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介绍了家蚕常见僵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当前家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养蚕前、养蚕中对僵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家蚕;僵病;发生;防治技术

僵病是蚕被真菌感染,死后尸体产生僵化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僵病。由于被寄生的菌类不同,死蚕尸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颜色也各异,依其分生孢子颜色,可分为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曲霉、灰僵病和黑僵病等。僵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蚕病1]。生产中往往由于消毒不严和防治不及时,而给蚕茧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2]。因此,对僵病的防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常见僵病

1.1白僵病

白僵病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其中以接触传染为主。白僵病菌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于蚕体表面后发芽,钻入蚕体内寄生,使蚕发病。白僵病的病原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24~28℃是分生孢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如果超过28℃,孢子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不能发芽。在24~28℃的适温下,湿度越高分生孢子生长越好。湿度在98%~100%时对分生孢子生长最合适,如果湿度低于70%分生孢子不能发芽。当分生孢子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发芽,则会生成芽管穿入蚕体内,形成营养菌丝,摄取蚕体营养同时开始分枝,当分生孢子增殖到一定数量时,蚕儿开始表现出一些病状,如体表出现淡褐色油渍状病斑,有的

出现黑色焦状斑,当病菌在蚕体繁殖到一定数量时蚕就会死亡。尸体由软变硬,1~2d后,尸体上慢慢出现白色气生菌丝,并且不断长出白色分生孢子,覆满体表。染病时如遇眠期,病轻的仍能脱皮,脱皮壳适温适湿的环境下也会长出气生菌丝,长满分生孢子。长有分生孢子的病虫尸体及其脱皮壳成为新的传染来源。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可随气流和风再次传播。

1.2黄僵病

黄僵病的传染方法与白僵病相同,但黄僵病菌的主要来源是野外昆虫的尸体,黄僵病菌随野外昆虫尸体带入蚕室,通过接触传染给蚕,从而使蚕发病。黄僵病病原菌为白僵菌属,只是其血清型与白僵菌有所区别,黄僵病感染到发病死亡的时间比白僵病稍长。黄僵病病菌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形态和分生孢子着生形式与白僵病菌相似,但黄僵病的分生孢子比白僵病的分生孢子略小,多数分生孢子聚集在一起呈淡炒米色,气生菌丝较长,常成束状伸出,分生孢子发芽所需的时间也比黄僵病略长,发育适温在25℃左右,黄僵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发病时皮肤上出现许多小斑点布满全身,或以气门为中心发生一两个对称大黑斑。死后,随着尸体硬化,体色呈淡桃红色,然后渐渐长出绒毛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全身被覆盖,呈淡黄色。

1.3绿僵病

绿僵病传染途径分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以接触传染为主。绿僵病的病原是绿僵病菌,分生孢子呈尖卵圆形,表面光滑,淡绿色,大量孢子聚

集在一起呈鲜绿色,随着生长,颜色会加深,最后为深绿色。发育适温在23℃左右,温度过高发育不良,嗜低温。芽生孢子呈圆筒状或豆荚状,分生孢子梗短,轮生于气生菌丝上,小梗顶端串生一至多个分生孢子。绿僵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在病蚕腹侧或背面,有不定形块状干枯病斑,或有外围较深、中间稍淡的黑褐色云纹状病斑,病蚕由于受绿僵病菌分泌的代谢产物影响,无法蜕皮,不能入眠,因而病蚕体色带有光泽直至最后死亡。死后尸体呈乳白色,柔软而有弹性,经2~3d后,先在环节间膜及气门处长出白色菌丝,后遍及全身,最后全身被绿色的分生孢子覆盖,呈鲜绿色。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 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了家蚕常见僵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当前家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养蚕前、养蚕中对僵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家蚕;僵病;发生;防治技术 僵病是蚕被真菌感染,死后尸体产生僵化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僵病。由于被寄生的菌类不同,死蚕尸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颜色也各异,依其分生孢子颜色,可分为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曲霉、灰僵病和黑僵病等。僵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蚕病[1]。生产中往往由于消毒不严和防治不及时,而给蚕茧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2]。因此,对僵病的防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常见僵病 1.1白僵病 白僵病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其中以接触传染为主。白僵病菌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于蚕体表面后发芽,钻入蚕体内寄生,使蚕发病。白僵病的病原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24~28℃是分生孢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如果超过28℃,孢子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不能发芽。在24~28℃的适温下,湿度越高分生孢子生长越好。湿度在98%~100%时对分生孢子生长最合适,如果湿度低于70%分生孢子不能发芽。当分生孢子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发芽,则会生成芽管穿入蚕体内,形成营养菌丝,摄取蚕体营养同时开始分枝,当分生孢子增殖到一定数量时,蚕儿开始表现出一些病状,如体表出现淡褐色油渍状病斑,有的出现黑色焦状斑,当病菌在蚕体繁殖到

一定数量时蚕就会死亡。尸体由软变硬,1~2d后,尸体上慢慢出现白色气生菌丝,并且不断长出白色分生孢子,覆满体表。染病时如遇眠期,病轻的仍能脱皮,脱皮壳适温适湿的环境下也会长出气生菌丝,长满分生孢子。长有分生孢子的病虫尸体及其脱皮壳成为新的传染来源。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可随气流和风再次传播。 1.2黄僵病 黄僵病的传染方法与白僵病相同,但黄僵病菌的主要来源是野外昆虫的尸体,黄僵病菌随野外昆虫尸体带入蚕室,通过接触传染给蚕,从而使蚕发病。黄僵病病原菌为白僵菌属,只是其血清型与白僵菌有所区别,黄僵病感染到发病死亡的时间比白僵病稍长。黄僵病病菌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形态和分生孢子着生形式与白僵病菌相似,但黄僵病的分生孢子比白僵病的分生孢子略小,多数分生孢子聚集在一起呈淡炒米色,气生菌丝较长,常成束状伸出,分生孢子发芽所需的时间也比黄僵病略长,发育适温在25℃左右,黄僵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发病时皮肤上出现许多小斑点布满全身,或以气门为中心发生一两个对称大黑斑。死后,随着尸体硬化,体色呈淡桃红色,然后渐渐长出绒毛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全身被覆盖,呈淡黄色。 1.3绿僵病 绿僵病传染途径分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以接触传染为主。绿僵病的病原是绿僵病菌,分生孢子呈尖卵圆形,表面光滑,淡绿色,大量孢子聚集在一起呈鲜绿色,随着生长,颜色会加深,最后为深绿色。发育适温在23℃左右,温度过高发育不良,嗜低温。芽生孢子呈圆筒

学校常见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病防治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常见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特针对一些常见病的情况落实有关防治措施与计划。 1、营养不良和肥胖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学校计划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为学生做好早晚两餐,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做到热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2、近视眼的预防与治疗 轻度近视即应引起注意,尽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则上讲,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之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视物清晰,减轻视觉疲劳。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早预防: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势要端正、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一定的亮度,人距电视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④看书学习1小时之后,可眺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⑤不要戴别人的眼镜,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3、沙眼 沙眼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这种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感染引起的。学校在生理课和健康教育课上均给学生介绍了预防沙眼的知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流泪、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或用利福平、10-30%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点眼治疗。 4、红眼病 做好宣传工作,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预防要避免与病人接触,若接触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脸盆等应个人专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与饮酒;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一旦发现红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 5、预防龋齿、牙周病 教育学生保持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确,饭后漱口;交替选用各种牙膏刷牙;合理饮食,少吃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每学年定期发放保健牙刷,利用健康教育课教授学生怎样保护牙齿。 6、怎样预防蛔虫、蛲虫病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4)不喝生水。 7、中暑的处理

4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

4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 作者:石绪根, 乔康, 姬小雪, Shi Xugen, Qiao Kang, Ji Xiaoxue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刊名: 农药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PESTICID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10,31(1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0条) 1.吴福安.余茂德.程嘉翎.陶士强.王俊桑园治虫新药40%"乐桑"乳油对家蚕的残毒期测定 2005(4) 2.李玉平.张正新.钟勇玉家蚕不同类型农药中毒的症状及急救处理 1998(4) 3.陈锐.张爱云.蔡道基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1986(3) 4.蔡道基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 1999 5.马惠.王开运.刘亮.陶传江.瞿唯钢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2005(5) 6.陈丽萍.赵学平.吴长兴.吴声敢.王强.苍涛.张志恒.顾秀惠6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2006(3) 7.陈锐.张爱云.蔡道基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1986(3)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1990(4) 9.马惠.姜辉.陶传江.刘亮.王开运2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研究 2005(2) 10.司树鼎.王开运.林荣华.马惠.李元涛25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 2007(3)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尹可锁.吴文伟.何成兴.罗雁婕5种杀虫剂对甘蓝蚜的毒杀作用及对蚜茧蜂的影响-植物保护 2005,31(6)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40%毒死蜱乳油5种杀虫剂对甘蓝蚜的毒杀作用及对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浸渍法处理叶片上甘蓝蚜48h以后,5%天然除虫菊素、10%吡虫啉对甘蓝蚜虫的毒杀效果优于其他3种杀虫剂;用浸渍法处理蚜茧蜂蛹,除40%毒死蜱对其影响较大以外,其他4种杀虫剂处理的蚜茧蜂蛹羽化率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用药膜法处理蚜茧蜂成虫,5%天然除虫菊素、4.5%高效氯氰菊酯对其影响较大,处理后12h,死亡率达100%;40%毒死蜱次之;3%啶虫脒、10%吡虫啉影响较小.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66853134.html,/Periodical_nykxygl201011010.aspx 授权使用:山东农业大学(wfsdun),授权号:6c3b95ea-fdff-472b-a3c0-9eb00166e74a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4日

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忠县花桥镇初级中学校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 组长:张义坤 副组长:任亮 成员:谢建平、余晓波、刘海泉、潘训龙、各班主任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家蚕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家蚕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日期:2007-11-29]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养蚕业是我县农村见效快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之一,农村常有勤喂猪、懒养蚕,20多天见现钱之说。今春,由于茧丝行情稳中有升,鲜茧价格创历年新高,加之农民养蚕技术提高,一张蚕收入在800—1000元很常见,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饲养过程中,蚕儿易遭受病原微生物、有毒物质的侵害,引起蚕病发生,造成单产低,质量差,严重影响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提高蚕农识别常见蚕病的能力和普及蚕病防治技术,减少蚕病损失,提高张种经济效益,下面介绍家蚕常见蚕病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技术。1、家蚕常见蚕病的种类及识别方法 1-1:常见蚕病种类 蚕病共有七大类,20余种。在养蚕生产中,常见的易造成大面积危害的,具有传染性的蚕病有5种,尤以血液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中肠型脓病三种病毒病发生严重。真菌病中的白僵病和细菌病中的败血病次之。此外非传染性蚕病中的蝇蛆病在夏秋二季也发生较重。 1-2:常见蚕病的识别 1-2-1.病毒病中的三种蚕病识别方法。 病名俗称病征病程尸体 血液型脓病高节蚕、脓蚕环节肿胀,体躯乳白发亮、狂躁抓行箔边流脓死亡4—6 户体流脓皱缩 中肠型脓病空头蚕中肠肿胀,白色横纹,大小不齐,俯伏蚕座病程长黑腐臭列 病毒性软化病亮水蚕头胸昂举,挺胸呆立,全身发亮,空头严重5—12 户不烂,干瘪 在识别中肠型脓病与病毒性软化病时应注意:二者病征相似易混淆,最大区别在于:病毒性化病的病蚕全身透亮,中肠不肿,下痢乌水昂胸不动。 1-2-2真菌病中的白僵病识别方法 白僵菌潜伏期较长,蚕儿感染后,照常食桑不显病态,重病时食桑不活泼,身躯无力,头胸俯伏萎靡,死前躲在桑叶下,体色灰白没有光泽,有的皮肤显现小圆点,有的气门呈油渍状,头胸伸长吐黄水,或拉稀粪后死亡,刚死柔软有弹性,尸体变成桃红色再硬化,一两天后长出白色粉末状孢子。 1-2-3细菌病中的黑胸和青头败血病的识别 黑胸病,胸部膨大,墨绿色,叶水少,边球粪,血液黑褐有臭气。 青头病,血液浑浊,胸背淡绿有水泡。吐水多,稀软粪,尸体腐烂有很大臭味。 1-2-4蝇蛆病的识别方法 多化性蛆蝇产卵于蚕体上,一两天内孵化成蛆,幼蛆钻入蚕体,皮肤外面现黑疤,初病蚕儿仍食桑,五至八天蛆长大,眠前寄生,眠中死,死蚕乌黑。 2、蚕儿为什么发病? 引起蚕儿发病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就是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蚕儿的体质状况,环境条件,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当蚕儿食下一定数量的病原物,其毒力超过自身防御机能就会生病。蚕儿食下少量病原物,但蚕儿体质虚弱,不健康也会生病。虽然蚕体质强健,但饲养条件恶劣,有利病原滋生漫延,而不利蚕儿生长也同样会使蚕儿发病。总之蚕儿生病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是主要因素。因此,在养蚕前、蚕期中、养蚕后,力求消灭各种病原,是蚕儿不生病的关键措施。 3、蚕病的防治方法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养蚕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病。由于引发蚕病的原因不同,其防治方法也不一样。为提高防效,降低蚕病损失,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消毒和清洁饲育,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等方面,把防病与饲育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实效。“蚕病靠防,防重于治”是养蚕防病的基本方法。 1.蚕病的传播特点 1.1蚕病病原广泛 凡是养过蚕或发过病的蚕室或上过簇的簇室里,不但蚕具、簇具上,而且地面、墙壁、门窗、屋顶、蜘蛛网、灰尘等各种东西上,到处都潜藏着病原体~病毒、细菌等;洗过蚕匾、蚕架的死水塘里,都有大量的病原菌存在,甚至环境中都有大量病原存在。 1.2饲养管理不善,导致蚕儿体质虚弱而感病 收蚁不及时、没提青分批、饱食就眠、以及过分“等等齐”后再饷食等措施都是造成蚕儿体质虚弱的主要原因。 1.3叶质不良,导致蚕儿虚弱或中毒,降低抗病力 晚秋蚕期桑叶不是过老就是过嫩,加之农作物用药污染导致蚕儿虚弱或中毒,降低抗病力。 1.4养蚕使用的药品不良或使用不当 有的蚕农购买的蚕药不良或过期;有的蚕农没对症下药;甚至在阴雨天气僵病发生时还舔食液体药剂,不仅控制不了病,还助长了蚕病的爆发。 1.5恶劣的气候条件诱发蚕病 连续阴雨的阴冷天气或高温闷热天气是造成僵病或脓病的主要原因,应注意防范。 2.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蚕病 2.1及时发现病蚕 在养蚕生产上一般采用:“看”、“摸”、“听”、“嗅”的方法。即看:蚕儿发育情况、体色、体态、排粪等;健康蚕体色青白,蚕体匀整,尾角翘起。蚕粪墨绿色、呈六角状态;摸:用手触摸蚕体,蚕体结实,有弹性为健康蚕;听:听蚕儿食桑声音,每次给桑后食桑声音大,为健康蚕;嗅:蚕室有没有气味,进蚕室后有桑叶香味的为健康蚕。 2.2正确诊断蚕病 在生产中可用肉眼鉴定。肉眼诊断主要观察群体发育、蚕的行动、体形、体色、

学校常见病防控措施

2014-2015年度学校常见病防控措施 一、近视眼防近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为了积极做好近视眼群体防治工作,学校制定如下措施: 1、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二要”“二不要” “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一市尺左右;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二不要”: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在走路及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2、注意阅读卫生: a、坐姿端正:使身体重心落在座骨和靠背的支撑点。 b、书本与眼的距离保持30-35厘米之间。 c、书本平面与眼的角度保持直角。 d、阅读时桌面光线应保持150勒克斯。 e、连续阅读时间中学生不超过45-50分钟。 3、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要做到闭目,两手清洁穴位、动作准确,持之以恒,每天至少两次,同时还经常做晶体操和远眺。 4、努力改善学习环境,第一排课桌前缘距离黑板二米以上,尽量按国家规定的编号配置课桌椅,并定期调换学生座位。

5、定期举办近视眼防治专栏,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做好矫治工作。 6、开学第一个月定为“防近”宣传月。 7、督促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注意营养,注意与家长密切配合,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眼与电视机保持2-3米的距离;督促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和任课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使学生学业负担不要过重。 8、多摄入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注意合理平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9、经充分散瞳验光确诊为真性近视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配镜的原则是:不应进行“充分矫正”,以配戴获得较好视力的弱度凹透镜为宜。 二、学生龋齿防治措施 根据《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考评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为了积极做好学生龋齿防治工作,特制定如下措施: 1、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采取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龋齿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不良的卫生行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更换牙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8-11-26T17:23:45.4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党海娟同鹏斌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高速公路往往穿山越岭,形成众多高边坡。 1.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西耀分公司陕西咸阳 713702; 2.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高速公路往往穿山越岭,形成众多高边坡。高边坡由于其特殊的地势构造,易受降雨、冻融、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给高速公路通行安全造成隐患。本文对高速公路的高边坡在运营后的常见病害类型及养护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治理 1 前言 高速公路往往是地区沟通、经济发展的纽带,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而高速公路的建设选址受建设成本和运营环境限制,常常需要劈山开路,形成众多高边坡。这些高边坡在勘察不周、设计匆忙、施工质量不严等情况下,在运营过程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时会产生一系列病害,如果后期养护发现、控制不及时,会产生严重道路通行安全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养护管理尤为重要。 2 高速公路高边坡常见病害及成因 2.1滑坡 高速公路工程往往工期紧、战线长,穿越不同的地质、气候区,前期勘察、设计、施工中如果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一旦在运营后受到地震、降雨、冻融等不利外部环境影响,很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严重危害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滑坡常见于土质高边坡,通常是在上述不利外部环境作用下导致土的压实度不够、抗剪强度大大降低,使土质边坡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斜向流动性下坍。滑坡通常无明显迹象,但开展后很难控制,治理难度大,破坏性强,需要在养护管理中特别防范。 2.2 崩塌 崩塌常见于石质高边坡,主要表现为软岩边坡崩裂和坍塌。崩塌产生的原因有:第一,由于石质边坡自身特定的岩性以及地质构造原因,如边坡为页岩、泥岩或其他易风化、遇水软化类的软岩石,使得边坡表现为软硬相间,发生风化后碎落现象严重,行成崩塌;第二,由于地质原因,如在断裂破碎带,施工开挖后,边坡极不稳定,后期在震动荷载作用下沿破碎带坍塌;第三,由于施工时的不合理操作如爆破,过度开挖或坡度过陡,从而使得岩体结构变得松散,软弱的结构面分离出来,后期在自重、震动荷载、后期坡顶施工或其他活动荷载下,岩体发生错动而逐渐失去支撑,最终引起失稳滑塌现象发生;第四,对未经处理的边坡进行加载,导致边坡承受力过载,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 2.3表面剥蚀 高边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山风、雨水、日晒作用易产生防护失效、表面风化皲裂等现象而导致土体、岩块松散、坠落,落土、落石会给下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脱落处的坡面也会不平整而加速风化,形成恶性循环。 2.4泥石流 在夏季降雨集中或暴雨情况下,高边坡如果存在防护措施承载力设计不足,或因风化、地震等导致表面松散时,很容易爆发泥石流。泥石流具有产生突然、规模宏大等特点,因此危害也十分严重。 3 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的养护防治措施 3.1滑坡的养护防治措施 防治土质边坡的滑坡危害,可以采取四方面措施:第一,加固土质边坡,认真进行地质勘查,按照标准设计规范进行边坡防护,如砂浆硬化边坡表面、增设土工格栅、安装抗滑锚杆桩等;第二,增加边坡绿植,利用植被发达的根系加强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养护过程中要及时增补缺失、枯死的绿植;第三,完善排水设施,修筑足够的高边坡排水渠或排水管,定期疏通排水系统,确保坡上汇集下来雨水及时排泄;第四,采取持续性监控措施,为危险段落安装变形观测仪、沉降尺等,定期对比高边坡形变数据,以便及时发现滑坡迹象。 地震、冻融等作用下无论土质或是石质高边坡均易发生滑坡病害。地震和冻融灾害会使高边坡土壤间、石块间发生反复震动、位移,导致结构松散,抗剪承载力减弱,在薄弱层理间产生大规模整体滑移,形成滑坡。针对地震、冻融产生的滑坡病害,一是要进行合理的抗震、抗冻融设计;二是要在春冬季,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北方,加强冻融期高边坡稳定性观测,发现裂隙、坡体位移等现象时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对石质高边坡崩塌病害采取预防措施时需要针对边坡岩石特性以及气候条件制定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1)做好坡顶排水工作。以环形截水沟的形式对坡顶及坡底的水进行汇集、泄流,以片石或混凝土对沟壁或沟底进行加固防护,防止渗流。以自然沟的形式对坡体上的水进行汇集,待水汇集之后在坡面旁边再通过竖向汇流槽或汇流管进行排水。 (2)进行减重或反压设置。坡度过陡引发的石质高边坡崩塌病害可采用后缘减重、前缘反压的措施,进行荷载调整,降低崩塌的可能性。 (3)设置支挡工程。对于软岩、表面破碎、风化、存在断裂带的石质高边坡,为防止崩塌病害,可设置支挡工程措施,如增设抗滑片石垛、抗滑挡土墙、抗滑桩、锚杆加固。 (4)加强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的管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除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做好日常养护外,还要对各种扰动边坡岩体的活动及时加以制止。 3.2表面剥蚀的防治措施 对于风蚀、日晒、雨水冲刷等引起的高边坡表面剥蚀问题,一方面要在坡面设计防止脱落、开裂的防护技术措施,如喷浆、安装布鲁克网、设置土工格栅、砂浆抹面、骨架护坡、挡土墙等;另一方面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理松散的表面脱落物,表面开裂严重时,要采

学校学生常见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5-2016年学生常见病分析及预防措施自2015年以来,我校学生的常见病防治、数据的统计、资料的归类等方面也更规范。从校领导到学生防病意识不断增强,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一、龋齿、牙周疾病 在龋齿、牙周疾病的防治工作上,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低年级学生组织观看爱护牙齿、口保健的录像,使学生从小树立爱牙护牙的健康行为。 第二,定期对学生牙齿保健检查,发现龋齿及时通知家长充填,同时教育学生多吃含钙和纤维丰富的食物,少吃甜食,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刷牙,刷牙时间坚持三分钟左右。 第三,注意口腔卫生,让学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并且及时矫正牙齿。 二、视力低下防治 为了有效地控制发病,学校每年两次对学生进行视力测验,发现有视力低下者与学生的饮食、读写姿势、学习负担过重等有一定的关系。首先进行大量地用眼卫生宣传,同时发一份家长告知书,让家庭同学校联系起来,做好防治工作。其次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地讨论怎样预防视力低下,包括重视平时的读写姿势,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等,还组织收看爱护眼睛的录像。 三、心律不齐、心脏杂音

一般的表现为:1、心悸(一种患者自身能够感觉到的心跳变快加重) 2、心跳缓慢 3、不规则心跳 4、心跳之间心脏暂停。 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1、若有心悸。胸闷及头晕的症状,有可能是心律不齐,需要给心脏科医师检查,以确定有没有心律不齐,若有,应进—步了解是否对健康及生命有影响,是否需进—步检查与治疗。 2、若使用药物控制,千万不可自行停药,减少,或增加药量,以免发生危险 四、转氨酶异常 转氨酶只不过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是丙氨酸转氨酶(ALT),ALT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如果发现自己转氨酶高了,不要过于紧张,不要担心自己患了严重的肝脏疾病,但是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好好休息。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有效的防治及控制学生常见病的发生,这将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健康。 武胜驿镇初级中学 2015 年9 月

高边坡病害预防与处置

高边坡病害预防与处置 高边坡病害预防与处置 摘要:高边坡出现的滑坡、坍塌等病害危机到人身安全或财产损失,本文对目前频繁发生的边坡病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减少或避免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高边坡;病害;处置;预防 Abstract: High slope landslide, collapse and so on crisis to personal safety or property losses, the slope disease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 in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Key words: high slope; disease prevention; disposal;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施工技术高速发展阶段,其中高速公路建设网逐步推进到山区大发展,这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高挖方、高填方等设计难度及施工难道高的问题,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直接影响到高边坡的稳定性,本文依据广东省内广梧高速公路、汕揭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情况,针对高边坡开挖中出现的问题及运营路段出现的病害,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边坡病害处置与预防措施。 高边坡病害情况 边坡病害主要表现在滑坡、坍塌等。滑坡、坍塌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通行、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等。目前广东省内不少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都出现边坡滑塌现象,造成加大投资、影响通行、后期维修费高等。有些高边坡甚至出现长期维修,无法根治,长期存在隐患现象。 图1 高边坡滑坡情况图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期平均为14天。水痘的前驱期可无症状或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持续1—2天迅速进入出疹期。皮肤初为红色斑疹,经数小时成为红色丘疹、疱疹。水痘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数日痂皮脱落。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为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 二、预防措施: 1、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流行期室内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起来。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或吃东西前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人多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过劳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确诊传染病要及时在家隔离,以免扩大范围。

养蚕种桑技术

养蚕技术 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养蚕重点:立足稳产,在此基础上争取高产;饲养关键做到六个一点 1、饲育温度标准一点; 2、通风透气做到位一点; 3、防病消毒认真一点; 4、各龄提青适当早一点; 5、用叶适熟略偏老一点; 6、大蚕期用叶量足一点; 二、养蚕要注意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 小蚕偏高,大蚕偏低饲养 1、发育的起点温度为7.5 ℃,最高温度得35 ℃,超过此温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2、适温:有利于家蚕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叶丝转化率和养蚕的经济效益。 小蚕偏湿,大蚕偏干;食桑偏湿,眠中偏干 1、湿度过高:能延长桑叶凋零时间,使家蚕血液循环加快,生理代谢旺盛、龄期缩短,蚕体肥大,影响健康,特别对大蚕危害严重。 2、湿度过低:桑叶易干瘪,蚕体较小,发育迟缓,对小蚕发育不利, 3、合理的湿度环境,有利于家蚕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度的提高。 饲育温注意要点 1、 3 龄:只要微弱气流; 2、大蚕期:保持通风换气,以蚕室内悬挂的纸条微微飘到为宜。 3、蔟室:不通风换气,易造成茧质下降和产生不结茧蚕 3)光线 1、室内光线均匀 2、蚕分布不均; 3、蔟室减少,双宫茧及柴印茧的发生 三、家蚕主要病害,及预防方法 家蚕主要病害 1、病毒病 2、细菌病 3、真菌病 4、粒子病 1)病毒病:血液型脓病,俗称“水白肚”亚急性传染病 发生时间:多发于3龄,特别是5龄中期至上蔟前后多,大多不吐丝,能营茧,成死笼茧。 症状:体躯肿大,节间高,狂躁爬行,皮肤易破流白脓等。 病程:小蚕3-4天,大蚕5-6天;温度越高,发病死亡越快。 病变:血液混浊,呈乳白色,正常蚕血液为淡黄色,透明状。 辨别方法:剪去家蚕尾角观察 2)中肠型脓病,俗称“干白肚”慢性传染病 症状:食桑,行动不活泼,常静伏于蚕座,生长发育缓慢,群体开差悬殊,大蚕胸部半透明,呈“空头”状,伴有起缩,下痢,严重时排出粪便有乳白色黏液; 病程:1龄染,2-3龄发病;2龄染,3-4龄发病;4龄染,5龄发病,5龄中后期染,基本可吐丝结茧,但部分为死笼茧。 病变:在中肠,病势慢,病程长,生产上大多在3、4龄感染,到 5龄饷食后大量发生。

学校常见病及预防措施教学文案

学校常见病及预防措施 沙眼的预防方法: 预防沙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又由于沙眼衣原体常附着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学校宿舍应进行分隔和通风,应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脸,合理处理垃圾,改善厕所环境,减少或消灭苍蝇,并要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减少感染的传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保持洗漱用具的清洁。 第二,要保护眼部清洁,手帕、手和脸都要勤洗,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第三,要定期检查眼睛,及早发现,积极治疗。 结核的预防方法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此外还可以通过消化道、皮肤、胎盘和生殖器等途径传染。防止结核病的传染是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首先对易感人群中未受自然感染的儿童进行人工感染接种卡介苗,对已感染者主要预防咳嗽传染与尘埃传染。 预防方法是:结核病患者应戴口罩,不能对着健康人面对面近距离(2米内)咳嗽、打喷嚏、喊叫及唱歌;不与肺结核患者同住一居室,不要

并头睡觉。 1、对有家庭病史者,要做到定期体检; 2、不与结核病人接触,不接触病人使用的物品。 近视的预防方法: 一、光线需充足,反光要避免舒适的光线,可以得到良好的视觉信息,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平常看书的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二、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青少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几个小时不休息,有的学生甚至到深夜才睡觉,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负担过重,容易引起调节性(或称功能性)近视,即假性近视。而且还会使眼外肌对眼球壁的巩膜组织产生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因此,学生看书学习每隔50分钟休息片刻为宜。 三、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35厘米,身体与课桌保持一掌——大约10厘米的距离,书本与课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度。如书本水平放在桌面上,看书时就要向前稍低头,这样就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加重眼睛负担2—3倍,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和颈背的疲劳,而不自觉的向前倾斜,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四、少看电视,少用电脑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因为,显象管辐射出的X射线可大量消

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传染病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陈建 副组长:赵长海 成员:中层领导及各班主任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负责。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栏。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相关宣传资料,供全校师生传阅学习,增加预防常识,由负责。 3、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由负责。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服务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从即日起,在卫生员加强平时检查的同时,必须由领导小组成员李泽江负责进行督查。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由负责。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由负责。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由李泽江负责。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家蚕僵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摘要介绍了家蚕常见僵病的发病情况,结合当前家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养蚕前、养蚕中对僵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家蚕;僵病;发生;防治技术 僵病是蚕被真菌感染,死后尸体产生僵化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僵病。由于被寄生的菌类不同,死蚕尸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颜色也各异,依其分生孢子颜色,可分为白僵病、黄僵病、绿僵病、曲霉、灰僵病和黑僵病等。僵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蚕病1]。生产中往往由于消毒不严和防治不及时,而给蚕茧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2]。因此,对僵病的防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常见僵病 1.1白僵病 白僵病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其中以接触传染为主。白僵病菌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桑叶等媒介,附着于蚕体表面后发芽,钻入蚕体内寄生,使蚕发病。白僵病的病原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24~28℃是分生孢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如果超过28℃,孢子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不能发芽。在24~28℃的适温下,湿度越高分生孢子生长越好。湿度在98%~100%时对分生孢子生长最合适,如果湿度低于70%分生孢子不能发芽。当分生孢子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发芽,则会生成芽管穿入蚕体内,形成营养菌丝,摄取蚕体营养同时开始分枝,当分生孢子增殖到一定数量时,蚕儿开始表现出一些病状,如体表出现淡褐色油渍状病斑,有的

出现黑色焦状斑,当病菌在蚕体繁殖到一定数量时蚕就会死亡。尸体由软变硬,1~2d后,尸体上慢慢出现白色气生菌丝,并且不断长出白色分生孢子,覆满体表。染病时如遇眠期,病轻的仍能脱皮,脱皮壳适温适湿的环境下也会长出气生菌丝,长满分生孢子。长有分生孢子的病虫尸体及其脱皮壳成为新的传染来源。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可随气流和风再次传播。 1.2黄僵病 黄僵病的传染方法与白僵病相同,但黄僵病菌的主要来源是野外昆虫的尸体,黄僵病菌随野外昆虫尸体带入蚕室,通过接触传染给蚕,从而使蚕发病。黄僵病病原菌为白僵菌属,只是其血清型与白僵菌有所区别,黄僵病感染到发病死亡的时间比白僵病稍长。黄僵病病菌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形态和分生孢子着生形式与白僵病菌相似,但黄僵病的分生孢子比白僵病的分生孢子略小,多数分生孢子聚集在一起呈淡炒米色,气生菌丝较长,常成束状伸出,分生孢子发芽所需的时间也比黄僵病略长,发育适温在25℃左右,黄僵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发病时皮肤上出现许多小斑点布满全身,或以气门为中心发生一两个对称大黑斑。死后,随着尸体硬化,体色呈淡桃红色,然后渐渐长出绒毛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全身被覆盖,呈淡黄色。 1.3绿僵病 绿僵病传染途径分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以接触传染为主。绿僵病的病原是绿僵病菌,分生孢子呈尖卵圆形,表面光滑,淡绿色,大量孢子聚

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学校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一、学生贫血的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2、措施 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1)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 (2)查找病因

各地区应首先查清造成本地区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3)合理安排膳食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4)防治指导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学校应建议其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 (5)监测 每年一次对学生血红蛋白进行监测,掌握学生贫血发病率。 二、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综合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