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笔记.doc

2018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笔记.doc
2018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难点笔记.doc

2018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难点笔记

新闻编辑笔记整理

第一章: 1、新闻专业学生日常要读的报纸:人民日报;所在省市党委机关报;有影响的晚报、都市类报纸;青年类的报纸;有利于培养自己业务专长的专业报纸。 2、报纸编辑工作定义:报社编辑部门出版一张报纸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3、编辑工作的特性: (1)、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A、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B、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C、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3)、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 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承担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引导、解释与评析的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决定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 (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 4、报纸编辑工作由多道工序组成,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1)、广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2)、狭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周期 (3)、具体流程: 确定报纸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分析、筛选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配置稿件 设计版面 校对、签发 5、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的宗旨和目标 不同点: 工作对象不同 工作性质不同 工作任务不同 工作方式不同 采编工作的矛盾 编辑策划没线索,记者写稿没把握 解决对策: 编辑要成为编辑方针的坚定执行者; 树立编辑的个人权威; 做好记者的业务导师;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电视新闻笔记

、课程内容 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的基本理论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采访及拍摄、编辑 3、写作 4、策划:编排、策划 5、节目:消息、专题、评论 6、美国新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等 ¨绪论 ¨一、课程的重要性 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 国内:立台之本 国外:(美国)“第四势力” 2、常见新闻节目的种类: ¨¨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 ¨3、《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 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 ¨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 栏目: 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 2、专题类:《新闻调查》、《有报天天读》、《深度105》、《对话》、《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 3、评论类:《焦点访谈》、《锵锵三人行》、《新闻1+1》、《有报天天读》等 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重点)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 3、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声音、 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 现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3、新近 ¨区别:1、正在 ¨2、发现 ¨二、新闻节目的分类 ¨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也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新闻学导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 李良荣著 复习承诺书 我,承诺在____年__月__日前完成《新闻学导论》整理、背诵__遍任务!!! 签名: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复习时间表 第___遍: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第___遍: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第___遍: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第___遍: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第___遍: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绪论 一、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三、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个部分。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只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论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新闻学这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四、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五、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 第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 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媒体,在传播学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 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在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①、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②、出现了社会分工。 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这就使奴隶社会的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1、在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对新闻需求量更大。 第一、国家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第二、常有战争和武装起义,需要新闻(情报)传递工作。 第三、农民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第四、地主阶级需要用精神麻醉品奴化农民。 第五、分工明确,城镇出现,城乡、城镇内各行业之间联系频繁,需要有更多的新闻活动。 2、从奴隶到封建社会,社会条件改变了,但和奴隶社会相比,新闻活动有两点没有改变: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新闻评论笔记整理完整版

新闻评论复习笔记整理 ⑴学习新闻评论对媒体的意义: 1.可以使媒体全面地传播信息。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既有事实信息的传播,也有意见信息的传播。事件信息包括新的事件、经验、问题、成就;意见信息的传播包括新的思想、观点、意见、主张,如果新闻信息的传播没有这一部分的内容信息就不是完整而全面的,就不可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望,如果媒体缺乏意见信息的传播,该媒体就不是成熟的媒体,就不是一个具有高水平凡人媒体,就不能承担新闻信息传播的任务,难以把新闻事业做好。 2.是体现媒介政治立场的旗帜。代表利益集团站在国家立场对于现实的政策问题进行评说,表态,表达政府的话语权,进行社会舆论的引导,利用评论打造国家形象。言论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生存格局中非常重要。 3.运用新闻评论可以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发挥更大的功能。主要指的是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所传播的信息,使新闻报道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关键在于受众能否接受。另一方面受众接受信息是有难度的,若不解决,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4.可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中国媒体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确立后,快速进入么借市场的竞争中,前后有两个阶段,一是生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事实信息,主要在社会新闻,通过媒体的现代版面的设计来吸引受众,占领受众市场份额。二是各种媒体采用生产、销售思想的策略,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宽松环境。 ⑵新闻评论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1.当国家某一项中心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了新的指示,部署,特别是发现在中心工作展开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指导,但由于是全新的,很难找到一个典型进行引路,这时闻评论就出现了。 2.平常生活中出现一个重大事件性的问题或非事件性的复杂问题,需要媒体加以引导,帮助受众从思想和理论方面把其中的问题弄清。 3.对于一篇特殊的报道,仅仅用自身客观的呈现是不能说明某个问题的,这时需借助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补充,以便说清问题,帮助受众理解特殊的新闻信息。 4.有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出现后,对社会全局有严重的干扰、破坏,而政府不便于出面制止,此时权威媒体就要适时运用新闻评论,将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扼制。 ⑶新闻评论的特征(第一点着重看) (1)强烈的新闻性:是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既有事实信息,也有意见信息 1. 是新闻评论与生俱来的。新闻评论一经确立就显示出强烈的新闻性。 2.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当即进行评说,与新闻报道一起发表,是我国新闻写作的传统,以报纸所发表的报道为选题,写作快捷,看完大样写社论。 3. 紧跟时事,针对现实进行发言,具有新闻敏感性,从而快速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评说。 4. 取材是着眼于一点,从一个侧面进行评说。 ⑵鲜明的政治性: 1》政治性含义:主要表现为媒体要对重大政治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发言,针对上级指示精神发言,表明立场,表明鲜明的政治态度,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电视新闻导论笔记

电视新闻导论笔记

电视新闻导论(赵淑萍) 第一讲媒介特征与电视新闻的拓展 电视新闻的基本含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流动画面、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的发展历史既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又是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催化的复杂过程 划时代的突破 30年代电视新闻采拍由单一的转播发展到流动的采拍 40年代电视采拍由使用35mm胶片过渡到16mm 50年代电视采拍开始尝试使用达到实用水平的磁迹摄像机 60年代通讯卫星将电视报道推向最高水准——同步化,同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在60年代末问世 70年代ENG普遍推广,电视采拍确立优势—

—声画同步 80年代ENG更新换代,一体化摄像机又使电视采访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CNN 24小 时全天候新闻报道,带动全球电视新闻采访活动 90年代数字化金属磁带使画面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卫星直播、大型电缆电视、电视节 目频道化 21世纪高清电视普及,无磁带硬盘录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大中小型SNG灵活运转, 新闻直播节目朝着常态化发展 国际互联网使用,带动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电视与网络结合,打造新传播平台;台网互动、充分利用电视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彰显电视图像的优势 第一讲重点 *1、电视新闻基本含义【变化】 2、在即时通讯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有500多

年历史,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出现了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末,定期印刷报纸产生。 *5、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仅成为新闻节目内容,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节目中,新闻报道方式成为节目突出表现形态;电视采访画面不但展现记者提问技巧,而且树立记者形象;电视新闻发挥画面优势,而且利用多种表现元素,在技术推动下,实现采访、报道、播出同步化。 第二讲电视新闻节目类型 一、每日新闻节目 在固定时间播出的以动态性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每天分为早、午、晚、夜间四个时间段播放我国早、午、夜间新闻为15分钟,晚联播

《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3.戈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2、自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 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者。 3.社会责任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自由。因此,公众的自由应当高于媒介的自由。其三,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报刊“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这是自由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而社会责任理论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即报刊必须“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 第四,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认为,政府不应是报刊自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力作为最后手段,强制它改正。 显然,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和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受到了西方国家甚至世界范围普遍重视。但是,由于新闻媒介的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媒介不能摆脱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党和国家的工具来使用的,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 和责任不可分的连在一起。 因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书中对此部分颇有偏见,一般为后人所遗弃。 三、新闻的含义 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的解释: 猎奇,反常、趣味、刺激: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 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 ?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概念(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真事) 简言之,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三个必备条件: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基本特征: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4、题材: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结合起来。 3、约翰格里尔逊 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其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4、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重过程,谈话结果; 3、作者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4、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题材选择变窄; 3、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类; 4、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6、《望长城》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声画合一,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注重主客观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用航摄、水下摄影、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新闻学[07名词]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04名词]。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和揭示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2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3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5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报刊的四种理论》[06名词]——1956年,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而编写的一本书,由施拉姆等人的四篇论文汇编而成。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作者根据资产阶级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从新闻事业和政治制度的关系上阐述理论观点,着重论述了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新闻自由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批评政府。 二、自由主义理论: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三、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对待西方新闻理论,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既不应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应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性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有五大理论来源和三大建设途径。 3五大理论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考研必备《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也叫理论新闻学。本课程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理论的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对精神生产手段的占有和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因此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马克思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我们不仅要研究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共性以及新闻工作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我们更要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应当遵循的原理、原则、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资产阶级新闻学作为指导资产阶级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它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也有相应的变化。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新闻理论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集权主义理论 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里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认为国家的权利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二、自由主义理论 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ZF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新闻 基础知识 笔记

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国目前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 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与新闻图片。 新闻的特点? 真实快强短活。 新闻的分类? 以内容区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 以发生地区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与地方新闻; 以时间性区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区分:硬新闻(关系民生与利益),软新闻(趣味性)以新闻特点区分: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以传播手段区分: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 新闻的要求? 及时性与真实性 新闻的基本要素? 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其基本要素和其他叙事性文体一致。 5W+H (五要素)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and how!! 标题导语正文结语背景 新闻的结构(格式)? 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菱形式结构车辐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新闻的写法? 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有时候兼有评论和描写。 新闻标题的原则? 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标题新闻? 标题新闻也称为一句话新闻,是一种介于标题与简讯之间的新型新闻体裁。以标题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是一种脱离新闻独立存在的标题。 特点: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言简意赅

具有标题的结构与特点,可用单一式也可复合式,是标题而非文章,制作原理与制作标题一样。 版面位置灵活自由。 新闻采访 什么是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了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集分析新闻事实性材料的职业性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 求实性,时效性,独立性,艰险性,广泛性,连续性,公开性 新闻采访的难点? 采访要快,同时要准; 采访要快,同时要深; 要充分挖掘新闻事实性材料,真实生动。 新闻采访中的三大矛盾? 真实性与时效性的矛盾; 时效性与深刻性的矛盾; 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矛盾 记者 记者职业的性质? 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鼻喉舌; 记者是真理的捍卫者; 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 记者的类型? 专业记者常驻记者机动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驻外记者 记者的工作任务? 采写新闻反映情况群众工作 记者采访路线? 认识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工作路线:依靠党委,坚持真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