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抗性现状及防治进展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抗性现状及防治进展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抗性现状及防治进展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抗性坝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麦田杂草种类繁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区域,麦田杂草的分布及优势种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国内主要产麦区,河南等8个省(区)近几年主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规律、优势种、杂草的抗性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麦田杂草种类、分布、抗性杂草、综合治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麦田杂草通过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侵占生态空间以及传播病虫害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据报道,麦田杂草有100余种,以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为主,少有两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杂草的为害可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麦田内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有雀麦、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狗尾草、马唐等;阔叶杂草有荠菜、播娘蒿、麦瓶、麦家公、猪殃殃等。虽然国内各小麦种植区主要杂草种类相近,但区域不同、种植制度以及用药程度不同使各地区优势杂草的种类也有差异。由于杂草具有独特性,与危害作物的害虫、病原菌相比较难产生抗药性,在国内麦田抗性杂草种类与分布的相关报道均比较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归纳了国内主要小麦种植区的杂草种类、优势种群的分布规律及麦田抗性杂草现状,提出了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对策。

1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麦田杂草随着地理区域、土壤类型、轮作制度、用药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地理区域是影响杂草分布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对几个小麦产区(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8个省份)的常见杂草种类、分布及优势种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同时也是小麦的主产区之一,而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北亚热带和南温带的过渡带,南北气候交错,杂草种类繁多,麦田杂草是制约小麦高产的因素之一。2005

年,王鸿生等对河南省麦田杂草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江苏省南部麦区危害严重的杂草依次为日本本看麦娘、看麦娘、蔺草,其次是稻槎菜、牛繁缕和棒头草;黏毛卷耳、波斯婆婆纳、刺儿菜、猪殃殃等为长江以北麦区沿海旱茬麦田优势杂草,内陆旱茬麦田的主要杂草是播娘蒿和麦家公,稻茬麦田的杂草优势种为硬草、棒头草。安徽、河北等。

河北常见 16科 58种播娘蒿、荠菜、麦瓶草、麦家公、看麦娘、雀麦、野燕麦、节节麦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期使用防除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在一些高水肥麦田中杂草群落发生了变化,其中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

2 麦田抗性杂草种类分布与现状

杂草与危害作物的有害昆虫和病原菌不同,其抗性的产生比较缓慢,因为其生活周期长,世代交替缓慢,繁殖率低,种子寿命长,发芽参差不齐,生长速度各异,而且杂草不像病虫害那样传播广泛,易于变异。杂草抗药性的形成受到杂草本身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有个体的多实性、易变性、多型性及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外在因素为长期单一地使用除草剂起到了诱发和筛选作用。抗性杂草的分布以发达国家为主,我国抗性杂草相对较少。国内已报道产生抗药性的麦田杂草既有恶性禾本科杂草也有阔叶类杂草。如,看麦娘对精恶唑禾草灵等药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阎;日本看麦娘对氯磺隆产生了抗药性;在连续6年使用氯磺隆的麦田,猪殃殃、麦家公、播娘蒿等麦田主要阔叶杂草对2,4一D丁酯、苯磺隆也已出现抗药性;河南省驻马店的麦田杂草荠菜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而山东、山西、陕西、河北以及河南其他地方的荠菜对苯磺隆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圈。尽管国内麦田抗性杂草种类不多,但杂草的抗药性问题也逐步呈现出日趋加重的趋势,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可采取轮换使用新型除草剂或复配剂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出现。

3 麦田杂草防除对策

由于各地区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存在差异,以及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增

加,加重了杂草防除的难度,因此在防除上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除的策略,常用的有农业防除与化学防除法。

农业防除法有精选种子,外地引种应做好检疫措施,从源头上清除混杂的草籽;培育壮苗,以苗压草;同时推广条播、点播,合理轮作换茬;通过深耕、中耕除草将杂草种子深埋土壤中以减少当年杂草出土量;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及时消灭田间地头的杂草,以及人工除草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化学除草已经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某些除草剂,使部分杂草的抗药性增强,一些非优势种群的杂草逐渐演变为优势种群,增加了除草的难度;除草剂使用不当引起的作物药害以及残留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成为化学除草的障碍,因此进行化学除草时应科学合理使用除草剂。科学使用除草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田间杂草分布情况、优势杂草种群类别、杂草发生期、气候状况等;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确定合理的施药时期及用量,既要考虑除草效果,又要保证作物安全。

麦田杂草一年中有两次出苗高峰期,其中第1次为小麦播种后15 -20 d,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此期间萌芽出土的主要有野燕麦、猪殃殃、看麦娘、播娘蒿、荠菜、繁缕、麦家公等;第2次高峰期在春季的3月底至5月初。因此麦田化学除草应在秋季或春季,秋季施药应在冬小麦苗后3-6叶期间,禾本科杂草2.0—4.5叶期(2个分蘖前);春季施药应在返青至拔节期之前。过早用药易造成麦苗叶片畸形,过晚用药会影响幼穗小花正常发育,同时应避开低温和阴天施药。虽然部分杂草对苯磺隆和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但苯磺隆对某些阔叶类杂草仍有良好防效,而精恶唑禾草灵仍可作为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主要除草剂之一。苯磺隆和精恶唑禾草灵等在作物早期使用防治失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新型除草剂,如使用异丙隆可防除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唑草酮可防除阔叶类杂草;甲基二磺隆对节节麦、早熟禾等恶性杂草有良好防效,也能防除看麦娘等绝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并对牛繁缕等部分阔叶杂草有效;啶磺草胺可作为冬小

麦苗后除草剂,能有效防除麦田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繁缕、米瓦罐、稻槎菜,并能有效抑制猪殃殃、泽漆、早熟禾等杂草;唑啉·炔草酸杀草谱广,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效高,特别是对顽固性杂草硬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国内各主要小麦产区的杂草分布有各自的规律,调查明确各地优势种,有针对性的防除杂草可避免盲目施药,这样既可以减少药害又可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充分掌握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科学合理的使用除草剂则能安全、有效地防除杂草。对于各地已产生抗药性的麦田杂草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抗性杂草监测可对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麦田杂草知识

小麦草害--麦田杂草种类、分布与为害 (1)麦田杂草种类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包括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3)麦田杂草的为害北京市植保站的研究表明,藜2、3、4、5级为害(按覆盖度分级),小麦分别减产11.1%、17.9%、26.4%、36.1%。打碗花每平方有18、36、54和135株时,小麦分别减产6.6%,13.9%、16.6%和22.5%。葎草、藜、萹蓄、打碗花、播娘蒿和荠菜等混合发生时,若2、3、4、5级为害,小麦分别减产2.8%、6.1%~15.9%、22.6%~34.9%、40.3%~41.0%。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当麦田播娘蒿发生密度每亩增加10000株时,每亩小麦穗数减少2590穗,每穗粒数减少0.26粒,千粒重降低0.04克,亩产损失4.32千克。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据报道,全国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约40亿千克,损失率达15%。恶性杂草野燕麦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为害面积75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3000万亩,损失小麦17.5亿千克。 麦田杂草发生规律杂草的共同特点是种子成熟后有90%左右能自然落地,随着耕地播入土壤,在冬麦区有4~5个月的越夏休眠期,期间即便给以适当的温湿度也不萌发,到秋季播种小麦时,随着麦苗逐渐萌发出苗。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对华北麦区的主要杂草野燕麦、猪殃殃、播娘蒿、大巢菜和荠菜进行了发生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猪

麦田杂草的防治措施

麦田杂草的防治措施 麦田杂草的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坚持“防早、防小、防了”原则,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积极进行防除。 1 机械深翻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机械深耕或深松灭茬。将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种子翻埋到土壤深层.破坏杂草种子的萌发条件,使地表的杂草种子萌发条件受到破坏不能正常萌发,同时切断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翻上地表高温暴晒死亡,从而减轻杂草危害。 2 把好种子检疫关 以节节麦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分蘖力强,传播途径多,化学防除难度大且易产生药害,因此应以预防为主。要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从节节麦等恶性杂草发生区调运小麦种子,另外要对调运进来的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去杂除杂,尽可能将杂草种子清理干净,从源头上减少草源。 3 轮作倒茬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伴生杂草,这些杂草与作物的生存环境相同或相近,采取合理的轮作倒茬,破坏杂草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轻伴生杂草发生危害。因此各地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推广小麦一玉米,小麦一大豆,小麦一油菜等轮作倒茬耕作模式,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破坏杂草生存环境及生态模式,抑制和减轻杂草危害,在麦田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杂草发生期要同时采取中耕除草等物理除草措施。 4 人工除草 有劳动力的地方,要积极动员劳力,在杂草生育期、杂草种子成熟前进行人工拔除。特别是节节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在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以人工拔除为主,拔除时要坚持“拔小、拔早、拔了”的原则。即在杂草苗期、返青、拔节期将节节麦等杂草连根拔掉,并且带出麦田进行销毁,否则遇雨杂草又会起死回生。同时防止路边杂草种子随雨水流入麦田,要对路边、田埂上的杂草及时进行 清除。防治地下根茎、种子向麦田扩散。 5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要抓住麦田杂草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对以播娘蒿、荠菜、刺儿菜等阔叶类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或亩用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5g对水喷雾(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量不少于30kg,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k)。对于节节麦、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5~30mL加专用助剂50~100mL对水喷雾(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量不少于30kg,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kg,喷施时要严格按照施药要求进行,严禁在弱苗田使用)。

麦田杂草种类

麦田杂草种类、分布与为害 (1)麦田杂草种类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其中在全国分布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包括野燕麦、看麦娘、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香附子、藜、酸模叶蓼、反枝苋、牛繁缕和白茅;在全国分布较为普遍,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19种,包括播娘蒿、猪殃殃、大巢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繁缕、棒头草、狗牙根、双穗雀稗、金狗尾草、小蓟、鸭跖草、扁蓄、田旋花、苣荬菜、小旋花、遏蓝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和芦苇。在局部地区对麦类作物为害较重的杂草有24种,其中温寒带地区有荞麦蔓、苍耳、问荆和毒麦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硬草、春蓼、碎米荠等。 (2)麦田杂草的分布 [北方旱作冬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该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麦田主要杂草有播娘蒿、猪殃殃、野燕麦、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遏蓝菜、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麦田有草面积占74%,中等以上发生面积占50%。该区西部从河南至陕西关中平原,野燕麦和猪殃殃发生严重,出现频率分别达98%和64%,为害率分别达58%和26%。 [南方稻茬冬麦草害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大雪山以东地区。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能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期在秋末冬初。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大巢菜、猪殃殃、春蓼、雀舌草、碎米齐、长芒棒头草、酸模叶蓼等。 看麦娘为害面积50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1000万亩,牛繁缕为害面积1000万亩以上。

[春麦草害区]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和大雪山以西地区。麦田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藜、篇蓄、猪殃殃、田旋花、苣荬菜、大蓟(大刺儿菜)、卷茎蓼、香薷、离蕊芥、芦苇、反枝苋、稗、滨藜等。田间杂草4~5月出苗,7~9月开花结实,多数种子在土壤中越冬。该区耕作粗放、麦田草害严重。 (3)麦田杂草的为害 北京市植保站的研究表明,藜2、3、4、5级为害(按覆盖度分级),小麦分别减产11.1%、17.9%、26.4%、36.1%。打碗花每平方有18、36、54和135株时,小麦分别减产6.6%,13.9%、16.6%和22.5%。葎草、藜、萹蓄、打碗花、播娘蒿和荠菜等混合发生时,若2、3、4、5级为害,小麦分别减产2.8%、6.1%~15.9%、22.6%~34.9%、40.3%~41.0%。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表明,当麦田播娘蒿发生密度每亩增加10000株时,每亩小麦穗数减少2590穗,每穗粒数减少0.26粒,千粒重降低0.04克,亩产损失4.32千克。由于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密度大、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存空间,而且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据报道,全国每年因杂草为害损失小麦约40亿千克,损失率达15%。恶性杂草野燕麦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为害面积7500万亩,严重为害面积3000万亩,损失小麦17.5亿千克。

麦田杂草防治技术

麦田杂草防治技术 一、主要杂草种类 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稻槎菜、剪刀股、山苦荬、泥糊菜、苦苣菜、鼠曲草、续断菊、一年蓬、剌儿菜、繁缕、牛繁缕、卷耳、麦家公、斑种草、附地菜、大巢菜、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小巢菜、荠菜、碎米荠、臭荠、风花菜、蔊菜、齿果酸模、婆婆纳、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蚊母草、水苦荬、荔枝草、野老鹳草等。受气温、雨量、土壤质地、杂草种子在土壤中埋藏深度、杂草传播方式、休眠特性及栽培制度等因子影响麦田杂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地区间、田块间差异大。 二、发生特点 麦田杂草出草危害时间长受冬季低温抑制常年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10·30天以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荠菜、野豌豆、繁缕、牛繁缕、婆婆纳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开春气温回升以后。早播秋季雨水多、气温高麦田冬前出草量大春季雨量多麦田春草发生量大晚茬麦因冬前出草量少春季出草量较冬前多 如遇秋冬干旱、春季雨较多的年份早播麦田冬前出草少冬后常有大量春草萌发。因为麦田前茬作物不同麦田杂草发生数量及草相明显不同旱茬麦田草相以阔叶杂草为主常伴生棒头草、蜡烛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 稻茬麦田则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伴生猪殃殃、稻槎菜荠菜等阔叶杂草。冬季麦田以禾本科杂草危害为主春后大巢菜、猪殃殃、荠菜等阔

叶杂草生长旺盛是主要危害期。在冬季气温低寒流侵袭频繁的年份麦田冬前萌发的杂草越冬期常大量自然死亡。 三、防除技术 麦田杂草的防除应在农业措施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依据当地麦田杂草主要群落特点选用适用的除草剂配方进行化学防除。由于麦田杂草发生期长冬春杂草发生相又有明显差异的特点要以秋冬防除为重点在小麦播种前后以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繁缕、荠菜、大巢菜等为重点对象进行早期防除 在小麦返青以后以阔叶杂草为重点对象进行补治。根据草相选择对路除草剂正确开展防治。 1、麦娘、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选用6.9% 骠马 精恶唑禾草灵冬前80 100ml15%麦极可湿粉炔草酯 冬前20·30g、春季30·40g 50g/L 大能炔草酸·唑啉 草酯乳油冬前60·80ml、春季80·100ml;25%、50%异丙 隆、50%高渗异丙隆亩用有效成份75g以及上述单剂与苯磺 隆、苄磺隆的复配剂亩兑水40kg均匀喷雾。冬前在麦苗二 叶期以前防除冬后早春防治须适当加大用量。麦极、大能 对多种禾本科杂草高效对小麦安全药效受低温干旱等环境 影响小。野燕麦发生数量较大的麦田可选用骠马精恶唑禾 草灵在麦苗越冬期防除。 2、以硬草、罔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25%、50%异丙隆、50%高渗 异丙隆亩用有效成份75g,用药时间于播后至麦苗三叶期; 6.9%骠马精恶唑禾草灵90·110ml、15%麦极炔草酯30·40g、

解析麦田杂草及其防除的点点滴滴

解析麦田杂草及其防除的点点滴滴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事关国计民生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小麦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栽培广泛,常年栽培面积4亿亩。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以冬小麦为主。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攀升,小麦种植面积还在上升。近年来,麦田杂草蔓延迅速,严重地影响着小麦的丰产与丰收。据全国杂草普查资料报道,我国麦田杂草种类有200多种,草害面积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损失约占小麦总产量的15%,达100亿千克,其中野燕麦、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播娘蒿等危害面积均在3000万亩以上。 黄淮海流域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南中北部,苏北和安徽省北部、河北、山东大部分、晋中南和陕西关中地区,该区麦田杂草种类多,群落复杂,主要以播娘蒿(米米蒿)、荠菜、猪殃殃(涩拉秧)、野油菜、大巢菜、麦家公(面条菜)、泽漆(猫儿眼)、婆婆纳、田旋花(狗狗秧)、刺儿菜、米瓦罐、藜、扁蓄和宝盖草(佛座)为主。稻麦轮作麦田的杂草种类与南方相似,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为多,部分麦田硬草、棒头草、野燕麦、菵草和雀麦等危害严重。 一、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 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量与播种期、播种深度、耕作制度和土壤状况有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主要有冬前和冬后两个出草高峰。冬前气温高,播种早,降温迟缓,雨水充足,往往杂草发生较重。麦田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均以冬前为多,只有个别种类在次年返青期还可以出现一次小高峰。大多数杂草出苗高峰期都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内出苗,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是麦田杂草出苗的

高峰期,此期间出苗的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80%—90%,翌年3月下旬到4月初,还有少量杂草出苗。 严重的草害通常来自冬前发生的杂草,密度大,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重,是防治的重点。冬前是麦田除草的最佳时期,此时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气温较高(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药剂能充分发挥药效。而到翌年春天,随着杂草生长发育,植株壮大,表皮蜡质层加厚,不易穿透,耐药性相对增强,则用药效果会相对较差;此时,气温迅速回升,麦苗生长速度也加快,杂草易被麦苗覆盖,杂草不易着药。因此,麦田除草,冬前最好。应改变在春季施药的老习惯,抓住冬前杂草的敏感期施药,不仅可取得最佳除草的效果,而且还能减少某些田间特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二、麦田杂草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1、抗药性杂草增多 2、新杂草种类增多,出现速度加快 3、田间杂草种群更替加快 4、杂草发生期提前,出草时间拉长 5、极端天气情况频繁 6、恶性阔叶及禾本科杂草数量增加 7、不同区域间杂草种类差异性强 8、农村用药主体人员素质不高 9、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对用药技术提出了挑战

麦田杂草防治最佳时期与有效措施

麦田杂草防治最佳时期与有效措施 麦田杂草种类繁多,可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两大类,阔叶杂草容易防治,禾本科杂草较难防治。了解麦田杂草防治最佳时期和做好防治措施是关键。 1、为什么禾本科杂草称为恶性杂草 ①禾本科杂草苗期与小麦苗相似不易分辩,用药防治比较困难。 ②禾本科杂草分蘖较多繁殖力很强危害很重。 ③通过春化阶段后抗药性很大,春季不易治死。 2、为什么要在冬前秋季防治 ①小麦进入3叶期,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大部分已经出齐,杂草种类多、苗龄小、抗性小、防治效果高,是用药的最佳时期。 ②春季刮风天气多,适宜喷药的时间较短,杂草苗龄日趋增大、抗药性增高,而且用药浓度增加容易发生药害,春季用药效果不好。 基于上述因素麦田杂草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小麦3叶期以后秋季防治。如果冬前没有用药应在小麦起身期抓紧用药,只能对杂草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不易彻底杀死。 3、如何对症用药 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看麦娘、雀麦、野燕麦和节节麦等,杂草种类不同所用的药剂不同,当前还没有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禾本科所有杂草。应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择用药。 ①以看麦娘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炔草酯、啶磺草胺、精恶唑禾草灵等除草剂。 ②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甲基二磺隆”成分的系列除草剂。 ③以雀麦、野燕麦为主的麦田 应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等除草剂。 ④杂草混生的麦田 应选用混合制剂或单剂混合使用,也可间隔数日分别喷施单剂分别治草,预防混用品种

过多发生药害,建议最多混用两种除草剂,根据麦田杂草种类合理混配上述对症药剂。 4、秋季除草注意事项 ①防治麦田杂草最好在小麦3叶期以后尽早用药; ②春季防治应在平均气温10度以上用药; ③田间杂草品种较多时,要分清主次,以控制主要杂草为主,不要把所有要用的除草剂同时加入喷雾器,以防浓度过高发生药害,也可间隔几日分次喷雾防治; ④喷药应在无露水时进行,大风天不要喷雾; ⑤用药量不能随意加大,要先配成母液再到入喷雾器搅拌均匀后喷雾; ⑥不能重喷和漏喷,剩余药液要妥善处理。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北方麦田常见杂草及防治现状

北方麦田常见杂草及防治现状 摘要:根据多年来我国北方杂草发生与防治的实践,分析了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和种群的变化趋势,介绍了麦田杂草防治的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麦田杂草;防治现状;应对措施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事关国计民生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小麦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栽培广泛,常年栽培面积4亿亩。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以冬小麦为主。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攀升,小麦种植面积还在上升。近年来,麦田杂草蔓延迅速,严重地影响着小麦的丰产与丰收。据全国杂草普查资料报道,我国麦田杂草种类有200多种,草害面积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损失约占小麦总产量的15%,达100亿千克,其中野燕麦、看麦娘、牛繁缕、猪殃殃、播娘蒿等危害面积均在3000万亩以上。黄淮海流域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南中北部,苏北和安徽省北部、河北、山东大部分、晋中南和陕西关中地区,该区麦田杂草种类多,群落复杂,主要以播娘蒿(米米蒿)、荠菜、猪殃殃(涩拉秧)、野油菜、大巢菜、麦家公(面条菜)、泽漆(猫儿眼)、婆婆纳、田旋花(狗狗秧)、刺儿菜、米瓦罐、藜、扁蓄和宝盖草(佛座)为主。稻麦轮作麦田的杂草种类与南方相似,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为多,部分麦田硬草、棒头草、野燕麦、菵草和雀麦等危害严重。 一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特点 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量与播种期、播种深度、耕作制度和土壤状况有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主要有冬前和冬后两个出草高峰。冬前气温高,播种早,降温迟缓,雨水充足,往往杂草发生较重。麦田杂草在田间萌芽出土的高峰期一般均以冬前为多,只有个别种类在次年返青期还可以出现一次小高峰。大多数杂草出苗高峰期都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内出苗,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是麦田杂草出苗的高峰期,此期间出苗的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80%—90%,翌年3月下旬到4月初,还有少量杂草出苗。同时由于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及除草剂品种的变化与发展,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群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一些原来的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有1年生、多年生,有旱生或湿生,有匍匐的、攀援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形成一个多层次、高密度的为害群落。从宏观上来看,全国麦田杂草,洼地重于高地,潮土地区中沙土重于淤土,砂姜黑土重于的黄土区,肥力好的田块重于土壤肥力差的田块。不同区域和土类,杂草种类也有很大差别。 二麦田杂草防治演替及防治出现的问题 1杂草种群的演替及防治现状20世纪60—70年代,化学防除杂草的面积还不大,进入80年代前期,随着除草剂品种的增多和群众对化学防除杂草的逐步认识,化学除草的面积开始增大,此时除草剂品种多以百草敌、2甲4氯、2,4一D丁酯为主,对双子叶杂草防治效果比较明显,但随着连年的使用,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却明显增加,并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90年代初,各种新型高效除草剂品种的大量使用,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等高效除草剂被大量使用,因用量少、价格低、效果好,群众比较容易接受,防治面积逐年扩大,从原来的0.2万hm猛增至2万hm,随着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及单一除草剂品种的长期使用,麦田杂草又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次要的杂草逐渐成为主要杂草,阔叶类杂草逐年增加,恶性杂草危害加重,防除难度增大。随着超高效的除草剂如苯磺隆(巨星)、精嗯唑禾草灵(骠马)的推出,化学防治杂草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但由于此类除草剂成本很高,群众一时还难以接受。这类新型除草剂品种只占总防治面积的30%左右,大部分麦田草害依然严重,对小麦产量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政策做出重大战略调整,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期间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得以大面积推广,麦田防治面积提高到80%以上,已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抗性现状及防治进展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抗性坝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麦田杂草种类繁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区域,麦田杂草的分布及优势种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国内主要产麦区,河南等8个省(区)近几年主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规律、优势种、杂草的抗性现状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麦田杂草种类、分布、抗性杂草、综合治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麦田杂草通过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侵占生态空间以及传播病虫害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据报道,麦田杂草有100余种,以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为主,少有两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杂草的为害可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麦田内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有雀麦、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狗尾草、马唐等;阔叶杂草有荠菜、播娘蒿、麦瓶、麦家公、猪殃殃等。虽然国内各小麦种植区主要杂草种类相近,但区域不同、种植制度以及用药程度不同使各地区优势杂草的种类也有差异。由于杂草具有独特性,与危害作物的害虫、病原菌相比较难产生抗药性,在国内麦田抗性杂草种类与分布的相关报道均比较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归纳了国内主要小麦种植区的杂草种类、优势种群的分布规律及麦田抗性杂草现状,提出了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对策。 1 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麦田杂草随着地理区域、土壤类型、轮作制度、用药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地理区域是影响杂草分布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对几个小麦产区(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8个省份)的常见杂草种类、分布及优势种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同时也是小麦的主产区之一,而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北亚热带和南温带的过渡带,南北气候交错,杂草种类繁多,麦田杂草是制约小麦高产的因素之一。2005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株高3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短刺毛;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面绿色,全缘;托叶鞘筒状,膜质,无毛。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数个花穗构成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

麦田主要杂草资料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2010-06-17 19:20:05)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

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麦田主要除草剂

麦田除草剂产品技术要点分析 认识唑草酮 通用名:唑草酮,carfentrazone-ethyl;其他名称有唑草酮酯、唑草酯、氟唑草酮;三唑啉酮类化合物。在有光条件下,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PPO)而破坏细胞膜,导致杂草死亡。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苗后茎叶处理,无土壤活性,对后茬安全。唑草酮在施用后15-30分钟内即可被叶片吸收,受雨淋影响小;杂草中毒死亡时间分别为2-4小时和3-5天。对绝大多数阔草均有效,其中播娘蒿最为敏感;可用于抗性(对ALS抑制剂产生的抗性)杂草的综合治理选择早晚气温低、风小时施药晴天上午8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施药,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低于65%、风速高于4m/s时应停止施药。 优势:杀草谱宽,特别是能防除多种恶性阔草:泽漆、抗性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猪殃殃、野老鹳等(对大巢菜、稻搓菜、繁缕效果一般,对蚤缀效果差);杀草速度快。 劣势:土壤墒情好,杂草易复发,干旱情况下除草效果好;冬前用效果好于早春,早春用杂草最易复发,且用量需增加50%以上;混用性差。 注意:不可与助剂包括洗衣粉等混用,否则易产生药害,不建议与目前主流禾草除草剂混用,否则易产生药害.唑草酮在小麦上易产生药斑,乙氧氟草醚和唑草酮作用机理相同,也是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现也进入麦田除草市场。 认识二甲四氯和2,4-滴 二者属于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合成激素类,作用方式类似于生长素-吲哚乙酸.。植物中毒后,叶片卷缩、扭曲,茎基部肿胀,生出短而粗的次生根,茎叶褪色、发黄、干枯,茎基部组织腐烂,最后全株死亡;心叶、嫩茎易受害。用于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草和部分莎草;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本科草及种子繁殖的

杂草学基础知识

杂草学基础知识 一、杂草的危害 杂草一般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与农作物争水、肥、光能等 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 是作物某些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毒麦 影响人畜健康:豚草(花粉过敏)、紫荆泽兰 影响水利设施:水花生、凤眼莲 二、杂草的生物学特点 多实性 繁殖方式多样:种子、根、茎 种子抗逆性:休眠 出苗、成熟期参差不齐 拟态性:狗尾草与谷子,稗草与水稻 杂草竞争力强:光合作用效率、生长速度 多种授粉途径:自花、异花 多种传播方式:冠毛、钩刺、粘液…….. 三、杂草的类型 根据形态学分类: 禾本科杂草(grass weed) 叶片狭长、叶脉平行、无柄。茎圆、节间明显、中空;常有叶舌;阔叶杂草(broad leaf weed) 叶片宽阔,叶脉网状、有柄;茎圆、节不明显、茎实心; 莎草类(sedge weed) 叶片狭长、叶脉平行、无柄、无叶舌。茎三棱、茎实心;

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 一年生杂草:一年中完成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直至死亡的生活史全过程。如马唐、反枝苋等; 二年生杂草:生活史在跨年度中完成,又称越年生杂草。第一年秋季杂草萌发生长产生莲座叶丛,耐寒能力强,第二年抽茎、开花、结实、死亡,如野燕麦、看麦娘、播娘蒿等。 多年生杂草:可存活两年以上。这类杂草不但能结子传代,而且能通过地下变态器官生存繁衍。如狗牙根、刺儿菜等。 根据生长环境分类: 水生杂草:这一类杂草适应水的环境,具发达通气组织,如稗、眼子菜、萍等湿生杂草:这类杂草喜生长在水分充足的潮湿环境中,如莎草科、毛茛科等的许多杂草; 中生杂草:大多数杂草属于这一类,它们生长在干湿度适中环境; 旱生杂草:干旱的环境下或地势较高之处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杂草。 四、各种农田杂草的发生 1.稻田杂草的发生: 稻田常见杂草种类有约100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最主要稻田杂草是稗草、鸭舌草、牛毛毡、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异型莎草、眼子菜、扁秆藨草等;其中牛毛毡、水莎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皆为莎草科杂草。 分布较广的常见稻田杂草有萤蔺、千金子、鳢肠、日照飘拂草、水苋菜、田字苹、茨藻、黑藻、陌上菜等。 此外,圆叶节节菜、尖瓣花等在南亚热带和热带稻区危害较重;芦苇、藨草、泽泻、水绵等主要在北方的温带稻区形成危害。 目前直播稻推广面积越来越多,其中杂草千金子的发生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稻田杂草发生规律: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天(秧田一般5~7天)左右出现第一杂草出苗高峰,此批杂草主要以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和莎草科的异型莎草等一年生杂草为主,且发生早、数量大、危害重。 播、栽、抛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出草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莎草科杂草和阔

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特点

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特点 1 杂草种类 主要杂草有30多种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水肥条件的改善和除草剂连年使用.麦田杂草的草相和优势种群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调查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害本县的杂草有33种,优势种为王不留行、播娘蒿、荠菜。占杂草总量的90%,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耕作制度不断变化。杂草种类也相应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杂草种类由原来的33种降至21种。优势种为播娘蒿、荠菜、麦瓶草、婆婆纳等。2012年开始,由于良种统供和机械收割面积增加。杂草种类发生较大变化。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成为优势种,每亩平均草量8.5万一10万株,最高20万。30万株,此类禾本科杂草的大面积发生,增加了防除难度,且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 2 发生特点 麦田杂草是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常年有两个出草高峰。第1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10月中下旬到儿月中下旬,早播麦田在秋季降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大部分冬前出苗,种类以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猪殃殃、荠菜、野豌豆、繁缕、婆婆纳等为主。出苗量占年总草量的80%以上,特别是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由于和小麦属于同科植物,且抗逆性、分蘖能力特别强,与小麦争夺空间、养分,对小麦造成严重威胁.成为麦田的主要危害杂草.这一时期杂草由于出苗整齐、密度大,因而为害重,应将这一时期杂草防除作为重点,况且冬前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应抓住这一防治有利时机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到翌年春天.即3月上旬到4月上旬,当气温回升至10℃左右,温度适宜、冰雪融化、降雨适时。冬前没有出苗的回茬、晚播麦田的杂草种子大量出苗,是麦田杂草防治的第2个关键时期。

麦田除草的方法

麦田除草的方法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食,是我国除水稻之外的另一大粮食种植,小麦的抗性很强,但还是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才能获得高产,而田间管理中的除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那么麦田要如何除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除草时间 在小麦生长的整个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除草,只要再合适的时间进行除草田间的杂草才容易被尽可能的除尽。通常是在每年的十一月份以及每年的二三月份左右进行除草为宜。其他的除草时间主要是根据麦田中杂草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除草,用来减少养分的损耗,从而促进小麦的生长。

2、除草方法 除草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中耕除草,第二种是人工拔草,第三种则是通过农药进行除草。中耕除草一般是在麦苗生长的前期使用,这样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养分的吸收以及减少养分的消耗。人工拔草一般是小麦后期除草的一种方法,因为这时的小麦基本上接近成熟,如果用其他的方式除草则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所以选择人工拔草是最正确的除草方式。而在小麦生长的中期我们就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除草,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将田间的杂草除尽,使田间的养分能完全被麦苗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也不会对小麦的质量产生危害。

3、除草要点 人工拔草最好是选在雨天,这样田间的杂草容易拔出,而中耕除草最好是选在晴天的中午,这个时候的太阳比较大,这样除掉的杂草会被太阳晒死,而且不易再长出新的杂草。而农药除草最好是选在阴天的早上或中午进行除草,同时子选择农药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药剂。

4、注意事项 麦田除草的注意事项主要是针对农药除草,因为农药除妖如果没使用好,那将会是巨大的损失。首先在选择农药的时候我们要选用专门供麦田除草用的农药,其次就是要合理的搭配好农药的比例,然后就是在除草的时候要选在一个没有风的日子,或者是微风的日子,这样可以避免农药经过风吹到小麦上,使小麦枯死,同时不能在雨前进行除草,这样药效会大打折扣,最后就是也不能选在晴天高温天气进行除草,这样会引发药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