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文化(更新部分)

岭南民间文化(更新部分)
岭南民间文化(更新部分)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

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广州菜的特点。

广州菜(又称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发祥地广州,大凡用粤方言的地区都属广州菜文化圈。近代,广州某接受西餐的影响,吸收其中的许多烹调技艺,“中莱西做”,或“西菜中做”,或“中西合壁”,都体现岭南饮食文化得风气之先,中西交融的价值取向,而同时又使自身更具特色。广州菜肴的主要特点:

(1)选料博、杂、鲜、活,配料丰富

(2)注重火候油温,烹调方法多样而完善。

(3)口味清淡,注重汤水

(4)色、香、味俱全,饮食与艺术融于一体

潮州功夫茶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此时潮州功夫茶已由潮州地区流传至东南亚各地。潮州功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俨然一套工艺品,体现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功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虽有好的茶叶、茶具,而不善冲,也全功尽废。潮州功夫茶的烹法,有所谓“十法”,即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也有人把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概括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或称“八步法”。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2、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原因

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徒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

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

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五羊神话”中的仙人是骑羊的,请谈谈其中有什么寓意?

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中国古代的铜器的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汉元嘉刀铭有“宜侯王,大吉羊。”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来就是六蓄之一。有人认为,汉字的“美”拆开来就是“羊大”,即羊肥大的就是美;汉字的“鲜”,拆开来就是“鱼和羊”,而美好的白玉,则用洁白莹润的羊膏来比喻,美其名曰羊脂白玉。羊性格温驯又富有博爱的精神,自古以来,羊与人类就和睦相处,为人类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它对人从不要求什么,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毛、羊肉和羊皮,连羊粪也是很好的肥料。在羊的身上,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和牺牲的精神。

3、广东的盗宝故事的自然形态是怎么样的?它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答:从洋人识宝到洋人盗宝,从平等交易到强取豪夺。但广东的后一类故事较少,矛盾也没有那么尖锐激烈,大多数反归初期识宝故事的形态,识宝者与持宝者自愿买卖,重点表现的是宝物重金购不走,以宝物对乡土的依恋来反映人们爱乡爱国的心态,而不是识宝者与持宝者的矛盾斗争。更多的涉外故事都是歌颂中外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交往中的传统友谊的,这在近百年来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压力下是难能可贵的。

1、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

“自梳女”视男女交媾为人生最丑陋之事,因而终生不肯嫁人,即使被迫出嫁也绝不和丈夫发生两性关系,“不落家”。“串隆闺”则视两性关系如平常,男青年多交个朋友,到“布隆闺”去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在封闭社会中自我调节,自娱自乐,也是一钟寄托;女性则可通过“串隆闺”来选择知己,比盖头盲婚,终身从一要幸福自由。

4、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举例说说在你所熟悉的生活中有哪些禁忌?

答:1、年初三是穷鬼日,不去串门。初七是人日,不可说凶话。初九日是天地生日,那天决不可把水倒在地上,否则将有报应。正月十六“忌不安”,那天不准外乡人进村,若有冒犯,则把他涂黑脸游街。

2、送给新人的礼物不要有钟。(送钟谐“送终”,不吉利)

3、和渔民共餐不能把鱼翻转过来。一定要翻也不能说“翻”,叫“同心合力”。

4、龙山龙神门前不能大小便;灶前不吐口水,不能脚踩灶台。

5、不能蹲在桌子上吃饭。

2、试述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的关系

龙母本来是个传说人物,龙母的故事千百年来在西江流域广为流传,龙母传奇性的圣迹成为当地百姓信仰的支柱,不但深入人心,而且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当地人抓到鲤鱼要放生,遇到青蛇要礼拜,行船经过龙母庙必然要做三件事:鸣笛、放炮、敲锣鼓,没有一个敢违例的。这就是传说的力量。龙母信仰的发展,使得龙母传说不断丰富,信仰的内容也逐步世俗化,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并与释、儒、道相结合,形成了许多习俗,娱神娱人、娱乐竞技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岭南东部汉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其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

3、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黎、壮以及畲三个民族。

4、最早记载“疍民”的典籍是晋代的《华阳囯志》

5、光孝寺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

二、名称解释

1、福佬民系

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2、蛋民

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由于没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当广泛,体质特征与珠江口各县水网地段的陆上居民相似,其群体内通用语言为广州方言,虽然语音上有所变异,但未发现有属于其他语系语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后没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

3、“三妹山”

答:多以刘三妹坐化于岩石之上而得名。

4、惠能

答:惠能的含义是:惠者,施惠万民,晋渡众生;能者,法力无边,超凡出众也。

5、粤俗好歌

答:广东人在喜庆时候用于欢迎来宾的歌曲,种类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称为“粤俗好歌”。

三、简答题

1、试概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答: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是由黎、壮、畲三族风俗文化体现出来的。如:黎族妇女的文脸的习俗,壮族妇女喜用黑布帕包头,畲族妇女至今保持穿“凤凰装”等等这些都是体现百越古族的风韵特点。

2、岭南民俗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些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歌堂”也是这样,年晚“游花街”更是这样。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

3、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和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婚丧寿辰不用说,平常探亲访友,人们也忘不了带点“手信”。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品“结缘”以花传情等等。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没有北方人那种热情豪爽的风格,但他们绝不会当面笑脸相迎,背后唾沫远送。这些都体现出岭南和中原文化的特质。

4、简述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主要有以下四点:

1)、广东地处南疆,离传统文化圈的内核较远,又频临沿海,海岸线长,地缘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的文化的影响。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历代封建王朝一向对广东实行灵活政策,促进广东商业贸易的发展,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3)广东人的祖先多是由于淘宝中原战乱或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受到打击,排挤而南来的,他们对中原故土无多依恋,也没有古代文明哀败后的失落感,处于中西文化要体的广东,当要个层次的文化冲突的时候,广东人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4)、广东华侨遍布四届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这一切都构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性的因由。

5、六祖惠能佛迹风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层面?

答:六祖惠能的许多佛迹往往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不仅成为佛教的史迹,而且具有传说上作为“中心点”或“纪念物”的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

广州的来由与古来的传说密不可分。相传很早以前,大约在周夷王时代,有一年广州大旱,五谷歉收,人们生活困难,一天忽来仙乐悠悠,天空出现五朵彩云,五位仙人穿着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各骑不同五色的仙羊,手执稻穗,腾云驾雾降临楚庭(广州)。仙人们把稻穗赠给这里的人们,并祝福这里从此丰衣足食,永无饥荒;又把五只仙羊也留下来,然后腾云驾空而去。人们把稻穗撒向大地,从此广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只仙羊化成石羊留在山坡上。这就是广州有了“五羊城”、“羊城”、“穗城”、“仙城”等名称的涞源。“穗”也此而得名。2、答案:

广东谜语的制作,十分讲究神韵,不但要求谜面成文,具有诗情画意,还要求各方面配合得非常美妙,特别是潮汕谜语,谜面之美,谜义之精,谜底之切,底面扣会之妙,底面用材之新,表现手法之多样,法门谜格的参补,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真可谓“百般巧妙斗新思,漫幅纷罗绝妙辞”,比赋诗填语还要考究。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三元里”

2、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

3、“北园酒家”

4、矮脚掉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5、春色、火色(夜色)

二、名词解释

1、粤菜

答:粤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为代表。

2、骑楼

答:骑楼指的是:在楼房前座跨从行道悬空建起的房屋。

3、妈姐装

答:妈姐装因顺德妈姐而得名。

4、飘色

答: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

5、自梳女

答:自梳女实质就是同性恋的女性。

三、简答题

1、答:广州茶楼文化的基本特性主要体现在: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4)得天独厚,领导潮流

2、答: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经历了以下八种:

(1)、早期民居——从洞穴到干栏式

(2)、广州的竹筒屋

(3)、西关大屋

(4)、“骑楼”建筑

(5)、客家围龙屋

(6)、潮汕民居“四点金”和“下山虎”。

(7)、黎族的船形屋。

(8)、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3、简述岭南近现代服饰文化的主要着装类型?

1)马褂2)旗袍3)唐装4)妈姐装5)中山装6)凤凰装7)桶群8)麻包衫和凉帽

4、答: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和内涵

1)雄浑深沉,风格特导

2)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

3)两种崇敬心理的吻合

4)自娱自乐和参与意识

5、答:反抗封建婚姻的两种特殊形式

1)“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

2)“串隆闰”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

四、材料分析题

1、答:广州市我国著名的花城,种花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埭花田早已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岁暮花市的形成至今亦有130多年,源远流长的花市孕育了许多薀涵深刻的花卉故事,产生了许多情致雅丽的化解诗之形成了丰富的花卉语言,这是广州花卉文化的特点。爱花是人类的天性,鲜花不仅以其天生丽质把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而且还以她的色、香、态,从不同的角度启迪了人们多层次的审美情趣,展示人们心中深沉的内涵。花卉的种植形成了专门的行业,花的贸易出现了专门的集市,插花也有专门的艺术,关于花和花棣、花街的诗文,就像鲜花一样绚丽多姿。

2)答:一年一度的年晚花街,人日游地,元宵采青与祛百病,雨天补天穿,惊作业三

一、填空题

1、玉皇大帝

2、猪脷、猪润

3、摸龙床、爱青蛇、吃金猪

4、雷神

5、青龙、朱雀、玄虎

二、名词解释

1、何仙姑

答:何仙姑是八仙之一,传说是今增城市小楼镇人,姓何,名秀姑。幼时得吕洞宾超度升仙所以称为何仙姑。

2、城隍

答:原为城市守护神。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城隍最初指护城沟渠水庸,后衍化为守护神和幽冥之神,负责护本城百姓兼掌管冥籍等。

3、祝融

答:民间信仰的火神。在广东,祝融被祀为水神,供奉于南海神庙中。

4、龙母信仰

答:从信仰的角度看,她是从图腾崇拜到宗族崇拜,从自然神到宗族保护神。

5、答:扶即问卜,求神降示的一种巫术。

三、简答题

1、答:主要表现形式有佛道儒三教的影响,又有耶稣伊斯兰的传播;有观念神,但又无纯粹如西方之上帝者。有自然神,但对星宿、灵石的崇拜都与人事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宗族神,包括各路英雄与各业祖师,这些人后来都掌管了自然界的莫个方面,成为一方神圣;有冥神,组成阴间地府的另一个体系,不少又与佛道和人间相通。

2、答:粤人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七种具体类型:1)语忌、2)年禁、3)食禁、4)婚禁、5)丧忌、6)凶忌、7)行为禁忌。

3、答:造成广东现代民间迷信盛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历史文化的积淀;

2)没有高尚的理想和寄托;

3)教育无方,文化断层的恶果。

4、答:广东德庆龙母信仰主要表现在:

1)万民朝圣

2)慈母孝子

3)济无放生

4)圣迹迷信:摸龙床、饮圣水、服香灰、吃金猪。

5、答:伏仙姑的天人感应术是一种贯通阴阳两界的神秘游戏,流行于潮汕、梅县一带。三姑为民间传说中是一位阴阳二界的外游者,可请他降落阳间某一“同身”,让阳间的人魂游阴曹地府会见死去的亲人。

四、材料分析题

1、答:古书上关于粤俗尚息巫的记载,比比皆是。在时人笔记中,亦不乏其例。林林总总,录之不尽,真真假假,神鬼难分。信仰与迷信夹杂,禁忌与巫术合一,构成了五花八门的神鬼世界,对于社会风俗、文化心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粤人信祈诸神,正如其人群构成一样之复杂。有中州士民南迁传人的;亦有本地土生土长的;有佛道儒之教的影响;又有耶稣伊斯兰的传播;有观念神,有自然神,还有冥神。古人的禁忌很多,经过长时间流传,有些至今仍影响人们生活。例如:语忌、年禁、食禁、婚忌、丧忌、凶忌、行为禁忌。

2、答:龙母简直成了西江人民的上帝,参透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时不

在,无处不在。解放前,江西流域各县大大小小的龙母庙数以千计,但是德庆县内疚有300多座。几乎所有的船只都供奉有龙母的神像。来往船只经过龙母祖庙,烧鞭炮鸣致意,有的还上岸祭祀。求子求财,可向龙母起愿,祛病消灾,可求龙母保佑。特别是水旱灾情,更是龙母直接掌管之下。这些信仰深刻影响了西江人的习俗,如忌食鲤鱼,放生,爱护青蛇,摸龙床,饮圣水等等。龙母信仰对西江民间文化影响沉远,从民间流传的故事,歌谣到文人的诗歌,戏剧;从古代文物到现代的商标,以至人们的习惯心理,都打下了龙母的烙印。至今广州、南海一带还有俗语说:“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这是广东民间特有的两个诞会,至于文人诗歌,笔记散文中记及龙母诞的,更是不胜枚举。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doc

《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 一、填空题 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2、广府、古越 3、四 4、茶楼 5、客家 6、西晋 7、福佬 &五指山区、骆越9、西瓯、骆越 10、四月初八 二、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D 7、A 8、D 9、B 10、B 三、简答题 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8分) 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來的新事物,又善丁?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 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徳。他们尊师亜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來,主要有三: (1) 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主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屮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口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 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童 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彖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而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而卷,使人轻松舒坦,乂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 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亜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少其说是饮食天堂, 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 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3) 文化核心的位差。 四、论述题 1、岭南文化有哪些特质?试述Z。 答: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例如,广东音乐人胆采川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瞭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的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人菜系的技艺, 也吸取了西菜烹饪Z精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版(1)

作业1 一、填空题 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2、广府、古越人 3、四 4、茶楼 5、客家 6、两晋 7、福佬 8、五指山区 9、西瓯、骆越 10、四月八 二、选择题BACAB DADBB 三、论述题 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见《后汉书南蛮传》)这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开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在这一嬗变过程中,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而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这三个民系都是属于汉民族的分支。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福老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2、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是什么?答: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所以这个区域相对独立地发展了百越独特的文化。唐代开元年间,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岭新道,使其成为连同岭南岭北的主要通道。“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历史上历次汉人的大举南迁,不仅加快了岭南的开发,并以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了越族人。同时,历代流人贬官的流放,对提高岭南各地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或多或少出过力,唐代流贬广东有史可考者,流人将近300,降官近200。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进的作用,如刘禹锡、寇准、秦观、汤显祖、柳宗元、韩愈等。因此,中原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海上对外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明代至清中期,是古代岭南最繁荣的时期,广州长时间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清代时珠江商贸航运更加繁忙。康熙帝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粤海关和在十三行建立洋行制度,乾隆帝年间开始,准许外国人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方便经商和生活居住。所以,岭南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综上,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而且某些开放较早的地区洋味较重。 四、理解题 1、你对岭南发展史上的哪位“名人”最有兴趣?请简述其生平及奉献。答:赵佗。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香港、澳门以及广大岭南地区确立政权的秦朝主将之一,也是秦朝统一以来最早成功地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亲和政策的杰出政治家,是最早把中原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传播到岭南的伟大先驱。【赵佗生平】约公元前218年,赵佗随任嚣率军征伐百越;公元前214年,被秦始皇诏令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接替任嚣任南海郡尉;公元前204年,吞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公元前

地域文化 岭南民间文化 作业三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三 (1/20)、南海神诞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举行。(3分) A、二月十一至十三 B、二月初十至十三 C、二月十六至十八 D、二月初十至十二 (2/20)、()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3分) A、广东音乐 B、咸水歌 C、木鱼 D、江南小调 (3/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属于()。(3分)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4/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3分) A、福州 B、泉州 C、湄洲 D、漳州 (5/20)、在潮汕地区,人们认为()是他们的福神。(3分) A、妈祖 B、三山国王 C、月亮娘 D、龙母 (6/20)、“粤乐”是指()。(3分) A、咸水歌 B、南音 C、木鱼 D、广东汉乐 (7/20)、()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3分) A、咸水歌 B、南音

D、广东汉乐 (8/20)、鲤鱼放生是()的一项风俗。(3分) A、拜祭海神 B、拜祭北帝 C、拜祭妈祖 D、拜祭龙母 (9/20)、“摸龙床”是()的信俗活动之一。(3分) A、波罗诞 B、北帝诞 C、妈祖诞 D、龙母诞 (10/20)、从民间信仰来说,西江文化圈可以纳入()信仰圈。(3分) A、北帝 B、妈祖 C、龙母 D、南海龙王 (11/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3分) A、龙母 B、北帝 C、祝融 D、波伏神 (12/20)、粤曲以()为主要的演出场所,把娱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岭南特有的粤曲文化风俗。(3分) A、茶楼 B、街道 C、宅院 D、剧院 (13/20)、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分) A、新加坡 B、澳门 C、泰国 D、台湾 (14/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3分) A、南海龙王 B、北帝

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心编制)

《岭南民间文化》 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 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 化交融变异。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 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着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我国着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 21、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2、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3、唐天宝元年(724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017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形考任务(1_4)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 15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参考答案:B 7 、文白异读是()的特色。 A、潮汕话 B、客家话 C、广府话 D、壮侗语系 参考答案:A 5 、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 B、潮汕方言的说法 C、客家方言的说法 D、雷州话的说法 参考答案:A 9 、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 A、广府方言的说法 B、潮汕方言的说法 C、客家方言的说法 D、雷州话的说法 参考答案:B 3 、粤西的雷州话和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客家方言 D、 ABC都不是 参考答案:B 17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A、东坡 B、愈 C、梁启超 D、黄遵宪 参考答案:A 8 、过去,称为“湾”的地方是()。 A、江门 B、 C、 D、雷州 参考答案:C 18 、从()开始,就是对外贸易的中心。

A、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参考答案:C 10 、在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 A、客家人 B、广府人 C、潮汕人 D、雷州人 参考答案:C 1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方言 D、南越方言 参考答案:A 4 、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南雄珠玑巷 B、西来初地 C、封开县 D、广信县 参考答案:A 6 、“桑基鱼塘”是()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A、潮汕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客家山区 D、雷州半岛 参考答案:B 2 、()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A、平民意识 B、经商意识 C、贵族意识 D、农民意识 参考答案:A 20 、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 A、唐朝 B、北宋前期 C、北宋后期 D、元后期 参考答案:C 13 、“工夫茶”是()一件讲究的茶事活动。 A、广府人 B、潮汕人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一20171102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20)、秦汉以后,因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中原战祸、天灾等因素,引发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规模向南迁徙,最终在岭南形成了今天的()。(3分)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谅雷民系 ?D、客家民系 (2/20)、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3分) ?A、湖南 ?B、江西 ?C、福建 ?D、江苏 (3/2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3分) ?A、苏东坡 ?B、韩愈 ?C、黄遵宪 ?D、梁启超 (4/20)、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进入岭南的。(3分)

?A、十三巷 ?B、华南巷 ?C、珠玑巷 ?D、百越巷 (5/20)、历史记载,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南越国正式在()设县,把潮汕地区纳入南越国的行政建制。(3分) ?A、潮州 ?B、海阳 ?C、惠来 ?D、揭阳 (6/20)、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3分) ?A、唐朝 ?B、宋元时期 ?C、近代 ?D、明清时期 (7/20)、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3分)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ABC都不是 ?D、客家方言

(8/20)、岭南的海岸线长达()。(3分) ?A、2000多公里 ?B、3000多公里 ?C、5000多公里 ?D、4000多公里 (9/20)、()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3分) ?A、广府文化 ?B、潮汕文化 ?C、琼雷文化 ?D、客家文化 (10/20)、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3分) ?A、唐朝 ?B、北宋前期 ?C、元后期 ?D、北宋后期 (11/20)、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遗迹。(3分) ?A、大汶口 ?B、河姆渡 ?C、客家人

岭南地域文化任务1至4大全

(1/20)、“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3分) ?A、两晋 ?B、两汉 ?C、两宋 ?D、明清 (2/20)、据统计,广东省内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个,而非纯客县市约有50个。(3分) ?A、10个 ?B、13个 ?C、17个 ?D、21个 (3/20)、汕头成为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之后。(3分) ?A、唐朝之后 ?B、北宋之后 ?C、明清之后 ?D、近代鸦片战争之后 (4/20)、粤语的声调至少有()。(3分) ?A、6个 ?B、8个 ?C、9个 ?D、10个 (5/20)、“广州府”的设置始于()。(3分)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6/20)、粤西的雷州话和中山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3分)

?A、粤方言 ?B、闽南方言 ?C、客家方言 ?D、ABC都不是 (7/20)、秦汉以后,因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中原战祸、天灾等因素,引发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规模向南迁徙,最终在岭南形成了今天的()。(3分)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D、谅雷民系 (8/20)、“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是()的祖训。(3分) ?A、广东人 ?B、潮汕人 ?C、客家人 ?D、广府人 (9/20)、广东省内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3分) ?A、10个 ?B、13个 ?C、15个 ?D、17个 (10/20)、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3分) ?A、南雄珠玑巷 ?B、广州西来初地 ?C、肇庆封开县 ?D、广信县 (11/20)、闽人大量移居潮汕地区,始于()。(3分) ?A、唐朝 ?B、北宋前期 ?C、北宋后期

岭南民间文化历届试卷及作业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1)

问答题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注:#表示参看该年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简述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0601#)(0707#) 广州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饮食文化”所能概括的,广州的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达雅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当时欧洲好饮茶,人我国运走的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头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为满足外国人的需要,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的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的消费上了一个档次。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2)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的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创立自家的“招牌菜色”。由于竞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的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食在广州”的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2)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 (3)讲求艺术享受。(讲究环境)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的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的茶楼毁于战争。稍后出现的一批茶楼,大多采用复兴传统的民族形式,在传统民居

岭南民间文化试题集之选择题

岭南民间文化试题集之选择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 B、壮族 C、瑶族 D、苗族 2、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 B、耍歌堂 C、迎新娘 D、满月酒 3、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C)有关。 A、岭南风俗 B、中原人 C、赵佗 D、南方图腾 4、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 B、第二位神仙 C、第三位神仙 D、第五位神仙 5、涉外传说故事中,以(A)型最多。 A、“洋人盗宝” B、“洋人找宝” C、洋人骗宝 D、洋人抢宝 6、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地方是(D)。 A、兴梅 B、新兴 C、连县 D、阳春 7、“赛大标”是(A)的一种春色活动。 A、潮汕地区 B、广州地区 C、客家地区 D、佛山地区 8、飘色是以(C)飘色最有名。 A、吴川 B、紫坭 C、沙湾 D、小榄 9、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D)。 A、新丰、龙门 B、吴川梅菉镇、中山小榄镇 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 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 10、波伏神是属于(B)。 A、天神 B、水神 C、冥神 D、自然神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风俗 B、阳江人风俗 C、客家人的风俗 D、中山人的风俗 5、围龙屋是(B)。 A、广州民居 B、客家民居 C、潮汕民居 D、佛山民居 8、在自梳风俗中,一些女子既不想嫁又不想自梳,便找一个早夭的男子嫁,给死鬼守寡,这种风俗是(C)。 A、不落家 B、大妗者 C、代守清 D、买门口 9、龙母是一个(D)。 A、自然神 B、天神 C、冥神 D、宗祖神 10、下列哪一个属于天神类的?(A) A、北帝 B、太上老君 C、城隍 D、灶神 1、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D)。 A、饺子 B、小笼包 C、煎油饼 D、煎蚝烙 2、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应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 B、大姑娘 C、猪 D、牛 3、畲族通报自认是(A)的后代。 A、盘瓠 B、盘石 C、赵佗 D、刘三妹 4、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 B、中原人口迁移 C、塞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5、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A)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首领。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d)。(2分)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神灵崇拜 (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 B、第八步 C、第七步 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 B、东江地区 C、海陆丰 D、韶关 (4/20)、广东(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 A、汕尾 B、珠海 C、南沙 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2分) A、姓氏标志 B、家族标志 C、行业标志 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 B、武生 C、花旦 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两宋时期 D、唐宋时期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 B、宋 C、唐 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b)。(2分) A、第一步 B、第四步 C、第三步 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d)。(2分) A、青徐流人 B、乌衣南渡 C、司豫流人 D、衣冠南渡 (13/20)、在(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 B、岭南少数民族 C、客家民系 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a)的特色。(2分) ( A、潮汕话 B、壮侗语系 C、广府话 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 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 C、高剑父、高 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 B、竹布 C、薯莨布 D、蕉布

2016年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

(1/20)、在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3分) ?A、客家人 ?B、广府人 ?C、雷州人 ?D、潮汕人 (2/20)、自汉代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3分) ?A、 ?B、 ?C、 ?D、雷州 (3/20)、据统计,省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个,而非纯客县市约有50个。 (3分) ?A、10个 ?B、13个 ?C、21个 ?D、17个 (4/20)、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3分) ?A、一带 ?B、一带

?C、一带 ?D、广西一带 (5/20)、研究者认为是()。(3分) ?A、客家摇篮 ?B、客家古邑 ?C、客家之源 ?D、世界客都 (6/20)、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3分) ?A、客家人 ?B、广府人 ?C、雷州人 ?D、潮汕人 (7/20)、历史记载,公元前111年(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南越国正式在()设县,把潮汕地区纳入南越国的行政建制。(3分) ?A、 ?B、海阳 ?C、惠来 ?D、揭阳 (8/20)、粤语的声调至少有()。(3分)

?A、6个 ?B、8个 ?C、10个 ?D、9个 (9/20)、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3分) ?A、南雄珠玑巷 ?B、西来初地 ?C、广信县 ?D、封开县 (10/20)、“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3分) ?A、两晋 ?B、两汉 ?C、明清 ?D、两宋 (11/20)、“岭南”的名称,最早见于()。(3分) ?A、《左传》 ?B、《史记》 ?C、《太平广记》 ?D、《东周列国志》

岭南民间文化试题

08下半年《岭南民间文化》试题—、填空题 1、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2、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3、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的“牛王诞“。 4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确“色” “空”观念。 5、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7、潮州灯谜的体裁种类多,基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 谜。 8、潮州功夫茶的“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______ 。\ 9、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平(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0、潮州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民居大多以四点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11、一般说“佛山秋色”是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展览的一种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12、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13、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14、广州的生菜会是以芳村的坑口为最。 15、在广东,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于广州东郊部南海神庙。 二、单项选择题 1、(B )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 系B、客家民系 C、福佬民 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2、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 )活动 。 A、耍花\ / 灯B、耍歌堂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一 (1/20)、岭南可以成为的代名词,是因为()。(3分) A、ABC的说法都对 B、岭南全部的地区都在省 C、岭南大部分的地区是在省 D、岭南一半的地区是在省 (2/20)、在宋代移民潮中,()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3分) A、广信县 B、南雄珠玑巷 C、西来初地 D、封开县 (3/20)、在地区,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是()。(3分) A、雷州人 B、客家人 C、广府人 D、潮汕人 (4/20)、“府”的设置始于()。(3分) A、明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5/20)、()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3分) A、琼雷文化 B、广府文化 C、潮汕文化 D、客家文化 (6/20)、代时,皇在岭南设置了、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大部分地区属于()。(3分) A、郡 B、象郡 C、南海郡 (7/20)、据统计,省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个,而非纯客县市约有50个。(3分) A、21个 B、10个 C、13个

D、17个 (8/20)、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发现的()遗迹。(3分) A、客家人 B、大汶口 C、河姆渡 D、马坝人 (9/2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3分) A、黄遵宪 B、东坡 C、愈 D、梁启超 (10/20)、以会馆或社团的形式抱团而聚,是()的特点之一。(3分) A、广府人 B、潮汕人 C、客家人 (11/20)、极富冒险精神是()独有的特点。(3分) A、广府人 B、潮汕人 C、客家人 (12/20)、南越国是被()灭亡的。(3分) A、南海郡尉任嚣 B、始皇 C、西汉武帝 D、波伏将军 (13/20)、汉以后,因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或中原战祸、天灾等因素,引发中原地区汉人多次大规模向南迁徙,最终在岭南形成了今天的()。(3分) A、谅雷民系 B、广府民系 C、潮汕民系 D、客家民系 (14/20)、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3分) A、一带 B、一带 C、一带 D、一带 (15/20)、“百越”是汉以后对()。(3分)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 网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网考答案 1 .1 、书法作品的落款为“白沙”,请问是谁?(难度系数:1.00) A、屈大均 B、康有为 C、陈白沙 D、容庚 参考答案:C 1 . 2 、关于图1作者的介绍,哪些是正确的?(难度系数:1.00) A、陈献章明朝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江门白沙人,一生淡泊名利,固守乡土,世称陈白沙,白沙先生。 B、在哲学上,对宋代理学向明代心学转化,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C、陈白沙是岭南地区唯一获准从祀于山东曲阜孔庙的文人(和孔子一起接受后人的拜祭),故称作为“岭南第一人”。 D、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参考答案:A, B, C 1 .3 、陈白沙是岭南书法第一人,其书法艺术的特色有哪些?(难度系数:1.00)

A、以山间茅草自制“茅龙笔”,创作出自成风格的书体 B、在书法艺术上以碑入帖,自创有岭南特色的碑派书法 C、长于草书,又自成一家,书法挺拔遒劲,出神入化。 D、“岭南四大书家”之一。 参考答案:A, C 1 .4 、图2是谁的书法作品?(难度系数:1.00) A、宋湘 B、康有为 C、李文田 D、屈大均 参考答案:A 1 .5 、该书法家是哪里人?(难度系数:1.00) A、嘉应(梅州)人 B、澄海人 C、顺德人 D、南海人 参考答案:A

1 .6 、图2作者此人名气很大,被誉为()。(难度系数:1.00) A、江南第一才子 B、岭南第一才子 C、广东第一才子 D、客家第一才子 参考答案:B 1 .7 、与图2这位书法家齐名并称为“岭南四大书家”的是()。(难度系数:1.00) A、康有为 B、冯敏昌 C、吴荣光 D、黎简 参考答案:B, C, D 1 .8 、图3是番禺沙湾飘色,关于沙湾飘色,哪些描述是正确的?(难度系数:1.00) A、传统的沙湾飘色一般结合三月三北帝诞迎神赛会举办。 B、扮演飘色的演员都是小孩,分为“屏”和“飘”两种。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网上作业任务一至任务四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网 上作业任务一至任务四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一-(学号)试题(2018) 一、单项选择 20 、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进入岭南的。(难度系数:1.00) A、十三巷 B、华南巷 C、百越巷 D、珠玑巷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9 、汉代所置的()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难度系数:1.00) A、象郡 B、桂林郡 C、南海郡 D、广府郡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17 、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难度系数:1.00) A、湖南 B、江西 C、江苏 D、福建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15 、潮汕民系主要是()中原汉人经福建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难度系数:1.00) A、秦统一中国后 B、唐朝以后 C、元人入主中原后 D、宋朝以后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16 、陈元光被称为()。(难度系数:1.00) A、潮人圣王 B、开漳圣王 C、潮州圣王 D、潮汕圣王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6 、文白异读是()的特色。(难度系数:1.00) A、潮汕话

C、广府话 D、壮侗语系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10 、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难度系数:1.00) A、平 B、上 C、入 D、去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8 、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方言。(难度系数:1.00) A、吴 B、越 C、闽南 D、闽北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C 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难度系数:1.00) A、苏东坡 B、韩愈 C、梁启超 D、黄遵宪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A 19 、岭南地区以()为主。(难度系数:1.00)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山地和丘陵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D 13 、岭南的海岸线长达()。(难度系数:1.00) A、2000多公里 B、3000多公里 C、4000多公里 D、 5000多公里 学生答案: 参考答案:B 2 、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难度系数:1.00) A、酿豆腐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四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四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作业四 (1/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3分) A、武生 B、花旦 C、丑生 D、小生 (2/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3分) A、祖先崇拜 B、图腾崇拜 C、自然崇拜 D、神灵崇拜 (3/20)、在春节习俗里,“人日”是指()。(3分) A、年初七 B、年初五 C、年初一 D、年初三 (4/20)、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

D、南海 (7/20)、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3分) A、近代 B、明清时期 C、唐朝 D、宋元时期 (8/20)、在各民系移民的过程中,“衣冠南渡”是指()。(3分) A、谅雷民系 B、客家民系 C、广府民系 D、潮汕民系 (9/20)、香云纱是岭南特有的衣料。其原材料是( )。(3分) A、薯莨 B、纱 C、丝绸

D、丝麻 (10/20)、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3分) A、雷州 B、湛江 C、江门 D、阳江 (11/20)、潮汕工夫茶一般是用()。(3分) A、乌龙、色种与铁观音 B、发酵茶 C、红茶 D、绿茶 (12/20)、粤方言主要分布在()。(3分) A、粤西一带 B、韩江平原一带 C、东江一带 D、珠江三角洲一带 (13/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3分)

A、第八步 B、第七步 C、第五步 D、第六步 (14/20)、在广州人的饮茶文化里,人们所说的“一盅两件”是指()。(3分) A、一份茶叶两份食品 B、一份咸点心两份甜点心 C、一壶茶两样点心 D、一杯茶两样点心 (15/20)、“自梳女”是()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3分) A、东江地区 B、海陆丰 C、珠三角 D、韶关 (16/20)、()是由粤曲爱好者自由组织,自娱自乐的相对固定的小型团体。(3分)

岭南民间文化

《岭南民间文化》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2、广府、古越 3、四 4、茶楼 5、客家 6、西晋 7、福佬 8、五指山区、骆越 9、西瓯、骆越 10、四月初八 二、选择题 1、 B 2、 A 3、 C 4、 A 5、 B 6、 D 7、 A 8、 D 9、 B 10、B 三、简答题 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8分) 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 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 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童 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面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 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3)文化核心的位差。 四、论述题 1、岭南文化有哪些特质?试述之。 答: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例如,广东音乐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嘹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的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极为主张“博考各国民族之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广东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地域文化的特点

什么是地域文化,它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汉文化、关陇(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松辽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等。 第二,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大多地域文化的命名就是源于二三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如上述的“秦”、“巴”、“蜀”、“荆”、“楚”、“吴”、“越”等,这些诸侯国虽然不存在了,但作为各自的文化形态却延续了下来,长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 第三,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渗透和包容性。任何形态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期是统一政权,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动,自然使文化习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作为宗主区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来的文化;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更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如地处汉水上游的陕西汉中地区,就兼有北部的关陇文化、西部的氐羌文化、南部巴蜀文化、东部的荆楚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文化。第四,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性。作为大概念意义上文化,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生活习俗语言都表现出别处的不一样。什么是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又是当今岭南文化的主体。 明清之际,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