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03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03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03

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的本质

–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的价值

4.1 科学的本质

?1、认识科学的多重视角

–不同的属概念,就会给予我们一个不同的认识科学概念的视角。

–科学学的创始人B.J.贝尔纳认为,科学在它的历史发展中表现为方法、知识、信仰、文化、生产力和社会建制等多种形象,认识科学需要多方面的分析和综合。

2、科学知识的特点

?所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存储于各种媒体之上,交往于人与人之间,活动于人的思维之中。

?科学知识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成果,它与其它知识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1)科学知识的特点

–客观真理性: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的科学知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与客观事实一致。

–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本身应当具备原则上能够被事实验证的属性。

–系统性:科学知识理论的功能具有非加和性。

–主体间性:科学知识是超越个体的,科学共同体内普遍接受的知识。

?(2)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A 逻辑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接受了经验确定标准 ,以逻辑语言分析改造传统思辩性哲学为己任 ,拒斥形而上学 ,提出经验证实标准 ,即凡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 (知识 )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否则便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提出:任何理论或命题 ,凡在逻辑上可证伪的 (可反驳的 ) , 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否则便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B 相对主义学派

?操作主义者布里奇曼提出了操作意义标准 :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科学问题和每一个科学命题对应于一组操作 ,凡可操作的 ,包括仪器的和智力的操作 ,就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反之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逻辑实用主义者奎因将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化 ,认为科学是人们用来应付环境的一个概念系统和工

具 ,凡是在应付环境中有用的就是科学的 ,否则是非科学的 ;科学理论只有有用无用之分 ,没有真假好坏之别。

?库恩的标准:

–库恩认为分界标准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的演变、科学共同体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

–标准只是科学共同体具有的“意见一致。

–标准更主要地由社会、心理等因素决定,而不逻辑。

?(3)科学知识与宗教和艺术

? A 科学与宗教

–宗教基于对超自然支配力、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存在,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原始宗教精神生活是科学精神产生的基础。

?宗教在与科学的交流与斗争中同时改变自己。

?“粗知哲学,每使人倾向于无神论,然而精研哲学,则使人皈依宗教。”(桑塔亚那在《理性生活》中引用了培根的一段话)

–科学与宗教的区别

?方法上:宗教坚持神学教条原则,科学坚持批判性思维

?对象上:宗教述诸无限的超自然,科学研究有限的自然

? B 科学与艺术

–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艺术述诸于情感,而科学述诸于理性实在

?艺术热衷于个性刻划,科学驱于共性的表达。

?艺术是永恒的,科学是发展的。

–科学与艺术的联系

?艺术中的科学技术:观念的、知识的和技术的科学大量进入艺术之中,成为艺术的对象或艺术创造

的工具。

?科学中的艺术:科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虽然在内容上与艺术区别甚大,但是在创造性这一点

上与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创造性的劳动。

3、社会组织形态的科学

?(1)知识的权力维度

–什么是权力?

?权力的功能定义:“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美国学者丹尼斯·朗:《权力

论》)

–在科学世界中,F. 培根早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power)”,power在政治学中对应于权力概念。

–法国学者福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认为,知识既是力量的工具,又是力量的结果。

–知识表现为自然力与社会权力

?随着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显现,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时也表现为征服他人的能力。

?权力作为社会性的基础关系,同样也出现在科学活动之中。表现在思想传统、权威、社会规范、科

学中的政治权力之中。

–作为社会权力结构要素的科学: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提出,随着社会技术形态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顺序发展,

社会权力基础的重点也从武力转移到财富,再迁移至知识。权力转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仅仅是

力量从一个人或批人转到另一个人或另一批人,而是上层分子为维持控制权而使用暴力、财富和知

识的比例发生了根本变化。今天,正象产业革命把暴力转变成法律一样,我们正在把金钱——的确

还有整个财富——转变成某种新东西。”

(2)科学家角色与科学组织

?科学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它是对于处于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组织或群体的基础。

–古代并没有出现科学家角色,当时主要有哲学家、医生和占星家等。

–科学家一词出现于1831年,由惠威尔创立。

?科学组织形式

–正式组织:有正式的规章制度和按程序产生的权力机构。如学会、科学组织机构等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人员最为广泛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职业科学

家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学会在历史上是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才开始形成的。学

会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在现代国家里,各种学会也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

促进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有组织的力量。

?科学正式组织的作用:

–正式组织是当代多数国家科学社会建制的主要组成,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式组织是社会科学技术活动的主要载体。

–正式组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

–随着科技正式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提升,科学技术工作者通过正式组织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大,并成为主要的社会群体之一。

非正式组织

–学派没有规章制度和权力机构

–学派是由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术思想的人组成的,他们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与科研合作关系,并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自己的带头人。学派具有内聚性、整体性、传统性和排它性等特征。

–学派的作用:

?学派保护新思想,有助于它们的的生存和发展。

?学派有助于学术争鸣,开展学术批评,排除错误,发展真理。

?无形学院

?“无形学院”一词是科学史家对英国皇家学会前身的活动形式的称呼。那时各方面的科学家举行不

定期或定期集会,进行无约束的学术自由讨论。它同学派的共同点是以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心,立足

于自由联合,进行学术思想的通信交流和讨论。不同之处,它不一定是单科性的而往往是多科性的,是为了彼此充分交流借鉴而并非为了坚持某种特定的学术主张,所以排它性不强。

?无形学院有助于新兴学科或潜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有助于学科间的交流。

(3) 科学的精神气质

?精神气质(ethos)按意思翻译为社会精神特质。社会精神特质指一种特定的人、民族、文化或社会活动所

特有的性情、气质、个性或基本的价值。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于1942年首先提出了一套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公有性(Communalism):科学是公共的知识,所有人都是可以利用的。也就是说,科学成果不属于科学家个人,而属于全世界。科学的发现应该尽快地向科学共同体交流。

–普遍性(Universalism):科学知识不存在特殊权益的根源。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发现成果和理论论证应该根据它们内在的价值来衡量,不管提出者的国籍、民族、宗教、阶级、年龄或科学上的地位是什么。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提供成果时,除了促进知识以外,不应该有其它动机。他们在接受或排斥任何具体科学思想时,?应该不计个人利益。

–独立性(Originality):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发现,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科学研究没有给人类的科学知识大厦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谓贡献于科学。

–怀疑主义(Scepticism):科学家们怀疑一切,对于科学知识,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应该持续地仔细检查可能的事实错误或论证的矛盾。

(4) 科学家的分层

?科学共同体内有着特殊的分层结构,它是共同体成员由于职位和名望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无形的等级体系。这种等级体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结构,权威的行使和对权威的信仰、服从,完全是建立在受动者自愿基础之上的。

科学社会分层现象: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这一名词源于《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借用该词描述科技奖励中的“马太效应”,意味着:“对于已有相当名望之科学家的特殊贡献,所给予的承认不断地大大增加,而对未成名的科学家所给予的承认却显得吝啬。”

科技奖励中的各种马态效应

? A.累积优势效应

–“累积优势效应”反映了“马太效应”的实质,在科技评奖中,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许多人几乎同时共同做出了某项科研成果时,常常出现:那些在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象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这就是“累积优势效应”,即把过去的成绩累积起来,形成竞争优势,并影响以后评奖的“马太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B.论文引证中的光环效应

?科尔兄弟研究了美国大学物理学界发表论文的引证情况后指出: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著名科学家的论文。科尔兄弟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实际上,“光环效应”所说的是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容易被人引证,而不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不易被别人引证。这是“马太效应”在论文引证方面的表现形式。

C.论文引证的回朔效应

?科尔兄弟研究发现,当一位科学家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回溯效应”。

?该效应表明,对一位科学家早期工作引证数量的增加,是由于他目前在科学界分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较高,而不是由于其早期工作质量有所改进。这似乎是对科学客观性的嘲弄。不过,之所以产生这一效应,主要是因为那些以后得到承认的科学家的早期工作可能蕴含着得到承认工作的核心思想,事实也往往如此,当然,也不乏捕风捉影之嫌。

D.社会承认中的波敦克效应

?该效应用来解释科学家在分层体系中因地位不佳而造成对获得“承认”不利的现象。这种效应最严重的受害者是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远地区的机构里任职的科学家,他们很难获得适当的承认。

E.“努道普效应”与“韦泰梅效应”

?有时在低声望机构里工作的科学家,当他们的成果显示出不应获得承认时而能获得承认,这种现象被称为“努道普效应”;

?在声望高的机构里工作的科学家也有得不到承认的情况,被称为“韦泰梅效应”。

F.普朗克效应

?普朗克说:“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创造,很少是逐渐地争取和转变它的对手而获得成功的。而一般的情况是,对手们逐渐死去。”这种科技成果不是因为对手的承认而是因为对手的死去才得到承认的现象,叫作“普朗克效应”。

?麦克斯韦曾这样回顾光的理论发展:“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即微粒说及波动说。我们如今习于相信波动说了,那是因为所有相信微粒说的人都已经死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埋没了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此点。普朗克效应表明,科学家之所以成为权威,并不在于作出贡献之际,而在于得到承认之日,其竞争对手死去之时。

G.科学分层中的棘轮效应

?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地位;就象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棘轮效应”表明科学界分层结构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只能升迁不可逆下。

?这种效应在科学金字塔结构的越高层表现得越突出。朱克曼通过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指出:“一旦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好是歹,都将稳固地居于科学界的精英行列。”

H.奖励的时间效应

?这是“马太效应”在奖后所起作用中的表现,一个人获得奖励,尤其是高层次的奖励后,即使他以后不再有新的建树,也能够使他在很长的时间以至一生中反复地受到已获得奖励带来的有效影响,使其不断受益。

科学家在其成果获得奖励之后的时间里,在成果享受上不断强化的现象称为“时间效应”。

4、生产力形态的科学

?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首先,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广义上的生产力,既包括物质生产力,也包括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既包括现实的生产力,也包括潜在的生产力;既包括直接的生产力,也包括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科学作为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作为脑力劳动的产,它参与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来了解自然、掌握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而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增长,就能不断地创造出改造自然手段,从而不断增强人们同自然斗争的能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是生产力。

?第二,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是指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

?当科学还仅仅作为知识的形态存在的时候,由于它尚未进入生产过程,尚未取得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力的形式,因而它是一般社会生产力,而不是物质生产力。但科学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第三,科学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是指科学是一种潜在的或间接的生产力,而不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从潜在的生产力到现实的生产力是有条件的,必须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通过从科学──技术──生产的转化过程。

4.2 科学知识的结构

1、科学语言分析

?三种词

–逻辑词,逻辑常项,如联结词,包括所有纯数学词。

–观察词,或称之为O-词,是可观察量。

–理论词,或称之为T-词,是不可观察量。

?三种命题

–逻辑语句,它不包含描述词。

–观察语句,或O-语句,它包含O-词,但无T-词。

–理论语句,或T-语句,

?混合语句,包含T-词和O-词两者;

?纯理论语句,包含T-词,但没有O-词。

?两种语言

–观察语言:或O-语言(用L O表示),包含逻辑语句与O-语句,无T-词。

–理论语言:或T-语言(用L T表示),包含逻辑语句、O-语句和T-语句。

?理论的两种假设

–理论假设(T-假设):理论的规律,它们是纯粹的T语句。

–对应假设(C-假设):即对应规则,包含T-词和O-词的混合语句。

?科学中的三种真理

–逻辑真理(L-真理):当一个语句凭借于它的形式以及出现在其中的逻辑词的意义是真的时候,这个语句是L-真的。

?例:“如果没有一个单身汉是幸福的,则没有一个幸福的人是单身汉”

?狭义的分析真(A-真):除了L-真,还要求对描述词的意义也要搞明白。真假不依赖于事实。

–例:“没有一个单身汉是已婚的”。

?综合语句真是由相关的物理世界的事实信息来决定的。

–例:“物体以每秒每秒32米的加速度落向地球”。

2、科学知识的结构

?内容:

–科学事实

–科学规律

–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

?科学的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单称命题:命题主项指称一个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指称一类或一部分事物。

–科学事实是经验性的认识成果,其内容具有感性的成分,它的真实性通过实践直接验证。

–科学事实分为事实Ⅰ(记录数据)和事实Ⅱ(数据概括的陈述)。

科学事实的特征

?个别性:科学事实指称具体的单个的事物。

?精确性:科学事实要求数量的精确性。定性与定量的概念在科学事实中的作用。

?可重复性:公共的经验与私人的经验。这是科学事实的重要的特征。

观察渗透理论

?纯观察说:观察是纯粹的感官反应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古典经验主义的观点。

?中性观察说: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分离。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观察渗透理论:理论在观察中起到对观察目标的导向作用,加工整合感性材料的作用,以及提供语言用以表达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及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证明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

(2)科学规律

?实证主义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是尽可能精确地表达某种重复性或规则性事件的陈述。”——卡尔纳普。?本质主义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反映。

必然规律

?必然规律:在所有时间和地方都被观察到的规则性。

?逻辑形式: (?x)(Px→Qx)(任何一个x ,如果有P性质,那么就有Q性质)

?全称陈述作为规律的条件:

–如果全称陈述蕴涵于某个已被接受的理论,或者猜想出的全称陈述其推论与已知的背景知识相符合,则该陈述可以称为规律。

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断言只以一定的概率出现的规则性。

?逻辑形式:RF(Q,P)= r

?概率语言表达不确定性状态,同时也表达确定性状态。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经验规律

–经验规律是这样的规律,它所包含的语词或是直接用感官可观察的或是用相对简单的技术可测量的。

?定性规律。如:所有的乌鸦者是黑的。

?定量规律。如:气体的盖·吕萨克方程、电学的欧姆定律等。

?理论规律

–理论规律与经验规律的区别并不在于它是否被确定。经验规律被经验事实确证,而理论规律多为“假说”。

–理论规律中的语词是不可观察的。如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的获得

?经验规律通过对事实的概括、抽象而获得。

?理论规律不是作为事实的概括而被陈述的,而是作为假说而被陈述的。假说的创造需要超脱于经验而大胆地猜想。

理论规律推出经验规律

?就象经验规律可以解释和预测事实一样,理论规律可以解释和预测经验规律——理论规律能推导出经验规律。

?理论规律推出的经验规律愈多,多样性愈大,推出的经验规律之间的联系愈少,则理论规律就愈强。

对应规则Correspondence Rule

科学理论规律的检验问题:如何建立不可观察词与事实的关系。

对应规则:将理论词与可观察词联结起来的规则。

例:

“如果有一种特别频率的电磁振荡,则有一种特定色彩的可见的青蓝色”。

“气体的温度与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

?对应规则的不同名称:

–布里奇曼:操作规则。

?概念或命题的意义在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学实验操作和经验行为过程。

–坎贝尔:字典。

?因为这些规则将一种术语与另一种术语联结起来,类似于英汉词典的用途那样。

–享普尔:桥梁原理。理论包括内部原理和桥梁原理。

?内部原理阐明理论及定律所需要的那些基本实体与过程。

?桥梁原理指明理论所设想的过程如何联系于我们已知的经验现象,从而使理论可以说明、预言或逆断这些现象。

规律的功能

?解释功能

?解释:从规律推出已有的事实。

?科学的解释用于说明事件为什么发生。

?没有给出一个规律,就不能给出一种解释。事实解释是伪装的规律解释。

?演绎的解释模型:

–((?x)(Px→Qx) ∧Px)→Qx

?作为解释模型的逻辑规律不同于科学规律,它们是逻辑真理。

形而上学的解释

?如果把对某事件的解释诉诸一个形而上学的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规律,那么这种解释只能是一种伪解释。

?马赫:科学不应去问“为什么?”(找形而上学的原因,黑格尔式的解释),而问“怎么样?”(用规律去描述这些事件)

?德赖施:隐德来希是某种特殊的力,它引起生命物质按它们所做的方式行动,但你必须把它想成为同引力或磁力那样的物理力。

预言的功能

?预言:从规律推出未来的可能的事实。

?模型:同解释。

?科学规律应当具有预言的功能。预言力强的规律是好规律。

(3)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组成的复杂的结构,其中表现出事实、规律、理论的递进层次关系。

?科学理论是一个由原理、逻辑演绎方法和可检验的推论组成的逻辑系统。

科学理论的基本规定

?可检验性: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逻辑简单性:独立的规律尽可能少。

?内在完备性:协调与完备

?美科学哲学家T.S.库恩的“渴望之物”:

–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与事实的一致性)、广泛性(解释力大)、简单性(既简单又给现象以秩序)、有效性(能产生大量新的研究成果)。

3、假说的形成

?假说的内涵:根据已知科学规律和事实对于一定范围内的事物、现象的本质或规律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特点:科学性、猜测性、

?作用:科学发展的形式。

假说的形成与检验

?建立假说的条件:

?旧理论与事实的矛盾

?旧理论的不完善

?对现象的直觉与洞察。

?建立假说的原则

–解释性原则:新建的假说应当能解释研究范围内的所有事实。

–对应性原则:新建的假说的解释力要超过旧理论,涵概旧理论;旧理论从形式上看可作为新假说的一个特例,新假说在某一方面推向极端时,从形式上就变为旧理论。

–可检验性原则:新假说应当能推出新的事实,并且原则上能通过实践加以判断其真实性,从而判定假说的正确性。

–简单性原则:我们应当选择解决问题时最为简单的假说,并且要从知识体系中排除那些无用的知识。?科学假说的检验

–逻辑分析:从逻辑的角度对假说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

?概念、命题是否清晰、明白,命题是否真实。

?逻辑系统是否自恰。

?根据解释性、对应性、可检验性和简单性原则对假说进行分析。

–实践检验:从客观性的角度对假说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确证或证实:(((H∧C)→E)∧E)→H

?证伪:(((H∧C)→E)∧?E)→?H

假说-演绎法

?先提出新概念,然后形成假说,再从假说中演绎出经验性结论,最后将这些结论与观察实验结果对照,反

过来,再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

科学理论的功能?解释功能

?预见功能

?生题功能

《科学与方法》读书笔记

《科学与方法》读书笔记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Henri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 学家、物家和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而遐迩闻名,赢得了同代人和后辈人的赞誉。更甚有人说他是一位“无比伦比的数学家、敏锐的物理学 家和思想深刻的哲学家”。 《科学与方法》一书共有四编十四章,它完整地包容了彭加勒关于事实及其选择的指 导原则的见解。虽然它并没有像普遍流行的某些科学方法论指导书那样构造严谨细密的框架,其中的内容也只是或多或少与科学方法论问题有关,但它无疑要比前者有价值得多, 因为它是由富有智慧的科学大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正确的科学理论。也是彭加 勒通过自己发明富克斯函数的亲身体验,对数学发明的心理机制的探索等,才会有如此深 切地领悟。 书上介绍:数学的真理是用一连串无懈可击的推理从少数一目了然的命题推演出来的,这些真理不仅把它们强加于我们,而且强加于自然本身。每一个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数学 演绎,便可推出许多结果,于是每一个实验将使我们了解宇宙之一隅。这便是科学大家对 数学的态度,充满了热情和执着。方法离不开科学,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人类才能更深 层次地探究宇宙的奥秘。科学作为物质利益的源泉和归纳推理的训练学校,对此我们丝毫 没有怀疑,但请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精神世界的巨大财富是有可能在科学的实验室里发 现呢,还是被启示给那些只填满了科学思想、并只以各种科学的方法训练过头脑的科学家?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说过:科学家是在理性的最高法庭上对自然界最忠实的诠释者。但毋 庸置疑的是科学家的头脑只能顾及宇宙之一隅,永远也不能囊括整个宇宙。一位能与高斯 相媲美的数学家,同时拥有着哲学家的身份,他说过“唯有康托尔主义和逻辑斯谛处于考 虑之列,对于某些东西有用的真正的数学,可以按照它自身的原则继续发展,而不必为在 它之外掀起的风暴伤脑筋,数学由于其平常所取得的成就而一步一步地前进着,这些成就 是决定性的,从来也不会被抛弃。”这就是他科学工作的“副产品”。这段话给我的印象 很深刻,因为它使我对科学方法,对数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人类 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这是肯定的。很多人看到科学带来的进步和毁灭。却从来没有 思考过科学的背后潜藏着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是理智而全面地看待科学与方法的? 简单来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而科 学的价值则是带给人类智慧和思考的享受,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概念。 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汀出生于18世纪的英国乡村小镇,她没上过正规学校,但受 到较好的家庭教育,她终身未婚。奥斯汀的作品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当时英国乡村 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与田园风光,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爱情风波,一扫当时文学界假浪 漫主义潮流。 在彭加勒的世界里,科学是美的。科学是思想上的美,是有深度的美,是独特的美。 而这种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这种美给予物体,也可以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科学方法论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硕士 日期: 2013 年11 月11 日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当代发展 的困境与其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是在阅读科学方法论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主要为读书报告,文中的主要科学论点均援引自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关键字:科学方法论;发展史;困境;现实意义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依据古登(Gutting. G)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科学方法论描述为“处于科学的成功追求背后的所有普遍而系统地可表达的程序”[1]。同时,我们将科学方法论的本质归结为三个层面:哲学层面 ,科学家层面 ,科学实践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层面[2]。其中哲学层面的基本特征是基于普遍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上的方法论追问,科学家层面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具体科学问题所进行的,同时局限于科学家群体内部的方法论争论,而科学实践层面的特征是根据科学实践的具体历史以及社会特征而对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种描述。这种变化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逐步而来的,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 1,古希腊科学方法论的起源 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们便已经开始了科学本质与来源的讨论与争辩。泰勒斯说“概括是科学的起源”[3],问题识我们该如何去概括。这里哲学家们分成了两个派别。 其一是唯理论,唯理论所持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知识需要依赖人类的智力中的理性或直觉或理念的洞见才能获致。其中,数学总是知识的理想形式。最早的唯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试图对数学知识的可能性提供一种解释,这种思想根源于毕达哥拉斯[2]。唯理论的表述试图说明存在着一种独立于物理事物之外的另一类事物,例如:给予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通过这个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平行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够通过直接观察而得到,而是通过现实观察之外的理性思考得到的。而它又真实存在,并不以物理事物的形式存在,更像是一种理念式的,而又能被人接受的真实推论。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却可以确实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看来,能够求得对事物的解释、能够洞察理想事物的属性,从而获取关于实在事物的知识。 其二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论,其两大核心是:科学在起源上是经验的;科学在内容上是必然的[1]。这一观点与唯理论是完全相反的,认为科学的最终根源不是神圣的权威、人类的想象或者思辨的推理,而是我们对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明白物质客体的感知经验如何导出极其重要的智力判断,这就造成了经验论最大的弊端,也成为了人们后来进行科学方法论反思的根源。 2,近代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时间到了近现代,争论的主脚换成了笛卡尔与弗朗西斯?培根。 笛卡尔坚持并发展了唯理论,其关于科学方法论的两个核心主张是::第一,用理念概念取代了本体的理性直觉,也就是“科学的根据不是外在本体的不可靠的智力版本,而是确实认识到了它自身的内容。”[1]第二,丢弃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主张一种新型的数学推理,那就是以连续思维去把握秩序的“演绎法”。从这种观点可以得出科学是从问题或者待证明的事物中能直觉到的东西出发所进行的演绎这种结论。事实上,唯理论的演绎只能揭示前提中所包藏的结论,除非另有一个综合真理已被知道,否则它就不能建立综合真理。对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本质论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构成 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科学难以定义,但仍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一)科学的各种形象 A、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B、科学是人类驾驭自然的一种力量——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典型的、发达的、高级的认识活动——一种方法 D、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E、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科学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 3、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和接受 4、可检验性——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检验 非科学——凡不具有可检验性 包括两部分: 伪科学(假科学)——实为非科学,却伪装成科学。 宗教、神学、意识形态——中性 伪科学与科学的不同特征 科学 非科学 相关性思维原则 相似性思维原则 追求确证或否证 回避规范检验 精确性、真实性、开放性 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系统化与“积极”统一 零散、负面 科学划界问题的相关理论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实证原则 科学始于观察 科学的观察(正常感官、忠实记录、不带偏见)——观察陈述——科学理论的基础 1、归纳主义的科学观 在科学理论能被证明为正确的限度内,它们是在经验提供多少可靠的基础上借助归纳法支持而得到证明的。 证实原则: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有意义。 归纳主义科学观的问题 1、如何从有限数目的观察陈述所提供的有限证据基础上得到一般性的不受限制的全称判断? A、观察陈述的数目必定大(必需) B、观察必须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予以重复(必要) C、没有任何公认的观察陈述和推导出的普遍定律发生冲突(必不可少) 2、观察依赖于理论 观察和前提理论难免有错(易谬性) 3、归纳原理如何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正确的逻辑原则: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必是真.(演绎推理) 归纳论证——有可能是: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 ∴归纳不能单根据逻辑得到证明 2、证伪主义的科学观 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用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来划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原则。 逻辑依据: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如何理解“可证伪性”原则? 任何命题或科学假说体系,要被承认具有科学定律或理论的地位,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是可证伪的。 可证伪性——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那么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 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错误的。 证伪主义的条件限制: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被证伪(尚未出现反例)——非常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坚持可证伪性? 逻辑上的可靠性 只有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才能提供信息。 可证伪性程度 可证伪度越高,理论就越好。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哲学类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这本《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是由高清海教授所写。整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传统现实与哲学,哲学与创新和人与哲学。我一向认为哲学是人类所特有的,而因为人类,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我将要就人与哲学关系这个问题对这本书进行一个总结和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人的本性。书中提到,认识“人”的方法论原则应该是:对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运用“物种”观点去认识。关于人的本性,自哲学产生以来,一直颇有争议,归结起来无外乎“物化”与“神化”,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分别是从人的物质本性和精神本性来看的。但是“物化”把人归结为一个物体,这样就忽视了人的主动性以及自我创造性;“神化”则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把人完全归为“纯粹理性”。因此要从人的“生命”入手去理解人的特异本性,即为什么人与其他生物与众不同。的确,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来自于自然,产生于物性,但是人是超然于物性之上。为了理解人的超然物性就需要知道能够联结物性与超然性又能区别它们的节点是什么,这个节点就是人的生命,或说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与其他生物有相同之处,即受物种规定支配,简单来讲任何其他生物一样,需要空气、水、食物等等,但人超于其他生物的点在于,人有主动性,可以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自己,例如,谁把,发电站等等,人的“生命”也从单一的本能生命,又添加了自主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人有双重生命。这种两重性生命表明人要经历两次生成。先经历本能生命,就是为父母所生,遗传父母的基因,获得了生命,汲取父母和自然社会所给的养分。接下来就要经历自主生命,这是需要每个人自己争取和创造,接受文化,讲求“做人之道”。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人的本性的结论。首先人有物性同时还有超物性,其次人性既存在于个体生命之内,又超越与个体生命之外,既属个体生命的统一性,又表现为多样化的差别性。最后,人性既属前定的本质,又永远在不断生成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是复杂的,这使得我们不能再以简单的本性认识我们自己。 接下来,作者从人的本性理解哲学的本性。“哲学”与“人性”是有内在关联的。如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但是只有从哲学思维的高度才能把握人的真实本性。作者认为“哲学”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觉意识,当人认识到自己人的本性的时候,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本性,生存意义与其它存在的关系种种问题,换句话说,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存在,自己与其他生物、其他人、自然社会是怎样的一个关系的时候,哲学就产生了。而哲学本性也就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觉意识。当人类完成了自己物质的基本需要时,人类会思索自己未来的生活和道路,而这种思索往往是自由的和自觉的,因为外界无法控制和强迫,哲学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因为不同的人思索自己的方式不同,角度也不同,所以哲学没有统一的对象,固定的性质和终极的结论。哲学也就是多样性的,多面的以及永远发展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因为矛盾的不断产生和变化,要求人与哲学的概念也应不断更新。人类的前进方向是由人类自己探索的,而每个人的思维又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想法越多,思想延展的道路越多,而这种发展往往外界难以控制,所以会有正面的道路和负面的道路出现,人类也往往迷失方向。但是在人类的“自为本性”中含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人类也会审视并矫正自己走过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思想会不断产生新的哲学,而这些新的哲学又会指导人类走入某条道路。例如,在书中,作者提到,由于18、19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兴起,人类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前进的道路,“人是人自己的上帝”“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人为自然立法”(康德)等观念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因为人的壮大推动了哲学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与答案

导论 1.什么是社会?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2.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于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所差异,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含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补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 案补充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方法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实际上是由选自《科学论文集》的三篇长文组成,分别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领域的批判性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阐述了韦伯的的基本思想。 李凯尔特认为,所谓意义就是“对过去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参与”。基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的特殊性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人们赋予了社科对象以意义,文化科学即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社会科学是依赖于价值理念的。确定某物的意义是它成为研究对象的前提。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以寻找实在的规律为目标。自然主义偏见地把社会科学的目标定为必须将现实还原为规律,这有把理想典型与现实掺和的危险。但是韦伯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科学性上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是两套知识,科学客观性的知识不应该因对象的不同就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韦伯方法论所想要解决的。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其目的是认识实在的独特性质。因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想类型仅仅是认识经验科学的一种手段,不定义、不解释、不实在。而由理想类型得出的结论并不等于历史规律。如果借助经验历史的直观材料澄清理想类型与现实的区分,那么将历史知识表现为理论。但是,对历史的认知应当为主,得出的理论应当为仆,这个主次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出现规律失灵的危险。国内很多所谓的专家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学规律失灵的结论。理想类型只是有计划地将历史事实有效地归属现实原因的手段。所有的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需要也不可避免的更新。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形成不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是根据其理想形成的。因此,韦伯则认为社会行动最终是归结到“个人”的,需要把握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社会学”。初读此处,我想到这种理解是否也是包含个人的价值判断或者是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似乎将文化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混淆了。韦伯所提到的理解,将其定义为神入,但是也明确了这种理解只是存在事实上的可能性,它的实际效用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相同环境、条件以及一样的价值取向的人的内在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在研究经验历史中的事件即行动时,基于动机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合理性就有了推理的一般性,形成

科学读书报告

《科学方法论》课程报告 220120238 一.课程开设背景 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科技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居功至伟,它使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增强了人们适应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时至今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已经不能想像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电器、互联网络、汽车、医疗、能源、农业种植等,科技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和手段,已经如此紧密得与这个世界进行关联,人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这个世界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推动,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方法做支持,重视科技必须重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规律和章法,无论我们是从事行政管理,或是程序编写,还是三维动画制作,也可能从事财务管理,新闻记者等,我们都有其方法做指导。像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掌握合适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有多么重要,科学的方法就有多么重要。一切理论的探索,归根结底是方法的探索。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科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在划时代的科学理论诞生时,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在科学方法的形成和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和牛顿,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者。他们在构筑经 典力学的巍峨大厦时,成功地使数学与实验、假设与验证、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诸方法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其中蕴涵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广泛地渗透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独到的维度或视角。 世界观是在谈世界是什么,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观点,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在谈“怎么办”的问题,科学方法论则是方法论的一种,它是科技哲学的范畴,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观,科学法则,科学方法论主要在讨论人们用什么方式、方法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它是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科学方法论如同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指导各学科知识的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指导各类科学运用不同的具体方法完成科学实践的重要学科。 三.“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 科学是什么? 吴冲龙教授在“科学方法论问题”讲座中详细讲解科学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同学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他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发现,如四大发明,讨论中国历史上是否有科学。吴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行为和结果,它具有思辨性,并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直至对可能存在的新世界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的祖先对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但古代中国人并不知道其原理,也没有尝试找出其中的原理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无论是著名的四大发明,还是郭守敬的天文观测仪器,张衡的地动仪,都只能称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手段、技巧,是主观思维和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系统”,而非系统的、规范的、认识事物本质的理论体系。因此,今天的多数

科学方法论论文

科学始于什么? 摘要: 第一,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但更多的史实可以证明,“科学始于问题”。 第二,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始于凝练出重要的科学问题。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提出了,即便你提出问题的人在有生之年没有能解决,其他的科学家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凝练科学目标,凝练科学问题,在当代显得更加重要。 正文: 有关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但更多的史实也可以证明,“科学始于问题”,这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其实,观察、假说和问题常常是相互重叠的,可以是假说和问题指导观察,也可以是观察引发问题或假说,在科学史上都可以找到各自的证据.在科学处于搜集材料阶段,观察往往先于问题或假说;当科学进入综合阶段,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日常经验越来越远时,直接观察更为困难,通过假说或发现问题来建立理论或指导实验和观察,已成为科学研究最常见的程序另外,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然科学本身是唯物主义的,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因此,研究自然科学为主要对象的科学哲学在若干观点上接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是很自然的,例如科学哲学家福尔迈在它的专著《进化认识论》中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但又能被我们可知的外部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现实范围之间都有一种连续性(或准连续性)关联.由此可见,科学哲学并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格格不入,科学哲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借鉴和研究的方面,特别是科学哲学各流派对有关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研究的锲而不舍,细致分解,另辟蹊径的哲学思维模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波普尔认为,从科学发展来讲,科学开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 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一些矛盾和不一致.第一,理论与观察不一致.第二, 理论与理论之间不一致.第三,理论内部不一致有了这些不一致的问题,人们就要对它进行猜测,于是就有了理论.因此他

《政策变迁与学习》读书报告

《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读书报告 行管1201班陈玉倩121410024 众所周知,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也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公共政策分析领域实践的工作者们所运用的理论以及测试理论的方法也在 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在本书中,各位作者清楚地介绍了运用倡议联盟框架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各种公共政策问题和领域。在考察教育、放松航空管制、通讯、能源和环境的案例过程中,萨巴蒂尔和詹金斯-史密斯充分说明和应用了倡议联盟框架,并着眼于未来的研究和分析,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重大修改。 《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为我们提供了一本说明理论如何解释政策世界的教科书,也为学者和决策者介绍了倡议联盟框架的最新发展,揭示了这一方法的潜力,它解释了传统的政策分析阶段模型(议程设定、政策形成、政策实施)未能解释的很多因素。书中的表格、图表、方法论附录增强了本书的教学价值。 本书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章,介绍了倡议联盟框架的主要内容,倡议联盟框架主要用于分析十年乃至数十年间的政策变迁。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保罗认为应当把政策变迁看做几个“倡议联盟”互相竞争的产物。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政策的分析可能改变一个联盟信念体系的次要方面,但是政策核心方面的转变通常是子系统外部元素发生变化的结果。在第三章中则把“以政策为导向的学习”放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在本书开篇中解释过去30年间美国空气污染政策的演变时,政策的阶段分析方法和传统上政治学家的关注点至少存在两大局限。第一,他们都患了“波托马克热”,即认为几乎所有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华盛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大大低估了中央和地方机构在实施联邦法律时的自由裁量权,以及这些机构发起和实施创新性政策的能力。第二,他们都忽略了政策演变过程中“理念”的作用——特别是政策辩论的技术所包含的理念。幸运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被政策的阶段分析方法和大多数政治学家的研究重点所蒙蔽。实际上,郝洛克认为政策变迁是以下过程的共同产物:①大范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迁;②一个政策团体中人们的互动,这种互动既包含对权利的争夺,也包含努力开发更多更好的方法,用以处理政策问题的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得知,倡议联盟框架建立在四个基本前提之上:(1)理解政策变迁的过程要求十年或数十年的时间跨度。短期观察具有不准确性。(2)考察重点是“政策子系统”,观察影响政府针对某个政策问题的决策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情况。(3)政策子系统应该包括政府间的维度。(4)公共政策可以被归结为信念体系,也就是一组价值取向,以及实现这些价值取向的因果假设。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作为案例研究部分,把倡议联盟框架应用于几个政策变迁过程的分析。由于作者希望案例能涵盖大范围的政策领域和政府权限,所以本书案例涵盖了六个不同的政策领域:中等教育、航空管制、供水、电视业管制、能源生产和土地使用。与此同时,这

科学方法论(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自然辩证法课程教案——方法论(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第二章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或集体),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学科(或学说),是否存在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寡和深浅,是表示这学科(或学说)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科学认识活动与系统 一.科学认识: 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认识,以及高度抽象的哲理性认识而言,科学认识是针对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对象可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并且可以检验的阐述事物本质的认识。 有三性:具体的实证性——知识具体、结论明确,可以重复检验; 深刻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机理的解释; 创造性——在实践基础上,揭示了普遍性规律性机理,提出理论。 二.科学认识活动与认识系统 科学认识活动是有结构的过程。包含三要素:主体、客体和中介。 主体:具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价值标准和科学实践本领,参与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人,居于主动地位,认识受对象制约,但具有能动性。 客体: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中介(两类): 物质性中介:科研中应用的仪器和工具、设备等; 精神性中介: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研究一般程序,推理规则、科学语言和符号等。 第二节问题、科学问题和科学研究 一.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一种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或者是已知与未知的交界。 提出问题的能力虽然有大小,但是人的天性。人的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认识世界就需要提问。人与外边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适应与被适应的关系,而后带来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未知和已知的困惑与怀疑引导人类学习、解决问题,从而带来进步,进步就是适应、认识和改造。 存在各种问题。如哲学问题,一般智力问题,科学问题等等。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导源于怀疑和困惑(《形而上学》982b17-18)。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哲学研究》123号)。 一般的问题是模糊的,不具有清晰的表象。不具有可解性或已经完全解决。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