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C项正确;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与材料中“中世纪以来”的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 3.“小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随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小服其言。初叫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进化论冲击中西方宗教思想 B.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 C.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 D.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 【答案】A 4.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化”,是指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取代,不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 项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个性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C 项错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采用了煤、石油和新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高科技为特征,没有使用新能源,故D项错误。 5.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现该思潮的作品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格尔尼卡》 C.《等待戈多》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文化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要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国家民族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以地域文化或行政区域等方面为标准。季羡林将世界文化归为四个体系: 1、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xx文化体系; 4、欧类文化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 (2000)》中就将世界国家分为8个地区: 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41个国家、阿拉伯14个国家、南亚和中亚16个国家、东亚6个国家与地区、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12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2国,北美2个国家,欧洲37个国家,一共150个国家地区。 依据世界文化的历史形态进行不同体系的划分,更有利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握文化特征。把区域与文化传统结合,我们可以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以下8个大的体系 1、xx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文化体系 4、xxxx文化体系 5、xxxx文化体系 6、xx文化体系

7、xx文化体系 8、犹太文化体系 2.简述基督教兴起的宗教与社会背景: 宗教背景: 在共和国出现之前主要是崇尚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罗马宗教为主,共和国时期,受到希腊宗教思想影响,罗马宗教以多神思想和偶像崇拜为主,宗教基本特征大体与希腊宗教特征同。罗马宗教的世俗性和神碦的人性化使之很难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种信仰上的需要,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基督教兴起了。 社会背景: 基督教最初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人故土——巴勒斯坦,很可能是从犹太教中的“虔诚派”艾赛尼派发展而来。在思想上,犹太教启示派的末世论和深入的希腊化运动也在客观上为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简述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骑士制度源于西欧的采邑制和封军封臣制,最早出现在法兰克王国时代,12世纪前后,发展到鼎盛期。骑士制度在中世纪造就了一种所谓“骑士精神”,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等为特征。 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从后冷兵器时代起,骑士精神逐渐转化成了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了男人素质的象征,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 4.简论述xxxx消失的原因: 大约1000年前世界上最发达灿烂的文明玛雅文明在几乎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原因有一下几种猜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UFE 研究生课程考试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号: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由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如今社会主义经过500年不间断地发展和实践,已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的运动,转化成为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以及苏联解体至今,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强盛,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民意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团体,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有理性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会主义发展与嬗变 (一)空想社会主义(1516-1844)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文学作品《乌托邦》中,这标志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处在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们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愿景,以莫尔为代表,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描述了社会主义,主张在简单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共有,实行劳动分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在法国,由于现行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平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开始出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都主张以合理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增强,特别是资产阶级与

世界文化史 试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第一章神話思維的時代 一、單選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 ( ) 1. 中國古代認為統治者具有「授民以時」的義務,這表示當時的社會應該是以哪種經濟生產方式為主? (A)採集(B)狩獵(C)農耕(D)打漁。 ( ) 2. 現代學者發現巨石文化分布的範圍很廣,包括今天的愛爾蘭、蘇格蘭、法國、地中海沿岸、中東、印度、中南半島,一直到南太洋地區和中南美洲等地。其中在臺灣的哪一處古文化,也發現不少石像、岩棺、 石壁等造型巨大的岩石?(A)清水牛罵頭文化(B)高雄蔦松文化(C)臺北十三行文化(D)臺東麒麟文 化。 ( ) 3. 上古時期,有一個地區若有商人將穀物或任何貨物借給一個販子出售,這個販子應立約說明貨物價值,並且償還商人,同時也應取得他付錢給商人的收據。這個地區應是?(A)埃及(B)兩河流域(C)波斯(D) 印度。 ( ) 4. 「……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永恆的開端……你看,春去秋來,無非等著收成,死亡或復活,不過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罷了,有什麼好擔憂呢?」從上述的內容可研判,最能符合哪種民族的思維? (A)腓尼基人(B)克里特人(C)蘇美人(D)埃及人。 ( ) 5. 《聖經?舊約》裡曾提到大洪水的故事,而在兩河流域的蘇美文明、巴比倫文明也有類似的洪水神話。 關於上述,以下何者是正確的認識?(A)神話所述均屬怪力亂神,不具討論價值(B)可見蘇美人一定是 巴比倫人和猶太人的先祖(C)洪水來襲的神話內容獨獨出現在西亞地區(D)《聖經》繼承了兩河流域文 明的部分元素。 ( ) 6. 若從「物質材料的使用對文明發展產生影響」這個角度來看,古埃及的國力衰弱即是因為欠缺了什麼材料,導致在西元前1090前以後多次遭外族入侵統治?(A)金(B)銀(C)銅(D)鐵。 ( ) 7. 古代有一民族相信世界有始無終,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經創世神的創造和整頓,世界才開始存在。他們看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第二天又從東方升起;河水每年定期氾濫,從不間斷,谷地的 植物綠了變枯,枯了變綠。他們堅信,萬事萬物都循環往復,世界永恆不變。請問這是哪一民族的宇宙 觀?(A)古印度(B)蘇美人(C)古希臘(D)古埃及。 ( ) 8. 荷馬史詩「伊里亞德」是描寫哪一場口耳相傳的軍事行動?(A)埃及南向擴充到努比亞的軍事行動(B)薩爾恭一世統治蘇美人(C)以邁錫尼為首聯合其他邦國攻陷特洛城(D)斯巴達與雅典間的內戰。 ( ) 9. 關於希臘文化的敘述,何者正確?(A)相傳文明起源與阿波羅有關(B)孕育於大河流域的文化(C)文化相當祥和缺乏戰爭記載(D)經商務農是維繫生存的方法。 ( )10. 在一條河谷的沿岸發掘出的遺址,有著成千磚瓦牢實的房屋與店舖,排列成寬大的街道,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大浴池與浴池注水的排水系統,以及堆放食物的糧倉。請問這是何地?(A)印度(B)羅馬(C)巴 格達(D)克里特島。 ( )11. 考古學家發現哈拉帕和摩亨約達羅兩座古城,歷史悠久,規劃整齊,為人類古文明發源地之一。試問其為哪一古文明?(A)尼羅河(B)印度河(C)兩河流域(D)愛琴海。 ( )12. 上古時代的兩河流域和中國的商代文明,有許多相似的特色,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皆有法律條文之編纂(B)天文曆法皆有相當成就(C)政權皆具有神權的色彩(D)皆有文字的發明及使用。 ( )13. 有位同學在大學主修史學,他正在閱讀荷馬的史詩,可說明這位同學可能想了解下列哪一文化?(A)波斯文化(B)腓尼基文化(C)邁錫尼文化(D)邁諾安文明。 ( )14. 環地中海的文明中,有一文明的彩陶底色較淺,再以重色繪自然舒展的花草和海洋生物的形象,其中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6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单元智能整合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6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单元智能整 合 【知识网络】 【史学前沿】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难题表述: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1000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表征意义:“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作者努力: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虽然他所寻求的答案还缺乏系统和深刻,就连他自己也不甚满意,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为这个难题的解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也有其思想来源。它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既包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包括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尤其是19世纪初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早在其产生初期就暴露出来。人们看到它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说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理性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了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同情。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根源,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反映对资本主义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因为这种思潮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所以叫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同上,第3卷第724页)“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第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这一章强调,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除了历史条件成熟外,关键是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也就是现在我们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要求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问题,形而上学则完全相反。从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到15至18世纪400年间的形而上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两个矛盾,一是方法和理论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客观唯心论的矛盾,二是方法论和历史观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唯心史观的矛盾。客观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窒息着辩证法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